引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也逐步的提高,对消费的趋势也从满足基本生存需要向提高生活质量方面转变,食品消费观念也逐步由“吃得饱”向“吃得健康、吃得安全”转变。“政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到党和XX的形象。于是,食品安全问题倍受关注,但我过近年来发生的一系列中大食品安全事故,更是从中折射出当前我过在食品安全监管领域中的一些问题和缺陷。食品安全监管责任重于泰山,做好食品安全工作任重道远。
从苏丹红事件、“大头娃娃”事件到三聚氰胺事件,无一不是个别商贩和企业为了降低成本,索取高额利润所致[1]。这致使近些年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对消费者及企业本身都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就消费者方面来说,食品安全状况已经严重动摇消费者的信心,《小康》调查显示,63.7%的受访者认为我国食品安全形势严峻,80.4%的人对当下的食品没有“安全感”[2];对于食品企业,食品事件一旦发生将导致企业利润所剩无几,严重的将致使企业亏损破产,相关企业负责人为利润驱使下给人民的生命安全造成的损失付出代价。
一、我国食品安全现状—以三聚氰胺事件为例
(一)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频发
在过去的三年中,曝光的食品安全事件众多品牌形象遭受重挫,而对于作为经济转型中的发展中国家,这些问题和现象给群众健康和行业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甚至影响了党和XX的形象。食品安全事件历来已久,现列举2009-2011年我国出现的食品安全事件:

以上是在近年中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一些大型品牌企业食品问题也不断发生。双汇瘦肉精事件,在2011年“315”特别行动中,央视曝光了双汇“瘦肉精”养猪一事,长期使用有可能导致染色体畸变,诱发恶性肿瘤;蒙牛黄曲霉毒素M1事件,在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液体乳产品质量的抽查结果中,发现蒙牛、长富纯2种产品黄曲霉毒素M1项目不符合标准的规定,黄曲霉毒素(Aflatoxins,简称AFT)1993年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癌症研究机构划定为1类致癌物,是一种毒性极强的剧毒物质。
(二)三聚氰胺事件的恶劣影响
2008年9月初,中国奶粉业的龙头“号称专门为婴儿生产,在生产中对理化、生物、卫生等标准也是完全按照国家配方奶粉的标准执行并全面检测的”、享受国家质量免检的知名企业三鹿奶粉却发生空前丑闻:由于三聚氰胺可以提高蛋白质的含量,因此,不发商家以此来牟取暴力,用于工业食品xxxx,而由于三聚氰胺,造成全国范围内的婴儿中毒。事件起因是很多食用三鹿集团生产的奶粉的婴儿被发现患有肾结石,随后在其奶粉中被发现化工原料三聚氰胺。根据公布数字,截至2008年9月21日,因使用婴幼儿奶粉而接受门诊治疗咨询且已康复的婴幼儿累计39,965人,正在住院的有12,892人,此前已治愈出院1,579人,死亡4人,另截至到9月25日,香港有5人、澳门有1人确诊患病。事件引起各国的高度关注和对乳制品安全的担忧[3]。“毒奶粉”事件一出,除了对生产企业无良做法的批评,更不乏对质监部门工作的质疑。而22家奶企的上榜,更证实了这种质疑并非空穴来风。此次检查结果,国内奶企几乎全部“中招”,独善其身的寥寥无几。而国外品牌诸如雀巢、多美滋等产品全部合格,这无疑是对国产品牌的一记响亮的耳光。众所周知,前段时间的“MADEINCHINA”信任危机刚刚平息,此次愈演愈烈的“毒奶粉”更有“长江后浪推前浪”之势。由于三鹿是中国和新西兰的合资企业,新方在发现奶粉问题后通知河北当局收回问题奶粉而未果。最终由新西兰xxxx克拉克亲自出面向北京方面问及此事,中国才开始有所行动[2]。
因此,有人编出形容我国当前的食品安全问题的顺口溜,吃动物怕激素,吃植物怕毒素,喝饮料怕色素,能吃什么心中没数,看出我国人民在食品安全问题上的态度,此起彼伏的恶性食品安全事件刺痛了我们的神经,考验着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制度,更是对当前我国社会诚信缺失的拷问。
二、(食品安全事件对食品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
(一)食品安全事件影响企业绩效的研究框架
食品安全问题上,企业做出这样那样的管理策略,最终目的还是为了经济利益的产生。管理的方法和发展战略的制定不能给企业带来盈利,企业最终还是会退出历史的舞台。食品安全问题是由企业的社会责任重视度相关的。在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研究上,许多学者作了认真的研究:对X67家大公司近十年的有关数据的分析上,普雷斯顿和奥班农(LeeE.PrestonandDouglasP.O’Bannon,1997)得出:“对于X大公司而言,食品社会表现和财务绩效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力沃多克(SandraWaddock,1997)指出:食品企业社会表现与以前和将来的财务绩效肯定有关系[4]。罗曼、海伊博和阿格尔(RonaldRomanetal.,1999)基于上述两位学者的数据,分析得出:“食品企业中,好的社会责任不会导致不良的财务绩效’’,多数研究都表明了食品企业社会表现与财务绩效之间有着确定无疑的正相关。图2可表示三者之间关系:

企业开展经营活动过程中,好的社会表现、好的食品企业声誉即企业的社会责任、及企业财务绩效这三方面是相互作用的,我们要确实的从利益相关者等多方面进行企业绩效的全面考量。因此,要想有高的企业财务绩效,就要从企业的社会责任这方面来提高企业食品质量及好的企业声誉,对于企业绩效来说,只考虑企业的财务绩效,是企业绩效研究的初始阶段,随着研究的发展绩效的评价和衡量,逐渐把利益相关者和企业各自固有期望差距置于研究中,使得绩效的评价、管理更为客观的反映企业的现实状况。而与好的社会表现即好的企业声誉相对应的,不良的社会表现即不好的社会声誉(如投机取巧、牟取暴利等方面)一时之间给企业带来部分的不法利益,但长期肯定是对企业又不良的影响,影响了企业的财务绩效,严重的有可能导致企业破产等。
(二)食品安全事件后企业绩效受到的影响
近些年,我国食品安全事故频频发生,一些大型企业出现问题更是让消费者恐慌,如三鹿集团“三聚氰胺事件”、双汇集团“瘦肉精”中毒事件等等。然而发生在2008年初秋的三鹿奶粉事件影响范围之广、程度之深是史无前例的。双汇集团作为肉食品企业中的龙头老大,关系着全国人民的饮食,而三聚氰胺事件的发生更是让国民对中国的乳制品质量产生了疑问,因此选取这两家的食品安全事件作为研究。
1.三聚氰胺事件对三鹿集团的影响
(分析的逻辑是:企业的介绍、三聚氰胺事件对三鹿集团财务绩效的影响、对三鹿集团做法的评论)下面的双汇集团也是同样的分析逻辑。
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是有实力来最大的乳制品安全事件。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曾是中国食品工业百强、中国企业500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也是河北省、石家庄市重点支持的企业集团。2006年,集团实现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6.5%,利税同比增长9.6%,三鹿奶粉产销量连续14年实现全国第一,酸牛奶进入全国第二名,液体奶进入全国前四名。三鹿奶粉、液态奶被确定为国家免检产品,并双双再次荣获“中国名牌产品”荣誉称号。而在三鹿集团做大做强的情况下,2008年一系列事件相继发生,至从5月医院爆发幼儿结石医院后,6、7月份相继发生一系列问题,达到爆发时间则是9月份的《每周质量报告》特别节目“中国制造”首推三鹿,相继三鹿奶粉的召回不断进行,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戳穿三鹿假话,而三鹿集团企业也随之破产,相关负责人受到法律制裁。
很显然,企业食品安全事件后,消费者对于相关食品的态度和消费行为都会产生极大的转变,这对企业的绩效将产生显著影响,以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消费者购买奶制品态度及行为进行研究,论述安全事件发生后,消费者的态度和消费行为。而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及态度直接关系着企业的财务绩效。
相关调查以问卷调查的形式把在超市购买奶制品的消费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消费者在超市选择购买奶制品行为的调查数据进行研究,同时调查“三聚氰胺”事件对超市奶制品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本次调研采用随机抽样调查法,共抽取超市9家,总共发放问卷270份,其中有效问卷243份,问卷有效率90%。在统计数据后得出对国产奶制品与进口奶制品购买意愿的相关信息。

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在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前,消费者倾向于国产奶制品居55%,进口奶制品为34%,从这方面看,不管是出于价格考虑还是对国产奶制品质量的认可上,奶制品事件发生前,我国消费者还是倾向于国产奶制品,而在奶制品安全事件发生后,消费者消费态度及消费行为发生极大的改变,国产奶制品消费下降为30%,消费者更倾向于进口奶制品,且不管是对进口还是国产奶制品的消费态度均不佳,而对于奶制品的消费态度上则严重影响着我国奶制品企业的销售情况及企业的财务绩效。
而对于三聚氰胺事件后,国产奶制品销售情况一路下滑,经受了很长一段时间的低靡,有奶制品需求的消费者均转向国外市场,这次事件对中国的整个奶制品企业级市场都造成严重的影响,且对于三鹿集团来说,超市三鹿婴幼儿奶粉均已下架,三鹿企业直接破产,价值一百五十的品牌价值瞬间化为乌有,被三元集团收购。2008年12月24日,三鹿集团已经收到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破产清算申请民事裁定书,一切工作正在按法律程序进行。2009年2月12日,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出民事裁定书,正式宣布石家庄市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破产。3月4日上午,三元以6.1650亿元成功拍得三鹿资产。而在一份该起事件发生后对于消费者消费行为的变化,调查者调查了三鹿奶粉事件发生一个月后国产奶粉的消费状况[5],如表3

2.瘦肉精事件对双汇集团的影响
在2011年央视3•15特别行动节目抛出一枚食品安全重弹,曝光了双汇在食品生产中使用“瘦肉精”猪肉。一时间,市场哗然。新闻曝光的济源双汇食品有限公司位于河南省济源市,是河南双汇集团下属的分公司,主要以生猪屠宰加工为主,有自己的连锁店和加盟店。据销售人员介绍,他们店里销售的猪肉基本上都是济源双汇公司屠宰加工的,严格按照“十八道检验”正规生产,产品质量可靠。然而,按照双汇公司的规定,十八道检验并不包括“瘦肉精”检测。风波一起,双汇股价午后一路下行至跌停。双汇方面表示,正在调查济源厂,一定会给消费者一个交代。
双汇瘦肉精后,双汇发展股价一路走低并跌停收盘,股价从最高的87.17元,暴跌到最低的55.60元,大跌36%,仅一天双汇市值增发掉103亿[6]。根据上海财汇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末,共有169只基金持有双汇发展,累计持有双汇2.16亿股,占双汇发展流通股的35.66%,除了3月15日当天的跌停造成的损失外,上述基金公司持有市值再蒸发掉28亿元,众多基金欲哭无泪,纷纷斩仓[7]。据双汇集团发布2011年度业绩预告中,该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5.5亿-5.9亿元,比2010年同期下降49.17%-52.62%[8]。双汇表示,受2011年原辅材料成本大幅上升及“3•15事件”的影响,公司产品产销量及毛利率水平较上年同期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对公司2011年度经营业绩产生较大影响。
从以上调查中我们可看到,两项食品安全事件均对企业本身产生很大的破坏,不仅影响着企业信誉、企业绩效,同时也对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了解消费者食品安全态度和消费行为在事件发生后的具体变化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9].。
三、食品安全事件频繁爆发的原因
2006年,全国规模以上食品企业31735家,实现现价食品工业总产值78078.32亿元,同比增长31.6%,高出全国工业总产值增速3.7个百分点,占全国工业总产值比重9.1%,总体呈现出繁荣、稳定、产销两旺的局面[10]。对于2006年的产品抽查合格率做出的调查显示(如图2)我国食品安全生产有一定提高,但从个别食品出现的严重问题看,食品生产企业仍然面临严重的安全挑战,系统分析我国食品安全预防管理中XX、企业、社会各自存在的问题,同时证明仅靠XX监管是不能避免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发生的,需要企业、社会等参与才能进行有效的配合和协调。

食品企业财务绩效的高低好坏与食品安全事件息息相关,没有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企业财务绩效稳定增长,而上将若是想利用不合法方式牟取商业利益,一旦导致食品安全事件,企业的经济将会受到严重影响,因此食品企业安全方面的问题对于企业绩效具有很强的影响力。而现今我国食品安全影响因素不在少数。
(一)企业的利益驱动
从三聚氰胺事件到双汇瘦肉精等一系列事件的安全问题,这些事件的发生原因是个别商贩和企业为降低成本而追求高额的企业利润。为了能够满足消费者的感官需求并保证生产的产品通过食品卫生部门的检验,有些食品生产商向食品中添加廉价的非食品原料和添加剂替代品以谋取高额利益,由于他们选择的这些非
食品原料和添加剂替代品通常是食品标准不要求检测的项目,在生产之初这些商品都能通过食品卫生部门的抽检,同时也能够达到消费者的感官检验要求。商品生产中企业为提高利润而寻求廉价的原料本来应该是企业增加自身竞争力有效的方法,但是生产商并没有对这些添加剂替代品进行专业的试验确保添加剂的安全就盲目加入将其加入食品中,最终却是适得其反,使企业面临破产的危险。
(二)食品生产技术含量低,进入门槛低
最近几年,虽然我国的食品科技发展迅速,部分食品企业的科技水平仍然较低,这个问题的表现主要有食品生产工艺的检测技术科技含量低和科技含量低。对于生产工艺科技含量的表现有:1、对专业技术人员和专业技术不重视,没有意识到先进生产力带来的经济效益;2、在一些中小企业中依然存在手工作坊式粗加工现象;3、部分国产生产设备质量较低,导致许多企业纷纷采用进口设备,
从而加大生产成本。检测技术科技含量表现为:1、有些食品成分目前不能准确测量,如蛋白质的测定;2、除了标准要求检测的,对于标准要求之外的有毒有害物质还缺乏快速识别和准确的检测方法,部分企业还存在检测设备落后或不能正确使用检测设备获取准确数据的情况[12]。
企业应该加强新产品的研发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企业要发展,关键因素在于其科技水平的提高,根据以往的经验,企业只有通过科技的提高来增加消费者的信任才能永久的立于不败之地。
(三)食品产业市场竞争激烈
2009年3月召开的两会把食品安全问题作为XX需要重点解决的难点问题之一,“十五”时期,我国粮油加工、肉类加工、乳制品加工等行业的工业增加值和利润年均增长率均超过20%,食品行业发展总体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因此国内食品竞争也相对的激烈[13]。受国际产业分工和国外产品的冲击,食品加工企业利润率一直处于低水平,直接造成了经营中的逆向选择。一些食品加工企业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生产经营“问题食品”,使消费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蒙受巨大损失。自从中国加入我WTO以后,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面对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企业如何占有一席之地,获取足够的利润,都成为食品企业从生产到销售采取各种方法谋求最大利润的必须的过程。
(四)XX相关部门监管力度和监管能力不足
近年来,由于食品事件频发,XX加大了对食品卫生安全的监管,特别是2007年,专门成立了xxxx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领导小组,这个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了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可是由于XX在食品卫生监督方面资源有限、力量不足等原因,往往导致顾此失彼,没有精力常年坚持对所有的食品生产企业进行有效监督,只能是在某一时期加强某一方面食品安全的监督工作,另外对发现问题的企业也不能有效督促改正。
食品监督部门应该加大对原料和生产过程的监督,对于不合格的原材料要完全避免对其进行生产和加工。同时不定期的对加工过程进行抽查,发现的违法违规事件要严肃处理,对于过期变质的产品要严把处理阶段的实施过程,避免某些不法分子的不法行为。加大对问题食品的处罚力度,加大惩罚力度是最有效的处理手段。
四、国外企业食品安全管理的经验
(一)食品全程管理
从田地到货架,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关,这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最有效的食品安全管理模式。从生产到加工、包装、流通、储藏和售卖,实现全程把关,而其中每一环节的控制条目又具体细化,实现立体化全方位监控。一包速溶咖啡,从咖啡豆的种植到收获,要受到化肥、农药等农业规范,到加工阶段又要分别接受生产规范、卫生规范、卫生操作程序规范的考验。经历层层把关,一包“健康”的速溶咖啡才出生,随后的运输、存储无不严格控制,雀巢“味道好极了”的深入人心,非朝夕之功。
通过全程监管,对可能会给食品安全构成潜在危害的风险预先加以防范,避免重要环节的缺失,并以此为基础实行问题食品的追溯制度。
(二)为每份食品“建档案”
日本米面、果蔬、肉制品和乳制品等农产品的生产者、农田所在地、使用的农药和肥料、使用次数、收获和出售日期等信息都要记录在案。农协收集这些信息,为每种农产品分配一个“身份证”号码,供消费者查询。且国外发达国家能够充分利用食品企业的经济理性,建立健全制度机制、完善信用体系来约束企业实现自律行为。进一步完善检测、监测、评估、追溯系统,加深对违法者的惩罚机制,让食品企业自发得不偿失,自觉约束生产经营行为。
国内由于监测力度的薄弱和法律制度的不完善,食品企业的自律行为十分稀少和局限。在这个大环境下,波力食品打破行业规则,是国内较早引进吸收先进国家自律自省管理理念的企业之一,从波力海苔到波力卷,每一包产品都是企业对自身的严苛律己。
(三)食品xxxx出狠招重罚
在做好监管监督的同时,加强对食品安全事件的处罚力度。2010年底,德国西部北威州的养鸡场首次发现饲料遭致癌物质二恶英污染。今年1月6日,德国警方即调查位于石荷州的饲料制造商“哈勒斯和延奇”公司。对于这次二恶英事件中的肇事者,德国检察部门提起刑事诉讼,同时受损农场则拟提出民事赔偿,数额可能高达每周4000万至6000万欧元,完全可能让肇事者破产[14]。
因此,在做好国内基本的食品安全管理的前提下,借鉴国外完善的食品法律法规体系及安全标准与各相关体系对我国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五、我国企业食品安全管理的实施途径
(一)食品的基本安全管理中采取的措施
1.加强食品生产、加工方面的管理
一切食品问题根源问题在于其加工、制造时食品质量的管理。首先,加强食品工艺技术研究,加强食品的制造环节工艺是解决食品问题的根本环节,制造工艺提高,产品的质量随着提高;二是提高食品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企业在专业人员配备上,应能真实满足食品生产许可证要求,能有效保证食品品质。只有食品在生产、加工环节做到合乎食品质量要求,才再源头上解决了问题。
2.提高食品安全领域的科学水平
要想提高食品安全领域的科技水平,危险性评估技术、检测技术、食品安全标准和关键控制技术等方面都是需要研究的技术,通过这几方面提高国家食品安全领域的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为国家食品安全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此外,食源性危害的检测技术也是当前迫切需要控制的,并达到国际水平;同时对于食源性疾病与其危害的检测和监督技术的研究继续加强,为确定食品危害种类和制定评价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最后食品中致病微生物和化学污染物的监测研究,开展食源性危害人群暴露水平和其健康效应的研究等很多方面都待加强。
(二)加强管理,促使食品企业竞争合理化
针对激烈的市场企业,不法企业从食品原材料的生产、加工到食品流通、销售环节都是商家必争的利润要素,而不法商家降低材料质量、加工成本,利用其中环节牟取私立,从而促使了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及其危害了人们的健康,因此,市场了解及控制原材料的质量及最低成本,成为加强食品质量的首要工作;二是,利用相关部门的行xxx力控制食品行业的竞争走向及竞争的激烈程度,促使食品行业的竞争朝着合理、稳定的方向发展。食品行业的竞争有了正确的、合理的方向,才能是食品企业保证相对利益的情况下,合法经营。
(三)食品监管部门及相关配套法律的管理制定
食品监管部门首先应该是质监部门的责任上,其应加强对食品原料、生产过程、销售环节进行全方位的监管,对于不合格的原材料坚决不能进入生产,对于生产过程中的设备、人员、环境条件要有效监督,产品销售中要严查过期、变质产品,要有效实施召回和销毁制度[16]。
目前,我国食品立法采用部门立法的模式。《食品卫生法》是卫生部门牵头;《产品质量法》是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牵头;《农业法》是农业部门牵头。部门立法造成了法规冲突,职权分割,责权不统一。当务之急应以确保食品安全和保护消费者作为最高宗旨,制订统一的食品安全基本法。
六、结论
食品安全目前是人民群众最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也是关乎民生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工业化生产和新技术、新原料、新产品的应用,使导致食品安全事件发生的因素逐渐复杂化。从三聚氰胺事件、瘦肉精等事件上,分析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入手,通过调查食品企业今年财务状况及食品安全的发生状况上入手,凸显出食品安全对于企业财务绩效的的影响之大,且从对发达国家食品安全管理的研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影响企业财务绩效的食品安全事件预防中多方治理的观点。由于研究时间、本人能力等条件的限制,虽力求研究设计符合真实、科学的原则,但研究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
一是,本文以企业角度研究食品安全对财务绩效的研究为主,样本容量难免有些少,所以研究结果的受到一定的限制。
二是,由于搜索文献中对于食品企业财务方面的研究较少,所以本文企业财务方面的内容图表分析等方面存在不足之处。
我国正处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时期,很多方面都存在问题,科学技术、人员利用、XX管理的等这方面均是改善食品安全的方向,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有选择地借鉴和吸收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共筑食品安全,共建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李艳华.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状况分析[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7(10):14~l6.
[2]《小康》,2011~2012中国饮食安全报告,2012[4].
[3]新华视点:“I级响应”发出以后–中国XX全力处置“三鹿奶粉”事件.新华网.2008-09-16[2008-09-16].
[3]Jacxsens,L.,Uyttendaele,M.,Devlieghere,F.etal.Foodsafetyperformanceindicatorstobenchmarkfoodsafetyoutputoffoodsafetymanagementsystems[J].InternationalJournalofFoodMicrobiology,2010,141(SUPPL.1):S180-S187.
[4]唐晓燕.食品安全问题公共经济学分析[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7(10):10~13.
[5]LinLing,ZhouDeyi,MaCaiXueetal.GreenfoodindustryinChina:development,problemsandpolicies.(SpecialIssue:"Foodforlife"-lookingbeyondthehorizon.)[J].RenewableAgricultureandFoodSystems,2010,25(1):69-80.
[6]王超.企业环境责任压力、环境管理反应策略与绩效关系研究——以武汉市食品加工企业为例[C],2008.
[7]魏明英,胡太健.对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原因与预防措施的思考,农产品加工学刊[J],2009(9),69-71
[8]卫监督发167号(2007)卫生部关于2006年全国卫生监督工作情况的通报[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7,19(6):563~565.
[9]慧芳.陈勇三鹿奶粉事件引起的思考[期刊论文]-中国食物与营养2009(7)
[10]雷方华.浅谈影响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及解决策略[J].中国食品,2007(12):48-49.
[11]于军.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推动食品安全发展[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8,(10).
[12]陈锡文,邓楠.中国食晶安全战略研究[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年:第282—283页
[13]魏明英,胡太健.对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原因与预防措施的思考[J].农产品加工•学刊.2009(9).
[14]史玉成.企业要履行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义务[N].中国质量报,2007-11-26(001).
[15]陈锡文,邓楠.中国食品安全战略研究[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年:第206页
[16]宣讲欧盟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经验助推《食品安全法》的有效实施——中国-欧盟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研讨会在京举行[J].中国食品添加剂,2009,(5).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6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