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孟子的中庸思想》

摘要:孟子的中庸思想,大都是和孔子之说,并未成体系,而是数见于他的言论中。然而,它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多方向的,既有它积极的一西,又由于它的局限性,本文主要国统后者,粗咯地读一读它的缺点。

 关锁词:孟子;中庸;过;不及

  1.提倡权变之过

说权交之失,并不是要完全否定权交的积极意义,而足它的提出,会过于凸显它的作用,容易造成对社会規花的极大鼓坏,从而会导致公共利益的受损。在孟子界来,杨米主张为自己,墨子主张莱爱,他们二者就是两个极端,子莫则主张中道,但足若是死执中道而没有灵活性、不知变通,也就和执着一最没有两样了。如此就会违背了真正的”道”。取两蜀不行,折衷也不行,真让人困恐。所调中麻之道、就是不管什么事情都必须做得怡到好处,“无过之无不芨,“执中无权,独执•也”是说,卷是刻板、教条地坚持“中而不会变通,就足“执,就不符合“执两用中”之真正内補〝权”,是指交通、通权达交的意思。由此就可以看出,中南之道到了孟大子那里,就把“中”和”权“繁宙地联系在一起。认为有“中“无“权“的中庙之道己经是不完整的”中道”了。

 2子为父隐之过

《尽心章句上》有“瞽瞍杀人”的讨论。这当然是桃应的诘难,或只是一种假设,实际未必如此。舜的父亲杀人了,“法官”皋陶问怎么办?舜一边指示公事公办一边却“窃负面逃”。孟子的回答似乎相当高明一方面,即便是元首的父亲犯法,也“与庶民同罪”这么做维护了法律的公正和尊严。另一方面大义灭亲、有悖于人伦之事,对于至孝的舜来说,绝不可能为之。

此案例被作为孟子“中”且“权”的典范并流传至今。舜做到了“忠孝两全”看似完美天子都不做了看似洒脱,实际上简直就是漏洞百出。第一普艘杀人却逃脱了应有的惩罚,这不是对公正、人权的随意践踏?岂不是走进了“取天下”的极端?第二,舜为了一己之私(为了孝之名)竟然视天下为“敝展”全国百姓之福社,全然不顾连常人的责任心都没有.还配称圣人?第三,若任何人犯了错误都可以“窃负而逃”这个国家还有安全感可谈吗?若是站在今天的立场上看孟子的这种施设是相当可笑的。可是现实生活当中的确存在这样的事,如今的“裸官”还没等犯罪就做好了“窃负而逃”的准备了。真可谓是舜王的翻版。

 3仁政思想之过与不及

孟子所提出的仁政思想在当时社会是非常难能可贵在当今社会,亦是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然而,这位伟大的想家也犯了和常人一样的错误,就是为了维护舜王的完美形不惜为舜的过失辩护,最终导致他的仁政思想自相矛盾,也使的中庸思想受到质疑。

《万章章句上》有“舜流共工于幽州放欢兜于崇山,杀三于三危”然而却封“至不仁”的弟弟象为“有库”王。象是个无才又缺德的人.舜竟然搞双轨制不仅未惩罚象,还任命他有痹王,明显地犯了任人唯亲的过失而作为“亚圣”的孟夫居然认同舜的做法.并为之开脱说“亲之欲其贵,爱之欲其富这不有悖于其“唯德是举”“仁者爱人”的仁政目标了吗?不与“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自相矛盾了吗?孟子的种思想,究其根源是儒家所倡的亲情至上的宗法观念作祟使(孟子反复强调”事亲为大”)。如果说上述父子相隐的事例达到了”父不慈子也孝”的极端这一案例便是走到了“弟不兄也友”的极端均不符合他自身所标榜的中庸之道。

刘清平指出儒家的最高理想“内圣外王”,也会陷人一内在矛盾:舜尽管毫无疑问是完全符合儒家血亲情理精神的圣”但恰恰是由于这一原因却根本没有可能真正实现懦家政思想极力追求的“外王”,因为按照“事亲为大”的儒家原他已经维系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特殊性血缘亲情,毫不犹豫放弃了正义守法任人唯贤的普遍性行为准则乃至最终牺牲“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普遍性仁政理想。

一言以蔽之”事亲为大”是孟子仁政思想之过而公正义则是仁政思想之不及。

  4结论

孟子“中”且“权”的中庸思想与《中庸》所说的“中和“时中”在理论上是一致的然而他自身在贯彻落实这一思的过程当中,为了迎合儒家伦理亲情之“权”,反而不自觉地离了“中庸”之”中和”思想。

时代大概与周孔相近的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所述的中道与孔子的中庸思想就很相似。所不同的是,亚里士多德认为没有达到中庸(至善)可能就是恶的,比如以“勇敢”为至善(中道)那么“弱懦”(“不及”)和“鲁莽”(“过之”)就是恶的。19.他的中道观念被习惯于循规蹈矩的西方人普遍接受,因为他们认为公众所普遍认同的规范或者制度就是善的(中道)而没有达到标准或者逾矩都是恶的(“不及”或”过之)。孟子的中庸思想与它也有相近的地方,遗憾的是他未能沿着这一路线贯彻到底将中庸(中道)明确化而是将之神化、模糊化提侣“权变”令人不知所云。结果如同子思所说“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小人虽未达圣人中庸之境,却常常借“中”“权”之名,以达到不可告人之目的。

 参考文献:

[1]朱熹朱子语类[M中华书局1986

[2]朱熹朱子语类(卷三十七)[M]中华书局,1986[3]晃乐红中庸与中道[M].人民出版社,2010[4]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M]中华书局1975[5]萄子.荀子·王霸.

[6]朱嘉四书章句集注[M]中华书局2012.

[7]刘彦生田贵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旧价值观的冲突

[8]安希孟。现代法治对“父为子隐”说“不”–从虔诚的本质

到定义之美.

[9]刘清平.美德还是腐败?一析(孟子)中有关舜的两个案例

[J].哲学研究2002.

[10]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商务印书馆,2009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打字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64653.html,

Like (0)
打字小能手的头像打字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2年10月24日
Next 2022年10月24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