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改革和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人们对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的需求越来越重要,价值越来越高,生态环境越来越高,这意味着在环境治理工作中对生态环境有一定的影响和负担。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但也是一个人均资源量相对较少的国家。在新时期社会经济持续增长的背景下,对能源资源的需求相对较大。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破坏和影响,威胁着人类社会的长期生存和发展。因此,要谋求长远发展,必须加强新时期的环境监测与治理工作,跟上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源头上避免环境污染。虽然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采取了许多措施保护环境,但总体环境还存在一些问题。环境保护也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科学有效的环境监测可以及早发现环境问题,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更好地保护环境,改善我国的环境状况。本文主要针对当前我国环境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充分认识环境监测工作中存在的困难,进一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环境监测工作的理论意义和作用。
关键词:环境监测;环境污染;治理措施
1.前言
1.1研究背景
我国经济发展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基础,XXX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强调和谐发展和自然保护的重要性,强调经济与生态的辩证统一。近年来,国家制定了各种环境保护政策,各地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大力开展各类环境保护工作,加大地方治理污染力度。先进的科学技术在污染治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实际治理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实际问题,如缺乏综合引进管理,整治力度较小,环境污染治理效果尚未达到预期目标。虽然环境问题在全国范围内都处于实践阶段,但是环境污染的整体治理效果和控制力度仍然不够,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1.2研究意义
社会的经济水平正在不断地提升,而社会的环境污染情况变得越来越严重,当环境不断地恶化下去,这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通过对环境监测技术人员的培训以及加大监测环境的基础设施等方式去改善当前的环境问题,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技术人员的操作水平,同时还能提高环境的监测质量,以此为后续的解决方案提供更科学以及更合理的参考数据。加强监测的管理制度并全面落实环境治理的解决措施,这对于提高环境监测具有积极的意义。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社会环境污染也日益严重。环境恶化对未来社会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提高环境监测质量,提供更科学、的环境监测为后续解决方案提供合理的参考数据,加强监测管理体系建设,全面落实环境治理措施,对改善环境问题有重要的作用,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2.环境监测和环境治理理论概述
2.1环境监测的含义
一般来说,环境监测是通过相应的监测技术和先进的设备和仪器的使用,对某一区域的环境进行综合分析,测量后的数据信息以数字化的形式显示出来。这有助于充分掌握该区域的环境质量,提高环境质量和对环境变化动态信息的实时有效的了解,对区域环境保护工程及相应的环境保护工作进行的及时监测、调整和完善,从而有利于环境的全面改善,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环境监测的主要目的是对某一地区的环境进行监测后,为环保部门的区域环境污染评价提供可靠、准确、全面的环境质量数据和信息。利用环境监测的方法研究环境中污染物的具体分布,同时了解污染物在环境中的比例,探讨污染物的扩散途径,为环境监测手段的应用效果奠定基础。从环境监测的目的来看,环境监测主要包括专项监测和研究监测。
2.2环境监测治理的重要性
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是实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基础,是污染控制、环境科学研究、设计规划和环境管理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也是环境质量评价的基础。作为工厂采矿企业综合环境管理的组成部分,环境监测作为环境治理的必要工作之一,在环境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具体运行和实施环境监测过程中,主要是根据多项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确定影响环境质量的各种相关因素的参数,最后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分析和相关因素的建立模型,以达到基本环境质量的实施系统的技术控制。同时,一个社会的发展水平也体现在环境监测技术成熟程度及其环境监测能力上,只有保证环境监测的执行能力,才能促进这些根本问题的解决,国家经济快速稳定发展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环境监测治理水平的进步。这表明,当前世界发展更加多样化,在追求更快更强的发展同时,环境监测治理、生态环境保护尤为重要,对社会经济发展也十分有意义。
3.环境监测与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1环境监测和治理资金投人较少
环境监测资金需要用在技术、设备和人力等方面,国家存在拨款压力。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但也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国家资金主要用于支持经济发展,环境监测资金投入较少,环境治理速度不能跟上环境污染的速度,严重影响了环境治理的效果。
3.2环境监测和治理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偏低
我国环境监测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普遍较低。在调查中发现,许多环境治理部门监测治理环境专业水平薄弱,有的监测治理人员专业化程度弱,且不完全按照操作标准进行基本操作。这种问题来自单位的招聘问题,监测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没有及时有效地开展,阻碍了环境监测的实施。在环境监测工作中需要涉及的内容很多,对于员工的综合素质和操作能力也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但在目前的环境监测工作中,相关人员的培训和管理不够,不少高校没有开设环境监测专业课程,这导致监测技术人员综合素质不足,难以满足环境监测治理的实际需要。面对复杂的环境工作内容,我国许多监测治理人员存在技术水平不足的问题,表现在对新技术标准和新指导方针的掌握不够,监测过程中仍采用旧的监测标准等。
3.3环境监测治理的方法比较落后
环境监测与治理手段相对落后。特别是在现代社会,任何工作的发展都需要与科学技术相结合,环境监测和治理也不例外。必须充分重视方法和先进技术的管理和应用,如果只采用旧的基本方法进行环境工作,对人和物都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不能取得良好的环境监测和治理效果。但是,从技术实施的角度来看,一些地区的环境监测工作大量的投入但效果不佳,同时区域环境监测部门缺乏先进的技术机制,管理机制和人员配置也存在不足。原有的技术监测机制如果继续使用,将难以监测到目前复杂的环境污染问题,导致相关监测指标和环境治理体系实施不了。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存在一定的差距,不同地区的环境监测水平和环境治理水平也不尽相同。随着我国工业的发展和建设,新型污染物的增加,我国许多地区的环境污染将越来越严重,监测技术仍然相对陈旧,对新型污染物的监测手段不足,将会导致环境监测和治理效果不佳。
3.4环境监测和治理体系不完善
环境监测治理体系不完善。体系的建立对环境监测和治理的全过程具有风向标的作用。目前的制度还存在许多缺陷和漏洞,使得整个监测治理过程中还存在问题,环境监测治理效果还很小,达不到要求的标准。纵观我国环境监测发展现状,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环境监测治理工作起步较晚,各项工作制度还不完善,没有足够的经验可供借鉴。因此,许多地区环境监测部门的日常工作制度不完善,工作多是摸索前进,无法形成自上而下的完整体系。部门之间存在工作的重复和重叠,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同时,不同部门收集的数据质量差异较大,选择的方法和理念也不尽相同,因此在数据分析上可能存在明显的意见分歧,需要从多方面进行核实,加剧了部门之间的矛盾,无形中增加了员工的工作量。技术方面,由于技术创新不足,缺乏先进的环境监测设备和技术,加上工作人员日常维护观念不强,导致设备监测缺乏精确性和收集的数据不能为随后的环境治理工作提供可靠的基础。
3.5公众参与制度不健全
公众参与环境监测与治理是XX与公众之间合作的过程,加强第三方工作的规范化,完善公众参与制度,有助于XX建立三方协调的管理体制,打破XX的“单一中心”,环境治理避免传统治理模式的缺陷。
如图1所示,虽然XX制定了相关的公众参与措施,但大多数人认为公民参与是不必要的。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宣传,调动公众参与决策的积极性。二零一五年七月五月十三日公布的《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措施》的颁布与实施,随着公众环保意识的提高,宣传工作不容松懈。
4.环境监测与治理过程中的应对措施
4.1加大环境监测和治理资金投人
环境监测和治理在环境保护中的意义重大,因此需要XX有关部门不断加大支持力度,加大资金投入,不断完善环境监测治理工作。在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的过程中,XX部门要与监测和治理人员一起对环境监测设备进行升级改造,还需要不断引进环境监测技术,提高环境监测工作的实际效果。环境监测需要投入大量的设备,技术需要更新,监测设备的管理和运行也需要投入资金,因此有必要加大环境监测资金的投入。环境监测治理部门应向有关部门申请更多的环境监测经费,然后更新环境监测设备和技术,确保环境监测效果。此外,环境监测资金还用于设备维护,尽量延长监测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设备投资成本。
4.2提升人员专业素质,加强人员专业培训
通过对技术人员的培训,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综合业务水平,而且可以有效地减少环境监测工作中的错误,从而提高整个监测治理工作的可靠性。在环境监测治理过程中,加强监测治理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的培养,提升监测治理的内容是非常重要的。在培训结束后,所有参与者都需要对增加的技术内容进行评估和最终测试,以选择一些合格的技术人员参加监测治理工作。对于那些不合格的人员,可以继续培训,直到他们合格为止,或者需要更换岗位。企业在日常生活方面,也有必要进行不定期的培训,筛选更多的优秀人才,以提高技术人员的主动性和参与性。为提高水平过程中的环境监察技巧,环境监测治理工作所需的技巧,须根据设施和设备等确定。充分保证监测治理人员自身技能和素质的提高,也可以建立相应的对环境监测治理工作的奖励机制,对监测治理工作过程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应当给予一定的鼓励和调整,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此外,我们还应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引进专业人才和创新型环境监测人才,从而促进环境监测治理工作在环境保护中的顺利进行,进一步提高环境监测数据信息的真实性,促进环境监测治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提高环境监测治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4.3创新环境监测技术,提高环境治理能力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造成环境污染的因素也越来越多,这就要求环境监测治理技术进行相应的创新和完善,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缓解当前环境污染对社会发展的压力。在创新环境监测技术的过程中,必须确定环境污染的来源和程度,同时借助适当的设备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以便能够对环境监测进行实时动态的监测,同时还需要充分整合区域环境的差异,选择合理的监测技术手段和辅助设备,保证监测数据的真实可靠性,还应加强对环境监测的一体化监测,如与遥感技术相结合的技术运用于环境监测工作,要实现对区域环境的实时、全面监测和治理。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注重科技研发和创新实践。只有创新技术,提高水平,才能有效推动环境监测和环境治理技术的发展,推广高效、适应性强、成本低的环境监测和治理技术,加强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减少环境的污染。
4.4加大环境保护部门对污染治理过程中的执法力度
尽管我国早在2014年就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遏制环境污染的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法》是防治环境污染的基本纲领性法律文件。但是,在一些基层环保单位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执法不严、违法乱纪等。为此,我们要坚决贯彻XXXX在XXXXXX上的讲话,环保部门对违法排污的企业必须坚决依法追究责任,进一步加大环保部门的环境污染治理责任监督执法,真正明确责任,落实主体责任,在执法过程中违法必究。
4.5完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
环境监测在环境治理中的运用有赖于健全的管理制度,从而充分发挥环境监测的实际作用,为环境保护和治理的实施提供可靠的支持。环境监测体系的建设应根据本区域的影响环境的主要因素制定相应的监测内容,还需要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调整管理制度,为充分满足环境监测治理工作对环境变化的要求。当前,XX应完善环境监测体系,提高环境管理的效果。环境监测的效率越高,对环境的帮助就越大。首先,要按照相关标准进行环境监测设计,确保环境监测设备的布置科学合理,同时有效利用环境监测技术,及时、准确地获取环境监测数据。环境监测人员必须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充分认识工作的重要性。最后,建立环境监测奖惩机制,提高环境监测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5.结论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对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环境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环境污染与健康生活关系也越来越紧张。因此,必须促进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整个生态平衡的发展。目前,人们已经认识到环境监测和治理在未来的重要性,将努力改善现有的问题,加强监督和环境污染控制。其次,我国还应注意开发可再生能源、可再生清洁能源,节约资源,保护和改善环境。我们应该共同努力保护环境,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每个人都在为建设一个生态友好型的现代社会付出巨大的努力。
参考文献
[1]郑亮.环境监测在污染治理中的应用探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23(02):48-49.
[2]姜波.环境监测在大气污染治理中的作用及对策[J].资源节约与环保,2023(02):50-51.
[3]马慧.环境监测对环境治理的意义研究[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23,39(02):119-121.
[4]刘强.基于城市环境污染的监测与治理技术分析应用[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3,2(03):135-137.
[5]吕红燕,谭倩.环境监测在大气污染治理中的影响和对策分析[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3,2(02):87-89.
[6]杨鑫,文天云,杨利娴,刘森林.环境监测对环境治理的促进作用分析[J].资源节约与环保,2023(01):73-74.
[7]石磊.环境监测与治理过程中的难点及对策研究[J].低碳世界,2020,10(10):25-26.
[8]何霞.我国水环境监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J].海河水利,2020(05):1-2.
[9]赵卫东.大气污染环境监测与治理对策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20(17):128-129.
[10]王莉娜.环境监测在大气污染治理中的作用及措施研究[J].清洗世界,2020,36(08):75-76.
[11]王之林.城市环境监测存在的问题及治理方法分析[J].科学技术创新,2020(21):155-156.
[12]李冰.大气污染的环境监测及治理分析[J].化工设计通讯,2020,46(06):229+235.
[13]钟国祥.环境监测与环境治理研究[J].环境与发展,2019,31(04):149+151.
[14]陈军.环境监测与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农家参谋,2018(13):201+270.
[15]杨基富,毛俊杰.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的发展研究[J].环境与发展,2017,29(08):161+163.
[16]单程楠.城市环境监测治理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J].环境与发展,2017,29(08):165-166.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打字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64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