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们在进入21世纪之后,国家对于学生们的教育问题也开始逐渐重视起来,并且对应的要求也在逐步的进行提高,而教育不仅仅只是停留在学生们在学校所接受的教育,并且逐渐普及到了社会和家庭当中来,所以在教育的过程当中,我们不应该只去强调学校教育的重要性,而要要求学生能够进行多方面,全方位的发展,所以,在进行家庭教育时,所得出来的重要性能够体现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来,因此,我们应该提出相关措施来共同促进学生家庭教育的发展,能够在进行亲子阅读的过程中,也能够帮助学生可以获得更多的阅读方面的知识,能够促进与家长之间进行更多的情感交流,所以我们应该立足于乡村小学生来进行主要的阅读工作,并且通过对于乡村小学生来展开一项问卷调查,并且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来讲,对学生以及学生们的家长增强在阅读方面的认识。明确对其价值存在明确目的性;在亲子阅读过程中对孩子的指导方式缺乏科学性;乡村小学生家庭亲子阅读环境有待改善;乡村留守儿童的亲子阅读难以落到实处。
关键词:乡村家庭、亲子阅读、小学生
绪论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我们为了能够对亲子阅读方面的因素进行更加注重的探讨和研究,并且将其归结为两个维度,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设计了不同的问卷,问卷,问卷的内容中就包括两大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就是包括家长自身的实际情况,第二部分就是亲子阅读活动当中,对于各项了解程度方面的调查,第三部分是在亲子阅读中展开了各项情况的普及调查,主要的内容就是涉及的是幼儿进行阅读过程当中的能动性和对应家长指导过程当中的计划性和指导性,这些都是我们研究本次问题时的根本和背景。
在我们本次研究的过程当中,所涉及到的地区就是陕西省的汉中市宁强县,我们在选取时,主要选取在很多城乡结合部当中的西城小学,我们主要面向的是二年级,三年级以及四年级的学生,并且对其发放相应的调查问卷,我们一共发放了160份调查问卷,回收后为160份,主要的回收率占到了100%,所以其中的有效问卷也在160份,在我们调查的学生范围之内,二年级的学生占到了25%,三年级的学生占到了50%,四年级的学生站在了25%,因此,在整体的访谈过程当中,我们会更多的偏向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进行展开研究,在本次研究的过程中,主要是采用的是文献法,并且根据相关的著作和文献内容展开一系列的研究,能够对在阅读活动当中产生的各项成果进行梳理,从而找出其中所存在的不足。能够根据具体的情况提出对应的解决措施和问题。
二、亲子阅读活动的概念界定
在本文的研究探讨过程当中,主要涉及的概念就包括乡村,家庭以及小学生和亲子阅读,而在本次研究中,主要的定义方面的概念就是亲子阅读,所以我们为了更加长期有效的对亲子阅读这个定义来进行分析,将其划分为了亲子共读,亲子阅读以及亲子分享阅读这三种不同的形式,我们根据这三种不同的形式进行整体的探讨总结。
而我们所指出的这些内容,都是在家庭背景的联系之下而进行的,所以我们为了能够促进幼儿,能够得到心智方面的成长,更需要进行阅读方面的教育,所以在亲子分享阅读的过程当中,能够在家庭环境中进行培养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措施和结论。在关于亲子共读方面的研究中,我们国家早期就已经有很多学者投入到了研究中来。并且对于亲子共读现象进行了阐述,也将其分为各个层面来进行解读,首先,第一个层面就是在亲子阅读的过程当中,主要的行动者是父母以及孩子,而在进行亲子阅读体现的主体关系当中,主要也是存在于清远关系的场所,主要分布在每个家庭当中,所以进行亲子阅读时的主要资源就是幼儿方面的文学类图书,来促进亲子阅读的发展。
乡村小学生亲子阅读活动现状的调查
将回收的160份有效问卷进行梳理,并通过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一)对乡村家庭家长的亲子阅读活动观念的调查
表一 乡村小学家长对亲子阅读活动了解程度的调查表
问题 | 选项 | 小计 | 比例 |
您所了解的亲子阅读活动是怎样的 | A、不清楚 | 9 | 5.63% |
B、父亲与孩子共同阅读 | 27 | 16.88% | |
C、母亲与孩子共同阅读 | 34 | 21.25% | |
D、父母与孩子共同阅读 | 90 | 56.25% |
我们通过表姨当中的相关数据,就可以得到对应的结论。因此,我们可以发现,大多数家长对于亲子阅读活动的了解成都市比较高的,并且父母与孩子进行共同阅读的现象也占到了57%左右,而母亲与孩子进行沟通阅读占到了21%左右,父亲与孩子共同阅读的比例就稍微降低一点,占到了16.8%,但是目前来讲不清楚亲子阅读活动的仅仅占到了5.63%。所以,根据这些数据,我们可以进行分析出乡村小学的家长对于亲子阅读活动的了解程度,并且进行研究。
表二 乡村小学生亲子阅读活动的价值与开展目的调查
问题 | 选项(多选) | 小计 | 比例 |
您认为开展小学低年级亲子阅读活动有什么价值 | A、促进亲子间的情感交流 | 86 | 53.75% |
B、提高孩子对阅读的兴趣 | 101 | 63.13% | |
C、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 104 | 65% | |
D、增加孩子的识字量 | 78 | 48.75% | |
E、扩大孩子的知识面、增加孩子的阅读量 | 98 | 61.25% | |
F、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帮助提高学习成绩 | 96 | 60% | |
G、娱乐、放松、休闲、打发时间 | 21 | 13.13% |
我们可以参照上图的数据来进行标识,大部分的家长对于培养孩子们的阅读能力来讲都具有一定的欠缺,所以如果想要提高家长们的这种意识,也是在如今形式下所要继续发展的问题,并且尤其是在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成绩方面,也应该及时进行加强能够促进孩子们可以认识更好的字,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发挥一定的潜力。
有些家长说道:“现在实施双减政策以后,孩子的作业完成质量得不到保证,我们作为家长就有了更多的责任和需要做的事情,如果平时陪孩子一起读书的时候并不要求他们学到知识来促进学习,提高成绩,那这种阅读就有点没有意义了,还不如多写点练习题!”
结合双减背景,现在出现了很多家长焦虑和无所适从的现象,认为学校对于学生的学习成绩没有以前那么重视,作业的少布置或不布置和测验考试次数的减少都会让自己的孩子落后于其他学生,所以自己就加大投入,把几乎所有关乎孩子的活动都尽力转变为以学习为中心,但是这样的误区是不利于孩子成长的。在亲子阅读教育的发展过程当中,实际上,也就是一种家庭方面的教育,但这并不等同于学校的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来讲是两个分别的整体,所以在很多学生在课堂作业比较多,或者是经过一天的上课之后表现的比较劳累时,可以通过与家长及时阅读一些非常有趣的文章来提高他们的精神境界和视野,所以使用这一种方法,对于孩子们之间的情感交流具有一定的促进性。
表三 家长对乡村小学生亲子阅读主要内容的认识调查
问题 | 选项 | 小计 | 比例 |
您认为进行小学生的亲子阅读活动的内容主要包括什么 | A、帮助孩子识字、认字 | 24 | 15% |
B、帮助孩子消化课堂学习的内容 | 23 | 14.38% | |
C、阅读课外书籍,掌握课外知识 | 113 | 70.63% |
我们看到表三的数据当中就可以发现,其中,有15%的家长可以帮助孩子认字和识字,有14%左右的家长可以帮助孩子们消化课堂学习的内容,但是在阅读课外书籍以及对于课本整体知识的掌握当中占比是最大的,并且占到了70%左右,而在这个数据之下,我们就应该对其展开更加完整的调查,能够让孩子们更多的加强对于亲子阅读的重要性。
(二)对亲子阅读活动实施具体情况的调查
表一
问题 | 选项 | 小计 | 比例 |
您平时是否陪同孩子一起阅读 | A、经常 | 61 | 38.13% |
B、偶尔 | 94 | 58.75% | |
C、从不 | 5 | 3.12% |
表二
问题 | 选项 | 小计 | 比例 |
亲子阅读活动开展的频率是多少 | 一周不足一次 | 23 | 14.38% |
一周一到三次 | 83 | 51.88% | |
一周三到五次 | 38 | 23.75% | |
每天开展 | 16 | 10% |
表三
问题 | 选项 | 小计 | 比例 |
您平时每天陪同孩子一起阅读的时间是多少 | A、几乎没有 | 13 | 8.13% |
B、15分钟以内 | 50 | 31.25% | |
C、15到30分钟 | 72 | 45% | |
D、30分钟以上 | 25 | 15.63% |
处于小学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主观意识弱,对自身的约束力不强,多数时候需要家长监管,在亲子阅读过程中家长具有引导和带动作用。[6]从本次调查来看,乡村小学生每天花在亲子阅读上的时间较短,仅有10%的家庭每天进行亲子阅读活动,有31.25%的家庭进行亲子阅读活动仅有15分钟左右,这么短的时间显然很难进入深入阅读。更严重的是有14.8%的家庭几乎没有固定的亲子阅读时间,一周甚至两周都没有一次亲子阅读。还有51.88%的家庭一周进行 1-3 次,23.75%家庭一周进行3-5次,每天进行亲子阅读的家庭仅占10%。这些都与乡村家庭的文化素质低有关,对阅读和学习自身都有恐惧畏难情绪,更别说陪同孩子了。有家长说:“让我们教娃算账还行,认字只能让老师来教了,我们这些粗人也读不了书,更没法和他们一起读了。”外出务工的家长会给孩子报一个全托班,让补习班老师负责作业学习等等,自己则是只负责每学期交费用。这导致家长缺乏与子女的沟通,不愿多花时间在子女身上,将本属于自己的责任推脱给补习班和老师,这些想法和行为均会对子女产生影响,同时亲子间的亲密度也会随之降低。
(三)对展开亲子阅读活动环境的调查
表一
问题 | 选项 | 小计 | 比例 |
是否有固定的家庭
阅读场所 | A、书房 | 39 | 24.38% |
B、客厅 | 50 | 31.25% | |
C、卧室 | 26 | 16.25% | |
D、没有 | 45 | 28.13% |
表二
问题 | 选项 | 小计 | 比例 |
您居住区附近是否存在干扰孩子阅读的因素(高速路噪音、工厂噪声等) | A、有 | 30 | 18.75% |
B、没有 | 71 | 44.38% | |
C、偶尔有 | 59 | 36.88% |
表三
问题 | 选项 | 小计 | 比例 |
您是否会为亲子阅读更好的开展而有意识的创设阅读环境 | A、会 | 140 | 87.5% |
B、不会 | 20 | 12.5% |
表四
问题 | 选项 | 小计 | 比例 |
您与家中其他家人是否有阅读习惯 | A、有 | 64 | 40% |
B、没有 | 32 | 20% | |
C、偶尔有 | 64 | 40% |
在进行亲子阅读活动的过程当中,我们可以将病毒的环境,氛围两类,分别是物质环境以及人文环境,其中所指的物质环境,就是指的是能够夹固定的阅读场所中来进行阅读的行为。
所以在表一数据的探讨的过程中,我们就可以得到这个结论,其中有71.8%所有的家长,他们认为,家庭就是一种固有的家庭阅读学习场所,并且其中有24.38%的家庭也会在家庭的书房当中来进行亲子阅读,来营造更加浓厚的亲子阅读氛围,减少对应的干扰因素,从而能够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更有效和能够创造氛围的家庭环境。
很多卧室在照明时条件不是很好,所以这些孩子在进行阅读的过程中,就可能会由于照明条件不好而引起视力方面的某些问题,所以我们就应该找出其中所存在的问题而进行深刻的研究,能够找出其中所存在的不足。比如说在很多乡村中并没有书房这个概念,所以,在乡村中的孩子进行阅读的过程中,条件往往要比较艰难,但是作为家长来讲,要为孩子们的阅读建立起一个私人的空间,并且能够与孩子共同参与到阅读的过程中来。
8.13%的家庭是没有固定的家庭阅读场所的。详细了解后发现这部分家庭大多是留守儿童,他们并无法进行亲子阅读,家只是吃饭休息的地方,照顾他们的亲属是爷爷奶奶或其他亲戚,放学回家写完作业,帮家人做些家务,就到了该休息的时候,几乎所有阅读活动都是在学校进行的。
二、乡村小学生亲子阅读活动存在问题的分析
通过对乡村家长进行亲子阅读问卷调查,发现乡村小学生亲子阅读活动中出现了很多问题,由于经济背景以及地域差异等导致许多问题必须灵活改善,一些措施也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变通,将乡村小学生的亲子阅读活动落到实处。
问题一:部分家长对小学生亲子阅读活动不够重视,对亲子阅读活动的价值与目的认知存在功利化倾向
由于受教育程度较低,家长对于考试成绩的重视程度远远超出了对教育孩子本身这件事,对于亲子阅读的理解很浅显甚至并不清楚,因此也就根本不够重视。亲子阅读的真正价值和目的应是促进亲子间的交流、增加孩子的阅读兴趣、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孩子的学习压力得以释放。部分乡村家长却认为亲子阅读是为了增加知识量、识字量等从而达到提高学习成绩的目的,这样做无疑是与亲子阅读真正的价值与目的背道而驰,这样做的后果会让孩子更加抵触阅读,降低对阅读的兴趣,也让父母错失了与孩子进行交流沟通的机会,最后带给孩子巨大的压力。[7]
问题二:部分家庭缺乏良好的家庭阅读环境
在调查中,发现很多乡村小学生家长并不重视亲子阅读环境的营造,一些乡村家长带着孩子经常在开着电视的客厅阅读,更多是在灯光较暗的卧室里阅读,更具体来说有些孩子阅读的固定场所是客厅的一张餐桌、卧室的一张梳妆台、麻将馆里的一张椅子。很多乡村家长虽然愿意花钱给孩子买书,但你购买书本时存在盲目性,购买的书本往往类型上具有局限性,孩子也并不感兴趣,书本成了摆设。再加上大部分乡村没有便捷购书途经,书店图书种类单一,选择空间小,缺乏监管,儿童读物中间还夹杂着不健康书籍。同时大部分乡村家长都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很多乡村家长每天做的都是体力农活,身体消耗大,没有心情和精力阅读,而且乡村农余时间的的兴趣爱好多是打牌、看电视、聊天,因此麻将馆盛行,在这样的环境影响下孩子也很难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家庭缺乏良好的家庭阅读环境。[8]
问题三:乡村留守儿童的亲子阅读无法实施
在调查中发现乡村留守儿童的亲子阅读开展情况几乎是空白,但亲子阅读对留守儿童所起的积极作用不容忽视,周坚宇在研究中提出亲子阅读活动对促进乡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起着积极的重要的作用。[16]照顾他们的亲属是爷爷奶奶或其他亲戚,文化程度限制的原因导致其不能陪伴孩子共同进行阅读活动,部分留守儿童几乎所有的阅读活动都是在学校进行的。
三、乡村小学生亲子阅读活动的改进策略
与胡、巫等四位乡村小学语文学科在职教师的访谈总结
问题一:在平时的作业布置中有没有有意渗透关于亲子阅读的内容?
有意渗透(以实践作业呈现);
问题二:从平时与家长的交谈中感受到其对孩子亲子阅读的重视程度如何?
因生活条件和家长认知水平受限,重视程度较低;
问题三:结合实际情况,您认为影响学生亲子阅读开展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因素:1.家庭环境(乡村留守儿童居多);2.家长认知水平有限,不够重视;3.缺少阅读氛围。
由访谈内容、心得体会以及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得出以下几点策略建议:
(一)正确认识亲子阅读活动的含义和价值
大部分家长对于亲子阅读的真实含义并不清晰,这与其接受教育文化水平有直接关系,但是受我国应试教育的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是乡村家长心中的第一位。孩子从小到大的学习都是为了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那么理所当然觉得一切与学习有关的事物都应为学习服务,亲子阅读也就被乡村家长们当做孩子扩大知识面、增加阅读量和识字量、提高阅读能力,提高学习成绩的工具,即使有些家长想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也是为了更好地辅助孩子的学习。与此同时,家长们又会为自己的孩子担忧,面对巨大的学习压力,无数的考试,众多学子的竞争,许多孩子出现心理问题,严重的甚至自我封闭,最后走向自杀。[10]针对亲子阅读这一活动,我们不可否认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孩子提高阅读能力、提高学习成绩,但如果只关注这一点会使这一活动变形,失去它原有的意义和价值。笔者认为乡村家长们应更多的关注和谐亲子阅读给孩子带来的轻松愉悦感,只有在这种心境下孩子才能有更多的收获。阅读是小学阶段重要的教育手段之一,它有利于排解小学生的心理困扰,培养小学生健康的心理,从而达到辅助治疗小学生心理问题的效果。[11]小学低年级孩子识字量少、阅读能力较低,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都需要老师或者家长的帮助与陪伴,因此家庭中的阅读应以亲子阅读为主。另外小学低年级孩子的思维空间还不够开阔,很容易受社会和周围同伴的影响,产生对学习的错误看法和排斥情绪,最终给心理带来消极的影响。而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探索未知世界有强烈的欲望,很容易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加之对父母有很强的依耐性,因此亲子阅读很容易开展。乡村家长应抓住机会,帮助孩子开阔视野,排解其心中的不良情绪。亲子阅读的许多阅读材料都充满正能量,它能为孩子提供成长学习的经验与许多处理问题的好方法,这些经验方法的获得远比日常生活中的简单说教来得简单高效。例如,当前低年级学生较为突出的以自我为中心、学习习惯差等问题,都能在亲子阅读中得到正确的引导,也能教会孩子正确交际、如何为人处世。
亲子阅读还可以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小,存在幼稚性与依赖性,很多事物都是通过模仿来习得。如果未形成阅读兴趣只关注信息复杂的电视与网络,难免对其造成不良影响。而亲子阅读具有内隐性、渗透性等优点,只要父母能把好儿童读物筛选关,书中的良好信息,将隐性地调整孩子的思维观念,促进正确三观的形成。每个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亲子阅读应是一种爱的表达方式。因此亲子阅读活动应是充满趣味、充满欢乐的,而不是沉重无趣、充满目的性的。乡村家长应更多关注亲子阅读的过程,享受在阅读过程中日益增加的亲密感、孩子的健康成长与品德的健全化,而不是只关注它能达到的在学习方面的效果。[12]
(二)教师将亲子阅读融入课后作业布置
对于乡村小学生这样较为特殊的教育群体而言,班级教师的言论以及观点都十分重要的影响着学生以及家长,课后作业的完成是大部分家长对于学生的教育最为关键的着眼点。教师将亲子阅读活动融入课后作业的布置可以使得家长对其的接受度以及重视程度上升。结合乡村小学生家庭的真实因素,笔者认为,在乡村小学生家庭里进行的亲子阅读可以灵活进行,部分留守儿童或者文化程度极低的家庭成员可以采取伴读法的方式,或让孩子进行朗读,家长进行聆听。
在访谈过程中发现,已经有部分老师开始进行实践,结合双减政策书面作业的大幅度减少,教师开始布置更多的实践类型作业,其中一些就与亲子阅读息息相关,正如胡老师所讲,她在四年级上学期开始大力抓语文阅读,对于家庭作业的布置也是与读书这个最基本的要求形影不离,尤其是家长一起参与进来,她也通过拍照发微信群打卡等活动在大力推行,这无疑是促进乡村小学生亲子阅读的一个良好方法。
(三)增强阅读过程中的互动性
针对部分每日能够陪同孩子进行亲子阅读的家长,首先要肯定其态度以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在进行亲子阅读过程中依旧存在无效阅读以及其他漏洞,首先是选择监督孩子进行自主阅读。这只是纯粹的课外阅读,家长并没有真正融入到亲子阅读中去,此时提倡对话式的阅读方式来改善。父母可以通过提问孩子阅读的内容,以及相互交流读后感受来增进互动,其次,对于孩子的表述内容给予评价和指导。[13]
对于部分留守儿童家庭而言,互动性也是不应缺少的。如若家中有其他家庭成员,可以代替孩子的父母陪孩子一起进行亲子阅读,在文化程度不允许的条件下,可以让学生读给自己听或者扮演角色等方式来进行互动。在外务工的家长周末或空闲时间,可以选择通过微信视频可以来孩子一起阅读和分享,或先让孩子进行讲述,父母给予评价和指导,这样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从而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以及沟通表达欲望。[14]
(四)注重记录与分享
在进行亲子阅读的时候,有意识的记录下当时的想法和观点,对于后期的思考和深入体会将有很大的帮助,当读到一个令人深思或很有感触的故事时,很有可能会让学生想到自己亲身经历的某个场景,就可以结合书本知识解决自身所遇到的困境个难题,亦或是对将来的人生之路有一个正确的指引。而且一旦习惯这种阅读,并从中总结,记录下对自身有帮助的观点,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将会有很大提高。特别是电子化阅读盛行的今天,动手与动脑的机会都相对减少,这会给学生养成一种懒惰的习惯,不管什么都想直接获取现成的理论结果,思考能力与书写能力都将降低。
对于较为短暂的亲子阅读时间而言,阅读内容的影响是深远长久的。因此结合小学生心理发展规律,适当的记录是十分必要的。孩子对于所读内容的感受在不断地重复和加深,及时记录下来的心灵感受可以增进其思考和领悟的能力。父母和孩子在亲子阅读过程中的交流是分享的第一有效期,之后也可以适时的结合班级或者学校开展一些系列分享阅读感受活动,将亲子阅读的意义和传播力度变得更大。
参考文献:
周兢,早期阅读,让孩子终生热爱学习[J]. 幼儿教育,2011(2)刘奕昕,长沙市亲子共读经典研究[D]. 广西师范学院,2013.[3]季燕,亲子阅读现状及家长指导策略的调查与分析[D]. 广西师范大学,2006.
[4]吕芳,小学低年级亲子阅读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
[5]王光华,将亲子阅读引入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辅导的构想[J].理论观察,2009(2)
[6]章丽,陈丽莹.亲子阅读的现状调查与对策[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5(12)
[7]任萍,亲子绘本阅读的特点与教育指导策略[J].鄂州大学学报.2016,23(5)
[8]李冬,农村幼儿家庭亲子阅读问题初探[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 .2013(4).
[9]樊飞飞,浅谈乡村家庭中亲子绘本阅读的现状与指导策略[J].学周刊.2018
[10]贾炎,农村家庭亲子阅读中父母指导方式探究[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20
[11]于慧,亲子阅读中低年级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J].河北师范大学.2014
[12]方姝,农村小学低年级亲子阅读研究[J].湖南大学.2018
[13]张瑜、赖赣樱,亲子阅读的现状分析与对策[J].改革与开放.2016
[14]傅嘉,农村3-6岁幼儿家庭亲子阅读现状调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
[15]张茜,新农村幼儿家庭亲子阅读指导的行为研究[D].杭州:浙江师范大学,2015.
[16]周坚宇.亲子阅读活动:促进乡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J].图书与情报,2014,(3):121-126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打字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656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