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当前,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生活节奏变快,生活压力变大,对精神文明的需求不断提升,因此文化遗产旅游也逐步发展成为当前较为热门的旅游模式,并且备受旅游爱好者们的青睐。本文以杭州良渚文化遗址公园为研究对象,构建了一套文化遗产旅游吸引力评价体系,通过发放问卷的方式收集原始数据,然后进行因子分析,结果发现:良渚遗址公园本应具有较强的历史文化价值,但是在这一方面得分较低,同时景区还存在可进入性较差、购物条件较差等问题,进而根据发现的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杭州良渚文化遗址公园提升旅游吸引力的对策。
关键词:文化遗产;良渚遗址公园;因子分析
1导论
1.1 研究背景
文化遗产旅游是我国遗产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因此“遗产旅游”成为了我国旅游业的一个新亮点,吸引力很多国内外游客参观游览。随着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的召开,13项世界遗产走入大众视野。至此,全球世界遗产总数增至1154项,其中中国有56项,包括14项自然遗产,总数居世界第一,其中文化遗产共有38项,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则共有4项。
伴随着经济水平的逐步提升,旅游行业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简单的游玩模式已经无法让旅客得到真正的满足,更多不同类型和富有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不断涌现,文化遗产旅游自然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大众视野,并受到了大众的喜欢与追捧。因此,大众旅游观念的转变给文化遗产旅游带来了新的机遇,不仅如此,受人们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可支配收入的提升、带薪休假制度的完善等因素的影响,文化旅游对于大众的吸引力也随之增大,为文化遗产旅游发展带来了契机。
文化遗产作为优秀历史文化下的产物,具有无可估量的价值,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我国的旅游资源,更为我国旅游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不但能够提高大众对于文化遗产的了解程度,更能够让人们认识到文化遗产的价值所在。但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发展文化遗产旅游也面临着许多的问题:盲目和过度开发、产品同质化和商业化严重等问题也日益凸显,导致文化遗产旅游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各文化遗产景点必须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来提升景区的吸引力。因此,通过研究文化遗产的旅游吸引力,可以有效的帮助景区根据自身不足不断提升吸引力,帮助景区更好的发展。
1.2 本论文相关的国外研究动态综述
国际旅游学者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对文化遗产旅游的相关研究,研究内容广泛且深入,主要的研究内容涉及文化遗产旅游的概念问题、文化遗产旅游的提升对策、文化遗产旅游的评价体系等。
有关旅游吸引力概念的研究:以Faridovna Valeeva Gulnara等为代表的学者,对旅游吸引力理论进行了分析[1];Kim Gyunghoon[2]等通过混合方法探讨和操作对旅游吸引力的概念进行了研究,从多个角度进行了衡量,包括旅客经济能力、兼容性和旅客责任等等。文化遗产旅游评价体系和方法方面:Gao Jialiang运用网络分析对旅游吸引力构建了一个多尺度、多案例网络分析框架[3];Lisheng Weng等研究了文化遗产旅游的评价方法[4];Yakimova Ekaterina等对旅游吸引力的评估方法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旅游吸引力的评价方法之间的根本区别是形成了一个相对的指标系统[5];Jieh-Ren Chang等建立了一个模糊系统推测模型,对旅游吸引力进行研究,旨在助力旅客作出正确的选择[6]。有关优化文化遗产旅游对策方面研究:学者Dongki Son[7]对如何优化文化遗产旅游进行了分析,指出要加快法国文化遗产旅游发展,XX需要加大投资,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管理;Kang Dongsuk等对如何提升旅游吸引力进行了研究,他认为要提升韩国江陵市的旅游吸引力需要加大宣传,加强旅游景点之间的网站维护,提供更有趣的旅游项目和交通方式[8]。
1.3 本论文相关的国内研究动态综述
国内对文化遗产旅游的研究起步比较晚,但涉及面也比较广泛,涉及旅游吸引力的概念、影响因素、提升对策、评价指标体系和研究方法与模型等。
旅游吸引力的概念、结构和特点方面:林红、王湘通过系统论这一研究方法对旅游吸引物的概念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旅游吸引物系统[9];钟艳和厉新建[10]在研究中总结了旅游吸引力,并表示其主要由主体旅游吸引力和辅助吸引力两部分构成,相互作用后构成整体吸引力;陈岩英提出了旅游吸引力的三大运行结构,分别是旅游服务、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11];李彬[12]表示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吸引力具备多样化特征,即猎奇性、体验性、娱乐性和教育性等等。旅游吸引力指标体系构建方面:吴必虎等对旅游吸引力的综合感知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包括旅游目的地的景观、知名度、设施和服务水平等会对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产生影响[13];贺小荣、谭志云构建了灯会旅游吸引力影响因素指标,他们认为其影响因素包括整体形象、传统文化、餐饮和地理区位等[14];房琳等认为旅游吸引力包括有5个重要指标:景区形象、服务设施、交通区位、文化体验和景区消费体验[15];韩絮[16]从文化旅游资源、旅游项目和形象认知等方面构建了历史街区类景区旅游吸引力评价指标体系;部晓磊[17]认为旅游吸引力包括旅游资源的价值、景区生态环境、旅游服务与设施、旅游区位和宣传营销;田彩云等将文化遗产景区旅游吸引评价体系分为了5类,自然资源、接待设施和服务、可进入性、形象认知和安全性[18];许咏媚,王蕾蕾等认为景区的可进入性、资源种类、产品与形象、旅游环境都是景区旅游吸引力的重要评价指标[19];彭珍珍认为旅游吸引力的评价指标包括旅游产品的质量、文化价值、旅游地形象、交通区位、服务设施、环境区位等[20]。旅游吸引力评价模型与方法方面:陈静对旅游吸引力的研究,运用了模糊数学方法,构建了模糊综合评价模型[21];游富相,吴三忙[22]基于互联网分析,通过测定、统计访问者在旅游资源介绍网站上的IP地址,对旅游资源吸引力时间和空间分布进行了分析,并基于分析结果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旅游吸引力分析法。于璇从旅游需求视角构建旅游吸引力模型[23];以谌贻庆为代表的多位学者,在对旅游吸引力和相关作用力进行分析之后,搭建了旅游吸引力模型[24]。旅游吸引力提升方面:黄紫霞、陈爱妮通过对西湖景区游客旅游动机的调查,为提升杭州西湖世界文化遗产地吸引力提出了建议[25];柳楠,王慧针对沈阳工业遗产提出了提升旅游吸引力的有效策略,挖掘沈阳工业遗产资源的价值[26]。
1.4 论文的创新点及理论和实践意义
1.4.1 创新点
(1)研究对象的创新:针对文化遗产旅游问题的研究,以往的研究对象都会选择西湖、万里长城、泰山等知名度较高、确定为遗产资源时间较久的地方进行研究。而本次研究对象选择的是知名度较低、刚开发不久的景区。
(2)研究理论创新:本文以旅游吸引力切入点,根据已有研究构建了一个新的文化遗产旅游吸引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各指标吸引力大小的研究,可以得出景区的总体吸引力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然后对景区发展提出对策。
1.4.2 理论意义
通过整理文化遗产旅游和旅游吸引力的相关文献和研究成果,可以发现国内外学者在这两方面都做了很多的研究,并且取得了非常多的研究成果。但是有关文化遗产旅游吸引力的研究还在探索阶段。运用系统的研究方法,本文构建了文化遗产旅游吸引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实例进行研究。在拓展文化遗产旅游深度和广度的同时,还能够对旅游吸引力理论体系进行补充。
1.4.3 实践意义
市场竞争越来越激励,需要逐步提升文化遗产旅游竞争力,才能够立足于行业当中。因此本文通过构建综合评价模型对良渚遗址公园进行评价,不仅对提升该景区的旅游吸引力、实现文化遗产的开发和保护具有参考价值,为景区实现健康发展提供助力,也期望能够为其他文化遗产型景区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
第一部分:重点介绍此次研究的背景、内容、意义,并简单的阐述了国内外研究动态;
第二部分:相关理论的概述,通过阅读大量参考文献和对已有研究的总结构建文化遗产旅游吸引力评价指标体系;
第三部分:研究区概况介绍,通过实地走访和网络资料对良渚遗址公园的自然地理条件、交通区位条件、文化遗产资源和文化遗产旅游景点进行简单的介绍;
第四部分:收集和梳理有关良渚遗址公园旅游吸引力数据,采用一定方法分析数据;
第五部分:根据分析结果为提升良渚遗址公园旅游吸引力提出合理的意见。
2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是人类社会的瑰宝,关于文化遗产的概念,《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公约》提出,文化遗产就是文物、遗址和古建筑群。我国颁布的《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中则认为,文化遗产是指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它包括古遗址、古建筑、古墓葬、古窟寺、壁画、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同时也将部分具有代表性且不可移动的文物包括在内[27]。
2.1.2 遗产旅游
遗产旅游属于旅游形式中的一种特殊类型,从字面意思上理解,其中的“遗产”主要是为了修饰旅游而存在。如果从旅游的视角进行解释,则旅游是行为主体,而遗产是客体。因此,遗产旅游是具有历史价值或者自然演化价值的景观作为旅游吸引物并在保护和利用共存的氛围下进行的一种旅游活动。
2.1.3 旅游吸引力
旅游吸引力是指旅游目的地的旅游资源对客源地旅游者的吸引力,它大小由旅游资源、旅游产品的质量等级决定。廖爱军认为旅游吸引力(A)包括旅游吸引物(AO)、单个的旅游吸引对象(AS)和联系吸引物与吸引物之间的载体(M),可以用公式A=f (AO AS M)表达[28]。换句话说,廖爱军认为旅游吸引对象、旅游吸引物和载体之间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旅游吸引力。旅游吸引力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质量、旅游者的收入和偏好、旅游企业的形象和服务、旅游交通区位和旅游政策环境等。
2.2 文化遗产旅游吸引力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上文,文化遗产旅游吸引力的强弱不仅仅取决于旅游资源的种类、旅游资源的丰富程度和旅游资源资源组合状况,还取决于景区的接待设施完善程度、服务水平和交通便利程度等相关因素。本文在大量参考文献和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再根据旅游吸引力的影响因素和对文化遗产类景区实地调查,从遗产资源、景区环境、接待与服务设施、交通区位和旅游形象5个方面选取了21个原始指标,搭建出了一个评价文化遗产旅游吸引力指标体系。
表1 文化遗产旅游吸引力评价指标体系
目标层U | 因子层Ui | 指标层Uij | 指标描述 |
文化
遗产 旅游 吸引 力评 价U | 遗产
资源U1 | 遗产资源的价值U11
遗产资源的特征U12 自然景观资源U13 人文景观资源U14 | 历史文化、艺术观赏和科考教育价值
资源的稀缺性和原真性 自然景观资源丰富,有独特的景点 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考古、历史元素 |
景区
环境U2 | 生态环境U21
社区环境U22 管理环境U23 经济环境U24 | 气候宜人、空气和水质好,植物种类丰富
当地居民对旅游开发和旅客的态度 XX机关和旅游组织的管理服务状况、优惠政策、当地的治安状况 当地的生活水准及经济条件 | |
接待与
服务设 施U3 | 住宿餐饮条件U31
基础设施U32 购物条件U33 服务水平与质量U34 | 食品种类丰富、住宿环境舒服、价格合理
指示牌、公厕、停车场等设施完善 纪念品丰富、有独特的文创产品且价格合理 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好、有热情 | |
交通
区位U4 | 交通费用U41
旅途耗时U42 交通可进入性U43 景区内部通达性U44 | 从所在地到景区的价格合理
从所在地到景区的时间较短 有多种交通方式和路线到达景区 有多条参观游览的路线和多种代步工具 | |
形象
认知U5 | 知名度U51
美誉度U52 品牌形象U53 | 在全国范围内的知名度高
口碑好,有很多人推荐 有独特的品牌形象 | |
旅游
项目U6 | 特色项目U61
互动体验项目U62 | 有区别其他景区的特色项目
可以增强游客的参与感 |
2.3 因子分析法
因子分析法是由X心理学家斯皮尔曼最先提出的,属于多元统计分析法的一种,它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原始信息的丢失,并且可以将众多原始变量浓缩成几个公共因子,然后对公共因子进行命名解释。借助数学模型可表示为,设有n个原始变量Y1,Y2,Y3,…,Yn,且每个原始变量(或经过标准化处理后)的均值都等于0、标准差等于1,然后将每个原始变量用 m(m<n)个因子X1,X2,X3,…,Xm的线性组合来表示,可以得出:
Y1= a11x1+ a12x2+ a13x3+ …a1mxm+ε1
Y2= a21x1+ a22x2+ a23 x3 + …a2mxm+ε2
Y3= a31x1+ a32x2+ a33x3+ …a3mxm+ε3…
Yn= an1x1 + an2x2+ an3x3+ …anmxm+εn
这样因子分析的数学建模就表示出来了,如果用矩阵表示,则有Y = AX +ε。其中,X称为因子,会出现在每个原始变量的线性表达式中,所以又将它称为公共因子。
因子分析法的操作过程包括:
(1)将原始指标值Xij,通过标准化处理,变为Zij,消除指标量纲和数量级的影响;
(2)计算经过标准化后的R矩阵,也就是相关系数矩阵;
(3)计算因子的最大方差,并对成分矩阵进行旋转;
(4)确定主因子(特征值大于1),并确定它的个数m。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累计方差贡献率≥85%的标准来确定m的个数;
(5)计算初始因子的载荷矩阵A=(aij);
(6)主因子命名。根据旋转后的成分矩阵中主因子所包含的各因子内容,对主因子进行命名和解释;
(7)计算主因子得分。这里先计算逆矩阵R-1,然后根据F=A’R-1X,计算各被评价对象的因子得分,其中,F=(f1,f2,…,fm),Fi是第i个公共因子的得分;
(8)计算综合得分。通过将每个主因子的得分进行加权求和计算出综合得分,其中权数为每个主因子的累计贡献率的比重。
因子分析法的目的就是将众多具有相关性的因素(Y1、Y2…………Yn)重新组合成几主要的综合因子(F1、F2………Fm)来代替原来的因子,以便更好的分析和处理原有变量,而信息量的多少取决于每个主成分的方差值,假设得出的值较高,那么说明其中含有大量信息,相反则代表较少,所以应选择方差值最大的指标作为F1,成为第1主成分,当F1不能代表原来的n个因子信息时,就选择第2个主成分F2。在选择的过程中,为了可以更准确地反映原始信息,F1中已有信息不能同时出现在F2中。换句话说,F2和F1之间要保持独立,即它们的协方差是0,以此类推就可以构造出(F1、F2………Fm )m个主成分。
3研究区概况
3.1 自然地理条件
良渚遗址位于北纬30°22′36″~30°26′17″,东经119°56′40″~120°03′228″之间,其大部分都位于杭州瓶窑镇与良渚街道境内,但也有一小部分在湖州德清县的三合乡境内,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形地貌主要为山地丘陵和山间河网的冲积平原。分布面积较广,东到荀山,西至瓶窑毛元岭,南到大雄山和大观山丘陵,北抵大遮山丘陵南麓。
3.2 交通区位条件
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离杭州市区10公里左右,距离萧山国际机场60公里左右。附近公共交通路线较多,从杭州汽车客运中心、杭州旅游集散中可以直接乘车前往景区,除此之外,从汽车北站、汽车西站和萧山国际机场也有公交前往景区。景区靠近104国道,长连线、杭长高速,方便游客自驾游。
3.3 良渚遗产资源
2019年7月,相关部门正式将良渚古城遗址流入到了世界遗产名录中,次年5月赋予其“浙江文化印记”荣誉,此后知名度提高了,促进了良渚文化的传承与传播,经过一系列的开发保护工作,成为了国家5A级景区,吸引了无数游客前往参观游览,表2是对良渚遗址公园的遗产资源进行归纳,其主要资源为人文资源。
表2 良渚遗产资源
类型 | 名称 | 内容 |
自然
资源 | 动植物资源 | 绿化环境好,种类丰富,有鹿苑、樱花胡、芦苇荡等景观。 |
山水景观 | 自然景观丰富,溪涧湖泊遍布,包括樱花湖等各种水体资源,且水质清澈。 | |
人文
资源 | 良渚城址 | 包括宫殿区、内城区和外城三个部分。城址共发现35座房屋基址,17处断续分布的人工营造台地、和9座城门。包括莫角山宫殿、南城墙遗址和考古体验区等景点。 |
外围水利系统 | 共有76.2公顷,其中有288万立方米堆筑土方,约有11公里的东北横向距离以及5.5公里的南北距离,由平原低坝、谷口高坝以及山前长堤等人工堤坝遗址组成。 | |
分等级墓地
(含祭坛) | 有5处保存的比较好且具有代表性的墓地,分别是瑶山、反山、卞家山、姜家山和文家山,其中规模最大、级别最高是瑶山祭坛。 | |
人文
资源 | 水稻耕作文化 | 耕地面积广、耕作技术发达。遗址公园内种植了大量的水稻,并展示出石犁等耕作农具。 |
良渚玉器 | 良渚遗址公园共出土器物1万余件,不仅器型多种多样,雕刻纹饰繁密细致,而且雕刻手法和谐工整。主要造型有璧、琮、钺等,其中新时期时代良渚文化玉琮为良渚文化玉琮之首。 | |
良渚文化 | 遗址公园内有居址与作坊展示区、夹河而居雕塑等遗址展示区,充分的展示当时居民的生活状态与经济状况,同时还展现出了良渚文化时期的礼仪制度。 |
4良渚遗产旅游吸引力分析
4.1研究方法介绍
(1)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在进行一系列的社会调查中都被广泛运用,研究者通过让调查对象填写问卷,达到收集所需信息的目的。以填写问卷人员的不同,可将问卷划分为代填式和自填式两类。本文使用问卷星APP发放调查问卷的链接、二维码进行调查,改变了以往面对面或电话等耗时、耗力的调查方式,打破了以往被动式调查方法,这不仅减少了在时间、设备和地域上限制,还减少了成本和阻力。
(2)因子分析法:因子分析法是指从众多变量群中提取公共因子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可以解决收集变量过多所带来的计算量大、信息重叠等问题,还可以削弱变量导致的信息丢失、信息不完整的问题。它有两类分析方法,其中一类是探索性因子分析法,这个方法侧重于让数据“自己说话”,它不会一开始就假定因子和测度项的关系,主成分分析就是探索性因子分析法中的一种;另一类微验证因子分析,需要实现假设因子与测度项之间的关系。
4.2 问卷设计及数据来源
问卷设计的内容包括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和关于良渚旅游吸引力调查的内容,依据上文构建的文化遗产旅游吸引力评价指标体系,选取了21个因子,并设计了10个问题,其中1-5题为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5-10题主要调查良渚遗址公园吸引力,设置了“非常重要”“重要”“一般”“不重要”“非常不重要”五个指标,分别对应数值“5、4、3、2、1”。
通过问卷星APP发布线上问卷共218份,有效问卷218份,问卷受访群众的性别比例比较平均,都在50%左右;年龄集中在18-25岁和26-36岁之间,分别占46.33%和30.28%,调查对象以学生和企业职员居多,并且文化程度较高,多为本科以上,占比为60%左右。通过基本信息可以大致看出良渚文化遗产对大多数的年轻人更有吸引力,且前往旅游的人文化程度都较高。
4.3 因子分析过程
4.3.1 提取因子
借助SPSS.22软件分析问卷收集数据,首先需要对数据进行KMO和Bartlett检验,得出的结果为Sig=0.000,KMO=0.857,根据KMO的量度标准(0.8<KMO<0.9),也就意味着达到了进行因子分析的标准。第二步,描述数据后并得出下表(表3)所示的相关系数矩阵,数据显示相关系数均大于0.3,这说明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较强,可以对数据提取公因子、作因子分析。最后一步抽取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并计算方差和旋转得出因子载荷矩阵(表4),根据表4可以提取4个主因子,且4个主因子的累计贡献了达到83.666%,因此对这4个主因子进行分析可以包含原始数据83.666%的信息,这说明本次提取因子的总体效果是比较好的。
表3 公因子方差 | ||
评价指标 | 初始值 | 提取 |
遗产资源的价值 | 1.000 | .911 |
遗产资源的特性 | 1.000 | .921 |
自然景观资源 | 1.000 | .920 |
人文景观资源 | 1.000 | .923 |
住宿餐饮条件 | 1.000 | .753 |
景区基础设施 | 1.000 | .740 |
购物条件 | 1.000 | .728 |
服务水平与质量 | 1.000 | .695 |
交通费用 | 1.000 | .753 |
旅途耗时 | 1.000 | .899 |
交通可进入性 | 1.000 | .767 |
景区内部通达性 | 1.000 | .862 |
知名度 | 1.000 | .859 |
美誉度 | 1.000 | .908 |
品牌形象 | 1.000 | .892 |
生态环境 | 1.000 | .812 |
社区环境 | 1.000 | .885 |
管理环境 | 1.000 | .841 |
经济环境 | 1.000 | .906 |
特色项目 | 1.000 | .775 |
互动体验项目 | 1.000 | .822 |
提取方法:主成分分析法
表4 总方差解释 | |||||||||
组件 | 初始特征值 | 提取载荷平方和 | 旋转载荷平方和 | ||||||
总计 | 方差
百分比 | 累积 % | 总计 | 方差
百分比 | 累积 % | 总计 | 方差
百分比 | 累积 % | |
1 | 9.694 | 46.163 | 46.163 | 9.694 | 46.163 | 46.163 | 5.422 | 25.818 | 25.818 |
2 | 5.552 | 26.437 | 72.600 | 5.552 | 26.437 | 72.600 | 4.760 | 22.665 | 48.483 |
3 | 1.315 | 6.260 | 78.859 | 1.315 | 6.260 | 78.859 | 4.268 | 20.323 | 68.807 |
4 | 1.009 | 4.807 | 83.666 | 1.009 | 4.807 | 83.666 | 3.120 | 14.859 | 83.666 |
4.3.2 因子命名
对因子载荷矩阵进行旋转后得到表5,它可以更直观的表现出每个因子典型性,可以更好的帮助我们进行主因子的命名和解释工作。根据表5中相关因子得分的归属情况,可以对相关因子进行命名和解释。根据表4,从21个因子中提取出了4个主因子,并依次对其进行命名。第一主因子包括旅途耗时、景区内部通达性、景区可进入性、景区基础设施、住宿餐饮条件、交通费用、服务质量与水平和购物条件共8个因子,所以命名为“景区游览便利性”;第二主因子包括人文景观资源、遗产资源的特性、自然景观资源、遗产资源的价值和生态环境5个因子,将其命名为“景区资源价值与种类”;第三主因子包括美誉度、特色项目、知名度品牌形象和互动体验项目4个因子,将其命名为“景区形象与特色”;第四主因子包括社区环境、经济环境和管理环境3个因子,命名为“景区经营环境”。
表5 旋转后的成分矩阵a | ||||
评价指标 | 组件 | |||
1 | 2 | 3 | 4 | |
旅途耗时 | .863 | -.019 | .265 | .287 |
景区内部通达性 | .833 | -.049 | .271 | .304 |
交通可进入性 | .784 | .003 | .248 | .301 |
景区基础设施 | .759 | -.095 | .355 | .171 |
住宿餐饮条件 | .749 | -.247 | .219 | .288 |
交通费用 | .732 | .007 | .251 | .392 |
服务水平与质量 | .642 | .293 | .444 | .002 |
购物条件 | .578 | -.231 | .207 | .546 |
人文景观资源 | -.051 | .949 | .123 | -.065 |
遗产资源的特性 | -.055 | .947 | .132 | -.063 |
自然景观资源 | -.057 | .934 | .193 | -.081 |
遗产资源的价值 | -.083 | .934 | .154 | -.090 |
生态环境 | .048 | .855 | .263 | -.097 |
美誉度 | .389 | .193 | .829 | .182 |
特色项目 | .193 | .215 | .821 | .136 |
知名度 | .339 | .212 | .820 | .165 |
品牌形象 | .403 | .210 | .806 | .190 |
互动体验项目 | .310 | .249 | .802 | .145 |
社区环境 | .304 | -.086 | .127 | .877 |
经济环境 | .379 | -.099 | .165 | .852 |
管理环境 | .365 | -.149 | .237 | .793 |
提取方法:主成分分析。 | ||||
a. 已提取 4 个成分。 |
表6 成分得分系数矩阵 | ||||
评价指标 | 组件 | |||
1 | 2 | 3 | 4 | |
旅途耗时 | .285 | .037 | -.128 | -.095 |
景区内部通达性 | .259 | .026 | -.109 | -.077 |
交通可进入性 | .246 | .042 | -.118 | -.058 |
景区基础设施 | .232 | -.024 | -.023 | -.151 |
住宿餐饮条件 | .220 | -.030 | -.071 | -.079 |
交通费用 | .190 | .048 | -.106 | .017 |
服务水平与质量 | .226 | .047 | -.009 | -.191 |
购物条件 | .055 | -.011 | -.042 | .144 |
人文景观资源 | .032 | .246 | -.109 | .061 |
遗产资源的特性 | .026 | .244 | -.103 | .063 |
自然景观资源 | .011 | .225 | -.064 | .047 |
遗产资源的价值 | .011 | .230 | -.077 | .052 |
生态环境 | .044 | .194 | -.040 | -.007 |
美誉度 | -.088 | -.065 | .294 | -.026 |
特色项目 | -.173 | -.077 | .347 | .006 |
知名度 | -.105 | -.063 | .301 | -.020 |
品牌形象 | -.075 | -.053 | .273 | -.023 |
互动体验项目 | -.106 | -.053 | .294 | -.019 |
社区环境 | -.155 | .060 | -.051 | .463 |
经济环境 | -.120 | .052 | -.049 | .420 |
管理环境 | -.135 | .015 | .009 | .377 |
提取方法:主成分分析。
4.4 因子分析的结果
综合评价模型:因子分析最终得出因子分析结果,借助回归法计算出对应的系数,并列出因子得分函数:
Fi= ai1U11+ ai2U12+ … + ai21U62.
其中Fi代表第i个主因子的得分;ai1,ai2 …,ai21表示21个指标的成分的分系数。因此根据表6可以列出各主因子的得分函数:
F1 =0.011U11+ 0.026U12+ … – 0.106U62.
F2 =0.230U11+ 0.244U12+ … – 0.053U62.
F3 =-0.077U11- 0.103U12+ … + 0.294U62.
F4 =0.052U11+ 0.063U12+ … – 0.019U62.
经计算各主因子的得情况为:F1 =2.0268,F2=1.7540,F3 =3.1745,F4 =2.5736
分析4个因子得分结果后,便可以计算出方差贡献率,借助因子加权总分法来构建出文化遗产旅游竞争力综合评估模型:
F = 0.25818F1 + 0.22665F2+ 0.20323F3+ 0.14859F4
最终F得分为:1.9484.
其中F是良渚文化遗产旅游吸引力的综合得分;F1~F4表示各因子得分,F的值越大,说明文化遗产旅游吸引力越强。
根据上述因子分析的过程可以得出,良渚文化遗产旅游吸引力主要由景区游览的便利性、遗产资源的价值与种类、景区的形象与特色和景区的经营环境4个方面构成。这4个主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83.666%,能够代表原有指标体系中的21个指标,能够将原有变量信息充分展示出来,从而构建出一个全新的评价文化遗产旅游吸引力指标体系。根据F的综合得分可以看出,良渚遗址公园的整体旅游吸引力较弱,其中“景区资源价值和种类”在4个主因子中的得分最低,良渚遗址公园是文化遗产,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因此其得分低原因可能是:(1)遗产资源种类单一,主要为遗址类;(2)宣传与讲解服务,导致游客对良渚文化的了解不够;(3)遗产资源的展示方式不够新颖,无法很好的激起参观者的兴趣。除此之外,“景区游览的便利性”的得分也较低,其原因可能是:景区距离较远,需要多次换乘,耗时长、景区内的购物价格比较贵,商品种类单一,致使景区的购物条件差、景区工作人员的服务不够热情等。虽然第3、第4主因子得分系数相对较高,但是为了提升良渚的总体旅游吸引力,还可以在品牌形象和互动体验项目方面进行提升。
5良渚文化遗产旅游吸引力的提升对策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良渚遗址公园存在遗产资源种类单一、交通可进入性较差、服务水平与质量不够好、购物条件差等问题,为了提升杭州良渚文化遗产旅游吸引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提出对策:
(1)XX加大投入,优化旅游路线。XX要加大财政拨款,增加从各地到景区的旅游路线、设置旅游专线等,同时在一定程度上给与政策优惠,降低游客的交通费用。
(2)深入探索文化价值,强化宣传并延续特色。良渚遗址公园可以充分挖掘遗产资源的文化价值,保持遗址公园的建筑特色,并加以包装,强化历史文化氛围,设计出更多样的旅游参观路线;通过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新媒体传播工具加强宣传,塑造一个有特色、有文化底蕴的文化旅游圣地,使游客更好的了解良渚遗产资源的价值。
(3)创新遗产资源展示方式、加强资源种类的整合。除了直接展示遗址城墙外,更应该通过视频、语音导览的方式让游客了解其文化内涵,读懂遗产;利用投影、微电影等方式再现良渚人的生活、劳作,增强游客的游览兴趣;将良渚的遗产资源与景区类的自然资源结合,开发特色旅游产品。
(4)加强互动,增进娱乐项目。遗址公园本身就开设有“小小考古学家”等夏令营活动,但是对象只有青少年。对于成人的娱乐项目较少,参与度较低,可以开发更多的手工DIY等项目增加游客的体验感。
(5)提高商品质量,提供特色产品、合理定价。只有好价格加上好品质的产品才能赢得旅游者的青睐;设计带有良渚文化特色的文创产品,增加商品种类。
(6)强化培训,优化服务人员综合素养。定期对景区工作人员进行良渚文化遗产知识和服务技能培训,推进服务质量标准化建设;配备健全的奖惩制度,激发工作人员热情。
6研究结论及展望
6.1 研究结论
本文在参考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新的文化遗产旅游吸引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发放问卷收集原始数据,然后用因子分析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最后计算每个主因子的得分情况和综合得分情况,可以看出良渚遗址公园的总体旅游吸引力较弱,主要原因是遗产资源种类单一、资源展现方式不够新颖、景区购物条件较差等。结合上述问题来整合各项资源,制定出结合宣传、交通和培训等事项的具体方案。
6.2 研究展望
本文在研究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文化遗产旅游吸引力的评价指标非常的广泛,所以对于指标的选定是一件复杂的事情,此次研究设置的评估体系共有21个指标,可将文化遗产旅游吸引力各方面进行全面覆盖。对研究对象的实地考察不够深入、全面,仅仅以杭州良渚遗址公园为例,缺乏对其他文化遗产地旅游吸引力的定量研究,存在主观上的判断。
因此,在以后的研究中还需要完善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用更加先进、科学的方法选取更加有代表性、针对性的指标,不断完善文化遗产旅游吸引力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在以后的研究中还要加强对文化遗产旅游吸引力的对比研究,通过对国内外其他文化遗产旅游目的地的研究进行对比验证,提出更加有针对性的发展建议。
参考文献
[1] Faridovna Valeeva Gulnara,Aleksandrovich Bunakov Oleg,Moishevich Eidelman Boris,Raisovna Fakhrutdinova Liliya. Theoretical aspects of tourism attractiveness and its estimation by the example of the Republic of Tatarstan[J]. 3C TIC: Cuadernos de desarrollo aplicados a las TIC,2019.
[2]Kim Gyunghoon,Duffy Lauren N.,Moore DeWayne.Tourist attractiveness: measuringresi-dents’perception of tourists[J].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2020,28(6).
[3]Gao Jialiang,Peng Peng,Lu Feng,Claramunt Christophe. A multi-scale comparison of tourism attraction networks across China[J].Tourism Management,2023,90.
[4]Lisheng Weng,Bao-Jie He,Lina Liu,Chenxi Li,Xin Zhang. Sustainability Assessment of Cultural Heritage Tourism:Case Study of Pingyao Ancient City in China[J].Sustainability, 2019,11(5).
[5] Yakimova Ekaterina,Rusina Anastasiya,Karpycheva Olga. Methodology for assessing the relative tourist attractiveness of the region[J]. SHS Web of Conferences,2023,128.
[6]Jieh-Ren Chang,Betty Chang,Jong-Hyuk Park. The Development of a Tourism Attraction Model by Using Fuzzy Theory[J].Mathematical Problems in Engineering,2015,2015(Pt.13).
[7]Dongki Son.A Study on the Activation strategies of Cultural Heritage Tourism in France[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rea studies,2020,24(2).
[8]Kang Dongsuk. Temporal and Spatial Trend Analysis of Visitors and Tourist Attraction for Policy Suggestion on Advancement of Tourism Services: The Case Study of Gangneung City in South Korea[J].Journal of Korea Service Management Society,2019,20(3).
[9]林红,王湘.旅游吸引物的系统论再分析──与杨振之先生商榷[J].旅游学刊.1999(2).
[10] 钟艳,厉新建.旅游目的地竞争与吸引力创新分析[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6,(11):77-80
[11] 陈岩英.旅游地的吸引力系统及其管理研究[J].旅游科学,2004,(3):16-21.
[12] 李彬.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吸引力基因识别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16(11):97-100.
[13] 吴必虎,徐斌,邱扶东.中国国旅游客源市场系统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14] 贺小荣,谭志云.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吸引力的评价与启示[J].南京社会科学,2013.
[15] 房琳,王雪峰,周方舟.游客感知视域下文化旅游景区吸引力研究[J].商洛学院学报,2023.
[16] 韩絮. 历史街区旅游吸引力评价及提升策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
[17] 部晓磊.基于旅游视角的石窟型旅游旅游吸引力提升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7.
[18] 田彩云,王佳佳,裴正兵.文化遗产景区旅游吸引力评价及提升策略研究——以北京颐和园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20,36(09):1016-1020.
[19] 许咏媚,王蕾蕾.基于IPA方法的肇兴侗寨旅游吸引力评价研究[J].经济论坛,2018.
[20] 彭珍珍.西安书院门仿古街区旅游吸引力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21]陈静. 模糊数学方法在旅游吸引力评价中的应用[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23.
[22]游富相,吴三忙.基于互联网的旅游吸引力分析方法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6:118-122.
[23] 于璇.旅游需求视角下工业遗产类创意空间旅游吸引力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7.
[24] 谌贻庆,毛小明,甘筱青.旅游吸引力分析及模型[J].企业经济,2005(06):115-116.
[25] 黄紫霞,陈爱妮.基于旅游动机的西湖世界遗产地旅游吸引力提升研究[J].全国流通经济,2019(10):102-103.
[26] 王海鸿.旅游吸引力分析及理论模型[J].科学·经济·社会,2003(04):44-47.
[27] 李旭东.基于UGC的大遗址旅游吸引物建构研究[D].山东大学,2020.
[28] 廖爱军.旅游吸引力及引力模型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
致 谢
时光飞逝,转瞬间本科生涯即将结束。回顾在湘南学院四年的学习和生活,我收获了很多,也成长了很多。一路走来,有太多的人需要感谢。
首先,感激我的论文指导老师肖海平老师,从论文选题到论文定稿完成,肖老师给予了我很多的帮忙,在写作过程中的每一环节都给我提出了很多的指导意见。在此,我对我的导师肖海平老师表示衷心的感激!
其次,感激大学期间旅游管理专业的所有老师,因为有你们在学习上的指导和帮助,在生活上的关心与关爱,让我这四年的学习生涯可以满载而归。
然后,我还要感谢我的室友们,大学四年你们带给我无数的欢声笑语,开心时一起大笑,失落难过的时给予安慰,生病不舒服的时给我关心和照顾。和你们在一起的四年是我心中最美好的回忆,是记忆的电影无法剪辑掉的胶片。
最后,感激我的亲人和朋友, 你们无条件的支持,给了我完成学业的信心和动力,让我更加有勇气区独自面对困难。不管人生的下一站在何方,这四年的大学生活都会令我永远铭记于心。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打字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66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