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摘要:高中阶段的阅读教学,是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获取知识素养和培养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以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为研究对象,主要探讨了高中语文开展阅读教学的意义,运用理论分析和实践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高中教师的阅读教学观和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以及高

  摘要:高中阶段的阅读教学,是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获取知识素养和培养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以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为研究对象,主要探讨了高中语文开展阅读教学的意义,运用理论分析和实践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高中教师的阅读教学观和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以及高中语文课堂等方面来分析当前高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探究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策略,主要包括更新师生的阅读理念、树立科学的阅读教学观,建立学生本位的阅读模型、提高高中学生阅读学习的积极性,注重对学生的养成教育,提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等方面。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意义;对策

  一、引言

  (一)选题意义

  阅读是学生成长的阶梯,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高中语文开展阅读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高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和智慧的发育阶段,在成长的历程中需要知识和经验的素养。阅读是获取信息的桥梁,学生通过阅读来获取丰富的精神食粮,从而获得成长的新动力。对高中学生来说,培养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积极主动地获取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的必要前提。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阅读活动,是在学习中获得知识、培养性情、汲取营养和前进的力量的重要途径。借助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获得阅读的语感和技巧,从而不断培养语文阅读能力。学生在阅读中接受着美的熏陶,是审美教育的重要体现,因而高中语文开展阅读教学是重要的教学策略。

  (二)研究现状

  国外专家学者对阅读教学策略进行了较早的研究,如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阅读能力是“掌握知识的技能”,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途径。哈里斯和普雷斯利认为阅读策略是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途径“好的阅读策略应使学生认识到运用策略的目的,策略怎样和为什么起作用,何时何地可以运用策略”,认为要重视阅读教学的学生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对阅读策略的评价、调控和整合,在积极参与中使之成为阅读的主动者。
  伴随着新教材的推广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国内语文界也开始重视通过阅读来提高高中学生的语文素养,李春艳在《语文阅读教学的探究》(《中国科技博览》2009第33期)中认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的鼓励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有选择地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阅读教学,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阅读材料,学会阅读中的质疑和探究。钱勇在《语文课堂要凸现人文精神》(《天津教育》2006第7期)中认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要注重阅读材料的可读性与人文性,挖掘其中蕴含的丰厚的人文意蕴和浓厚的审美色彩,使学生的情操得到陶冶、获得美的享受。申宣成在《中考语文阅读开放题与PISA阅读开放题例析》(《上海教育科研》2009第12期)中从试题数量、问题和指导语、试题难度和评分标准等方面分析了语文现代文阅读开放题的特色,指出了高中开展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吕茜琳在《正确理解“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云南教育》2007第01期)中指出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个性化阅读”、“独特体验”、“多元解读”是目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显示了《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阅读教学新理念。吴文强在《浅谈语文阅读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科技创新导报》2009第21期)中认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注重创新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觉地、不断积累知识,运用积累的知识去探求、创新。专家学者们的研究对于本文的写作都具有积极的启发意义。

  (三)研究思路

  本文以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为研究对象,主要探讨了高中语文开展阅读教学的意义,从高中教师的阅读教学观和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以及高中语文课堂等方面来分析当前高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探究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策略,以期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提供理论依据和操作对策。

  二、高中语文开展阅读教学的意义

  (一)阅读是高中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

  阅读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对高中生来说,培养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积极主动地获取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的必要前提。高中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阅读活动,是在学习中获得知识、培养性情、汲取营养和前进的力量的重要途径。阅读是个体积极地获取知识的学习过程,是知识的内化和转移。阅读是一种自主学习、自主提高的过程,没有阅读主体强烈持久的兴趣作依托,势必流于应付、点缀或猎奇。阅读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对高中生来说,培养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积极主动地获取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的必要前提。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阅读活动,是在学习中获得知识、培养性情、汲取营养和前进的力量的重要途径。借助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获得阅读的语感和技巧,从而不断培养语文阅读能力。语文是学生学习的根基阶段,基本上体现了知识循序渐进的原则,体现大纲要求的从“能借助工具理解内容”,进一步发展为掌握基础知识,“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转变。掌握课文中常见的词组,能理解词句的含义,读懂课文,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使高中文学作品教学呈现出循序渐进的过程,在继续培养阅读作品能力的基础上,着重培养欣赏、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有利于教学的实施与落实。高中阶段的文学作品学习,其最基础的目的就是借助文章的学习来积累文学知识,让学生了解现代诗歌的产生发展和形式特点,了解世界文学的格局和主要发展流派。通过文章的阅读来培养学生文学阅读能力,语文教学目标在于使学生具备最基本的语文素养,能够阅读世界文学作品,了解世界文学动态,从宏观上开阔自己的文学视野,积累基本的世界文学常识,为今后的深造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阅读是高中学生认识社会的重要媒介

  阅读是高中生获取外界信息,跨越历史的长河了解历史、认识社会的重要媒介。阅读是人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流的重要途径,它可以克服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直接同中外大师对话,或聆听他们的教导,或与他们切磋辩驳。一个人的健康成长离不开阅读活动,任何有成就的人从阅读中获得知识,培养性情,汲取营养和前进的力量。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高中生正处于身心和智慧的发育阶段,在成长的历程中需要知识和经验的素养。《陋室铭》所体现出来的精神境界,《不自由,毋宁死》所暗喻的精神追求,《我有一个梦想》所展示的道德情操,《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所凝聚的对先哲的聪明睿知的展示,《宇宙的未来》对人的精神力量的肯定,《人是能够思想的芦苇》对人的个性品质的培养……散文中《巴尔扎克葬词》、《美腿与丑腿》、《我为何而生》等较好地将人类美德展示了出来,增加了小品文的品种及数量,做到了知识性和人文性的有机和谐。阅读是获取信息的桥梁,学生通过阅读来获取丰富的精神食粮,从而获得成长的新动力。

  (三)阅读是高中学生获得人文修养的重要手段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的璀璨文明、博大的东方智慧都需要学生通过阅读来逐渐感知和领悟。我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充满着无尽神奇的美的力量,蕴含着无穷的文字之美、人物之美、情感之美、思想之美。新教材在修订本的基础上将文学作品的知识性和人文性加以结合,不但较好地体现“语文是最主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新大纲定义,而且凸显了文学的教育作用和陶冶作用。新高中教材重视对学生进行语感训练与艺术熏陶,品味文学作品浓厚的情感意蕴,提高审美情趣与文化品位,培养健康人格与独特个性,显示了新课改的重要成果。例如霍金的《宇宙的未来》充分发挥了语文课在育人上的功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对文学语言敏锐的感知力,激发对未知领域积极探索的精神,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人文素质,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
  学习语文更应该加大阅读教学的审美教育,可以让学生从蕴含着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美的千古佳作中领略祖国文化的内涵,能引领学生徜徉于千古佳作的神奇美妙的境界,流连于祖国文化深厚迷人的海洋。阅读的过程就是与历史对话的过程,就是与名人攀谈的过程,获得了丰富的人文素养。高中语文课本萃取了古今中外许多名家“文质兼美”的作品,与我国传统文化的那些作品相比,文学文学有着自身的特质,蕴含着其他民族的人文观念、人文理想,有着其他民族人民对人的理解、对生活的审视和追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文学作品所表现出来的人文思想正是高中语文教学所迫切需要的资源之一,因此我们中学语文老师应该放开眼光,敞开胸怀,接纳并吸收其中优秀的文明成果传达给学生,培育学生的心灵,完善学生的人格,促进他们语文能力的提高。对高中生进行阅读能力训练,有助于进化学生心灵,提高学生文化品味与审美境界,使其受益终生。高中生阅读古代诗文,在和谐的韵律和美轮美奂的诗歌意境中,感受着美的画面和精神。“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是幽静美的极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奇壮之美。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规定:“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在“课程性质与地位”中也首先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文学素养是语文素养的重要部分,是高中生应备的基本素质之一。
  语文教学还承担着德育的重任,我们要培养良好精神品质的学生,促使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文言文承担着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的功能,语文教育专家刘国正说过:“文学作品学习还要进行思想教育,特别是人文情感教育和历史主义教育的好教材”[曹明海.刘国正语文教育思想.《现代语文》.2002年03期.]。语文教学对生命的关怀,就是对生命意义的唤醒,对人的尊严的维护,对人的个性的尊重,对人的生命价值的提升。文学作品教学可以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特殊功能,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的文学作品多是思想内容纯正的作品,或歌咏山川,或记述经历,或阐发哲理,或抒怀言志,它们表达了人类对于真善美理想的执著追求。浸润其中,涵泳体味,会使人无形中受到熏陶、感染,通过祖国的山川之美、民俗之美、历史之美、文化之美和传统之美,可以更好的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文化,让学生在世界灿烂的文化长河中游弋、翱翔。
  从语言的特性看,语言不仅是交际工具,表情达意的符号体系,更是生命的代言,是生命的存在和表达。从人的生命成长和发展的过程看,语言化的过程也是一个文化润泽、精神培植的过程,它必然要求生命的全面出席和始终在场,吁求生命激情投入和积极建构。因此,语文既是生命痕迹的留存,也是生命活动形式,从生命的角度看语文教学,从生命的特性把握语文教学过程,必然使语文充满生命活力。世界文化博大精深,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充满着无尽神奇的美的力量,蕴含着无穷的文字之美、人物之美、情感之美、思想之美。学习文学作品更应该加大审美教育,可以让学生感受他们非同一般的“情感、智慧、思考”,直接体味他们不同凡响的忧患意识、生命意识、家国意识,然后逐步涵养其高层次的生死观、荣辱观、忧乐观,在精神上走向丰润完满,把学生培养成为人格健全、全面发展的人。现代高中语文教材注重了对文言文审美能力的培养,人教社实验版语文教材的编选主要是以过程和方法为纲,表面上看是以文体作为脉络,其实是以学习能力培养过程为架构,就阅读鉴赏而言,大致包括三部分:“品味与赏析”、“思考与领悟”、“沟通与应用”,重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感悟能力和美育的培养。

  三、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新课标致力于构建和谐而有活力的课堂,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在当今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还有许多与新课标的教学观不适应的地方,还存在一些制约高中生阅读能力培养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高中教师的阅读教学观不适应新课标要求

  为准确了解高中语文文学作品的教学现状,笔者采用了数据统计和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某高中语文组总共15名教师进行问卷数量统计。这次问卷共有4道题,具体为:
  某高中语文文学作品的教学现状调查问卷情况汇总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通过问卷发现,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对高中文学作品教材的认识存在误区,没有真正将文学作品教学放在合理的定位上开展,对教材的价值和地位认识不足,体现在文学作品课堂教学中就表现为课堂的无的放矢和被教材所累、走不出教材的手掌,失去了文学作品教学应有的主动性和灵活性。
  课程改革在逐渐改变着陈旧的教学观,老师的角色被重新定位,由教育的主宰者变为教育的主导者。但受传统教学观的影响,现在高中阅读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旧的新思想和教学习惯。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有些教师片面地理解了教师角色的改变,往往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将课堂交给学生,教学的思路随着学生课堂表现而不断调整。教师过度强调学生自主性和主动性,将学生的自主学习片面夸大作用,变“一言堂”为放羊式学习,失去了真正的教学指导作用。教师面对教材的更新,理念的革新,他们无法准确地把握小语阅读教学的本质、目的和任务,找不到阅读教学的真正核心,也不能系统完整地把握教材,更不能轻松、准确地驾驭课堂,甚至无法解决学生的阅读问题。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用力较多的是设计问题,让学生回答问题,对问题的解决过程较为重视,而对学生综合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关注较少,没有真正将培养学生的阅读思考能力和探究能力作为课堂的重点。

  (二)高中学生对阅读学习兴趣索然

  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阅读应该是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过程,但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中,由于教师的引导和方法的陈旧,学生对阅读兴趣索然。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自主学习”不是自由学习,“自主学习”的核心品质是独立性,而独立性的前提是要“我”能学,即学生要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个性特点,满足不同需要。教师应该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在课堂上,学生消极被动地“配合”教师提出的问题,没有自己的发现和质疑。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接受者也是新知识的创造者,学生的主体作用的显现是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客观使然。长期以来,高中文学作品教学中多是“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学”,忽视了学生在学习文学作品中主动性,其结果是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吃力。课堂缺失探究和互动、课堂涣散无章、课堂教学模式僵化,学生感受不到文学作品学习的乐趣,失去了语文教学的活力。当前教学实践中这些误区归根结底是由于割裂了文学作品的工具性和人文性造成的,片面强调工具性或架空人文性,而造成了教学实践中的误区。在高中教学中,教师为了完成课堂阅读教学,而往往提前设计好了问题和答案,在教学中教师只是引导学生如何回答出自己的问题,而忽视了学生的自主阅读和自主研读,没有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因而就无法实现学生语文阅读的高效积极开展。在不彻底的素质教育下,学生不喜欢读课外书已成了事实。阅读成了一种课上学习的“任务”,学生失掉了课外阅读的兴趣。

  (三)高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高耗低效

  在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阅读教学所占的课时多,教师花费的心血大,然而,教学的实际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呈现出“高耗低效”的现象。教学中,有些教师片面地理解了教师角色的改变,往往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将课堂交给学生,教学的思路随着学生课堂表现而不断调整。教师过度强调学生自主性和主动性,将学生的自主学习片面夸大作用,变“一言堂”为放羊式学习,失去了真正的教学指导作用。长时间的应试教育使高中语文问绕高考运作,文学作品的学习也成为应试教育的点缀。在应试教育背景下,文学文学因为不是高考的必考点,因而得不到教学应有的重视,本应重点讲解的文学作品也变成了自读和课外阅读,教师不重视、学生没空学。这种现象到了高中三年级时尤为突出,在高考的压力下,许多老师都将第五册和第六册的内容压缩和删减,在这两册中的文学小说选读作品都被安排成了学生自读或者忽略不计,文学文学因为不是高考热点而惨遭“冷遇”。
  阅读训练的目的性不够明确;阅读教学内容贪多求全,不能突出重点;在阅读教学中问题的设计和回答过于死板,只是少数尖子生的表演,不能引导全体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参与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对问题的指导只注重结果,不重视学生思维探究的过程;把语言阅读训练与思维探究训练割裂开来。课堂教学过程只重视过场而不讲究实效,没有真正高效率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综合素养。例如讲解《假如给我三天的光明》这篇散文时,许多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在了培养学生珍惜时光的道德培养上,对文章中的重要词句和语言等忽略不讲或蜻蜓点水般的一讲而过,使学生难以真正学到知识、掌握知识。

  四、提高高中阅读教学效率的对策

  (一)更新师生的阅读理念,树立科学的阅读教学观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教师的阅读观关系到高中阅读教学的实效。在教学中,首先要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通过多种形式提高语文教师的阅读兴趣,培养教师先进的阅读教学理念,注重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高中生在阅读教学中的自主探究能动性,积极培养学生的阅读探究能力。钱梦龙先生曾谈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就像一张纸的正、反两面,互相依存,相辅相成,在相互促进中共同构成了语文学习的两大层次,是互为补充的关系。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工具性和人文性的互补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知识传授与阅读能力的有机结合。知识的传授学习和能力的培养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在字词句篇的学习掌握过程中,学生细微地理解了文章的意思,在基础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形成了阅读能力,获得了人文熏陶。在旧的课程中,教师扮演的是知识的拥有者、传授者、灌输者这么一个角色,而学生则成为学习的被动者。被动学习的结果只会掌握部分字词而丢掉整片文言精华的“森林”。因此,知识性和人文性的结合是基础知识和阅读能力的协调推进过程,把学生主动学习与教师引导有机结合,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学生主动阅读过程中进行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训练,让学生在基础知识的掌握中获得了阅读的能力和丰富的人文素养。二是语言文字训练与学生心灵感悟相结合。叶圣陶先生曾谈论过的基础知识学习和心灵熏陶的关系,认为知识的学习和心灵的感悟应该相互协调,语文“‘听’‘说’‘读’‘写’宜并重”。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重视听、说、读、写,在具体文言篇章教学中要抓住典型文言文语言进行重点理解、重点训练,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文言知识。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用心去领悟文章内涵,从而体会文本固有的人文价值。

  (二)建立学生本位的阅读模型,提高高中学生阅读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一旦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把读书看成是一大乐事,释放巨大的潜能,觉得越读越有兴趣,越读越想读。[3]阅读教学中,要从教师教学观、教学方法和课堂设计上体现语文的知识内涵和丰富的人文素养,变被动为主动,增强学生阅读学习的内驱力。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是学生自主积极学习的基础,是变被动地知识接受为主动地获取知识的重要前提。
  首先应该改革教师的传统教育思想,改变过去教师为主的教学观,认识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阅读教材选取要难度适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主体作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就要围绕学生的需求和学生的实际来进行教学,一切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将学生的需求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就要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而开展教学,关注学生的身心成长,用丰富的语文素养来熏陶学生、感染学生,使学生真正得到知识的浇灌和心灵的滋润。教材应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选入中学语文教材的文学作品要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要难易适度。从学生实际出发,以学生实际需求为选择核心,文学作品入选语文教材必须遵循这一原则。然而长期以来,中学语文教材在文学作品难易度的把握上不够理想,所入选的科技文如霍金的《宇宙的未来》包含了深邃的宇宙时空概念,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入选的文学作品在目标确定和能力培养上也没有形成循序渐进的体系,多是掺杂在文言文、国内现代文的编排中,没有体系可谈。特别是初中与高中没有形成很好的衔接,没有注意到作品体系和难易度之间的交替推进,无形中增加了赏析和理解文学作品的难度。选文中一些西方现代派小说和后现代派小说具有一定的陌生感,如将卡夫卡的《变形记》、伍尔夫的《墙上的斑点》、贝克特的《等待戈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等选入高中教材,学生由于缺少相应的现代派小说文学常识而学起来破费心思,增加了学习的难度。
  文学教育承担着人文教育的绝大多数内容,而大量国外科技文章的选入,就使高中语文的文学教育性大大削弱,也就使语文教育丧失了人文精神,导致了语文教育的缺陷。“近年来由于过多强调语文知识传授和语文技能训练,使得语文教育中丰富的文学因素被大忽略了。学生的艺术修养、审美情趣、文化品位以至理解与运用语言的能力都受到不同程度的降低和削弱,这也是语文教学受到社会各界尖锐批评的重要原因之一。”[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P103.]高中语文教材应该在选文时注重学生的实际接受程度,选择难度适宜的文章,发挥语文在陶冶情操、塑造人格、建设精神家园等方面的作用,在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强化对语言丰富敏锐的感受力和驾驭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
  其次,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语文教学中围绕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和迫切需要的知识点开展教学,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不断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作为语文课堂关注的焦点。现代大语文观要求学生要从生活中学到语文知识,学习语文知识最终服务于学生的成长。农村中学语文教学应该充分发挥乡村自然人文优势,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将语文和生活相联系,在多彩的农村生活中丰富知识,提高语文综合能力。例如必修二第一单元“亲情”板块中的活动设计“回家主动为父母做一件事,比如为他们洗脚,为他们夹菜等,看看他们是什么反映。将这些记录下来,并写出自己的感受。”通过学生在农村日常生活中亲力亲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孝敬父母,通过观察父母的反映来认识亲情认识爱,增强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阅读能力是“掌握知识的技能”,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途径。高中语文选文要有指向性,选文的指向性是针对选文的教育价值而言的,这里所谓的教育价值,是指选用这篇文章的主要目标及其应用效果。20世纪五六十年代,意识形态和主流文化都是为了巩固新生xxx,当时的文化主题大多是歌颂社会主义和劳动人民的勤劳、朴实等,因此,语文教材中文学作品以苏俄文学为主,多是《十二月的莫斯科》《朝鲜的树在中国开花结果》等具有强烈政治色彩的文章。
  作为母语教育,语文必须反映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标准,必须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阅读活动,是在学习中获得知识、培养性情、汲取营养和前进的力量的重要途径。借助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获得阅读的语感和技巧,从而不断培养语文阅读能力。语文教材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注意吸纳文学文学的精华,但它选择的目的与应用效果主要还是为主流文化服务。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西方文化的大量涌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中学语文教材较多地选入文学作品。但政治性还是占据了较大比重,入选的巴尔扎克的《守财奴》、莫泊桑的《项链》、契诃失的《装在套子里的人》、商尔基的《母亲》等;诗歌有普希金的《致恰达耶夫》、惠特曼的《啊,船长,我的船长!》等都体现了教学大纲(1983年)“语文教学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的要求,思想政治性仍然是选择西方文学作品的重要因素。
  世界文化博大精深,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充满着无尽神奇的美的力量,蕴含着无穷的文字之美、人物之美、情感之美、思想之美。学习语文更应该加大阅读教学的审美教育,应该注重文学文学的人文性和审美教育,可以让学生从蕴含着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美的千古佳作中领略世界文化的广泛内涵,能引领学生徜徉于大洋内外的神奇美妙的文字之旅中,较好地获得文学素养和广阔的文学视野。

  (三)注重对学生的养成教育,提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是学习的核心环节,教师要抓住主要环节来提高高中阅读教学的效率。一是要设计好课堂提问。课堂提问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影响着学生思维的训练。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提问,其实是对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的一种引导,这种引导是教师最重要的语言活动,是课堂阅读教学成功的重要保障。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围绕文本中心意图,不断提出疑问或话题,使学生不断产生阅读愿望。当学生怀着某种愿望或为达到某种愿望而进入阅读活动时,他的整个阅读过程会始终充满着阅读的期待、思索和探索,始终保持着阅读兴趣。阅读教学结束后,教师要根据所学内容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相关内容的兴趣,将学生阅读的视野拓展到更广阔的领域。这样,学生就会始终保持自主探索的浓厚的阅读兴趣。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二是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阅读方法培养,科学定位,以学生为主体确立多元化培养目标,让学生从中掌握阅读的方式方法,指导学生如何把握阅读的速度和侧重点,让学生学会如何有效地阅读。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教师在备课时应突出学生学习活动的主体地位,做到充分了解“学情”,确定课堂教学的多元化目标,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要求,都能“跳一跳摘到苹果”。[4]教学目标的设计上以学生为主,做到多层次的目标设计,应用到教学中去驱动学生自己主动介入,注重学法设计,抓住重点,难点的讲练编排,使学生的学习生活充满着鲜活和翔实的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学法训练,充分尊重学生的自由选择,提高学法指导的自觉性,这样才能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历经注意、思考、生疑、解疑、创造等心理体验,才能使之理解和把握语文学习的规律,养成习惯,形成学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是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变“教”为“导”,形成多元化的教与学的互动模式。通过营造使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情境,运用合理的教学设计来促进教与学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关系,构筑起点、线、面构建的立体知识结构,“需要学生能辨别字形、读准字音,具备足够的识字量,掌握较多的词汇和句式。而认字、积累词汇和句式,懂得标点符号的运用,又是靠阅读文章来实现的。”[顾黄初、顾振彪.语文课程与语文教材[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P73.]适时引导学生自悟学法,在教学中发挥主导的作用,指导学生有意识地强化活用语文知识,通过问题思考和训练加强能力迁移。课后练习题是帮助学生检查和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手段,对于学生更好地消化知识、启发思维具有积极的意义。高中语文文学选文的课后练习题关乎学生的知识掌握和巩固,阅读教学中的书面练习设计应该要与课文同步,要注重文章中重点知识的落实和考察,辅助学生巩固知识,启迪智慧。进行练习设计,应该着重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第一,突出专研能力。要从表现、反映当前先进教学理念的角度研究练习设计,能研究、提炼高中、初中学段教材的知能训练点和标高,能从教材训练意图的角度研究练习设计,能研究高考、中考的各类知能的标高及题型特点,考查语感,让学生在丰富的语境中进行体味感受,材料来源丰富,内容厚实,覆盖面宽,形成一个很漂亮的语言运用的材料板块。能提炼考点并研究高考、中考各个考点的出题角度,能进行试题发展变化的研究并进行题型创新的尝试,能分析、评价试题,能将自己的研究心得写成试题研究论文或答题指导论文等等。
  例如课标教材中“研讨与练习”里的三道题:1.别里科夫为什么要把自己装在套子里?2.别里科夫如果他结婚了,能否走出套子?3.在社会生活中是否也有这样这样的套子?第1题与原版教材相同,第2、3题是新增加的。相比之下,课标教材显然把对小说主题的理解重点,从对沙皇制度的批判引向了对人性缺陷的批判,这是有现实意义的。因为现在我们的主旋律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这既是句义理解题,也是语言赏析题。它材料丰美,组合精美,语言讲究,文面清朗,除了检测价值之外,还给人一种齐整、对称的视觉美感。
  第二,提倡知识的整合。能研读单篇课文、单元课文、全册课文、全年级课文并从中萃取精华,能从“板块”的角度分门别类积聚语言材料,应该追求一些变化,作好一些穿插,并不要求每一份练习都机械性地以拼音题开头。具有从浩淼的资料中发现能恰到好处地为己所用资料的眼光,能根据不同的运用目的思考一份练习设计的谋篇布局,能根据高考、中考的考点及标高合理地组织材料,单元练习中的阅读题,材料的组合、题目的内容与角度要达到恰切、丰富、完美的境界。材料不是零星地、随意地从课文中摘取的,在很多情况下,都是从检测的目的出发,从有关字音、字形、词义、句义、文学常识、背诵默写、精美语段等等“知识内容的板块”中去挑选、组合。能根据考试的要求切分复习的专题并精要组合复习的内容,能收集整理某种题型的各类不同表现形式等等。
  第三,注重设计技巧。对语言实践题、现代文阅读题、文言文阅读题有熟练的设计手法,即在练习设计的过程中不重复使用同一材料,特别注意在单课练习或单元练习中题式题型新颖,题干、答案简洁准确,练习角度灵巧,材料组合丰富,试题文面美观,能有机地平衡练习题中的材料类型、难易比例、考点分布、题型配搭与分数设置,注意从易到难,由浅入深,从浅显到深刻,从简单到复杂进行组合与排列。注重读写结合的,也可以称之为“语言再表达”的妙题,它紧扣训练内容,巧妙撷取语言材料,从课文中出来又回到课文之中。“下定义”这新美独特的设计视点带来的是有深度也有趣味、有语感也有思维的训练力度。能设计或具有激发兴趣、或进行美感熏陶、或进行学法点示、或进行思维训练的智能练习,能设计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进行情感体验、自由表达观点的开放性习题,能设计准确把握材料、合理安排层次、效度信度明晰的阅读题等等。在阅读中引导学生感知作者的精神世界,使他们的阅读能力得到真正的提升,才能使学生的思想境界不断升华,从而使他们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好地认识世界、认识人生。

  五、结语

  阅读是高中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是高中生获取外界信息,跨越历史的长河了解历史、认识社会的重要媒介。高中开展阅读教学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容量,有助于进化学生心灵,提高学生文化品味与审美境界,使其受益终生。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关系到高中生的整体语文素养和文学视野。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高中文学作品教学虽然在教材和教法上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在作品的编排和教学设计上还存在着与新课改精神不相协调的方面,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实际中,还存在着不适应新的教学观的教学理念,学生对阅读的兴趣还不太高,课堂阅读教学中还存在着高耗低能的现象。主要是选文的范围不够开阔、题材不太全面,没有在实践教学中发挥文学文学教学应有的价值。因此,研究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策略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以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为研究对象,首先探究了阅读教学对学生知识增长、人文素养提高的重要意义,可以看出文学作品学习一直都是非常重要的学习内容,在新课改的推动下,新版教材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主要探讨了高中语文开展阅读教学的意义,从高中教师的阅读教学观和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以及高中语文课堂等方面来分析当前高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探究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策略,主要包括更新师生的阅读理念、树立科学的阅读教学观,建立学生本位的阅读模型、提高高中学生阅读学习的积极性,注重对学生的养成教育,提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等方面。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应该通过多种形式提高语文教师的阅读兴趣,培养教师先进的阅读教学理念,根据所学内容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相关内容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抓住课堂提问和反馈评价等主要环节来提高高中阅读教学的效率。
  但由于本人水平有限,文中的谬误和疏漏之处在所难免,还望各位专家不吝赐教,并给予批评指正。关于高中文学作品教学的研究,从学生接受心理角度进行研究也是一个好的方向,这也是笔者今后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著作类

  [1]王少非.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专业成长[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P32-41.
  [2]靳玉乐.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创新[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P28.
  [3]阎立钦.语文教育学引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P145.
  [4]朱子语类卷第一百二十九[M].中华书局,1986年版.P18.
  [5]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下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10月第1版.P106.
  [6]朱子语类卷第十一[M].中华书局,1986年版.P28.
  [7]顾黄初、顾振彪.语文课程与语文教材[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P31.
  [8]曹明海语文教学本体论[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4月.P22-31.
  [9]曹明海陈秀春语文教育文化学[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4月第一版.P249.
  [10]郭瑞林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学语文[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5月第一版.P72.
  [11]周庆元.语文教育研究概论[M].湖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P73.
  [12]程达.语文学科论[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P94.
  [13]张良田.语篇交际原理与语文教学[M].湖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P64.
  [14]张大均.教与学的策略[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P136.
  [15]欧阳代娜.要教会学生自己阅读.无忧无虑语文教学网.
  [16]倪文锦,欧阳汝颖.语文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P61.
  [17]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语文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P93.
  [18l江苏母语课程教材研究所.当代外国语文课程教材评介[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P50.
  [19]倪文锦.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P19-22.
  [20]倪文锦,谢锡金.新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P112.
  [21]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P63.
  [22]洪宗礼,柳士镇,倪文锦主编.母语教材研究[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P206.
  [23]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P48.
  [24]高军.X读本(中英文对照版)(全美著名中学文学教育名篇选读)[M].北京:金城出版社,2005.P35.
  [25]朱绍禹.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P18-21.
  [26]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P28-31.
  [27]李维鼎.语文课程初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P98-99.
  [28]顾黄初,顾振彪.语文课程与语文教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P114.
  [29]顾黄初.语文教育论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P59.
  [30]王丽.中国语文教育忧思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P34-53.
  [31]陈晓慧.教学设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P302.
  [32]来华强.当代诗歌散文阅读方法论[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4.P47.
  [33]Tyler,R.W.BasicprinciplesofCurriculumandInstruct1on[M].Chicago:The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49.P21.
  [34]陈毛美,郑蓉芳.中学语文教材教法[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P99.

  学位论文及期刊

  [1]李春艳.语文阅读教学的探究[J].中国科技博览.2009第33期.
  [2]钱勇.语文课堂要凸现人文精神[J].天津教育.2006第7期.
  [3]宣成.中考语文阅读开放题与PISA阅读开放题例析[J].上海教育科研.2009第12期.
  [4]吕茜琳.正确理解“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J].云南教育.2007第01期.
  [5]吴文强.浅谈语文阅读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J].科技创新导报.2009第21期.
  [6]许友东.关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思考[J].华章,2008(21)
  [7]柏榜秀.浅谈高中语文阅读教学[J].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年,2009(10)
  [8]周云.浅谈高中语文阅读教学[J].教师年,2009(11)
  [9]张淑云.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体会[J].硅谷年,2009(16)
  [10]范菊凡.在审美中感悟外国作品的内蕴[J].唐都学刊,2004,
  [11]吴思思.中学外国文学课文阅读教学例谈[J].文学教育,2007,(8).
  [12]李晓林.外国文学教育中的人文教育精神[J].枣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2).
  [13]王平.课程改革中的文化适应问题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6.
  [14]彭浩波.高中语文新课程“人教版”必修课教材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
  [15]李俊.高中语文教材中文学教育的定位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
  [16l孙玲.多元文化背景下高中语文课本选文取向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
  [17]曹民杰.新课程背景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7.
  [18]丁帆,杨九俊.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Z].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6848.html,

(0)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上一篇 2020年6月26日
下一篇 2020年6月27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