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现代物流业的兴起,生产经营企业将原本属于自己的物流活动以合同的形式委托给专业物流服务企业,自己集中精力来搞好生产活动。第三方物流企业在为客户提供越来越便利的一体化物流服务的同时,也承担着越来越大的风险。运送过程中随时可能可能发生货物破损、误时配送、偷盗灭失、变质串味等风险都可能遭致托运方提出索赔。第三方物流企业在运输过程中现在面临更多的风险和可能的索赔的情况,如何进行防范成为困扰企业发展的重要原因。世界各国的实践告诉我们,保险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保险一方面体现了分散社会资源集中运作的优势,另一方面又体现出现代社会互助精神的价值。因此,现代物流诞生伊始,保险就得到了第三方物流企业的青睐。在我国,现代物流业刚刚起步,物流保险在实践中还存在诸多的缺陷。另外,物流业对保险业的陌生又造成对保险功能的定位不清,这也是导致我国物流保险业不发达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保险;风险防范

一、前言
第三方物流是指生产经营企业为集中精力搞好主业,把原来属于自己处理的物流活动,以合同方式委托给专业物流服务企业,同时通过信息系统与物流企业保持密切联系,以达到对物流全程管理控制的一种物流运作与管理方式。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产品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成产、销售和消费,对物流活动的要求要日益提高。传统的由生产经营企业的物流活动以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强大的物流需求,这样也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企业为了更好的参与世界范围内的竞争,增加核心竞争力,减少成本,把不属于核心业务的物流活动转交给专业的机构来进行,于是产生了专业的物流服务企业即第三方物流。第三方物流企业在为客户提供越来越便利的一体化物流服务的同时,也承担着越来越大的风险。随时可能发生货物破损、野蛮装卸、误时配送、偷盗灭失、变质串味等风险都可能遭致托运方提出索赔。国外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保险是比较有效的防范风险的手段,保险一方面体现了分散社会资源集中运作的优势,另一方面又体现出现代社会互助精神的价值。我国的现代物流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实践中第三方物流保险模式还不健全,对保险业还不熟悉,因此物流业对保险的功能认识不清,这些都成为阻碍物流业发展的原因。国内对于物流保险理论系统研究的还很少,基本上没有专注,资料基本上都来自于期刊或者是网站上的报道。本文重点讨论如何完善第三方物流的保险制度,使保险公司与物流企业达到共赢的目的。
二、文献综述
随着改革开放得不断深入的,第三方物流的概念传入我国,并且在我国迅速发展,由于物流业存在着较大的风险,为了规避风险促进行业的发展,物流业对保险的需求日益迫切。他们要求保险公司能够提供适应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各种保险产品。第三方物流公司更是迫切的需要保险公司推出更加合理、对物流各个环节更有针对性的保险产品,使第三方物流公司能够在运营过程中根据风险进行投保,达到共赢的效果。保险公司在这方面的研究比较早,他们根据物流特点推出过一些个性化的现代物流保险方案,比如将保险责任起始时间延长,把货物运输保险和短暂仓储保险打包后低价出售。这些方案是对现代物流保险的尝试,促进现行的保险体系与现代物流业结合,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这些尝试只是重新组合和包装后推出的方案,并没有创新的东西再里面,没有解决实际性的问题,而且更容易造成实际操作中的问题,也难以规范。正是保险公司的这些尝试,引起了一些专家学者的注意,他们开始将研究的目光转移到了第三方物流保险的研究上来。目前虽然没有专著出现,但是也有一些学者的研究触及到了影响该问题的深层次的原因,并且提出了一些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主要的研究成果有:《第三方物流风险及解决对策》(任蓉,2007)、《试析第三方物流保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杨屏,2006)、《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风险及对策浅析》(任稚苑,2007)、《我国物流保险的发展对策》(孙美和,陈默、2006)、《我国现代物流的风险及物流保险需求分析》(李恒琦,2007)、《我国物流保险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初探——基于第三方物流公司风险分析视角》(郑静,2007)、《第三方物流风险及对策探析》(傅冬兰,2011)等等。这些研究成果虽然都是在一些期刊杂志上发表的,但是也对目前第三方物流保险中的积极作用,出现的问题做出了深刻的说明,并且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意见,对笔者有很深的启发作用。杨屏通过分析第三方物流保险中存在的问题,认为应该应采取更新观念,规范物流业的法律、法规;细化物流保险的险种;实行物流保险的强制保险;加强保险业和物流业的合作等措施来解决问题。[①杨屏.试析第三方物流保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170-171.]①郑静提出了与以往理论中不同的物流保险的概念,将物流保险界定为第三方物流所学要购买的责任保险,而不包括第一方或者第二方物流购买的货物险,明确物流保险的概念有助于建立现代物流保险体系,也能使第三方物流公司在进行险种的选择时明确自己的地位与责任。[②郑静.我国物流保险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初探——基于第三方物流公司风险分析视角[D].西南财经大学,2007.]②李恒琦认为我国急需发展现代物流综合保险,而根据物流市场的需要,进一步开发适销对路的险种是其中的关键,第三方物流企业也应根据需要选择物流综合保险策略,从而降低风险。[③李恒琦.我国现代物流的风险及物流保险需求分析[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6):114-118.]③本文收集到的资料大都来自网站和期刊,没有向企业进行实践调查,对实际情况涉及的较少,更多的是从理论的角度进行分析,由于笔者能力有限,文章还不能面面俱到,希望能为我国的第三方物流保险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三、我国第三方物流保险问题发展的现状
(一)我国第三方物流业的现状
改革开放后,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中国制造遍布世界各地,这就需要越来越强大的物流网络来完成日益增长的运送需求。第三方物流业在20世纪90年代进入我国,这种新兴的物流方式在我国发展迅猛,由于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物流总额不断增强,显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仅2007年一年物流总额同比增长率就达到20%以上,同时第三方物流运输的产品和运送范围也在不断的扩大。但是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第三方物流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供方市场规模比较小,而且比较分散,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所以无论是运送范围和运力都还不能满足强大的物流市场的需求,所以要加快我国第三方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满足日益增长的我国物流业的需求,需要XX各个部门的大力支持,为其快速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对第三方物流企业加强指导,促进我国第三方物流业得快速健康发展。
(二)我国第三方物流存在的风险分析
现代物流企业为越来越多的生产经营企业提供一体化的服务,随着越来越多的产品在国际市场流通,对物流业得要求也越来越高,随之他们面临的风险也随之提高。现代物流的风险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纯粹风险,还包括责任风险、客户流失风险、合同风险、诉讼风险、投融资风险、财务流动性风险、人力资源风险等各个方面。现代物流企业存在的风险主要有以下方面:
1、与托运人间产生风险
(1)运送过程中由于货物的货丢失和损坏可能会带来被要求赔偿的风险。由于运送的过程中有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和配送环节,接触到货物到的人员比较多。风险的发生的原因可能是客观不可抗拒的的因素以及人为的主观因素。客观的因素可能有过程中有火灾、运送工具遇险等情况,主观原因有野蛮装卸或者偷盗现象。这些都对物流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运送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延时配送有可能带来被客户要求赔偿的责任风险。一般的运送都对时间有限制,物流服务其偶也一般有物流服务协议,根据范围的远近有时间的限制,客户根据协议付运送费,也就建立了运送的约定。而如果运送过程中有突发状况,造成不能按时对货物进行配送,往往会导致客户根据协议进行索赔,这时物流公司需要承担违约责任,对客户进行赔偿。延时配送会对物流企业带来的风险,是对物流及时性的挑战。(3)运送过程中对货物错发错运导致客户索赔而带来责任风险,有时候物流企业由于各种原因造成货物的分发路径出错,导致货物错发错运,及时发现出错也会给客户带来损失。在物流企业的服务协议中一般有“准确配送”的项目,客户可以根据这一条款把错发错运的情况带来的损失向物流公司提出索赔,这种错发错运带来的责任风险对物流准确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与分包商间产生的风险
(1)传递性风险。传递性风险是指第三方物流企业能否通过分包协议把全部风险有效传递给分包商的风险。一般第三方物流企业都会与客户签订物流服务协议时规定的赔偿责任金额为每件货物为每件货物价值的1.2倍,由于物业公司的本身需要,一般会有诸如铁路、民航等分包商负责货物的运送。第三方物流企业与分包商签订的协议中每件货物的赔偿金额一般为货物价值的30%-50%,差额部分由第三方物流企业负责赔偿。虽然第三方物流公司在分发环节上并没有出错,但是由于分包商的原因造成客户索赔,第三方物流企业依照合同不得不承担差额部分的赔偿。目前由于铁路、民航、邮政等公用的而企业对赔偿责任的限额规定普遍较低,一旦出现索赔情况,第三方物流公司将承担更多的赔偿,因此第三方物流企业选择由公用企业部门分包时将面临着不能有效传递的风险。(2)诈骗风险。由于第三方物流企业选择的分包商的资质参差不齐,有时候不能有效的辨别,有些资质差的分包商,尤其是一些个体运输者,素质较低,缺乏诚信,他们在配送货物过程中,会发生偷盗等行为导致货物失踪的风险,造成诈骗的风险。这些行为会导致客户进行索赔,第三方物流企业不得不对根据合同客户进行赔偿,而这样也会造成第三物流企业既赔偿了又承担了诈骗的风险。
3、与社会公众间产生风险
(1)环境污染风险。第三方物流企业在活动过程中由于运送的需要,要有很大的场地和较多的车辆,容易造成交通拥堵、噪声,影响了周围居民的生活,我国化境保护法规定,污染者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2.交通肇事风险。运输过程中运输司机有可能发生交通肇事,属于正在履行自己的职务,第三方物流企业作为其聘用单位,要为他们的行为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3)危险品泄漏风险。在第三方物流企业运输的货物中,有一部分是危险化学品,危险化学品可能有泄漏的风险,这样随时会给社会公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如果发生泄漏,物流企业将承担所要赔偿的责任。虽然发生的概率比较低,但是这也是第三方物流企业在进行运送过程中存在的风险的,因此在运送这样的危险品的过程中物流企业要更加的谨慎小心。
(三)第三方物流保险发展的现状
第三方物流保险的起源——从“三足鼎立”到“双轨并行”。近代的保险制度在14世纪就开始出现,当时还只是萌芽,在以后的贸易活动中保险制度不断的发展,到现代已经有好几个世纪的历史。据资料记载,1384年在佛罗伦萨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份具有现代意义的保险单。到16世纪中叶,英国的贸易遍布世界各地,其在伦敦皇家交易所内建立了保险商会,专门办理保险单的相关事宜,海上运输保险制度开始建立,慢慢的发展,就这样逐渐形成了物流业得保险制度。1666年,伦敦皇家面包店引燃了长达5天5夜的一场大火,大火几乎吞噬掉这座古老的城市。1667年,英国便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家火灾保险公司,近代的火灾保险制度诞生了。海上运输保险和火灾保险,是第三方物流保险在运输和仓储环节的最初起源。20世纪90年代第三方物流的概念传入我国,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特别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大量的外资企业开始进入中国,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走向世界。市场竞争加剧,使得企业对物流的重要性越来越重视,生产经营企业为了增加核心竞争力,将原来属于自己的一部分物流活动分离出去,交给专业的物流服务公司。总体来说,我国的第三方物流业务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在基础设施建设、第三方物流需求以及行业主体和国家政策法规体系建设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发展,形成了相当的规模。[①郑静.我国物流保险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初探——基于第三方物流公司风险分析视角[D].西南财经大学,2007.]①物流供应链因素越来越多,涉及到更多的环节,质量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第三方物流企业在运输过程中承担的风险不断增大,对不特定的社会公造成损失的风险逐渐增加,于是保险领域又产生了公众责任保险。所谓公众责任保险就是保障投保人因疏忽导致第三者伤亡或财物受损的法律责任。在运输领域,伴随着公众责任保险的兴起产生了承运人责任保险制度。承运人责任保险承保的就是物流企业在运输货物的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货物丢失、损失、不能及时配送等行为对客户造成损失的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运输环节保险、仓储环节保险以及承运人责任保险形成了传统物流领域“三足鼎立”的保险格局。在现行的货物保险体系下,保险公司并不对包装、装卸搬运等物流环节提供保险服务,这就使得第三方物流企业在货物的配送过程中出现货物的损坏等情况后必须提供赔偿,同时客户的利益也不能得到充分保障。现在我国的第三方物流保险刚刚开始起步,虽然不少的保险公司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开始逐渐推出一些用于第三方物流企业在运送过程中适用的险种,但是这只是在某些险种的组合,没有新的出现,对物流企业没有针对性,原来的保险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于现代物流业,急需有新的保险模式出现。
四、我国第三方物流保险发展存在的问题
现代的物流与传统相比在货运、货物业务上有很大的区别,不仅提供仓储和运输,还提供集运、存货管理等等增值业务,更重要的是帮助客户按照他们的经营模式去制定有针对性的物流方案。第三方物流企业是真个物流业务的指挥者,要具有综合性的一体化物流管理理念,这样,传统的保险模式只是对物流过程的部分环节负责,已经不能使用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其中的不足和问题已经逐渐的出现。
(一)、运送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投保时相对独立的,没有覆盖整个流程的投保方式。
传统的保险体系经物流各个的环节独立出来,没有覆盖整个流程的险种,造成了投保人不得不按照投送的环节投保。例如,托运人要完成一项物流活动,就不得不在运输环节投保货物运输险、在仓储环节投保货物仓储险等,多次办理保险手续意味着多次的保险谈判、保单缮制、费用支付等。[①孙美和,陈默.我国物流保险的发展对策[J].水运管理,2006,28(8):25-27.]①这样的程序不仅造成了物流的整个流程复杂化也延长了投送的时间,还增加了保险的费用,给托运人带来了不便。
(二)物流业起步较晚,物流法规制度还不健全。
目前我国的物流业还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的法规制度还不完善,客户与第三方物流企业之间签订的物流服务协议并没有统一的标准,而且大多数物流企业为了保持自己的竞争优势,留住自己的科员,不愿意把协议送到报险公司,而是自己收藏,这样就给保险公司在进行风险评估是带来困难。大部分是货物托运人直接与保险公司投保,但是物流公司在运送过程中造成货物的灭失或者损坏,由于我国在这方面的物流法规制度还不健全,责任认定有时候比较困难,保险公司不能及时向物流公司要求赔偿,通常这部分损失是由保险公司来赔付,这样就阻碍了保险公司推出了适合中国第三方物流业保险的积极性。
(三)、物流保险险种单一
最近,中国人保虽然已率先推出了《物流责任险》和《物流货物险》两项全国性条款,但国内的其它保险公司却鲜有物流保险推出。[①杨屏.试析第三方物流保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170-171.]①由于现在保险公司推出物流保险封面的产品的稀缺性,使得客户在办理运送时找不到适合的保险,物流企业为客户代办保险时,就不得不按传统的保险险种来分环节办理,在运输环节投保货物运输险,在仓储环节投保货物仓储险,多次办理保险就意味着多次保险合同的洽商、多次保费的支付,程序的重复既大大浪费了时间,也增加了成本及费用,给物流企业带来诸多不便。
(四)、现有的物流责任保险条款与物流经营者需求之间仍然存在差距,缺乏操作性
物流流责任保险是随着第三方物流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其目的是为了减少第三方物流经营者在运送货物的过程中早运输、仓储等过程中所承担的风险。但是由于保险经营者所提供的保险产品没有针对性,与物流企业要求的产品之间存在差距,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物流责任保险并不能得到物流经营者的认同,他们虽投保这一险种并不积极,这样的保险企业不能充分了解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真正需求,提供的产品没有针对性,只是在原来产品的重新组合没有创新,不能为现代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提供适合其的险种,不能真正的减少他们的经营风险,所以没有市场,操作性比较差。
以上这些是目前第三方物流保险中出现的比较普遍的问题,这些问题成为阻碍第三方物流保险业务的发展,这样就加大了物流企业的风险,也使托运者的利益受到威胁,要促进物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就需要及时找出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并采取措施解决,以使我国的物流业满足我国日益增长的物流需求。
五、造成第三方物流保险问题的原因
物流保险市场中出现的这些影响物流保险业发展的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造成的,主要原因我们可以从下面的几个方面来分析:
(一)、物流作业中的风险较难控制
从目前情况来看,保险公司缺乏专门的物流方面的专业人才,不能对物流运送各个环节的风险数据进行有效的掌握,难以对物流运送过程中的风险作出正确的评价。由于目前第三方物流企业还没有统一的规范标准出台,物流公司职员素质参差不齐,有的人素质低下,同时物流公司本身规范不健全,这样使得在运送过程中对货物的安全管理不够重视,有时候甚至发展监守自盗的情况,故意制造保险事故,从保险公司骗取保险金。这样造成了物流保险中不断出现问题,增加了保险公司无法测量的风险,造成了保险业务的滞后。
(二)物流业对保险的定位不清
由于物流保险起步较晚,物流业对于保险的认识尚存在许多误区,主要表现为物流企业和货主混淆了物流货物保险和物流责任险。经营观念陈旧,保险功能定位不清。目前我国的物流产业呈现了较快的发展势头,但是我国的的物流企业多是中小企业,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并且比较分散。多数物流企业资金少、运输功能单一、技术落后,企业员工的素质普遍较低。部分企业经营者对物流保险了解的不够,度保险功能定位不清,不能接受物流保险的业务。还有些经营者虽然认识到物流保险具有的减少物流运送过程的风险的益处,但是其企业本身国模较小,投保资金较高,为了减少成本,抱着侥幸的心理不投保或者只对运送过程的部分环节投保,不能接受综合性的保险。
(三)、物流保险市场不规范,市场需求不足,投保意识不正确
第三方物流业是一个新兴的行业,市场还不规范,大多数为中小型的物流公司,并不具备现代物流的特征,多数只是进行传统的运输和存储,根本不能达到第三方物流公司的管理和技术标准,缺乏统一的运作规范及操作标准,有很多方面无章可循。[①金满涛.我国物流保险的发展现状与应对策略[J].河北金融,2010,(6):53-55]①目前国家还没有制定统一的价格标准、标识标准、作业标准、安全标准、质量标准、管理标准、考核标准;没有进行标准化物流公司分类及信用评级,尚未建立起真正统一的物流协会,无法起到行业自律的作用,无标准、不规范的物流运作带来的是巨大的潜在风险。另外物流保险没有被物流业完全认识,它的有效转移和分散风险的作用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市场需求不大,致使保险业的风险增大,第三方物流企业与保险公司之间缺乏信任,物流界对保险公司的认识不清,认为一切风险都可以转嫁给保险公司的想法也是不可取的,同时这样就造成了物流业与保险业之间不能有效的合作,达到共赢的目的,这样也制约了物流业保险的发展。
正是这些存在的原因使得物流业与保险公司之间不能充分的合作,同时造成了第三方物流保险的发展缓慢,这样也增大了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经营风险,造成了物流企业的发展不足。
六、完善我国第三方物流保险发展的对策
(一)、尽快建立健全配套的物流法规制,制定统一的标准
目前国内还没有一个与物流业发展的配套的法律法规,相关的法律法规也少,也没有制定统一的标准,市场比较混乱,使得责任的界定无法可依。我们可以参照欧美等第三方物流保险起步较早的国家的做法,颁布实行专门的物流方面的法律和规范,促进现代物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同时也为相关物流业务提供法律依据。有关部门已经在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已经有诸如《关于加快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对我国物流发展的有关情况进行规范,有关部门应完善已出台或即将出台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如《关于加快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了我国物流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制定统一的保险方面的标准,在保险方面实习强制保险和自愿保险相结合的保险方式。目前我国物流业的准入门槛较低,有的物流公司规模比较小,资金比较少,抵御风险的能力很低,因此可以通过法律或行政命令等手段强制第三方物流公司投保物流责任保险。如果不实行强制保险,发生事故后物流公司无力赔付,会使货主承受不应有的损失。对于物流公司可自行消化解决的风险实行自愿保险,即物流公司可自行决定是否投保,自行选择险种,自行决定投保金额等,以此实行强制保险和自愿保险相结合,推动物流保险的发展。
(二)、创新物流保险产品,开发新险种,合理确定险种费用
对于保险公司来说要转变观念,看到第三方物流保险业得广阔的市场前景,通过对第三方物流保险的长远考虑,从社会责任的全局着想,充分考虑到物流业复杂多变的风险变化,针对物流业的特点,对现有的保险方案进行创新,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下的单一的险种的模式,推出适合第三方物流发展的保险的方案。通过对物业市场进行实质性的调研,风险细化,向进行物业活动的客户提供整套的完善的物流风险解决方案。同时注重推出覆盖物流运输中各个环节的整体性投保方案,这样既能方便客户,也可以减少物流流通的时间,同时增加自己公司的市场份额,达到第三方物业企业和保险公司双赢的效果。保险公司可以根据自己对市场的调研,把对物流运输过程中的风险进行分类,根据不同的风险类别制定不同的保险方案。通过对风险的调查不同的保险方案制定不同的收费标准,这样既能使物流企业负担的起,有开阔了自己的市场。
(三)、物流企业根据风险,科学制定投保的策略
物流企业对于多要运送的货物要根据可能面临的风险估算可能发生的概率和面临的损失的程度。发生损失的概率越高,造成损失的程度越严重,风险也就越大,第三方物流企业应系统研究面临的不同风险类型,并采取相应的物流保险策略。[①李恒琦.我国现代物流的风险及物流保险需求分析[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6):114-118.]①
根据调查,可以把风险大概分成一下的几类:
(1)风险最小类型,这种风险发生的概率极低,造成的损失很小基本可以忽略,这类风险物流物流企业可以不投保,自己来对这个负责。
(2)风险较小类型,系类风险发生的概率虽然很高,但是它造成的损失很小,对于保险公司来说不具有经济性,一般这种风险是人为的因素造成的,比如我要留公司员工内部偷盗货物等情况造成的风险,一般这种风险没有必要投保,物流公司自己加强管理可以有效的降低甚至消除这类风险。
(3)风险较大类型,这类风险虽然发生的概率何地,但是一旦发生将造成巨大的损失,比如第三方物流公司在货物的运输过程中遇到自然灾害等不可抗拒的因素造成的风险,这种风险发生的概率很低,但是造成的危害足以让物流企业破产。物流企业可以对这类风险进行投保,这样可以有效的分散风险,降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损失。第三方物流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腰受到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的威胁,对于这类风险,应采取投保的策略转嫁风险,最大限度降低自己的损失。
(4)风险最大类型。这类风险的发生的概率非常高,其造成的损失也是非常大的。比如第三方物流公司运送一批易碎的非常昂贵的工艺品,结果在一段路况不好,天气恶劣、司机的驾驶水平不好的情况下物流企业面临的风险是非常非常大的,一旦风险发生,造成的损失很大。这种情况下,很多的物流公司可能会放弃来逃避风险,但是如果不想放弃,物流公司可以采用严格的管理方式来尽量的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比如对工艺品进行严格的包装,缓冲摩擦力,采取铁路或者空运的运输方式等等。这种情况下,物流公司应该相应的增加保险的投入来转嫁风险。
(四)、规范物流企业,提高准入门槛
目前我国的物流企业大都是中小企业,规模比较小,技术比较单一,准入的门槛比较低。我国应该改进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现状,建立标准的物流企业分类及信用分级体制,提高现代物流企业的管理和技术标准,采用优胜劣汰的方式,建立完善的淘汰机制,淘汰那些不合标准的企业,提高准入门槛,强化物流企业的规范。
结论
我国目前的物流企业的发展比较迅速,行业发展的前景广阔,但是现在第三方物流企业面临的风险较大,应该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保险业,转嫁物流企业的风险,促进我国物流业得发展。但是第三方物流保险刚刚起步,面临制度不完善,市场需求不明显,现有的保险制度不能适应现代物流业的需求,保险方案不具有可操作性等问题,为了加快物流业得健康快速发展,满足我国日益增长的物流需求,我们应该完善物流方面的法律法规的建设,为其活动提供法律依据,同时引导保险公司根据具体的物流活动制度更有针对性的保险方案,实现共赢的目的,对物流行业进行规范,建立完善的淘汰机制,提高市场准入等措施来解决目前第三方物流保险存在的问题。促进我国第三方物流业得健康发展,将更多的中国制造带到世界各地,为我国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⑴杨屏.试析第三方物流保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170-171.
⑵郑静.我国物流保险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初探——基于第三方物流公司风险分析视角[D].西南财经大学,2007.
⑶李恒琦.我国现代物流的风险及物流保险需求分析[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6):114-118.
⑷金满涛.我国物流保险的发展现状与应对策略[J].河北金融,2010,(6):53-55
⑸徐展.我国第三方海运物流保险的法律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
⑹李凤丽.论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及相关法律之完善[D].辽宁师范大学,2004.
⑺博冬兰.第三方物流风险及对策探析[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1,33(7):23-24.
⑻李惠阳.我国物流保险现状及其法律原因分析[J].中国流通经济,2008,22(9):23-26.
⑼任稚苑.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风险与对策浅析[J].中国市场,2007,(32):28-29.
⑽孙美和,陈默.我国物流保险的发展对策[J].水运管理,2006,28(8):25-27.
⑾陈石.浅议第三方物流保险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中旬刊),2010,09(12):60-62.
⑿Bo Yan,Shouping Gui,Hongbo Sun et al.Research and Design on Third Party Logistic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C].//2006 Chinese Control Conference, vol.2.2006:817-821.
⒀Joseph C. Hartman,Kamonkan Laksana.Designing And Pricing Menus Of ExtendedWarrantyContracts[J].Naval Researc Logistics, 2009, 56(3): 199 -214
⒁ Bo Yan,Shouping Gui,Hongbo Sun et al.Research and Design on Third Party Logistic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C].//Chinese Control Conference (CCC),; Harbin, China.2006:1728-1732.
⒂李晓林.第三方物流责任风险的保险转移研究[D].苏州大学,2009.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68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