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现在是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互联网企业所扮演的角色在社会中越来越突出。然而,互联网企业虽然蓬勃发展,但它所面临的财务风险也是不可忽视的。互联网企业与传统以生产加工为主的企业不同,它的管理经营模式非常特别。这一特殊的模式会让企业陷入巨大的财务风险。然而,我国目前对互联网企业财务风险缺乏数据分析与研究,也没有针对这些风险提出相关的建议。所以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对财务风险进行识别与防控在这一时代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从整个互联网行业出发,分析了其的发展现状与特点,从而识别出整体行业所存在的财务风险以及财务风险的成因。然后通过互联网企业中的典型案例——阿里巴巴集团,得出集团内部的财务风险以及面对这些财务风险所采取的措施。从个性出发,对整个互联网行业存在的财务风险提出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企业 财务风险 风险识别 风险防控
1绪论
1.1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研究目的
在科技的发展与政策扶持下,互联网企业规模越来越大。但是因为我国互联网行业相对于国外发展较晚,以及互联网企业与传统企业经营模式相比的特殊性,所以企业在进行融资、投资与日常经营中往往只注重完善盈利模式,而忽视了财务风险的识别与防控。本文通过对互联网企业的研究识别其存在的各种财务风险,并对其存在的财务风险提出相关的防控措施。
作为我国互联网企业中的龙头,阿里巴巴集团现在不仅进行电子商务的业务,更是将触手伸到了影视、文化等各个领域,并且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本文以阿里巴巴集团这一典型的案例识别出互联网企业所存在的财务风险,并对这些财务风险进行防控的研究。
1.1.2研究意义
互联网行业的健康发展对于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互联网企业财务风险的识别与防控研究对于互联网行业的研究也是意义重大的。
(1)理论意义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互联网企业经济的发展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目前这个阶段国内对于互联网企业的研究大多是它的经营管理方式以及它的盈利模式,对其财务风险的研究较少。但是互联网企业的财务风险是不容忽视的,所以为了互联网企业的稳定健康发展,财务风险的识别和防控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2)现实意义
由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导致互联网行业的高速发展。中国也渐渐加入了这一行列。互联网企业的发展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也越来越重要。但是由于互联网经营模式常常创新,导致了企业间竞争的加剧,使得互联网企业的财务风险大大增加。本文中所分析的阿里巴巴集团这一互联网企业,是十分典型的。在阿里巴巴集团规模的不断壮大和发展的过程中,财务风险的问题也伴随而来。正是因为阿里巴巴集团规模的庞大,数据的丰富,对于它财务风险的研究才显得更加有说服力。通过对互联网企业财务风险的识别与防控研究,对我国整个互联网企业的平稳与长足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
财务风险管理与其他的风险管理相比显得十分特别,但它也是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风险管理的研究开始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通过这么多年的完善,风险管理这一理论越来越丰富。
X风险管理专家威廉姆斯和汉斯(1964),首次提出了关于企业风险管理的五个要素。Wang Shuangcheng, Shao Ruiqing, Leng Cuiping(2009)研究企业财务风险的预警模型。认为在企业内部建立一定的财务风险预警体系,对企业财务风险的防控有着很大的作用。Shanshan Li.(2011)在此基础上更加深入的研究了企业的财务风险Christina E. Bannier,Milena Neubert.(2016)提出财务风险在企业的风险管理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只有对财务风险进行一定的研究,才能保证企业长足稳定的发展。
1.2.2国内研究现状
向德伟(1994)创造性的提出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缘由,为后来的研究学者研究互联网企业的财务风险奠定了基础。王利冬(2016),通过对国外研究内容的研究,分析了我国企业所存在的财务风险,并对其进行了防范研究。王国敏 何 雯(2018)通过对互联网运营模式的分析,创新性的提出互联网企业要通过建立应付应收账款风险控制机制来规避财务风险。许丽(2018)提出由于电商企业相较于其他企业的特殊性,对于企业经营中所面临的财务风险需要建立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她还表示企业内部财务人员素质的相对低下也会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财务风险,要强化企业整体风险意识。
王 娜(2018)运用典型的案例,从个体出发,对整个互联网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了识别。提出要通过强化担保市场建设和完善信用体系来对互联网企业中的财务风险进行识别和防控。赵莹莹(2016)通过对我国互联网企业特点的分析,阐述了由于公司内部管理层财务风险意识薄弱给公司带来的财务风险。从企业内部的因素分析得到了财务风险的成因。王鹏飞(2016)从互联网特殊的盈利模式这一点识别了互联网企业所存在的财务风险。他认为互联网的盈利模式对公司财务有很大的影响,公司的盈利模式与企业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因此对互联网企业盈利模式的研究对它财务风险的规避有着重大意义。徐长达(2016)将互联网企业通过经营模式进行了一定的分类,由不同的分类,分析出互联网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不同成因。并对此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建议。除此之外,也对由于公司财务信息获取的不及时所导致的财务风险提出了解决措施。
吴雪珍(2017)通过新常态下互联网企业财务风险的新特点,阐明了财务风险识别与防控研究出现的新的问题,包括外部环境影响与内部结构不合理,并对其问题的产生提出了新的防控和规避建议。杨曼(2016)分析了在互联网企业多元化经营中产生的财务风险,她提出企业内部要加大对多元化经营财务风险的重视,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技术和管理经验,才能正确的规避财务风险。
1.2.3文献述评
国内外许多学者对于互联网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了研究。不难看出,目前的文献对于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研究较为深入,但是聚焦于互联网企业财务风险的识别与防控的研究还是比较少的。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行业不断面临新的挑战,对于其财务风险的研究显得十分重要。所以本文对互联网企业所存在的财务风险进行了识别与防控研究。
1.3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3.1研究的内容
本文的研究主体是我国互联网企业,通过阿里巴巴集团这一典型案例,对互联网企业的特点与企业中财务管理的特点进行分析,对企业中所存在的财务风险进行识别,并且对此进行防控研究。
文章一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研究目的以及意义,简要概述了互联网企业财务风险的研究成果。最后梳理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二章是对互联网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简要论述。阐述了互联网企业的发展状况以及企业财务管理的特点,为后文提供了基础。第三章主要对国内互联网企业存在的财务风险进行了识别研究,并分析了这些财务风险的成因。第四章全面的分析了阿里巴巴集团这一案例,识别其存在的财务风险,并分析阿里巴巴集团面对公司所存在的财务风险所采取的措施。第五章是根据前文对我国互联网企业财务风险的识别对其所存在的财务风险所进行的防控研究。提出一定的解决建议。第六章为结论与展望。阐述本文所得出的主要结论,并对文章提出相关的展望与不足。
1.3.2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研究
财务分析法本文通过对阿里巴巴集团内部的资产、负债、现金流量等财务指标进行分析,了解阿里巴巴集团内部的财务状况。从而通过对阿里巴巴集团的认识,对阿里巴巴集团财务风险不足的地方提出相关的建议,希望这些建议对于整个互联网企业可以起到一些帮助。
本文利用水平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对阿里巴巴集团不同时期的资产负债、利润以及现金流量进行分析,分析出集团的发展趋势及盈利水平,从中发现企业内部的财务风险。由典型案例出发,分析出整个互联网行业所存在的财务风险,从而提出改进的建议。
(2)案例分析法
本文采用互联网企业中的阿里巴巴集团进行研究。通过阿里巴巴集团与传统企业以及其他的互联网企业对比,深入的分析出阿里巴巴集团所存在的财务风险,并阐明集团内部面对这些风险所采取的措施。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可以得到整个互联网行业潜在的财务风险,并对文章中所识别的财务风险进行一定的防控研究。
(3)文献分析法
在本文的写作过程中,通过图书馆平台、中国知网进行资料收集和自行查阅国内外与互联网企业财务风险有关的相关文献,在此以往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对搜集来的资料进行整合与分析,提出自己的看法与观点。
1.3.3技术路线图
本文的技术路线图如下:
2互联网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简要论述
2.1财务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
财务风险的管理理论是企业风险管理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于前人研究风险管理理论的归类与总结,从而形成的一个新的研究方向。财务风险的管理指的是对于企业在创立以及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度量,从而找到适当的措施,对财务风险进行有效地规避,以保证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保证其利益免受损失的管理。
2.1.1资本结构理论
资本结构理论所进行的研究主要是企业的筹资方式及结构和企业的价值量之间的关系。该理论在财务管理理论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它主要认为企业的筹资方式对于企业的总价值量有很大的影响,筹资方式及结构的选择是否正确对企业价值量的增加与否有很大的关系。一个企业如果选择了正确的筹资方式及结构,企业的价值总量将进一步的攀升;反之,企业的价值量会大大减少,甚至面临破产的风险。
1958年,莫迪利安尼和米勒在前人对于资本结构理论研究的基础之上,创新的提出了—MM理论,即如果一个金融市场足够的完善,市场竞争足够有效率,企业的价值量和资本结构与企业为了进行筹资所采取的股利政策是无关的。这一理论的提出弥补了资本结构理论的空白,有着重要意义。资本结构理论的不断发展为财务风险管理的研究奠定一定基础。
2.1.2现代资产组合理论
现代资产组合理论是对企业的投资进行的研究,是尝试寻找出最佳投资组合的理论。该理论是由马科维茨于1952年提出。他认为不同资产之间的收益变化不会是完全正相关的。基于这个,就可以采用资产组合的方式来适当的避免财务风险。
现代资产组合理论的出现对财务风险管理理论的研究有着巨大作用,它着重研究了企业规避财务风险的有效措施,即通过资产组合的方式避免风险的产生。这一理论的出现给企业带来了新的风险防范措施。给财务风险管理理论的研究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2.1.3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理论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理论主要探讨了企业的风险与收益之间的关系。该理论认为在企业的投资过程中,投资风险与企业的收益量有着莫大的关系。在一定的条件下企业的投资风险与收益成正比关系。风险越大企业所获得的收益就越大。但是风险与收益的正比关系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实现,一旦条件变化这种关系将不复存在。
该理论于1990年提出,在世界财务风险管理研究理论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许多企业基于该项理论,对投资风险有了新的认识。
2.1.4信息不对称理论
信息不对称理论的研究重点在于公司内部管理人员对于公司实际的经营以及盈利状况不够了解所造成的对于企业价值不同的判断。公司管理人员对于企业价值的不同状况会影响公司长期的发展规划,更会造成对企业中财务风险认识的不同。这种信息的不对称对公司的生产经营有不利的影响。
这一理论是根据许多公司经营的数据研究出来的,对财务风险研究理论的扩充有着重要意义。它从一个新的方向,即企业的内部因素对财务风险进行了研究。为财务风险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
2.2我国互联网企业财务管理的特点
由于互联网企业的不断发展,企业内部渐渐开始进行财务管理。对于现代企业来说,财务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关键。如果企业的财务管理不够得当,往往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风险。为此,结合互联网企业财务管理的特点进行的识别与防控研究是很重要的。
2.2.1企业固定资产比重较小
互联网企业相对于其他传统企业来说,它的最大资产是科学技术,它并不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建造厂房,只需购买必要的服务器和设备。所以固定资产在互联网企业的资产中占据的比重非常小。而且,互联网企业特殊的融资方式,即权益性融资,也造成了企业中无形资产所占的比重较多。其次,由于设备的贬值和技术的不断更新,导致企业的资金流动较为频繁,特别是现金的流动。现金流的变化也使得固定资产在企业中的比重大大减少。所以,互联网企业固定资产比重较小是互联网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一个典型特点。
2.2.2融资方式以权益融资为主
从总体来看互联网企业的资产负债比率相对较高。因为企业的融资一般采用权益融资,而这种融资方式通常分为两种:一种是员工内部通过入股的方式进行融资,而另外一种是通过所谓的大股东进行融资。这是互联网企业特有的融资方式,这种方式使员工拥有了一定的对公司的控制权,这种融资方式保证了企业源源不断的资金。互联网企业的权益性融资方式是企业区别于其他传统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特点。
2.2.3企业的销售数量大但金额小
在互联网行业中,能够稳定发展的企业基本都拥有庞大的客户群,发展的交易数量很大,但是这种的客户群往往是以中小型的客户为主,很少有大型客户。就拿现如今最大的电子商务平台“淘宝网”来说,大部分的用户都是进行小规模的交易。但是电子商务平台的客户量确是巨大的,所以企业的交易虽然数量很大,金额却比较小。
2.2.4盈利模式多样化
互联网技术越来越进步,经济飞速发展,互联网企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互联网企业的盈利模式相对于传统的营业模式,有创新和与日俱进这两种特点。互联网是一种新兴事物,所以互联网企业也随着社会和科技的进步在不断创新。所以互联网企业的盈利模式也在不断创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互联网企业的盈利模式随着产品更新周期的不断缩短,变得越来越多样化。
3我国互联网企业财务风险的识别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3.1互联网企业财务风险的识别
3.1.1融资风险
互联网企业的融资风险指的是企业在创立和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筹、融资所带来的风险。互联网企业相对于以生产、加工为主的传统企业,无形资产在互联网企业的资产中占据重要位置。互联网企业不像传统企业需要购买大量的设备来保证生产的持续进行,互联网企业的经营只需要工作的电脑等电子设备,以及相对宽裕的工作环境就可以进行经营。
在互联网企业的经营与发展过程中,各种来源的融资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因为过少的固定资产,所以互联网企业的融资渠道相对较少,一般只能通过风险投资与众筹这两种方式来进行投资。正是由于比重过大的无形资产,影响了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导致资产负债率相对较高,因此很难给予投资者信心,很容易使企业的融资出现困难。赵莹莹(2017)根据互联网企业的特点,将其财务风险进行了分类。其中就包括融资所产生的风险。
所以对融资风险进行的识别对互联网企业财务风险的识别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3.1.2投资风险
互联网企业的投资风险指的是企业在进行市场扩张的过程中进行投资所带来的风险。企业如果想要有长足的发展,必须进行一定的投资。投资的正确与否,对企业的盈利以及成长有很大影响。
K=L/N×100%(3-1)
(公式3-1中K表示投资回报率、L表示年利润或年利润额、N表示投资总额)
投资回报率的大小往往表示着企业对其投资的市场的把握性。客户对互联网企业十分重要,互联网企业想要占有更多的市场就必须对其他市场进行投资。对其他市场进行投资是企业扩张其经营业务的重要手段。但是多数互联网企业的管理层往往对市场的认识不够明确,进行的投资没有目标性,产生了乱投资现象,所以投资回报率经常处于较低的水平。王国敏、何雯(2018)根据对互联网企业经营模式的分析,识别出了互联网企业存在着包括投资风险在内的财务风险。他们认为互联网企业要加强对企业投资风险的重视。
3.1.3经营风险
经营风险就和我们所谓的营业风险,是由于企业在日常活动中的资金流入流出,导致企业资金运动的变化所带来的风险。
互联网企业在进入市场前期常常会采用大量的优惠政策来抢占市场份额,所以前期需要大量地资金额,但后期却因为技术更新的迅速导致了资金流动过于频繁,特别是现金的流动。现金流动的频繁流动会导致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保持在一个很高的水平。在企业的经营中,如果企业的流动资产过大,不仅会导致投资者对该企业失去信心,而且很有可能会使企业的资产结构恶化,甚至导致企业破产。杨曼(2016)从电商企业的现状出发识别出我国现在的电商企业存在着资金运营的风险,他认为运营成本的过高是导致企业经营风险的主要原因。
对于互联网企业中经营风险的识别,对互联网企业的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3.2影响互联网企业财务风险的因素
3.2.1宏观环境的变化
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财务风险产生的外部因素最主要的就是宏观环境。互联网企业的客户群覆盖着社会的方方面面。宏观环境主要包括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政治环境方面,例如国家出台的某些政策,或许会对互联网中的某个方面受到限制;而经济环境方面,主要是国家采取某些经济手段,如减少信贷投放。这些经济手段会加大企业的融资难度;社会环境方面,主要是社会对于互联网企业的看法。如果社会大众对互联网行业的发展不够看好,那么互联网企业的发展将举步维艰。事实上,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宏观环境的变化是它们无法完全把握的,所以宏观环境所带来的影响也是未知的。因此,宏观环境如果发生变化,很容易造成企业的财务风险。
3.2.2企业管理者对于财务风险的认识不够全面
企业管理层对于财务风险的认识常常影响着他们对于风险的防范。如今,大部分互联网企业的管理者对于财务风险的认识过于简单与片面。他们认为只要在企业内部设定了一些的财务制度,管理好了企业内部的资金,就不会有财务风险。所以对企业潜在的财务风险并没有十分重视,也没有建立防范财务风险的完整预案,更加没有制定适当的风险控制目标。风险控制制度的不够完善,往往使互联网企业陷入巨大的财务风险。除此之外,企业管理人员对财务人员的监督远远不够,这种现象极易导致财务人员工作的不规范。这一系列因素会给企业带来潜在的财务风险。
3.2.3企业内部制度的建设不够完善
由于互联网企业的特殊性,现在很多互联网企业虽然规模相对来说比较大,但是企业内部没有设立相关的会计机构,也没有进行一定的内部控制。互联网企业内部的管理比较宽松,公司的管理层对财务风险管理的问题也不够重视,所以我国多数的互联网企业都没有进行内部的制度建设。或者有一定的内部控制制度,企业中的资金管理部门并不按照这一制度进行工作。这样一来,企业内部的制度就相当于形同虚设。内部制度建设的不完善会导致企业中的资金安全大大降低,加大了引发财务风险的危险。
4案例分析——阿里巴巴集团的财务风险
4.1阿里巴巴集团简介
4.1.1公司简介
阿里巴巴集团是我国最大的互联网企业,它经营的范围覆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阿里巴巴集团在互联网行业的巨大成功,对我国经济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集团创立于1999年,创始人是马云。阿里巴巴在创办之初,经营的是电子商务服务,而这一电子商务平台就是淘宝网。随着淘宝网规模的不断扩大。阿里巴巴公司将服务的触手伸向金融、物流、大数据等各个方面。2014年,阿里巴巴集团正式在纽约交易所完成上市。从此,阿里巴巴走向了世界舞台,在全球的互联网行业中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阿里巴巴还积极进行项目投资。2018年,阿里巴巴集团完成了对饿了么的全面收购。而就在今年,阿里巴巴则投入46.6亿元,对申通快递入股。
4.1.2公司的管理手段以及组织机构的设置
阿里巴巴集团的组织机构包括股东大会、董事会、管理层以及合伙人。阿里巴巴集团有别于其他传统企业管理的一点就是它的合伙人制度。传统企业的合伙人制度,只要拥有的股份多就可以享受企业的控制权,但是阿里巴巴不同。阿里巴巴特殊的合伙人制度是由合伙人提名集团内部的董事会人选,而并不是由所持有的股份决定的。它还要求,在合伙人退出或者退休时要退出集团的合伙人,这样就很大程度上保证了企业管理层对企业的控制。
阿里巴巴的管理模式分为四种,分别为:人才管理、企业文化、企业创新和高效执行力。阿里巴巴在人才管理方面,不仅引进新型人才,在企业内部还注重对人才的培养。在企业文化方面,以客户第一、团队合作、拥抱变化、诚信、激情与敬业这六个价值观为核心,保证企业稳定发展。在企业创新方面,不仅在模式上进行创新还进行观念创新。集团不断引进新的科技型人才,保证了公司内部源源不断的创新。在执行力方面,阿里巴巴集团一直十分注重执行力的高效。不管一个方案如何杰出,如果没有高效的执行力,也起不到很好的效果。所以阿里巴巴集团一直将高效的执行力放在首位。
4.1.3公司的财务状况
阿里巴巴近几年的财务数据如下:
表4-1阿里巴巴集团2016—2018年度资产负债表 单位:人民币 万元
项目 | 2018 | 2017 | 2016 |
资产 | 114005.28 | 73547.55 | 56376.71 |
负债 | 44135.13 | 26508.46 | 17713.06 |
所有者权益 | 69870.15 | 47039.09 | 38663.65 |
资料来源:阿里巴巴集团官方网站
从上表可以看出阿里巴巴集团在2016—2018这三年间,资产得到了巨大的增长,且金额巨大。负债相对于资产,涨幅较小。所有者权益的逐年递增,表示阿里巴巴集团融资方式的成功。这些财务数据说明阿里巴巴集团,在国内的互联网企业中一直处于领先地位,资金雄厚。
表4-2阿里巴巴集团2016—2018利润表 单位:人民币 万元
项目 | 2018 | 2017 | 2016 |
营业收入 | 37762.21 | 23521.84 | 15903.10 |
息税前营业利润 | 10654.07 | 7261.51 | 4650.03 |
利润总额(税前) | 15149.64 | 8921.25 | 12809.53 |
资料来源:阿里巴巴集团官方网站
从阿里巴巴集团2016—2018年的利润表中可以看出,阿里巴巴集团无论是营业收入、息税前营业利润还是利润总额都发展迅速,说明阿里巴巴近三年的营业状况良好,维持着稳定发展。无论在投资还是经营方面,都保持着盈利。
表4-3阿里巴巴集团2016—2018现金流量表 单位:人民币 万元
项目 | 2018 | 2017 | 2016 |
经营现金流 | 18886.84 | 11937.70 | 8936.54 |
投资现金流 | -12488.42 | -11490.22 | -6842.97 |
融资现金流 | 2902.34 | 4668.46 | -2500.33 |
资料来源:阿里巴巴集团官方网站
从上表可以看出阿里巴巴集团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在近三年中每年的增长都十分迅速,这一趋势说明阿里巴巴集团的经营模式是可取的,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投资与融资现金流在这三年中有成倍增长的现象,说明阿里巴巴集团还在不断的扩张自己的公司规模。阿里巴巴集团在2018年完成了对饿了么的收购,而就在今年,阿里巴巴集团投资46亿元入股了申通快递。阿里巴巴集团在不断扩张自己规模的同时,更是将自己的业务从电子商务平台发展到了影视、环保和文化等各个方面。
4.2公司面临的财务风险
4.2.1融资风险
阿里巴巴集团之所以成为国内乃至世界互联网企业的领军企业,与它的融资方式是密不可分的。阿里巴巴从创立到现在的过程中采用了多种的融资方式。首先在公司创立初期,公司采用了内外部共同融资的扩张性融资方式。正是这种新颖的融资方式增加了公司的资本总额,使得阿里巴巴集团在互联网企业中渐渐处于领先地位。随后阿里巴巴接受了来自VC集团的风险融资,这就是阿里巴巴集团的第二、三轮融资,正是这种特殊的融资方式使阿里巴巴的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公司进一步发展。随后阿里巴巴集团在港交所和纽约交易所成功上市,巩固了其在互联网企业中的地位。
阿里巴巴开拓新市场以及发展云计算等工作需要大量的资金,阿里巴巴集团运用其丰富的客户储备,以入股的方式帮助企业进行融资,这就导致了阿里的融资结构不够合理,融资风险较高。阿里巴巴集团采用合伙人制度,资本的分配不够平均。所以这种大量的采取风险较高的融资方式的做法,会带来较大的财务风险,对企业未来的发展非常不利。
4.2.2投资风险
由于互联网行业的发展,互联网企业的发展空间十分巨大。正是因为巨大的市场潜力,往往会造成决策者盲目投资的问题,阿里巴巴也不例外。阿里巴巴近年来收购了许多中小型企业,将自己的资金投入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一举措虽然提高了阿里集团在社会的影响力,但是盲目的扩张让阿里并没有对这些项目进行合理的风险评估。由于风险评估的不合理,阿里巴巴的投资行为往往会引发潜在的财务风险,而这种财务风险会为阿里巴巴以后的发展埋下隐患。
4.2.3经营风险
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经营所带来的风险可能会决定企业的生死。阿里巴巴作为世界数一数二的互联网公司,阿里巴巴拥有庞大的客户储备而且已经培养了客户的网络消费习惯。阿里巴巴集团的经营与运作正是以来这种固定的消费习惯。假设用户的网络平台消费习惯一旦改变,互联网企业将面临财务危机甚至可能导致企业倒闭。在如今的互联网行业中,阿里作为国内领头的互联网公司,经常成为其他公司效仿的对象。如果其他公司效仿甚至复制了阿里的经营模式使得客户的消费习惯被改变,形成了新的消费习惯,阿里巴巴集团将面临倒闭的风险。这就是阿里巴巴集团经营所带来的风险。
4.2.4信用风险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支付宝”曾经偷天换日。结合VIE结构,阿里巴巴利用许多方式将价值转移给相关实体。这种负面新闻的出现,使投资者对阿里巴巴失去了一定的信心。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淘宝网,是国内最大的电子商务平台。虽然采取了实名认证的方式,但是淘宝上的东西真假难分,甚至有的商家为了提升商业信誉采用了“刷好评”的方式。阿里巴巴虽然对此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但是并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它并不能保证顾客在淘宝网上买到正品。买家买到假货的行为从侧面拉低了阿里巴巴集团的信誉度。一个企业的信誉在消费者心中是十分重要的,如果阿里巴巴集团的信誉度一再降低,则会不可避免的带来一定的信用风险。信用风险过大的最终结果时会导致巨大的财务风险。
4.3阿里巴巴公司应对财务风险的措施
4.3.1推进关于财务风险知识的宣传工作
由于互联网行业还不够成熟,公司有的管理层对公司的潜在风险还不够了解,增强公司管理层的意识,对于阿里巴巴来说十分必要。阿里巴巴在公司内部进行财务风险知识的宣传,而且定期进行有关财务风险管理的讲座,这一行为使公司决策部门了解了更多有关于财务风险的知识。财务风险管理知识的普及使管理层可以制定与公司的长期发展目标相结合的财务风险防范措施,保证公司的更好运营。
4.3.2以身作则推动行业标准的制定
互联网企业相对于传统企业来说,它的财务风险具有多重性。所以传统的风险管理标准已经满足不了它的发展。阿里巴巴集团作为国内互联网行业中有着重大影响的企业,应该以身作则,主动促进互联网行业制定合理的财务风险标准。根据互联网企业财务风险的多重性,分成不同的方面制定风险管理标准。
4.3.3进一步加强电商平台中的实名认证
阿里巴巴集团旗下有众多电商平台,实名认证做得一直不是非常完善。不仅如此,阿里巴巴还提供有关贷款的金融服务,贷款业务的财务风险相对于其他业务较高,而且这一服务的实名制依然存在很大的漏洞。一旦客户在贷款方面出现什么问题,而且没有实名,会给集团带来巨大的损失。所以阿里巴巴集团近几年,不仅大力推动实名制,还将客户的行为与信誉度挂钩,一旦客户的信誉度没有达到一定的标准,客户就不可以办理业务。除此之外,平台上的照片、指纹等可以证明实际身份的资料也要定期更新。
5.我国互联网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5.1我国互联网企业融资风险的防范措施
5.1.1谨慎选择融资方式
互联网企业有别于传统企业,由于它无形资产比重过大,融资风险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就十分重要。所以融资方式的选择就要更加谨慎。一方面要满足公司自身发展资金的需要,另一方面要提高辨别能力和警惕性,要牢牢将企业的控制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5.1.2将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控制在合理的范围
在互联网企业的发展中,企业经常会向金融机构进行融资。金融机构是否会对企业融资主要看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互联网企业由于资金流动很快,所以负债往往处于不稳定的状态。所以如果想要得到金融机构的资金,互联网企业要控制负债,将资产负债率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增加本企业融资的砝码,从而实现企业的健康发展。
5.1.3企业内部设立一定的融资风险准备金
融资所产生的财务风险是不可能完全避免的,所以企业内部需要采取设立一定的风险准备金来增强企业抵御融资风险的能力。这种措施会在企业真正面临融资所带来的财务风险时,及时止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企业的损失。
5.2我国互联网企业投资风险的防范措施
5.2.1增强公司管理层的投资风险意识
由于我国的互联网行业发展还不够成熟,许多互联网企业管理层的财务风险意识还不够深。这些企业高层面临企业内部的资金的投资问题往往采用十分盲目的方式。所以增强公司管理层的投资风险意识对于互联网企业财务风险防控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5.2.2在企业内部设立投资风险管理小组
互联网作为一种新鲜事物,企业不仅要更新自己的观念,还要吸收新兴人才,在公司内部建立起投资风险管理小组。对于公司的投资项目进行完整的风险评估。风险小组的成立,会大大减小投资风险的产生,有利于公司的财务管理以及公司的长久发展。
5.3我国互联网企业经营风险的防范措施
5.3.1高度重视风险控制目标的制定
互联网每天都在不断的变化,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如果没有合理的风险控制目标,企业的财务风险会不断扩大。所以互联网企业应该将风险控制这一战略纳入企业的发展规划之中,针对不同的风险制定不同的风险控制目标,借此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
5.3.2建立有效的财务预警体系
即使风险控制目标制定的再完善,企业在经营中还是不可必要的会产生风险。所以这时候企业内部的财务预警体系就显得十分重要了。企业应制定完善的风险防范预案,以保证真正发生风险时能够安全应对。
5.3.3加强企业内部的控制
互联网企业要加强内部的控制,建立健全的财务规章制度,严格按照规章流程办事,尽量减少财务方面的不规范性。建立起内部监督机制,明确财务人员职责和监督机制,在企业内部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控制机制。稍微大一点的互联网企业还需要建立企业风险控制部门,以保证企业内部的风险控制。
6结论与展望
6.1主要结论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学者对于互联网企业财务风险研究进行分析,对互联网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简要概述,识别出我国互联网企业存在的主要财务风险。我国互联网企业主要包括三种财务风险分别是:融资风险、投资风险与经营风险。影响财务风险的因素也有三种:第一种是宏观环境的变化会引起财务风险;第二种是企业管理层对财务风险认识的不全面会给公司带来财务风险;第三种则是由于企业内部制度建设不够完善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的可能。
其次采用互联网企业中的典型案例——阿里巴巴集团,识别出集团内部存在的财务风险,并分析出集团内部对于防范这些财务风险所采取的措施。由此,本文对我国互联网企业所存在的财务风险进行防控研究,并提出了适当的解决措施:面对企业中的融资风险,企业要谨慎选择投资方式、要将的资产负债率控制在合理的范围。除此之外,还要在企业内部设立一定的融资风险准备金;面对企业中的投资风险,企业要在公司内部增强公司管理层的投资风险意识以及建立一定的投资风险管理小组;面对企业中的经营风险,首先企业要高度重视风险控制目标的制定,随后要建立有效地财务预警体系,最重要的是加强企业内部的控制。
6.2展望与不足
随着时代的发展,研究互联网企业的学者越来越多。但是这些研究主要针对于互联网企业的盈利模式的研究,对企业中潜在的财务风险研究的较少。本文在学习和参考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较为深入的研究识别了我国互联网企业存在的财务风险,并且对这些风险进行了防控方面的研究。本文对互联网企业财务风险识别与防控的研究,弥补了互联网企业财务风险研究的空白。只有识别了互联网企业的财务风险,并对这些风险进行防范,才可以保证互联网企业的稳定发展。
由于本文研究数据有限、学术体系相对来说还不够完整,导致对互联网企业财务风险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我会在以后的研究中扩大数据来源,争取对互联网企业财务风险识别与防控的研究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崔海轮.互联网企业财务风险分析与防范[J].金融经济,2017(04):200-202.
[2]李雪.关于电商企业财务风险及防范措施的思考[J].中外企业家,2018(11):179+181.
[3]上霞.试论互联网企业财务风险与对策[J].科技经济市场,2015(03):92-93.
[4]许丽.论电商企业的财务风险及防范措施[J].商业经济,2018(01):130-131+149.
[5]徐长达.互联网企业的财务风险防范控制分析——以××公司为例[J].时代金融,2016(32):141-142.
[6]许群英.互联网金融企业的财务风险分析与防范[J].全国商情,2016(14):102-103.
[7]肖立张.互联网企业财务风险与企业价值[J].时代经贸,2016(24):33-35.
[8]永树理.我国电子商务企业财务管理风险问题探析[J].商业会计,2016(10):32-34.
[9]杨曼.互联网企业多元化经营的财务风险及控制措施[J].商业经济,2016(09):116-118.
[10]王国敏,何雯.互联网企业财务风险及防范措施[J].金融经济,2018(16):214-216.
[11]赵莹莹.互联网企业的财务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J].商业经济,2017(02):82-84.
[12]王娜.互联网企业财务风险分析与控制——以阿里巴巴为例[J].财会通讯,2018(17):116-119.
[13]王利冬.互联网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机制探究[J].财会通讯,2016(17):94-96.
[14]吴雪珍.新常态下互联网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问题研究[J].中国总会计师,2017(08):96-97.
[15]王鹏飞.基于盈利模式谈互联网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研究[J].现代商业,2016(29):162-163
[16]Christina E. Bannier,Milena Neubert. Gender differences in financial risk taking: The role of financial literacy and risk tolerance[J]. Economics Letters,2016,145.
[17]Li, Guangrong. Empirical Study on Financial Risk Identification of Chinese Listed Companies Based on ART-2 and SOFM Neural Network Model[C]. ,2013.
[18]Li Qi-zhi,Shi Wen-chao. Research in financial risk prediction on biochemical industry of China listed companies[C]. 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CMSE), 2012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2012.
[19]Shanshan Li. Research on financial risk of the enterprise[C].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Management Science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 2011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2011.
[20]Wang Shuangcheng, Shao Ruiqing, Leng Cuiping. Dynamic Bayesian Network Model for the Enterprise Financial Risk Warning[C]. Electronic Commerce and Business Intelligence, 2009. ECBI 2009.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2009.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打字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70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