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随着全球化进度的不断推进和普及,跨国公司越来越成为中国重要的企业类型,也是世界经济运作的核心推动力。在如今跨国企业运作过程当中,融资受到高度的正式。同仅仅在国内运作的企业相比较,在外部宏观环境的作用要素及跨国企业本身的微观作用要素的共同影响之下,跨国企业的融资结构会遭受一定的作用,表现出同国内企业不一样的融资结构特征。
本文首先以融资结构基本理论为基础,在理论层面分析影响跨国公司融资结构的因素从而发现跨国公司融资结构的不同之处。接下来,以华为公司为切入点,收集年报数据,以此为基础,详细的分析该企业的融资结构。关于融资结构的研究,不单单为股权融资及债务比重,且包含债务融资结构以及具体的股权政策分析,从而详细分析出华为公司融资结构的特点,给其他跨国公司应采取的融资结构提供参考。
研究结果表明,华为公司的融资结构已经较为成熟,当前华为公司的融资结构足以为我国大部分跨国企业提供参考。我国就跨国企业融资结构给予以下建议及策略:维持债务融资比重的合理性,构建多样化的融资结构,研究利率汇率走势合理安排融资时点,适当增加境外融资比重,增加员工持股比例以及灵活应用股权激励机制。
关键词:跨国公司;融资结构;华为公司
引言
自新世纪开始全球经济格局出现重大改变,各国间的竞争步入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各个国家经济实力的角逐,已经发展为各国间科技实力的角逐。2015年,当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及了社会发展及国民经济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当中明确指出必须促使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以及主导效应增强,争取构建大量具备全球竞争性的创新型龙头企业,大力推动科技类中小企业平稳运作的规定及目标。但现实情况是,融资困境一直是中国科技类公司面临的最大难题,尤其是对于跨国公司而言,面临着更高的风险和更多的挑战。科技类公司融资困境是世界性的难题,而跨国公司特殊的融资结构也是人们关注的重点。对于跨国公司而言,随着多元化经营的发展,筹资渠道愈加丰富是趋势,但在筹资过程中,跨国公司面临复杂的东道国融资政策、局限的法律制度以及政治风险。所以,跨国公司在进行其国际化战略的同时必须要结合负债规模,汇率风险、代理风险、税收风险等对融资成本的影响,不断调整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融资结构。
在本研究中,先以当前的融资结构理论作为基础,对跨国企业融资结构产生作用的核心要素展开研究,如此将对跨国企业融资结构研究的核心框架予以确认。分析华为公司的股权政策、融资规模以及融资结构变更,获得其目前融资状况下面临的机遇和能带来的启示,最终总结出同大部分跨国企业相符的融资结构特征。
就理论方面而言,如今对于跨国企业融资结构的分析,都集中在影响因素的分析方面,而对于如何优化建立合理的融资结构,尚未形成一个完善的体系。而对于资金需求方跨国公司自身而言,更应该从影响融资结构的因素出发,建立合理的融资结构。从现实角度来看,现如今跨国公司的数量日益增加,利用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已经是很多企业的选择,但是融资困境一直存在于各类跨国企业。由于地域限制,相比较其他企业来说,建立一个合理的融资结构对于跨国公司而言更加重要,而如何建立一个合理高效的融资结构是关键。
一、理论基础
融资结构指的是公司获取的各类资金来源间的比例及组合关系,包含权衡理论、代理理论以及MM理论。通常指的是股权融资同债务融资间的各类比例关系。大体上包含这么几个方面:股权融资同债务融资间的结构关联性;债务融资内部具有的结构关联性也就是债务融资结构;股权融资内部存在的结构关联性即股权融资结构。融资结构将企业资产的产权归属同债务的保障性展示出来,把企业融资风险完全体现出来,是企业融资活动的重要产物之一。企业融资结构理论属于研究公司最优资本结构及融资手段选取问题的企业融资金融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基于融资结构理论的基础上,对华为公司融资结构的选择进行分析,在理论基础上找到不同融资结构所面临的风险和挑战。
(一)MM理论
1985年莫迪利亚以及米勒对企业价值受企业融资决策的作用进行探讨,由此创造了有关融资结构的基础理论。MM理论由数量方面对资本成本、资本结构同公司价值间的关联性予以揭示。该理论的分析可划分成这么几个时期:没有一切税收的MM理论、仅有公司所得税的MM理论以及个税与公司所得税兼具的米勒模型。
经过完善和进一步研究,随后提出了有税环境下的MM理论上。在该阶段,二人又对此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主要加入了税收因素,构建了修正之后的MM理论。所以存在所得税的MM理论指出,公司具有比较高的负债率则公司价值越高。公司借助负债比率的提升来增大负债的节税效用,从而增加企业价值。
(二)权衡理论
该理论属于有关企业资本结构的基础理论,其表示公司利用对负债利弊的评估,从而对权益融资以及债务融资的占比予以确定。负债具有税收削减等优势。负债的成本是指财务困境成本。随着负债率的提高负债具有不断减少的边际利益,促使边际成本不断增加。企业为达成利益的最大化需对负债的利益以及成本进行权衡,如此选取适宜的债务同权益融资的比重。在负债率并不高时负债的税盾利益促使企业价值增加;当负债率达到某个水平时负债的税盾利益逐步被财务困境成本耗损掉;在边际财务困境成本等同于边际税盾利益时,公司获得最高的价值,此时的负债率则为公司的最优资本结构。负债的利弊权衡还包含代理成本,也就是管理层、债权人以及企业股东间的利益矛盾的权衡理论,一般被视为同优序融资理论产生互相竞争的关系。
(三)代理理论
该理论属于有关信息非对称导致公司内部各类利益主体本身利益遭受损害的理论。重点指的是股权所有者同债权持有人之间产生的代理成本;经理人同股权所有者之间产生的代理成本。
企业的一些经营决策会造成企业的股权所有者和债权所有者之间的利益不统一,其实这种情况的出现与信息不对称有关,从而造成代理成本。代理理论认为修正的MM理论没有考虑到负债所产生的代理成本。其中,代理成本又分为过分投资和投资不足的。过分投资是企业的债权所有人认为企业的经营者会投资一些高风险的项目从而造成债权人自身的利益受损;投资不足是指股东有时也会拒绝一些投资回报率较高的项目从而造成债权人自身的利益受损。所以债权人实际在借钱给公司时会提高借款的成本来保护自己的利益,故公司的债务融资成本会相应增加,这就是债权持有人和股权所有者之间的代理成本。
公司经理人在运作企业时由于同企业股权持有者具有不一样的利益,因而将导致经理人的决策并非是为了达成企业价值最大化或者股东利益最大化,而是为本身的利益而引发的代理成本。重点为经理人会投资一些低投资回报率的项目或者增加自身福利然后占据公司的现金流,从而减少股东的股利支出。当增加管理层持股时,经理人和大股东的利益趋于一致,也会减少这种代理成本,这就是股权持有者和经理人之间的代理成本。这一理论以及权衡理论为本文今后分析跨国企业融资结构当中债务融资所占比例的基础理论参照。
二、华为公司融资结构分析
本文将华为作为案例,对该企业的融资结构展开研究。首先根据上文理论基础中的思路,对华为公司的融资结构分为两大部分进行分析:在债权融资方面,首先计算华为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得出华为公司的债权融资比例,再对债权融资的内部结构进行分析,逐步分析出对于债权融资总体的特点;在股权融资方面,根据计算出的资产负债率,进一步得出权益比率,再对股权融资结构进行分析,找出关键年度华为进行的关键政策变动,以及这些政策变动对华为整体融资结构产生的影响。通过本章对华为公司的分析,得到华为公司的融资结构特点。然后从个体推演到整体,为中国跨国公司的融资结构提出一定建议,得出普遍适用性结论。
华为公司概况1987年华为正式组建,为一家全员持股的民营企业,如今具有18万名员工,当中有3400多名外籍员工。业务延伸至170多个地区及国家。主要面向通信网络技术与产品的生产、销售以及研发,为电信运营商提供固定网、移动网、信息通信网以及增值业务等诸多方面的网络解决方案,是国内电信市场的主要供应商,现在在国内甚至全球都处于重要地位,并且已然成功地进入世界通信市场。该企业在全球构建了八个地区部、五十五个技术服务部及代表处,服务及销售网络遍及世界各地,为三百多个运营商提供服务,当中包括全球电信运营商50强的二十二家企业,其产品已迈向九十多个国家如韩国、泰国、X以及法国等,借助Dittberner统计能够得知华为NGN系统占据全球市场18%的份额,在全球位列第一,在世界交换接入设备出货量上持续三年位列第一名。目前来看,华为已经是中国较为成熟的跨国公司,在全球的地位也逐渐提高尤其在电信行业,华为已经是领头羊,是很多跨国公司模仿和借鉴的对象。所以选择华为进行融资结构分析,能更好的给跨国公司如何调整债务融资结构以及如何应对在融资过程中面临的风险提供参考,在中国跨国公司融资计划的制定中可以起到重要作用。
(二)债务融资结构
债务融资占比对华为公司资产负债率变动的分析可以得出债务融资结构的基本特
点和关键年度变化原因。
如下图所示:
资产负债率表
年份 | 资产负债率 |
2013 | 64.7 |
2014 | 67.7 |
2015 | 68 |
2016 | 68.4 |
2017 | 68.8 |
数据来源:华为公司2013年~2017年年度报告
通过上图研究能够得知,2013-2017年该企业具有的资产负债率呈现持续增长趋势,从最初的64,7%到2017年的68.8%。与上文的百大跨国企业相比,已经远远超过其平均水平。借助以上数据可知该企业近年来的负债率维持在60%左右,对于跨国企业而言属于较为适宜的比值,原因是大部分跨国企业具有大量债务融资途径,对于跨国企业而言债务融资的难度很小。然而对于国内跨国企业而言,可能相对较高,因为将2015年国家外汇局要求跨国企业具有75%的资产负债率充当标准,要是跨国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达到75%以上则企业难以开展外部债务融资。
债务融资结构2014~2016年华为公司债务融资统计表
债务融资 | 2014 | 2015 | 2016 | |
短期借款 | 集团内担保借款 | 1891 | 568 | 601 |
信用借款 | 0 | 1299 | 1397 | |
长期借款 | 集团内担保借款 | 22254 | 15534 | 16925 |
应收账款融资 | 0 | 2443 | 2791 | |
信用借款 | 1382 | 1150 | 821 | |
公司债券 | 2581 | 7992 | 22264 | |
总额 | 短期借款总额 | 1891 | 1867 | 1998 |
长期借款总额 | 26217 | 27119 | 42801 | |
债务融资总额 | 28108 | 28986 | 44799 | |
非流动部分 | 17578 | 26501 | 40867 | |
流动部分 | 10530 | 2485 | 3932 |
数据来源:2014~2016年年度报告
①资金来源不断丰富
有上图可知,华为公司债务融资主要来源于长期借款以及短期借款,后者主要含有公司内担保借款以及信用借款,长期借款主要含有公司债、信用借款以及企业内担保借款等。并且于2015年才引入信用借款和应收账款融资。与最初的融资方式相比,华为公司的债务融资结构趋于稳定。
②规模扩大,长期借款比重增加
2014至2016年间,债务融资规模不断扩大,但是于2017年有缩减趋势。当中2014-2015年企业债务呈现缓慢增加的趋向,增幅只有3%比营业利润以及营业收入增幅少很多,然而2015-2016年公司债务融资额从290亿元增加至448亿元、增幅达到50%以上。从以上折线图中分析可知,2014~2015年间增长较缓慢的原因是长期借款没有增加,而2015至2016年债务融资增幅较大的原因主要是长期借款总额的大幅度增长,而对此作出主要贡献的是公司债券的大额增长。
③流动性减弱
就流动性来看在三年时间里该企业的流动性负债减少了66亿元但非流动性负债增加了233亿元,由此可知该企业借助加强非流动性负债的调节促使流动性负债减少,如此使得企业面临的短期偿债负担减小,企业具有更强的资金流动性以及财务安全性。
华为公司采用的融资策略是在增加长期借款和非流动性融资的同时,保持短期借款融资,并且增加信用借款,使得融资方式更加多元化。这样的融资策略不仅能保持资金来源,更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融资风险。
④债务融资结构不断优化
从以下柱状图中分析可得,从2014年到2016年,有较为明显变化的是:集团内担保借款比例不断下降,公司债券比例不断上升,直到2016年,公司债券融资比例已经达到了50%。此外,华为公司于2015年开始采用应收账款融资,同时,信用借款融资的比例没有产生明显变化。
3. 国内融资与国际融资现状
随着近年来公司业务的全球化,以及国际金融形势的改变,华为的境外债务融资占比逐年增大。通过2016年年报相关数据可知,该公司的境外金融单位债务融资余额所占比例为78%,境内金融单位债务融资余额所占比例为22%。该比例将该公司境外金融单位债务融资所占比例的最大值予以刷新。以下显示的是境内外债务融资比例图:
从下方柱状图研究可知,从2011-2014年该公司的境外金融单位债务融资占比由69%增长至78%,这是由于近些年伴随企业业务的全球化与全球金融市场的改变,企业债务融资逐渐由以境内为核心转变成以境外为核心,这是跨国经营对华为的债务融资造成的最显著直接的影响。开始跨国经营以后,华为逐步展开其国际化进程,2011年至 2014 年该公司的境外市场销售额所占比例保持在62%-68%,同时境外市场销售额具有10%的年度平均增长率,意味着其跨国运作已然迈向平稳运作期,全球化的均衡布设使华为拥有多元化的融资渠道。跨国经营的模式为华为的融资渠道带来更多的选择,但是华为最终选择了境外债务融资占比更大的债务融资结构一定是因为债务融资成本,即境外债务融资的债务融资利率低于境内的利率。
债务融资利率选择从华为2017年度报表中我们可以得到,华为公司通常利用欧元、人民币或者美元等币种开展融资。当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利用美元进行公司债发行来达到债务融资的目的。关于融资利率种类选取该公司更为青睐选取浮动利率进行短期性融资,特别是利用美元作为结算货币,通过比信用借款以及债权少的融资手段进行融资,不但保证了资金的安全性还能更好地规避过高的融资成本。关于长期负债该公司主要选取固定利率的模式,且把美元作为结算货币开展债券发行,因为用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进行债券发行相比较,美元债券具有更低的融资利率。通过以上内容可知公司在债务融资成本管控上,选取主要将美元充当结算货币开展长期及短期融资,原因是美元属于全球货币方便跨国运作当中的资金结算,并且可以将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出现变动而引发的汇兑损失进行有效地冲抵,如此更加有助于由整体上对公司债务融资成本进行管控。
股权融资结构华为目前的股权融资方式或者更准确的官方说法是股权激励机制主要包括虚拟受限股和TUP。下文将从这两个方面分析华为公司的股权融资结构。
虚拟受限股
在发布的2016年年报当中华为表示,企业属于员工持有100%股份的民企,任正非以及华为工会为其控股股东。企业借助工会采取员工持股计划,到2016年底为止参与员工持股计划的人员数量达到了81144人,所有参与者都是华为员工。该计划促使员工的个人付出同企业的长期运作有效结合,构建了长期的共享体系。公司主要的激励体系之一为普惠员工的股权激励体系,属于公司一直备受优质人才关注的一大原因。该计划当中的股份同一般股票相比较,无法出售以及转让,并且不存在经营表决权以及决策权,然而存在依据股票价值增加的分红权,也就是具有虚拟股的人员在以下一年能够依据每股分红来获得分红,但虚拟股内部价值增值部分不充当年度分红的标准,除非员工辞职则企业依据当年的净资产开展回购。在每年二月公司将发布虚拟受限股的价格,员工依据自身可以配股的数量进行认购并持有,在当年十一月依据确认的认股数量以及认股价格交付资金完成认购,华为把员工缴纳的虚拟股认购资金充当股权融资手段之一,尽管同其它企业股东开展股权认购的金额相比要少,然而华为采取的是全员持股且股东人数相当多,所以每年认购虚拟限售股累计而成的权益资本金额巨大,这向华为对内部股权融资以及外部债务融资的结构进行平衡给予了极大的便利。《华为基本法》于1998年正式颁布,其对员工持股进行的相关介绍为:我们采取的是员工持股机制,其一普惠支持及认可华为的优秀员工,构建员工同企业的命运及利益联合体。其二自始至终让能力及职责性较强的人员入驻企业中坚层。借助研究该企业的虚拟受限股就可以了解华为公司的股权融资现状,从而分析华为公司的融资结构。
外籍员工持股计划华为于2013年设置了面向外籍员工的持股计划,其向全球170多个地区以及国家提供产品及服务,具有三万名外籍员工,然而企业发布的虚拟受限股因为未能获取所有国家及地区的法规法章程认同,股权激励体系仅仅面向中国员工,至于外国员工难以同中国员工一样持有股份及获得企业分红,尤其在华为的跨国经营进行到如今这样一个全球阶段的时候,一定会对外国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产生影响。鉴于上述情况,2013年华为发布了时间单位计划,这是专门针对外籍员工设置的持股计划。可是本国员工也可以参与该计划,该计划并非为海外版的虚拟受限股,而为公司构建的另一种股权激励计划,属于对虚拟受限股的升级或者补充。两者的共同指出为都可以得到分红和股价升值收益。不同的地方是TUP不像虚拟受限股一样是“股票”,而是一种现金递延激励。TUP有一个期限,如华为的TUP是五年期的,到了第五年员工在获得分红和股价增值收益后公司会对该项权益清零。具体操作流程如下所示:
第一年企业依据员工绩效状况向员工配股,该年具有X元的股票价值;
第二年员工能够获得的分红权为1/3*配股数;
第三年员工能够获得的分红权为2/3*配股数;
第四年员工能够获得的分红权为所有配股数;
第五年员工在获得的分红权为所有配股数的状况下,还可以开展股票值结算,比如该年具有Y元的股票价值,则员工可以获得所有配股数的分红权以及(Y-X)*配股数的股票增值收益。
TUP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全球各个公司员工的积极性,将员工利益与公司持股挂钩,不但减轻了员工的不平衡心理,也为华为创造了独一无二的股权融资结构。
股权激励政策调整
1.饱和配股制
2008年该公司将虚拟受限股作为核心的股权激励体系出现了一定的调整,工作级别不一样则获配的持股量也不一样。例如员工的级别是13级,则具有2万股持续上限,而14级具有5万股。如果13级员工累计持有的虚拟股达到两万股,就不再分配新的虚拟股整,实行饱和配股制,即规定员工的配股上限,了,除非努力工作,增高自己的等级,才能获得更高的配股额。这一次虚拟受限股的政策调整有利于增强员工尤其是新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2.叫停“个人助业贷款”
2011年华为的股权激励机制发生了一定的政策调整,但这个调整不是内部原因造成的,而是外部监管部门叫停了华为的“个人助业贷款”。每年华为员工根据自己的表现和等级可以获得不同数量的虚拟股,认购股票需要支付少则几万多则几十万元或上百万元的购股资金。华为的“个人助业贷款”就是为了帮助员工购买股票而存在的贷款。每年配股的时候,华为的员工如果觉得资金困难想通过贷款的方式认购股票,可以和华为的指定银行开展数量不限的个人助业贷款,金额由几万至几十万或更多,从2001年起采取虚拟受限股时就已经出现个人助业贷款,各类消息来源都表明,数家由华为指定的银行向其员工给予了百亿元以上的股票贷款,截止到2011年才被中止。叫停的原因是:2011年底国家审计署发布通告:银行为华为员工提供的个人助业贷款用途为内部配股,这属于一种明显的违规行为,存在巨大的、难以预料的风险。银监会按照审计署的通告进行核查,指出该公司的协作银行必须暂停对该公司员工开展个人助业贷款业务,2012年三月该公司进步内部通告:银行已经终止个人助业贷款业务,员工必须自行筹措所有认购资金。从2012年起该公司员工进行虚拟股购买时无法再从指定几家商业银行获得“个人助业贷款”,员工需自筹资金来购买股票。虚拟股的银行贷款断流为华为的股权融资带来一定的影响,华为的股价最近五年一直没有发生变化,是因为公司在进行控制,如果股价太高,新员工的配股成本会比较高。也可能是因为失去了“个人助业贷款”这种以股权融资表象包装的债务融资实质的资金流后,公司的股权融资能力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虚拟股股价必须保持不变。2011年之前(含2011年)华为每年股权融资获取的相当一部分资金是从上述几家指定商业银行以“个人助业贷款”形式获得的,而切断了这一资金来源,华为的股权融资结构显然需要进行调整,虽然无法获知2012年及之后年份的每年融资规模,但相信股权融资发生额的比重应该不会超过1/3。最近几年华为的配股数的确越来越少,也从侧面证实了这一想法。
三、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从以上对华为公司融资结构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华为公司融资结构有以下特点:
1.债务融资所占比重大
由上文分析中,我们得知,2014-2017年华为具有比较高的债务融资比重并且在变成跨国公司以后呈现上行趋向,公司自2014年至2017年具有60%以上的资产负债率,由此可见其负债率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也就是债务融资所占比例相当高。并且不但能够直接通过资产负债率的改变认知到该公司具有相当高的债务融资比例,还能够借助债务融资所有数据持续增加的趋势得知,在华为的跨国经营进入稳定期后,公司的债务融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可以看到这个时期的华为随着境外金融机构债务融资占比的提高,债务融资的方式更加多元化。
总体来说,跨国经营的模式为华为带来了更高水平的债务,根据理论,对跨国公司来说,保持一个较高的债务融资比重是更有利的。但华为具有的资产负债率同跨国企业债务融资比重的最大值相接近,这必定导致其后续融资遭遇不利的作用,一旦融资遭受阻碍则必定导致华为跨国运作的市场拓展遭受极大的影响。这是当前华为公司融资过程中面临的最为显著的风险和挑战。
2.华为的债务融资结构较多元化
全球化运作对该公司的债务融资结构造成重大作用,促使其具备稳定性更强的债务结构,不仅将现金流问题处理掉,还使其借助债务实施全球化目标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其具有的债务融资结构体现在这么几个方面:一是华为境外金融机构获取的债务融资的比重逐年提升,公司债务融资逐步从以境内为主转为以境外为主。二在贷款方面境外银行占比最高,伴随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欧洲银行采取组团方式向华为提供贷款。这意味着诸多国家的银行认可华为。其三试点开展债券融资。公司债券是2012年开始使用的新债务融资方式,发生在海外,是华为第一次进入直接债务融资市场。
3.华为的管理层持股比例大
华为的股权结构特点鲜明,就是管理层持股比例大,几乎所有的管理层都是华为的大股东,这会大大减少代理成本的存在,这也让该公司在跨国运作的过程当中可以进行大量同股东价值最大化以及企业价值最大化相吻合的决策。华为的股权基本上掌握在员工手里,任正非作为创始者仅持有1.4%的股份,而工会持有98.6%的股份。任正非同工会联合持股的模式一直使用到现在。
此类股权结构将有效地避免代理矛盾的产生,让员工获得集体荣誉感,可以向企业提供更多的服务,同时在跨国运作当中将企业利益作为核心,在行为上同企业利益最大化相符。再则外国员工是无法持股的,为的是避免华为遭到并购。其属于一类相当合理与科学的股权结构,对于国内想要开展全球化运作的企业而言是极具参照价值的。
(二)建议与启示
根据上文中对华为公司融资结构的特点分析,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当前华为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启示,虽然华为公司的融资结构并不完美,但是华为公司独特的融资结构设计也可以为国内大部分跨国公司提供一定的参考,有利于跨国公司进一步完善自己的融资结构,最大程度上规避风险,获得公司价值的最大化。
1.保持合理的债务融资比重
跨国企业必须重视对债务水平产生作用的因素,设置一个科学的债务融资比重。有关该比重的因素包含汇率波动风险、公司的国际化程度、金融市场的运作状况以及行业的多元化运作等。通常来说在跨国企业具有比较高的国际化程度时,所选择的债务融资比重可以适当高一些,例如华为具有60%以上的债务融资比重,这同其国际化程度较高是比较吻合的。
总之,在综合理论分析和案例分析后,可以得出的是跨国企业必须全面关注各类因素对债务水平的作用,维持一个较为科学的债务融资比重。不可为了获取更多的避税收益而利用过多的债务融资,否则跨国企业极易发生财务危机甚至加大倒闭的几率;也不可忧虑遭遇财务危机而选取过少的债务融资,如此将失去借助较低的债务成本获得债务融资的良机。同时在跨国企业具备比较高的全球化水平时,相对比较高的债务融资比例同该时期的跨国企业运作更为吻合。
2.建立多元化的融资结构
跨国公司进行债务融资将会受到东道国的金融管理水平的积极影响。要是跨国企业在发达国家东道国当中必定可以入驻至更为成熟的金融市场中,如此借助低成本的融资手段开展债券融资,形成多样化的融资结构。华为选取的是包含信用贷款以及公司债等各类债务融资模式。为了实现预防资金供给所隐含的风险性,并且实现融资成本减少与债务融资结构优化的目标,跨国企业必须采用跨国运作的方式,充分利用发达国东道国的成熟金融市场,开展多样化及多途径的融资结构管控及资源开发。
3.研究利率、汇率走势,合理安排筹资
在利率位于从高至低过渡阶段或者高水平时,必须尽可能地减少筹资,至于需要筹集的资金必须尽可能地选择浮动利率的计息手段。在利率位于低水平时筹资是比较有利的,可是必须预防过度筹资。在筹资不佳时则必须尽可能地减少筹资或者仅筹集运作所需的短期性资金。在利率位于从低至高过渡的阶段,必须依照资金需求量进行长期资金的筹措,尽可能地选取固定利率的计息手段来确保资金成本较低。再则由于经济全球化的作用,资金在全球间快速流动,全球间的经济来往持续增加,汇率改变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力不断加大。所以具有进口及出口贸易的企业,一定要根据汇率的改变对筹资策略进行快速调节。
参考文献
[1] Cohen and Paul Public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interstate spatial spillovers and manufacturing costs [J].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2014, 86( 2):251-260 .
[2] Myers.S C. The Capital Structure Puzzle [J].The Journal of finance, 1984(9):575-592.
[3]Berger A. N & Udell GS F. The Economics of Small Business Finance. The Role of Private Equity andDebt Markets in the Financial Growth Cycle [J].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1998(22): 13-67.
[4]Fluck. Venture Capital Contracting and Syndication: an Experiment in Computational Finance.Congress Daily AM [J]. 2000(12): 12-14.
[5]Stiglitz E., R. Weiss. Modern Small Industry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M]. New York: MeGraw-Hill, 1981.
[6] Burgman, T.An Empirical Examination of Multinational Corporate Capital Structure[J].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1996(27): 553~570.
[7] Chkir. I. and J. Cosset. Diversification Strategy and Capital Structure of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J]. Multinational Financial Management,2001(11) : 17~37.
[8] Doukas, J. and C. Pantzalis. Geographic Diversification and Agency Costs of Debt of Multinational Firms[J]. Corporate Finance, 2003(9) : 59~92.
[9] Shleifer, A. and R. Vishny. Liquidation Values and Debt Capacity: A Market Equilibrium Approach[J].Finance,1992(47): 1343~1366.
[10] Stein, J.Internal Capital Markets and the Competition for Corporate Resources[J]. Finance,1997(52):111~133.
[11] HalitGonenc; DanielJ. deHaan. Firm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Capital Structure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The Role of Financial Development[J].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 2014,Vol.50 (2): 169~189.
[12] 吴岩.中小企业国际化过程中的融资问题探讨[J].特区经济,2011,5:248~249.
[13] 朱勤. 基于权衡模型的跨国公司资本结构的决定因素分析[J].财经科学,2003,5:399~401.
[14] 李翀. 论跨国公司资金融通的内部化[J].国际金融研究,2004,3: 28~32.
[15] 韩忠雪,朱荣林. 跨国公司国际化经营与债务融资成本[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3,11:12~16.
[16]王战勤.企业筹资风险管理分析[J].会计之友,2011(32):54-55.
[17]孙和福.国有上市企业筹资风险管理与防范[J].学术交流,2012(09):116-120.
[18]简妙如,王丽新.小微企业筹资风险管理问题与对策探讨[J].新经济,2016(35):97-98.
[19]李静.基于房地产企业筹资风险的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4(22):47+49.
[20]姚江红,田亚平,刘晓燕.论我国中小企业筹资风险的成因及防范[J].现代商贸工业,2011,23(13):7-8.
[21]王旭,刘硕.企业筹资方式与筹资风险浅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05):61-62.
[22]中南.国际企业筹资风险管理[J].国际商务研究,1994(03):56-60.
[23]向静.中国企业资本结构之非显性筹资成本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05.
[24]张琦.股票筹资风险管理及相关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3.
[25]黄科严.民营企业筹资风险研究[J].北方经贸,2016(12):121-123.
[26]郭伊楠.融资艰难时期:企业筹资和投资风险管理探析[J].中国经贸导刊,2010(01):71.
[27]李九妮.企业负债融资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5,37(S2):30+47.
[28]王静:《新形势下现代企业融资结构政策及其改进》,《财会通讯》2014年第19期。
[29]胡曲应、蒙燕梅:《房地产上市公司融资结构分析》,《财会通讯》2016年第17期。
[30]潘菁、蔡丽娟:《我国跨国公司融资结构及其优化》,《中国经贸导刊》2012年第19期。
[31]阚璇:《我国跨国公司融资问题分析》,《时代经贸(下旬刊)》2007年第10期。
[32]邵学言、陈玉:《我国跨国公司融资结构与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海南金融》2006年第3期。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打字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711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