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教育改造工作存在的问题

 摘要:

教育改造工作是监狱治理工作的核心,监狱治理的现代化给教育改造工作提出了四大挑战。因监狱改造罪犯功能的有限性,教育改造工作面临着教育改造价值认同与现实情况差距大、教育改造效果往往呈现”昙花一现”、教育改造整体能力与现实需求不匹配、教育改造社会融入程度不高的窘境。为了更好地推进监狱治理现代化,本文提出新时期的教育改造工作要在治理理念上推进法治化、在治理队伍上推进专业化、在治理手段上推进智能化、在治理路径上推进社会化这四个路径上下功夫。

 关键词:监狱 监狱治理现代化 教育改造工作

  一、监狱治理现代化简述

中国当前正处在一个现代化的剧烈变动之中,监狱也同样感受到国家现代化浪潮所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学者王云海指出,从人类历史来看,监狱行刑并不是先有理论后有实践,而是先有实践后有理论,因此,有关监狱行刑的诸理论与其说是监狱行刑的实际根据或真实理由,不如说是人们为了说明或变革实际的监狱行刑这一实践活动,而提出的探讨体系或理念方针。[②]监狱治理现代化就是监狱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教育改造工作作为监狱内生的一个体系必然要顺应监狱治理现代化的潮流。但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治理是一个含义广泛、无所不包的术语。在中国,学术界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关注”治理”问题,中国的”治理理念”和西方的”治理理念”在性质上在逻辑上存在着根本差异现代化主要是过程和程度,它是一个永无休止的过程.

  二、监狱治理现代化对教育改造工作提出的挑战

监狱发展的历史充分表明:监狱的演变与发展,必然要适应和遵循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并在社会发展的大体系下不断完善和发挥其职能作用。监狱作为国家治理的基本单位和载体,具有极其丰富的国家特性与地域特色。中国监狱的教育改造工作,应该说是比较成熟,有着一套比较完整的工作体系。但因当前时代背景、刑事政策调整、刑罚结构异变等根本性要素影响,造成如今的监狱教育改造工作水平与司法体制改革、依法治国方略以及公正文明执法等社会发展需求相抵牾。从监狱治理现代化的要求出发,更是希望通过教育改造工作,从而减少重新犯罪、促进公正文明执法、推进依法治国、创建和谐社会。基此,我们认为,在此语境下,教育改造工作需要应对以下挑战:

(一)教育改造工作中心化的问题

教育改造在监狱改造中到底处于什么地位?这是一个非常纠结的提问。2010年司法部召开的全国监狱教育改造工作会议上就明确提出,要坚持把加强罪犯教育改造工作作为监狱工作的中心任务,坚持把教育人、改造人、挽救人放在第一位。或许每一个民警都会异口同声地说是中心地位,但实践中总是给人一种边缘化的”印象”。答案不得而知。但如今从治理的理念上看,监狱系统上下都需要明确教育改造工作的定位,不能受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左右摇摆,真正贯彻到现实工作中去。

(二)教育改造工作科学化的问题

改造人的工作就是一门科学。教育改造科学化就是使教育改造工作符合教育改造规律。不可否认,教育改造工作一直朝着科学化方向努力并取得成效,但从治理的目的看,仍需要继续提高教育改造工作的效果和效率。教育改造工作效果和效率则需要出发点和归宿点相互呼应,形式和内容紧密结合,载体和手段互相促进,而不会忽视任何一方导致效果、效率打折扣。

 (三)教育改造工作专业化的问题

专业本领是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因各种原因,监狱工作专业化起点不高,故教育改造的专业化也不会凸显。即使是当前对监狱民警进行了分类,但对专业化促进不大。”专业化”就要大力培育监狱治理专业人才,用先进的理念、科学的态度、专业的方法、精细的标准,为加强和创新监狱治理提供各种专业服务。可现实中,有多少人用专业化来开展教育改造工作,答案肯定是不多的。从治理的水平看,需要教育改造工作的专业化,而专业化则需要专业化的队伍。

 (四)教育改造工作社会化的问题

此社会化是指监狱融入社会的程度,其中最关键的衡量因素是社会对监狱的接纳度。一方面,监狱在主观上不断追求罪犯的再社会化,千方百计遏制罪犯的”监狱化”过程,避免监狱”亚文化”对罪犯的消极影响,而另一方面由于监禁刑的内容和执行方式常常使得罪犯教育工作社会化的实现变得步履艰难。[⑧]同时,如何使社会客观认识监狱、支持监狱,作为监狱,有义务去做好治理语境下工作要求,而不是逃避、甚至沉默和不作为。

三、监狱治理现代化下教育改造工作所面临的困境

  (一)教育改造价值认同与现实情况差距大

究其原因,在于安全稳定优先于教育改造。在基层,每一个民警都知道,安全责任与执法责任如天,都牵涉到其个人职业安危,大家最终把监管安全放在第一位,教育就无形中变成锦上添花或可有可无的”软工作”。换句话说,在严格规范标准执法与人盯人、人盯物、人盯事、问责制的双重压力下的教育改造的生态环境中,可想而知民警对教育改造的价值怎么去认同、怎么敢认同?怎么会去关注和创新教育改造工作?怎么会将大量的精力和智慧投放在教育改造上?

 (二)教育改造成果往往呈现”昙花一现”

其原因在于缺少对教育改造工作效果的科学评估。现实中,教育改造工作有规定动作和自由动作两类。对前者,往往采取自上而下形式,监狱或监区基本处于机械执行状态,对活动或项目为什么要做,怎么做、效果怎么样等很少深入探索,更缺少指导。而对后者,监狱或监区更多地停留于把教育时间填满了。因此,教育改造工作效果的评估常常是走过场,只有安全问责追责,没有教育问责追责,对监狱还是监区,对民警还是罪犯,都是无所谓。

 (三)教育改造整体能力与现实需求不匹配

重法而轻情。罪犯改造特别是教育改造必须承担复归罪犯人性的工作。目前监狱对民警工作中强调更多的是程序化、规范化(或标准化),对教育改造工作也是如此。事实证明,教育改造工作是需要用”法和情交融”的,而现在过多强调或注重”法”,忽视或不敢用”情”,教育改造工作能力务必被套上了一个”紧箍咒”,必然不能满足现实需求。有人说,现在大家就是混日子,挣口饭吃,缺乏最基本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工作大家推,困难拼命躲,才会造成现在工作中的困境。

(四)教育改造融入社会程度不高

其原因在于:特别要强调一点,监狱治理是治监理事,但核心是人。这些困境背后的原因是监狱民警队伍政治站位不够高,理想信念不够坚定,事业心使命感不够强,而导致对监狱政策体制机制研究不够。

 四、监狱治理现代化下教育改造工作的出路

  (一)在治理理念上,要推进教育改造工作法治化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要推进教育改造工作的法治化,首先要强化教育改造理念。在大众的认知里,监狱是为了惩罚犯人,这是对监狱功能的错误的认知,监狱的存在应该更多是为了矫正犯人。

 (二)在治理队伍上,要推进教育改造工作专业化

监狱治理专业化的发达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监狱治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其主要体现在人员的专业化上。除引进社会资源的专业化力量外,监狱教育改造的力量主要还是以我为主。

 (三)在治理效能上,要推进教育改造工作智能化

教育改造需不需要智能化?答案显而易见。监狱必须要通过智能化来探索掌握教育改造中的规律,提高教育改造效果和质量,提高监狱工作的效率。

(四)在治理路径上,要推进教育改造工作社会化

社会化是教育改造工作做得较为成熟的方面。在现有社会化工作成效的基础上,监狱要切实打破大墙思维,高效整合利用社会资源,优化监狱治理形态。

 参考文献:

[1]盛奇军,男,上海市青浦监狱教育改造科,四级高级警长。

[2]上海市南汇监狱课题组:《老弱病残罪犯集中改造的问题研究》,载《中国监狱学刊》2012年第2期。

当前教育改造工作存在的问题

当前教育改造工作存在的问题

价格 ¥5.50 发布时间 2022年11月22日
已付费?登录刷新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73868.html,

Like (0)
1158的头像1158编辑
Previous 2022年11月21日
Next 2022年11月22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