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性景观概念定位

葛店开发区站前广场的人文景观设计在综合国内外相关铁路交通工程案例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千年古镇、科技昌城的设计概念,整体理念源于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以东晋著名道家、医药家葛洪,驻此结庐炼丹、养生修道形成药谷之乡的历史渊源为背景,抽象概括葛店的

       葛店开发区站前广场的人文景观设计在综合国内外相关铁路交通工程案例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千年古镇、科技昌城”的设计概念,整体理念源于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以东晋著名道家、医药家葛洪,驻此结庐炼丹、养生修道形成药谷之乡的历史渊源为背景,抽象概括葛店的地理区位及文化内涵,同时也概况出站前广场的生态化设计理念,引导人的视觉感受和文化取向。
       第二,通过抽象化的生物分子结构表达国家生物高新区的城市建设和火车站的特殊位置,并结合动态化的人文景观道,形成富于韵律感的视觉效果,设计以“高新城”来寓意交通性广场特征和高铁站区的腾飞。
 人文性景观概念定位
 广场人文景观设计
1.1 人文景观设计原则
       葛店开发区站前广场人文景观设计本着安全性、生态性、可识别性和便利性的设计原则,大概分为三个方面,第一,取现代园林之精髓,采传统园林之内涵,以整齐划一的空间体现宏伟壮观的气度,以移步换景的景观设计体现东方园林思想。第二,以交通广场为面、景观构筑物为点,通过人流交织的步行道串联起整个站前广场,以此达到多视野多角度的立体化效果。第三,以人为本,以流为主,以科技服务于景观造园,以景观绿化服务于人员使用,以大尺度功能性的硬质广场服务于主体人流。
1.2 总体布局
       规划区域内设置的站前广场和商业服务转乘中心采用中轴对称布局,以站房为中心划分,中部硬质铺装和两侧的景观绿化将广场划分为三大部分,广场规划通过主通道、次通道、快速道路和景观道路将整个广场划分为多个层次。景观部分通国休闲小广场、景观休息亭、花卉树木及草坪、特色雕塑、休闲长廊及人文景观构筑物等形成丰富的景观区划。整个广场融交通集散、休闲娱乐、景观绿化、餐饮购物为一体,通过线性分隔,将抽象的“生物分子”串联起各环节,形成大气、简洁、快速的人文景观视觉效果。人文景观细部设计大致分为硬质广场部分、绿化景观部分、小品及构筑物部分、无障碍设施及公交专用线四个部分。商业服务转乘区由下沉设置的出租车、公交、企业大巴换乘点和商业综合体两部分组成。通过高架平台连接站前广场,做到人车分流。
1.3 人文景观设计手法
       在雕塑设计上以传统的图腾柱,结合现代的简洁玻璃体,形成城市地标性交往的构筑物,强调了区域功能的同时,体现出城市的特点,打造了一处城市的景观名片。在硬质铺地上采用图案的设计手法,将当地传统图案、纹样和颜色进行组装和拼接成新的图案
。在绿植设计上合理配置,充分发挥植物本身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以植物本身的特点相互搭配,象征比喻为四季变化,同时赋予历史涵意及场所精神的体现手法来使同林植物景观的意境变得更为深远和宽广。在景观造型上以传统园林的造园手法来体现东方园林思想及将景观设计成象征抽象的“生物分子”来串联各环节,形成大气、简洁、快速的视觉效果。
1.4 动线设计
       主要人行入口设置在高铁站出口右边区域,主要行车入口则设置在左边区域,尽量避免人车交叉引起的堵塞和安却隐患。出入站流线的设置尊循以人文本的设计原则,满足乘客的心理及生理需求,使乘客在第一时间到达想去的目的地。在景观上利用构筑物、灯光觉铺装等元素设计,让其流线的导向更为明确和强烈,使出入站效率更高,节奏更快。同时利用铺装的流线有意识的引导其朝商业区行走。商业服务转乘区由下沉设置的出租车、公交、企业大巴换乘点和商业综合体两部分组成。通过高架平台连接站前广场,做到人车分流。

2绿化设计
2.1 景观绿化设置
       景观绿化区在绿化景点的设置和布局上紧扣生物高新的设计主题,用现代解构手法诠释传统园林一藏一漏,移步换景的精髓,体现出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高科技的有机结合。以流畅曲线园路连接各个小休闲空间,同时设置快速路加强内部广场与外部市政人行道的联系。同时设置了一条从各中心节点景观连通到硬铺广场的园路。园路在设计上也是尽量让简单的路径变得丰富,因此加入了区位景观墙将视线暂时压缩,作为转换空间。
2.2 植物种植
       葛店开发区站前广场的种植方面通过运用乡土植物来塑造呈现独特的地域文化,以华中地区常绿乔木香樟为主,点缀丰富花卉种类形成植物群落。在形态和色彩上做到丰富,和谐,统一。
       硬质站前广场种植以分布两侧的树阵为主,选用银杏,香樟,栾树等挺拔树种,加强了广场整体的气势和统一的序列感。两侧的景观绿化区域以自然种植为主,高层植物的形态上有椎体针叶树种雪松,纺椎体的落叶树种银杏,球体的阔叶树种香樟等主城丰富的林冠线,形成植物背景。中层的植物则在色彩上加强变化强调明暗,色彩,虚实对比。地被植物上则通过修建的花灌木拼花形成较好的序列观赏效果。同时考虑在季节的变化上做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色,冬有绿的效果。在设计上春季有紫薇,牡丹等鲜花盛开营造出广场的生机盎然。夏季有银杏,朴树,榉树,香樟等冠大荫浓的乔木形成成片的绿荫。秋季有黄色的银杏和红色的鸡爪槭。冬天有雪松、香樟、广玉兰、桂花等常绿树种使广场的色彩除了白还有绿。
2.3 高架铁路轨道下绿化设计
在进行高架铁路轨道沿线绿化景观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周围环境,注意桥下的空间利用,由于城际高铁时速每小时高达200km,所以不可避免产生一些噪音,因此需要解决噪音给周围居民带来的干扰。高架铁路轨道下适合种植耐阴的植物,如扶芳藤、熊掌木、八角金盘等适应性强、耐粉尘和硫化物污染的植物。在桥梁上配置色彩丰富的植物景观,造成视觉的多样性。结合园路、停车场等形成景观性过渡带,减少高铁地基对城市的压力与污染。同时使沿线的景观具有连续性。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753.html,

Like (0)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17年10月28日
Next 2017年10月28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