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远球是儿童组羽毛球运动员在训练中掌握的第一项基本击球技术。高远球这一基本技术,是儿童组单打比赛中运用的最多的基础击球技术。通过对高远球地位和作用的分析,得出高远球在儿童组单打比赛中的地位,和影响比赛结果的作用。突出在教学训练中应该抓好的重点。使儿童组运动员能够通过合理的利用高远球技术和战术,提高比赛成绩。
【关键词】高远球;儿童组;地位;作用;注意点

前言
羽毛球儿童组运动员由于身体各项机能处于发育的起始阶段,速度、耐力、灵敏、协调都处于发展的初期。各项身体素质比成人羽毛球运动员较弱。另一方面羽毛球儿童组运动员由于训练时间较短,身体素质相对薄弱,球性较差。导致各项羽毛球技术动作掌握不全面,在儿童组比赛中难以发挥水平。本文通过对现有文献材料的分析得出高远球在儿童组单打比赛中的地位。以及高远球在儿童组单打比赛中可以利用到位率、压制性、滞空时间长的特点,发挥压制对手的进攻、防守创造准备时间、创造良好的进攻机会的作用。通过对高远球的强化训练,在儿童组单打比赛中让高远球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
一、击高远球的技术概念
击高远球是指后场或前场网前,通过协调的动作击打球,使球高空飞行至对手后场端线附近的球。它是羽毛球击球的基本技术之一,也是单打比赛中使用最多的一种击球方式。击高远球就是打的既高又远,球飞至对方底线上空,垂直落到端线内的球[1]。
二、高远球技术在儿童组单打比赛中的地位
(一)羽毛球运动员身体素质重要性
a.力量素质:在羽毛球运动中所有的动作都是由身体中各个对应的肌肉收缩所完成的,而肌肉的收缩的能力就是肌肉的力量。肌肉力量是羽毛球运动的原动力。肌肉的力量可以分为肌肉的耐力和肌肉的爆发力两种,而这两种肌肉力量是根据肌肉的收缩的持续时间和收缩的速度所划分的。羽毛球比赛是持续性较长的周期性运动,因此,需要运动员身体肌肉长时间的工作。所以羽毛球运动员需要很强的对抗疲劳的能力,即肌肉耐力需要很好。羽毛球中的每一个技术动作都需要不同的肌肉协调工作和速度与力量的支撑才能更好的完成。而肌肉的爆发力由两速度与力量组成,所以肌肉的爆发力是羽毛球技术动作完成的支撑。
b.速度素质:从羽毛球运动员的角度来说,速度素质主要分为两种:反应速度和动作速度。首先羽毛球比赛中球速和节奏都特别的快,所以对反应速度的要求很高,这是区分一个运动员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其次是无论是上手空中击球还是下手被动击球,都是在挥拍的基础下完成的。由于羽毛球飞行会受到空气阻力影响,为了减少阻力加快球速,这就需要通过动作速度的提升来加强。
c.耐力素质:是指机体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特定强度负荷或动作质量的能力。羽毛球这一项运动最为密切的耐力是指全身耐力。全身耐力是长时间的进行比赛或者训练的所必须要具备的一种身体素质[2],这一素质和运动员的呼吸和循环这两大身体系统有着很大的关系。首先是有氧耐力,有氧耐力是运动员训练的基础,其中内脏功能起主导作用。
d.柔韧素质:是指人体各个关节的活动幅度以及肌肉、肌腱和韧带等软组织的伸展能力[3]。柔韧性对于羽毛球运动员在比赛和训练中能充分的发挥出自身的肌肉力量,合理地掌握羽毛球各项技术动作和预防羽毛球运动的损伤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e.灵敏素质:在羽毛球比赛节奏变化很快所以需要羽毛球运动员在各种快速变换的条件下,协调、快速、准确、敏捷地完成各种击球动作。因此灵敏素质是羽毛球运动员的必备的素质之一。
由于羽毛球比赛是一项长时间攻防转换的运动,需要运动员在己方场地内通过步法的不断移动,寻找到合理的击球位置进行多拍的连续击球进行防守和进攻的一项持续时间长的运动。所以羽毛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在比赛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也是羽毛球运动员必备的素质。
(二)儿童组羽毛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特点
a.儿童组羽毛球运动员肌肉中的脂肪、蛋白质和无机盐较少,肌肉纤维细,含水量较多。因此收缩的能力较弱耐力差,极易疲劳,但是恢复起来比较快。所以儿童组羽毛球运动员的力量素质偏单薄。
b.儿童组运动员一般处于小学阶段是速度发展的敏感期,这一时期的儿童羽毛球运动员正处于速度素质发展的起始阶段,儿童运动员由于训练时密度和强度不大,而且不会在疲劳状态下发展速度素质,所以相比较成年运动员而言还是偏弱的。
c.儿童时期的羽毛球运动员心脏的重量和容积处于发育阶段,都偏小,心率较快,每千克心输出量较大。心脏收缩力较弱,动脉血管和毛心血管的口径较粗,外周阻力较小,导致儿童运动员的血压低[4]。所以儿童运动员的有氧耐力较差。儿童羽毛球运动员的血红蛋白、肌红蛋白含量较少,导致无氧代谢储备不足,酸中毒要靠心血管系统补偿来消除,所以无氧耐力受到限制。儿童运动员的无氧耐力比较弱,负担最大氧债的能力也较小。儿童运动员的耐力素质差。
d.儿童运动员在这一期间内骨骼弹性好,可塑性大,关节的韧带伸展的幅度大。在一般运动员的训练中这一时期是进行柔韧性和灵敏性训练取得理想效果的最合理时期。在这一时间段的日常训练中运动员的训练对于韧带比较重视,定期会进行下肢为主的拉伸,因此儿童组羽毛球运动员的韧带都是比较好的。
e.灵敏素质与协调性密切相关,6-9岁是发展一般协调能力的最有利时期,因此日常教学训练中儿童组运动员对于灵敏素质的训练还是比较多的,所以儿童羽毛球运动员的灵敏素质是较好的。
根据儿童组羽毛球各项身体素质特点的分析,总结各项特点发现儿童组羽毛球运动员和成人运动员比较身体素质中的力量素质和速度素质薄弱的较为严重,灵敏、协调、反应素质差距不明显。
(三)儿童组单打比赛中主要运用的技术
a.发接发技术:正手发后场高远球、回击高远球;正手发网前球、挑后场高远球。发高远球技术是儿童组运动员掌握的稳定的一项发球技术,所以单打比赛中儿童组运动员一般情况下都会采取发高远球技术,接发球技术同样采用回击高远球。
b.网前技术:网前正反手搓近网高球、网前正反手挑近网低球、网前正手推远网平高球、网前正手扑高网球。对于近网的高球都会采取回搓球;近网的低球会采取正反手挑后场高远球;对手回球质量差的高于网的高球会采取正反手的扑球和推球。
c.中场技术:正手杀高球、正反手放低球网前球、正手抽底线球。中场的高球都会采取直接的杀球;中场对方回击的快球会采取放网前球;中长的平快球会采取正反手的抽底线球回击。
d.中后场技术:杀高球、正手吊球。对于中后场的球一般都会采取快速移动直接杀球或者动作隐秘的吊球。
e.后场技术:高远球、吊球。后场是儿童组运动员击球次数最多的区域,是攻防转换的重要区域。被誉为比赛中的高地,有着极关重要的地位。儿童运动员会采取以速度不一的高远球为主吊球为辅的技术进行攻防之间的不断转换。其中网前的挑高远球和后场的击高远球是儿童组羽毛球运动员在比赛中运用频率最多、最熟练的技术。
因为儿童组运动员的身体素质特点鲜明,加之球龄较短、球性差这些不可避免因素的存在。所以这一年龄组的运动员所学习的技术一方面不够全面和熟练,另一方面有些技术还没有能力能做到。突出发现前场网前的挑高远球,后场的击和回击高远球这技术贯穿于比赛中运动员的防守和进攻之中,比重比较大,是儿童组单打运动员运用最多的击球技术。
三、高远球技术在儿童组单打比赛中的作用
(一)高远球能压制对手的进攻
首先到位的高远球的落点一般在后场二道线内,而且左右可控性比较大,到位的高远球可以将对手“钉”在后场的底线。理想的落点在对方的后场左右角上。虽然说后场到位的高远球并不具有进攻威力,但很难直接得分。由于儿童组羽毛球运动员后场底线的进攻技术、身体素质中的速度和力量欠缺较为严重,在羽毛球比赛中虽然能做出正反手的吊直线和对角线球、杀球、抽直线和对角球的后场进攻手段,但是很容易出现回球不到位和失误。儿童组单打比赛是由双方多回合的进攻和防守组成的,加上儿童组羽毛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中力量和速度薄弱的特征,比赛中为了不让对手打空档和牵制,每一拍击球之后都要回到场地的中心准备下一拍的进攻或是防守。当一方击出后场落球点低且快的后场到位的高球,可以将对手压在后场角落。另一方很容易出现移动不到合理的击球位置,迫于失误和回球不到位的压力,不会盲目的选择进攻,只会回击高远球。这样就能取得压制对手进攻的作用。
因此,高远球的到位率很重要,到位的高远球可以将对手压制在后场的底线迫使对手不能主动进攻。
(二)高远球能为防守创造准备时间
儿童羽毛球运动员由于年龄小,速度慢,反应比慢。在羽毛球比赛中,运动员需要在己方场地里通过步伐的移动来回击对手的来球进行防守或者进攻。而儿童羽毛球运动员由于速度和反应较慢,对于平快球会出现回动不到合理击球位置的问题,下一拍的准备动作做不完整,加上力量素质薄弱,导致回球不能达到理想的位置,这样就不利于防守。为了儿童羽毛球运动员更好的进行防守。所以,在比赛中出现被动的情况下为了限制对手进攻的成功率,应该尽可能的为自己的防守创造充足的准备时间。然而高远球具有滞空性长这一特点。在防守和防守过渡到进攻这一阶段,结合儿童羽毛球运动员速度和反应较慢的素质特点。可以运用高远球滞空性强这一特性,利用前后场的高远球调节自己比赛的节奏,为自己回动至羽毛球场地的最佳防守位置创造时间,这样就能有足够的时间在最有效的防守位置做好防守准备动作进行防守避免被压制后的失分。
根据儿童组运动员速度素质慢的特征,可以利用羽毛球高远球的滞空时间长的特点,发现高远球的滞空性在儿童组羽毛球单打比赛可以起到创造防守准备时间的作用。
(三)高远球能创造良好的进攻机会
儿童组羽毛球运动员由于球龄短,技术学习不全面也不熟练,加上身体素质中的力量素质较为薄弱,他们的进攻手段较为单一。为了不出现失误,很少采用被动进攻的技术,多以主动进攻为主。一般手段多为:正手的中后场的主动杀球和后场的突击吊球为主,上网的扑球,推球,两边中后场的平快球为主。儿童组运动员为了不直接失误,一般只会在对手出现回球不到位的情况下才会主动地进攻。在成人组羽毛球比赛中,对于后场高远球的处理方式一般为直线斜线的互换。如果对拉高远球较为吃亏,应该抢先的变线,劈吊对方网前对角。最基本的还是跟对手打四方球,也就是四个角不断变换位置的球,这需要稳定到位的各种击球技术[8]。在儿童组羽毛球单打比赛中,儿童组羽毛球运动员的技术和速度、反应、力量素质较差。只要连续击打出有效的的压制性高远球,对手移动速度慢的素质特征会暴露。会让对手回动不到理想击球位置,出现被动的情况,加上力量素质较弱,最终会出现回球不到位。这样恰恰给了连续打出多拍有效高远球的儿童运动员方暴露出最合适的进攻的机会,最终和容易直接得分。
结合儿童羽毛球运动员速度素质薄弱和力量的特点,羽毛球运动员在比赛中遇到多回合的压制性高远球的情况下很容易出现回动不到合理击球位置,出现回球不到位暴露出给对手进攻机会的问题。因此,高远球的压制可以给进攻创造机会。
四、训练中的注意点
(一)身体素质发展
儿童组羽毛球运动员的日常素质训练是为了取得比赛的成功而做的准备阶段。儿童组羽毛球单打比赛是节奏很快的,还要通过儿童组运动员不断地利用步伐在场地内进行防守和进攻。所以训练中应该以速度素质和力量素质的发展为主,耐力、协调、灵敏为辅。
力量素质:羽毛球是一项以上肢的挥拍击球与下肢跑动相结合的运动。根据小身体素质训练规律应该侧重于儿童羽毛球运动员上肢力量和下肢力量的协调发展,其中首先侧重发展大肌肉群,然后发展小肌肉群;速度素质:速度素质应该以动作速度和反应速度为主要训练内容;耐力素质:耐力素质应该循序渐进不能拔苗助长。结合有氧和无氧逐步的提升耐力素质;灵敏素质:日常中可以结合游戏在无形中发展素质;柔韧:儿童羽毛球运动员正处于有效发展这一素质的黄金时期,每一段时间都要进行下肢的拉伸。确保柔韧素质的良性发展。
(二)技术发展
儿童羽毛球运动员正处于技术学习的初学阶段,他们对于动作还处于理解阶段尤其在比赛这一紧张的环境下还是会出现动作发力不完整,对于球的控制还是不够好,多余动作比较多[6]。所以特别要注意训练时动作练习的准确性和正确性。训练中应该循序渐进,从无球动作的分解练习,无球连贯动作的练习,击球多球动作的练习,单球多拍的练习相结合训练,最后是比赛中的运用。循序渐进的掌握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和击球的准确性,以及比赛中的合理运用[7]。同时还要区别对待及时的帮助儿童运动员纠正错误。让儿童运动员能够及时的掌握高远球技术,理解高远球的作用,并在比赛中通过合理的运用高远球的技战术并达到理想的比赛成绩。
五、结论
羽毛球儿童组单打运动员身体素质特点鲜明,球龄短,高远球是儿童组羽毛球比赛中最常用的技术,高远球在儿童组比赛中具有很高的地位。高远球在儿童组比赛中具有压制对手进攻、为防守创造准备时间、创造良好的进攻机会的作用很突出。认真的分析高远球在儿童组单打比赛中的作用和地位,在日常的训练教学中要结合运动员身体素质,并进行具有针对性的训练。帮助儿童组羽毛球运动员在比赛中能通过合理的运用高远球技战术,从而达到理想的比赛成绩
参考文献
[1]李明川.浅谈羽毛球击高远球技术及训练方法[J].当代体育科技.2012(01):p22
[2]程勇民,阎济宁,杨新芳.中国羽毛球运动员身体素质特征及其对策研究[J].体育科学.1997(05):p63
[3]刘鑫.身体素质训练方法及其错误的纠正[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9(02):p10
[4]温宇红,肖龙.对高水平游泳运动员耐力素质的评价和耐力训练手段的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02):p6
[5]陈月亮,阮文德.羽毛球运动技战术及节奏特征研究[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06)
[6]朱瑞飞.论羽毛球基本战术[J].体育世界.2006(04):p27
[7]林文弢,李裕和.羽毛球多球训练的生化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6(02):p3
[8]因为爱,所以羽毛球[J].羽毛球.2014(02):p42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7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