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国内的综艺节目越来越多,但质量却参差不齐。以真人秀为例,其同质化现象日益明显,影响了群众的审美体验。在此基础上,一些真人秀节目不断进行创新和发展,使其形式逐渐变得多元化。再加上室内真人秀的收视率持续走低,促使此类节目开始在多方面进行创新,寻求突破困境的路径。本文以浙江卫视《王牌对王牌》为例,详细分析节目的现状及特点,找出创新点和不足之处,并提供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真人秀节目;《王牌对王牌》;创新
On th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Reality Show-Taking “Ace to Ace” as an Example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competition in TV variety shows is fierce, and the homogenization of reality shows is serious. However, under the influence of many internal and external elements, some reality shows are constantly innovating and developing. With the rise of outdoor reality TV programs, indoor reality TV programs have been affected to some extent, making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indoor variety shows in a development dilemma. Among them, a few indoor reality TV programs have begun to innovate in many aspects, seeking ways to break through the difficulties. Taking Zhejiang Satellite TV’s “Ace to Ace”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novation of the program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program production, market operation and media promotion. Due to the accurate audience positioning of the program, many big-name guests are arranged in the guest setting to attract the audience’s attention. In addition, the use of a variety of media to work together to enable viewers to interact with the program in all directions. The innovation of “Ace to Ace” program has brought some enlightenment and reference significance to the current stage of reality TV programs.
Key words:Reality show; “Ace to Ace”; Innovation
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民收入水平越来越高。而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使各个行业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以电视综艺行业为例,节目组为提高收视率,不断购买韩国综艺节目的版权,导致国内的综艺节目千篇一律,几乎毫无新意。与此同时,版权意识不足,经常发生版权纠纷。再加上“限娱令”的实施,导致综艺节目遭到重击。简而言之,广电总局规定每台卫星电视每年不得推出超过一个新的版权节目,卫星电视应保持4个黄金时段的歌唱节目。在“限娱令”的影响下,栏目组调整版权购买策略,慎重考虑节目的结构搭配。由于引进名额有限,平衡了各个电视台的实力。另外,“限真令”的实施,使各大卫视无法凭借大牌明星提高收视率。在这种情况下,各大卫视获得了公平竞争的机会,而真人秀的节目质量也得到提升。
从实际情况来看,娱乐节目的处境并不乐观。而同质化产品较多,严重拉低了节目质量。再加上互联网技术的兴起,使网络小说、网络游戏以及短视频逐渐成为大众的主要娱乐形式。与此同时,芒果TV、腾讯视频以及爱奇艺视频等网站的发展,吸引了大批忠实用户。在此基础上,电视开机率越来越低。需要注意的是,此类网络视频的发展周期并不长,其主要投资领域均为版权付费。不过,此类节目的播放权价格极高。以《爸爸去哪儿》为例,爱奇艺的网络独播权超过1个亿。对于电视台而言,增加播出版权的主要途径就是创建网络电视台,具体包括360影视大全以及芒果TV等平台。为增强品牌影响力,各大卫视也会实施独播战略,用心创作新的节目,具体包括芒果TV的《偶像来了》以及《向往的生活》[1]。为缓解资金压力,视频网站减少购买版权的行为,尝试推出自制内容。在此基础上,视频网站引进大量专业人才,逐步增强投资力度,推出了一系列优质的原创作品。通过这种方式,网络节目的质量直线上升,吸引了更多潜在用户。
在此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卫视综艺混战已然打响。很多老牌综艺节目和新节目陆续推出,上演了一场角逐战。在市场普遍呼唤原创模式的背景下,浙江卫视室内原创竞技类节目《王牌对王牌》创下了浙江卫视的首播纪录,收视率为CSM50,达到2.956%。这在新节目的播出中创造了新的历史纪录,让业界和观众眼前一亮。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分析《王牌对王牌》节目如何获得这样的播出成果,探究《王牌对王牌》的创新模式。
一、《王牌对王牌》的节目概况
(一)《王牌对王牌》节目背景
进入互联网时代以来,电视综艺节目日益多元化。各大电视荧屏竞相播出各类电视综艺节目,竞争日趋激烈。在近两年推出的电视综艺节目中,户外综艺节目增长了70%,产生了许多类型的节目,但随后风向似乎发生了一些变化。在一季度各卫视的新节目中,户外节目和室内节目几乎占总数的一半。浙江卫视以室内竞技为基础,邀请明星嘉宾制作《王牌对王牌》。该节目播出后,浙江卫视的收视率直线上升,而《王牌对王牌》也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真人秀。在这种情况下,浙江卫视似乎在宣告在一个小小室内空间创作真人秀的无限可能。
从实际情况来看,棚内录制是《王牌对王牌》的主要特点。在此基础上,该节目的“聚焦效果”远胜户外真人秀。灯光、舞台、音乐、嘉宾的情感等能得到最大限度的表现,更容易使观众产生共鸣,精巧的游戏环节设置,不仅有室内综艺节目的欢笑和泪水,又有了室外综艺节目的吸引力和趣味性。
综上,在综艺节目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和多媒介融合下的时代,各大卫视要勇于创新,加大核心技术的研发力度,才能制作出优质的综艺节目。通过这种方式,各大卫视既可以提高节目质量,又能提升收视率,从而更好的应对市场竞争。
(二)《王牌对王牌》节目内容和节目形式
1.《王牌对王牌》节目内容
从实际情况来看,将现代时尚与怀旧主题进行融合,就是《王牌对王牌》的核心优势。在拍摄过程中,节目组采用流行演绎与夸张的节目设计,颠覆了影视人物固有的形象。与此同时,欢乐的气氛能够激发观众的情感共鸣,进一步提升节目效果。通过这种方式,既可以吸引不同年龄段的观众,又能提升观众的观看体验。纵观《王牌对王牌》节目的整体播出情况,整个节目充满了欢乐的元素,也有适当的情感点,可以说充满了欢笑和泪水。
2.《王牌对王牌》节目形式
在拍摄过程中,栏目组会选定相应的主题,并要求明星嘉宾分成两队,再以竞技的形式完成任务。通过游戏环节,两组竞争获得高分取得队伍的胜利。经过几轮比拼,失败的队伍会受到惩罚。因此,两队嘉宾都会拼尽全力,争取获得最终的胜利。需要注意的是,《王牌对王牌》还会邀请素人参加节目,合理搭配节目嘉宾的结构。在此基础上,现场的气氛极为欢乐,而观众也会受到感染,使节目效果直线上升。通过这种方式,《王牌对王牌》的收视率持续上升,并逐渐成为综艺节目的领头羊。
二、打造节目特色
(一)主题新颖内容精
1.用流行演绎经典
从实际情况来看,满足观众需求是节目生存发展的基础。因此,栏目组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思想传递。在此基础上,栏目组要慎重挑选节目主题。[2]浙江卫视《王牌对王牌》在激烈的综艺市场的竞争中可以脱颖而出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主题新颖。具体而言,栏目组以经典主题为基础,融入许多流行元素,使节目编排设计变得富有想象力。通过这种方式,彻底颠覆固有的影视剧人物形象。比如在节目第五季中,贾玲、沈腾、关晓彤、华晨宇在现场重新演绎众多经典片段,通过全新的演绎形式,带给观众不同的审美体验。在这种情况下,观众既可以获得重温经典的快感,又能欣赏到截然不同的剧情。
2.经典重聚
媒体,特别是电视,已经开发出建构身份的新能力。从实际情况来看,媒体逐渐成为建构文化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其功能也产生了较大的差异性。[3]需要注意的是,综艺节目的本质是娱乐,但一味追求喜剧效果,必然会使观众产生审美疲劳。因此,栏目组要在娱乐的同时,融入更多的经典元素。以第三季为例,浙江卫视邀请到了《康熙》剧组录制节目。在明星嘉宾的协助下,几位主演联手为观众奉献了一场视觉盛宴。除此之外,张国立身兼演员和导演,工作的繁忙让他顾及不上家庭,和妻子一直没有机会举办属于他们的婚礼。于是节目组在现场提前准备一个环节,让张国立的妻子邓婕穿上婚纱,在节目现场举办了迟到的婚礼,圆了张国立老师的梦,同时也赢得了现场观众的呼声与感动。比如第四季《还珠格格》剧组的主演重聚在王牌舞台,在演绎剧中经典片段的环节中,节目组安排老佛爷等嘉宾陆续上场。尤其是老佛爷出场将这个环节推向高潮,当晴儿与老佛爷相遇时,两人瞬间相拥在一起。望着热泪盈眶的两人,在场的每个人都被这一幕感动了。
此外,《西游记》剧组、《新白娘子传奇》剧组以及《情深深雨蒙蒙》剧组均成为了《王牌对王牌》的嘉宾。在他们的努力下,重现了一个又一个的经典镜头,使观众们梦回当年,进而引发情感共鸣。把握节目的节奏,重塑经典形象,融入怀旧元素。综艺节目中重温经典不仅是对我们经典的延续和传承,而且在如今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中给了观众太多的回忆、温情与感动。[4]
(二)传播主流价值观
1.传递匠人精神
真正的“匠人精神”就是把真诚的内心情感投入到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当中,真正热爱职业,在工作中保持诚心,追求一种人与物对话、共舞、交融、合一的境界。[5]以第三季节目为例,《西游记》剧组来到《王牌对王牌》。几位老艺术家感慨万千,积极配合游戏,让观众们大饱眼福。《西游记》在今天不仅仅是一部作品,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一种精诚团结,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拍摄过程中,作为演员不管过程多么困难多么苦都要自己克服,为的是给观众呈现一部更完美的作品。无论任何职业,都需要具备匠人精神,这也是我们现在的时代所需要的。换而言之,老艺术家们是影视界的瑰宝,也是传承影视文化的领路人。在他们的努力下,影视文化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从实际情况来看,能够代代相传的作品,就是所谓的经典作品。在六小龄童出现后,王源上前讨教孙悟空的扮演方法。六小龄童倾囊相授,手把手的传授对方演绎技巧。在节目中,六小龄童明确指出年轻演员的困境,并呼吁观众给予他们更多的耐心,使其获得足够的成长空间。通过这种方式,既可以培养更多优秀的青年演员,又能推动影视文化的发展。
2.体现社会责任感
综艺节目大多以请明星嘉宾到现场、搞笑娱乐为主。在如今正在发生的重大灾难事件面前,《王牌对王牌》在节目中宣传反映社会的正能量,也体现了节目的社会责任感。第五季第4期主题是致敬时代王牌,献给最美的医护工作者。把快乐化作能量,用笑声传递信心。王牌家族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致敬抗疫医护人员,节目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在武汉爆发为开头:这个冬天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我们原本的生活节奏。疫情危急,却有一群人义无反顾,挺然逆行,用他们的才华和生命为我们的生命和生活筑起一道防线。新型冠状疫情是全世界正在关注的热点话题,节目现场视频连线多位在抗疫中冲锋在前的医护工作者。他们中有病理科的晓丹医生,有冲锋在前的90后护士蒋烨南,有在抗疫中不幸感染新冠肺炎、与病魔顽强斗争的护士李婷……录制现场,每个人的讲述都让人动容。医务工作者所面临的环境和工作压力是我们无法想象的,和在战场上一样随时都有可能感染病毒,随时面临死亡,他们却义无反顾地前往战场。节目现场是没有观众的,但是有一百位正在一线奋战的医务工作者的家属实时收看录制,现场连线。贾玲、沈腾、华晨宇、李晨、柳岩等诸多明星,共同组成“最强圆梦天团”,现场接受来自抗疫一线“逆行者”们的心愿,用这一特别的形式,慰问与感谢日夜坚守在抗疫一线的医务工作者,这充分体现了栏目组的社会责任感。
电视节目的影响力是比较大的,更应当传递社会的正能量。在重大的灾难面前,我们都不能置身事外,每一位医护人员包括每一个人都做出了自己的努力,同样《王牌对王牌》节目也通过自己的方式表达出了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三、注重受众体验
(一)找准节目定位
1.节目定位明确
在设计节目时,栏目组要明确节目定位。具体而言,栏目组要选定制作风格、目标受众以及思想主题等细节,并提前确定嘉宾名单。需要注意的是,节目特色、节目风格以及节目内容的规范和制约均与节目定位密切相关。与此同时,节目定位还关系到节目质量、宣传水准以及舆论导向等情况。《王牌对王牌》目标受众群体范围广,第一节目策划致敬经典,会吸引很多老一代观众的收看。而经典重温的环节,能够提升观众的忠诚度,使他们对明星嘉宾充满期待。第二节目组以室内游戏为基础,找准了新的节目定位。游戏环节欢声不断,吸引了很多年轻观众收看节目。
2.受众范围广
根据最新《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3月 ,我国网民规模已达9.04亿,较2018年底增长7508万,互联网普及率达64.5%,较2018年底提升了4.9个百分点。在视频方面,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络视频的用户规模达到了8.50亿,占网民整体的94.1%。通过数据可以看出,除了传统媒体之外,如今通过网络传播的趋势日渐增长。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数据报告中的很多互联网用户有很大一部分都有可能是《王牌对王牌》节目的潜在观众。比如第四季在腾讯视频客户端上的播放量已经超过了3.2次亿的播放量,可见《王牌对王牌》节目网络受众范围之广。
(二)观众参与度高
1.节目现场观众的参与
从实际情况来看,栏目组可以邀请素人、大学生、劳动模范、民间艺人以及典型人物参加真人秀。与此同时,栏目组也要减少对观众的年龄限制,使更多的人参与互动。[6]《王牌对王牌》在节目现场的游戏环节中会邀请观众与嘉宾同时参与游戏。以第五季节目为例,栏目组邀请到了外国友人参与到传声筒的环节中。沈腾传声外国友人,现场笑声不断。既丰富了节目看点又增加了观众的参与度,增加了受众体验。
2.场外观众的参与
除了节目录制现场观众参与度高之外,《王牌对王牌》也非常注重拉近场外观众参与节目的距离。在《王牌对王牌》第四季第五期中,栏目组想出了新的互动方式。简而言之,两队嘉宾进行比拼,输的队伍要发送指定的自拍照。随后,栏目组会引导网友P图。通过这种方式,使节目热度直线上升,微博话题阅读量108.5 亿。以微博话题模式让观众广泛参与既增加了节目热度又增加了观众的关注度。又比如在优酷平台,为了让网友能深度互动和参与节目,专门开辟了互动专区,推出了“王牌挑战”PK榜,由优酷的网友支持力度来决定谁获得最后的“王牌”。
因此,《王牌对王牌》不管是节目现场的参与还是节目线下观众的关注与讨论,都表明了参与度高的节目能够吸引更多观众。通过这种方式,减少雷同嘉宾的出场,使观众维持期待感。
四、《王牌对王牌》节目的创新模式
(一)多重悬念设置
1.神秘嘉宾出场
为提高观众的期待值,栏目组会设置神秘嘉宾,使观众保持较高的热情。以《王牌对王牌》为例,栏目组特别擅长制造悬念。具体而言,在节目进行的过程中,有很多嘉宾会邀请圈外内亲友到达现场助阵。除此之外,栏目组还会邀请常驻嘉宾的家人参加节目。以第三季节目为例,几位常驻嘉宾的家人都出现在了节目中。他们这些亲友团会出现在节目中嘉宾们事先都是不知道的,“神秘”嘉宾的出场既让嘉宾们惊喜又让观众收获了另一份感动。除了直接出场之外,还会通过蒙面的方式在游戏环节让嘉宾们自己推测,极大激发了观众的观看欲望。
同时,常驻嘉宾会以抽签的形式,逐个介绍明星嘉宾。而在明星嘉宾出场之前,观众会维持较高的期待感。当明星嘉宾出场后,观众们才能大饱眼福,现场的气氛也将达到高潮。需要注意的是,浙江卫视在这个舞台上安排了很多老朋友和演员的重聚。
2.设置“卧底”角色
悬念的设置是电视节目创新的重要手段,悬念既可以让节目拥有更多的忠实粉丝,又可以提高节目的收视率。节目组精心安排的悬念设置在很多环节都会紧紧影响观众的心理。[7]在节目开始时,通常会设置一个“卧底”角色。所有在场的嘉宾会根据每个环节设置的游戏任务拿到提示。他们不仅要完成游戏的任务,还要找出“卧底”。整个过程产生了一个又一个紧张刺激的高潮,激起了观众的好奇心。直到节目结束,“卧底”的身份才被破解,观众被一个个悬念吸引,始终深深地沉浸在节目中。《王牌对王牌》很大的一个特色是不断推出新的游戏环节,在第五季第二期有胆有识的游戏环节中,两队同时接受一个游戏挑战,一队上场进行挑战时,另一队判断出谁是真正的伪装者。王牌家族队接受的是谁的脚下有泥鳅,四位队员脚会浸泡在带着隔板的水桶里,水桶隔板一侧放满了泥鳅,需要通过观察来判断出谁是那个真的脚碰到泥鳅的伪装者。王牌经典队接受的是谁吃了特制下午茶,四位队员每位面前有一份下午茶的套餐,其中有一份是芥末蛋糕和酱油,王牌家族队需要根据表现判断出谁是真正的伪装者。这样的游戏环节不仅让对方队伍猜测谁是伪装者之外,而且让观众在屏幕前也会根据他们的表现推测伪装者。既把握了节目的节奏又极大增加了观众参与观看的好奇心。
(二)“IP”对决模式
当《王牌对王牌》的节目创新模式越来越清晰,但节目未播出时,有观众猜测的节目模样是室内版的《奔跑吧兄弟》。其实二者有明显的不同。首先,《王牌对王牌》最大的看点在于强调IP对决,邀请到的明星嘉宾进行队伍与队伍之间的对决是在狭小的空间里进行的,给观众呈现的竞争感会更足。与在户外空间里各种大型游戏相比,《王牌对王牌》游戏设置更为小巧。其次,游戏只是对决的层次之一。总体呈现上更多的是语言类,在户外综艺中很难淋漓尽致表现的才艺比拼也是一大重点。[8]
如今诸多真人秀综艺节目中都会邀请嘉宾进行“IP对决”,但如何将“IP”打造成吸引观众眼球的阵容也是创新的关键点。《王牌对王牌》每期节目围绕一个主题,邀请两支王牌团队并由每个队伍的队长带领队伍进行PK对决。从表面看团队对抗并没有什么新意,但其实“王牌”里面的团队可是大有来头。一方面节目现场会邀请当下最火、最有话题的“团队”,有可能是当下热播电视剧或者电影的男女主角,也有可能是最火的综艺节目的嘉宾来PK。比如第五季第9期邀请到了热播电视剧《庆余年》和《三生三世》,“开心麻花团队”和“王牌团队”等等。另一方面还会邀请非常经典的影视剧IP中主创人员进行节目上的对决,比如《情深深雨蒙蒙》剧组和《还珠格格》剧组。当下很火的年轻演员可能不被大众熟知,但出道几十年仍然能保留并被大众熟知的经典作品主创人员一定会吸引更多观众的眼球。与此同时,节目组也会根据领域及年龄段划分队伍,制造更多的话题性,进而提高收视率。
因此,《王牌对王牌》节目不单单选择是当下很火的影视剧演员对决,而且还会邀请到经典作品的主创人员进行“特定”的对决模式。抓住了不同年代的眼球,让节目受众更加广泛。除此之外,节目组极为重视粉丝效应,不断创新节目形式,逐步扩大受众群体。通过这种方式,提高节目质量,进而吸引更多的潜在观众。在此基础上,《王牌对王牌》逐渐成为室内综艺节目的代名词。
(三)多元媒介下的制作宣传新模式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媒体行业迅速崛起,使大众接收信息的渠道日渐丰富,与此同时,信息传播速度也越来越快。传统媒体以前是长期处于传播途径的主导地位,而新媒体行业的迅猛发展,使传统媒体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再加上体制的缘故,导致传播趣味性直线下降。在这样迫切寻求新出路的情况下,促使传统媒体开始向多元化媒体融合发展。
1.多元媒介下的制作模式
在多元媒介融合的背景下,《王牌对王牌》也抓住机会发展了新的节目制作模式。需要注意的是,栏目组会对节目进行宣传,而宣传渠道包括搜索引擎、微博以及知乎等平台。具体而言,节目组以关键词为基础,收集大量相关数据,并对其进行加工处理,从而形成有效信息。得到了大众的认可。比如节目在官方微博推出的#最想看的王牌PK#征集活动,节目虽尚未播出,但此话题一出,便吸引了网友广泛关注和参与。该活动希望征集网友最有意思的评论,并且节目组也许会采取其中一些网友的意见,让网友的期待在节目中变成现实。于是乎,广大网友参与性空前积极,阅读量和讨论量不断增加,可见网友参与热情之高。通过多种媒介联合制作节目新模式,吸引了更多的受众群体。由此可见,《王牌对王牌》利用多种互联网媒体,根据观众带来的需求数据进行节目的制作和创新,才能抓住观众。[9]
2.多元媒介下的宣传模式
我国室内真人秀在多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只依靠传统媒体是远远不够的,那么如何抓住新媒体寻求新的发展路径已经成为一种趋势。[10]经过传统媒体的宣传,《王牌对王牌》获得了更多流量。在此基础上,其受众群极为庞大。例如,《王牌对王牌》节目播出之际受到了优酷视频的助力。优酷不仅将其列为“优酷欢乐季”的重磅成员之一,还推出了自制节目《王牌场工》与观众见面,主要曝光节目的精彩花絮。使其总播放量突破8.5亿成就第一季度综艺黑马。正是凭借优酷这一系列极具网感与互动体验的定制版宣传运营策略,不但增加了用户对节目与平台的黏性,也使得节目内容价值最大化,成为《王牌对王牌》由全新综艺IP迅速成长为现象级棚内综艺代表的关键所在。
事实证明,在传统媒体被冲击、传播乏味的背景下,《王牌对王牌》借助多元化媒介的融合和庞大的网络群体,让信息快速地传播。不但增加能够受众群体,也使得节目内容价值最大化。其次在节目中设置悬念抓住观众眼球,集中读者注意力,紧紧牵动着观众。最后充分把握“粉丝”的力量,打造“IP”对决新模式,影响到更多的受众,让关注节目的人随之增加,激发出了棚内综艺发展新模式。这也表明了我国电视节目要抓住多元化新媒体的特点不断推陈出新,这也将成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
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真人秀节目除了设置悬念、IP对决这种相对成熟的制作模式之外,一个好的节目还要注重打造自身的节目特色。《王牌对王牌》作为一档现象级真人秀类节目,主题新颖内容精,不断地向观众传播主流价值观。此外,吸引更多流量,才能提升节目的曝光率,而曝光率与收视率呈正相关。因此,栏目组要结合节目特点,提高宣传效果,提升节目质量。需要注意的是,真人秀节目数量越来越多。在这样一个竞争环境下,除了要形成有自己特色比较健康的发展模式或者制作模式之外,还要充分利用多元媒介在激烈的竞争中抓住自己的受众群体,那么就要注重受众体验,加强宣传,尽可能让更多观众参与进来。《王牌对王牌》节目一是借助网络媒介平台通过微博话题讨论和受众进行交互,二是在现场不断创新开发室内游戏,让更广泛的群体参与其中。
总之,《王牌对王牌》节目在不断创新与发展的道路中开创了独具特色的原创室内真人秀模式,在收获优异收视成绩的同时,还成功打造了自己的节目品牌。需要注意的是,《王牌对王牌》的播出,获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在此基础上,该节目既推动了真人秀的发展,又为室内综艺节目创新提供了新的灵感。
参考文献:
[1] 赵泓.媒介品牌传播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2]常燕霞. 我国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创新发展研究[D].山西大学,2013.
[3] 格雷姆•特纳.普通人与媒介民众化转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4]蒋伟. 新媒体环境下真人秀节目的本土化解析[J]. 当代电视,2014,02:65-66.
[5]孟茁.浅谈对“匠人精神”的伦理思考[J].法制与社会,2017(19):288-290.
[6] 童清艳.受众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
[7]饶军.悬念设置——电视节目策划的新利器[J].科技传播,2015,7(05):167-168.
[8]崔璐. 户外真人秀节目探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4.
[9]李甜甜. 真人秀节目在新媒体时代的创新研究[J]. 传播与版权,2014,09:60+62.
[10]董真. 探析新媒体环境下真人秀节目的整合营销[D].复旦大学,2014.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79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