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财务问题是决定一个企业能否生存下去的关键性因素,因此企业的财务风险成为了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特别是我国的中小型企业,目前就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状况来看,我国中小型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其发展势态受到了各种各样的阻碍,财务风险就是其中的阻碍元素之一,由此可见我国中小型企业对其财务风险的防范至关重要,因此本文以H公司为例,对其财务风险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该企业财务的发展状况,找出该公司财务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其问题出现的原因,进一步探索解决该公司财务风险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财务风险问题的形成及出现进行有效的防范,以此来促进该公司整体经济水平的发展,与此同时也为其他中小型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中小企业;财务风险;形成原因;风险防范
绪论
(一)研究背景
国际新格局日新月异,我国的经济格局逐步扩大,除了大型国企的稳步发展,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数据显示,中小企业为五分之四的城镇居民解决了相应的民生问题,这个群体正在蓬勃发展。然而机遇与挑战总是同时存在,中小企业为了持续性生存下去,不被市场淘汰,只能不断扩大经营模式,增加资金投入,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导致产生财务风险隐患而不自知。而且,中小企业大多数管理者们对管理系统内部并不十分在意,规则混乱,投入大收益低,负债率高,技术力量匮乏,抗风险能力又不强,很可能导致破产。企业风险存在于经营管理中的各个环节,企业应该通过相应手段把不可能变成可能,尽管危害不会彻底被消弭,但企业可以经由各种方法策略,把危机对企业的影响直接遏制在萌芽中。所以,中小企业必须提高风险警惕性,强化自身风险意识,仔细排查潜在风险忧患,及时预防并解决企业风险,让中小企业保证收益率的同时也快速稳步的健康持续发展下去。
(二)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研究目的
本文希望通过阐释中小企业概念,了解风险实际意义,研究国内外理论与模型,针对H公司案例,具体分析H公司案例现状,结合该产业市场现状特点,分析中小企业的财务风险类型,为中小企业找到财务风险问题的成因,帮助中小企业管理者提高风险忧患意识,增强本身健康持续发展能力,针对不同类型的风险,提出不同的策略方案,从源头上对中小企业的各类财务风险隐患进行适当防范。
2.研究意义
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力量是无法被替换的,事实证明,无论是加强经济建设,还是解决人才就业问题,都离不开中小企业的帮助。企业正在进行经济扩充的同时,也面临着重大的改革挑战。市场环境在变化,生存的稳定性不得不加强,中小企业的破产率逐年递升,不可避免地使中小企业财务风险已迫在眉睫。大家都了解,财务风险不可能被全部避免,突发性和不稳定性是它的显著特征。所以需要好的企业管理者加强辨识认知风险的本领,时刻去留意与解决财务风险。因此,本文通过对H公司的实际基本情况,具体的分析了H公司的财务状况,再结合当下市场中H公司的行业特点,从而对H公司的财务风险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并根据这些情况制定了相应的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预警及防范策略,使企业最大化的实现经济效益与收益,实现企业的使命,这对中小企业健康生长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财务风险控制的研究一直是世界各国所关注的。早年一些国外的学者就对金融风险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践的研究。迄今为止,在国际上,一些学者的研究已经逐步形成对财务风险研究具有理论性意义的体系。
(1)财务风险的内涵。早些年,米勒和莫迪格里尼(1986)首次提出关于财务风险控制的‘MM’理论设想,从企业成本的方向出发,企业的财务收益和企业财务风险间存在一定的关系,这成为财务风险控制的理论基础。在21世纪时,财务风险研究领域才渐渐开始完善。Efraim(2017)提出,企业的管理首先应从企业的风险管控的研究开始,确定企业风险管理的内容,通过对企业财务风险的预知与评估,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进而为风险防范提高有效的参考价值。Mackesyamiti、Boodram和Spiller(2017)发表理论性研究,他们认为风险管理的单一性是风险管理全面性成本增加的考察,利用财务杠杆的操作性和全面性对财务风险进行管理,具有一定的实践性和创新性。Jahromi(2018)通过ERM系统找出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因素,其中对重要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在以往的风险管控的研究上通过ERM对的流程控制环节增设为内外环境的分析得出;风险的预知与识别、风险的规避和减低、风险的管控和评测等等。随着CAS-ERM体系的完善和研究后发现。企业的全面风险管控的研究理论正向更深入的方向发展,这意味着企业风险管控体系将日趋完善。
(2)财务风险的延伸。财务风险是风险自身因素的理论性研究始终停留在20世纪。2016年XCOSO管理委员会曾发表《企业风险管理框架》,这篇文章中抛弃了以往陈旧的风险管控方式。阐明了财务风险管控的方式主要是对企业内部的管理和控制。这篇文章把各种内在外在因素相结合放入内部管理和控制的范围内。其中包括:内部环境、工作内容和工作事项等一些重要因素。为企业风险管控的研究提出来新的理念,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风险管理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Offringa 和 Tsai(2016)年对风险管理对企业发展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他们认为风险管理在企业发展和盈利上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当今掀起对风险管控的研究热潮,这对于国内外各大企业的经济发展来说无疑是最期盼的。
综上所述,国外的学者对财务风险的研究主要是集中在概念意义上,而针对企业的实际研究较少,国外的学者认为对财务风险进行管理首先要着重于“风险”上面,而且定义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管理有利于企业利润收入的增加以及企业整体经济状况的发展。
2.国内研究现状
中国有关财务风险的研究相对较晚。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有所研究。起初大多数都是根据国外学者的研究理论开始效仿,难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后来,一些学者开始结合我国自身的发展国情,对财务风险管控及其防范发表了独到的见解,对财务风险管控的理论性研究有了进一步突破。郑青青(2017)根据国外早些年的财务风险研究成果,并结合我国发展现状提出了财务风险的定义、如何分辨财务风险、对财务风险的估算和财务风险的调控等做了详细分析。齐辉(2018)发表,财务风险具有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财务风险主要因素可分为经营方式、经营方向、经营环境的管理方式等,也可分为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陈少兰(2017)曾坚持财务风险是客观因素造成的,企业经济活动是引发财务风险的客观原因,而企业的正常经营是离不开经济活动的。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财务风险,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形势,企业不得不具备财务风险意识,这是企业发展的基本要求。本文就对财务风险的规避与调控做了进一步归纳。魏明芳(2017)曾在建立分数模型时加入资金流动这个因素。他认为企业的管理制度和内部结构会对财务风险带来影响。企业合理的内部结合和系统的管理是企业财务风险降低的方法之一。
综上所述,国内的学者对财务风险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实证研究方面,他们除了对财务风险的概念进行解释,还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对财务风险的管理方法进行详细的解释。他们认为随着经济发展,企业发展规模不断扩大,财务风险体系管理会出现各种问题。因此对企业的财务风险的评测应根据企业自身发展条件,通过从企业内部环境、市场经济环境和社会政策等方面分析,从企业长远利益出发分析企业风险。因此,在结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对财务风险进行评测,通过评测结果对企业发展进行分析。对企业的发展方向进行考量,来判定该企业能否在当前财务风险和当前市场经济情况下继续发展。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
1.研究思路
先指出文章的研究背景、介绍本文的目的及意义,从而从国内外研究思路中找到相应体系制度的合理可行解决方法。其次,概述中小企业概念及分类,使大家认识这个庞大而重要的群体,接着介绍财务风险的定义及特征,深入研究相应风险理论,进行具体分析成因及预警方案。再次,以H公司为例,对H公司的实际情况进行介绍,结合当前H公司市场行业特点,最终开始内外部财务风险的分析。最后,从公司战略层面、组织层面以及制度层面来进行防范策略的研究,综述本文研究成果总结出结论。
2.研究方法
1)案例分析法,本文将会结合H公司的财务状况,和行业市场特点,这个实际案例开展论文说明,会结合H公司的基本财务状况,从H公司发展过程中产生的财务风险,亟待被解决的问题以及应该出台的解决方法等角度入手来展开案例分析和研究,通过案例分析的方法和手段来解决实际问题。
2)文献综述法,通过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对同类研究进行对比分析,找到前人研究的经验以及不足,通过分析前人的研究成果来指导本文的研究,为本文的研究提供有效的思路和方法。
3)经验总结法:通过对H公司近五年的财务数据状况,将数据所反映的问题进行归纳与分析,使之系统化、理论化,并结合所学知识,针对该企业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为该企业财务状况的发展出谋划策,同时为其他同类型的企业提供指导性意见。
二、中小企业概念及财务风险相关理论概述
(一)中小企业的概念与特征
1.中小企业的概念
中小企业,是一个相对性的概念,与大型成熟企业不一样,主要指所属行业中与大企业相比经营规模、人员总数、投资资金、固定资产等都比较小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这些法人与自然人企业占领了市场大部分份额,各个国家均是如此,但评定标准并不相同。有的西方国家制定了相关法律来区分,更多的国家在评定时并没有唯一的标准,有的按照员工人数,有的按照经营规模,或者依据企业投入初始资金,也有的用两个及以上标准来判断的。
我国对于这方面比较严格,经过两次重大修订,于2018年1月3日正式实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法规,在2011年《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办法》的基础上,完善了划分方案。具体规则如下:
表1-1我国企业划分最新标准
行业名称 | 指标单位 | 计算单位 | 大型 | 中型 | 小型 |
农、林、牧、渔业 | 资金收入(A) | 万元 | A≥20000 | 500≤A<20000 | 50≤A<500 |
工业 | 人数总额(B)
资金收入(A) | 人
万元 | B≥1000
A≥40000 | 300≤B<1000
2000≤A<40000 | 20≤B<300
300≤A<2000 |
建筑业 | 资金收入(A)
资产总额(C) | 万元
万元 | A≥80000
C≥80000 | 6000≤A<80000
6000≤C<80000 | 300≤A<6000
300≤C<5000 |
批发业 | 人数总额(B)
资金收入(A) | 人
万元 | B≥200
A≥40000 | 20≤B<200
5000≤A<40000 | 5≤B<20
1000≤A<5000 |
零售业 | 人数总额(B)
资金收入(A) | 人
万元 | B≥300
A≥20000 | 50≤B<300
500≤A<20000 | 10≤B<50
100≤A<500 |
交通运输业 | 人数总额(A)
资金收入(B) | 人
万元 | A≥1000
B≥20000 | 300≤A<1000
3000≤B<30000 | 20≤A<300
200≤B<3000 |
仓储业 | 人数总额(A)
资金收入(B) | 人
万元 | A≥200
B≥30000 | 100≤A<200
1000≤B<30000 | 20≤A<100
100≤B<1000 |
邮政业 | 人数总额(A)
资金收入(B) | 人
万元 | A≥1000
B≥30000 | 300≤A<1000
2000≤B<30000 | 20≤A<300
100≤B<2000 |
住宿业 | 人数总额(A)
资金收入(B) | 人
万元 | A≥300
B≥10000 | 100≤A<300
2000≤B<10000 | 10≤A<100
100≤B<2000 |
餐饮业 | 人数总额(A)
资金收入(B) | 人
万元 | A≥300
B≥10000 | 100≤A<300
2000≤B<10000 | 10≤A<100
100≤B<2000 |
信息传输业 | 人数总额(A)
资金收入(B) | 人
万元 | A≥2000
B≥100000 | 100≤A<2000
1000≤B<100000 | 10≤A<100
100≤B<1000 |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 人数总额(A)
资金收入(B) | 人
万元 | A≥300
B≥10000 | 100≤A<300
1000≤B<10000 | 10≤A<100
50≤B<1000 |
房地产开发经营 | 资金收入(B)
资产总额(C) | 万元
万元 | B≥200000
C≥10000 | 1000≤B<200000
5000≤C<10000 | 100≤B<1000
2000≤C<5000 |
物业管理 | 人数总额(A)
资金收入(B) | 人
万元 | A≥1000
B≥5000 | 300≤A<1000
1000≤B<5000 | 100≤A<300
500≤B<1000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人数总额(A)
资产总额(C) | 人
万元 | A≥300
C≥120000 | 100≤A<300
8000≤C<120000 | 10≤A<100
100≤C<8000 |
其他未列明行业 | 人数总额(A) | 人 | A≥300 | 100≤A<300 | 10≤A<100 |
数据来源:2018年3月国家统计局《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标准》(其余范围为微型企业)
2.中小企业的特征
在国内经济大形势的情况下,相对于大型规模化企业,中小企业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产业灵活,劳动力密集。由于中小企业的资金、技术、人才等多方面因素,决定了产业的灵活性,生产的多数产品均为劳动密集型产品。
2)资金投入不高,筹资能力弱,规模小。因多数为私人企业,资金的投入率并不高,多数为亲属朋友合伙所创办,筹资能力欠缺,规模不大。
3)管理人员专业水平需加强,经营管理能力弱。企业经营管理者通常没有系统的学习过企业管理知识,也不太懂得经营,而企业内部大部分为亲属关系,家族企业居多,可能导致企业内部经营管理不善。
4)产业占比高,对地方税收贡献大。中小企业已占领了国家经济额的半壁江山,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力量,数据显示,它解决了五分之四城镇人口的就业问题,对当地XX的税收贡献力量巨大。
5)缺少专业技术人才,不能实现收益最大化。资金欠缺,无法吸引专业技术人才,从生产到管理再到运营,各个环节都需要加强建设。由于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缺乏管理与技术,造成了投入多,但收益低的局面。
(二)财务风险简述
财务风险是指公司在各项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难以预料和无法控制的因素,使公司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所获取的最终财务成果与预期的经营目标发生偏差,从而形成的使公司蒙受经济损失或更大收益的可能性。例如企业若因呆账过多导致现金不足以付息,或是举借了过多的债务,所得利润不足以偿还债务等等皆有可能产生财务风险。
(三)财务分析的类型及控制方法
1.财务风险的类型
财务风险在不同的理财环境、理财阶段,针对不同的经营主体和理财项目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有不同的风险类型。关于财务风险的划分标准也很多,如可控程度划分,以研究对象划分等。针对中小企业,主要的财务风险分别是筹资风险、投资风险和经营风险。如图2-1所示。
首先,筹资风险是指企业在筹集资金时所发生不合理的筹集方式或者所筹集的资金影响了企业自身的财务运转所产生的风险。筹资风险所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多变性以及资本市场的资金供需变化的。在缓解企业的筹资风险或者解决企业的筹资风险时,应该筹资结构以及筹资方式这两个方面入手;
其次,投资风险是指企业在进行投资活动时,投资项目所带来的回报率不能够达到最初的理想值所产生的风险。投资风险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企业缺乏对投资项目的风险评估体系以及对投资项目的监督体系。在解决企业的投资风险方面,应该加强对投资项目的监督以及对投资项目风险评估,在进行投资活动之间制定一个详细的投资计划;
最后,经营风险是指企业在经营业务的过程中,经营环节产生差错导致企业的运营资金受到影响。经营风险所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企业的经营管理策略不当所导致的,因此企业应该制定详细的经营管理制度,细化到经营业务中的各个环节,规范各个部门的业务活动。
2.财务风险的控制方法
财务风险控制的主要方法如下:
(1)保护控制。一般是制定相关的制度来保护企业财务活动的进行,使其财务结果的呈现更加符合企业的理想要求。
(2)前馈性控制。就是指企业在进行财务活动之前对相关的财务项目进行事前评估,测量出相关财务项目可能产生的财务风险,再将各个财务项目可能产生的财务风险指数进行比较,指出相关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3)反馈控制。就是将财务项目的结果与事前评估的财务反馈预想值相比较,指出出现偏差的原因,针对问题提出改进措施,避免同样的情况出现。
三、H公司财务风险问题及成因剖析
(一)H公司概况
H公司是一家精密机床制造业企业,成立于2002年,到现在为止该企业已经有17年的发展历史,在当地拥有一定的知名度,产品销往全国各地。该公司的主营业务包括生产金属切削机床、塑料加工机械、汽车零部件、精密齿轮(箱)、机床配件、数控系统、仪器仪表等。
(二)H公司财务状况
一般情况下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必须要从企业的债偿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以及发展能力这四项指标来进行详细的分析,从这四项指标的数据信息中找出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问题,方便企业认清自身存在的财务问题,然后针对数据信息反映的财务问题对症下药,为企业的财务发展制定明确的财务目标。对企业进行财务分析不仅能够促进企业自身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以及行业竞争力,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财力支持,还能更大程度的维护企业内部的利益,方便企业的上层管理者,也就是股东,深刻的了解企业的发展状况,并维护其相关利益。
1.从偿债能力分析H公司的风险管理现状
(1)短期债偿能力分析
表3-1 资产负债表
报告日期 | 2014年 | 2015年 | 2016年 | 2017年 | 2018年 |
流动资产合计 | 8,340,755,958.62 | 16,649,223,387.29 | 29,820,547,721.45 | 32,041,376,622.02 | 36,974,304,040.95 |
流动负债合计 | 4,164,111,686.12 | 9,142,023,537.68 | 19,229,926,378.43 | 20,589,357,824.43 | 24,645,798,966.10 |
据上表可得出下表:
表3-2 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报告日期 | 2014年 | 2015年 | 2016年 | 2017年 | 2018年 |
流动比率 | 182.30% | 200.11% | 155.67% | 155.02% | 150.00% |
速动比率 | 50.65% | 41.77% | 30.82% | 25.01% | 27.66% |
现金比率 | 27.54% | 25.60% | 23.48% | 23.78% | 26.52% |
H公司2014年到2018年的流动比率在1.5到2之间浮动,表明其流动比率比较合适,企业财务状况稳定可靠,除了能满足日常生产经营的流动资金需要外,还有足够的财力偿付到期的短期债务。现金比率基本平稳,维持在20%左右,说明企业的短期偿债的能力还是非常乐观的。但是其流动负债比不太高,说明偿还债务的能力不能依赖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运作不太好。
(2)长期债偿能力分析
表3-3 资产负债表
项目 | 2014年 | 2015年 | 2016年 | 2017年 | 2018年 |
资产合计 | 13,287,262,534.44 | 20,173,630,451.12 | 32,602,592,973.24 | 34,838,562,066.52 | 40,602,717,174.27 |
负债合计 | 6,824,250,026.29 | 14,042,402,056.75 | 25,484,767,135.03 | 27,263,449,445.64 | 31,632,320,890.76 |
所有者权益 | 6,463,012,508.15 | 6,131,228,394.37 | 7,117,825,838.21 | 7,575,112,120.88 | 8,970,396,283.51 |
据上表可得出下表:
表3-4 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项目 | 2014年 | 2015年 | 2016年 | 2017年 | 2018年 |
资产负债率 | 51.35% | 69.60% | 78.16% | 78.25% | 77.90% |
产权比率 | 135.58% | 179.03% | 297.04% | 362.16% | 348.46% |
H公司2014年到2018年的资产负债率水平在50%~80%。因为该企业为制造业所以资产负债率较底,且低于行业水平,况且该企业的产权比率过高,表明企业财力不足,长期偿债能力在较弱,有形净值债务率在不断增大,表明企业对债权人的保障程度较低,企业风险较大,长期偿债能力较弱。
从该公司2014年-2018年的短期债偿能力分析和长期债偿能力分析来看,该公司的债偿能力较弱,低于行业标准水平,资产结构不合理,所以应该对资产结构进行合理的配置。
2.从盈利能力分析H公司的风险管理现状
盈利能力是指主要是针对企业的获利能力以及企业的利润收入而言的,对企业盈利能力分析的主要包括企业的经营成本以及经营利润。每个企业生产经营的最终目标都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H公司近几年来也致力于追求利润的增长。下面主要分析企业2014-2018年的销售毛利率、销售净利率和净资产收益率,从而对H公司的盈利能力有一个基本的把握。
表3-5 盈利能力分析
报告日期 | 2014年 | 2015年 | 2016年 | 2017年 | 2018年 |
销售毛利率 | 13.35% | 10.11% | 11.85% | 7.51% | 8.51% |
销售净利润 | 18.67% | 26.24% | 13.22% | 8.56% | 9.03% |
净资产收益率 | 287.72% | 228.47% | 180.62% | 169.26% | 171.02% |
从上表可知,H公司从2014-2018年的销售毛利率分别为13.35%、10.11%、11.85%、7.51%、8.51%,变化幅度不大,反应出H公司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的获利能力比较稳定,但是从该公司的销售净利率和主营业务收入费用率来看,该公司的销售净利率呈下降趋势,而且下降幅度较大,2014到2018年的销售净利率的数据分别为18.67%、26.24%、13.22%、8.56%、9.03%,其中2015年比2014年上升了7.57%,2016年比2015年下降了13.02%,2017年比2016年下降了4.66%,2018年比2017年上升0.47%,这五年内起销售净利率有上升也有下降,但是其总体趋势成下降趋势,反映出企业在近几年来销售收入获取的能力下降,所获得的营业利润不稳定,收益水平较低。表中所反映的净资产收益率在近五年分别为287.72%、228.47%、180.62%、169.26%、171.02%,2018年与2014年的净资产收益率相差116.7%,总体呈下降趋势,这就说明该公司近几年的盈利能力较低,所获得的利润较少。
3.从营运能力分析H公司的风险管理现状
营运能力分析通常是针对企业的在经营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经营能力,对企业的营运能力进行分析主要包括企业的固定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存货资产周转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笔者选取H公司的流动资产周转率和固定资产周转率对该公司的营运能力进行分析。
表3-6 周转天数分析
财务指标 | 2014年 | 2015年 | 2016年 | 2017年 | 2018年 |
存货周转天数 | 1565.22 | 3272.73 | 2000 | 1562.22 | 1440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 13.33 | 16.25 | 11.28 | 14.6 | 10.22 |
流动资产周转天数 | 1384.62 | 947.37 | 1500 | 1384.62 | 1241.38 |
固定资产周转天数 | 53.81 | 44.33 | 13.71 | 13.77 | 18.77 |
总资产周转天数 | 2000 | 3000 | 1714.29 | 1500 | 1333.33 |
营运周期 | 1578.55 | 3288.98 | 2016.28 | 1579.82 | 1450.22 |
表2-7 周转率分析
财务指标 | 2014年 | 2015年 | 2016年 | 2017年 | 2018年 |
应收账款周转率 | 27.38 | 22.41 | 32.36 | 25 | 35.71 |
固定资产周转率 | 6.78 | 8.23 | 26.62 | 26.51 | 19.45 |
存货周转率 | 0.23 | 0.11 | 0.18 | 0.23 | 0.25 |
流动资产周转率 | 0.26 | 0.39 | 0.24 | 0.26 | 0.29 |
总资产周转率 | 0.18 | 0.12 | 0.21 | 0.24 | 0.27 |
从表中的流动资产周转率指标数据中可以看出H公司2014-2018年企业的流动资产周转率基本成上升趋势,分别为0.26%、0.39%、0.24%、0.26%、0.29%,上升波动幅度不大,从行业平均水平来看,正常值为1,H公司的流动资产周转率整体呈上升趋势,但是上升的幅度不大,处于行业较低水平,这就说明了H公司的对于流动资产的利用率低下,流动资金运转能力还有待完善。
从表中的固定资产周转率指标数据中可以看出H公司2014年到2016年固定资产周转率指标数据为6.78%、8.23%、26.51%,一直呈上升趋势,14年与16年的固定资产周转率相差19.73%,上升幅度较大,说明H公司这两年的固定资产周转率较好,但是从2017年开始到2018年其固定资产周转率就开始下滑,这两年的指标数据相差7.06%,从这五年的固定资产数据指标来看,H公司的固定资产周转率显示呈上升趋势,然后呈下滑趋势,虽然总体呈上升趋势,但是该公司的固定资产周转率的波动变化及其的不稳定,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该公司对其资产管理的能力较弱,有一定的财务风险,对生产设备的利用率较低。
4.从发展能力分析H公司的风险管理现状
对企业的发展能力进行分析主要是通过近几年企业的经营状况以及利润收入来反映的,对企业的发展能力进行分析的主要指标主要包括资产增长率和利润增长率,接下来,笔者就这两个发展能力分析的指标对H公司的发展能力进行分析。
表3-8 发展能力分析
年份 | 2014年 | 2015年 | 2016年 | 2017年 | 2018年 |
资产增产率 | 46.86 | 51.83 | 56.67 | 68.5 | 16.01 |
利润增长率 | 172.03 | 47.54 | 97.8 | 82.9 | 36.34 |
资产增长率=本年总资产增长额/年初资产总额
利润增长率=本年利润总额增长额/上年利润总额
从表中可看出,H公司的资产增长率在2014到2018年的波动情况较为明显,首先是2014年到2017年这四年的指标数据呈上升趋势,但是到了2018年其资产增长率直线下滑,同比上年下降了30.85%,落差很大,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该企业对资产管理的能力亟待加强。
而从表中的利润增长率中可以看出,2014年到2018年这五年间,H公司的资产增长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且下降趋势较为明显,2014年与2018年的利润增长率相差135.69%,这个数据的呈现是十分不正常的,这就说明了H公司的获利能力并不好。因此,从资产增长率和利润增长率的整体情况来看,该公司的发展能力欠佳,还有待加强。
5.从综合财务方面分析H公司的风险管理现状
从上文的对H公司2014年到2018年的债偿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营运能力分析和发展能力分析中可以得知:首先,H公司的短期债长能力较好,但是长期债偿能力较弱,说明该企业的资本结构不够合理,使得该公司的财务风险增大;其次,2014到2018年的销售净利率这五年内起销售净利率有上升也有下降,但是其总体趋势成下降趋势,2014年与2018年的净资产收益率相差116.7%,总体呈下降趋势,这就说明该公司近几年的盈利能力较低,所获得的利润较少;然后,H公司的流动资产周转率和固定资产周转率都处于行业较低水平,说明该企业对于流动资金的管理不善以及对于固定资产的利用率较低;最后,H公司的资产增长率以及利润增长率的下降幅度较大,其发展极其不稳定,说明该公司的资产管理能力较低,发展能力较弱。
(三)H公司财务风险防范存在的问题
1.融资结构不够合理
根据H公司的偿债能力指标数据分析可得,从比率的浮动程度来看,该公司的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浮动较大,而现金比率变化较为平稳。从以上数据分析来看,该公司的长期债偿能力较弱,资产变现能力变差,H公司的资产负债率远远低于行业的标准,该公司的债偿能力较弱,低于行业标准水平,该公司的资本管理制度也不完善,H公司对企业资本缺乏合理的配置,缺乏对融资结构的合理配置,该公司的融资结构大多以股权融资为主,缺乏对债券市场的开发以及对资本市场的适应,这种资本结构的不合理化,增加了公司的财务风险。
2.资产利用效率较低
由H公司的营运能力相关指标可知,在近几年里,H公司固定资产周转率在2014到2015年上升了1.45%,而2017-2018年分别26.51%、19.45%,约下降了7.06%,表示该公司的固定资产利用效率下降。而流动资产周转率的变化趋势并不是特别的好,H公司的流动资产周转率整体呈平和下滑趋势,这就说明了H公司的流动资金运转能力还有待完善,H公司的固定资产周转率的波动变化极其不稳定,这是一个不正常的现象,所以该公司对生产设备的利用率较低,对其资产管理的能力较弱。
3.利润率较低
众所周知,企业的利润率越低,经济效益越差。H公司是一个中小型企业,它很容易陷入成本高,利润低的局面,根据对H公司的盈利能力指标的分析可知,H公司的销售毛利率比较平稳,然而其销售净利率呈大幅下降趋势,单看2015-2018年,销售净利率分别为26.24%、13.22%、8.56%、9.03%,下降了17.21%,十分不稳定,这表明H公司这期间费用支出过多,获利能力较差,收益水平较低。这也从侧面说明公司的内部财务制度存在问题,缺少有能力的财务管理者。
4.企业发展能力欠佳
由H公司2014-2018年的发展能力指标分析可得,H公司的发展能力欠佳,各项收入和利润增长率指标表现都较差。公司现在面临比较严重的问题,信用评级下滑,债务负担加重等因素都会影响公司的发展能力。
(四)H公司财务风险防范出现问题的成因
企业正常经营过程中,财务风险虽然具有客观存在性和不确定性,但确实可以被识别出。恰当合理地识别公司的财务风险是进行公司财务风险警报及风险预估的第一步,更是公司事前把控的核心环节。风险识别是在金融危机前,人们系统利用各类规定及方法来分析企业当前的各种风险的因素。目前H公司在几个方面存在缺陷,以下是原因分析。
1.资本结构管理能力低下
资本结构是指企业所拥有的,各种资本所占比例及构成关系。一般企业的资金都是两个来源,即外部融资与企业自筹。因此,H公司出现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两个方面,一个是对外部融资依赖性。公司进行项目开发所需要的资金,除了公司的自有资金外,主要来源于银行借款。国家经济形势发生变化,产业政策和银行的信贷政策进行调整,公司开发的项目预售不畅等情况,都可能给公司的资金筹集带来风险。再就是我国的资本市场发展的大环境不佳,我国还处于向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转型期,债务融资未能充分发挥作用,资本市场还不完善,导致大部分企业资本结构出现问题。
2.资产管理能力低下
H公司对资产管理的能力较低主要体现在对应收账款的管理、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的利用率方面,我们在对企业根据营运能力指标的分析发现,该企业在应收账款、固定资产周转率和流动资产方面的比率都呈下降趋势。首先,H公司应收账款的管理不足,没有制定详细的应收账款管理,导致出现“坏账”的情况,应收账款无法收回,降低了企业的盈利收入;其次,H公司对固定资产的利用率比较低。一是固定资产折旧计提不合理。会计制度规定的折旧年限与固定资产实际寿命相关甚远,调查发现,经营历史越长,技术含量越低,固定资产折旧计提比例越低。二是对固定资产管理不善。有的单位虽然定期清查固定资产,但未能与财务账目一一对应,不能真正发挥清查工作应有的作用。最后,H公司对没有对流动资金进行一个合理的规划,使得流动资金出现了“闲置”的情况,导致资源浪费。再就是缺乏对营运指标相关数据的统计以及监管不到位。正是这些原因导致了H公司的资产管理能力低下。
3.利润水平收入低
利润水平收入低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几点:首先,公司正处于不断发展扩大规模阶段,为了扩大企业的知名度和竞争力,企业将大量资金用于广告宣传,利用电视的黄金时段来做广告,对于投资利用的资金没有进行严谨操作,投资风险比较大,甚至会出现损失情况,成本过高,而对于闲置资金却不能进行合理的利用,造成大量的资金沉淀,资金利用率大打折扣;其次,公司的经营成本过高,利润自然下降。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费用×100%,因此利润与成本费用的差值越大,即这个企业获得一定的利润需要付出更多的成本费用,所以利润水平收入越差;然后,公司的财务管理人员素质不够高,缺乏财务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不能准确处理公司的各类经济利益问题;最后,就是H公司的对财务制度不够重视,没有对财务制度进行完善,内部财务制度没有渗透到公司的每个部门与员工,没有体现在具体的每一笔业务中,没有明确各部门的职能与员工职责,导致公司内部经营不善,利润水平收入低。
4.企业管理水平需提高
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企业的薪资水平不高,并且没有健全的人才激励机制,导致一部分业务能力较强的销售人员流失,从而使企业发展能力下降;其次,企业对于产品没有进行前期调研,产品价格没有迎合消费者预期,价格设定的不够合理;并且企业也没有做到良好的销售,产品的销售量较低。最后,H公司的自主创新能力比较差,新产品研发的数量较少,致使企业的发展利润较低,发展能力欠佳。
四、对H公司财务风险的防范及解决对策
(一)优化资本结构
1.选择合理的资本结构
优化资本结构是企业进行财务管理的重要步骤之一,企业优化资本结构不仅能够使得企业进行自我重构,还能够使企业更好的完善自我,为企业的制定以及实施财务目标打下良好的基础,促进企业实现自我的商业价值以及经济价值。根据上文对H公司财务数据的分析来看,该公司在优化资本结构方面必须要紧跟国家政策的潮流,通过向其他发展较好的企业借鉴发展经验,或者积极引进西方先进国家对企业资本结构优化的方法再根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做出相关的调整,让资本结构优化的方法更加符合H公司的发展战略目标,主动优化调整资本结构。
企业要完善内部的资本管理制度,对资本结构相关指标细化、量化、科学化处理,分析和调整。同时应该对员工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强化其业务水平,提高其财务风险管理的意识,建立健全财务活动监督机制,为企业的财务活动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条件。
2.完善融资结构及方法
第三个方面就是H公司应该完善融资结构以及融资方法,制定多元化融资策略,积极开发资本市场中的债券市场,强化对资本市场的适应程度,资本市场相当于是一个长期资金市场,是如今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外部影响因素之一,在资本市场的范围内,存在这两种人,一个是寻找资本的人,另一个是提供资本的人,无疑,H公司在资本市场中扮演的就是寻找资本的人,而那些提供资本的人通常都是银行或者是一些投资机构或者是想要投资的个人。H公司在资本市场的发展中应该加强对资本市场的适应程度,让资本市场成为H公司发展的助力。在扩展资本市场范围方面,H公司应该加强对债券市场的发展,不应该只注重与股权市场的发展。我们通过H公司资产负债分析来看,该企业以债券来融资的方式比较少,因此H公司应该以发展债券市场来扩大资本市场的范围,通过这种方式来优化该企业的资本结构。
(二)提升资产利用效率
1.科学的管理应收账款
首先,H公司应该针对自身情况建立完善的坏账准备制度,减少企业亏损风险;其次,H公司的相关部门应该互相配合,如销售部门与会计部门要随时沟通,共同承担。销售在进行推销的同时,也要做好资金货款的回笼工作,会计人员应密切关注公司这部分的财务问题,及时发现问题,一起解决问题;最后,客户主观性是应收账款周转率的重要因素,H公司要建立客户信用评价制度,即独立的征信部门,对客户的信息进行全面调查,做好严格的评级认定工作,并建立档案,对客户信用进行全程管理,做好事前防范工作,科学的管理应收账款。
2.有效利用流动资金及固定资产
提升企业的资产利用率主要是针对企业的营运能力,况且提升企业的资产利用率不仅能够提升企业的营运能力,还能够对企业的成本支出进行控制,进一步提升企业的利润收入。H公司在提升企业资产效率方面必须要从流动资金的管理方面和固定资产的管理方面入手,其中对流动资金的管理可以运用短期投资或者长期投资的方式来使得企业的流动资产得到更好的利用,避免流动资产出现“闲置”的情况,造成资源浪费,企业可以根据市场行业的情况,制定一个全面的投资计划,使得投资计划达到理想的利润收益。
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可以从制定固定资产管理体系和建立固定资产管理部门方面入手,制定固定资产管理体系必须要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立足于实际,建立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必须要明确其部门职责,规定员工必须要对固定资产进行详细的调查和登记,履行对固定资产的日常维护。通过这两个方面对来提升H公司的资产利用率。
(三)提高营业利润率
1.适当控制销售成本
只有提高的企业的利润,才能充分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使企业长久的运营下去。针对H公司利润率较低的问题,可以从适当控制销售成本方面倾注更多努力。企业应该合理控制其广告费用,可以拓宽其宣传渠道,使宣传方式多样化,通过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线上可以利用公司的门户网站或者创办公众号平台等方式进行宣传,线下采用印制宣传单,城市交通广播等方式进宣传,既可以节约销售费用又可以扩大企业的知名度。
2.建立健全企业财务制度
H公司应该建立健全企业的财务制度,制定企业单位自己授权的管理方法,对相关的成本费用指标进行严密的规定,明确分级资金管理权限,要求管理人员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实施,对财务人员和领导人员制定制约和监督机制,以避免违法乱纪案件的发生。对于违反相关规定者要进行惩处并公示,起到强有力的震慑作用。此外,企业也要定期举办关于成本费用具体指标规定的相关培训,让员工熟知以减少出错。为了检验学习效果可以进行测验,对于成绩优异者可作为同等条件下优先晋升的标准,以提高员工的积极性,激发他们自我学习的意识,通过多措并举、多管齐下来合理控制企业的期间费用,以提高企业的营业利润率。
该公司的财务制度不完善主要体现在缺乏财务风险的预测体系以及财务风险的防范机制,因此在提升该企业的利润率方面一定要先制定一套完善且有效的财务制度,以此来从根本上提升该企业的利润率,减少财务风险的发生几率。
(四)强化企业发展能力
1.提高企业产品利润
发展能力体现了企业的成长性,要想让H公司的发展能力提高,企业应该致力于利润方面的增长,企业要正确决断产品的价格以及市场定位,明确市场目标,以此来增加H公司主营产品的销售量,来扩大市场占有率,从而增加企业的利润。此外也要稳定产品的固定成本,尽量避免额外的成本投入。
2.增强企业收入能力
企业还应该加强收入方面的增长,企业应该加大科研投入,着手开发新产品,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以创新带动企业的发展。并且要注重控制可变费用,分析产品的成本,选择最低廉的资金来源,对所有流程进行投入产出分析,做到最精简减少资本占用;并且企业要合理控制库存,减少在产品;抓紧应收款,有计划的支付应付款。
结论
本论文将H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展开了深入分析和研究,并通过采用财务风险评价和分析等理论方法,从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以及发展能力等多个角度分析了该公司的财务现状,也做了具体的综合财务分析,分析了其中存在的诸多风险种类并总结了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本论文结合专业知识,运用案例分析法和数据总结法阐述了H公司财务风险状况,并通过数据对H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了风险分析和评价,并依据结果提出了相应的防范建议。
由于笔者能力水平有限,所以本论文对财务风险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不够完善,还有很多新的方向值得研究和探索。比如说,如何针对中小企业分析财务指标,如何解决财务风险体系中非财务指标造成的问题,优化财务风险防范系统,使风险防范结果更加切实有效,是未来值得研究的新方向。虽说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但是本论文的研究还是具有一定借鉴价值的。希望本论文的研究能够对H公司或者与之类似的公司带来一定的帮助,为其财务风险分析和防范工作带来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 郑青青. 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措施[J]. 时代金融, 2017(2).
- 齐辉, 陈园. 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研究[J]. 农家参谋, 2018(5X):287-287.
- 陈少兰. 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防范与控制策略分析[J]. 会计师, 2017(3).
- 魏明芳. 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防范与控制策略分析[J]. 山西农经, 2017(10):67-68.
- 冷凌霄. 浅析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措施[J]. 全国流通经济, 2017(2):86-87.
- 赵莉宁. 浅析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措施[J]. 商业经济, 2017(10).
- 段苑芳, 张萌. 中小企业财务风险与防范[J]. 时代金融, 2017(8).
- 蔡菊芳, 刘亚静, 苏海红. 我国中小企业财务风险及其防范的研究[J]. 中国商论, 2017(8).
- 张乐乐. 中小企业财务风险及其防范措施[J]. 纳税, 2017(22):39-40.
- 陈敏. 中小企业财务风险探析[J]. 中国总会计师, 2017(2):84-86.
- Efraim J , Oded M . Systemic and Disease-Specific Risk Factors in Vascular Dementia: Diagnosis and Prevention[J]. Frontiers in Aging Neuroscience, 2017, 9:333-.
- Mackesyamiti M E , Boodram B , Spiller M W , et al. Injection-related Risk Behavior and Engagement in Outreach, Intervention and Prevention Services Across 20 Us Cities[J]. J Acquir Immune Defic Syndr, 2017, 75 Suppl 3:S316.
- Jahromi B N . 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 A Narrative Review of Its Pathophysiology, Risk Factors, Prevention, Classification, and Management[J]. Iranian Journal of Medical Sciences, 2018, 43(3):248-260.
- Offringa R , Tsai L C ,onal and Financial Risk Typologies Among Women Who Engage in Sex Work in Mongolia: A Latent Class Analysis[J]. Archives of Sexual Behavior, 2016.
- Fisher P J , Yao R . Gender Differences in Financial Risk Tolerance[J]. Journal of Economic Psychology, 2017:S0167487016303361.
- M. Bustos-González, L. F. Ramírez-Domínguez, S. Mosquera-López, et al. Financial risk measurement in colombian system of mining royalties[C]//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Engineering & Engineering Management. IEEE, 2018.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打字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80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