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小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以人教版七年级《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一课为例

摘要:历史小故事来源于历史,同时也是初中历史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历史小故事既可作为教学工具,也是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鉴于初中学生的心理及年龄特征,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历史小故事教学已经成为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本文将围绕历史小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这一主题,根据笔者所学知识及自身的教学实践,结合教育学、心理学和历史学科教学等相关理论,以《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一课为例,重点论述历史小故事引入初中历史教学的依据、原则以及具体运用方法等内容,以期能够详细论证历史小故事的教学功能,充分挖掘历史小故事的教学效用,从而展示历史的魅力,完成教学目标,打造高效初中历史课堂。

关键词:历史小故事;初中;历史教学;运用设计

1.引言

在学习过程中,掌握足够的历史知识,是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基础。在初中阶段的课程中,历史教学主要起着普及历史基础知识和进行历史爱国主义教育的作用,所以初中历史教材的编排主要以通史为主,难度不大,但是其内容繁多、时间跨度大,而其中涵盖的故事素材则十分丰富,因此为历史小故事的运用奠定良好的先决条件。历史小故事既可作为教学工具,也是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与此同时,历史小故事更是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对激发学生初中历史学习兴趣的高低和知识掌握的好坏有直接的影响。随着“历史核心素养”被提上教育大计,在自身教育教学实习的过程中,笔者认为恰当的授课技巧关系到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和学习兴趣,简单来说,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以历史小故事的形式,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相关知识的兴趣。

在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许多中学历史教师开始将历史小故事引入到中学历史课堂中,同时国内外的学者也对历史小故事教学做过一些研究。一些相关的理论著作己经面世,就我国而言,有一些是很有代表性的,此类著作大多都是重点研究历史教育与历史教学方面的,其中也引用历史小故事来说明问题,但只是简略的论述。目前还没有发现专门论述中学历史小故事教学方面的专著。在各类论文中,关于历史小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实践中的总结,主要集中在历史小故事的运用原则、运用策略、教学的运用效果三个方面。它们从理论和实践层面系统的研究了历史小故事的类型、选择原则、运用的作用、运用途径,对广大的历史教育工作者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是没有具体涉及某一个历史故事在课堂上的应用技巧,没有结合教材以及考虑到广大教师实际操作中遇到的困难及解决办法,在这种情况下,学者们需要详细了解历史小故事的类型与特点,并在基于教学目标的理论上加以创新,使之成为符合初中历史课堂需要的历史小故事。

有鉴于此,笔者以“历史小故事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为研究目标,根据所学知识及自身的教学实践,借鉴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理论概念,再选取七年级上册中《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一课为例,重点论述历史小故事引入初中历史教学的依据、原则以及具体运用方法等内容,以期提高自我将来历史教学水平。

2.历史故事的概念类型

2.1历史小故事的概念

从概念上看,“故事”意味着“旧日的办事制度;真实的或虚构的用做讲述对象的事情,有连贯性,能吸引人;文艺作品中体现主题的情节。”在《文学百科大辞典》中,对该词的定义为“叙事性文学作品中一系列有因果关系的生活事件。由于它循序发展环环相扣,构成有吸引力的情节所以又称为故事情节。故事情节是为表现人物性格揭示主题思想服务的,故事情节的发展必须符合生活的逻辑。故事有时又指文体,属于散文的一种。它侧重于事件过程的叙述,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联贯性,而对人物性格较少作细致的刻画。如民间故事、革命故事等”需要注意的是,故事涉及的范围极广,也是最自然的意义感知形式,它具有情境性、整体性、娱乐性、可记忆性等特征。简单来说,故事代表了某个时期发生过的事情,也包含了人们对过往的憧憬和遐想。

历史故事,它是以历史事实为主要素材,通过典籍、实物等方式加以记载,或者也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留存下来,其内容涉及到某个时期或某个人物的经历,片段或者是情境进行讲解。历史小故事的内容从历史故事中提取而来,历史小故事的内涵则是指适合于教师口头讲述的、篇幅短小的,能够达到情节的高度浓缩的,反映历史事件的进程或历史人物之性格的故事。简而言之,教师要控制历史小故事的字数,使其在短小精悍的同时,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正是因为历史小故事之篇幅适宜,生动有趣,所以能够较好地运用于初中历史教学,成为初中历史教学中一种不可或缺的手段。

2.2历史小故事的类型

大部分学者将历史小故事按照故事的中心内容分类,将其分为历史人物小故事和历史事件小故事。历史由人物和事件构成,历史小故事按人物和事件分类是有理可依的。历史人物小故事是指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主要是以历史上的人物展开,围绕某个人物的事迹体现某个时代的具体特征。历史事件小故事是指在历史上某一个特定的时间发生的一件对当代或后世有影响力的一个小故事。但笔者认为如此分类不够全面,除了可以按照历史小故事的中心内容分类外,还可以从时空、真伪两个角度进行划分。

按时空顺序分类,历史小故事可分为世界或中国的古代历史小故事、世界或中国的近现代历史小故事。这种分类是依照历史小故事出现在历史上的时空顺序而定的,这与史学界的阶段分期标准是相同的。按照时空的顺序依次在历史上发生过哪些历史小故事则是一目了然。如英国中世纪时期圈地运动中的小故事、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三家分晋有关小故事等。

按照真伪分类,历史小故事可分为史实和传说。史实是指在史料中有记载并且被论证过去存在的事情或人物;传说是指未被论证或不能被论证是否真实存在的事情或人物。传说大多数是指以口耳相传的方式继承下来的故事。在没有文字的时期,流传于彼此口中的故事就是祖先们对于洪荒时代的历史记忆和记叙。尽管我们会觉得其过于夸张、类似神话,但是在这其中我们还是能够发现一些可靠的文献资料。以中国远古时期的炎黄帝“逐鹿之战”为例,它们的故事不仅是百姓存在于百姓的口中,在《史记》中的《五帝本纪》中也是有记录,同时在之后的考古行动中也得到了证实,在仰韶文化和裴李岗文化中得到印证。

2.3历史小故事的特点

(一)真实性

真实性是指历史小故事尽可能以史料为依据,确证反映具体史实的历史小故事之“个别之真”。历史小故事以一定的史实为依据,情节的来源有据可考,引用的证据充分详实;历史小故事还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其通常能反映某一历史时期更为深层次的问题。

(二)趣味性

对于学生来说,学习兴趣与学习状态密切相关。与此同时,学习状态又会影响到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收集素材的过程中,要确保历史小故事具备生动的情节、细节,学生感到有新鲜感,吸引、促发学生的学习与探究意识。

(三)针对性

历史小故事的针对性是指,在讲述相应的历史知识时需要运用与之具有相关性能够对其进行解释深化的历史小故事进行讲述。历史小故事是以学生的反馈为基点,以达成课堂教学目标为旨归;它既能够针对初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又能够契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进而深化、揭示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立意和目标。

教育性历史小故事的教育性体现在历史小故事内容准确,表述清晰、正确,其蕴含有丰富的思想教育内涵。历史学是一门人文社会学科,人文性、思想性是初中历史学科的突出特征,其内容本身是陶冶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素材,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呈现一位具体存在的人生榜样要比空洞生硬的说教更具说服力。因此,教师可以在恰当的时机引入历史小故事,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进而提升学习效果。

3.历史小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的依据与意义

3.1历史小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的依据

3.1.1历史小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的理论依据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历史小故事的形式来叙述历史事实,使得历史能够通过历史小故事为载体得到很好的传承。它能够尽可能真实地还原历史故事的情节或历史人物的性格,从而使学生能够体会“身临其境”的感受,让学生“身临其境”地理解历史,克服抽象学习历史的障碍。对于初中生来说,这个年龄阶段还处于形象思维阶段,运用历史小故事教学恰好符合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特征和需求层次。

根据建构主义的内容来看,“知识只是主体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或假设……是个体化、情境化且是不断变化的”“学习是新旧经验的相互作用,知识是由于新旧经验的冲突而引发的观念转变和结构重组的结果”,简单来说,学生的主体性是其核心内容,而知识的掌握与其本人密切相关,主体通过自己的经验来构建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并重视情境等环境因素在教学中的作用。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承担起“学生学习的有效辅导者和重要学术顾问”的任务,不是简单地传递知识,不能忽视学生的经验,而是应该积极倾听学生的想法,综合考虑学生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获取新的知识。依据建构主义理论,教师于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历史小故事创设情境,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通过参与对话、质疑、小组讨论等活动而建构新的知识框架。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其学习与组织协调等方面的能力都能得到提升。

从教育心理学方面而言,学生在一定周期内,对某种经验或技能的探索、发现、整理以及应用等行为,就是整个学习过程中。对于中学生来说,历史小故事的准备过程和讲解过程就是培养其探究能力的过程中。简单来说,学生要搜集相关材料,并对其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学生能够积累大量历史知识。在语言整理和讲述行为的配合下达到“变化”的效果。

3.1.2历史小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现实依据

国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教学时要灵活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充分利用多种历史信息资源,突出历史教学的特点。”开宗明义地要求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教师需要积极主动的完善自身不足,运用现代化教学方式,寻求最适合的教学模式,通过这种方式,使历史知识充满趣味性。与此同时,学生也能认识到历史知识的重要性,进而形成正确的史观。在此基础上,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而历史小故事的应用则是必不可少的,以历史小故事为媒介,化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传播史实,提高能力。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历史小故事进入初中历史课堂已是必然。

此外,为全面了解初中历史运用小故事教学中学生的反映,本人结合历史教学论和历史教育实践实习经历进行了相关问卷调查。问卷调查主要在本人曾所在实习学校——南昌市八一中学(初中部)进行,调查对象为初中七八年级两个年级学生,总计320人。(调查问卷与数据附文章尾部)从调查结果看,大多数学生对于历史课本中的历史小故事很感兴趣,教师如若在讲课时,主动讲解部分课外知识,能够调节课堂气氛,帮助学生在掌握历史知识的同时,还能够唤起情感上的触动。在这种情况下,更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对于教师讲述历史故事的类型中选择历史人物类的学生高达39%。学生在了解历史人物时,需要设身处地的思考当事人做出的选择。尤其是历史人物在面对某一情境是所做出的选择及其身上体现出的精神品质;有61%的学生更喜欢历史事件类的小故事,学生从中主要能够全面具体地了解某一历史事件,增强对这一历史事件的历史认知。有47%的学生更喜欢教师在导入新课时便以历史小故事导入,50%的学生更倾向于教师在课堂上,尽可能的延伸一部分课外知识,还有3%的学生则想要教师在新课结束前以历史小故事用作结尾。八年级讲中国近现代史,理论讲述占主导,相较于七年级的中国古代史来说,七年级的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会更高一些,中国古代史的大多内容都能够引入历史小故事来讲解,在问卷调查的最后一题:关于学生印象最为深刻的一个历史小故事——有30%的学生写下的是七年级中国古代史所学知识。

根据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历史小故事是非常受初中学生欢迎的历史内容,初中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能否得到充分的刺激,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在课堂是否上得有趣。通过运用历史小故事教学不仅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扎根于历史课堂中,而且通过了解历史小故事的深刻内涵,可以以小见大,深入了解历史小故事所传递的历史知识,探寻历史发展变化,建构历史框架。

3.2历史小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意义

历史教学离不开历史故事。将历史小故事引入初中历史教学课堂,寓教于乐,于最大限度的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意义重大。

第一,将历史小故事引入初中历史课堂有助于学生掌握所需知识,主动探究相关知识,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意识。与此同时,中学生的求知欲极强,对新鲜事物特别感兴趣,需要生动有趣、通俗易懂的东西来吸引他们的注意,这固然有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但这也是针对这个年龄的学生一种必要的授课方式。从实际情况来看,学生对历史小故事很感兴趣。究其原因,历史小故事属于课外延伸内容,能够帮助学生在掌握所需知识的同时,尽可能的放空思维。与此同时,历史小故事也能起到调节课堂气氛的作用,进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第二,将历史小故事引入初中历史课堂能够有效地锻炼学生的思维。如果说“平铺直叙”讲道理式的初中历史教学能够直接提高学生的思维,那么以历史小故事为载体的初中历史教学则可以被认为是“润物细无声”式教育,教师可以将教育内容、教育核心以更为柔和、间接的方式传授、渗透给学生,不仅有益于启发学生思考,还能够有效地锻炼学生的思维。

第三,教师要选取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素材,能够有助于学生端正自身的价值观。历史小故事中包含了很多历史人物的处事原则、高尚道德,虽然与学生所处时代相对较远,但在启发学生情感认知、调动学生认同感方面却仍旧能够发挥出巨大的作用,利用历史小故事中的名人事迹,学生能够感受到历史人物的人格魅力,进而养成自身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历史小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设计

4.1案例研究——《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一课选自部编版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中的第七课,本课主要介绍战国时期社会的变迁。教材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战国时的政治状况和著名战争;第二部分介绍了战国以商鞅为代表的改革;第三部分介绍了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本课有三点教学目标:一是知道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战争,了解这一时期的社会变化;二是通过商鞅变法,认识改革使秦国逐渐强大起来;三是通过都江堰感受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基于此,为了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本课历史小故事的运用设计如下:

从实际情况来看,教师能够利用历史小故事,将具体事物再次展现出来,比如实物、图片、视频以及原声带等等,能够作为历史小故事的载体,彰显特定时期的历史事实。讲述本课,可以通过历史小故事展现历史情景,帮助学生加深对战国时期历史背景的认识。例如,教师可以先设置情境导入:过去,有一个伟大的人,叫做商鞅,他通过改革法制使自己的国家变得强大起来,然后教师开始讲述“立木为信”的故事,引发学生思考。

为推动秦国的发展,商鞅制定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与此同时,他也认识到要想推行新法,必先立威。因此,他故意告诉围观百姓,倘若有人能将南门的木头移动到北门,便可以领取十两黄金。百姓面面相觑,谁也没有动手。商鞅一再提高赏金,终于有人按捺不住,上前扛起木头,径直来到北门。商鞅抓住机会,赏了对方十两黄金。如此一来,百姓便意识到商鞅言出必行,自然拥护新法。——据《史记·商鞅列传》改编

小故事讲完以后,教师总结:“通过这种做法,商鞅建立了威信,赢得了人民的信任,开始了在秦国的变法”。设置历史情境,然后导入新课:“同学们想知道为社么会有商鞅变法及商鞅变法的经过吗?让我们走进第七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学生提前对历史背景有了充足的心理准备,才会对本节课内容充满了期待。

二是通过“荆轲刺秦王”小故事讲述战国七雄争霸内容:通过通俗的方式对历史小故事进行讲解,其丰富而多彩的内容在引人入胜的同时,也能够使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教师通过为学生讲故事,讲解历史相关内容,使学生能够更多的了解历史知识,完成教学目标的要求。本节课要求学生了解战国时期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辩证地认识战国时期诸侯的兼并战争。在讲述七雄争霸时,教师可以引入“荆轲刺秦王”的历史小故事,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历史知识。

荆轲抓起匕首,向着秦王扑去。秦王仓皇之间,转身绕柱而逃。殿上群臣目瞪口呆,又兼手无寸铁,竟无法上前相助。荆轲越追越急,逼得秦王无暇拔剑。一旁的医官见了,挥起药箱猛击荆轲。荆轲身形微顿,动作慢了下来。秦王借此机会,与荆轲拉开距离,但惶急之下,仍旧拔不出长剑。群臣齐声叫道:“把剑鞘推到背上去!”秦王回过神来,手腕微翻之际,掌中已多了一柄长剑。他停住脚步,剑光霍霍,接连刺中荆轲。荆轲吃惊之余,左腿已被砍断。他伤势极重,不由得坐倒在地。眼见秦王胜势已定,荆轲猛然掷出匕首,却被秦王躲过。他背靠木柱,惨笑道:“若非我想挟持你,又怎会让你逃走?”——据《战国策·燕策三》改编

教师可以用讲或者播放视频的方式来展示这个故事。教师在故事讲解的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注重学生思维对于引导。简单来说,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交流,积极探究历史知识。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与表达能力。在交流中学习、在交流中思考。(此处可以用的故事很多,比如“围魏救赵”,“纸上谈兵”,“朝秦暮楚”,“窃符救赵”,“胡服骑射”,“老马识途”,“完璧归赵”,“负荆请罪”等)。

三是通过“李冰修建都江堰”小故事结束本课内容:从历史小故事的教学工具性看,讲述历史小故事不是以记忆故事片段为基础,而是用历史小故事来创设一定的历史情境,使师生能够主动参与、自主沉浸于故事情境之中。结合特定的历史内容,从学生个体角度看,处于“听故事”过程中的每个学生对历史情境的理解是不同的,对历史人物的把握也会各有差异。学生对历史人物的理解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教学情境对历史人物的描述;二是学生自身赋予。故而在课堂内容步入尾声时,可以采用历史小故事的形式,恰当设置历史情境,加深学生的印象,使其记忆更加牢固。教师可以由秦国改革顺势讲述“李冰修建都江堰”的故事:李冰是秦蜀郡守,在任期间,领导民众建成了功德绵延千年的都江堰。而蜀中民间传说,在这个浩大的工程中,他的次子“二郎”有协助父亲凿离堆、开二江的大功,因而被民众作为神灵奉祀。在讲小故事的同时讲述当时李冰修建都江堰所遇到的困难,并展示相关图片。

蜀地水患,乃蛟龙作怪,蜀太守李冰率众治水,凿坏江神蛟龙窟穴。龙母怒恨,与李冰厮杀,龙子接应,甚凶猛,李冰战败。冰儿子李二郎率众救应,最终擒龙母、龙子,将其交给江神处置。原文:二郎神,有功德于民者祀之,能捍大迷大患者祀之,禹之明德远矣,三代以降,远续禹功而大庇民者,其惟蜀之二郎,香火千年,蜀人尊为川主,思其德而歌舞之宜。——据吟风阁杂剧《二郎神》改编

故事讲完之后,教师总结本课内容,并将本课“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自然而然地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下,不仅能够掌握知识,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内心体验,使其与故事中的历史人物产生情感共鸣。

4.2历史小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的注意事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合理运用历史小故事,一场精彩的历史小故事的运用是一场综合能力高度有效配合的结果。教师如何选择历史小故事、如何将历史小故事之作用发挥等都需要由教师运用专业知识,对其进行捏合整理。通过这种方式,有效的提高课堂质量。

首先,教师在整理素材时,既要尊重史实,还要挑选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故事。有许多关于文学作品的小故事,比如英雄传奇小说,“封神榜”、“水浒传”、“鬼谷子”等。这些历史小故事是根据历史事实进行处理和创作的。文学作品虽然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基本背景,但在具体情节上却有很大的差距。如大家所熟知的苏秦、张仪,孙膑,庞涓四个人都是师承鬼谷先生,苏秦、张仪二人修习纵横捭阖之术,孙膑和庞涓二人修习兵法谋略之术,但是根据考证,苏秦卒于前384年,张仪卒于前310年,据此推测苏秦的年龄可能要比张仪大七十多岁,所以他们不太可能是师出同门,但是文学作品和电视剧都会写成他们是同门。所以教师在课堂上使用文学作品中的故事,需要注意保证历史小故事的真实性,避免误导学生。

其次,历史小故事在初中历史课堂上的运用,需要注重目标性原则。新课程改革中要求,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必须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在此基础上,教师要依照教学计划,井然有序的完成教学任务。简单来说,教师需要明确课程教学的目标,针对课程目标和所要学习的内容科学引入合理的故事,保证教学活动不脱离实际。一切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都是为了较好的达到教学目标。

再次,选取的历史小故事须短小、生动、有趣。正是因为历史小故事生动有趣,易于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故能在教学中发挥较大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历史水平,收集大量相关素材,并对其进行整合梳理。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所需知识,进而认识到历史科目的重要性。

最后,对于教师自身而言,恰当运用历史小故事也是极其重要的:要注意历史小故事引入的时机,一般来说,使用悬念式的开头导入新课最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在课程进行到中间时穿插历史小故事有利于学生注意力的稳定和集中,在故事结尾时留下争议性的启发性思考最容易达成教学的效果。除了运用时机有所把握外,语言的简洁准确、抑扬顿挫和声音的跌宕起伏及一定的体态语言配合也会影响着历史小故事运用的效果。比如,像《百家讲坛》、《档案》等节目的风靡,除了特定的时代背景外,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创新、多媒体设备的配合、讲述者的幽默和深入浅出的讲解等都是不可缺少的原因。心理学家早就得出这样的结论:多种感官的记忆比单一感官的记忆效果要强得多、深刻得多。此外,在以教师主导的历史小故事的课堂上,要尽量避免陷入教师“一言堂”、应该多开展一些体现学生主体性的活动,如开展由学生搜集资料和相互之间交流的专题历史学习,举办由学生扮演主持的历史情景剧,同时也要避免历史小故事的泛化,课堂成为只讲故事而不谈教学的地方。

5.结语

历史学科是人文学科的基础课程之一,装载着人类社会厚重宝贵的文化财富,其教学围绕培育学生的历史观,激发其学习历史的兴趣,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都有重要意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又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所以初中的历史教学应更注重历史知识的基础性和对历史兴趣的培养,而历史小故事特有的趣味性、教育性、针对性等对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具有相当显著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受到历史小故事的影响,使自身历史素养、言语能力的综合提升,这种教学方法的应用具有很强的普适性,可操作性强。同时它没有地区限制、不受教学水平差异的千扰、可以供初中、高中全学段使用,从实际情况来看,这是较为可行的教学方法。在知识经济的浪潮下,创新型人才和高素质的人才能够满足社会的需求。与此同时,此类教学模式还能消除应试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使学生主动探究历史知识。因此,进行合理有效的历史小故事教学,不仅给教师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也需要学校和社会的全员参与。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

[3]杜芳.历史课程与教学论[M].武汉:华中师大出版社,2012.

[4]李稚勇,陈志刚等编.历史教育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5]王德民.中学历史教学设计[M].芜湖:安徽师大出版社,2017.

[6]朱煜.历史课程与教学论[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7]于友西.中学历史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8]聂幼犁.历史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9]周昆.论初中历史学科的故事化教学[D].苏州:苏州大学,2011.

[10]王开.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学生讲述历史小故事的应用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6.

[11]程红瑞.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6.

[12]王建华.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D].信阳:信阳师范学院,2018.

[13]冼芸娟.故事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运用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9.

[14]樊孔文.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故事的应用分析[J]. 小品文选刊(下),2019,(06).

[15]李宏图.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历史故事的方法探讨[J].新课程研究,2019,(12).

[16]刘春梅.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文教资料,2019,(14).

[17]金尤红.故事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7,(12).

[18]闫玉林.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灵活运用分析[J].名师在线,2019,(18).

[19]李新荣.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9,(10).

[20]富慧敏.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9,(04).

The Application of History Stories in History Teaching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 A Case Study of “social changes in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in the Seventh Grade of The People’s Education Edition

Abstract:History is the main source of history stories, and history stories are an organic part of history education. It is because of the natural connection between history and history stories, and the psychological and age characteristics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the use of history stories in junior high school history teaching has become a necessary way to improve teaching efficiency, but also an important way to make history knowledge close to students. This paper around historical stories in the junior middle school history teaching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theme, according to the author knowledge and their own teaching practice, combining the relevant theories of pedagogy, psychology and history teaching, with the social change of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lesson as an example, discusses historical story to introduce the principle, basis and the concrete application of junior middle school history teaching methods, etc, in order to elaborate on historical story teaching function, fully tap history teaching effects of small story, to show the charm of history, complete the teaching goal, create high junior middle school history class.

KeywordsLittle stories of history; Junior high school;Teaching history; During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附录一:

历史小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问卷调查

1.历史课本中的哪些内容最让你感兴趣?

A.历史图片  B.历史地图  C.历史小故事  D.历史人物介绍

2.历史小故事以什么形式呈现出来你最感兴趣?

A.漫画 B. 文字 C. 情景剧 D. 视频

3.导入时教师讲授历史小故事,是否能激发你学习的兴趣?

A.是 B. 否

4.历史小故事是否能够让你学习到一些历史信息?

A.是 B. 否

5.历史小故事是否能够让你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

A.是 B. 否

6.你更喜欢哪一类型的历史小故事?

A.历史人物类 B. 历史事件类

7.你觉得教师讲授的历史小故事都是真实的吗?

A.是 B. 否

8.你更喜欢教师什么时候讲授历史小故事?

A.导入新课时 B. 教学过程中 C. 新课结束前

9.你认为历史小故事是否能给你情感上的触动?

A.是 B. 否

10. 写下一个你印象最为深刻的历史小故事。(人物+事件关键字)

附录二:

调查数据柱状图

历史小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历史小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历史小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历史小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历史小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历史小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以人教版七年级《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一课为例

价格 ¥5.50 发布时间 2022年12月8日
已付费?登录刷新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81865.html,

Like (0)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2年12月8日
Next 2022年12月9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