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目的:着力探讨小学六年级学生的家庭功能与自尊的关系。小学六年级正处于特殊的发展阶段,身心两方面都在不均衡的发展,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从而从家庭角度出发,为促进儿童心理水平与人格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以及指导方向。方法:通过采用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和自尊量表(SES),对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小学的124名六年级小学生进行自陈式的问卷调查,收集好相关研究资料,再通过SPSS 23.00分析相关数据,得出相关的结论,研究结果表明:(1)六年级小学生的家庭功能和自尊都处于中上的程度;(2)从家庭功能表现情况的角度斟酌,家庭功能五个维度中的两个维度与自尊存在有关,此中问题解决维度与自尊有明显相干;(3)家庭功能能够猜测自尊,我们可以通过家庭功能的表现情况去推断自尊的表现情况。结论:影响儿童自尊的最重要因素是家庭功能中的问题解决,因此可以通过提高家庭功能中的问题解决的程度来达到提高小学生自尊水平的效果。
关键词:自尊;家庭功能;小学生
引 言
自尊作为自身成长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随着它的变化必然会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各个方面发挥一定的影响。自尊也是形成健全人格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会对小学生人格的各方面产生影响。比如在认知方面,拥有高自尊水平的小学生,对于外界事物有着清晰的表象,能够灵敏地感知外界事物的变化,并能根据变化做出恰当且及时的反应去适应新的环境;在情感态度方面,自尊水平较高的小学生由于对外界事物具有较为全面准确的认识,因此就会形成一个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在行为方面,由于拥有较高的自尊水平,那么更容易得到自我满足,形成一个良好的个性品质,那么对于新环境以及生活中的各方面压力,也会容易适应和应对。反观自尊水平较低的小学生,那么对于自身的表现长期处于不太满意的状态,自尊感就无法得不到满足,往后发展易形成自卑的心理。所以提升与培养小学生的自尊水平,不仅能为培养小学生的健全人格奠定基础,而且对提升小学生心理健康有着积极意义。而小学六年级处于小升初的转折点,正是小学生从懵懂天真走向成熟的一个阶段,也是开始脱离父母家庭的庇护,独立自主成长的一个关键点,小学生的生理与心理两方面都发生巨大的变化,在此期间,小学生个体的个性和自尊也正在快速发展。家庭是儿童最先接触到的教育场所,家庭更是社会最基本的单位,是儿童社会化的主要场所,小学生的各方面的成长都隐藏着来自家庭直接或间接的教育影响,影响着小学生的知识水平、经验态度、行为习惯等等,从而影响小学生自尊水平的高低。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家庭功能
家庭功能是指家庭每个人完成各项必须担负的责任,来自生理、心理和社会的一系列各项任务,目的是为了创设良好的物质基础对家庭每个人的身心发展形成积极的影响,从而把家庭中每个人的力量汇聚在一起,能拧成一股绳一起去处理各种家庭突发状况。家庭功能是指在家庭的体系中,每个人的各个方面有机结合在一起来处理各类事件,在具体情境下发挥状况的反映,体现在情感交流、积极沟通、自我主义、问题解决、家庭规则五个方面。研究凭据MC Master的定义,即家庭每个人所发挥的作用,通过在完成家庭任务各个环节的过程中去体现。
(二)自尊
尽人皆知,在基于对自己的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自尊可以作为评价和估量自己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而在一般的意义上,自尊也是一种用来评价和估量自己对于自身产生的态度体验,是基于自身的需要是否被满足的基础上,有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对于自己的情绪情感的感受,而在最广泛的意义上,自尊是自我评价和情感的两者有机结合的整体感觉。它触及到对自己本身的情绪反应。Rosenberg 提出自尊是每个人发觉和察知到现实中的自我和头脑中期待的自我之间存在差距的一种态度,是一个人认为自己是否有贡献能力的这种态度,是积极或者消极的价值判断。研究继续使用Rosenberg的定义,即每个人外部表现的实际情况与自己头脑中理想的情况之间的差距大小来表示每个人的自尊水平。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福建省宁德市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对该六年段的三个班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在学校领导以及班级学生的配合下,统一在午间自习课发放和填写问卷,现场回收问卷。一共发放160份问卷,回收了153份,回收率95.625%,筛除无效问卷和重复问卷后,最终有效可用的问卷124份,有效率77.5%。
(二)研究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是问卷调查法。
1.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
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由Epstein等人所编写的。本研究利用的是李荣风, 徐夫真等的中文修订版。该量表共30个项目所构成,包含了5个方面,分别是:情感交流(8个项目,包括:题目1、题目2、题目3、题目4、题目5、题目6、题目7、题目8),积极沟通(5个项目,包括:题目9、题目10、题目11、题目12、题目13) ,自我主义(6个项目,包括:题目14、题目15、题目16、题目17、题目18、题目19) ,问题解决(6个项目,包括:题目20、题目21、题目22、题目23、题目24、题目25) ,家庭规则(5个项目,包括:题目26、题目27、题目28、题目29、题目30)。每一个方面量表的项目得分的均值为该方面量表的得分,代表该方面的家庭功能的质量水平,家庭功能的总功能表现水平用总功能量表得分的均值来表示,量表采用4点记分 ,从“完全不像我家”到“很像我家”分别记1~4分。家庭功能的均值得分范围在1~4分,分数越高表示家庭功能越好。量表的Cronbach ‘sα系数在0.60~0.85之间,表示此量表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
2.自尊量表(SES)
本研究使用的是1965年Rosenberg编制的自尊量表,该量表是一种自我评估量表,由10个项目组成。采用4点计分,从“很不符合”到“非常符合”分别记1~4分,采取均值得分范围在1~4分。其中3、5、8、9、10题为反向计分题。总分越高,自尊程度越高。通过了大量的对于自尊的验证性研究,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通常也是研究自尊时最常用到的量表之一。
(三)研究工具
先采用办公软件Excel录入原始数据,筛选掉无效数据和重复数据,再导入到统计软件SPSS23.0中。根据量表的要求,先对所有反向题的得分进行转换,计算出家庭功能和自尊的整体均值得分,还有家庭功能各个维度的均值得分,再通过数据分析的需要进行描述性分析,了解小学生家庭功能和自尊的整体表现情况,最后进行家庭功能与自尊的相关性分析,进一步探究其两者之间存在的关系。
三、结果与分析
(一)小学生家庭功能的总体分析
本研究认为家庭功能不是一个单方面的概念,而是一个多维观点,是多个方面结合起来的结果。当前情况描述小学生家庭功能整体和各个维度的统计数据时,将利用每一个维度的均值和标准差来代表各个家庭功能在各个维度中的作用。具体而言,量表的计分方式选用4点计分法,在理论上把中间值2.5可视为家庭功能的平均水平,低于2.5分属于家庭功能较低;高于 2.5 分说明家庭功能发挥得良好。
对研究家庭功能各维度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表3-1 家庭功能的描述统计 | |||
个案数 | 平均值 | 标准差 | |
情感交流 | 124 | 3.304 | .559 |
积极沟通 | 124 | 3.253 | .617 |
自我主义 | 124 | 3.534 | .496 |
问题解决 | 124 | 3.343 | .524 |
家庭规则 | 124 | 2.927 | .572 |
总得分 | 124 | 3.273 | .431 |
有效个案数(成列) | 124 |
从上表可以看出,接受测试的小学生家庭功能在情感交流,积极沟通,自我主义,解决问题和家庭规则的维度上均值得分均在2.9分以上。表示接受测试的小学生家庭功能在这些维度的发挥得比较良好,在家庭功能的各个维度中,自我主义得分最高,得分为3.534,并且标准差最小为0.496,说明六年级的小学生群体自我主义的发展水平是比较接近的且发挥较好,而家庭规则得分2.927,是这几个维度中的最低得分,同时标准差为0.571,说明六年级小学生群体的家庭规则发挥的情况是这几个维度中相差较大且发挥较弱的。总的功能维度均值得分为 3.273,表示接受测试的小学生家庭功能总的功能表现良好的水平。在总体均值得分在3分以上且各维度得分均值得分都在 2.9以上。按照FAD 的评分尺度,各维度得分越高,家庭功能越好,由此可以说明小学生目前家庭功能状况较好。
(二)小学生自尊的总体分析
本研究将自尊作为一个单维度观点来进行探索,直接通过自尊均值的得分多少代表了自尊的程度。由于使用的自尊量表(SES)均值得分范围为1~4分,因此在理论上,把中间值2.5可视为平均值,2.5分以下属于自尊程度偏低;高于2.5分说明自尊程度较高。
对小学生自尊程度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3-2 自尊的描述统计 | |||
个案数 | 平均值 | 标准差 | |
得分 | 124 | 3.206 | .663 |
有效个案数(成列) | 124 |
由上表可以看出,先将自尊量表中反向计分的3、5、8、9、10题项在 SPSS软件中进行反向计分处理后,再将十个题项的得分加总,得到题项平均分为3.206分,高于2.5分,说明小学生的自尊水平处于高水平。
表3-3 自尊水平分布状况
变量 | 频数 | 百分比 |
高自尊水平(≥2.5) | 103 | .830 |
中自尊水平(2.5) | 2 | .016 |
低自尊水平(≤2.5) | 19 | .153 |
表3-4 自尊表现水平
自尊 | |
最高分 | 4 |
平均分 | 3.205 |
最低分 | 1 |
从研究结果上看,小学生处于高自尊水平的有103人,占83%。最高分为4分是满分,说明有不少人对自己怀有非常乐观的情感态度体验,中等自尊水平的有2人,占1.6%。低自尊水平的有19人,占15.3%,最低分为1分,有极少数的人对自己怀有非常消极的态度体验,小学生的整体均值得分的平均分为3.205,可以看出大部分小学生都处于高自尊的水平,有超过三分之二的小学生对自己的评价为积极,表明小学生群体对自己的整体状况相对满意,自尊水平也得到了良好的发展。
(三)家庭功能与自尊的相关关系
对于家庭功能与自尊的关系研究,都是采用家庭功能和自尊的平均数来进行计算的,平均数需要通过全部数据计算得出,更能体现出数据集合的平均水平,从而反映家庭功能与自尊现状和发展程度。
表3-5 家庭功能与自尊的相关性 | |||
FAD得分 | 自尊得分 | ||
FAD得分 | 皮尔逊相关性 | 1 | .407** |
显著性(双尾) | .000 | ||
个案数 | 124 | 124 | |
自尊得分 | 皮尔逊相关性 | .407** | 1 |
显著性(双尾) | .000 | ||
个案数 | 124 | 124 | |
**. 在 0.01 级别(双尾),相关性显著。 |
表3-5分析显示,皮尔逊数据的显著性为0.000,明显小于0.01暗示家庭功能和自尊之间存在十分明显的相关性。皮尔逊相干性为正数,证明家庭功能与自尊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干的,家庭功能的数值越大就意味着自尊的数值也越大,也就是说家庭功能的程度越高自尊的程度也越高,家庭功能的水平会影响自尊的发展。皮尔逊相关性为0.407,大于0.4表示家庭功能与自尊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的强相关。
表3-6 家庭功能各维度与自尊的相关性 | |||||||
情感交流 | 积极沟通 | 自我主义 | 问题解决 | 家庭规则 | 自尊得分 | ||
情感交流 | 皮尔逊相关性 | 1 | .468** | .677** | .473** | .400** | .334** |
显著性(双尾) | .000 | .000 | .000 | .000 | .000 | ||
个案数 | 124 | 124 | 124 | 124 | 124 | 124 | |
积极沟通 | 皮尔逊相关性 | .468** | 1 | .630** | .694** | .371** | .341** |
显著性(双尾) | .000 | .000 | .000 | .000 | .000 | ||
个案数 | 124 | 124 | 124 | 124 | 124 | 124 | |
自我主义 | 皮尔逊相关性 | .677** | .630** | 1 | .626** | .446** | .243** |
显著性(双尾) | .000 | .000 | .000 | .000 | .007 | ||
个案数 | 124 | 124 | 124 | 124 | 124 | 124 | |
问题解决 | 皮尔逊相关性 | .473** | .694** | .626** | 1 | .325** | .406** |
显著性(双尾) | .000 | .000 | .000 | .000 | .000 | ||
个案数 | 124 | 124 | 124 | 124 | 124 | 124 | |
家庭规则 | 皮尔逊相关性 | .400** | .371** | .446** | .325** | 1 | .256** |
显著性(双尾) | .000 | .000 | .000 | .000 | .004 | ||
个案数 | 124 | 124 | 124 | 124 | 124 | 124 | |
自尊得分 | 皮尔逊相关性 | .334** | .341** | .243** | .406** | .256** | 1 |
显著性(双尾) | .000 | .000 | .007 | .000 | .004 | ||
个案数 | 124 | 124 | 124 | 124 | 124 | 124 | |
**. 在 0.01 级别(双尾),相关性显著。 |
表3-6数据分析显示,情感交流的显著性为0.000,积极沟通的显著性为0.000,还有问题解决的显著性为0.000,小于0.01表明情感交流、积极沟通和问题解决这三个维度与自尊有显著相关,家庭规则的显著性为0.04小于0.05,表明自我主义与自尊有相关性,自我主义的显著性为0.07大于0.05,表明自我主义与自尊没有相关性。
表3-7 模型摘要 | ||||
模型 | R | R 方 | 调整后 R 方 | 标准估算的误差 |
1 | .475a | .225 | .192 | 5.9547 |
a. 预测变量:(常量), 家庭规则, 问题解决, 情感交流, 积极沟通, 自我主义 |
表3-7分析显示,研究的R方达到22.5%,说明自尊的水平都可以由参与研究的自变量所解释,家庭功能的五个变量对自尊有22.5%预测力,也就是说家庭功能的五个因子对自变量自尊的影响力为22.5%。
表3-8 ANOVAa | ||||||
模型 | 平方和 | 自由度 | 均方 | F | 显著性 | |
1 | 回归 | 1216.450 | 5 | 243.290 | 6.861 | .000b |
残差 | 4184.155 | 118 | 35.459 | |||
总计 | 5400.605 | 123 | ||||
a. 因变量:自尊得分 | ||||||
b. 预测变量:(常量), 家庭规则, 问题解决, 情感交流, 积极沟通, 自我主义 |
表3-8分析显示,以家庭功能为自变量,自尊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发现,家庭功能自尊有明显的猜测作用﹙F=6.861;P=.000﹚,能解释掉家庭功能 22.5%的变异量。研究的自变量中至少有一个能够显著影响自尊的水平,那么为了进一步判断具体是哪几个自变量能显著影响因变量,还需要继续分析以下的系数表。
表3-9 线性回归系数a | |||||
模型 | 未标准化系数 | 标准化系数 | t | 显著性 | |
B | 标准误差 | Beta | |||
(常量) | 12.393 | 4.264 | 2.906 | .004 | |
情感交流 | 2.978 | 1.323 | .251 | 2.252 | .026 |
积极沟通 | 1.169 | 1.297 | .109 | .901 | .369 |
自我主义 | -3.471 | 1.760 | -.260 | -1.972 | .051 |
问题解决 | 4.231 | 1.514 | .335 | 2.794 | .006 |
家庭规则 | 1.416 | 1.069 | .122 | 1.325 | .188 |
a. 因变量:自尊得分 |
表3-9的数据分析表明:结果显示有2个因子先后进入回归方程:问题解决、情感沟通,这2个因子对小学生的自尊都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线性回归方程为:自尊=12.393+2.978情感交流+1.169积极沟通-3.471自我主义+4.231问题解决+1.416家庭规则。问题解决的显著性是0.006小于0.01,情感交流的显著性0.026小于0.05,自我主义的显著性是0.051接近于0.05,,那么问题解决、情感沟通和自我主义能够影响自尊水平的高低,说明控制问题解决、情感沟通和自我主义这三个控制变量能够影响因变量,更进一步说明本模型纳入控制变量的必要性。
(1)问题解决的beta绝对值为0.335,beta绝对值最高,表示问题解决这一因子对自尊有很大的影响力,显著性是0.006小于0.01,表明该beta值具有统计意义,说明问题解决能够显著影响自尊水平,更进一步问题解决对自尊的影响为4.231大于零,说明问题解决对自尊的影响是显著正向的,意味着问题解决的家庭功能越高自尊水平也随之越高。
(2)情感交流的beta绝对值为0.251,表示情感交流这一因子对自尊有较大的影响力,显著性0.026小于0.05,表明该beta值具有统计意义,说明情感交流能够影响自尊水平,更进一步情感交流对自尊的影响为大于零,说明情感交流对自尊的影响的显著正向的,那么情感交流的家庭功能越高自尊水平也越高。
(3)自我主义的beta绝对值为0.260,表示自我主义这一因子对自尊有较大的影响力,显著性是0.051接近于0.05,说明自我主义能够影响自尊水平,而B值为-3.471,说明自我主义的家庭功能越高自尊水平反而越低,所以这一变量对自尊的影响是不成立的。
(4)家庭规则的beta绝对值为0.122,表示家庭规则这一因子对自尊没有什么影响力,显著性是0.188大于0.05,说明家庭规则与自尊不存在相关,所以家庭规则对自尊的影响是不存在的。
(5)积极沟通的beta绝对值为0.109,表示积极沟通这一因子对自尊没有什么影响力,显著性是0.369大于0.05,说明积极沟通与自尊不存在相关关系,那么积极沟通对自尊水平也没有影响。
综上所得,结果表明家庭功能的问题解决和情感交流与自尊呈现显著正相关,自我主义与自尊呈现显著负相关,除了积极沟通和家庭规则与自尊没有显著相关之外。
四、讨论
(一)家庭功能的基本状况分析
通过上面的分析,当前小学生家庭功能各个维度的得分均在3分左右,我们可以发现目前小学生家庭功能的状况发挥得较好。原因在于,研究所选取的学校是位于宁德市区内一所相对优秀的小学,根据学校免试就近入学的原则,小学生家庭所处环境水平也相对较好,与此同时,小学生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在本地区也处于中等及中等偏上的位置,最重要的是家庭成员的自我修养,特别是父母的学历水平、工作经历和教育方式等等方面也处于良好的状态,才能使小学生的家庭功能整体上显示出为良性的水平家庭功能呈现出良好的水平,依赖于每个家庭都在构建出属于自身家庭的一套行为方式,使家庭中的每一个人都能按照这套行为方式来进行生活和相处,而这套行为方式也给予了家庭每个人所必须的基本需求。这套行为模式的形成受父母双方的原生家庭和父母之间的相处方式影响,当家庭面临困难和压力时,父母往往会根据以往原生家庭的经验和家人的观点来解决所面临的问题,父母之间针对问题的沟通方式和解决问题时所采取的决策等,由此逐渐形成属于自己家庭的一套行为方式。与此同时,小学生也在潜移默化地接受着这种行为方式的影响,当小学生自己面临困难时,它首先会寻找自己父母的帮助,在自己与父母的讨论中,父母会采用和善积极的沟通方式,热心地为小学生分析问题,父母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小学生才是整个过程中的主体,最终形成一个较为稳妥的解决办法,小学生也在过程中感受到父母的良好态度和对于问题的清晰独到的见解,以及面对问题的应对自如。因此,这套行为方式也为家庭成员中的每个人产生积极的影响,家庭成员能在家庭中找到自我的情感归属,清晰认识到自我角色的属性,还有面对问题时的合作交流的良好氛围。
整体来看,家庭功能的几个维度都发挥得不错,特别是在自我主义的方面发挥得最好,一方面是得益于家庭的结构组成,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需要家人关心和爱护,因此小学生能够在家庭中发现自己的生活角色,是处于家庭的被照顾者角色,通过其他家庭成员的态度体现到自己的价值;另一方面是由于小学生独立思想的逐步形成,小学生不再是单单与家人的相处过程中来看待自己,更是与身边人相处中逐渐发现自我,因此自我主义这一维度发挥得比较良好。而家庭规则方面,小学生还处于发展阶段,还未能完全地表达自我,还处于被照顾的角色,随着小学生的独立性不断发展,家庭每个人原有的角色扮演也会发生变化,还需要经历长时间的磨合,逐渐形成默契的家庭约定,这对于家庭每个人的生活与发展都会产生想象不到的益处,所以家庭的行为方式还未稳定,家庭的规则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努力。
(二)自尊的基本状况分析
根据研究结果来看,我们可以发现大部分小学生都处于高自尊的水平,说明小学生群体对自己的整体状况相对满意,自尊水平也发展到良好的水平。超过三分之二的小学生对自身的评价是积极乐观的,对于自身的需要也得到了很好的满足,因此有着良好的态度体验,针对现实中的实际自我和头脑中的理想自我的差距也比较小。从表格上看,小学生处于高自尊水平的有103人,占83%。最高分为4分是满分。拥有高自尊的原因是小学生各个方面都和谐发展的结果,一方面是受以往经验的影响,以往成功的经验使小学生获得成功的积极体验,让小学生面对新的挑战时更勇于去挑战,因此对于自我的感受是喜欢的,针对自己各方面的认识也是肯定的。另一方面是受环境氛围的影响,在家庭中父母对孩子的能力估计是肯定的,那么小学生的自信心也能逐渐提升,自尊也能得到提升;在与同伴群体的相处中,随着小学生的知识接受水平、参与活动的积极度还有交往范围的逐渐扩大,小学生更希望能够获得同伴的支持与相信,使自己能够在同伴群体中证明自己的能力,让自己感受到在同伴群体的重要性,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同伴接纳和认可自己,同时使自己的价值得到积极正向的肯定,这些都是对小学生的自尊水平起到积极的作用。最后一方面是受学生的自我发展的影响,小学生是发展中的人,伴随着小学生的年龄的增加,小学生对于自己的认识也会不断全面和客观,对于自身价值也在逐渐展现和发掘,因而对自己的接纳程度也会渐渐提高,自尊水平更是在不断地发展。小学生中等自尊水平的有2人,占1.6%。拥有中等自尊的原因是小学生六年级所处于的特殊过渡阶段,六年级是小升初的关键节点,小学生面临着升学目标的压力和责任,随着六年级的每次考试成绩的起伏变化,小学生对于自己的能力水平、自我认识和情感体验也随之起伏变化,导致小学生的自信心的降低,自尊水平也在随之变化。小学生的低自尊水平的有19人,占15.3%,最低分为1分,有极少数的人对自己怀有非常消极的态度体验。拥有低自尊的主要原因是小学生的自尊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小学生经常得到的是消极的反馈,大多数是来自于周围人的反应,因此自信心没有建立起来,对于自我效能感也比较低,造成对自己低自尊水平的评价。低自尊的小学生通常会采取一些特殊的行为去吸引其他人的眼光与注意力,通过别人的注意来证明自己的存在感,间接去印证自己存在的价值,采取的行为有在课堂上违反班级的纪律来吸引老师和同学的目光,还有穿着特殊的衣服和与别人异类的发型等等,但是这些行为在旁人看来是奇怪的,因此不会得到好的反馈,使得小学生的自尊更不能得到满足,造成了小学生的低自尊感。
(三)家庭功能与自尊的相关关系
家庭功能整体与自尊的相关关系(1)研究中家庭功能和自尊呈现出明显的正相关,就是说即家庭功能发挥的越好,小学生的自尊水平也就越高。家庭是每个家庭成员的情感港湾,具有一定组织的系统,各个部分能够有机结合与联系,离不开家庭成员每个人的努力,而这种系统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家庭成员的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影响着小学生的身体能否健康地成长,影响着小学生的心理水平能否在一个可接受的范围中去发展,因此也在渐渐影响着小学生的自尊发展。理想的家庭功能是家庭每个人都能够正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意见,在和家庭其他成员交流中能够得到家庭成员的尊重理解,自己的观点意见能够得到其他人的支持和帮助,也获得了很多的关爱,进而在和谐交流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和睦,自尊也得到满足,最终使小学生能够在家庭中健康成长。拥有一个比较好的家庭功能,能够为小学生提高一个适宜自尊成长的环境。比如家庭成员间能够良好的沟通交流,家庭的亲密感也在提升,还有在面对困难情境时,家庭能够很好地应对。所以在良好家庭功能水平的小学生自信心也随之增强,也能够客观全面的看待自己,对自己进行一个全方位的观察与了解,也能够对自己怀有积极的评价,在生活过程中表现出积极乐视的心态和较高的自尊。
(2)研究中,家庭功能总分显著正向预测了小学生的自尊水平。自尊是一个人心理比较稳定的人格倾向性,它是根据外部环境与内部心理共同作用产生的结果,通过外部现实的实际自我和内部的心理自我之间的差距来表示自尊水平的高低,自尊不仅是对自我存在的体现程度,更是对于自我价值的一种判断,因此自尊是评价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其中一个重要依据。家庭功能对小学生的预测作用,首先是通过家庭功能的整体对小学生的自尊起到预测的作用,其次是根据家庭功能的几个维度来起到预测的作用。家庭功能中的各维度都能对自尊的形成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家庭中家庭成员之间的主观意愿和沟通流畅度、解决问题的应对自如、家庭成员彼此之间的情感投入程度、家庭规则的合理可行性等等,这些方面的发展恰恰影响了小学生的自尊水平,这些方面中一个及一个以上方面的提高,自尊水平也在随之提高,更容易形成高自尊的人格。如果上面几个方面得不到提高,自尊也会产生负面消极的变化。比如小学生在家庭中不愿意和其他人托付心事,遇到问题时家庭也就不能帮助他一起解决问题,家庭更不能给予它情感的温暖,这样就会使小学生的自尊降低,也在不知不觉中对小学生的身心各方面发生变化,会使小学生的自我效能感逐渐降低,让小学生的自信心逐渐减低等等。
家庭功能各维度与自尊的相关关系(1)家庭规则是指在家庭中能否使家庭每个人都能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的监控与及时调整。比如说在分担家务的时候,自己选择家务的难易程度以及承担的责任大小;在面对问题时,自己完成任务所扮演的角色定位和在过程中所必须承担的责任;还有家庭对每一个人行为的限制程度等等。
恰恰有些家庭的家庭规则并不能使小学生对自我的行为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与调整,父母采取的规则只是为了让孩子乖乖的顺从,没有让小学生在思想上明白规则背后所代表的教育意义,只是简单粗暴的限制孩子的行为,这种家庭规则并不是一个健康的家庭所应该具备的。父母的这种规则其实是让自己省心,孩子安安静静地听从父母的摆布,做一个父母所认为的乖孩子,这样孩子就不会给家长添麻烦惹是非。但这种的规则却并未把小学生当做一个在发展中的未成年人,是一个具有发展潜能和发展需要的人,忽视了小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生命个体的价值感。家长和小学生的地位是不平等的,家长总是以成人的视角去考虑问题,而不是站在小学生的角色上换位思考,明白小学生真实的想法。由此以往,这种建立起来的家庭规则只是家长建立起来的,小学生只是规则的遵守者,而规则本身与小学生的发展并无关联,这样是不利于小学生的发展。当真正遇到问题时,小学生会采取逃避的心理,尽可能地避免和家长之间造成冲突,把这些问题隐藏在自己心底的最深处,已达到父母心目中乖孩子的形象,最终会造成两种结果,一种是这些问题的不断逐渐堆积最终会在某一个时间点爆发,产生无法估量的后果,还有一种结果是儿童渐渐对问题麻木,对于心底积压的问题已经无所谓,根本不与父母反抗,使小学生产生奴性心理。因而这种家庭规则对于小学生的自尊是没有关系的。
(2)问题解决是指家庭成员共同面对家庭问题时的态度和解决问题的方式,能否成功地解决问题,家庭平常事物采取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以及承担的家庭责任,特别是紧急事件的应急机制与应急处理等等。当每一个家庭在面对许许多多的困扰与纷争,是否第一时间能敏锐地感知问题的出现及重要性,发现问题的本质核心是什么,只有发现问题的核心同时探究出解决问题的关键之处,然后通过家庭的合力寻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这是检验一个家庭问题解决能力水平的有效手段。
家庭其他成员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会在日常行为的过程中感染到小学生。小学生在自己面对问题时就会采取冷静客观的态度,沉下心来去挖掘问题背后的本质,再根据家庭解决相似问题的经验,尝试自己来解决问题,如果只依靠自己的力量无法解决时,再和家庭成员一起共同商榷各种各样的解决办法,然后分析利弊以及有可能产生的后果选择一个合适的办法来解决实际问题。最终采取行动解决问题时,必定会遇到很多事先无法预知的情况出现,这就考验小学生的应急机智,灵活地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计划和行动,那么小学生就会获取更多的解决问题的经验,逐渐形成小学生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让小学生在这么多经验的积淀下,更有信心去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获得更多积极的态度体验以此提高小学生的自尊水平。反之,如果家庭在解决问题的能力水平较低时,也会影响到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水平。当解决能力水平较低的小学生面临问题时,首先对于问题会惊慌失措不能采取冷静的态度,而且思考问题时也相对片面,不够全面具体,随之解决的方法手段也会比较的单一,那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必定会耗费到很多的心力和时间,有时候甚至这个唯一方法并不能有效地解决具体的问题而导致放弃。由此以往,小学生的解决问题的失败经验不断增加,会让小学生产生无力感,自信心也产生大坡度地下滑,这种消极的态度体验就会使小学生产生低自尊的现象。
(3)情感交流描述的是家庭成员之间情感交流的广度和深度以及情感表达的方式等,包含两个方面:家庭每个人之间是否愿意主动地表达自己的情感还有表达情感的次数多少。在自己遇到问题时积压的情绪情感是否和家庭其他人倾诉和交流,还有对于家庭其他人的情感表达采取什么样的反应。
家庭的情感交流比较好的家庭,父母对于小学生的态度大多是理解和尊重的,站在和小学生平等地角度和小学生沟通,理解小学生的所思所想所行,因此父母也投入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小学生也更能知道父母对于自己的态度和自己在他们心目中的重要性,父母和小学生都能得到对方给予的积极态度,都能够感受到彼此双方和洽的情感体验,所以就会有较好的情感交流,孩子也能够知道自己是家庭中的一份子,自己的一切也都是家庭成员所关心的,体会到自我的价值感和存在性,因此也在提高小学生的自尊水平。反之,情感交流比较差的家庭,家庭每个人的情感联系是比较少,也比较少去主动和其他人倾诉自己的情感,对于其他人的倾诉的内容也没有得到重视因而也缺少相应的反应。所以在小学生产生负面情绪时,家庭的其他成员会采取漠不关心或觉得小题大做的态度,不会对小学生的情绪做出反应,小学生在家庭中也就得不到尊重和理解,也就会产生负面消极的态度体验,会使小学生产生低自尊的情况。总而言之,通过家庭其他成员对小学生的情感投入的多少是鉴别小学生家庭功能中情感交流高低的一个很好的方法,也是影响小学生自尊水平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4)积极沟通是指家庭中的每一个人之间交流和沟通方式。比如说能否直接表达,相互表达之后情感是否是积极的,彼此之间的沟通方式等等。能否积极沟通取决于父母的观念和方式方法。一方面是父母很乐于和小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但是交流起来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是因为父母的观念所导致的,会觉得小学生还未能够理解和明白道理,以至于沟通交流是毫无作用的,还有一方面是父母没有采取合适恰当的方式方法,以至于刀子嘴豆腐心,使小学生无法真实地知道父母的真实想法,就已经在心里对父母产生了抗拒的心理。特别是父母批判式的交流方式,更容易使小学生的心理产生反感,让小学生有了抵触的心理,不愿意主动地表露自己的想法。最后一方面是因为父母认为小学生的目标是取得优异的成绩才能够获得人生的成功,以至于忽视了小学生成绩的其他方面,其他方面的需求有可能还会受到父母的强力制止,使得父母和小学生根本就没有沟通。这种积极沟通只是在父母方面的观念和方式方法上的变化,是流于形式的积极沟通,并未对小学生的心理产生影响,因而与小学生的自尊水平是没有关系的。
(5)自我主义是指家庭成员之间是否以自我的利益取向为中心,比如说家庭中的交流和沟通是否是为了满足自己某些方面的需要,还有在家庭进行家务时是否考虑自己的利益最大化,选择那些尽可能简单轻松的,为自己减轻麻烦等等。小学六年级的小学生的认知正在逐渐成长,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在转化,独立性也在增加,那么会更善于进行思考,会对遇到的人和事物进行批判性的分析和思考,对于父母和教师的权威性在小学生心里也会渐渐降低,那么小学生会更容易与其他人产生冲突,随之而来父母会觉得小学生越来越不懂事,小学生得到的表扬的话语也会比较少,自尊也就得不到满足。如果会发生了肢体的冲突,自尊水平会降低得更快。因此自我主义越强,与父母的冲突也就越多,其自尊水平也就越低。
五、对策
通过上面的分析与讨论,我们可以发现家庭功能对于小学生的自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那么通过调整小学生的家庭功能来使小学生的自尊水平发生变化就显得非常重要,因此提出了下面几条解决措施。
(一)遇到问题,家庭合作解决
在家庭面临问题时,首先要使自己沉下心来,知道所面临的问题是什么,抓住问题的关键点,然后家庭一起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要让小学生也参与进去同时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进行思维风暴,解决问题的办法要尽可能的多,然后再一起思考每一个问题的优缺点和不良后果,最终选取一个最佳的解决方案并付诸实践,同时根据事情的发展适时调整方案。解决好问题后,家庭不要把问题就抛之脑后,更应该抓住这一次的机会,大家一起对问题的整个过程提出自己的看法,可以是处理过程中比较好的,也可以是处理过程中有些不完美的,都可以谈谈,然后总结经验和方法。
所有的家庭在不同的阶段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当遇到了问题时,要尽可能地和小学生说,不要认为小学生太小什么都不懂就不说,也不要觉得大人的事没必要和小学生说,说了也没有意义。小学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人,也会遇到问题,如果一直在父母的庇护上,他们是不能得到成长的,小学生遇到问题的也会越来越多,所以越早让小学生懂得解决问题,让小学生拥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有好处,小学生遇到问题就会尝试自己解决,也会在问题中找到愉快的体验,渐渐提高小学生的自尊水平。
(二)用共通方式进行情感交流
家庭进行情感交流时,要站在小学生的角度,用小学生能够接受和明白的方式手段,要循循善诱地让学生把情绪情感告知给父母,积极的情绪情感可以感染其他的家庭成员,而消极的情绪情感只有自己发泄出来才能够得到释放,长期压制在心中,是会影响小学生的自尊发展不仅如此更要挖掘情绪情感更深层次的东西,是哪些方面会使小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是哪些方面会使学生产生消极的情感体验,这种的情感交流的深度和广度才是理想的情感交流,小学生在家庭中的正向情感会增加,会更愿意与家庭成员进行情感沟通,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更会茁壮成长。
(三)创设健康的家庭环境
家庭是小学生成长的第一场所,对小学生的身体和心理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而父母之间的关系的变化会影响家庭的方方面面,因此创设一个适合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家庭环境是很有必要的。家庭环境良好的家庭可以让孩子感受到温暖与爱。家庭每一个人相亲相爱,互帮互助,会增加家庭的凝聚力,让小学生在家庭、学校和社区各方面的活动中收获更多的积极体验,产生积极情感,使得小学生对于自己的评价也会提高,从而增强小学生的自尊水平。而家庭环境不好的家庭,小学生会产生不安全感,对于身边的事物都会抱有怀疑的态度,会形成严重的心理问题,造成严重的心理伤害。
首先在家庭活动上父母就应该让小学生积极去参与,让小学生可以体会到集体劳动的满足和成就感,这时候父母再进行适时的夸奖,对于小学生的自尊水平会急剧增加,对于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成长会事半功倍。因此,平时也要多培养小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四)降低自我主义的倾向
小学生在六年级还处于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前运算阶段,小学生只能从自己的角度去看待身边的人与事,还并未关注到其他人的利益,因此小学生需要站在更高处去看待自我,自我主义的倾向逐渐减少,小学生不仅要关注自身的需要,同时也要关注其他人的需要,慢慢地学会换位思考,这样就会减少与其他人的冲突,与其他人能够平等互助,才会赢得其他人的尊重与理解,相互之间的信任感也就建立起来了,随之而来彼此双方都能在这段关系中得到积极的体验,获得高自尊。
六、结语
通过调查研究分析发现,家庭功能能够猜测自尊,我们可以通过家庭功能的表现情况去推断自尊的表现情况。因此提高家庭功能的问题解决和情感交流可以使小学生怀有乐观的态度和高自尊水平从而健康快乐的长大。
以往研究对象大多是成人,如今扩大研究的范围,根据小学生的群体表现情况来研究家庭功能与自尊的关系,是一个创新点。但是此研究的调查方法只采用了问卷调查法,研究方法相对单一,并且只研究了宁德市的其中一所小学,研究样本相对较少,不能完整地概括家庭功能和自尊的表现,此为研究的不足,希望未来的研究者可以更进一步探索其关系。
致 谢
四年的时光转瞬即逝,大学生活很快就要结束,心中有万般不舍。回想大学时光发生了很多事,认识了许多人,尝遍了各种酸甜苦辣咸。但是现在只记得过去的美好,有太多感动的事与需要感谢的人。
首先感谢我的导师林丽花老师。在尊重我们意愿的同时,帮助我们理清思路并给予我们专业建议。不管在论文中遇到多小的问题,老师都很耐心的帮我们解答并经常鼓励我们。
感谢在大学期间的各位任课老师,经过老师们的传道授业解惑,让我的专业知识变的更加丰富,完善了我的专业知识体系,让我们对专业有了更深刻的认知与感悟。
感谢在论文期间帮助过我的老师与朋友。感谢王迎曦老师,在老师的支持与协助下,我才完成了原始数据的收集工作。感谢甘孟龙老师,在数据处理阶段,运用专业的方法帮我解疑答惑,在求教的过程中,我又丰富了许多统计学的知识。
最后我要感谢我的家人,谢谢你们的鼓励和支持,我才能坚持自己的想法,克服这一路以来的困难,完成我的学业。
参 考 文 献
[1]刘潇,高中生家庭功能与疏离感的关系:自尊的中介效应[D].安徽:安徽师范大学,2018.
[2]刘冬梅.高中生家庭功能、自尊与网络欺负的相关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 大学,2016.
[3]周津.高中生自我分化与家庭功能、自尊的关系研究[D].湖北:湖北大学,2014.
[4]郑婉琦.家庭功能对初中生攻击行为的影响:自尊的中介作用[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8.
[5]郭燕.青少年家庭功能、自尊与人际关系研究[D].东北:东北师范大学,2012.
[6]柴志叶.高中生家庭功能、自尊和心理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河北:河北师范大学,2017.
[7]许韵旖.家庭环境、自尊、学习动机和学习成绩的关系研究[D].广西:广西民族大学,2016.
[8]贾晓双.家庭中幼儿规则教育的现状及对策[D].河北:河北师范大学,2018.
[9]张淑燕.我国当代情感教育的现实思考[D].东北:东北师范大学,2008.
[10]杨好.学业不良小学生家庭功能状况的调查研究[D].四川:四川师范大学,2013.
[11]韩丽芳.高职生家庭功能、心理一致性和自尊的关系研究[D].河北:河北师范大学,2013.
[12]杜丹.建立秩序,避免孩子成为“小霸王”[J].Early Education,2019(12):6-7.
[13]安芹.家庭功能对中学生童年期创伤经验与自尊的中介作用[D].北京: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2009.
[14]郭晓霞.大学生家庭功能、自尊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N].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5(23).
[15]王黎红.家庭功能与小学生情绪的相关性分析[N].山西日报,2011-8-2(D03).
[16]李荣风.家庭功能评定量表的初步修订[N].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01-07(21).
[17]高爽.应用Rasch模型分析Rosenberg自尊量表[J].心理学探新,2018(38):445-450.
附录A
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
姓名_______________ 性别_______________ 年龄______________
这份量表包含了一些对家庭的描述,请仔细阅读每一项,并根据近两个月您对您家庭的看法(或者您对家庭近期的印象),在四个可能的答案中圈选出与您家庭最接近的数字。
选择答案的原则是:
1很像我家:这一项非常准确地描述了您的家庭;
2像我家:这一项大致上描述了您的家庭;
3不像我家:这一项不太符合您的家庭;
4完全不像我家:这一项完全不符合您的家庭
题目 | 很像我家 | 像我家 | 不像我家 | 完全不像我家 |
1.我们相互之间不大愿意表露感情 | 1 | 2 | 3 | 4 |
2.我们家的人心里想什么 ,从来不告诉家里其他人 | 1 | 2 | 3 | 4 |
3.我们家的人一般很少表露自己的感情 | 1 | 2 | 3 | 4 |
4.在我们家,如遇到什么事而心里难过,很难和家人谈 | 1 | 2 | 3 | 4 |
5.我们相互之间不表达自己对对方的爱 | 1 | 2 | 3 | 4 |
6.只有当我们对某件事都感兴趣的时候,我们才相互交谈 | 1 | 2 | 3 | 4 |
7.在我们家,没有什么机会来追求个人的兴趣 | 1 | 2 | 3 | 4 |
8.当我们生气时,我们并不和家里人谈 | 1 | 2 | 3 | 4 |
9.我们家的人相互之间说话很诚实 ,很坦率 | 4 | 3 | 2 | 1 |
10.我们家里的人常常相互之间很亲切 | 4 | 3 | 2 | 1 |
11.对于不愉快的问题,我们家的人从不回避 ,而是设法去解决它 | 4 | 3 | 2 | 1 |
12.如果我们不喜欢家里某个人所做的事,我们就告诉他(她) | 4 | 3 | 2 | 1 |
13.家里如果有什么问题,我们会想各种办法去解决的 | 4 | 3 | 2 | 1 |
14.我们家的人过分以自己为中心 ,只顾个人 | 1 | 2 | 3 | 4 |
15.我们家的人心里想的和嘴上说的不一致 | 1 | 2 | 3 | 4 |
16.只有在个人能得到好处时 ,我们家的人才相互交往 | 1 | 2 | 3 | 4 |
17.在我们家,相互之间很少有温柔体贴 | 1 | 2 | 3 | 4 |
18.只有在个人能得到好处时,我们才对家里其他人感兴趣 | 1 | 2 | 3 | 4 |
19..我们对于家里所分配的事情一般不满意 | 1 | 2 | 3 | 4 |
20.我们家里大部分日常生活问题能够得到解决 | 4 | 3 | 2 | 1 |
21.我们家里每个人都必须负起自己的责任 | 4 | 3 | 2 | 1 |
22.当我们决定了如何解决一个问题时,我们通常就去执行 | 4 | 3 | 2 | 1 |
23.家里如有急事,我们知道怎么做 | 4 | 3 | 2 | 1 |
24.我们家人在试着解决一个问题之后,通常讨论一下问题是否真的已经解决了 | 4 | 3 | 2 | 1 |
25.我们能够解决大部分使人烦恼的问题 | 4 | 3 | 2 | 1 |
26.在我们家,当你叫某个人去做什么事情时 ,你必须去看看他(她)到底做了没有 | 1 | 2 | 3 | 4 |
27.我们家的家务集中在个别人身上,没有平均分担 | 1 | 2 | 3 | 4 |
28.在我们家里,如果要某个人做什么事,必须再三提醒他(她) | 1 | 2 | 3 | 4 |
29.我们家里什么样的事都有 | 1 | 2 | 3 | 4 |
30.虽然我们是好心好意,但我们相互之间管得太多 | 1 | 2 | 3 | 4 |
附录B
自尊量表
请在认为与您情况相符的选项中打“√”,并尽可能真实地回答每一道题,并确保没有遗漏。
题目 | 很不符合 | 不符合 | 符合 | 非常符合 |
1.我感到我是一个有价值的人,至少与其他人在同一水平上 | 1 | 2 | 3 | 4 |
2.我感到我有很多好的品质 | 1 | 2 | 3 | 4 |
3.归根结底,我倾向于认为自己是一个失败者 | 4 | 3 | 2 | 1 |
4.我能像大多数人一样把事情做好 | 1 | 2 | 3 | 4 |
5.我感到自己得不到别人的尊重 | 4 | 3 | 2 | 1 |
6.我感到自己值得自豪的地方不多 | 1 | 2 | 3 | 4 |
7.我对自己持肯定态度 | 1 | 2 | 3 | 4 |
8.总的来说,我对自己是满意的 | 4 | 3 | 2 | 1 |
9.我总是感觉自己不如别人 | 4 | 3 | 2 | 1 |
10.我时常认为自己一无是处 | 4 | 3 | 2 | 1 |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913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