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

  摘要

延安精神是中国xxxx人对于艰苦奋斗的延安老区岁月的历史发展成功经验的总结。因此,本文从延安精神的具体核心,和延安精神与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念之间的不同联系和影响进行了文献对比分析,发现了在社会主义不同阶段延安精神赋予的不同影响,最终得出了在当今时代如何发展处理延安精神和现有时代发展如何运用、如何再次培养发展新的精神促进祖国的伟大的事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关键词:延安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一、前言

  (一)研究背景

在延安的学习、工作、生活中xxxx领导人总结出了一些称之为延安精神的历史财富,我们应与时俱进地弘扬延安精神,使延安精神在今天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在各种思潮涌动的当前社会,一些否定延安精神,否定社会主义的言论也一直存在。一个方面来讲就是在发展我国现有道路过程中应该坚持基础理论的重要性,从延安精神出发进行学习、教育的不断深化,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提供了良好的思想理论基础。延安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单单在思想上保持高度的统一性,在历史的传承和发展上也具有一致性。在日益发展的当今中国,始终保持我们的优良传统。在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建设中,以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最终发展目的的价值目标是不可动摇的,在主旋律高歌社会主义的时代下,老区精神因为时代的发展会拥有更加丰富的意义和价值。

  (二)研究现状

在学术界的讨论中我们发现了近期的一些言论方向,在讨论中出现了不承认延安精神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中起作用的反对论调,这些讨论所反映的目前存在的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的层面。第一种是否定了延安精神在历史发展中的曾经出现过。还有一种认为在时代的发展,国家进入发展新阶段延安精神已经无法满足现在国家的发展,属于陈旧不合时宜的思想论调。认为延安精神已经过时,在社会主义的今天已经不再需要弘扬延安精神。这些讨论的关键点在于刻意的回避了我党在那个特殊时期下如何从延安的窑洞走向全中国的。这些发展过程都遭到了否定,过去的历史让我们记住了曾经的艰苦,让我们在发展中时刻提醒自己,中华危难就在昨日,我们要熟记历史努力向前。我党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的先锋队怎么可能忘记如此厚重的历史,而这种论调正是外来势力对于泱泱中华文化侵略的表现之一。这就是目前我国研究中所存在的一些现象。

  (三)研究意义

在历史发展的一个全新时期,随着时间以及时事的改变,让曾经在黄土地上的延安精神在时代的改变下有了新的改变,如何从历史的先进文化中继承精神的重要力量,作为未来发展国家的强大理论基础,加强XXX建设提供了最有力度的思想武器。在这个历史的新时期,我们更应该铭记历史,让曾经的先进思想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继续指引我们努力向前,自强不息。

  (四)研究方法

整篇文章在方法选择中主要使用了归纳总结分析法,对与论文题目相关的核心文献进行了归纳总结分析。此外,还运用了文献资料法,通过对已有的期刊,论文,书籍及有关资料的研读,总结跟借鉴其优秀之处,形成自己的论述。

  二、延安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延安精神基本内涵

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以毛xxxx为代表的xxxx人在黄土地上进行了卓越的艰苦奋斗,在无数次的生产运动、反扫荡斗争、人民思想教育发展等过程中我党形成了一个伟大的思想理论体系我们称之为延安精神。无数革命英雄们在生活、工作、战斗当中为了祖国的未来肩负延安精神所赋予的责任,带领人民走出了曾经的困苦时代,延安精神是从困难到现今的美好生活的实现的重要指导力量。

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在延安整风运动之前,人们坚持的传统的封建思想,主流文化处于没落的清朝遗留思想,在民国时期的思想斗争中发展中延安地区由于大量地处延安山地,人民居住西北内陆地区接受先进思想较慢,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教育资源奇缺,大量的先进文化集中于南方。xxxx在成立之初内部发展的过程中对马克思主义的不同解读造就了不同的思想路线。延安整风运动是一次普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经过整风,使党内开始盛行的宗派主义和教条主义的流毒在思想上得到清算,全党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毛xxxx曾指出:“xxxx员应是实事求是的模范”,“因为只有实事求是才能完成确定的任务”。[1]延安整风运动过程使我XXX正确思想路线的统一和发展有了质的改变。首先,人们为了现实的生存不崇拜无用的伪科学,不主张靠吓人恐吓吃饭,也不主张靠封建迷信吃饭。再者说,实事求是的发展路线坚持从现实生活当中出发,从大生产运动作为出发点,帮助人们改变生存现状,解决农民群众的艰苦生活,树立说真话、做真事、做实事,为了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先进思想路线。1980年,xxxx对XXX思想路线的内容首次做了概括:“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我们XXX思想路线。”[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借此建立成为了贯彻我党未来发展始终的基础思想。

2.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全人类的解放,实现未来的理想和社会主义发展进行努力的奋斗,形成了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为核心的思想。在战争时期,革命老区成为了无数的崇拜者和追随者向往的战场,无数的先进文化思想者,在追求先进文化思想的过程中以延安为核心不懈奋斗。想要得到正确的发展必须树立正确的发展思想,在特殊历史时期下的寻求正确思想这就成为了更好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曾经惨烈的革命斗争中,大量的革命先烈为了理想进行了鲜血的洗礼。经过了无数先烈的努力,思想层面通过现实得到了实质的改变,进一步确认了实现伟大共产主义的思想旗帜。可以说,延安精神的精华在于坚定正确的思想路线,这是无数奋斗者的精神依赖更是千万奋斗者的精神向导。

3.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xxxx同志指出:“我们党是靠艰苦奋斗不断发展壮大起来的。过去干革命需要艰苦奋斗,今天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同样要靠艰苦奋斗。”[3]延安时期,由于日本侵略者疯狂的三光政策和蒋介石的经济封锁,解放区军民的生活和财政经济遇到了严重困难。人民群众在我XXX领导下团结起来努力改善生活,大生产运动以南泥湾开荒垦地为代表,进行了开荒、发展生产、克服困难。衣食住行都在最原始的状态下努力进行改变。在面对国民XXX压迫、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自身发展的落后性三重大山的压力下,为了改变劣势局面,我党带领人民从自身努力开始,在持续不懈的艰苦奋斗下,形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这种精神成为了我党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的重要思想。

4.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可以分为两个不同的层面进行分析研究,第一个层面叫做全心全意第二个层面叫做为人民服务。第一个层面要从中国xxxx的成立缘由说起,回忆中国xxxx的建立最初的目的就是为了推翻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这是我党建立之初就树立的基本政策。在延安时期红军刚经历了过雪山草地的伟大征程,我XXX力量受到了巨大的损害,在到达了延安地区后立即帮助延安地区的人民展开了大生产运动,提高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每天积极的加入生产劳动的过程中,开展种地、纺织、改善交通、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等等有利于人民的活动。在极度困难的抗日战争年代和解放战争年代,在军事活动过程中为了人民未来幸福浴血奋斗的革命同志没有任何打扰人民的举动,以不给群众添麻烦为八路军军纪。在新中国成立后,积极发展经济文化建设。直到2017年的十三五规划都在坚持反腐倡廉,努力为人民群众进行全心全意的服务。xxxxxxxx指出:“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牢记责任重于泰山,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兢兢业业,夙夜在公,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4]时代改变精神不变是我党坚持原则发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核心理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从我党建立开始,在延安地区达到了实践的第一个高潮得到了最好的检验。最终形成影响我国发展直到今时今日的重要思想。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富强在目前的解释中具有了更丰富的解释,国家富强在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已经初步实现,我国的GDP总量成功进入世界前列,但是让更多的百姓富起来成为了另外一个核心价值需求点。目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富强不再是过去的先富起来一部分人,而是实现全民小康的生活,这已经进入了实践发展阶段。在人口基数大,底子薄的现实情况中,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祖国变得真正强大是现阶段对于富强的更好的的诠释。民主建设由来已久,在我国发展过程中一直都是主旋律,它是社会主义存在的意义和原动力。文明与和谐发展都是人民一直以来所追求的目标。在五千年的历史文明中,我国坚持以和为贵。国家富强,社会和谐,人民幸福是党和人民坚持奋斗的目标。

2.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人民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和国家发展的必然方向。翻开过去中国的历史会发现,中国人长期处在被奴役的封建皇权统治下极度向往自由,中国人民的奋斗之路就是为了实现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美好社会。向往自由,追求平等、寻求公正是每一个人的基本价值诉求。马克思主义认为:“权利绝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制约的社会的文化发展”。[5]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目标不是用某位领导人的意志决定人民的生活,而是每一个人都有权利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享受生命的自由。xxxx指出:“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6]对于权力的监督也尤为重要,法律不是权贵阶层的专属品,不是为一部分人利益制定的。平等让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享受到共同的权利,自由让我们有权利选择生活。公正让人口庞大的中国有限的资源可以得到合理的分配,法治更是让祖国和人民可以看到一个光明的未来。没有规则的世界就是落后的原始的社会,祖国的未来是在XXX领导下的以法律为基础的光明的现代化社会。

3.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在今年多次出现在了春节集福活动中,在人民的心目中成为了高频词汇。人民群众已经对这四个词的进行了不断的讨论和学习认知。借助科技发展进行的多元化的政策推广让人民更好地感受到了社会发展的先进性。爱国是我国自古就有的文化教育下的基础理念,在民族危难时刻是帮助国家渡过困难打败危险的精神支柱。马克思曾说:“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7]业兴盛则百姓安,敬业是每一个中国人在现代社会中为了自身也是为了祖国的重要发展应保持发扬的基本品质。敬业精神在不同的岗位具有不同的要求,工匠精神始终是每一个中国人应学习并努力践行的精神。在传统文化的思想建设中诚信也是社会发挥在基础美德。中国社会历来有百事开头先做人的古训,因此,诚信友善都是我国几千年来发展的重要基础理念。在现在的新型社会中,弘扬社会主旋律,人民应该认真学习和遵守XX的引导政策,树立良好的发展方向。以上是对延安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的概括,我们不难发现延安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二延安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联

  (一)延安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致性

延安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是我党在为实现共产主义的奋斗实践中总结形成的,可以说延安精神是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总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性时期,因此在时间线索上两者更像是一种递进关系。在xxxx发展经历了挫折后进行战略性质的转移到达延安地区进行发展的时候,在日常的工作、生活、发展中通过具体的革命实践总结出了延安精神这个影响我国到现在的优秀革命精神。中国xxxx从当年召开的第一次人民代表大会就建立了发展目标,虽然在不同的具体时期拥有不同的具体思想的表现形式,但核心观念一直都是立足于人民,为了广大的群众的幸福进行追求和探索。延安地区的发展所展现的人民和XX尤其是当时的革命军队一起生活的军民是一家的场景,军队在放下武器的时候就是人民,与群众一起在田间地头种粮食、喂牲口、纳鞋底为了温饱和生存努力,在遇到威胁的时候人民和军队一起拿起武器为了国家的利益人民的利益去战斗。人民与军队始终在价值观上保持了一致性,就是为了人民的利益和人民生活的未来进行努力奋斗。社会主义价值观在时代不断的发展丰富后具有了许多当年不曾有过的新的内涵。可是出发点还是和当初在延安地区进行工作时候一模一样,就是为了人民的利益和祖国的美好未来进行一代又一代的终生不留余力的工作和奋斗。虽然二者所处的时代不同,但是二者在本质上、追求目标的一致性上是具有共同属性的。

  (二)延安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继承性

xxxx曾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巩固XXX执政地位,提高XXX执政水平,必须大力弘扬延安精神,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8]延安精神是历史赋予的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建国以后的发展阶段延安精神依旧发挥着优秀的文化价值。延安精神中存在着一个核心是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在我国大庆油田的发掘过程中,面对的困境就是一穷二白没有技术,没有经验。为了人民的幸福和祖国的未来,大庆工人通过学习过去的先进文化,其中包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精神。曾经在黄土地努力的xxxx员和人民群众也面对相同的困境,在环境恶劣的黄土地进行大生产运动、南泥湾改造等活动。大庆工人在历史文化的影响下克服了困难,改变了我国贫油缺油的现状,并且发展出了新的先进文化大庆油田精神。这是历史的传承在不同时期对延安精神的传承和再发扬的具体表现。文化的发展具有历史的传承性,现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在延安精神的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并且,现在的先进文化是过去的精神的当代体现。历史会发展,精神也会发展,但是优秀的精神不会被时间遗忘,在不同的时间会以不同的形式展现出来。延安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联表明延安精神在当代依然发挥其引领作用,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积极的助推作用。

  三、用延安精神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xxxxxxxx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想明白了、想对了,就要坚定不移朝着目标前进。”[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中最主要的一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性培育,提高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支持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从全面深化改革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最终也要运用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当中。因此,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主旋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社会大众生活的价值观念指针。其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自身的培育,在社会主义改革的实践中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的成长,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域的引领权。就第一方面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就其实质来看是使人民群众从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逐渐到认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后上升为信仰并主动去实践的高度,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新的中国梦提供信仰支撑。就第二层面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主要表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体系从提出到建成、从小到大的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凝练和概括,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和本质。由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就是要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理论力量,使之内在发展壮大,不断增强其引领力。

  (二)用延安精神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xxxx曾指出:“—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10]作为我党取得革命胜利的重要思想武器,延安精神以其独特的思想魅力,必然成为新时期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动力。因此,弘扬延安精神,坚定XXX的理想信念,毫不动摇地高举XXX伟大旗帜,这就是我们必须坚持的政治方向。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就能够促进更好地爱国、民主、文明、和谐。xxxx同志指出:“我们党是来自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的党。几十年来,我们党始终站在时代前沿,历经艰难险阻,没有被任何敌人和困难所征服、所吓倒,而是从小到大、由弱变强,根本原因就在于党同人民群众建立了血肉联系”[11]因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敬业、诚信、友善的根本归宿。xxxxxxxx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永远朝气蓬勃迈向未来!”[1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崛起的精神支柱,是团结人民的精神纽带,大国崛起于精神,如果没有精神支撑,一个国家的经济繁荣不会走出很远,更难以真正崛起。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时代的发展离不开延安精神,延安精神的也离不开时代所赋予的新的内涵。延安精神始终与时代精神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步前行。在当前时代条件下应以延安精神为依托,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弘扬力度,努力造就以延安精神为灵魂以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标的和谐社会。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方式与途径

立足于校园进行文化培养和发展、在人民群众道德层面的发展中进一步努力、在发展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不忘记保持延安精神的旋律基调,更好地发展延安精神对时代的影响和号召力,可以帮助我国更快更好地发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

1.加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2017年的中国即将有720万毕业生群体,毕业人数史无前例的达到最高。高校学生的思想走向代表了祖国未来的思想走向。xxxxxxxx指出:“是因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13]近年来,西方文化的不良思想不断的在各类媒体上充斥着,现代大学生的思想十分复杂。因此,应该继续加强延安红色精神的影响力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旋律对现代大学生的影响力,不能使外来文化引导大学生,形成不利我国发展的局面。在现代社会不良风气被各类媒体报道的阶段,弘扬延安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分重要,应该积极的对国内各大高校学生开展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从祖国的青少年抓起才真正的有助于发挥延安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作用,才能为祖国未来的思想建设树立良好导向。

2.加快公民道德体系建设

xxxx同志曾说“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14]《人民的民义》这部电视剧就演绎出了一种良好的社会风向,是符合人民和xxxx员道德发展的优秀作品。其中多次提到了曾经的革命老前辈陈岩石同志在革命年代留下的精神,我们应该学习、体会并运用在现在的建设工作中。主流认可的思想还是离不开过去的先进文化。延安精神如何继续发展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整体道德体系的提高。人民的道德提升,代表了社会道德的进步。我党应该通过人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多方面提升群众道德,完善公民道德体系建设。优秀的影视剧作品、各类晚会、报纸甚至是现在自媒体都可以成为建设道德体系的渠道。用多元化、易于人民群众接受的方式加快道德体系建设,帮助人民提高道德水平,是当前物质财富相对丰富的中国急需解决的问题。只有物质与精神都丰富了,人民才能真正幸福,国家才能更加强盛。

3.构建和谐社会

马克思指出:“人是最名副其实的政治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15]和谐社会的目标就是建设一个人民有尊严且过的幸福的中国社会。和谐社会的基础单元是人民和谐生活安居乐业,在XXX的各种挑战中,应该继续保持我党曾经在延安发展时期的基础路线,坚持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积极开展帮助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工作。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对于社会和谐的定义也在不断的丰富化和高标准化。祖国的发展在允许人民开始提出更高的生活要求。现在已经不是当年满足温饱就可以了解决社会问题了,养老压力、环保问题、XX服务等等问题都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部分,树立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在道路上坚持延安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调,努力开展以人民幸福为目标的工作,在延安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人民必然过的更加幸福,社会又怎么会不和谐。

  结语

本文的研究从延安精神的具体内涵和对现代社会发展的意义入手,对比现在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具体走向进行了综合分析。延安精神是在我党发展受到多方面压力的情况下形成的一种革命精神。是在最原始的黄土高坡的日常生活中、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反击中、在不断学习和提高的过程中提炼出来的那个历史时期的思想精华。当前在这个和平的时代重提过去不单单是为了缅怀和学习,是希望不断学习过去的文化,为祖国未来的发展找到一条有历史依据的可行性发展道路。在延安精神的指引下,我们国家会有更好的发展。重新回忆历史,不难发现国家和党发展路程的艰辛,这促使我们更好的坚定自己内心的信念,努力投入到学习和未来的工作生活当中。不忘过去展望未来,希望祖国在延安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下,在世界的舞台当中焕发出崭新的面貌。

  参考文献

[1]xxxx.xxxx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22

[2]xxxx.xxxx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78

[3]xxxx.论XXX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174

[4]xxxx.xxxxxxxx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43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64

[6]xxxx.xxxx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46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59

[8]xxxx.xxxx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85

[9]xxxx.xxxx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71

[10]xxxx.xxxx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78

[11]xxxx.xxxx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204

[12]xxxx.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4

[13]xxxx.xxxx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72

[14]xxxx.xxxx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89

[1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684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打字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28080.html,

Like (0)
打字小能手的头像打字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2年6月8日
Next 2022年6月8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