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趋势下,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逐渐被肯定。增加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对于经济的增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同的投资方式对于经济的增长有着不同的效用,但无论是何种方式都表明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将会越来越密切。本文首先是对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进行一定的论述,在此理论基础上,阐明安徽省人力资本投资支出基本现状,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论证,由此论证出安徽省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存在一定的作用,在文章最后对安徽省人力资本投资提出几点决策建议,希望能促进当地经济的增长。
关键词:教育投资;劳动就业人数;公共医疗卫生支出;经济增长;GDP;人力资本
一、引言
人力资本(Humancapital),就是指劳动者在经过教育、培训、实践经验、迁移、保健等方面的教育后得到的知识技能,也叫作是非物力资本。这种知识技能在获得后能够给所拥有者带来多种不同的收益,由此便成就了人力资本。对人力资本的变相投资,就会为GDP的增长产生较高的贡献率。
在以往众多经济学家看来,生产生活等物质的发展是推动和促进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从历史看来人力资本理论最早是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在其著作中所提起的人力资本思想。鉴于此,本文选择安徽省的人力资本投资情况作为的研究对象,对该省的人力资本的基本现状进行多因素分析,使用人力资本中的教育投资支出、劳动力就业人数和公共医疗卫生支出等因素作为自变量,而GDP数值为因变量。分别选取2007年-2017年的样本数据,首先利用描述统计分析2007年-2017年安徽省人力资本投资支出和GDP数据的变化趋势,其次再建立起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利用软件Eviews对其进行参数估计,假设检验和模型的预测,并对最后结论进行分析,给出相关政策性建议。
二、人力资本相关理论
(一)人力资本思想的萌芽
最早是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在其著作中所提起的人力资本思想,他的《理想国》中论述了有关于教育和训练的经济价值。其次亚里士多德也意识到教育的经济作用和一个国家维持教育以确保公共福利的重要性。但是在他们的眼中教育仍是只是消费品,它所能起到的经济作用并非直接的。
魁克是最早的重农主义代表人物,同时也是最早研究人的素质的经济学家,在他看来构成财富的第一因素是人,即“构成国家财富的是人”。最先提出和论证了劳动决定价值的思想是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创始人威廉·配第,他为劳动价值论奠定了理论基础,即“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他所阐述的是劳动素质的不同是因为人的素质不同导致的。但是美中不足的是威廉·配第的劳动价值论只是萌芽的形态,并不是所有的都是完全正确的。
(二)古典人力资本理论
第一个阐述人力资本理论的当属亚当·斯密和威廉·佩蒂。最初是用来分析人类作为生产者的,用来衡量和量化他人有从事生产活动的能力。1766年,亚当·斯密对于人力资本的研究就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定义,他指出“在社会的固定资本中,除了物质资本外,可提供收入或利润的项目还包括社会上一切人学得的有用才能。这种优越的技能,可以和职业上缩减劳动的机器工具,作同洋的看法,就是社会上的固定资本”。
穆勒学习并坚持了亚当·斯密的一些观点,他阐述道:能对劳动生产率产生重要影响的包括技能与知识,并且强调国民财富应当包括获取知识与技能这一部份。穆勒富有创造性的论点是:“从传统经济增长与资源配置的生产性取向出发,指出教育支出将会带来更大的国民财富”。
除此之外,在众多古典经济学家中,有一位的经济观点曾经受到马克思的严厉批评,他就是法国经济学家萨伊,但不可否认的是他的人力资本思想也对经济理论的完善起到的不可磨灭的作用,他所阐述的科学知识是生产力的一部分的思想,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理论。
19世纪末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古典经济学的集大成者马歇尔也指出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知识和组织,这是最有力的生产力。在他的深入研究中,马歇尔提出知识和组织是一个独立的生产要素,他将教育投资作为对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进行论证。
(三)现代人力资本理论
到了70年代早期X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和加里·S·贝克尔开创“人力资本理论”(HTC)他们坚定地进入了这个领域进行研究。1960年,舒尔茨在《人力资本投资》一文中阐明“人口质量和知识投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类未来的前景”,舒尔茨测算出:二战后X农业经济的增长,20%是物力资本投资引起的,其余80%主要是教育以及科学技术的作用。对1929-1957年X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他作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平均收益率为17%的各级教育投资,其增长的收益在劳动收入增长的比重中占比非常高,竟达到70%,而在国民收入中的占比为33%。相比较于其他类型的投资回报,人力资本的投资回报占比非常高。
在西奥多·舒尔茨的基础之上,加里·S·贝克尔对其进行了补充,从只分析教育对经济增长的宏观作用的缺陷,到系统的进行教育对经济增长的微观分析,研究了个人收入分配与人力资本之间的关系。加里·S·贝克尔学术研究的特别之处在于他亿经济数学作为基本方法,将表面上与经济学无关的现象与经济学联系起来进行相关性分析。
(四)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
在众多的经济理论中,最早的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可以向前追溯到约翰·穆勒和约翰·梅纳德·凯恩斯这两人的观点,曾经他们公开反对过亚当·斯密关于劳动力市场具有竞争性质的学说,而转倾向于支持劳动力市场具有非竞争性。20世纪6O-7O年代,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开始对以新古典为基础的劳动力市场理论提出不同观点并出现了多种学术分支。
20世纪70年代初期,皮奧里、賴克、戈登、多林格等人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得出不同的具体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其主要观点是:劳动力市场按照主次分成两种,即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在主要劳动力市场上,教育与工资呈正相关,在次要劳动力市场上,教育与工资没有显著地相关性。因此,教育的作用在于个人在主要劳动力市场上的所起到的效果,还是选择在次要劳动力市场上工作。
(五)新经济增长理论
1976年,赫伯特·金蒂斯与塞缪尔·鲍尔斯在著名经济书籍《资本主义X的学校教育:教育改革与经济生活的矛盾》中提到:教育的根本功能并不在于提高人的生产能力,而在于造成人的不同个性品质,并与现存社会经济结构和等级秩序相协调。在新经济增长理论中:将新古典增长模型中的“劳动力”这一名词的定义扩大至人力资本投资,也就是人力资本不但包括了绝对劳动力数量和该国所处的平均技术水平,甚至是劳动力的教育水平、生产技能训练以及相互协作能力的培养等等都是被包含在人力资本投资里面,将这些统一称之为“人力资本”。
1900年,X著名经济学家保罗·罗默提出技术进步内生增长这一新型模型,他把经济增长建立在内生技术进步之上,这在经济史上是第一次提出了技术进步内生的增长模型的理论。根据他的理论,技术进步内生增长模型的基础是:(1)经济增长的核心在于技术的进步;(2)世界上大部分的技术进步是由于市场激励而导致的有意识行为的结果;(3)在不需要追加成本的基础上知识商品可以反复进行使用,成本只是指生产开发本身的成本而已。
三、安徽省人力资本投资支出基本现状
人力资本投资的方式一般有以下五个方面:教育投资、职业培训投资、劳动力迁移投资、公共医疗卫生投资以及信息投资等。
1、教育投资。是指支出一定的成本来收获在各种正规的学校里系统完善的接受从初等到高等文化知识教育的机会,它在整个人力资本投资支出中占据最核心的部分。
2、职业培训投资。是指在正式的学校之外由各自的企业或者其他机构给自己的职工提高生产技术、掌握新技能而提供的职前培训,这一培训相较于一般正规教育来说更加的具有实践性。
3、劳动力迁移投资。是指通过支出一定的成本来达到人口与劳动力在产业或是地域间的迁移和流动,改变就业机会,取得更好的满足劳动力自身的偏好,在改善人力资源配置效率,提高劳动力竞技状态的同时创造出更高的收入。
4、公共医疗卫生投。是指通过对医疗、卫生、保健以及营养等进行投资来维持或者改善提高人的健康水平,从而进一步提高人的生产能力,这其中包括企业或者个人购买的各种医疗方面的保险,体育设施和体育场所的投资。
5、信息投资。是指通过花费一定的成本来得到有关商品价格、就业机会等等的市场经济活动中的信息,以求实现主体经济决策最优这样的行为,而在现实中,为了弥补市场信息的不对称,人们需要进行信息投资,增加个人有效信息量从而增加个人的人力资本。
本文分别从教育投资支出、劳动力就业人数和公共医疗卫生支出这三个指标出发,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支出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相关性研究。
(一)教育投资支出
自2007年至2017年这近十年以来,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有众多数据表明,该省普遍增加对孩子的教育金钱的投入。不仅如此,学生家长们也已经从思想观念开始发生转变,开始重视孩子的家庭学习环境、学习内容、学习方式、亲子关系等多方面的问题。第一,在学习环境上,众多学生家长由原来的“在家里学”转变为“互动式学习”;第二,在学习内容上,由原来的“学校里教授的知识”转变为“掌握知识技能并与是生活相联系”;第三,在学习方式上,也由“单纯在书本上学”转变为“线上线下互动学习”;第四,在亲子关系上,更是从“抚养长大成人”转变为“培养成为有用的人才”。因此,在素质教育大力推广下的近十年,安徽省人民对于教育观念的转变非常之大,也预示着教育的力量不容小觑。

从折线图中可以看出,安徽省教育投资支出自2007年起的近十年中总体呈现出逐渐增长的趋势,在2017年达到最大值25.2万元,虽然2014年至2017年间略有起伏波动,但总体是增长的。
(二)劳动力就业人数
从安徽省的人口规模看来,省内的劳动力供给极为丰富。2004年安徽省常住人口达到6228万人,为全国第八。在安徽省的人口年龄结构中,较高的是劳动年龄人口,这进一步增加了安徽省的劳动力就业总水平。
2016年安徽省就业人员合计4361.6万人,2012-2016年间就业人数增长较为缓慢,五年间共增加了154.8万人就业。跟着经济发展和人均国民收入水平步伐的提高,劳动力发展的趋势是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再向第三产业转移。
但是安徽省的经济发展条件相对落后,人们生活水平以及工资水平和福利待遇都相对其他省份较低,每年都有众多的人力资源外流,而且本省内发展所需要的高端技术人才以及管理人才,更甚至是以创新企业家、科研人才、优秀企业员工为代表的战略人力资源,从外省引进很是艰难,由此产生了人力资源供求巨大的缺口。根据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2011年公布的数据看来,目前省内每一万人所拥有得专业技术人才数仅仅才到全国平均数的60%。

从折线图中可以看出,安徽省劳动力就业人数在近十年来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从2007年起直至2017年间虽然增长幅度不是很大,但是总体是上升的。
(三)公共医疗卫生支出
实际上,对健康的投资可以使得对健康的消费大大减少。人类一般都是处于亚健康的状态下,人们为了保持一个健康的状态(包括心理和生理),需要运动、健身或者购买保健品等等,而这些活动都需要花费。从个体行为上来看,这是一种消费行为,但该行为可以促进健康,因而可以视为健康投资。本文中健康投资指标用的是医疗卫生经费投入。
安徽省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时期是“十二五”时期,省各机关部门将发展重点放在了医疗卫生事业改革上,更加关注全民健康问题,与此同时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引起了社会上的各界高度关注和支持,持续增长的XX财力是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坚实保障,取得初步经验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医疗卫生发展的坚实基础,人民对医疗保健需求的不断增加是卫生发展的广阔空间,安徽省的医疗卫生事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正是关键的战略机遇时期。

从折线图中可以看出,安徽省公共医疗卫生支出自2007年起的近十年中总体呈现出逐渐增长的趋势,在2017年达到最大值180.6万元,从2007年到2017年间的增长幅度较大。
四、安徽省人力资本支出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分析
(一)描述模型
一元线性回归是指用一个主要影响因素作为模型的自变量来解释因变量的变化,在处理现实问题中,因变量的变化会受到多个重要因素的影响,这样就需要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影响因素作为自变量来解释因变量的变化,这就是多元线性回归亦称为多重回归。当模型中多个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是线性关系的时候,就要进行多元性回归分析。设因变量是y,自变量是X1,X2…Xk,则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如下:
Y=b0+b1x1+…+bkxk+e
其中,0是常数项,b1,b2…bk是回归系数,1是X1,X2…Xk固定的时候,1每次增加一个单位对y产生的效应,即是1对y的偏回归系数;同理2是X1,X2…Xk固定的时候,2每次增加一个单位对y产生的效应,即是2对y的偏回归系数,等等以此类推。
(二)指标选择
在没有任何限制条件下,我们从安徽省财政局、教育局以及统计局的官方网站甄选了省GDP的具体数据和教育投资支出、劳动力就业人数、公共医疗卫生投资支出的数据进行研究。教育投资支出、劳动力就业状况和公共医疗卫生支出所占的比重多少是造成经济增长快慢的多方面原因中的一个。下面我们就具体研究一下这三个因素和GDP增长速度之间的关系。
(三)模型分析
1、用Eviews绘制的2007年-2017年安徽省教育投资支出和GDP散点图如下:

观察散点图横坐标X1表示的是教育投资支出,纵坐标Y表示的是GDP数据。从散点图可以看出GDP数值随着教育投资支出的增加而增加,两者之间成正相关。
2、用Eviews绘制的2007年-2017年安徽省劳动力就业人数和GDP散点图如下:

观察散点图横坐标X2表示的是劳动力就业人数,纵坐标Y表示的是GDP数据。从散点图可以看出GDP数值随着劳动力就业人数的增加而增加,两者之间成正相关,且拟合较好。
3、用Eviews绘制的2007年-2017年安徽省公共医疗卫生支出和GDP散点图如下:

观察散点图横坐标X3表示的是公共医疗卫生支出,纵坐标Y表示的是GDP数据。从散点图可以看出GDP数值随着公共医疗卫生支出的增加而增加,这两者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并且线性关系较强。
4、用软件Eviews进行估计参数的结果见下:

利用软件Eviews绘制出教育投资支出、劳动力就业人数和公共医疗卫生支出和GDP数据的参数估计,其中X1表示的是教育投资支出,X2表示劳动力就业人数,X3表示公共医疗卫生支出,Y表示的是GDP的数据。将参数估计和检验结果根据规范写为以下形式:
Y=-26159.96+52.3292X1+7.8555X2+85.4582X3
(44983.30)(239.0417)(12.0656)(33.5417)
t=(-0.5815)(0.2189)(0.6511)(2.5478)
R^2=0.9775R^2=0.9678F=101.2006n=10
(四)实证结果
经济意义的检验:在回归模型中假定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根据上面的回归结果可以得出,安徽省教育投资支出每增加1亿元,GDP的数值就增加52.3292元;劳动就业人数每增加1人,GDP的数值就增加7.8555元;公共医疗卫生支出每增加1亿元,GDP的数值就增加85.4582元。这说明安徽省教育投资支出、劳动力就业人数和公共医疗卫生支出和GDP有着一定的关系,这与理论分析和经验判断相一致。
拟合优度的度量:由回归结果可以看出,可决系数R^2=0.9775,修正的可决系数为R^2=0.9678,从而说明样本数据拟合的很好,从上面用Eviews作出的线形图就可以看出。
数据检验:带入现实数据进行检验,既然2016年和2017年的教育投资支出、劳动就业人数、公共医疗卫生支出的数据已经有了,然后将这两组数据带入方程中,比较一下方程得出的结果是实际结果,这样可以作为一个二次检验作用。通过安徽省财政局、教育局以及统计局的官方网站查出,2016年教育投资支出数值是22.1亿元,劳动就业人数数值是4361.6人,公共医疗卫生支出数值是177.7亿元。2017年教育投资支出是25.2亿元,劳动就业人数是4395.0人,公共医疗卫生支出是180.6亿元将其带入方程:Y=-26159.96+52.3292X1+7.8555X2+85.4582X3
得出的其估计值如下:
当X1=22.1X2=4361.6X3=177.7时,Y=24444.99(实际的数据为24117.89)
当X1=25.2X2=4395.0X3=180.6时,Y=25117.41(实际的数据为27518.70)
由此可以看出2016年的方程数据表示二者之间有一定的线性关系,而2017年的方程数据和实际数据相差较大,由此也可以得出,教育投资支出、劳动就业人数、公共医疗卫生支出和GDP增长有一定的关系,但GDP的增加不是由教育投资支出、劳动就业人数、公共医疗卫生支出全部决定的,还存在着其他的影响因素。
利用所得方程进行预测:根据近十年的数据分析,2017年安徽省教育投资支出的增长率约为14.03%,按照这个增长率计算2018年安徽省教育投资支出约为28.74亿元;劳动就业人数的增长率约为0.77%,按照这个增长率计算2018年安徽省劳动就业人数约为4428.84人;公共医疗卫生支出的增长率约为1.63%,按照这个增长率计算2018年安徽省公共医疗卫生支出约为183.54亿元;将这组数据带入方程,得到2018年安徽省GDP的数值为25819.73亿元,但因为GDP的影响因素众多,所以这个数据只能作为一个参考。上面说到GDP增长和教育投资支出、劳动就业人数、公共医疗卫生支出有关外,还和其他因素有关,在这其它因素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应该就是安徽省为提高GDP增长而出台的相关政策了。
四、结论分析与决策建议
(一)结论分析
结合上面的教育投资支出、劳动就业人数、公共医疗卫生支出和GDP增长之间的研究分析,可以得出安徽省教育投资支出、劳动就业人数、公共医疗卫生支出对GDP的增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结论如下:1、无论是从散点图还是参数估计来看,安徽省人力资本投资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是正相关的关系。2、经济增长得因素很多,人力资本并不是唯一的因素,它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发挥离不开与物质资本和非物质资源的协调配合。
(二)政策建议
虽然安徽省教育投资支出、劳动就业人数、公共医疗卫生支出对GDP的增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GDP的增长主要原因还是安徽省出台的相关政策。为了更好地提高GDP的增长率,给出以下四点政策建议:
一、推动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推进教育体制改革。要保证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就要从教育体制的改革入手,安徽省是人口大省同时也是教育大省,一定要认真贯彻xxxx和省厅的教育精神,完成好各区县等地的教育工作。
二、提高教育资金的使用率,拓宽教育资金的筹集渠道。就安徽省拨款下的教育资金使用,一定要落实到每笔资金都用到实处,每部款项都用到孩子的教育身上,从外部进行监督,提高使用率。除此之外,鼓励多种渠道筹资,各学校不仅只是依靠XX拨款,还要积极开拓资金的来源渠道,鼓励个人、社会、企业的资助,开展良好的信用贷款等。
三、创新融资平台,激活市场发展。安徽省应当更好地运用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相结合的方法,利用市场活力带动市产业发展,从而提高经济增长率。
四、加快调整产业结构的步伐,对户籍制度进一步完善。制定相关政策,提高第三产业比重,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增加就业,刺激消费。安徽省是人口大省,一定要完善户籍制度激发人口结构的潜在力量,加快经济发展。
五、加大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支出。同我国其他发达省市相比,安徽省社会保障支出费用较低。我省有5950.05万人(2010年人口普查),社会保障面临的压力很大,在社会保障跟不上时就会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影响,应该加大对社会保障的支出。同时在医疗、养老这些方面学习其他省市的模式,发展社会养老、社会医疗保障、养老医疗保险等,以减轻财政的负担。
五、结束语
本文以安徽省作为研究的对象,对当地的教育支出基本现状地区进行多因素分析,使用教育投资支出、劳动力就业状况和公共医疗卫生支出作为自变量,而GDP增长为因变量。分别选取2007年-2017年的样本数据,首先利用描述统计分析2007年-2017年安徽省教育投资支出、劳动力就业状况、公共医疗卫生支出和GDP的多项数据,其次再建立起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利用软件Eviews对其进行参数估计,假设检验和模型的预测,并对最后结论进行分析,给出相关政策性建议。
虽然安徽省在近十年来经济发展有了较大的提高,但仍然存在着地区发展不均衡,城乡差距较大等问题,但一定要着眼于资源利用率的提高,这样才能增进安徽省GDP的发展,促进人力资本的充分利用,同时也能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省人民的生活水平在稳步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亚当·斯密.《国富论》[M].中国纺织出版社,2012:(页数)
[2]西奥多·舒尔茨.《人力资本投资:教育和研究的作用》[M].蒋武,张恒,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12-115
[3]加里·S·贝克尔.《人力资本理论》[M].郭虹,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7:24-145
[4]贾焱.关于实现安徽省充分就业下跨越式发展的思考[J].现代企业文化,2008(17):1-2
[5]刘晓文.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硕士学位论文][D].北京.中国政法大学研究院,2013:7-8
[6]祁涛;何丽.青海省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9(4):1-2
[7]高勤.人力资本投资结构对安徽省经济增长影响研究[硕士学位论文][D].扬州.扬州大学,2012:4-7,28-32
[8]张媛,李朝林.安徽省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宿州学学报,2015(1):38-39
[9]安徽省统计局《2007年-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10]安徽省统计局《2007年-2017年统计年鉴》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82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