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关于对外贸易与FDI之间关系的研究有很多,但对于FDI与银行信贷在对外贸的不同影响这个问题上却很少有人作出比较,本文就是以这个作为研究主题,尝试解决以下几个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FDI流入与国内银行信贷对进出口贸易的作用有何不同?在不同时期内,两者又具有怎么样的不同关系等。
关键词:对外贸易;FDI;银行信贷
外商直接投资(FDI)和银行信贷是我国企业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吸引FDI一直保持着增长势头。2006年,流入我国FDI实际使用金额为630.2亿美元,同比增长0.45%;而在国内银行信贷方面,自1984以来,银行贷款增长率每年都以近20%左右的速度增长。本文就是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实践情况,探讨外商直接投资与国内银行信贷在对出口贸易的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文章第一部分通过1984-2006年相关数据对上述主题作出一个经验性的判断。第二部分则通过相关计量模型对第一部分得出的经验性判断进行检验。最后得出结论:在不同时期FDI、国内银行信贷对出口增长率的影响是处于不同地位的。
本文的研究目的就是要通过中国对外贸易的FDI促进效应与银行信贷促进效应的比较分析,来论证不同时期内FDI与银行信贷对对外贸易中的不同作用的相互交替。
一、FDI、银行信贷与进出口贸易之间关系的经验性判断

(注:E-IRATE代表进口增长率,FDI-RATE代表FDI增长率,LOANS-RATE代表银行信贷增长率,E-XRATE代表出口增长率)
由图1和2可以看出:FDI对外贸的影响效果具有滞后性,大约为2年。2000-2001年前,FDI前两年期FDI(-2)与外贸之间具有严格的相关性,而银行贷款则在2000年后与外贸易的走势图具有很强的相关性,且同样具有两年滞后期,这点从图中可以看出。因此,也就是FDI实际发生作用是在1998年,而1998年正是我国放弃银行信贷额度控制的那年,从中我们可以发现银行信贷与FDI在对外贸的影响关系上具有一定的主导替代性。

由图3和图4可以看出:FDI与外贸之间的相互关系在1992年前是很微小的。在1998年后,两者的缺口越来越大,特别是在2000-2001年后这一方面说明了FDI在开始阶段对外贸有促进作用,而后来则有制约。另一方面也验证了前面所说的滞后期两年的结论。下面我们就利用计量经济学模型来对这部分论述作实证检验。
二、FDI、银行信贷与出口贸易之间关系的三阶段影响的实证分析
从第一部分我们可以把数据分为三阶段:1984-1992年,1992-1998年,1998-2006年。下面我们就分别对三阶段内FDI、银行信贷与出口贸易之间关系作实证分析,以验证上面的经验性判断。
(一)1984)1992年FDI、银行信贷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
企业的出口及我国的总出口额并不只受年度FDI的影响,还受国内银行信贷的影响。由于从外国从FDI的进入,到形成生产能力,并形成出口,都需要一个过程,尤其是要将外国投资者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整体移植到这些企业中,更是一个长期而持续的过程,因此,投资对贸易的影响是动态的,具有滞后性。同时,作为国内银行信贷也同样具有相似的滞后性。
因此,这里为了分析FDI与国内银行信贷对出口的影响,分别将FDIrate(当年)、FDIrate(-1)(上一年FDI增长率)、FDIrate(-2)(前两年FDI增长率)及银行信贷增长率LOANS_RATE、LOANS_RATE(-1)、LOANS_RATE(-2),作为可能影响出口额EX增长率的变量,运用EViews5.0软件,分别测算了这些变量与出口额增长率之间的相关系数,结果如下:

从表2可以看出:1.在这一时期国内银行信贷对出口的影响明显要大于FDI对出口的影响;2.相比较国内银行信贷来说,不论是当年、前一年,还是前两年的FDI与出口额间的相关关系较弱;3.无论是FDI还是国内银行信贷,前两年的数据与出口的相关性最高,前一年次之,当年的最低。这些都显示出FDI与国内银行信贷对出口影响都具有明显的滞后性。综合以上各变量与出口相关系数的比较可以看出,前两年的FDI和国内银行信贷与出口的相关程度,在整体上比当年及前一年的更显著。因此,保留FDI(-2)和LOANS_RATE(-2)作为解释变量的估计。
方程1:为FDI增长率与出口增长率关系的估计方程:
EX_RATE=14.15015+0.508568FDI(-2)
(32.91)(48.29)
R2=0.9944,F=5.398071,DW=2.40
该估计方程中,拟合优度达到了0.9944,F统计值为5.398071,整体方程显著,且解释变量也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FDI(-2)的系数为0.508568,说明前两年的FDI增长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出口增长率就会增加0.508568个百分点。
方程2:银行信贷增长率与出口增长率关系的估计方程:
EX_RATE=-2.051106+0.966497LOANS_RATE(-2)
(-0.300924)(3.077051)
R2=0.9749,F=9.4682,DW=1.95
该估计方程中,拟合优度达到了0.9749,F统计值为9.4682,整体方程显著,且解释变量也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FDI(-2)的系数为0.966497,说明前两年的银行信贷增长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出口增长率就会增加0.966497个百分点。由表2、方程1和2可以得出结论:这一时期国内银行信贷对出口的影响要大于FDI对出口的影响。
(二)1992)1998年FDI、银行信贷对我国出口贸易影响的比较

与表2类似,表3也显示出,不论是当年、前一年,还是前两年的国内银行信贷增长率与出口额增长率的相关系数都要小于当年的FDI增长率与出口增长率的相关系数。因此保留FDI(-2)和LOANS_RATE(-2)作为解释变量的估计。
方程3:为FDI(-2)增长率与出口增长率关系的估计方程:
EX_RATE=10.6735+0.904144FDI(-2)
(1.47)(1.86)
R2=0.9976,F=2.1750,DW=2.17
该估计方程中,拟合优度达到了0.9976,F统计值为2.1750,整体方程显著,且解释变量也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FDI(-2)的系数为0.904144,说明前两年的FDI增长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出口增长率就会增加0.904144个百分点。
方程4:银行信贷增长率与出口增长率关系的估计方程:
EX_RATE=-1.3547+0.6852LOANS_RATE(-2)
(0.0742)(0.9851)
R2=0.9965,F=0.9705,DW=1.96
该估计方程中,拟合优度达到了0.9965,F统计值为0.9705,整体方程显著,且解释变量也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FDI(-2)的系数为0.6852,说明前两年的FDI增长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出口增长率就会增加0.6852个百分点。
由表3、方程3和4可以得出结论:这一时期国内银行信贷对出口的影响要小于FDI对出口的影响。
(三)1998)2006年FDI、银行信贷对我国出口贸易影响的比较

与前面同样原因保留FDI(-2)和LOANS_RATE(-2)作为解释变量的估计。
方程5:为FDI增长率与出口增长率关系的估计方程:
EX_RATE=21.9543+0.885140FDI(-2)
(10.02)(4.01)
R2=0.9973,F=16.1249,DW=2.18
该估计方程中,拟合优度达到了0.9973,F统计值为16.1249,整体方程显著,且解释变量也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FDI(-2)的系数为0.885140,说明前两年的FDI增长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出口增长率就会增加0.885140个百分点。
方程6:银行信贷增长率与出口增长率关系的估计方程:
EX_RATE=-11.3703+0.907728LOANS_RATE(-2)
(1.1954)(1.6419)
R2=0.9935,F=2.6958,DW=2.05
该估计方程中,拟合优度达到了0.9935,F统计值为2.6958,整体方程显著,且解释变量也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FDI(-2)的系数为0.907728,说明前两年的FDI增长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出口增长率就会增加0.907728个百分点。
由表4、方程5和6可以得出结论:这一时期国内银行信贷对出口的影响要大于FDI对出口的影响。
由上面的实证分析,我们可以发现:1984-1992年期间国内银行信贷对出口的影响要大于FDI对出口的影响。1992-1998年期间国内银行信贷对出口的影响要小于FDI对出口的影响。1998-2006年期间国内银行信贷对出口的影响又开始大于FDI对出口的影响。也就是说,在不同时期,FDI与国内银行信贷对出口的影响过程中所处的地位是不同的。这里我们可以得到与第三部分图表数据经验性判断相同的结论。
三、结论
通过一系列的实证研究得到了以下几个结论:1.无论是FDI,还是国内银行信贷,对出口贸易的影响都具很强的滞后性,滞后期大约都为两年。2.在不同时期内,FDI与国内银行信贷对出口的影响程度不同,主导性处于交替状态。3.在同一时期内,两者对出口影响的关系上也不尽相同。在某个时期内可能是替代关系,在另一时期内又可能是互补关系。
对这种现象的出现,我们尝试解释如下:
在不同时期FDI、国内银行信贷对出口增长率的影响是处于不同地位的。这其中三个时间段是以1992和1998年为转折点的。在这两年都发生了件意义重大的事件。1992年是xxxx南巡讲话,对FDI的流入起到了积极的刺激作用,也对对外贸易加入了注射器。在此之前,FDI流入较少,对外贸影响也很小,出口主是是依靠为数也有限供给的国内银行信贷来支持。而1998年则是由于我国中央银行规定放弃对银行信贷的规模额度直接控制,这有利于银行信贷市场的完善与发展,也刺激了对外贸易的投入与发展。这也反映出了我国国内银行业改革的慢慢深入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渐渐成熟。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8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