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奕含在《房思琪的初恋乐园》中注重于不同的情景之下展现房思琪的人物形象,在对待文学上,她是一名文学的痴迷者;在待人处世上,她表现为卑微的讨好者;在看待与李国华的不正当关系上,她表现为感性与理性相结合的矛盾体;在面对自己遭受的伤害上,她表现为寻求救赎的受害者。这些不同的形象表现,是由她挫折的个体成长体验、“爱”的缺失、“自恋型力比多”的发展和羞耻心的作用发展而来的。
关键词:房思琪形象;精神分析批评;形象塑造
一、引 言
林奕含(1991-2017)是我国21世纪一位颇具有影响力的X作家。《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是她以真人真事为依托,根据个人经历改编而成的一部长篇小说,讲述的是国文老师李国华利用文学引诱痴迷于文学的美少女房思琪,并对她进行长期性侵,最终女孩承受不住心理压力而精神奔溃的故事。小说中她以独特的手法,以其精彩的联想、精准的象征和深邃的隐喻书写房思琪的个体经历和心路历程,把女主人公遭受性侵之后的心理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小说自出版以来,便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反响。它推动了社会对性侵的重视,甚至推动了立法。在文学界,它也有很高的地位,是“向死而生的文学绝唱”,是“打动万千读者的年度华语小说”。小说一出版,迅速成为了Openbook、博客、豆瓣等读书平台的畅销书,甚至在2018年6月获得了首届梁羽生文学奖爱情都市类大奖。
目前对于林奕含小说的研究,大多学者都将研究视角集中在“性教育”“性暴力”“房思琪式暴力”等社会问题上,研究还不够全面,只有极少数人对其中的写作特色进行了研究,还未有人对其中的人物形象进行系统探究。笔者将借助精神分析批评的理论,通过文本细读和整体把握等方法对房思琪形象进行分析,探讨房思琪形象的塑造手法,寻找她出现不同形象侧面的原因,使读者对作品中的人物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为后来学者研究林奕含小说提供新的思考方向。
二、房思琪形象的不同侧面
房思琪是林奕含小说《房思琪的初恋乐园》中的重要人物。在小说中,林奕含除了通过间接描写的方式将房思琪塑造为一个美丽的少女,还善于抓住人物的内心世界进行描写,塑造出了不同心理状态下房思琪形象的不同侧面,主要有以下四种表现:卑微的讨好者;文写的痴迷者;感性与理性相结合的矛盾体;寻求救赎的受害者。
(一)卑微的讨好者
房思琪虽然有着美丽的外表,可她却存在着强烈的“自卑感”,甚至会因为自己长得美而自卑,她不想要那种因为自己脸庞的特别而得来的赞赏,她希望自己能跟怡婷那样,得到纯粹的赞赏,有人能真正注意得到她。为了补偿这种自卑感,房思琪潜意识里会去寻求优越感,以求心理平衡。“讨好”便是她寻求优越感的重要方式,她潜意识里希望通过讨好别人来获得别人的关注与赞美,由此慢慢发展出了“讨好型人格”,这是一种一味地迎合讨好别人而忽视自身感受的行为倾向和心理模式,这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这种行为模式多数是潜意识的,是在习惯下完成的,讨好型人格的人十分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论。在小说中,房思琪存在着明显的“讨好”行为,从小,房思琪讨好妈妈,努力学习,那些被妈妈用来煲电话粥的奖状就是她讨好妈妈的最好见证。思琪知道,违背父母的意愿并不讨喜。在那些“挫折”经验之下,挫败感积累多了也就酝酿出了她的自卑感,为了平衡这种自卑感,她潜意识里就慢慢形成了这种“讨好型人格”。
在遭受性侵害之后,房思琪用日记记录下了自己与李国华之间发生的所有事。事后她在回去翻看自己的日记时在旁边留下了注解,她反问自己刚开始时为什么不是说“我不要”或“你不可以”,她懊恼当时的自己说了“我不会”。其实房思琪会这么说,正是她讨好型人格发展下的本能反应,是顺从性格下的潜意识作用。当李国华让她隔周再拿作业本下楼时,她本可以不下去的,也可以直接明确拒绝李国华的要求的,但她在面对大人的要求不知道怎么回答时,还是会习惯性地选择顺从大人的意思。这种心理是她一向讨好别人的行为模式发酵而来的结果。再后来,与怡婷的一次对话中,怡婷希望思琪跟她诉苦,但思琪说:“没有苦,但是也没有语言,一切只是学生听老师的话。①”房思琪这种温顺的性格正是她讨好型人格的一种表现。当李国华要求她保守秘密时,她也听话照做了,她不敢向别人说出这个秘密,为了让自己接受并守护好这个秘密,她甚至让自己努力爱上他。这种一味地讨好别人的行为模式,压抑了很多自我,个人情绪压抑久了,就容易抑郁。具备这种人格的人,在出现矛盾冲突时,他们是不敢拒绝和提要求的。在与李国华的那段关系中,房思琪扮演着的就是这样一个卑微的讨好者形象,对于大人或者说对于李国华提出来的要求,她是不敢反抗的,她是会习惯性选择顺从的。这是一个小女孩希望博得大人的持续关注和赞美的心理反应。
具备“讨好型人格”的人,内心敏感,具有很强的洞察力。在伊纹给她和怡婷念书时,她很快就能领会到伊纹姐姐是借着给她们念书的时机,给自己念书。她察觉到了伊纹姐姐的小心思,于是上楼更勤快了,给伊纹姐姐创造机会。对于伊纹姐姐无论夏天还是冬天都穿着“高龄长袖”的异常行为,她也很快察觉到了,但她没有去揭开她的伤口,只是留心观察她的需求,并随时做好当伊纹姐姐的帆布的准备,在她需要的时候帮助她,替她遮掩、张扬她的欲望。房思琪虽然有着很强的洞察力,但她也是一个敏感的人,在自己被玷污之后,她不愿接受其他男生的表白,甚至拒绝与他们接触,连小时候玩得很好的伙伴小葵也毅然拒绝。思琪自己觉得,若是没有李老师对她做的那些事,她说不定会跟小葵在一起,因为小葵有礼貌又绅士,跟她也门当户对。但是如今失去清白之身的她不敢接受小葵,她觉得自己配不上这么好的小葵了。收到小葵从X寄回来的明信片,她也只能木然,从来没回过。具备“讨好型人格”的人虽然具有很强的洞察力,能快速察觉到别人的异常情绪,但是他们的内心也极其敏感,会特别在意别人的看法,如果受到伤害则很难走出来。在与李老师发生关系之后,她十分害怕自己将这个秘密说出来后别人会对她指指点点,于是只能小心翼翼地守着这个秘密。房思琪的这个行为,必然会导致她后来的精神奔溃。
(二)文学的痴迷者
房思琪小小年纪,却已经在阅读大学生的书籍了。她和刘怡婷、许伊纹都十分热爱且痴迷于文学,她们坚信文学,相信世界和美,认为文学与文学的力量来自语言和现实的统一,但当后面经历了那些不为人知的、无法跟别人诉说的事情之后,她们才突然顿悟:“不是学文学的人,而是文学辜负了她们。②”伊纹姐姐是衰老、脆弱的,而始终坚强、勇敢的却是老师。房思琪对文学的热爱与追求,其实是受到了自身超我人格的发展的影响,这种超我人格促使她追求自我理想,努力表现成熟与卓越。汤舒雯在本书的推荐语中这样写到:
“这本小说乍看是谈论权利不对等之性与暴力,实际上更直指文学及语言如何成为诱奸与哄骗之物;在加害者对受侵害者不可逆转之剥夺和取乐中,成为残忍的同谋,背叛了沟通与文明,也使人迎向了失语和疯癫。在此意义上,这个故事讲述的不只是恋童的变态,也是恋物(文学)的‘我已经知道,联想、象征、隐喻,是世界上最危险的东西。’”③。
林奕含通过房思琪这一个痴迷于文学的人物形象的人生遭遇,向人们痛苦地发出质疑:“文学真的只是巧言令色吗?”她向李国华们发出质问:真正相信中文的人怎么能背叛那五千年来浩浩汤汤的文学语境?怎么能做出违背文学的事?房思琪将文学奉为信仰,并以此为基础,构建出了自己的文学乌托邦,然而李国华却奸诈地以文学为契机强行进入她的世界,狠心地破坏她建立起来的乌托邦,将它撕扯出一道巨大崖缝般的无法愈合的伤口,将她和所有其他人隔开了。房思琪曾经深信文学,但在遭受了创伤之后,她开始怀疑文学,并且走向了自己信仰的对立面,思索暴行之外的恶之根源,企图从无望中寻求解脱,这也是她超我人格再次发挥作用的表现。
(三)感性与理性相结合的矛盾体
房思琪原本伸向密友、父母、老师的求助之手在遭到拒绝之后,感受到了孤独和距离,遂将此求助之手收了回来。痛苦无法解除,压力无法释放,所有的沉重都无处倾诉,最终她只能选择书写,她的日记本成了她唯一可以倾诉的对象,在日记里她集感性与理性于一体。从十三岁到十八岁,在长达五年的时间里,她一次次被带进李国华的公寓、小旅馆、私人别墅,从挣扎、抵抗到妥协、顺从,一面做着这些乱伦的事,一面自我谴责,她不断回想并用日记本记录下所有那些混乱、不堪、罪恶、羞耻与疼痛。在这种矛盾的心理中,房思琪很痛苦,她的精神开始出现健忘、记忆断片、失眠等问题,还常常做噩梦,梦里她总是被侵犯、被强暴。从十三岁到十八岁,五年时间里,两千个晚上,她都做了一模一样的梦。在这些痛苦和压力之下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既感性又理性的房思琪。对于其他异性的追求,她虽然也渴望拥有一段可以公开的、大声说出来的恋爱,但是现在理性下的她觉得自己脏了,配不上那些人了,她觉得自己对不起他们,她不敢奢求拥有一段这样的恋爱。
(四)寻求救赎的受害者
林奕含在塑造房思琪这个人物形象时,也展示了她在遭受创伤之后的死亡本能。房思琪的自毁倾向和自杀心理都是由她试图寻求解脱的意识萌生的。她曾经向自己的好姐妹刘怡婷寻求过帮助,但是怡婷单纯地认为她是破坏别人家庭的小三,并没有救赎她。在刘怡婷那里寻求救赎无望之后,房思琪也曾想过向伊纹姐姐寻求救赎,然而伊纹姐姐遭受家暴的事实,又让她将求助之手收回去了。作为自己的亲生父母,房思琪也希望能得到他们的救赎,然而父母的缺席,性教育的缺乏,让她决定从此不再开口。伸向密友和父母的求助之手得不到回应,她感受到了孤独、拒绝。最终,她转向了自我救赎,把倾诉对象转向日记,希望通过书写掌握主导权。当书写也无法缓解她越来越大的心理压力时,她开始产生自杀心理,希望通过死亡摆脱痛苦,寻求解脱,然而最终也没有成功。最后她想到了唯一的解决办法,那便是让自己爱上老师,她觉得那样能让她的痛苦得到缓解。然而这一场不伦、不法的骗局最终无法说服聪明且敏感的自己,她无法忽视李国华的庸俗与邪恶,无法装作不知道自己只是他的发泄性欲的工具。谎言破灭之后,原本身穿百孔的房思琪再也支撑不住了,最后精神奔溃,走向毁灭。
三、房思琪形象的塑造手法
林奕含在小说中特别重视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她运用独特的手法对房思琪形象塑造出了不同的侧面,她主要通过间接描写、细节描写、巧用比喻、留白与联想的手法,展现房思琪的肖像、生活、心理和思想等。
(一)间接描写
林奕含在小说中对房思琪的容貌描写着墨不多,并没有进行直接且详细的描写,而是借助他人的语言或评价通过间接描写的方式去展现。她在小说中对许伊纹的容貌描写运用了大量的笔墨,进行了详细地描写,还反复强调了许伊纹长得像房思琪,由此我们可以从作者对许伊纹的容貌描写来反观房思琪的肖像。许伊纹长着鹅蛋脸,大眼睛,长睫毛,坐在那儿就像便利店言情小说的封面,如此吸引人。思琪第一次和许伊纹见面时,她感觉看到了自己的长相,她和怡婷沉溺于伊纹姐姐的美,“字句如鱼沉,修辞如雁落”。房思琪和许伊纹一样都是一位美丽的少女,长着一张犊羊脸的搪瓷娃娃。林奕含除了通过对许伊纹的容貌描写来刻画房思琪的形象,还从施暴者李国华的视角来展现房思琪的美。在李国华的眼里,站在电梯里的房思琪是那么的美,就像一幅新裱好的图画,电梯门就是这幅画的框。他还曾用一份鲜美诱人的事物拼盘来形容房思琪,说她有着“笋的大腿”、“冰花的屁股”、“红苹果皮的嘴唇”、“苹果肉的乳”、“杏仁乳头”。后来李国华还以房思琪的美为托词解释自己的罪行,说“都是你的错,你太美了”④。在刘怡婷和钱一维的眼里,房思琪和许伊纹两人长得很相像,“眉眼、轮廓、神气都像”⑤。 林奕含通过许伊纹的容貌描写和李国华的内心呓语,给我们塑造出了一位美丽的少女形象。间接描写的手法更能激发读者的想象力,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让读者对房思琪这个人物印象更深刻。
(二)细节描写
林奕含在对人物的刻画上注重细节描写,把人物写得细致而真实,将人物形象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林奕含对被接回警局的房思琪是这么描写的:“思琪的长头发缠结成一条一条,盖住半张脸,脸上处处是晒伤的皮屑,处处蚊虫的痕迹,脸颊像吸奶一样往内塌陷,肿胀的嘴唇全是血块。⑥”林奕含通过细节描写将房思琪发疯后的状态形象地展现出来。在李国华对房思琪实施第一次性侵犯时,林奕含也运用了细节描写:“就有那么一天,思琪觉得老师讲解的样子特别快乐,话题从作文移到餐厅上,手也自然地随着话题的移动移到她手上,她马上红了脸,忍住要不红,遂加倍红了。蓝笔颤抖着跌到桌下,她趴下去捡,抬起头来看见书房的黄光照得老师的笑油油的。她看老师搓着手,鹅金色的动作,她心里直怕,因为她可以想象自己被流萤似的灯光扑在身上会是什么样子。……⑦”林奕含在这里,运用细节描写,通过对房思琪心理、动作、神态等的描写,烘托了气氛,刻画出了房思琪纯洁无邪、天真可爱的性格,也给读者呈现出了房思琪当时的细腻的心理状态。
(三)巧用比喻
“比喻”是林奕含在小说中使用得最多的修辞手法。林奕含在描写人物形象、行为动作时常用到比喻的修辞手法。比如在咖啡厅里,苍蝇的出现让她想到了李国华曾讲给她听的“汉成帝称赵飞燕的胸乳是温柔乡”⑧。想到李国华“最残暴的爱”和自己“最无知的爱”,她“再也吃不下眼前的马卡龙——‘少女的酥胸’⑧”。马卡龙是一种法式甜点,表面光滑,口感丰富,它有另一个名字叫“少女的酥胸”。此处“马卡龙”则隐喻着少女的胸。房思琪是热爱文学的、聪明的,吃不下眼前的马卡龙,是因为,她联想到了自己就像这一枚马卡龙,被李国华享用着。马卡龙,原本多么美好的东西,可在此刻,房思琪却再也吃不下了。又如,面对其他同龄异性的搭讪与追求,她没办法接受并喜欢他们,她将自己比喻为“馊掉的橙子汁和浓汤”“爬满虫卵的玫瑰和百合”“灯火流丽的都市里明明存在却没有人看得到也没有人需要的北极星。”失去清白之身的房思琪,认为自己和那些馊掉的橙子汁和浓汤,和那些爬满虫卵的玫瑰和百合在性质上是一样的,都是赝品,没有了价值和意义。再如,林奕含在叙事李国华第一次强奸房思琪时,也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李国华看到的房思琪的样子写了出来,使房思琪这个人物更加地鲜明,将房思琪的大腿比作笋,屁股比作冰花,还用白纸隐喻房思琪的清白之身。
(四)留白与联想
在小说《房思琪的初恋乐园》中就有大量的留白,比如,在房思琪精神奔溃住院后,李国华又寻找了下一个“房思琪”,“在淋浴间里,当虬蜷的体毛搓出白光光的泡沫,李国华忘记了思琪,跨出浴室之前默背了三次那个正待在卧房的女孩的名字。他是个礼貌的人,二十多年了,不曾叫错名字。⑨”继房思琪之后出现在李国华卧室的“房思琪”又会是谁?叫什么名字?多大年纪?什么相貌?这些,林奕含并没有进行详细叙述,而是将其留白,让读者根据房思琪的遭遇联想后来“房思琪们”的情况与遭遇,留给读者极大的想象空间。
林奕含使用留白的写作手法,让读者发挥联想,体会其中深意,从而引起强烈的震撼与共鸣。这些空白都隐藏着“严肃性”与“真实性”。而面对“空白”产生的“联想”,就是读者探寻真相的一种方式。如在小说的结尾,房思琪进了精神病院,她的父母也搬出了大楼,尽管少了她们,大楼里依旧歌舞升平,人们如往常那样围坐在圆桌前聊天打趣,没有人在意房思琪怎么样了,也没有人在意房思琪父母搬去了哪里,对于这些,林奕含都留下了空白,留给读者去想象。为什么房思琪发生了这么大的事,作为邻居的他们还能这么快乐?为什么出了这样多的事,大楼还是那样辉煌、丰硕、令人向往,让路人发出“要是能住进这里,一辈子也算圆满了”的感叹?……这些,都是留给读者去思考的。读者想要寻找的真相,便是林奕含想要告知读者的真相。
四、不同形象侧面的形成原因
房思琪出现多种人物形象,是由她挫折的个体成长经验、“爱”的缺失、“自恋型力比多”的发展和羞耻心的作用而发展出来的。挫折的个体成长体验让她失去了表达的意识,同时为了获得别人的关注与赞美,她形成了讨好型人格。而“爱”的缺失,使得她向他人求助无望,最终只能转向自我救赎。成长环境中缺乏“爱”的滋养,导致她力比多的分配方式出现异常,萌生“自恋”意识,追求自我保护。房思琪身上的羞耻心和冲不掉的伦理,也让她不敢把秘密说出去,只能记录在日记中,在感性与理性的转换之中挣扎着、痛苦着。
(一)挫折的个体成长体验
房思琪成长在X高雄的一座大楼里,在这座大楼里,她们的成长是很不顺利的。在她们的认知需要得到提高时,她们就已经被大人们扼杀了社会参与意识和言语表达意识。13岁本是个对生活充满热情、对未知充满好奇的年纪,在这个时期的孩子们都渴望去了解与认识世界,对身边一切充满了好奇,渴望在与大人的对话中寻找答案,然而他们往往不能从大人的话中找到答案,因为没有人会认真看待她们的话。小时候,她坦率说出真话,却被大人们当作胡言乱语。童言无忌,小孩子刚开始说的往往是大实话,然而大人们出于对自身的保护,总说小孩子懂什么,由此否决他们的话。长此以往,小孩慢慢长成了不爱说实话的大人。这样挫折的成长体验对于房思琪的成长是有很大影响的,自由表达的受挫,人际沟通的不顺,让她渐渐放弃了表达的想法,从而彻底失去表达意识,甚至为了保护自己免受伤害而选择封闭自己、选择不说实话,什么也不愿跟大人讲,更不愿意轻易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基于这样的成长体验,心中的挫败感反而使得房思琪的表现欲望越来越强烈,在李国华第一次拜访她时,她告诉李老师,妈妈不让她喝咖啡,可是她会泡。这句话里透露着她浓浓的表现欲望,她希望获得李老师的赞扬与认可。同样的,童年时期挫折的成长体验也让她渴望获得他人的持续关注与认可,为此,她开始学会“讨好”的技能,忽视自身的感受与需求,迁就大人的想法、满足大人的需求。由此,房思琪慢慢成长为了一个卑微的讨好者,为了取悦别人而活,时刻压制着自己的欲望。
(二)“爱”的缺失
童年经历与个体成长有着密切联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破坏性的童年经历被称为童年创伤”⑩,不利于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房思琪在自己的成长经历中并没有获得足够的社会关爱和家庭关爱,在这种缺“爱”的环境中成长,她的性格和人格的发展是有缺陷的。
1.社会关爱的缺失
阿德勒认为,单独的个体如果想要获得幸福,同时也能够为人类的幸福做贡献,就必须和其他人发生必要的关联。⑪房思琪在遭受心理创伤之后,一直将自己困在内心世界中,没有与社会上其他人取得真正联系,最终也让她心里的压力无处释放,压抑久了,便精神奔溃了。
(1)邻里间缺“爱”
房思琪的成长环境是在X高雄的一座豪华大楼里,这大楼里的大人们常常聚在一起谈天说笑,表面看似很和谐,其实每个人的心里都藏有自己的小心思,彼此之间能真正关心的却很少。比如十楼的张阿姨,在自己女儿未嫁时,不愿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爱打老婆的钱一维,然而,她在女儿结婚之后,马上就做起了媒人,把许伊纹介绍给了钱一维。最后,许伊纹与钱一维结婚,婚后伊纹一直遭到钱一维的毒打,甚至在怀孕之时被打得流产。作为教师的李国华提出要免费帮思琪辅导作文,其实也是心存歹心的,事实证明,提出免费帮思琪辅导作文,只是他打着邻居和辅导老师的旗号,接近思琪,并取得她的信任,为他最后实施诱奸做准备而已。这座大楼里,邻里间是缺乏关爱的。邻居们对思琪是没有关爱的,直至后来思琪发疯了,思琪一家搬走了,这座大楼如往常般,大人们安然地坐在一起,聊着别人的八卦,说说笑笑,似乎所有人都很快乐,没有人知道思琪发生了什么,甚至单纯地把她发疯的原因归咎于她读了太多书。
(2)学校缺乏对学生的关爱
房思琪缺乏社会关爱还表现在学校对学生缺少关爱上。思琪都已经缺课三天了,学校和老师也没有询问并告知其家长情况。身兼班主任之责的蔡良,更是与李国华狼狈为奸,帮李国华送学生到他的小公寓,让学生在没有戒备心之下去了李国华的小旅馆,还傻乎乎地以为他真的就只是帮自己补习的。蔡良班上的女学生郭晓奇就是如此遭受李国华性侵的。蔡良替李国华向郭晓奇说,李老师欣赏她认真的劲儿,要免费帮她补习,让她去找他。原本就好学的郭晓奇,听到补习班李老师这样的赞扬,自然兴奋。而班主任蔡良也提出愿意开车送她去李老师的住处,因为是自己的班主任,郭晓奇也就放下了戒备之心,于是,坐着蔡良的车来到了李国华的秘密小旅馆,最终,遭到李国华性侵。当她接受了事实,并让自己爱上了李老师之后,却遭到了李老师的始乱终弃,于是,她在网上发文声明,高三的时候,李国华联合自己的班主任蔡良诱骗了她,刚开始由于胆怯,不敢反抗与声张,于是只能与李国华保持这种乱伦的关系两三年,直到他又换了新的女生。晓奇想通过这种方式让这样的事停下来,然而她没想到社会舆论竟与她想象的完全不同,网友们纷纷指责她,骂她,那些长串长串的留言就像是刀子割在她身上一样,万般痛苦。有郭晓奇这样的遭遇,也必然会有后面房思琪的遭遇。学校没有给学生足够的关爱,而学校里的老师更是没有做到为人师表,关爱学生。郭晓奇就像是奋起反抗后的房思琪的化身。这个社会对这些房思琪们太不仁慈了,“强暴一个女生,全世界都觉得是她自己的错”⑫。
(3)姐妹情谊的脆弱
房思琪在遭受性侵之后,情绪很不稳定然而此时也没有得到别人及时的关爱与帮助,连自己最好的朋友,灵魂的双胞胎姐妹——刘怡婷,也只是谴责她“你真恶心”⑬,并没有关注到她的情绪变化。房思琪第一次想要说出真相,是在她和怡婷刚搬到台北住时。在收拾东西之时,思琪小心翼翼地询问怡婷,如果她同李老师在一起,她会生气吗?怡婷听了之后,把它想成两情相悦的小三剧,认为自己的姐妹破坏了别人的家庭,觉得她很恶心,并让她远离自己。看到思琪跟自己爱慕的李老师在一起,怡婷觉得思琪夺走了她所有的东西,在个人感情与友情之间,怡婷选择了前者。当房思琪承受不住心理压力而奔溃大哭时,作为她灵魂双胞胎的怡婷并没有及时送去关心、安慰与帮助,反而是把她当作情敌,斥骂、指责、嫌弃甚至疏远她。在后来的一次对话中,思琪向怡婷表明自己与李老师在一起很痛苦时,怡婷非但没有安慰与关心她,反倒用话语刺伤她。当一个人没了精神支撑时,很容易产生轻生寻死的念头。怡婷堪称是思琪思想上的双胞胎,精神的双胞胎,可是现在,她最重要的精神支撑也如此嫌弃自己了,感觉一瞬间就失去了精神支撑,于是她便开始有了寻死的念头,然而此时怡婷并没有看出思琪的情绪变化,还对她说,不要在她家自杀。怡婷的话中透露出对思琪满满的嫌弃和厌恶。怡婷作为知道房思琪和李老师在一起的秘密的知情人,没能给到她想要的安慰、关心与帮助,这更促使了房思琪躲进自己设定的封闭世界,选择独自承受压力与痛苦。
遭性侵之后,除了向怡婷表露过情绪之外,她也曾多次试图向她崇拜的伊纹姐姐说出自己的心事。伊纹在多次对话中也能隐约感觉到思琪有难言之隐,那是一种连思琪她自己也看不到尽头的忧伤,只是当时同样陷于痛苦之中伊纹也不懂怎么引导思琪说出实情。思琪想到自己曾经如此崇拜的姐姐在自己受到伤害与委屈时,也不愿将自己的痛苦告诉她,最后,她也不想将自己的痛苦施加给伊纹姐姐,怕增加她的负担,于是,她不愿再提及自己受到的伤害。房思琪在好姐妹那里寻求不到帮助后,便采取孤立的姿态来为人处世,将自己隐藏起来,不再与姐妹提及自己的心事。刘怡婷曾感慨道:“人家在路上讨的是钱,我们讨的是爱。⑭”怡婷缺爱,思琪也缺爱,像思琪一样的千千万万个女孩都缺爱,这个社会对这些房思琪们都是缺少关爱的。
2.父母关爱的缺失
精神分析学认为,孩子是父母肉体结合的产物,他们的出生与他们的父母休戚相关,因而父母的陪伴对于一个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作用。⑮房思琪的父母虽然生了房思琪,并给她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条件,但他们给予房思琪的有效关爱是匮乏的,他们经常出差,极少陪伴在房思琪身边,他们并不了解房思琪的身心发展状况,也不注重孩子的成长需求。思琪曾向妈妈表示,自己家缺乏性教育,但她妈妈当时就很不屑地告诉她,性教育是给那些需要性的人的。可见,房妈妈也并不注重对思琪的性教育。房思琪曾把自己的经历冠以别人的名义来试探妈妈,告诉她有个学生跟老师在一起。妈妈听后,当即就说,“这么小年纪就这么骚”⑯。妈妈的反应让房思琪最终闭上了嘴,不再与父母提及此事,因为她知道,他们不会懂也不会理解她的。后来李国华问她要她的照片时,她把抽屉里一直摆着的全家福拿出来,剪掉爸爸妈妈给他。这个行为可以窥见房思琪的心理变化。曾经一直珍藏的全家福,曾经放在心坎上爸爸妈妈被她剪掉了,说明在她成长过程中经常缺席的爸爸妈妈现在对她来说已经不重要了,这个的家也不在乎了,她知道在自己的这个故事里,爸爸妈妈给不了她任何帮助。是父母的缺席让她受到了伤害。直至思琪发疯后,房妈妈也碍于自己的面子,害怕别人笑话自己家的情况,于是将她送去了台中的疗养院,并从此搬出了大楼。离开大楼的那一天,房思琪妈妈还化了妆,在自己的脸上涂上了厚厚的粉,看不出伤心与难过。
房思琪的父母很信任邻居李国华,在李国华登门拜访自家后,也带着女儿回访李国华家。在今后的日子里,他们更是很放心地让李国华为自己的女儿辅导作文,每周让女儿下楼去找李国华,她还关心李国华会喉咙干。在思琪他们升学去了台北之后,他们很放心地让李国华帮照看自己的女儿。在李国华说到看展览时,还请李国华帮带思琪出去看展览,出门时告诉了思琪李老师的位置,却没有叮嘱思琪不要太晚回家。殊不知,李国华要带她去的只是他的秘密小旅馆,哪里是去看什么展览。妈妈无意中将女儿推了出去,却不知道自己将女儿推向了一个虎口。其实在李国华打算对思琪下手时,他就摸清思琪父母的工作情况了,从他的内心呓语中,我们知道房思琪的父母经常出差,很少陪伴在思琪身边。在思琪的成长路上,父母是缺席的,他们不曾关心思琪在成长路上会经历什么,是否会遇到危险,他们对李国华的信任,更是让思琪降低了心里的防线。
对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来说,家庭的富裕并不是最重要的,父母给予的“足够的爱、足够的宽容与贴心的鼓励、耐心的照料⑰”才是最为关键的。房思琪的父母虽然给了房思琪富裕的物质生活,却忽视了她的精神需求——关爱、陪伴、宽容、鼓励与支持。缺少父母关爱的房思琪,在遭受身心伤害后,什么也不愿和父母讲,选择自我封闭,独自承受个人情绪。这种孤僻性格极易发展为压抑心理,对自己的身心发展也是极其不利的,加速了她心理奔溃的速度。
房思琪在她成长过程中没有获得足够的无条件的关爱,导致她产生了讨好行为,企图通过讨好他人来获得关注与关爱。房思琪在家里得不到父母亲纯粹的关爱,只有努力去满足父母的要求,成为父母心目中期许的样子时,她才能感受得到父母对她的一丝丝关注。为了得到父母的肯定和关爱,她放弃了自我的需求和感受,选择顺从父母的意愿,希望以此讨好父母而获得关注。慢慢地,“讨好”这一行为模式被她发展为了自己的谋生技能,并且成为一种潜意识,印刻在心里,在其他的关系中也同样使用这项技能,比如在与李国华的关系中,房思琪在被李国华性侵之后,并没有奋起反抗,没有拒绝李国华的再次邀约,隔周仍然下楼,并与李国华保持这样的关系五年,甚至试图说服自己爱上李老师,五年里,她迎合着他的要求,顺从着他的命令,满足着他的欲望,做性事时他希望她怎样做她就怎样做,甚至在结束后她还想着帮他顺利摇出来,不弄痛他。房思琪的这种讨好,其实是她对自我痛苦体验的逃避,渴望通过融合自己与李老师的关系来消除痛苦。
(三)“自恋型力比多”的发展
“力比多”是弗洛伊德提出来的术语,后期被赋予了新的概念,刚开始时是指性欲或者性冲动,后来指一种本能欲望,即谋求生存、寻找快乐和避开痛苦等方面的欲望。在日常用语中,“力比多”(libido)通常被用来与性本能相对应。“性本能”(sexualinstinct)相当于人类和动物的营养需求本能,类似于饥饿感。不同的情感类型中,力比多有着不同的分配方式,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力比多都会分配正常。根据所选投射对象的不同,力比多在分配中会出现异常的状态,分为“自恋型”力比多和“依恋型”力比多。自恋型力比多有如下特点:具有独立性,追求自我保护。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适应不良,容易患精神病。
弗洛伊德在《性学三论》中指出,“童年早期的经验或许对力比多的方向起了决定性作用”⑱,房思琪生长在一个缺“爱”的环境中,社会与父母给予的关爱都很少,这样的童年经历促使她出现了异常的力比多分配方式,导致她将力比多更多地投向自己,从而萌生了“自恋”意识,自我崇拜与过分关心自己的完美。这种异常的力比多分配,不利于使人建立良好的自我评价标准和健全的人格与自我意识。她讨好行为的产生,是她追求自我完美的表现。房思琪这种“自恋型”力比多的存在,使得她长期体验着一种强烈而又脆弱的低自尊,她过分追求自身的完美,过分看重他人的评价,这种性格与心理的发展十分不利于她后期在遭受伤害后进行自我救赎。她在遭受李国华性侵之后不敢出声,不愿将自己所受的伤害告知家人与朋友,始终将自己的情绪压抑在心底,最终导致情绪奔溃,患上精神疾病。可以说“力比多异常”是造成其悲剧的重要原因。
(四)羞耻心的作用
房思琪的羞耻心和她身上冲不掉的伦理象征着房思琪的“超我”,这个“超我”抑制着房思琪的“本我”,监控她的“自我”,追求一种完美的境界。“一个觉得处女膜比断手断脚还难复原的小女孩”⑲,有着强烈而又脆弱的自尊心,伴随着她自尊心存在的,还有她的羞耻心,而李国华正是看到了房思琪的这种自尊心和羞耻心才决定走这一步棋的,他认为房思琪是一个十分精致的小女孩,这种事对她来说很脏,在她自尊心的作祟下,她是不会愿意将这种事说出去的。与此相反,思琪身上冲不掉的伦理,让她无法接受自己身上发生了与社会道德伦理背离的事,这样的事,让她难以启齿,因此,遭性侵之后,她没有将这个秘密说出去,而是选择将这个创伤埋藏于心中,并说服自己这是爱,企图用爱将这一切合理化。在遭性侵之后,房思琪在羞耻心的阻碍下,内心的“超我”人格让她不敢再接触身边的其他异性,不敢接受他们的感情。虽然她也渴望拥有一段可以公开的、大声说出来的爱,但是理性告诉她,她已经脏了,她配不上他们,不值得拥有这样一段恋爱。
房思琪在痛苦和压力之下,原本伸向密友和父母的求助之手在感受到了孤独、拒绝与距离之后都统统收了回来,所有的沉重都无处倾诉,最终她选择了书写,她的日记本成了她唯一可以倾诉的对象,在日记里她集感性与理性于一体。从十三岁到十八岁,在长达五年的时间里,她一次次被带进李国华的公寓、小旅馆、私人别墅,从挣扎、抵抗、到妥协、顺从,一面做着这些乱伦的事,一面感到羞耻,内疚和自责,她不断回想并用日记本记录下所有那些混乱、不堪、罪恶、羞耻与疼痛。同时她还会时常回去翻阅,做批注,那些批注是她理性之下对自我的反思与谴责。在羞耻心的作用下,我们看到了一个既感性又理性的房思琪。
五、结 语
林奕含在创作过程中常常有意识地对小说人物进行心理分析,并运用独特的艺术手法塑造出房思琪形象的不同侧面。成长过程中挫折的个体成长体验,使得她丧失表达意愿,无法与社会上其他人建立融入的亲密关系,形成孤僻性格。成长环境中得不到来自社会和父母的关爱,心灵缺乏“爱”的滋养,促使她为了获得他人的关注与关爱而形成讨好型人格,并以“讨好”这一行为模式为谋生技能,成为一名卑微的讨好者。“自恋型力比多”的发展使得她过分追求自我的完美,当遭到李国华性侵之后,无法接受事实,无法正视有缺陷的自己,加之由于她自身强烈的羞耻心的作用,在感性与理性之间痛苦地挣扎着,最终导致精神奔溃。
从房思琪的人生遭遇中,我们可以领悟到,环境对人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的作用。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工作环境,特别是人际环境都会对个人人格和心理健康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家庭环境影响是形成儿童期人格障碍的首要病因,在气氛紧张、父母关心少的环境中,儿童缺少温暖和关爱,容易养成孤僻的性格,极不利于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因此良好的家庭环境被笔者放到首要位置。每个人身上都或多或少存在着房思琪的影子,希望通过分析房思琪的形象,使我们对自己也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
参 考 文 献
- 梁宸.试探“房思琪式的暴力——以林奕含《房思琪的初恋乐园》为探讨中心”[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9.第35卷.第2期.
- 赵欣悦.隐喻的文学,生命的书写——对《房思琪的初恋乐园》多视角的文本解读[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8.第27卷.第11期.
- 周百义.浅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对新时期小说创作的影响[J].长江文艺出版社,1989.第1期.
- 吴正峰.沈从文小说创作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12.第17卷.第4期.
- 凤芳. 病态的自我心理防御——试析《道连·格雷的画像》中主人公的毁灭.[J].名作欣赏,2011.
- 郑珍珍.病态的自我心理防御——探析《厄舍古屋的倒塌》主人公的毁灭[A].文化论坛,2010.第12期.
- 李志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视域下“杜丽娘”人物形象新解[J].文教资料,2017.第15期.
- 袁娉.以精神分析法解读《倾城之恋》人物形象——以白流苏心理历程为例[A].文艺评论.
- 马双博.以精神分析学浅析《半生缘》中曼璐和世钧的人物心理[A]. 文艺评论.
- 何楠.道连·葛雷形象的精神分析解读[D].华中师范大学,2017.
- 郑晓慧.在幽闭的世界中守望——精神心理分析视野下的陈染小说[D].云南大学.2016.5
- 王梅.《无声告白》的人物心理防御机制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9.6
- 郑理.论加西亚·马尔克斯小说中的精神病意象及其文化意义[D].暨南大学,2018.6
致 谢
行文至此,心中如释重负!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大学时光即将结束。回首四年经历,心中百感交集。在大学生涯中,曾有过困惑,有过低落,有过泪水,也有过欢笑,有过迷茫,也有过坚定。如今即将告别母校,心中纵有万般不舍,也心存感念、心怀感激。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在这里,我想要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汤原力老师。在本文的撰写过程中,从选题到设计提纲及多次修改后的定稿,每个部分都离不开汤老师的指导与帮助。在疫情期间,仍一丝不苟地审阅修改,并针对我撰写过程中的问题提出宝贵的意见,本文才得以成型。饮水思源,成吾学时念吾师,在此由衷感谢汤老师以及所有教导我的老师们!感谢他们在这四年里的付出,将所学知识与所积累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我。最后,我也想感谢一下我的同学和朋友们,是他们在我最困难,最无助的时候给予我帮助,给了我前进的动力。
大学四年里,我不仅学习了专业理论知识,也收获了各方面的经验,锻炼了交际能力,也交到了真挚的朋友,经历了困难与挫折,也收获了勇气与信心。我相信,在未来的时光里,我仍然会勇往直前追求自己的梦想,不负韶华!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852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