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油画是近年来一个新兴的词语,即用油画的材料,随意描绘我们心中对人物、色彩、风景以及情感深处的某一种感动。他颠覆了传统的油画流程,也更接近艺术的本体。意象油画使更多的人进入油画的最高境界—创作。也使更多的人进入了欣赏油画的境界。随着油画的不断发展,以及意象油画的产生,对于意象油画的表达以及油画创作中的画布材质之间的关系也在不断被重视,影响创作画的好坏已经不仅仅是油画的表达以及油画的画风,和很多的外界因素也有直接的关系。
一、油画的创作
(一)油画的概念
油画是以用快干性的植物油(亚麻仁油、罂粟油、核桃油等)调和颜料,在画布亚麻布,纸板或木板上进行制作的一个画种。作画时使用的稀释剂为挥发性的松节油和干性的亚麻仁油等。画面所附着的颜料有较强的硬度,当画面干燥后,能长期保持光泽。凭借颜料的遮盖力和透明性能较充分地表现描绘对象,色彩丰富,立体质感强。油画是西洋画的主要画种之一。
油画的前身是15世纪以前欧洲绘画中的蛋彩画,后经尼德兰画家扬·凡·艾克对绘画材料等加以改良后发扬光大。后人因扬·凡·艾克对油画艺术技巧的纵深发展做出的独特贡献,誉其为“油画之父”。近代油画多用亚麻子油调和颜料,在经过处理的布或木板上作画,因为油画颜料干后不变色,多种颜色调和不会变得肮脏,画家可以画出丰富、逼真的色彩。油画颜料不透明,覆盖力强,所以绘画时可以由深到浅,逐层覆盖,使绘画产生立体感。油画逐渐成为西方绘画史中的主体绘画方式,存世的西方绘画作品主要是油画作品。随着时间的发展油画逐渐生活化,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蒙娜丽莎》表现的一个普通妇女并广为流传。19世纪后期,由于科技发展,许多新材料应用于油画领域,如丙烯颜料,油漆等。
(二)油画的特点
油画属于西方画,他在作画的思维与变现形式上都同西方相差不大,只是地区与名族的不同原因。油画有区别于其他画法的一种独特的绘画特点。油画是西洋绘画的一种,注重透视关系,讲究人物比例,强调色彩变化,所以画出的人物十分真实,但油画却不适合画大型的风景,因为它是焦点透视,只适用于从某一点上望去的风景,要想很大幅的风景画就必须采用散点透视法,而国画之所以适合画风景正是因为采用了散点透视法,现在也有不少外国人画风景学习中国的方法,然后将散点透视与焦点透视相结合,整个画面采用散点透视,而某一处具体的地方采用焦点透视。挂在家中墙上,会因挂的作品不同而彰显不同感觉,大体上是高贵与典雅情调,挂些风景还会有浪漫的感觉。不同于国画的书香门第与古老清幽的感觉。
二、意象油画的创作
(一)意象油画的概念
意象油画使更多的人进入油画的最高境界—创作。也使更多的人进入了欣赏油画的境界。他的出现使艺术届的纵横面大大的打开,也繁荣着当下的艺术市场和民生。有许多学者都一致认为中国传统美术是一种意象艺术,中国传统绘画不管是在思维方式上还是在造型原则中,都带有明显的意象化倾向。这无疑指出了中国艺术有别于西方艺术的东方特色。中国意象油画并非只是一个简单的艺术风格,它是油画传入中国后在中国的客观发展。它是油画艺术在中国本土文化下生成的,体现中国民族文化特质的绘画艺术。它不是简单地将中西绘画艺术混乱杂交,而是油画艺术在中国的一种特殊发展。它的内在核心是中国的东方文化精神,外在形式上则具备了西方绘画艺术的一些形式语言。其具有既不同于中国画又有异于西方油画的独特审美特征。同时,它又与两者保持着内在的密切的联系。总之,中国意象油画是在中国文化语境下生成并迅速发展的,它呈现的是中国文化精神影响下的中国本土艺术风貌,以中国意象美学观念融于油画艺术的创作中去,讲究得意写形、澄怀味像,重意境的发生和诗意的传达,以写意、的表现手法追求形象上的似与不似之间,彰显中国文化精神特质。
(二)意象油画的特点
当代意象油画的形式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借鉴传统绘画元素。古代文人画通常强调将对外界客观世界的感受与主体相融,借鉴传统绘画的元素,通过主观感受形成意象,仅仅求取其意气所指,但是却不求其形似。第二,借鉴中国传统艺术的构成形式。传统绘画构成上讲究散点透视原理,当代中国意象油画借鉴我国传统艺术的构成形式,呈现出一种较为完美的画面,从而给广大欣赏者以广阔的想象空间。第三,笔触与肌理的视觉形态。文人画中的勾、勒、擦、染、点等手法结合出干、湿、浓、淡的笔墨形态在当代意象油画中得到了新的利用和创造,其随意自由的泼洒和流淌所呈现出来肌理更显生动和轻松,达到丰富的视觉效果。第四,西方现代绘画技法的借鉴。意象油画运用现代派对于光、色的处理和研究,通过其强烈的色彩对比和笔触张力与中国传统绘画的色彩运用相结合,全面突破了时空色彩的束缚和限制。

三、油画材质的要求
(一)油画布的材质
1.亚麻油布
亚麻强力高,伸长小,耐腐蚀,不易霉变,抗脏污,散湿快。亚麻织品尺寸稳定,保存耐久,是传统的优良的画布基材。根据制取麻纤维方法不同有明黄色的温水麻和青灰色的雨露麻之分。由于纹理粗,毛头多,不适合喷绘用。雨露麻是高品质亚麻,指法国,荷兰,比利时等西欧地区种植生产的亚麻。亚麻苗成熟收割后卷成捆,置于田间野外,历经雨露风霜麻杆中心木质腐朽,打压梳理获得青灰色皮层韧皮麻纤维。亚麻布尺寸稳定,强力极高,耐潮耐腐不易发霉不易脆化保存持久,伸长率极小,受力下很少持续松,轻便柔韧,抗冲击,缓冲外力并可顺应颜料画层的伸缩,可卷运,优于其他材料,是最为合适的油画创作基材。
2.棉质和化纤油布
棉质用于手绘时,紧密结实的棉帆布在织物不易得到的时期常被画家用做画布,但因其易腐,易霉,受潮难干燥,持续松弛的缺陷给画家带来不少烦恼。用于喷绘油画布时,质感很好。棉帆布油画布颜色和外观化纤具有作为画布的优良性能,缺点是有日后脆化的可能,而且布面没有画家喜爱的肌理。适合于喷绘油画使用。
3.亚麻棉油布
亚麻棉布亚麻下脚料和棉混纺基材,外观苍白带灰黄,无光泽,布满密集的黑,褐,棕色的小点。强力低,易松弛。是近些年出现的布料,品质粗次,价格低廉。这样价位廉价的油布做出来的油画质量就相对的比较低廉,没有高档油布的油画质量那么清晰明了。
(二)油画布的外观要求
油画的创作是在油画的基本材料中才能完成的,很多的油画的成功与否都是选择了一个正确的油画布的材质而形成的。但是在油画画布的材质的选择可以决定油画的色彩以及油画的绘画方式的选择。很多人对于油画还是有那么多的不理解性,对于油画仅仅是用画笔在油画布上填充而已,其实不然,油画很多的画工是我们不了解的,因此在油画布的选择上就有了一定的差异,这也是对于油画布的外观选择上的差异。
四、意象油画与材质的关系
(一)意象油画内容与材质的关系
油画内容可以画任何自己想画的东西,传统油画要练好扎实的基本功,先画素描,掌握空间体积的塑造方法,然后接触色彩方面,要培养良好的色彩观察力,慢慢的就能画好了,不过时间会需要很长,也需要下功夫。如果不是传统的油画,那就跟着感觉走,认真的画做好每一笔,出来的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现在一线的当代油画家,绝大多数都是在弄观念艺术,可以脱离画面本身,而去探索作品里更深处的东西,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不一定是要很强的空间感和体积感。这样初级的绘画对于材质没有太大的需求,可以选择所有的绘画布,对于商业用画的油画布却有着不一样的影响,也是材质与油画内容相对不同的影响。
(二)意象油画绘画方式与材质的关系
简单的油画绘画,例如素描以及基本的油画绘画,这样的绘画方式选择的油画布的材质只是一般的简单的油画布即可,但是对于刀画以及一些技术性较强的油画的绘画方式,就需要选择一些密度高、质量好的油画布。这样绘画出来的油画在色彩上以及颜色的着色上才有了原本预期的效果,而且在后期的保养以及修复上都能有较为方便的办法。油画的绘画方式多种多样,而且油画的材质选择上也是多种多样,很多的油画因为没有选择好的材料而失去的油画本身的艺术价值,是很多的油画师都感到惋惜的事情,因此可以看出,油画的绘画方式仅仅是表达了油画的绘画内容,而油画的材质要求才是表达了油画的保存以及后期保养的重要意义。
五、结束语
"意象油画"的理论来源于东方文化,是近代西方油画与东方文化相交融的结果。意象油画的创作与表现不是简单的用油画材料来摹绘表现国画,不是简单的"拿来我用""生搬硬套"。它的创作过程是一个"主观精神性"与表现手法、语言多面性的"综合体"。在认识与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抱着一颗"有容乃大"的精神创作状态,既要体现"东方特质"的审美情操,又不能仅限于单纯的地域性,既要尊重中华民族的审美感受,又不能盲目一概否定西方的审美观。因此油画的意象表达也就是意象油画的创作作品中对材质要求是具有一定的重要意义,因此材质的要求是具有一定的要求的。不同的材质创作出来的油画也有着不同的视觉效果,不用的绘画方式和不同的材质的油画也有着不同的视觉效果,因此油画的意向表达与油画的材质有着重要的关系。材质决定了油画的绘画方式以及油画的保存和油画的后期保养,也在一定的意义上是用来区别油画的好坏的评定标准,对于油画的未来发展也有了一定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
[3]张法.中国艺术_历程与精神[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5]王瑞成、宋清秀.中国文化简史[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6]贺西林、赵力.中国美术史简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7]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美术史系、外国美术史教研室.外国美术简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
[8]孔玉庆.中国画艺术专史_花鸟卷[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08.
[9]陈传席.中国绘画美学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
[10]王敏.中国绘画史[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
[11]张建军.中国画论史[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
[12]周积寅.中国画论辑要[M].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5.
[13]顾丞锋.西方美术理论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14]王朝闻.美学概论[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15]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16]李泽厚.华夏美学[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17]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18]朱狄.当代西方美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19]邓福兴.中国古代美术批评史纲[M].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0.
[20]徐书城.宋代绘画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88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