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施行全面开放方针,在世界环境下经济渐渐融入,用饱满的精力应对不同难度的挑战,充分利用丰富资源,增强综合实力。只有尽量占用少的资金,才会为其获得更大的收益,实现利润最大化。对剖析营运能力,便于企业所有者考查资金投入的运用效率、债权人管理并估测其偿债能力,加强经营等意义重大。
关键词:营运能力;应收账款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
1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的目的
本文以我国电信市场作背景,将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作为典型对其营运能力展开分析,以单个案例着手,对照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近年来的年度财务报表等有关联的数据,通过分析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营运的现实情况。然后了解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在资产利用上所存在的有哪些问题,进而采取措施进行优化,最终整体达到提升,为提高经济效益奠定基础。以帮助更多企业达成提升营运能力,解决经营问题的美好愿景。
1.1.2 研究的意义
把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营运现阶段的状态为立足点,从四方面分析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营运过程存在的显著不足,使管理层看到经营问题然后加以改善,促进企业更好地发展。并帮助管理当局总结过去的经营经验,了解自身经营管理现状,规划发展方向。投资人可通过营运能力分析从而了解企业的发展前景,对未来收益有一定的预测。本文的研究加固了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位置,使其飞快成长为行业内的标杆。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其实关于营运能力管理的研究大概从20世纪30年代起,但其实70年代前,主要研究的内容是怎么具体化地对各项目(包括:应收账款、存货等流动资产)去优化。
Frank J(2014)是在相应的指标体系上对于企业营运能力的相应分析,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是以对利润表的深入探究,通常利润越高,则企业获取到的利润就高,代表其营运能力也越强。第二阶段是通过各种财务比率来进行分析,除了利润的有关分析,净资产收益和每股收益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组成。第三阶段,财务管理牵扯到的各报表也成为了指标体系中的重要部分,从而令营运能力分析指标体系更加完整细致。[1]
Hofmann Erik(2015)进一步推动了营运资金管理的发展,研究中他提出一种新合作型的体系[2]。
以上相关文献说明了企业营运能力的高低对发展的影响巨大,所以各个财务指标比对是关键的流程。
1.2.2 国内研究现状
回忆营运能力现状历程, 起初的阶段,对营运能力的研究从20世纪90年代展开来。总体来详细地论,我国对营运能力的研究重视力度极其缺失,国内学者这近年才对公司营运能力有了一些研究。
张宝清(2016)是站在不同侧重点,在两个因素立足,把营运能力与质量从企业的状况反应出来。不同在于,营运能力关注的是企业获利的能力;但是营运质量则看重营运的确定是否有伴随现金流入。只有这样,营运水平才属于高质量,具体表现在以应计制为基础与以现金制为基础计算的有关营运指标数值的差异大小。差异越小,那么营运质量就越佳。[3]
汤青(2015)认为现金是分析营运能力重量级的衡量尺度。在繁杂的体系中,与各方面有紧密的联系,假设企业的现金流较大,在数量上高速增长,营运能力较高。其以足量的现金为基础,若现金量小,其营运能力也较低。通常包含企业的销售收入、利润及获得的股金。而现金的收入高低,和企业的营运能力有莫大的关联。[4]
施晓俊(2014)认为投资风险是指企业投资的过程中所拥有的风险,企业在日常管理中受营运能力的不确定性破坏,在经营上势必有亏损风险。对于我国部分企业,确实存在虚盈实亏,过度分配的风险依然有。[5]
张益祥(2017)明确表示企业受各方面因素影响,虽然账面在流动,但现金流已不能保证简单的再生产,财务管理就应运而生。针对一些实力弱的企业,银行贷款的积极性很难调动,发生难以及时集资的筹资风险。[6]
以上相关文献说明了公司营运能力是核心指标,牵制到公司结构,是公司获利的能力。所以公司营运能力的大小是利润相较于一定资源投入和收入,因此企业经营业绩的成败可被营运能力反映。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首先,本论文对营运能力的相关国内外文献进行查阅、收集与归纳。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为案例,通过营运能力各项指标来计算周转率,将企业的营运现状进行科学化分析,进而找出其存在的问题。最后,根据目前的问题挖掘深层次的原因,增强该公司的营运能力。
1.3.2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收集整理与课题相关的资讯,参照有的理论基础做具体的归纳,描述企业营运的基本概念成果和常用方法加以分析。
(2)定量分析法。
从企业管理角度切入,定量分析法的数据来自于财务报表,是分析师在数学模块进行可量化的处理,对公司经营做出客观投资判断。本文是为研究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大概财务现状,尤其将营运能力得到的统计结果而做出数据处理。
2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营运能力现状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是民营企业的佼佼者,致力于生产通信设备并加以销售,有着辉煌的业绩。1987年成立在深圳,设立了总部,与世界30内的多亿人联结。
从四个指标:应收账款、存货、固定资产和总资产周转率来分析以此更加完善的、全面的了解到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反在营运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对策来提升。
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应收账款现状
应收账款通俗来讲是公司销售商品或供给劳务所收费用,是企业经营活动形成的债权,它涵盖了公司流动资产的各个方面,地位上为营运资金管理不可或缺的一环。
表2-1账龄分析表
(人民币百万元) | 2013年 | 2014年 | 2016年 | 2017年 |
未逾期 | 56,693 | 55,700 | 81,031 | 89,186 |
逾期90天内 | 10,698 | 15,120 | 19,933 | 15,008 |
逾期90天至1年 | 7,575 | 7,706 | 10,661 | 5,048 |
逾期1年以上 | 1,353 | 1,559 | 4,275 | 2,435 |
76,319 | 80,085 | 115,900 | 111,677 | |
减:坏账准备 | (4,340) | (5,067) | (7,392) | (5,686) |
71,979 | 75,018 | 108,508 | 105,991 | |
账龄即所欠账款的时间。其越长,产生坏账的可能性越大。
超期90天以下、90天至1年和1年以上的坏账损失呈不断增加的趋势。
从上表可知,华为的应收账款账龄较长,从而使得坏账准备在不停增加。
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存货现状
存货是在日常经营中持有且仍待售的原料、在产品、以及生产和提供劳务所耗的材料、物料等三大部分。
企业持有存货的终极追求是为将产品出售。
表2-2 存货构成情况表
(人民币百万元) | 2013年 | 2014年 | 2015年 | 2016年 | 2017年 |
原材料 | 5,990 | 6,261 | 10,916 | 17,229 | 19,005 |
在产品 | 4,150 | 5,224 | 5,765 | 11,138 | 10,776 |
产成品 | 6,077 | 11,615 | 16,045 | 18,321 | 16,967 |
发出商品 | 8,712 | 23,476 | 27,892 | 24,275 | 21,690 |
其他存货 | 745 | 3,013 | 3,914 | ||
合计 | 24,929 | 46,576 | 61,363 | 73,976 | 72,352 |
至2017年底,无用于作为负债或或有负债担保的存货。
由上表可知;存货增长是集中在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以及其他存货上。产成品积压说明市场上的销售未达到预期状态,存货在2014年和2015年增长的幅度较大, 2013-2017年整体呈增长趋向。
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固定资产管理现状
固定资产是企业为生产、劳务、出租或经营提供管理的,使用大于一年的时间且控制在价值尺度在其标准内的各类非货币性资产,如: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和生产日常活动有紧密关系的设备、器具等。而本文固定资产则包含厂房及设备这一个方面。
图2-3华为2013-2017年固定资产变动表
从上图表现出固定资产的变动,非流动中厂房设备占到60%,但由于租赁设备约束,华为的厂房比例有所降低。固定资产增长了,但考虑到处于在一个高速发展,业务扩大出现高增长属正常,流动资产在结构上趋于平衡。
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总资产管理现状
总资产是企业实际拥有的。比方有:固定资产、流动及非流动资产和其他等。下表呈现出华为的非流动资产、流动资产及总资产的大体变动趋势。
图2-4 华为2013-2017年资产构成情况表
总体来看,华为的资产总额由13年的3098亿增长至15年的3722亿,增加了600多亿,且呈上升态势,会增强企业在竞争上的实力。占比大的有存货61.363百万元、应收账款93.260百万元,分别是总资产的16.49%和 25.06%。我认为华为的流动资产占其总资产的比例应保证在80%上下波动最佳,现金及其等价物110561百万元占总资产比例大到29.71%很不稳定;而厂房设备总数35438百万元,占资产总额9.52%。
它增加的主因是在于流动资产上涨了400多亿,其中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长300多亿,达到42%的高速度,令人惊诧。而非流动资产中厂房设备与其他的相比较增加较多是主要导致这一后果的关键之处,2013-2015 年间,华为现金及等价物呈升高状态,流动性强的短期投资和在银,行与金融机构的存款双重作用。其高于同业,对现金流重视度高,但现金及等价物的盈利能力不尽人意,建议华为可适当增加一些高收益的投资。
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营运存在的问题
3.1 应收账款回收速度慢
应收账款周转率是用除数主营业务收入比上被除数应收账款,以此针对变现时间初步评估。周转率数值越大相伴而生的坏账风险也就低,企业经营实力肯定强。
表3-1华为应收账款情况表
项目/年份 | 2013年 | 2014年 | 2015年 | 2016年 | 2017年 |
应收账款周转率(次) | 3.44 | 4.22 | 3.77 | 3.89 | 4.69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天) | 104 | 85 | 95 | 92 | 76 |
(来源:根据华为公司官网公示的财务报表数据整理)(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表3-1可知:2013-2017年变化程度是在持续波动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3.44,4.22,3.77,3.89,4.69。基本都小于5,低于行业标准8次,它的周转速度不够快。说明就同行业相较而言,华为在应收账款方面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应大步流星的加快企业在资金周转的步伐。
2015年华为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比2014年多了10天。其变化幅度大, 2015年占应收总额的90%以上;而2017年是其中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最低的一年,2017年的较2016年的少了16天。
从趋势我们分析到:华为的应收账款增速过快,但销售收入的增长,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下降,流动性变好。应收账款作为企业经营过程必然的构成,占资产总额较大,处理不当可能带来财务风险。
近五年华为的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均在60天以上,超出行业标准的50天。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越少说明企业的资产流动性更高,因此仍需努力提高管理水平。持续、不间断关注应收账款的数额,不能采取提高销售收入来减少周转天数。
近年来华为应收账款逐年上升,即使有内部严格的制度,占比也一直在增加且比例略高。应收账款回收速度慢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3.2 存货周转速度慢
存货周转率是某时期用主营业务成本除以平均存货余额的值,反映了企业存货管理真实的水平,制衡着短期偿债能力,周转速度快,(即存货量合理)对其的影响较低,变现和经营能力则强。占用水平越低,其流动性就越强。
表3-2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存货周转情况
项目/年份 | 2013年 | 2014年 | 2015年 | 2016年 | 2017年 |
存货周转率 | 10.14 | 9.05 | 8.06 | 7.55 | 7.32 |
存货周转天数 | 35 | 39 | 44 | 47 | 49 |
由上表可知,在 2013 -2015 年,华为的存货周转天数升高,因此应当提高变现能力并继续加强存货管理。公司的存货占流动资产大概15%。但2013年到2017年存货周转天数又呈增高趋势。,因此存货变现速度慢,管理水平低,仍有待加强。
2013年至2017年五年间,存货周转率持续降低,数值分别为10.14,9.05,8.06,7.55,7.32。存货周转天数上,2014年的比2013年、2017 年比2016年分别多4天和2天。
从表2-2得出,存货合计近五年分别为24929,46576,61363,73976,72352。得出存货数量上,是在逐渐增加。
综上,华为的存货周转率变化趋势是向下的,存货周转天数在40左右,由于2013年开始其手机业务发展良好,存在大批量的存货,但产品自身贬值较快,处理存货必须做到尽量妥善,不得盲目扩张增长来达到增加订单数量。存货作为资产类项目,既保障企业发展也有导致财务风险发生的机率。近年来随着竞争压力的加大,存货问题值得重点关注。
存货是设备供应商的重要项目,须加快周转速度,若未高效的处置则会造成不必要的一些保管费,使得成本变高。且积压过久易贬值,会给企业带来不良后果。
3.3 固定资产使用效率低
图2-3可看出,2013-2017年华为的厂房及设备不断增加且变动程度较大。
从固定资产利用方面对厂房、设备的使用效率分析,比率高则利用程度大,管理水平高。若资产管理结构不合理且低于行业平均水准,企业对固定资产的利用率就偏低,进而破坏企业的获利能力。厂房及设备增加则说明企业固定资产利用没有完全、不够充分(即投资过度化)。经营成果就多,营运能力也较强。
3.4 总资产利用程度差
总资产的周转率是某时期内用主营业务收入的净值除以资产总额的平均数,体现出企业资产的利用效率的高低。
评价这个资产使用率指标时,将销售利润、非流动资产都要计算。比率越高,则销售能力就越强,投资效益越高。
华为处于生命周期中的成长期,销售收入与营业利润逐年稳步增长。2015年华为营业收入高达3950亿元,净利润为369亿元,增速在30%以上。
表3-3 2013-2017年华为总资产周转情况表
项目/年份 | 2013年 | 2014年 | 2015年 | 2016年 | 2017年 |
总资产周转率 | 1.032 | 0.93 | 1.06 | 1.18 | 1.19 |
总资产周转天数 | 349 | 387 | 340 | 305 | 303 |
从表3-3可知,华为的总资产周转天数2013年不足 1 年,周转的越快,资源获利周期短,则利润越大。能表现出华为2013-2014总资产周转天数增加,到2014年以后逐渐减少。说明总资产周转天数过长,营运能力还有提升的空间。2015年总资产周转率约为1,与14年相比变化不大,利用率较高。总资产周转率2014-2017年间不断增长,表明华为的销售能力有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由以上数据结合行业标准,可知:近五年以来华为的总资产周转天数都高于300天,远超出行业标准250。其总资产周转率基本在1.2以下,低于行业标准1.5。其总资产周转能力需加强。
资产流动性越高, 收益达到预期高度,企业营运能力则越强。其根源上是用最少的资产占有量、最短的周转时间,以达成提升产能的目标。实现更多的销售收入的同时,也创造出尽更多的纯收入。
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营运存在问题的原因
4.1 坏账过多
坏账准备作为备抵账户,从应收款项、其他应收等计提。实际发生时,冲减已提坏账的同时一定要转销相应的账款余额。
不能及时收回账款,在资金时间价值上给企业带来高额损失,存在基数高、时间长且无法收回的会增加坏账发生率,影响营运。
表4-1坏账准备变动表
(人民币百万元) | 2013年 | 2014年 | 2015年 | 2016年 | 2017年 |
年初余额 | 3,487 | 4,340 | 5,067 | 7,173 | 7,392 |
汇率调整 | (520) | 117 | (263) | 159 | (314) |
本年转回的
减值损失 | 72 | 1,075 | 1,932 | (425) | (438) |
核销的坏账 | 411 | 895 | 900 | 1,112 | 291 |
本年核销 | (113) | (357) | (463) | (627) | (1,629) |
继续涉入负债转入 | – | 384 | |||
年末余额 | 4,340 | 5,067 | 7,173 | 7,392 | 5,686 |
从表4-1中得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应收账款的坏账大致是然呈现增加趋势。由于应收账款管理体制存在较多问题,所以加快健全信用管理体系迫在眉睫。虽公司制定了管理体系,仍有诸多不足,须加以补充。
应收第三方账款的减值损失计入坏账准备账户。当本集团认为相关款项基本不可能收回时,应收款予以核销。坏账风险越大,说明企业的经营能力越差。
坏账准备包括对应收第三方账款单项评估计提的坏账准备。这些单项减值的应收账款主要来源于发生财务困难或款项的可回收性存疑的客户。除单项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外,基于剩余应收账款余额的风险组合及账龄分析对其估算一般坏账准备。
4.2 库存商品滞销
核心在于产品销售缺乏针对性,主要集中表现在生产和销售阶段,使得存货周转能力较差。大量的存货是企业的未来保障,又是风险的来源。
库存商品滞销,资金周转困难。企业过了成长期,若要求变应致力于新型产品。
大力创新是核心,华为的手机早期通过自身的技术优势、合作融洽的运营商、专利积累,高明的营销手段在国内外中低端手机业务占据领先。相较于其他同业厂商,通信领域的技术水平和芯片的独立研发能力使其在竞争中有出彩的科技优势,加上多样的产品带来的资金优势是其有力筹码,我们有理由相信华为会进一步加强本国在电信行业的世界地位。
4.3 固定资产处置不当
固定资产报废没根据下达的文件执行设备处理,技改后报废的不及时销毁,不去增加需要的资产。为了固定资产销售率要求,竣工决算滞后,已投产使用的资产严重不实。管理岗配备不齐全且管理者素质较低,诸如此类均导致了企业资产管理效率低下。
因产业结构调整,使得原有的部分固定资产被闲置。企业进行自身产业结构调整或产品升级时,会舍弃或者减少一些设备的使用,导致原来的资产不能再发挥效用成为了闲置品。
产品的更新换代必然会使一些原生产设备不再适用。企业为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动,在对产品更新时,先要对其原有的生产设备进行升级或替换,从而造成部分设备的闲置。
企业的固定资产周转率长期较低,华为应提高资产利用效率,去处理多余、闲放不用的厂房和设备等。
4.4 总资产使用效率低
华为的销售收入由于受到同业激烈的竞争,市场份额有所缩减。资产结构的不均衡,流动资产的部分闲置等使得总资产利用水平较低。应适当增加销售收入,达成提高周转率的目的。
如:各资产的利用程度、销售收入的高低等因素,都是影响总资产使用的效率。因此要增强企业营运能力,调整使各项资产的比例合理化。必需防止闲置,重视流动资产与固定资产的占比规模。增大资产的利用程度,尤其是在应收账款、存货和固定资金的利用率两个角度上明显体现出。
由于利润的上升空间小,若要加快总资产周转的脚步,企业可采取薄利多销的方式资产来提高利润,增强核心竞争力。销售能力决定了资产利用效率。产品研发才是硬道理,加强科研投入才是致胜法宝。
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提升营运能力的对策
5.1 加强应收账款管理
应收账款管理可以从整个过程上出发,全面建立起事前、事中和事后三阶段的健全的管理体制。
在客户角度上,加强合同管理,跟进债务执行情况,防范出现坏账。
在信用管理方面,对客户信用风险等级进行评估并加以控制,企业应制定可行的举措,针对不同的人群、阶层去实施相应的方针。
科学制衡赊销和现销。利益最大化作为选择的根据。对“账龄”分析确定,追踪式监管账款的回收情况。
采取更严格的收款手段,对信用不良、逾期企业,第一时间调整信贷政策,确保款项的收回。
在品质、能力、资本、抵押和条件五个系统上科学评价。不同客户区别化的信用制度和折扣等优惠。
不同“账龄”的客户采取不同收账政策。要杜绝盲目赊销。
在款项催收上,财务部门定期编制账龄分析表。建立应收账款回收责任制,对己存在账款全程监控,把资金回笼放在首位,稳定资金链。相应加大催款强度,避免因应收额过大产生经营风险。
及时回收可采取的方式,如:催款通知、电话约谈等,必要辅以法律强制,提高应收账款的回收率。
建立应收账款回收责任制,对己发生账款全程监控,把资金回笼放在首位,相应加大催款强度,稳定资金链,避免因应收额过大产生经营风险。
应建立完善的信用评估机制,将应收账款控制于合理范围内,企业依靠赊销增加竞争优势、扩大销售份额的同时,须加强应收款的管理,尽可能降低投资的机会和管理成本,减少坏账损失的可能。
5.2合理控制存货数量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需加强存货的库存管理。积压将会出现资金收回难现象,长期会导致存货损毁、遗失等,给企业带来消耗。
降低成本为切实提升竞争力,必定要加强存货控制。
建立一套高水准、完善的存货管理制度,存货资金指标到各部门管理层,落实到个人。
因此,在生产和销售规划的前提下,合理制定库存水平,减少存货量,以加快资金流转,降低其带来的经济损失。
加强日常监督,控制原材料的库存,从根源上减少此情况。妥善处理好销售与生产的关系。库存过多,则势必占用资金,将降低其偿债能力。
受存货的变现能力低制约,华为必须开始重视存货管理,不可盲目签订订单。要进一步优化存货以及资产结受构,严控存货数额,制定最佳的订单计划。而且要提髙销售收入,缩小周转率。因此建议华为控制存货数量。
5.3 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
资产的购置考虑预算额度,要抓住机会成本、资本成本等因素,在此基础上形成完整的计划方案。与企业发展紧密联系,不能盲目投资,造成资产闲置和减值。
闲置是由于某些原因而导致企业的仓库、建筑物、机器、运输工具、土地资源等资产暂时或长期处于闲置。
作为企业浪费资源的表现,闲置是经营中的一种很不科学的发展状态。表现在:发挥现有设备的潜力,提高设备的完好率、加强维修管理、处理好无用的固定资产。
综合利用设备,提高固定资产平均提供的业务收入;根据需求相应扩大再生产;发挥固定的效益,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尽可能减少收益低、性能差,维修耗能的固定资产。
5.4 处理多余资产
提高企业各项资产周转率,做到因销定产、以销促产。
持续深入内部管理,重点材料对其进行单独管理,做到供应足够又不致积压。
合理预测材料价格变动情况,应适度购进,看涨时提前预购,付定金签约合同成本最小化,掌握市场的风向。增加销售途径,做好多种手段促销。
一定要合理采购,绝对不能大范围购进。
提高设备技术含量、采用先进的手段。加大科技投入的资金和预算,提高人员的素质。
加强对企业业务人员的管理培训,引进专业人才提供强有力的指导支撑。
从购销业务机制上调动大家的积极性。要及时盘活资产,提高资产收益。
结 论
从营运能力的几大指标入手,分析了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营运能力。通过对该公司近年来的财务数据对比进行分析,得出相关结论。指出了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在营运方面存在的应收账款、存货等方面问题,进一步在应对中给出具体解决的举策。
(1)评价企业资产的流动性
资产流动性就越高,那么企业营运能力越强。
(2)评价企业资产利用的效益
以最少的资产、最短的时间制造出更多商品是核心。增加销售收入,创造更多纯收入。
(3)分析企业资产利用的潜力
深入企业资产利用拥有的现实问题和待发掘的潜能,有效提高其营运能力。
参考文献
[1] Frank J .Abuzz & Pamela Peterson :Financial Management and Analysis,China Renmin University Press,2014.
[2]Hofmann Erik. Kotzab Herbert.A supply chain-oriented approach of working capital management[J].Journal of business logistics,2015.31(2):305-330
[3]张宝清.企业营运能力分析指标探讨[J].财会通讯,2016,(8):43-45.
[4]汤青.中国企业营运能力影响实证分析[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15,(2):56-59.
[5] 施晓俊.我国企业成长、营运能力与公司价值间的实证分析[J].时代金融,2014,(8):37-39.
[6]刘雪丽.企业营运能力分析研究.企业战略,2015(11).
[7]苟小江,赵莉.西藏上市公司营运能力分析[J].商业现代化,2015,30:27-28.
[8]尹军勇,马建华.关于企业营运能力的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6,(10):42.
[9]谭琇君,景刚.企业营运能力分析[J].商业现代化,2014,(5):75-76.
[10]李伟霞.加强企业营运能力分析[J].现代商业,2016,(17):57-58.
[11]刘贤昌.基于财务比率的企业营运能力浅析[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4(4).
[12]高婧茹.企业营运能力分析体系[J].北方经贸,2014,07:31-33.
[13]董育军,金晶.湖北上市公司营运能力分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04:11-12.
[14]黄东梅.浅析企业营运能力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现代商业,2016,19:39-45.
[15]张益祥.初探营运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现代商业,2017(14).
致 谢
通过对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近年的报表以及营运能力相关的财务指标进行分析,进而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其营运能力,通过对案例企业的营运能力分析不仅能帮助分析整个企业的发展现状也能够为企业的未来进行预估并且起了重要作用。
本文能够比较顺利完成,非常感谢老师的悉心指导和耐心帮助,撰写过程中,在题目选择、框架设计、章节内容的把握上给了我许多具体的指导意见和修改建议,老师的认真严谨以及耐心,使我的论文不断完善,专业知识也有了很大提高。还要感谢同学在我遇到问题的时候给予帮助,
最后,向参加论文评审、答辩的专家和老师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你们的辛苦付出和批评指正,使我圆满完成此次论文。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89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