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腾讯QQ与MSN的基本概述
1、腾讯QQ简述
腾讯QQ是腾讯公司研发的一款用于即时通信的软件,从1999年开通以来走过了十多年的岁月。腾讯QQ的功能也是在逐渐的完善和逐渐的变化发展中的。现在的腾讯QQ支持在线聊天、文件传输、视频、语音聊天、共享文件、面板自定义、QQ邮箱等各种各种的功能。腾讯公司也开发了一系列的腾讯QQ附带产品。给我们的通信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腾讯QQ几乎每年都会更新自己产品的版本和加入新的技术,是的产品的更新换代比较的快速。是让广大的使用者感受到了腾讯QQ的方便、快捷、稳定、简易等特点。目前的在线人数已经突破了两亿,显而易见的占领了国内即时通信的大部分的市场。在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娱乐中扮演者相当重要的角色。已经成为很多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腾讯QQ的各种产品和附带的人性化的功能覆盖了各方面的内容,带给我们的最大的实惠和方便。从个人到企业、从家庭到公司我们都在使用腾讯QQ。腾讯QQ已经成为了我们的最好的伙伴。
2、MSN基本概述
MSN是微软推出的一款即时通讯软件,用于朋友、同时、家人等之间进行联系。人们可以进行文字聊天、语音通信、视频会议等内容。MSN在国内的发展受到腾讯QQ的遏制。发展不是那么的良好。近几年MSN也在试着尝试一些新的业务和MSN功能更方面的突破。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因素的影响使得MSN的使用人数远远的不及腾讯QQ。但是MSN也有着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功能和优势,也在一部分的使用者中巩固了自己的良好的地位和市场。MSN满足了人们的沟通、社交交流、出行方便、娱乐等需求。也是一种不错的即时通讯工具。
(二)腾讯QQ与MSN的比较
1、文件传输和应用原理的比较
腾讯QQ是在TCP/UDP协议的基础之上搭建的通讯软件,MSN则是在TCP协议之上的通讯软件。两者的传输和内部机制都是不一样的。所以造就了MSN在中国的“水土不服”的现象。二腾讯则是抓住了国内的发展的趋势和用户的特点积极的开拓市场。不同的应用协议决定的是即时通信软件使用的方便的程度和使用的顺畅性。在网络传输协议之中TCP协议和TCP/UDP一些的区别就是TCP协议简单的将验证机制回复消息的发送的状态。而TCP/UDP协议却是现实对方有没有收到消息或者是无任何的提示。这样的好处更加的符合人们的需求。
而在版本和产品的更新方面两者也是有着不同的。MSN是在微软旗下的产品,所以在很多的电脑操作系统中被植入到客户的机子之中。这也是MSN的一种营销的手段。这很直接的让人们可以使用这种产品。但是腾讯QQ却是提供给需要的人们。人们进行软件的下载、安装、使用,在不想使用的时候可以进行卸载。腾讯QQ与MSN的C/S模型如下图所示:
图1腾讯QQ服务器—客户端模型

图2 MSN服务器—客户端模型
2、使用界面和操作功能的比较
作为即时通信软件两者都必须要满足通信和交流的基本的功能需求,但这方面的操作的简便程度、操作的灵活性、产品的界面的美观程度都是用户体验的内容。腾讯QQ在这方面试比MSN强的。自定义界面,各种个性的要求的设置、附加产品的转载、个性化的设计等都是腾讯QQ的主要特点。在使用中人们可以对通信的另一方的身份进行验证、分组、删除、移动等操作。而QQ邮箱、QQ空间等都是腾讯附带的产品。这使得人们在使用QQ的同时可以和更多的朋友、同事、家人进行交流。我们也可以通过不同的终端来使用腾讯QQ,智能机、电脑、IPAD等都可以。这也增加了腾讯QQ的灵活性和便捷性。
无限量的客户介入、稳定的网络服务器、最广大的用户圈、最人性化的设计、最强大的功能和最快的更新换代等都是腾讯QQ给人们的印象。这些的特点是腾讯QQ在逐渐的发展中不断创造的。使得我们的生活更加的丰富多彩。企业QQ、个人QQ、Q龄、QQ会员等都是腾讯QQ携带的功能。通过这些的功能我们能更便利的、更安全的进行交流沟通。
MSN在操作和使用这方面考虑的对象不一样,所以在面对大多数的受众的时候就会显得那么的呆板。添加好友、查看好友、聊天等基本的功能的实现和腾讯QQ没有太大的差别。但是在一些的细节的方面存在着不可磨灭的缺点。虽然MSN也开辟了就打特色频道来支持他的发展,但是现实中的呆板的MSN不能满足绝大多数的人的个性需求。和腾讯QQ相比MSN更适合在办公等场合这种中规中矩的场合使用。所以在市场的占有上存在一定的不足。
3、消费者和资本市场的比较
通过图3中我们可以看出在今年的即时通信的市场份额的基本情况,腾讯QQ的市场份额占据着即时通信的大半部分的市场份额。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腾讯QQ和MSN的各自的市场的份额。MSN大约占到10%的比例,而腾讯QQ却是接近80%。所以两者的资本市场显而易见。MSN在世界上的通信人数是在腾讯之后最后的,但主要是在其他的国家。在中国的市场份额是相当的小的。但是腾讯QQ的同时在线人数已经突破两亿。
图3 2012年即时通信市场份额分析图表
使用腾讯QQ的使用者的范围比较的广泛,只要是基本能操作电脑聊天的都可以。所以腾讯的消费者比较的普遍。但是MSN的受众却是在一定的小范围内的。
腾讯QQ与MSN的资金资本市场在现在看来是相当的,但是在才开始的时候腾讯QQ却是存在着很大的不足的。因为微软帝国背后强大的资金、技术、客户群、经验、技术等都是腾讯QQ无法比拟的。所以在一定的程度上腾讯QQ的资本市场亚于MSN。但是腾讯QQ避开了和MSN在资金、技术、经验、技术等方面的比拼。更多的是在销售、经营、宣传等方面做出了相应的活动。在短时间实现了快速的突破,抓住了本土使用者的特点和基本的需求在即时通信的市场上占有了重要的份额。
4、其他方面的比较
在软件与操作系统、网络服务、终端设备等的整合上腾讯QQ和MSN有着同样的处境。在国内市场的各种操作系统和网络营运商的平台上。腾讯QQ和MSN都能稳定的、无差错的运行。而在其他的服务营销方面MSN就没有腾讯QQ的那么得心应手。国内的很多知名的企业看到了腾讯QQ的发展势头,想要通过腾讯QQ的即时性来帮助自己的企业实现一定的战略目标。腾讯QQ营销战略是很多的公司走的做多的一条路,他们通过线上线下的营销的整合最后达到销售自己的产品和品牌的目的。而在品牌力量、个性化设计等方面腾讯QQ也是占据着一定的优势。在国内的市场上人们更加熟悉的是腾讯QQ即时通信软件,也对他的各种的优缺点有着最普通的了解。品牌在人们自发的宣传中不断的变得更加的强大。所以成方面也是腾讯会比MSN市场份额更加大的原因。
品牌合作、产品创意整合等都是腾讯在国内市场做的各种的营销的途径和手段,但是相对于MSN的各种的营销和推广的方法。腾讯QQ的手段就变得更加的高明。他直接的对准人们的消费需求,从最根本的使用要求来进行设计,站在用户的角度来对产品进行各种的更新和改变。最后达到最大限度的实现自己的品牌的推广和产品的使用。
(三)腾讯QQ与MSN各自的SWOT分析
1、各自的优势和顾客价值
在互联网时代中我们的品牌行销很大的因素是受众群,受众群的群体数量、品牌忠诚度、人均消费水平、年龄跨界等都是影响到一个品牌的传播效率的。腾讯6亿多的注册用户远远的超过了MSN的4500万,在最近的艾瑞市场调查的专项调查中显示,91.58%和48.03%的用户分别喜欢QQ和MSN,而其他的即时聊天工具,例如淘宝旺旺、网易泡泡、TomSkype等即时通信软件却是分得很少的市场。腾讯QQ在中国即时通讯市场的地位优势明显,是用户最喜爱的技术通讯软件品牌。而在主要即时聊天工具使用率的调查上,QQ也以92.2%的高使用率位居首位,而第二的MSN的使用率为40.4%。在用户的喜爱率上QQ也要比MSN高出30多个百分点,腾讯QQ的优势显而易见。
MSN的优势却是在国外的市场能更好的彰显,在国内市场不是那么的明显。近几年的MSN充分的发挥自己的信息混合集合功能。将新闻、搜索、通信交流、门户显示等模块进行集合。在全球的范围内为用户提供了互联网服务和企业服务提供广大的商业平台和操作空间。
MSN的商业战略是在国际化的理念的基础之上结合本土的特点,努力的开拓中国话的门户站点。中文版的MSN也是MSN的一种改革和创新的地方。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和手段来拓宽国内的市场。
腾讯QQ与MSN提供给顾客的价值都是在交流和人际交往上。给人们提供了方便交流和快捷交际的需求。即时通信软件提供给使用者的价值就是在工作、学习、生活中提供必要的工具。满足人们的社交需求。腾讯QQ与MSN在细微的顾客价值还是存在一定的区别。腾讯QQ越来越加大对个性化、全方位、多元化的因素的投入。这些元素的加入是广大的使用者关注的重点对象。
MSN在国内的优势主要的体现在强大的后台支持力度和靠山,微软强大的资金、技术、市场等资源是MSN在市场争夺中的最有利的保障。捆绑式的销售、免费式的赠送、强大的大众媒体宣传等使得MSN的竞争更加的具有一定的优势。这一系列的措施给腾讯QQ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和一定的威胁。
而腾讯QQ的最大的优势莫过于用户习惯和转移成本,腾讯QQ最基础的用户在不断的增加。注册用户、使用用户都在不断的增加。用户使用腾讯QQ已经形成了基本的操作和使用习惯,并且大量的好友或者大量的圈子资源是人们不愿意舍弃的。这也意味着放弃腾讯QQ将会损失大量的交际圈子资源。所以这也是腾讯QQ的最基本的保证和最明显的优势。使用习惯和转移成本是MSN无法撼动的,这一部分的市场份额是腾讯QQ固定的市场份额,这一部分的优势是不会受到其他的因素的影响的。
2、存在的挑战和威胁
腾讯QQ与MSN面临的共同的挑战和威胁时其他小份额的即时通信软件和平台的快速的增长。像微博、微信、LINE等社交手段凭借自己的独特和智能的功能在一定的程度上对腾讯QQ与MSN构成威胁和挑战。在特点的功能和智能环节手机QQ的更新没能快速的弥补用户的需求缺口。这就造成了一部分的用户的流逝和客户的迁移。这是目前腾讯QQ和MSN主要的威胁和挑战。
其他的威胁主要的来自未来的智能终端发展和网络环境的情况,网络环境和移动终端的快速发展使得像即时通信软件这样的工具存在功能上的落后。越来越快速和更加个性化的功能在诱导着人们使用像微信这样的便捷工具。腾讯QQ和MSN的关系存在彼此的竞争和一定的制约关系。在一定的程度上相互构成彼此的威胁和挑战。
越来越复杂的网络环境使得人们的即时通信的安全性、稳定性、完整性面临着一定的挑战。QQ号被盗、交易资金半路被劫、通信内容被监听等现象普遍的存在。这些大量的现象是的人们对即时通信的体验和评价相应的降低,给即时通信工具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3、未来发展的契机
未来即时通信的智能化是随着智能终端和智能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很多的即时通信服务商正在考虑的就是如何最大程度的将智能化的技术应用在自己的产品和服务中。这样自己就可以在智能即时通信工具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和独特的优势。其次随着智能化的终端和技术的出现。越来越多的人性化、智能化新产品络绎不绝的出现给传统的即时通信工具造成了极大的挑战。是的传统即时通信工具的市场份额受到了很大的威胁。所以腾讯QQ与MSN的发展契机是在智能化的技术基础之上大家更加智能的工具平台。和其他的即时通信的结合和整合网络的资源是未来的一大出路。这样的思路应用在未来的即时领域将会展现出我们意想不到的作用。
SOLOMO模式将会是未来的商务发展主要的渠道,社会化、本地化、移动化的各种商务活动和业务发展将是未来的主要趋势。随意腾讯QQ与MSN必须抓住这样的环境契机,大力的打造属于自己的独特的社会化特性、本地化特性、移动化特性等。这些特点的加入会引导即时通信工具盒平台更加适应人们的消费的需求和日常生活的要求。也是腾讯QQ与MSN在未来的一段时间中想要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必须重视的环节。
(四)腾讯QQ与MSN的模式突破
通过各种的IM(即时通信)市场模型的分析和研究发现。目前的IM市场存在着严重的矛盾。一方面是数据分析中显示的各IM软件之间的独立性,在IM市场上的兼容性是非常差的。各自的独立性使得即时通信行业的发展出现了“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局面。这样的局面在一定的程度上阻碍了即时通信的迅猛的发展,在模型分析上我们可以看出即时通信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存在着严重的“瓶颈”。所以想要突破这个“瓶颈”就必须走向整合统一、互通互联、一站式服务的线路和发展趋势。这样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更加快捷的走向另一个新的高度。这样的模式的突破也是存在一定的技术和各种因素的制约。
如何整合即时通信软件之间的磨合程度、如何进行利益和各种协议之间的规避、如何搭建整合的即时通信平台、怎样实现平台间的通信和行业中的各种限制等。这一系列的问题是突破IM市场瓶颈的必须要解决的。未来网络技术的发展、移动终端的出现、各种新技术的出现等都是即时通信应该抓住的商业的机会。这有这样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实现突破式的改变。
实现入口、协议、技术的统一并不是那么的容易,目前的即时通信各自的产品和功能具有独特性。想要整合这些的服务、功能和产品存在技术上的问题。统一的通信服务和网络服务是未来商业模式的主要内容。
未来智能化的发展脱离PC机的时代,移动终端的兼容性和安全性也是建设的重要内容。个性化的定制服务、多元化的发展和功能实现等都是未来腾讯QQ与MSN等即时通信服务应该满足的特点。根据客户和用户的消费需求来进行定制,这样的服务才能更加的符合越来越多的人性化需求和满足市场的要求。
结论
腾讯QQ与MSN在国内的发展的情况存在很大的区别,两者的市场份额、产品特征和形式、用户的群体、发展的模式、内部的实现机制和原理等都是存在很大的不同的。腾讯QQ与MSN在国内发展的趋势也是呈现出不一样的表现。在大量的数据模型的研究中可以看出关于腾讯QQ与MSN最直接的即时通信的特性。我们也可以通过这两个主要的即时通信软件的分析和研究看到国内即时通信工具存在的各种的问题和特点。通过各种影响因素的分析和对比,对腾讯QQ与MSN的各自的特点、形式、市场走势等有全面的研究。对未来的即时通信的发展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对腾讯QQ与MSN这样的即时通信未来的创新和突破提出技术性的战略。
参考文献
[1]Hann,Il-Horn;Hui,Kai-Lung;Png,I.P.L.And Lee,Sang-Yong Tom,“Direct Marketing:Privacy and Competition.”,2004,mimeo: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3]Church J,Gandal N.Network effects,software provision,and standardization[J].The 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nomics,2008,XL:85-103
[4]Conrad K.Network effects,compatibility and the environment:The case of hydrogen powered cars[R].Working Paper,2005
[5]卡尔·夏皮罗,哈尔·瓦里安.信息策略——网络经济的策略指导[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
[6]刘启原,刘怡,数据库与信息系统的安全[M].科学出版社,
[7]代印唐,张世永,即时通信安全研究[J].电信科学,2006年第6期
[8]陈坚,基于IMS架构的语音会议服务器的研究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9]李立,基于IMS的即时通讯系统多媒体服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10]李立亚,梁亦珉,宁磊,即时通信软件服务器端设计与实现[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0年20期
[11]王海涛,付鹰,即时通信——原理、技术和应用[J];信息通信技术;2010年03期
[12]高君毅,蠕虫攻击的分析与即时检测方法研究[J];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10年05期
[13]曾露,即时通信的传播特点及影响[J];新闻爱好者;2010年18期
[14]平金珍,梁晓强,浅谈企业即时通系统的实现[J];信息系统工程;2010年07期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89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