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相关理论基础概述
1.1农地
农村土地(农地)就是指由国家与农民集体所有的,根据相关法律由农民集体使用的涵盖了耕地、草地以及林地和其他能够用于农业用途的土地总称。本文的研究对象发就是这一概念中的农地,即不包括非农用途的土地。
1.2农地经营权
相对于其他经营权,农地经营权有着很大的排他性,其是指非所有人可恶意占有的,且能够进行使用和获取收益的权利。农地经营权的获取一般有两种。一种是众所周知的额家庭承包方式,另外则是通过协商、招标等方式得到。2016年,我国印发的《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这一规定中,对农地的“三权”进行了更加明确地规定,放活了农地的经营权[1]。
1.3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
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指的是承包人和享有经营权的人在相关法律规定之下,将农地经营权当作是能够进行抵押的担保物而进行的借贷行为,一旦债务人不能够履行债约时,债权人则可以根据相关规定对农地经营权进行处理,值得注意的是农地占有形式在这一过程中不发生转移[2]。
2.田东地区开展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面临地问题
2.1抵押贷款受相关法律约束
在我国,《物权法》、《担保法》等等法律条文当中对农地经营权都有着严格的限制,这是因为土地是群众尤其是农民的根本之所在,抵押贷款很容易会让农民失去土地[3]。在广西自治区田东县,尽管出台了包括《广西自治区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实施意见》,但是,不管是地方政策还是国家方针,都与现阶段的法律规定存在相应的矛盾,以至于很多政策的落实流于形式。
2.2缺乏市场化评估机制
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关键在于对农地经营权价值的准确判断,但是目前田东县乃至广西省都缺乏具备专业知识的评估机构和人员,同时对其价值进行评估的体系更不存在。目前田东县农地经营权价值的却额定主要有县XX以及市XX等有关部门负责,专业性还很欠缺,这位农地抵押贷款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2.3缺乏权威的农地流转信息发布平台
农地流转信息发布平台的缺少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田东县目前并不具备规范的价格体系,尤其是很多专业性的市场数据等等极为缺乏,农地流转的过程中监管缺失严重,农地流转平台起不到更大的作用。其次是现阶段农地经营权流转还主要在县域中,整个市场的范围还有待扩充,流转中介不多的情况下,也导致了农民议价能力的不断降低。
2.4抵押担保与风险分散机制不健全
当前,广西田东县内关于农业担保的业务十分稀缺,而一些担保公司或是能够涉足担保经济的担保业务更是少之又少,由于农业贷款担保风险较大,因此很多机构都不愿涉足,以至于整个田东县的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发展迟迟不能向前。另外,从目前田东县的实践效果来看,目前只是初步成立抵押贷款风险补偿基金,但并没有出台具体的补贴办法和规定,一旦产生风险,如何分散和补偿都将成为严重的问题。
3.田东地区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需求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3.1调查情况及数据来源说明
本文所有的数据都来自于笔者实地调研走访,并根据农地经营权相关理论设计了相应的调查问卷,在调查的结果中统计到如下变量:
项目类别频数
性别男82
女13
年龄40岁以下19
40-49岁44
50-59岁24
69岁以上8
身份农民80
非农民15
教育程度小学及以下18
初中54
高中17
大专及以上6
表1个人情况
表2家庭情况
项目类别频数
家庭人口数3人及以下22
4-5人46
6人及以上25
供养比(被供养人数除以家庭人口总数)0.5以下37
0.5及以上58
表3生产经营
项目类别频数
产业类型粮食生产57
非粮农产品生产26
农产品加工7
农产品商贸5
农地面积小于等于20亩21
20亩一50亩57
50亩一70亩7
70亩一100亩5
100亩以上5
另外,本次调查的95位经营主体当中,有过接待情况的有57位,另外38位并没有发生借贷行为,以下是这57位经营主体的借贷统计情况:
表4借贷情况
借贷渠道频数
农村商业银行20
亲戚朋友15
农村信用合作社10
民间借贷6
其他6
农业银行3
95位经营主体当中,44位表示希望能够通过农地经营权进行抵押并获得相应的贷款,而51位仍然不愿意,本文对51位不愿意进行抵押贷款的原因进行了统计:
表5不愿参与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原因(多选)
原因频数
农业收入不能偿还贷款43
会出现法律纠纷33
农地估值过低26
抵押贷款手续复杂18
自然灾害难以避免17
其他6
3.2模型的选择
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影响因素实质就是愿意贷款和不愿意贷款这两种,因此本文选择了二项Logistic回归模型。该模型当中的被解释变量则是抵押贷款的意愿,以模型原理为其赋予范围[0,1],其中,0表示不愿意,1表示愿意,同时将被解释变量设置为Y,因此也就有了两种形式,即“Y=1”和“Y=0”,具体公式如下所示:
以上公式中,P表示的就是经营主体参与经营权抵押贷款的概率,截距即常数项就是,则是Xi对应的偏回归系数,X是自变量,n表示能够影响其变化的因素个数[4]。
3.3变量说明
通过对以上数据的统计,笔者将自变量统计以后进行了分类,包括个人特征、家庭特征、生产经营特征、经营主体对金融机构的评价特征、及其对政策的认知特征这五类,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表6变量说明及赋值
类型名称赋值均值标准差
意愿Y愿意=1,不愿意=0 0.46 0.501
个人特征性别X1男=1,女=0 0.86 0.346
年龄X2小于30岁=1,30-39岁=2,40-49岁=3,50-59岁=4,60岁及以上=5 3.18 0.911
教育程度X3小学及以下=1,初中=2,高中=3,大专及以上=4 2.12 0.784
毛收入水平家庭总人口数X4 3人及以下=1,4-5人=2,6人及以上=3 2.03 0.706
经营面积X5小于20亩=1,20-50亩=2,50-70亩=3,70-100亩=4,100亩及以上=5 2.12 0.988
雇佣工人数X6小于3人=1,3-10人=2,10人及以上=3 1.79 0.811
固定资产X7 10万元以下=1,10-20万=2,20-50万=3,50-100万=4,100万以上=5 2.28 1.155
经营年限X8 1年及以下=1,1-3年=2,3-5年=3,5-10年=4,10年以上=5 3.45 1.286
毛收入水平X9 10万以下=1,10-20万=2,20-50万=3,50-100万=4,100万及以上=5 2.211 1.1660
对金融机构的评价特征贷款期限X10非常合理=1,合理=2,一般=3,不合理=4,非常不合理=5 2.71 1.193
贷款手续X11非常简单=1,简单=2,一般=3,复杂=4,非常复杂=5 2.86 1.03 8
贷款利率X12非常低=1,比较低=2,一般=3,比较高=4,非常高=5 3.22 0.958
政策认知特征政策了解程度X13非常了解=1,比较了解=2,一般=3,不太了解

=4,完全不了解=5 4.22 1.204
3.4二项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分析
为了让整个模型能够具备一定的可靠性,因此本文在进行回归分之前,对以上所有的因素进行了统计学意义分析,但因篇幅的限制本文将不在赘述统计学意义分析过程,在通过列联表形式以及开发检验以后,发现以上所有因素中包括性别、职业、家庭总人口数、供养比、产业类型、固定资产、贷款期限、贷款手续、政策认知程度这9个变量的显著性水平>0.10,这说明以上这九个因素是不具备统计学意义,因此,本文将其与七个具备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带入了二项Logistic回归模型,在结果分析之前,本文对其与7种因素进行了因素间的共线性诊断,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7共线性诊断情况
共线性统计量容差VIF
年龄X2 0.825 1.213
教育程度X3 0.868 1.153
经营面积X5 0.802 1.247
雇佣工人数X6 0.802 1.247
经营年限X8 0.922 1.084
毛收入水平X9 0.762 1.312
贷款利率X12 0.917 1.090
从上表中可以发现,这7个因素的容忍度都大于0.1,而7个因素地VIF(发叉膨胀因子)又都小于10,即这七个因素(变量)之间不存在明显的共线性问题。因此,本文通过SPSS软件进行了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并结合LR(向前)方法得到了以下的结果:
3.4.1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
表8模型系数的综合检验
卡方df sig.
步骤5步骤5.798 1 0.016
块42.694 5 0.000
模型42.694 5 0.000
通过以上表格计算结果可以看出,通过向前的LR方法将自变量筛选出来以后,在“模型系数的综合检验表”中,模型逐渐步进,然后在第五个步骤以后进行停止,然后根据结果将显著性水平定在0.05,此时自由度为5,并在Excel中输入CHIINV(0.05.5),最终计算出此时的卡方临界值为11.0705,而此时模型得出的结果(卡方值)为42.694,这意味着此时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比较显著,也就是说采用该模型是比较合理的。
3.4.2回归方程拟合优度检验
表9模型汇总表
步骤-2对数似然值Cox&Snall R方Nagelkerke方
5 0.362 0.484
上表的数据反映的就是这一步骤中模型的拟合优度方面所体现出来的指标,以上数据也表明了模型所采用的七个因素,即自变量与经营主体参与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有着很大的关联。
表10 Hosmer和Lemeshow检验表
步骤卡方df sig.
5 4.323 8 0.827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卡方值在经过五次的迭代以后,其量值最终变为4.324,但此时通过Excel计算得出的临界值为CHIINV(0.05,8)=15.50731。即卡方小于临界值,另外,sig.的值也正好大于0.05,这意味着模型目前能够进行了好的整体拟合。
3.4.3 Logistics分析结果
在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这一过程中,得到了如下表所示的模型估计结果:
表11模型估计结果
B S.E Wals df sig.Exp(B)
教育程度X3 0.873 0.372 5.504 1 0.019**2.393
经营面积X5 0.507 0.3O1 2.839 1 0.092 1.661
经营年限X8 0.785 0.238 10.880 1 0.001***0.456
毛收入水平X9 0.601 0.255 5.536 1 0.019**1.823
贷款利率X12 0.898 0.298 9.083 1 0.003***0.407
常量1.221 1.354 0.831 1 0.3 67 3.391
***、**和*分别表示在1%,5%,10%的置信水平下显著.
可以看出,能够通过显著性检验的只有以上五个变量,因此接下来的分析中应该将年龄与雇佣工人数这两个影响因素剔除,由此可以写出这五个变量的表达式:
3.4.4最终结果分析:
在个体特征当中,教育程度(X3)越高的情况下,此时经营主体根据农地经营权进行抵押贷款的意愿更大,这是因为文化程度在很大一方面都会影响到经营主体的相关能力与意识,在经营主体能够把握盈利机会的情况下,其贷款的需求就会上升,而这正与调查问卷中受教育程度在大专及以上的经营主体中有66.67%的人愿意贷款这一情况相符合。
在生产经营特征当中,经营面积(X5)、经营年限(X8)、毛收入水平(X9)这三个因素有着较大的影响。其中经营面积的增加必然会让经营主体产生将经营权进行抵押从而获取贷款的相关需求,尤其是经营面积较大的额情况下,这一需求更加迫切;而在经营年限这一影响因素当中,年限越久,其用农地经营权进行抵押贷款的需求更大,相反如果经营期限较短,经营主体在取法投资积极性的情况下,很难会选择用贷款来进行获利,农地资金的投入一般包括水利建设、土壤填肥以及提升整个农地的经营水平等等,而年限较短的情况下,这些资金是很少有人会去投入的;作为模型分析的结果之一,毛收入水平对于抵押贷款也由这很大的影响,经营主体的农地毛收入水平不断提升的情况下,其在生产的意愿与需求必然就会上升,最终会让自己的资金需求有所增大,农业生产一般来说对流动性资金的需求量都比较大,这种情况下,经营主体的贷款意愿也必然会随之上升。
在对金融机构评价特征当中,模型估计的结果只有贷款利率(X12)这一因素,而贷款利率与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之间的影响与上述因素不同,它具备这一定的负向影响,即贷款利率较高的情况下,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意愿就会下降,虽然资金需求较大,但经营主体仍然会选择其他渠道来进行融资,这是因为高利率会产生更多的生产成本,从根本上降低了经营主体的抵押贷款积极性。而如果贷款利率较低的情况下,经营主体的贷款需求就会上升,贷款意愿也必然增加。
4.加快田东地区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政策建议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得知,能够影响到田东县经营主体将农地经营权用于抵押贷款的因素有五个,为了促进田东县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了的健康发展,笔者从农业经营主体、地方XX以及金融机构这三个层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具体如下所示:
4.1农业经营主体层面
田东县的农业经营主体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首先要延长田东地区现有的农地流转期限。从本文的实证结果中可以得知,经营主体与抵押贷款有着极大的相关性,而合同期限较短的情况下,会严重影响和打击农业经营主体的抵押贷款积极性,最终导致田东县的农业难以实现规模化、专业化,所以延长农地流转期限势在必行。其次,还要从经营面积与毛收入水平方面着手,加快田东地区经营主体的规模经营步伐,这不仅有利于增加经营主体的经营面积,还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经营主体的毛收入水平、适当的提升规模经营,倡导新型经营模式,从而提升经营主体的贷款积极性,为田东县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具体来说可以考虑对经营主体目前的生产规模进行评估,进而扩充生产、产业、服务等等一系列的规模,通过多个渠道提升田东显得规模经营水平[5]。
4.2金融机构层面
金融机构方面,最为重要的就是对当前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涉及到的一系列业务进行深化与创新。从目前田东县的实际情况来看,经营主体在抵押贷款方面的积极性并不高,所以为了提升积极性,金融机构要创新更多的资金共计,针对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的特点,开发设计出更多科学的融资渠道,满足经营主体的荣需求。具体可以从简化抵押贷款流程,增添风险分担主体等等方面进行。如果能够对当前农村金融风险分担机制进行完善与健全,这对于解决长期存在的“多重风险”,促进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来说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建立风险补偿机制,为经营主体的抵押贷款保驾护航[6]。
4.3地方XX层面
田东县地方XX在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方面发挥的作用不可忽视,因此地方XX一定要做好引导工作。具体来说首先可以对当前的农地流转服务体系进行健全与完善,农地流转如果不够顺畅,那么抵押贷款业务就很难开展,因此,田东县乃至广西自治区的地方XX一定要加强对农地流转的管理与服务,充分发挥XX的引导规范作用,避免更多的纠纷产生从而降低贷款意愿[7]。地方XX也要加强监督,将流转的农地质量保障在良好的水平之上。其次,XX也要建立专业的资产评估机制,对当前田东县的农地资产进行详细科学的评估,这也是保障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良好对策,例如建立土地评估体系,形成为统一的评估标准,对银行在整个融资过程中能够良好的发挥作用奠定扎实的基础[8]。
5.结论
本文通过将列联表与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目前广西自治区田东县经营主体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揭示出了目前能够影响该地区经营主体参与抵押贷款业务的各种因素,其中包括经营主体的教育程度、毛收入水平以及农地的经营面积、年限,最后还包括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这些因素对当前田东地区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都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本文根据这五大因素从地方XX、金融机构以及经营主体这三个层面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建议,以期能为田东地区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的健康发展贡献微薄之力。总而言之,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的顺利推行,涵盖的因素较多,需要社会各界的努力才能促成这一业务在田东县乃至全国范围内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惠春,曹清,曲福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可抵押性及其约束条件分析一一以湖北与江苏的试点为例[J].中国土地学,2014(6):44-50.
[2]杨奇才,谢璐,韩文龙.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实现与风险实践案例评析[J].农业经济问题,2015(10):4-11.
[3]夏成,李伟.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的思考和建议[J].青海金融,2009(2):28-30.
[4]徐建平,史坷.从农民融资视角探讨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抵押[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15(3):57-61.
[5]李善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供给研究一一基于激励约束机制的分析框架[J].南方金融,2015(6):74-77.
[6]王利利.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抵押研究一一基于家庭承包方式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D].重庆大学,2013.
[7]史为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制度探析[J].经济体制改革,2009}s}:96-99.
[8]庞敏英,张生旭.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可行性探究[J].河北法学,2014(4):126-129.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9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