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经济、金融与世界各国之间相互贯通。因此,我国商业银行更是面临着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还有外资银行所带来的压力,发展中间业务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目标。然而在发展中间业务的道路上,必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收入占比不高、管理不规范、创新程度不足、人才资源匮乏等,解决这些问题并提出对策也是各银行的重要任务。

本文首先分析中间业务的背景以及意义,其次简述其定义及必要性,接着对国外中间业务发展史进行分析,再选取我国18家商业银行研究其收入结构,最后通过上述分析与研究找到关键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对策

第1章 绪 论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选题依据

自从我国经济、金融与世界各国之间相互贯通,各国银行之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我国商业银行积极调整经营方向,朝着中间业务发展。后来,中间业务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银行业间的肯定与重视,随之而来其发展所带来的问题以及对策也是人们重点关注的话题。

我国2019年中间业务收入占比不到三成,而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甚至超过七成,与我国拉开了一大段距离,这段差距非常值得我们进行探究与学习。

1.1.2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转型升级“新常态”、利率市场化推进、证券市场迅猛发展导致的资本脱媒、金融技术的发展等一系列问题给银行业不断带来冲击和挑战,促使商业银行积极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结构。

中间业务作为商业银行三大主要业务之一,不但可以优化调整资产负债结构分散风险,更可以利用服务增加经济收益,成为商业银行收入的重要渠道。除此之外,中间业务还能帮助银行累积资本,提高竞争力。

如何推动我国中间业务大力发展是我国银行业之间一直以来存在的难题,而发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分析解决对策是其中的重点。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

国外学者对于本课题有着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的研究成果与结论,下面列举其中三个:

Roger,Skinkey研究表明银行规模越大,中间业务收入越高,反之同理;而银行存款业务与风险水平越高,中间业务收入越低,反之同理。即银行的中间业务与利息收入业务二者之间存在内部竞争。

Li Yiqi研究表明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通过收取服务费用的方式,有利于调整收入结构来保持收入增长,从而使商业银行得到快速发展。另外,可以根据银行自身发展需要适当调整中间业务服务费收取比例,提高其定价水平。

Anonymous(2009)在关于中间业务发展的对策研究指出,随着银行业务多元化的发展,银行的存款总量正在进一步的减少,并提出要从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作为发展中间业务收入的突破口,可以增强大型银行的竞争力,并在一定程度上代替损失的存款量。

1.2.2 国内研究

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发展和传统存贷款业务市场竞争的加剧,我国对中间业务的发展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不少中国学者也对中间业务进行了多角度的研究。

李冠然研究指出金融危机后我国银行业面临着盈利点受限、利率市场化、融资结构差等问题,因此传统型银行被全能型银行所取代、存贷款业务被中间业务取代,是当前经济新环境下的最终结果。

赵永清等人利用经济模型进行分析,发现中间业务发展与银行收益之间的联系,指出中间业务收入不仅能提高银行收益,而且还能以影响其他传统业务的方式间接提高银行收益。

薛萌萌、王建国研究指出X为了满足客户日益多样化的需求、提高自身竞争力和收入水平等因素,持续更新中间业务新品种。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在经营范围上可以向X学习的地方有很多。

1.2.3 小结

无论是国外学者还是国内学者,均比较详尽的分析了中间业务与银行利润之间的联系、如何发展、经营范围等方面。而本文则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经验成果,继续最后对问题形成科学的认识。

1.3 课题研究方法和内容

1.3.1 研究方法

实证分析法,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中取得成果和不足之处的事实,运用实证分析法分析其具体原因,归纳出经验和教训。

文献研究法,首先把握好对本文研究对象,收集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最后对问题形成科学的认识。

1.3.2 研究内容

本文研究内容一共包括七个章节:

第一章节,主要阐述本文研究课题的相关背景和意义、文献综述、研究内容及方法。

第二章节,主要对中间业务的概念、特点、必要性进行概述。

第三章节,主要分析国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概况、现状、启示。

第四章节,主要分析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概况、现状,其中选取了我国18家商业银行进行分析。

第五章节,主要分析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第六章节,主要是针对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对策。

第七章节,对本文的研究成果和策略建议进行整理总结。

第2章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概述

2.1中间业务的定义

根据《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中间业务是指“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表内负债,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即商业银行不使用自有资金,而是以中间人的身份利用自身优势为客户提供各种金融服务并收取手续费。

2.2 中间业务的特点

中间业务主要在商业银行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的基础上,受理客户的业务委托,不运用或不直接运用自身资金,以收取手续费用得到收入。其中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具有表外性、多样性、风险差异性等特点。

2.3 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必要性

2.3.1提高银行收益,扩大利润空间

中间业务通常不运用或不直接运用自身资金,潜在风险较小;而利润空间较大,通过收取手续费用为银行带来低成本的稳定收入途径。除此之外,中间业务能够在不体现于资产负债表的情况下改变资产收益,提高银行收益,实现利润收入最大化。

2.3.2 分散经营风险,提高经营稳健性

随着全球金融市场的激烈动荡,我国银行业风险也随之上升,主要表现在不良贷款的比例增高。中间业务仅作为中间人受理客户委托进行代理业务,本身不承担风险。而主要风险承担者是委托人,因此有利于降低金融资产风险程度。

2.3.3 拓宽经营范围,提高创新能力及核心竞争力

我国商业银行传统的资产负债业务品种单一,无法满足客户多方面的需求,而中间业务服务面广、形式多样、灵活可变,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有利于改善其资产负债结构,丰富业务服务、收益来源的多样性,从而开辟新的业务经营领域,提高其创新能力与竞争力。

例如,面对竞争激烈的金融市场,外资银行可以提供多样化的中间业务服务来争取稳定的客户,促使存贷款业务的发展,逐步扩展我国金融市场的份额,以此提高市场竞争力。

2.3.4 完善商业银行业务,提供多元化服务

随着人们生活物质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精神世界的不断丰富,越来越不满足于当前的金融服务业务,而提出更多的业务诉求。而中间业务是对在银行传统资产负债业务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补充与发展,丰富了商业银行的业务,为客户提供了更多选择。

因此,商业银行所提供的业务服务需要与时俱进,完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及时满足客户的不同业务诉求,提供不同类型的服务,满足客户不同层面的需求。

第3章 国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

3.1概况

世界金融市场对银行业产品需求的多元化,推动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不断向前发展。国外中间业务的发展史源远流长,有着将近一百七十多年的历史。由于当时金融自由化浪潮时期,国外商业银行不得不转变业务领域、改革创新产品,而中间业务由于其风险低、成本低的特点备受关注。

国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主要分为以下阶段:

一是萌芽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国外商业银行正处于分业经营与利率管制,部分业务无法得到发展,例如证券业务、保险业务等,导致中间业务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

二是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商业银行逐渐放开分业经营和利率管制,允许经营保险、证券等相关业务,诞生了各种的金融工具,中间业务由此得以发展。

三是转折阶段。1999年X克林顿XX通过并颁布的《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让X分业经营制度走向终结。从此以后,欧洲的其他商业银行与债券、保险、基金等业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强,中间业务也不断得到创新、发展。

3.2 现状

业务领域服务范围广泛。国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不仅能够提供传统代理结算业务领域服务,更是开拓了信托、基金、保险等其他新的业务领域服务,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非利息收入增长速度快。国外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不断增加,据统计X1980年非利息收入仅143亿美元,但2019年前三个季度已经增长到2008.24亿美元,翻了十四倍多。利用科技手段转变模式。国外商业银行积极转变中间业务的发展方向,朝着网络经营的方向前进,运用科技手段开发新的服务领域。

3.3 启示

国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为我国提供了很多先进经验和宝贵成果,十分值得我们进行学习与探究。

首先,敢于创新业务产品。国外商业银行正是通过不断对中间业务产品创新的摸索试验,才终于将中间业务由辅助业务发展至重要的支撑业务。国外商业银行敢于创新业务产品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一方面创新产品可以为客户提供更多元化的业务服务,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另一方面创新产品还可以提高商业银行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形成不可替代的竞争优势。

其次,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国外运用科技手段,给中间业务的网络经营带来了重要的技术支持,使其能够更好地实现创新发展,提升自身竞争力,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有着积极作用。

最后,注重交流与合作。国外商业银行在产品创新的同时也强调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合作,例如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通过交流与合作研发出适用范围更广的中间业务产品,能够为客户提供更多元化的选择,从而实现双赢。

第4章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

4.1 概况

我国在建国初期仅一昧发展传统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而忽略了中间业务发展的必要性,导致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进程受限。而转折点在1995年出台的《商业银行法》,肯定了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地位。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主要分为以下阶段:

第一阶段是供给导向(1949-1985年)。建国初期,我国经济和金融发展基本处于停滞状态,这段时期主要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规定商业银行的经营业务,业务品种单一。到1978年至1985年中国银行实行的是专业银行制度,当时中国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业务开展也仅围绕传统的资产业务、负债业务来获取利润。这个时候中间业务还未开始发展。

第二阶段是存款导向(1985-2000年)。随着经济的发展与人民对金融产品需求的增加,1986年我国银行进行体制化改革,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变得更商业化、企业化。另外,1995年7月1日出台了一项重要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一定程度上鼓励了我国中间业务的发展。该阶段中,中间业务向存贷款客户提供类似免收取服务费用进行咨询、低价网络升级等低额甚至无偿的服务来保持银行客户关系,导致这段时期中间业务成本增加,而收入减少,发展十分不平衡。

第三阶段是收入导向(2000年以后)。在全球一体化进程背景的影响下带动着我国中间业务发展前进的步伐。特别是2003年《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暂行办法》的出台,给中间业务定价营造了安全、法治的发展氛围。该阶段中间业务由辅助业务转变为重要业务,中间业务收入占比不断升高。

4.2 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越来越成为商业银行重要业务,非常具有发展潜力,中间业务所提供服务的领域变得更广泛、所占营业收入比重更高、银行业之间相互竞争角逐。

近些年以来,在资本市场加速发展的背景下,加上各商业银行不同业务的转型升级,例如财富管理、资产托管等业务,进一步刺激着中间业务的发展态势。

4.2.1 中间业务收入情况

本文将以以下18家不同类别的商业银行作为课题研究对象,主要分成四大类,较为全面地覆盖我国各类型商业银行的不同特点,通过分析对比图标中的数据,对我国近年来的中间业务收入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

表 12014-2018年我国18家上市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情况

单位:亿元

类别 银行/年份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国有商业银行 工商银行 2012.71 2044.24 2040.45 1897.80 1653.70
建设银行 1726.13 1692.03 1872.91 1474.45 1330.72
农业银行 1208.28 951.11 1079.12 1000.28 909.67
中国银行 1444.01 1448.89 1775.82 1456.71 1352.29
交通银行 817.46 686.45 582.58 496.56 426.25
小计 7208.59 6822.72 7350.88 6325.8 5672.63
股份制商业银行 招商银行 881.71 760.45 744.30 647.42 538.63
浦发银行 596.98 617.07 526.72 335.41 249.98
光大银行 492.01 309.00 287.49 267.00 202.72
民生银行 800.89 577.29 605.27 601.57 433.33
平安银行 419.71 317.77 313.04 300.64 203.61
中信银行 600.82 305.64 476.43 407.01 299.75
兴业银行 626.30 515.24 447.41 345.14 293.38
华夏银行 206.89 190.66 150.36 127.61 86.44
小计 4625.31 3593.12 3551.02 3031.8 2307.84
地方性商业银行 南京银行 58.39 47.48 53.91 40.02 25.57
北京银行 99.35 109.77 99.31 82.96 55.93
宁波银行 98.10 89.25 65.85 39.00 20.02
上海银行 139.51 140.08 84.11 64.77 46.23
江苏银行 97.77 60.25 61.14 40.76 29.87
小计 493.12 446.83 364.32 267.51 177.62
合计 12327.02 10862.67 11266.22 9625.11 8158.09

数据来源:同花顺各银行财务报表银行专项表

表 22014-2018年我国18家上市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比情况

单位:百分比

类别 银行/年份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国有商业银行 工商银行 26.01% 28.10% 30.19% 27.20% 25.10%
建设银行 26.20% 27.22% 30.95% 24.36% 23.33%
农业银行 20.19% 17.71% 21.33% 18.66% 17.46%
中国银行 28.64% 29.98% 36.72% 30.71% 29.63%
交通银行 38.44% 35.02% 30.17% 25.62% 24.03%
平均占比 27.89% 27.61% 29.87% 25.31% 23.91%
股份制商业银行 招商银行 35.47% 34.43% 35.61% 32.13% 32.47%
浦发银行 34.80% 36.60% 32.76% 22.89% 20.29%
光大银行 44.63% 33.64% 30.57% 28.66% 25.81%
民生银行 51.09% 40.01% 39.00% 38.96% 31.99%
平安银行 36.00% 30.04% 29.06% 31.26% 27.74%
中信银行 36.45% 36.41% 30.98% 28.04% 24.03%
兴业银行 39.57% 36.81% 28.49% 22.36% 23.49%
华夏银行 28.64% 28.72% 23.48% 21.69% 15.75%
平均占比 38.33% 34.58% 31.24% 28.25% 25.20%
地方性商业银行 南京银行 21.31% 19.12% 20.25% 17.53% 15.99%
北京银行 17.90% 21.80% 20.93% 18.82% 15.17%
宁波银行 33.91% 36.26% 27.85% 19.98% 13.04%
上海银行 31.79% 42.29% 24.44% 19.53% 16.45%
江苏银行 27.76% 17.80% 19.50% 14.53% 11.80%
平均占比 26.53% 27.45% 22.59% 18.08% 14.49%
总平均占比 30.92% 29.88% 27.90% 23.98% 21.20%

数据来源:同花顺各银行财务报表银行专项表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图 12014-2018年我国18家上市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比情况

通过以上的表格及图片数据,可以直观的看到2014-2018年,上述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每年都在增加,收入占比也在不断增加。

中间业务收入合计2018年比2014年增长了4168.93亿元、收入占比增加了9.72%。5年期间里,中间业务收入翻了1.5倍。但是2017年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增长幅度开始减缓,甚至出现下降的情况。

4.2.2 中间业务收入结构分析

全国性银行本文的全国性银行样本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来源丰富且结构较均衡,主要是以传统业务、银行卡与信用卡手续费为主。

表 32018年全国性银行中间业务收入构成

2018年中间业务收入构成(各分项收入/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
理财 银行卡及信用卡 结算、清算及现金管理(含电子银行业务收入) 投资银行业务(债券承销+顾问和咨询费) 担保业务及承诺 托管及其他受托业务 代理收付及委托
工商银行 29.03% 30.09% 21.88% 16.52% 6.10% 4.85% 1.35%
建设银行 9.03% 37.54% 24.94% 8.49% 4.05% 10.36% 13.04%
农业银行 32.74% 38.8% 11.36% 2.28% 4.60% 26.78%
中国银行 34.34% 15.68% 4.05% 15.11% 4.12% 23.18%
交通银行 30.37% 48.78% 5.25% 10.73% 5.97% 6.73%
招商银行 25.16% 15.44% 10.24% 35.12% 19.14%
浦发银行 50.62% 2.21% 6.60% 4.93% 27.77% 4.07%
光大银行 2.37% 77.64% 3.47% 4.32% 3.04% 3.68% 7.41%
民生银行 60.14% 7.10% 5.51% 14.73% 18.43%
平安银行 4.36% 80.73% 8.39% 4.67% 9.13% 13.17%
兴业银行 49.81% 13.48% 25.88% 3.55% 7.92% 6.21%
中信银行 72.33% 2.81% 12.43% 13.39% 10.72%
华夏银行 17.90% 63.28% 11.28% 5.48% 8.28%

数据来源:博瞻智库

首先,观察上表样本银行中间业务收入构成数据,2018年包括国有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内的全国性银行,其银行卡及信用卡等手续费的收入涨幅基本超过30%,甚至高达80%。

其次,对于拥有客户优势的全国性银行,有利的推动着各项中间业务的增长;但对于客户优势不明显的全国性银行,其中间业务收入的增长主要为国际结算和债券承销这两类业务。

最后,全国性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途径形式多样。例如来自其托管及其他受托业务、代理收付业务、结算清算业务、投资银行业务等。

地方性银行 本文地方性银行样本银行的收入结构相对于全国性银行收入结构不够均衡。

表 42018年地方性银行中间业务收入构成

中间业务收入构成(各分项收入/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
银行卡及信用卡 结算、清算及现金管理(含电子银行业务收入) 投资银行业务(债券承销+顾问和咨询费) 担保及承诺 托管及其他受托业务 代理收付及委托
北京银行 6.87% 9.27% 18.55% 15.46% 40.64%
上海银行 30.14% 4.77% 23.32% 15.13% 25.61%
江苏银行 17.34% 14.12% 0.09% 7.99% 13.94% 55.77%
南京银行 3.80% 2.04% 29.79% 10.66% 8.84% 58.69%
宁波银行 31.52% 3.82% 0.46% 8.67% 7.03% 57.72%

数据来源:博瞻智库

通过上表地方性银行与全国性银行的对比,可以看出除了客户数量较多的上海银行和江苏银行,其余地方性银行是依靠代理业务获得收入来源,而银行卡及信用卡业务增长率贡献较低。

 第5章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存在问题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在快速发展的道路上,不可避免会地会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之处。而根据对国外发达国家中间业务的先进经验和宝贵成果的分析与研究,本文总结出了我国中间业务发展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5.1 中间业务收入占比不高

目前,我国中间业务的发展迅速,中间业务收入不断增加。但不容忽视的是,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所占银行总收入的比重仍有待提高。据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副XX罗玉冰统计,2018年X排名前20位的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比五成,而我国收入占比却不到三成,差距十分悬殊。虽然X与我国在非利息收入占比的统计口径上有所差别,但也体现着我国商业银行在中间业务上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5.2 管理不够规范,产品定价机制不健全

与国外发达国家的业务管理水平相比,我国存在着管理制度不够完善规范、效率有待提高、监管不到位等一系列问题,致使中间业务的开展管理不够规范,存在盲目性和随意性。

特别是,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产品定价机制不够完善,定价机制支撑力度不足。且在同一区域的不同商业银行之间,中间业务产品的收费制度、收费标准也有所差异,难以对其进行统一管理,造成错位竞争。

5.3 中间业务产品创新程度不足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产品创新程度不足,并未完全脱离对银行传统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的依赖,产品同质化严重,甚至效仿国外中间业务产品,商业银行行业之间竞争激烈。

其中我国国有银行产品创新不足的问题尤为突出。我国五大国有银行在总资产占比中独占鳌头,股份制商业银行与地方性商业银行都无法撼动其地位。但根据本文上述数据的分析,发现股份制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比却逐渐超越了国有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比,这与国有银行中间业务产品的创新能力不足有很大关系。

5.4 复合型人才资源匮乏

这么久以来,我国商业银行对于既精通各种金融理论知识,比如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等金融理论知识,同时又拥有管理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资源十分紧缺、匮乏。说明我国商业银行对金融人才方面培养投入的力度不足,对这方面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与加强。

相对于传统业务而言,中间业务对其技术含量、专业性、业务素质与能力的要求都更高。如果银行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不达标,则难以为客户提供有效服务,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技术业务品种发展。

因此,培养复合型人才对于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非常有必要,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复合型人才资源的匮乏。

第6章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对策

为了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能够更顺利、健康地发展,通过前文对中间业务收入占比不高、管理不规范、产品定价机制不健全、创新程度不足、人才资源匮乏等问题的研究与分析,从以下四个方面分别给出相应解决对策与建议。

6.1 转变陈旧的发展观念

面对当今世界金融发展新形势,我国商业银行应当转变中间业务仅为辅助银行业务的陈旧发展观念,关键是要认识到中间业务的发展对我国商业银行来说至关重要。商业银行应该转变旧思想旧观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勇于创新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战略,积极协调传统业务与互联网等新兴产业之间的交流合作,使中间业务为银行带来较高的报酬。

6.2 完善中间业务监管

首先,各监管部门要不断补充完善与我国中间业务发展需求相适应的、规范的中间业务监管制度体系。

与此同时,各商业银行要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的监督检查工作。在银行内部进行全面开展专项检查和抽查,同时配合加官机构进行外部监督,对不合理收费现象银行进行严厉处理,若发现服务收费不规范的问题,应立刻责令整改。

总之,要坚决严守中间业务的监管制度,坚持照章收费、合规收费,坚决治理不规范收费行为,维护好金融消费者权益,杜绝出现打“擦边球”、“踩线越界”等不良现象,有效防范风险,以保障中间业务健康、合规的发展。

6.3 加大对中间业务产品的研发投入

商业银行应该牢牢把握好金融市场中特定标的资产的特点,并发挥商业银行自身独特优势,开发出为银行和客户都带来利益的创新产品。同时加大对中间业务产品研发的资金投入,提高中间业务产品的创新能力,为客户提供更多类型的业务服务,提升客户的满意度与体验感。

特别是国有银行在金融机构中的影响力较大,其落脚点并不能止步于传统银行卡业务以及其他金融机构代理业务,可以借鉴国外经验,将目光放在银行、证券、投资银行、信托业务、基金和保险业务等方面,提高业务产品创新能力。

6.4 注重复合型科技人才的培养

现代科技是把双刃剑,如果运用得好,能够让我国中间业务迅速发展,因此商业银行要注重对科技型人才的培养。

一方面,要提高用人者对培养复合型科技人才的重视程度,并且拓宽用人者视野,不仅局限于周围的小环境,更是可以从整个大的金融市场里,发掘知识面更广泛、综合能力更高的跨界人才。

另一方面,要在中间业务岗位上安排金融知识丰富、银行业务熟练且能力强的员工,从思想上加强员工对中间业务的重视程度,提高其认识水平;建立完善的员工培训机制,实行科学的轮岗制度,提高每位员工的综合能力,促进全面发展;要建立合理的绩效考核机制,提高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创造性。

第7章 结论

本文首先分析中间业务的背景以及意义,其次简述其定义及必要性,接着对国外中间业务发展史进行分析,再选取我国18家商业银行研究其收入结构,最后通过上述分析与研究找到关键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经本文分析研究得出结论如下:

1.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非常有必要,有利于增加银行收 益,扩大利润空间;分散经营风险,提高经营稳健性;拓宽经营范围,提高创新能力;完善商业银行业务,提供多元化服务等。

2.与国外相比,在我国中间业务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有一些不足的地方。比如中间业务收入占比不高、复合型科技人才资源匮乏、中间业务产品创新程度不足、缺乏复合型科技人才等。

3.经过本文的分析和研究,以及结合理论基础、参考文献、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得出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想要得到稳定长远的发展,需要转变陈旧的发展观念、改善中间业务的监管制度、加大对中间业务产品的研发投入、注重复合型科技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李冠然.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分析[J].经济视角,2012(06).94-96

[2]赵永清.中间业务对商业银行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J].金融纵横,2009年02期

[3]薛萌萌、王建国.中美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比较[J].2013(08).06-08

[4]赵磊.国内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问题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

[8]龚隽娣.影响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因素及对策[J].中国外资,2008(9).86-87

[5]赵雪松.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06.6-7

[6]潘夏冰.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4.10-12

[7]仁杰.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中的短板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2018(2).127-128

[8]孙静怡.论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及策略[J].河北企业,2019(12).105-106

[9]陈嘉扬.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浅议[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8(7).44-45

[10]黄畅.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影响因素研究[D].河南: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2019.37-38

[11]陈玮玮、王慧、李堃.推动中间业务快速发展的路径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20(3).105-106

致谢

时光飞逝,弹指间大学美好时光即将结束,而我也即将离开校园,并且满怀感恩,不忘初心。回首过去大学,“四年”这两个简单的字中间发生着太多难忘的经历,也夹杂着喜怒哀乐,有过欢声笑语,也有过泪水。

首先,我要衷心感谢各位老师的悉心指导与帮助,感谢他们这四年的辛劳付出和无私的帮助,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我不会忘记老师们的教导。

其次,我要感谢我的家人,无论我们走到哪里,家人永远都是我们坚强的后盾,给予我无穷的鼓励与支持。

最后,感谢陪我一同度过艰难、分享喜悦的同学们,我不会忘记这段挑灯夜战共同奋斗的日日夜夜,也祝愿大家前程似锦。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价格 ¥9.90 发布时间 2023年2月3日
已付费?登录刷新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00814.html,

Like (0)
1158的头像1158编辑
Previous 2023年2月3日
Next 2023年2月3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