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研究——以蚂蚁金服为例

摘 要

摘要:近年来,互联网技术在我国迅速的普及和广泛的应用,伴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互联网金融行业在我国不断壮大,凭借丰富多样的金融产品和高效、便捷、优质的金融服务,备受大众的青睐,成为了金融行业不可小觑的新兴势力。互联网金融的崛起打破了传统商业银行在我国金融业的垄断地位,对传统商业银行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借此本文对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各方面影响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对应的改进策略,以应对互联网金融带来的冲击,方可促使传统商业银行稳定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商业银行 影响研究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互联网金融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1995年以安全第一网络银行(Security First Network Bank,SFNB)标志,由此互联网金融诞生,开启了金融发展的新时代,此后在世界各地迅速发展。发展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1)萌芽阶段(2005年之前)。该间段,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金融形态尚未成形,传统金融机构只是利用互联网技术使金融业务得以在网上开展。1993年电子商务应运而生,1997年招商银行推出网上银行,这是我国第一家网上银行。这一时期国内的各大证券、保险等公司也开始利用互联网建立自己的网站开办业务。

(2)起步阶段(2005——2012年)。该阶段为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起步阶段,

互联网的运用逐渐从技术层面渗透到业务领域,第三方支付、P2P网贷、众筹等真正的互联网金融业务形态相继出现。2007年网贷平台“拍拍贷”成立,成为了我国国内第一家网贷平台,2011支付宝获得央行颁发的第三方支付执照。

(3)高速发展期(2013——2015年)。2013年为互联网金融发展元年,我国互联网金融进入高速发展期,“余额宝”理财产品的出现、P2P网络借贷平台数量激增,第三方支付逐渐成熟化,众筹融资平台开始起步,另外券商、基金、信托等也开始谋篇布局。

1.1.2 研究意义

随着互联网的应用和推广、金融业务的改革创新,互联网金融在我国快速的发展,互联网金融企业打破了传统商业银行在金融市场的垄断地位,给传统商业银行带来了巨大冲击。为此,传统商业银行想要在激烈的市场中保持住竞争优势寻求稳定发展,就必须研究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造成的影响,并分析出其主要原因,然后提出相应改进策略,以便打造和谐稳定的经济环境,方可促进我国金融业的发展。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赵宇 (2018) 认为我国互联网金融虽然出现较晚,但是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就目前而言互联网金融已经积累了海量客户,在金融市场成为了强盛的新兴势力。互联网金融的出现,改变了传统商业银行在金融市场一家独大的局面,同时也对传统商业银行的运营造成了影响。

白莎(2017)指出“余额宝”等互联网理财产品的出现,凭借其较高的收益、极低的门槛以及资金随时赎回的优点备受大众的青睐,许多商业银行的客户也转向将资金投入网络金融市场,致使商业银行存款大量流失。

窦林柯(2019)表示第三方支付可以在无卡和无现金的情况下,仅通过移动电子设备即可完成支付交易,凭借其安全、高效、便捷的优点满足了大众的支付需要。第三方支付的出现颠覆了我国传统银行支付结算方式,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造成一定的影响。

朱军霞(2020)指出互联网金融具备极大的便利性和较低的成本,分流了商业银行的部分客户,造成了商业银行利润流失。互联网金融必需加快金融产品创新、挖掘新的业务模式,以应对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造成的影响。

孙钦金(2020)认为很多小微企业由于银行较高的借贷门槛难以获得资金需求,阿里小贷等互联网信贷平台的出现满足了小微企业的资金问题。此类信贷产品种类多样且发放贷款迅速,很快便受到了很多小微企业的青睐。网贷平台贷款量不断的增加,分流了商业银行小微企业和个人的贷款业务,致使商业银行的贷款增速开始减慢。

1.2.2国外研究现状

Castillo和Walden (2013) 认为互联网金融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人们带来便利和积极作用时,也对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产生了巨大影响。在享受互联网金融带来的便利的同时,要更加关注正在发生的危机。积极探索这项改革可能带来的风险,做好预防准备。

Makinen (2014) 相信互联网金融是一种开创性的发展,是传统金融与互联网精神的融合,传统金融利用互联网工具重新发展这场革命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是非常有利的,往后金融业务的发展应更多地与互联网相结合,并利用互联网工具进行整合,创新出更多的金融产品以满足大众的需求。

Daniela Klingebiel,Thomas Glaessner and Stin Claessens (2015)认为,这场革命会对各国产生重大影响。全球范围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影响也适用,并认为互联网金融是一段重要的历史阿拉伯发展中国家发展自己的经济,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ManuchehrShahrokhi(2016)表示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相比,互联网金融业务具备高效率成本低的优点,可以有效降低商业银行的成本并提高其业务效率,同时指出互联网金融是依赖于大数据的使用,因此客户数据信息的安全性成为互联网金额发展所需要面临的一个很的问题。

1.2.3研究述评

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逐渐改变了市场的竞争格局,打破了传统商业的垄断,现如今,互联网金融的崛起已经开始动摇了商业银行的主导地位,目前积累了大量的客户,成为金融市场不可小视的主力军。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的出现、以及第三方支付和网络信贷平台的出现,不可避免的对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负债业务、中间业务和经营理念造成一定的影响。传统商业银行想要在未来的市场竞争胜出,就必须进行改革创新,加快产品创新、挖掘新业务渠道以应对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冲击,谋求自身的持续健康发展,互联网金融是一把双刃剑,一些国外学者认为互联网带来的便利的同时要更加注意由此引发的危机,积极地探索这次改革可能带来的潜在危机,做好防范准备。现如今,国内也加强了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监管和风险预测,以促进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稳定发展。通过研究国内外现状可以加强对互联网金融的认识,以探索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做出进一步分析,并对其影响提出相应的对策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1.3 研究主要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本文分为5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互联网金融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明确本论文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然后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归纳与总结,为此论题提供理论依据作为支撑基础。第二部分介绍了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和互联网金融的特点,然后分析出互联网金融的6种金融模式。第三部分介绍了互联网金融中主要研究对象—蚂蚁金服,详细解释了蚂蚁金服的内涵、主要的业务、以及蚂蚁金服相较于传统银行的优势。第四部分以蚂蚁金服为中心,通过相关数据分析出余额宝、阿里小贷和支付宝这些金融产品对商业银行负债业务、资产业务和中间业务造成的影响,以及经营服务理念的影响。第五部分对蚂蚁金服对商业银行负债业务、资产业务、中间业务以及经营理念的影响,分别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1.3.2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了文献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文献分析法:首先本文查阅了大量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的国内外文献和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归纳和总结,对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形成一个初步的认识。案例分析法:以蚂蚁金服为例,详细介绍了蚂蚁金服的内涵、主要业务方向和相较于商业银行的优势,然后通过实际案例,深度分析出蚂蚁金服对商业银行负债业务、资产业务、中间业务以及经营理念的影响,并提出合理化改进策略。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分析

2.1 互联网金融的概念

互联网金融是依靠云计算、大数据、搜索引擎等互联网工具,实现资金融通、支付、信息中介等业务的一种新兴金融。在实现安全、移动等网络技术水平上,被用户所熟悉和接受后,为了适应新的需求而产生的新模式和新业务。它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精神相结合的新兴领域。

2.2 互联网金融的特点

2.2.1效率高

大数据与云计算为代表的的移动通讯技术使得业务处理标准化,比如利用大数据风险控制系统进行贷款服务,数秒内就能判定贷款人信用决定是否打款。极大的提高了金融服务的效率。

2.2.2覆盖广

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客户能够突破时间和地域的限制,通过互联网寻求相应金融产品,金融服务更为直接、精确。此外,互联网金融覆盖了部分传统金融的服务盲区,以小微企业为主要客户,有利于提高资源分配效率和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2.2.3成本低

互联网金融模式下,资金的需求和供应方都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自行筛选匹配数据、定价和交易,无需中介机构、无交易成本、无垄断利润。一方面,金融机构避免了开办营业网点的资金投入和运营成本;另一方面,客户可以在网络平台上,挑选出适合自己的金融产品,有助于减少信息不对称问题。

2.2.5风险大

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处于快速发展的起步阶段,互联网金融体系尚不完善、相关法律缺失。恶意骗贷、捐款跑路等风险问题屡见不鲜,特别是P2P网贷平台,由于其准入门槛低且缺乏监管力度,成为了不法分子非法集资、网络诈骗等犯罪活动的聚集地。

2.3 互联网金融的模式

2.3.1 第三方支付

第三方支付(Third-Party Payment)狭义上是指具有信誉保证和一定实力的非银行机构,利用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安全技术,与各大银行采用签约的方式,在客户与银行支付结算系统中间建立连接的电子支付模式。

2.3.2 P2P网贷

P2P网贷意为点对点,国内又称为“人人贷”。P2P网贷是指P2P公司在搭建的第三方互联网平台基础上,进行资金借、贷双方的匹配。这是一种“个人对个人”的直接信贷模式。即由具有信用保障能力的第三方公司作为中介平台,贷款人将资金借给有资金需求的借款者,并在到期之后收取本金和利息。

2.3.3 大数据金融

大数据金融是指大量收集非结构化数据,通过对其进行实时分析,为互联网金融机构提供全面的客户信息,分析和挖掘客户的交易和消费信息,了解客户的消费习惯,准确预测客户的行为,从而为金融机构和金融服务平台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营销和风险控制。

2.3.4 众筹

众通过众筹平台,融资从一定数量的个人或组织获得满足其需求的资金,投资者获得相应的收益,根据所有权关系和收益类型,众筹包括股权众筹、债券众筹、可以分为慈善(公益)众筹和实物众筹。

2.3.5 信息化金融机构

所谓信息化金融机构,是指通过采用信息技术,对传统运营流程进行改造或重构,实现经营、管理全面电子化的银行、证券和保险等金融机构。金融信息化是金融业发展趋势之一,而信息化金融机构则是金融创新的产物。

2.3.6 互联网金融门户

互联网金融门户是一种第三方服务平台,该平台上可以销售金融产品,并为销售金融产品提供第三方服务。它将传统金融产品与广泛传播的互联网相结合,形成了新的金融产品销售模式。第三方服务平台提供有关不同金融机构产品的信息。帮助投资者选择合适的金融产品。由于该平台不直接销售金融产品,政策风险很小。

3 蚂蚁金服的互联网金融实践

3.1 蚂蚁金服介绍

“蚂蚁金服”(蚂蚁金融服务集团)起步于2004年成立的支付宝。于2014年10月正式成立。蚂蚁金服致力于通过科技创新能力,构建一个开放、共享的信用体系和金融服务平台,为全球消费者和小微企业提供安全、便捷的普惠金融服务。蚂蚁金服旗下产品包括支付宝、网商银行和蚂蚁金融云等。

3.2 蚂蚁金服主要业务

表 3-1 蚂蚁金服主要业务

蚂蚁金服
电子支付 支付宝
保险 众安保险
理财 余额宝
贷款 阿里小贷

3.2.1 电子支付业务

“支付宝”为中国最大的第三方在线支付平台。2004年,支付宝公司正式成立,作为第三方支付平台,能够为买家和卖家的交易活动提供有效担保。除了支付以外,提供生活缴费、交通出行、购物娱乐、理财等一站式生活服务。

3.2.3 理财业务

“余额宝”是蚂蚁金融(蚂蚁金融服务集团)于2013年6月推出的余额增值、务和活期资金管理服务产品。余额宝对接的是天弘基金旗下的余额宝货币基金,特点是操作简便、低门槛、零手续费、可随取随用。除理财功能外,余额宝还可直接用于购物、转账等消费支付。

3.2.4 保险业务

“众安保险”是蚂蚁金服旗下全国第一家获得互联网保险牌照的公司,于2013年11月开业,众安保险于今年上半年完成首轮增资后,估值高达496亿元,蚂蚁金服占股16%;此外,蚂蚁金服公布的首轮投资方中也包括人保、人寿、太保、新华等国内多家大型保险机构。

3.2.5 贷款业务

“阿里小贷”,主要面向小微企业、个人创业者提供小额信贷等业务。截至2014年6月,蚂蚁微贷累积服务小微企业80万家,累积贷款额超过2000亿人民币。

3.3 蚂蚁金服较传统商业银行的优势

3.3.1 金融服务是基于大数据的应用

大数据可以促进高频交易,社交情绪分析和信用风险分析三大金融创新,互联网金融任何一种产品设计和商业模式,都体现了对大数据的合理使用,通过分析客户在淘宝的消费行为,包括客户购买的商品和其他一些维度,可以判断客户可能处于什么样的人生阶段,有什么潜在的消费需求。通过多维数据分析,为用户的信用判断提供了非常可靠的依据。

3.3.2 金融服务趋向长尾化

互联网金融把握住超过80%的“长尾”小型和微型客户。这些小微客户在传统的金融体系中往往被忽视,互联网金融在服务小微客户群体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可以高效解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P2P网贷、大数据的金融、众筹等互联网金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其中的众筹和P2P网贷也满足了部分客户的理财投资的需求。

3.3.3 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

互联网金融大大提高了现有金融体系的效率,为客户提供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从贷款申请到审核、发放、还款,过程高效、便捷,足不出户通过手机便可以获得贷款。日常的生活消费、企业信用支付,在第三方支付下,使得支付行为更加便捷、高效。

4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以蚂蚁金服为例

4.1对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的影响

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主要表现在吸收公众存款,目前而言,我国一直处于金融压抑的局面下,存款利率被管控,对储户的吸引力有限。而互联网金融提供的理财产品使得大众原本存在银行中的存款流向了购买相应的理财产品。这对于传统商业银行的存款具有分流作用,对商业银行的吸款量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2012年,工商银行总存款额为13.64万亿元,同比增长率为11.26%。从图4-1可以分析,从2013年到2014年工商银行总存款额虽然逐年增加,但增长率却维持在8%以内,2015年年末,工商银行总存款额的增长率跌至-25.58%。通过了解背景资料发现,2013年,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出现在大众的视线,其中最受青睐的便是“余额宝”。该理财产品对整个银行业照成了巨大的冲击力。从图4-2可知,“余额宝”在2013年年末,其规模达到1853亿元,2014年年末,规模达到5789亿元,同比增长率212%。截至2017年年末,余额宝的总量更是达到了1.58亿元,成为全球最大的货币资金。继“余额宝”之后,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陆续推出,如腾讯推出了理财宝、苏宁云商的零钱宝、京东推出的小金库等。从图4-3可知,2014-2015年互联网金融理财市场交易规模增长率均为200%以上,2016-2018年增长率保持在30%以上。2018年开始由于受到市场、政策等因素,余额宝收益率和规模有所下降。

c8c857724c3d61e79104abc025f341aa图 4-1 2012-2018 年工商银行存款总额及同比增幅情况(单位:万亿元、%)

5378116fe5cf90978f22329b3fd11132图 4-2 2013-2018 年余额宝规模(单位:亿元、%)

017f38b4a67d65738df128131010b88c图 4-3 2014-2018 年互联网理财市场交易规模以及同比增幅情况(单位:万亿元、%)

通过一系列比分析对可发现余额宝等理财产品的出现,致使工商银行吸款能力有所减少。分析主要原因如下:

一是“余额宝”属于“支付宝”的一项功能产品,而“支付宝”又依附于中国最大的电商平台“淘宝”,让“余额宝”这一新兴产品有了良好的发展基础,海量的淘宝客户是“余额宝”产品的潜在客户,客户黏性较强。“余额宝”具有操作简便、门槛低、赎回快捷等特点,马上吸收了大量客户以及社会散资金。

二是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利率高于传统商业银行。根据数据显示“余额宝”在2022年的利率保持在2%左右,对比工商银行同期存款利率发现,定期三年期基准利率仅2.6%、一年期1.65%、三个月定期1.25%,活期存款基准利率仅0.25%,活期利率是“余额宝”利率的八分之一。同时“余额宝”的基础资产属于货币基金,风险性也相对较小。

4.2 对商业银行资产业务的影响

商业银行在资产业务方面主要是发放贷款,通过贷款与存款之间的利差来获得利润。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推动了当前市场上的“金融脱媒”,大众市场更愿意选择切合自己利益的互联网金融,而放弃较难获取到资金的商业银行。

从图4-4可知,2013年工商银行贷款总额为9.9万亿元,同比增幅12.71%,2014年,贷款总额11.03万亿,同比增增幅11.19%,均维持在10%以上,从2015-2017年增长率出现下降,维持在在10%以内。了解相关资料发现,由于阿里小贷等p2p网贷的出现,很多客户摒弃了传统商业银行的贷款渠道,选择了网络信贷。从图4-5可知阿里小贷2014年发行金额为25.69亿元,从2015-2017年阿里小贷发行金额迅猛增长,从2015年59.94亿元发展到2016年184.94亿元,其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33%、208%、而在2017年年末阿里小贷发行金额达到了惊人的1498.4亿元,其同比增长率710%,继阿里小贷之后还有很多网络信贷平台,如腾讯微众银行推出的微粒贷,360借条等。从图4-5可知,从2013-2014年我国互联网信贷交易规模从928亿元发展到2013亿元,增幅116.9%,2015-2017年交易规模增长迅猛,2015年交易规模为20639亿元,同比增长率为331.5%,2016年交易规模增长137.6%,而在2017年交易规模达到最高为28048亿元,同比增长率为35.9%。在2018年之后由于市场及政策原因,阿里小贷等互联网信贷交易规模有所下降,而工商银行贷款总额略微上升,增长率上升至10%左右。进过一系列对比分析,可以发现阿里小贷等其他网贷平台的出现,致使工商银行的放贷金额的减少。

分析原因如下:传统商业银行服务的主要客户还是大型公司客户,单笔融资发放的贷款金额较大,期限较长。小微企业和个人客户的小额贷款占整个工商银行贷款比例较小。阿里小贷主要针对工商银行传统贷款业务的薄弱环节,服务的群体主要是资金需求急切、贷款额度不高、无抵押担保物的小微企业以及个人客户。虽然工商银行在近年来网络信贷迅速发展中并未受到太大影响。但从长期来看,想要保持贷款业务的持续增长,就需要在小微企业业务拓展上发力,伴随着我国经济产业发展升级,针对实体经济发展,发展新的金融服务成为重点。据统计,我国有着2200万余户企业,大型企业只占约60万户,中小微企业是实体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在这当中,小微企业的迅速发展,形成了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对于个人客户以及小微企业信用贷款供给缺乏的情况,工商银行加大了小微企业线上信用类贷款的投放,基于企业的信用、交易、资产和行为数据,推出“结算贷”、“商户贷”、“用工贷”、“跨境贷”等互联网信用贷款产品,目标为竞争这部分业务市场份额。预计今后银行与网络信贷在个人及小微企业贷款的市场竞争会越来越激烈。

74261445711aa707a9d3a41ee1f69a8a图 4-4 2013-2019 年工商银行贷款总额及同比增幅情况(单位:万亿元、%)

08746e9f5677c5826ee253273bb38b25图 4-5 2013-2019 年 阿里小贷贷款总额及同比增幅情况(单位:亿元、%)

465447e32273578a9c87d212047b7585图4-6 2013-2018年 中国互联网信贷交易规模走势图

4.3 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影响

4.3.1支付宝挤压工商银行支付结算业务

工商银行的营业收入由利息净收入和非利息收入组成,工商银行非利息收入主要包括:中间业务和投资产生收入,伴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不断推进,商业银行利差利润空间逐渐缩小,非利息收入将是商业银行营业收入及利润的增长点。非利息收入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便是中间收入,中间业务主要有以下几类:支付结算、代理业务、银行卡业务、咨询业务等。

从图4-7可知,2013年结算与清算手续费收入为305.13亿元,年同比增幅为10.96%,2014年结算与清算及现金管理收入开始下降,同比增幅-0.30%,之后2015、2016年同比增幅更是下降到-8.01%、-6.71%,下跌到279.86亿元、261.08亿元,2017年之后有所回升。从图4-8可知,2013年Q4支付宝支付交易规模为0.59万亿,2014年Q4交易规模大幅上升,同比增幅189.83%,2015年Q4-2016年Q4同比增幅均为持在100%左右,2017年之后交易规模缓慢上升,但同比增幅开始下降。通过图4-7和4-8对比,可知工商银行的支付结算业务的减少,是受到了支付宝交易规模的快速增长的影响。

主要原因:支付宝凭借全天候服务、极低的费用以及简单快捷的操作方式,被消费者普遍接受,抢占了市场份额、削弱了银行作为主要支付结算渠道的地位,造成渠道脱媒。使商业银行的支付结算业务受到一定挤压。

96fbf0ed6bd7307eb51b6b8d6d0010ba图4-7 中国工商银行:银行结算与清算手续费收入及同比增幅情况(单位:百万元、%)

3f2f2cd887cc53df28e664563973d1e4图4-8 2013Q4-2019Q4支付宝支付交易规模(万亿)

4.3.2 支付宝分流工商银行代理业务

从图4-9可知,2013年代理业务手续费收入为18.57亿,同比增幅14.42%,2014年收入开始下降,同比增幅-0.30%,之后2015、2016年同比增幅更是下降到-1.98%、-3.64%,下跌到279.86亿元、261.08亿元。2017年后开始回升,将图4-8与4-9对比,不难发现支付宝支付交易规模的增长对工商银行代理业务手续费同样造成影响。

原因分析如下:因为支付宝获得了代销基金、代销保险等业务的资格,打破了以往只能由银行代理销售投资理财产品的垄断局面。另外支付宝平台手续费率较低,因此在与商业银行的竞争中很有优势。支付宝平台代理业务的开展,分流了商业银行的代理业务,使用工商银行的代理收入出现下滑。

a01bda33c236fee2b70e2d593b86009d

图 4-9 中国工商银行:非利息收入: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代理业务手续费收入(百万元)

4.4 对商业银行经营服务理念的影响

在当前社会发展中,互联网金融创设了全新的工作模式,并且脱离了传统的银行策略,以其独特的便利性迅速拓展市场范围。同时,网上银行具有特殊的经济规模,打破了传统商业银行的局限性,其产生的成本较少,甚至可以忽略不计。不仅如此,与传统的业务模式对比,互联网的变通性更强,内容也呈现多样化的方式,互联网金融给客户带来了更好的体验和服务,互联网金融并不需要实体网点支撑就可以满足客户需求,完成其业务办理,这给传统的商业银行网点模式带来巨大冲击。传统商业银行不仅网点庞多内部构架复杂,并且不同级别的网点所开展的业务也不同,使得客户办理业务需要消耗大量精力影响传统商业银行组织管理模式。

5 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的对策

5.1 负债业务方面

5.1.1提升商业银行口碑及客户认可度

提高客户认可度是商业银行运作中的一项重要措施,较高的客户认可度越,意味着银行具有稳定的资金来源,这对于银行的稳定运行无比重要。互联网金融出现之前,相关金融业务无法绕开银行,银行在大众金融服务上一直处于垄断地位,在这种情形下,客户想要存款、理财或投资就只能选择银行。因此,银行对客户意识和自身声誉的重视不足,特别是商业银行的金融产品、金融服务比较单一,没有向客户提供个性化的金融服务。随着新型金融服务不断的涌现,许多商业银行的老客户不断流失,而选择了互联网金融。在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行的运营能力承受巨大的压力。所以,商业银行必需重新调整客户服务战略,实施以客户为中心的产品创兴和优质服务,提高银行自身口碑和客户的认可度

5.1.2开发具有竞争力的金融产品

货币基金如“余额宝”本质上属于协议存款,虽然该资金还停留在银行体系范围之内,但是由于协议存款相较于银行活期存款与定期存款而言,负债成本会明显偏高,对于银行的负债业务规模提出重大挑战。此资金流动使得商业银行流失大量客户及其交易数据,也就意味着银行失去了客户开发的潜力。与之相反,互联网金融公司能够通过系统平台,收集到用户的大量数据信息,为后续的业务营销以及风控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数据资源,最终提升自身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另外,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相比,互联网金融为客户提供了更民主的金融模式。大数据、云计算和移动存储等技术的发展促使公众对网络服务的需求增加。为了应对这种现象,商业银行必须采取措施逆转,比如银行可以与其他类型的金融机构合作。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发具有竞争力的金融产品,使用户愿意在银行层面进行金融投资,以遏制金融脱媒现象。

5.2 资产业务方面

5.2.1重视中小微企业客户

在以往的企业市场的业务策略中,传统银行普遍青睐优质大型企业,因为此类企业规模大、信誉好,具备较好的偿债能力;而广大小微型企业往往由于各类原因,导致银行并不热衷于小微企业。对于资金安全的考虑,本身也无可厚非,但是该业务策略导致银行失去了广大的小微企业市场。虽然小微企业贷款存在一定风险,但是银行如果能够提高自身风险管控能力,用投行的眼光来看待小微企业,同样可以收获丰厚的回报。对于银行而言,小微企业是商业银行在未来增长的重要领域。

5.2.2加大对个人零售金融业务的投入

在银行实际的业务中,对公业务为银行贡献了绝大部分利润,而针对个人的零售业务由于诸多原因,绝大多数银行的重视程度不够。事实上,国内互联网金融业务之所以能够兴起,很大程度上是依托电商场景,而电商本质上就是通过针对个人精细化营销。在此业务背景下,互联网金融对于个人零售金融非常擅长,不仅规模迅速扩大,而且还能够有效控制风险。而银行一直聚焦的对公业务领域竞争日益激烈且受到外部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传统银行必须及时寻找新的发展方向。商业银行可以积极通过新技术或者与专业机构合作,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逐步加大对于个人零售金融业务的投入,以避免业务集中导致未来不可知的风险。

5.3 中间业务方面

5.3.1提高结算业务创新能力

商业银行必需加快提高支付结算业务创新能力,尽快建立以支付为基础,构建开放、繁荣的生态体系。如果能够使得支付场景越多,那么可供拓展的市场规模就越广阔。下一步商业银行可以依托自身庞大的客户基础以及海量的数据信息等先天优势进一步拓展支付场景,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将相关产品和服务精准嵌入场景,布局支付服务的金融场景化,促进支付业务的多元化发展。争取做到银行服务无处不在。

5.3.2提升银行支付能力

虽然银行的支付能力及资质是健全的,但是普遍存在业务割裂的局面,换而言之,银行的线上支付业务与其线下支付业务往往并没有有效地整合在一起,为用户提供良好的使用环境。提升银行支付能力,能够有助于商业银行进一步开拓市场前景巨大的零售消费市场:一方面通过支付业务帮助银行获取用户的低成本,交易资金,进而将自身的资产规模做大,另一方面也能够通过支付业务帮助银行提高中间业务收入规模,让银行的经营发展更为稳健。

5.4 经营理念方面

5.4.1融合互联网思维

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互联网技术。互联网金融是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互联网技术为基础,打破了时间与地域的限制,快速、方便、低成本的评估出企业或个人的信用级别以及经济能力。互联网技术的开发尤为重要,商业银行应当将自己优于现代网络金融的地方,和信息化技术结合起来,加强对技术研发的资金投入,进一步奠定自己在金融市场上的优势地位。

5.4.2加强互联网金融企业和商业银行的合作

互联网金融企业与商业银行存在合作关系,互联网金融的信息性极强,对于市场经济的变动,能够快速找到契机,并将风险降到最低,保证交易的有效性。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和业务延伸,现如今,传统的商业银行已经分布了线上的业务,并取得了一些成果,能够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这样的业务延伸,同时也为线上和线下的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基于此,商业银行应当加强与互联网金融企业之间的合作,做到“强强联合”,通过合作运营,保证资金链、安全交易、可靠性等。在扩展和补充业务方面做得很好,并使用三方支付平台、信用卡等。共同开展业务,推动市场经济繁荣,增强商业银行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通过合作的方式,让双方共同成长,利用彼此的线上和线下优势,通过合作运营,保证资金链、安全交易、可靠性等。在扩展和补充业务方面做得很好,并使用三方支付平台、信用卡等。共同开展业务,推动市场经济繁荣,增强商业银行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结论

本文通过文献综述理清互联网金融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蚂蚁金服的业务模式,然后研究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从资产业务-阿里小贷为例、负债业务-余额宝为例、中间业务-第三方支付支付宝为例、经营理念四个方面进行系统地实证分析,最后,提出了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冲击的措施。因此,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1、阐述了互联网金融概念及其特点和模式,互联网金融是金融“脱媒”过程的中间组织形式:一方面是互联网公司开展金融业务,另一方面是金融公司借助互联网改造传统金融业务。互联网金融表现出了开放、共享、自由、和谐、共赢的新业态。

了解了互联网金融的概念、业务模式以及相较于传统商业银行的优点,分析得出,蚂蚁金服在支付操作、服务中小微企业和个人消费者、客户体验及金融普惠方面对商业银行存在较大的优势。这些优势将倒逼商业银行进行改革,形成竞合局面。3、最后提出了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冲击的举措。商业银行应不断拓展服务渠道,进一步完善互联网服务平台,同时提升服务水平和质量以及创新拓展金融业务和产品。与此同时,进一步加、第三方支付平台、新兴企业的合作,建立合作共赢机制。

致 谢

在此毕业论文完成之际,我首先要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她是一位、热情、严谨、一丝不苟的老师,在整个论文写作当中,她对我进行认真、耐心的指导,从他身上我学到了很多,比如认真、严谨的工作作风。对于论文指导老师我对此表示由衷的感谢。同时我也要感谢所有代课老师和辅导员,在学校的学习中,代课老师教给了我们很多专业知识,让我了解到了学习的重要性,唯有不断的学习才能不断的提升自我、提升自身价值。在生活中辅导员引导我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为我的学习指明了方向。最后我也要感谢我的父母,是他们养育了我,学习生活中他们对我物质上和精神上给予了很大的动力,让我接受到了优质的教育,享受轻松美好的校园生活。

今后,我会更加努力学习,不负老师和父母的期待,有朝一日能够回馈我的老师、我的学校还有我的父母。

参考文献

[1]蔡一键, 鲁笑寒, 陈兰.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影响研究[J]. 经济研究导刊, 2020(19):2.

[2]穆瑞琪.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J]. 经济研究导刊, 2021(24):3.

[3]朴铭实.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研究[J].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8, 21(23):2.

[4]温保凤.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以第三方支付为例[J]. 现代商贸工业, 2018, 39(34):2.

[5]何潇伊, 牟臻扬.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影响研究 ——以余额宝为例[J]. 科技经济市场, 2020.

[6]孙立为.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的影响研究——以JS银行为例[D]. 电子科技大学.

[7]施芊.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业务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2(3):30-34.

[8][1]陈姿秀.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影响研究[J]. 商讯, 2020, No.193(03):74-75+93.

[9]朱晴洋, 陈晴.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影响分析[J]. 质量与市场, 2021(18):3.

[10]康晓娣.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影响及银行的应对策略[J]. 中国市场, 2021(29):2.

[11]郝心宇, 白玮炜.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以第三方支付为例[J]. 中外企业家, 2018(32):2.

[12]赵微. 互联网金融发展对传统商业银行业务的影响研究[J]. 中国商论.

[13]吕允利.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影响[J]. 时代经贸, 2021, 18(7):3.

[14]梁米娜.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影响与对策研究[D].浙江大学,2019.DOI:10.27461/d.cnki.gzjdx.2019.000353.

[15]张楠.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储蓄存款影响的研究[D]. 山东大学, 2014.

[16]王宇,阚博.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盈利的影响[J].财经科学,2021(11):14-24.

[17]Fight, A.. E-Finance[M]. Wiley: Capstone Publishing, 2002.

[18]Bons R W H, Alt R, Lee H G, et al. Banking in the Internet and mobile era[J]. Electronic markets, 2012, 22: 197-202.

[19]Valcke P,Vandezande N,Van de Velde N.The evolution of third party payment providers and cryptocurrencies under the EU’s upcoming PSD2 and AMLD4[J].2015.

[20] Allen F , Mcandrews J , Strahan P . E-Finance: An Introduction[J]. Journal of Financial Services Research, 2002, 22(1-2):5-27.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研究——以蚂蚁金服为例

价格 ¥9.90 发布时间 2024年8月24日
已付费?登录刷新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210184.html,

Like (0)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4年4月4日
Next 2024年9月25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