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共服务供给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城镇化进程不断的加速,而城市公共服务供给问题也日益凸显,服务供给的公共需求引起了XX对公共服务供给的关注,XX在公共服务供给方面存在不足,不仅会引发群众对XX工作的不满而且不利于构建稳定和谐的社会。如今,XX部门正积极地探索各种措施以加速城市公共服务供给改革的步伐。通过对服务工作体制改革的努力,有利于改善原本单一的城市公共服务供给方式,为社会提供多元化的公共服务,满足公众的迫切需求;有利于促进XX的简政放权,职能的转变;有利于促进公共服务资源的有效合理配置,防止资源的浪费;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实现经济的繁荣发展。

本文着眼于研究城市公共服务供给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以惠州市为例,采取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数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式方法,关注惠州市的公共服务供给的现状,挖掘惠州市公共服务供给存在的结构不均、布局混乱、方式单一、质量较低、效率偏低等问题,并分析问题产生的因素,对国内外各城市的公共服务供给的方法学习,找到适合惠州市公共服务供给的新理念、新模式,并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具体措施。主要围绕加大公共服务供给的资金投入、加大公共服务供给的宣传,提升公众积极性、优化城市公共服务供给设施布局、促进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多样化、提高服务队伍水平、加强服务信息化、完善公共服务供给绩效评估体系等措施进行阐述。

关键词:城市;公共服务供给;问题;对策;惠州市

第1章 绪 论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研究背景

贯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路线以来,我国经济开始稳步前进,从那时开始也逐渐地重视城市化,而惠州市城镇人口不断的增加,城镇化进程不断的加速,城镇化的一方面带来的城市繁荣的景象,另一方也产生了负面效应,如加剧了群众就医困难、青少年上学困难、老年人养老困难、购买房屋困难、城市交通拥堵、生活环境污染、生态环境恶化等现实问题凸显,群众对公共服务供给与日俱增的需求引起了XX对公共服务供给的重视,XX在公共服务供给工作方面的经验和能力不足,不仅会引发群众对XX工作的不满而且不利于构建稳定和谐的社会。如今,XX部门正积极地探索有效促进公共服务供给体制的完善措施,以及对城市公共服务开启了精细化管理和信息化管理等先进模式的改革创新。

1.1.2 研究意义

本文以城市公共服务供给问题及完善措施为主题,以惠州市为例,针对惠州市的公共服务现状,并因地制宜地借鉴国内外各城市的公共服务供给的先进经验,进一步挖掘惠州市公共服务供给存在的问题,探索公共服务供给管理的新方式,并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具体措施对我市城市公共服务供给问题进行综合治理。主要解决了惠州市城市公共服务供需不均、布局不科学、供给方式单一化、服务质量低,效率低等问题,此次研究有利于为惠州市XX进一步处理城市公共服务供给问题提供理论参考,从而促进XX进一步完善职能和管理模式,建立服务型XX。

  1.2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

近年来,国外对公共服务供给问题研究热情高涨,促使研究成果不断产出。为我国公共服务供给研究学者的比较、借鉴提供参考。

Winters M S(2014)对城市生活环境治理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服务供给短缺与需求相关联,公共服务供给主体与客体沟通不顺畅导致缺乏协调性,应当及时对公共管理问题进行定量以及定性协调。但研究中未提及到公共服务供给设施布局不科学也是影响其问题产生的重要因素。促进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的科学性有利于实现公共服务供给在空间上有效性。

Tatnall,A(2014)对完善公共服务客体进行研究,提出公共服务供给客体需要多元化,其中以老年人为例,需要切实的了解老年人的需要、爱好以及有限能力来提供网络化公共服务,既强调促进供需主体的沟通信息的高度契合性,从而实现公共服务对象的广泛性和服务的有效性。但除了需要有针对性的服务对象外,应当加大公共服务供给的宣传力度,提升公众参与的积极性。

TieboutC M(1956)对完善公共服务供给主体进行研究,认为要完善公共服务主体多元化,主要是发挥社区在公共服务的基础性作用,他通过对公共服务产品模型的研究,指出社区建设的重要性,把公共服务与社区相结合,实现公共服务管理社区化。但研究中只提出完善供给主体多元化,未提及到提高公共服务质量还需要深入对公共服务人员的培训,既除了增加供给主体,还要对供给主体内部服务人员进行素质培训,从而正真提高服务质量。

T.Prosser(2005)对公共服务法律层面上进行研究,提出立法机关要通过完善公共服务立法工作,来保障XX为公众提供真实可靠的公共服务,从法律和制度上确定公共服务的项目、规范公共服务的流程,在法律的约束下更好的规范XX等公共服务主体的行为,使之更好的为公众提供服务。但研究中缺乏对XX财政的公共服务投入的研究。XX公共服务财政的投入是公共服务顺利开展的源泉,完善城市的公共服务应当首先从源头抓起。

总的来说,国外一直强调注重追求自由和人权,所以随着国外福利国家制度的盛行,国外学者对公共服务供给课题的研究主要从主客体的角度进行分析,认为只要解决了供给主体的单一化和供给客体的片面化,通过完善供给主体与供给客体的信息沟通渠道并通过法律制度加以保护既可保障公众享有基本的公共服务权利。但是完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仅仅依靠调整主客体关系是远远不够的。完善公共服务还需要从外部环境和内部结构进行调整,既需要通过科学布局、积极宣传、财政投入和内部人员素质提高等方面进行研究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2.2国内研究现状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城市病也日益突显,与城市公共服务供给相关的诸多问题愈发严峻,我国XX开始对城市公共服务供给问题予以重视,吸引了我国众多学者的关注,并对城市公共服务供给问题展开了大量研究,其相关研究观点如下:

任博(2019)在文章里提出:XX对城市公共服务供给的重要性,但是单一主体的供给模式也引发了城市公共服务供给一系列问题,应当从推动XX内部组织结构及职能的有效整合,提供覆盖面广的公共服务来进行调整,探寻出城市公共服务有效供给的措施。但文中缺少对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研究。既除了强调XX的主体作用外,应当发挥非XX组织在公共服务供给中的作用等。

李辉、曹雨婷(2018)在文章里提出:提高城市公共服务供给能力要重点抓好服务的整体性、主体间的协调性、主体与客体的交流性,以及公共服务资源的合理配置四个方面举措来化解城市公共服务供给难题,从而促进城市公共服务改革的顺利进行。但是文中缺少对公共服务供给的内容、质量、效率进行研究,促进城市公共服务供给改革,需要丰富供给内容、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刘蕾(2019)在文章里提出:在信息化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智慧治理模式对于XX完善城市公共服务供给的创新至关重要,通过利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提高公共服务供给的质量和效率,利用技术对供需主体进行调整。但文中缺少对建立公共服务供给绩效评估体系措施进行详细阐述。促进相关公共服务供给绩效评估体系的建立将为公共服务供给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总的来说,公共服务象征着一座城市的名片,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尤为重要。但是,由于我国城市化发展历史不够久远,导致我国学者对我国的公共服务供给问题研究也不太全面,从以上学者研究可知,他们主要从XX的角度,通过内部结构调整以及科学技术手段完善XX作为供给主体的供给职能。但是,仅仅从XX的角度改善公共服务是片面的。全面的改善公共服务问题应当从多个主体角度、供给内容和评估监督体系等方面进行研究。

  1.3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研究思路

本论文的研究章节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节是绪论部分,主要从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等介绍;第二章是对公共服务的基本概念界定;第三章节是根据惠州市城市公共服务供给的现状,对惠州市城市公共服务供给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阐述;第四章节是对惠州市城市公共服务供给存在的问题原因进行深入研究分析,主要从资金、公众参与度、主客体信息匹配度、供给主体、人员服务问题、信息化程度、绩效评估等方面分析;第五章是针对问题提出的相关完善措施;第六章是本论文的总结。

本文的研究思路是以城市公共服务供给为研究主线,通过真实分析惠州市的城市公共服务供给现状,结合国内外学者的相关作品研究,进而分析出惠州市城市公共服务供给存在的问题和研究其背后原因,最后因地制宜地借鉴国内外城市的成功经验,提出相关完善措施建议。

1.3.2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本文通过在中国知网、XX网站以及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等渠道查阅大量与城市公共服务供给相关的文献和相关的文件,广泛搜集有关城市公共服务供给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资料,并从中筛选,整合出有价值的重要信息。

(2)比较分析法。本文通过立足于惠州城市公共服务供给现实状况,借鉴国内外各城市经验进行对比分析,深入了解城市公共服务供给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3)数据研究法。本文通过XX官方网站获取有关城市公共服务供给方面的有关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横纵对比,得出真实可靠的论据。

(4)案例分析法。本文经大量查阅与城市公共服务供给有关的案例,分析我国城市公共服务供给存在的共性问题和惠州市公共服务供给存在的特性问题,尊重客观规律,针对惠州市公共服务供给存在的特性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研究出符合实际的完善措施。

  1.4公共服务概念界定

根据各行业、各学科的差异性,公共服务也有不同的内涵。本论文所采用的公共服务内涵是指公共服务部门为了满足公众的基本生存、生活和发展需求所提供的服务。如为普通公众提供安全服务、为求学者提供教育服务,为求医者提供医疗服务,为生活困难者提供救济服务等。本论文的公共服务是以XX为主导,并携手各类非XX组织共同为公众提供的服务;一般的公共服务具有非营利性和公共性特征,既公共服务主体为公众提供的是不以营利为目的公共服务,同时公众所获得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具有公共性,既一般不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如当某个人使用某种公共服务和产品时,与此同时他人也有使用的机会,而不会因为某个人的使用,而阻止或者减少他人的使用。

公共服务可以根据不同方式进行分类,本论文参考广东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纲要(2009-2020年)的通知,将把公共服务分为四大类,其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类是基础性公共服务,包括教育、卫生、文化、体育、交通等健康性、娱乐性公共服务。其一教育公共服务包括义务教育、普高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等。其二卫生公共服务包括面对普通主体和儿童、妇女、老年人等特殊主体的公共服务。其三文化体育公共服务包括各类文化产品,如电视、广播、电影等公共文化产品和根据场所分类的服务,如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体育馆等文化场所服务。其四交通公共服务包括地域交通规划,如城乡交通网络建设和公交、铁路、航空等各类交通方式的服务。以上公共服务主要是为了满足公众的直接性社会活动需要。

第二类是保障性公共服务,包括生活、住房、就业、医疗等救济性公共服务。其一生活保障性公共服务包括养老、低保和五保等服务。其二住房保障性公共服务包括对不同生活困难的群体进行社会安置的服务。其三就业保障性公共服务包括为因各种原因造成就业困难的群体提供的服务。其四医疗保障性公共服务包括对城镇和农村居民医疗的服务。以上公共服务主要是为了保障公众的基本生活。

第三类是安全性公共服务,包括安全生产、消防、国安等服务。其公共服务主要是为了保障公众基本财产和生命安全需求的服务。

第四类是可持续发展性公共服务,主要包括生态环境保护服务。其公共服务是为了保障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公共服务。

第2章 惠州市城市公共服务供给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惠州市城市公共服务供给的现状

惠州市位于广东珠三角地区,依靠着地理位置优势和较好的经济发展机遇为城市公共服务供给发展提供基础。目前惠州市的公共服务水平在广东省名列前茅。

从2012年起,惠州市开始并首个进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改革试点城市。从那时开始XX采取各项有效措施积极完善公共服务供给。近年来,惠州市XX在文化、体育、教育、交通、卫生、住房、就业、环保、安全以及政务服务等公共服务项目中积极作为,并取得不错的成绩。根据惠州市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报告可得知2019年惠州市公共服务供给的最新状况,具体内容如下:

(1)公共教育:公共教育服务加速发展。增加了各类教育学位数;全面取消大班制,建立小班制;增加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入读公立学校的机会;加大对学校教师的培训安排,提高教师水平;推动交流,促使高校向精准化专业发展。2019年的公共教育服务更加的趋向于精准化、品质化、公平化发展。

(2)公共医疗:公共医疗卫生保障水平稳步提高。推进各类医疗机构的建设升级;促进互联网和医疗服务的结合,建立互联网惠州医疗机构;加强与发达地区医疗方面的学习合作;建成与医护相关的文化宣传主题公园;增加年度健康体检人数;提高疫苗接种率;2019年的公共卫生医疗服务覆盖面更广、智能化更普及。

(3)公共文化体育:文化体育服务全面发展。举办年度东坡文化节,完善与东坡节相关的服务配套设施;各级文物保护的单位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新增;获得各类文化作品荣誉,加强了惠州市精神文明的建设;多次举办文化惠民的活动;体育场地面积扩大,惠州市运动员获奖多次。2019年的公共文化体育服务种类更多样,内容更新颖。

(4)社会保障: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缴费人数增加、提高了最低收入标准、关注残疾人生活,增加残疾人生活补贴和护理补贴。以社区为单位关注老年人生活;增加补贴户数和改造套数。2019年的社会保障财政补贴投入更多,服务更加普及化。

(5)公共安全:社会大局继续稳定。开展扫黑除恶等专项行动、开展普法教育和加强合法执政,开启社会法律服务新模式,完善公共法律服务机制,有效解决问题多个、推进安全生产,生产安全事故和死亡人数均呈下降趋势、推进建设食品安全示范城市。2019年的公共安全更趋向于利用法律和优秀示范作用来更高效的推进公共安全的有序进行。

然而,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也是惠州市计划踏入国内一流城市的关键年,惠州市为公众提供的基础服务供给与公众对高品质的需求仍有很大差距。2020年惠州市根据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的变化,对2020年的公共服务供给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期许。

  2.2 惠州市城市公共服务供给存在的问题

2.2.1 公共服务供需结构不均衡

随着惠州市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加速和促进惠州市XX治理水平的提高,惠州市城市公共服务供给体系日益完善,公众的基本公共服务需求也逐步得到满足。但是,惠州市的公共服务供给与需求结构仍然处于失衡的状态。其失衡性主要体现在:高质量的教育、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供给短缺,难以使人民群众基本的权利难以得到保障;人民群众在公共服务的种类、质量等提出了新的需求,但与此同时XX难以满足,从而导致公共服务供需结构的不均衡。

具体体现为:城市区域间、供给群体间、以及在不同类别的公共服务供需的不均衡性。(1)惠州市城市区域间的不均衡在于公共服务供给在经济发达中心城市供给多,如惠城区,经济欠发达城市和新设立的开发区供给少,如龙门县、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仲恺高新技术开发区;(2)供给群体间的不均衡在于供给群体主要面对中青年人,而少有针对老年人或者残障人士的服务;(3)不同类别的不均衡性在于惠州市在城市公共卫生方面供给多,包括城市医疗机构的建设以及公共卫生宣传方面。相反在城市公共文化服务方面供给较少,主要包括在城市的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的场馆少以及对文化工作宣传方面不足。

目前,在城市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日益改善的同时,仍然存在很多类别的公共需求被忽视,没有得到匹配的供给服务,使得城市公共服务供需出现严重失衡。群众对XX公共服务的满意度反映着XX在城市公共服务供给的工作能力,严重地影响了群众对XX总体工作的满意度。

2.2.2 公共服务供给设施布局不科学

为公众提供均等的公共服务是领导者的责任,更是为了维护人权和社会公平。目前惠州市城市公共服务供给设施布局存在不科学。主要体现在各县区分布以及中心城区各类型设施数量和分布状况有所不同。

从两个市辖区和三个县以及两个国家级开发区来看,对惠州市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的分布特征、格局进行分析发现:公共服务供给设施在空间分布上容易产生集聚效应。其中惠城区、惠阳区、惠东县、博罗县的服务设施与分布都较于龙门县、仲恺高新区以及大亚湾开发区数量多和密度高,既前者在公共卫生机构、学校、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以及交通供给等方面均位居前列。其中以2018年公共文化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调查为例,如表1所示,惠城区、惠阳区、惠东县以及博罗县的文化服务供给情况相比龙门县、以及新设立的仲恺高新区和大亚湾开发区供给情况甚好;如表2所示,惠州市各县(区)医疗卫生机构卫生资源配置与医疗卫生情况差异较大,在卫生机构数、床位数以及在岗职工数中惠城区、惠阳区、惠东县和博罗县总体上多于龙门县、大亚湾区和仲恺高新区。

  表1分县区文化事业情况(2018)

城市公共服务供给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表2 分县区卫生事业发展情况(2018)

城市公共服务供给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2)从整个中心城区来看,公共服务设施主要分布在河南岸的金山湖、东平、以及江北CBD等片区,而偏远片区、环城边缘片区分布较少,如横沥、泸州等;从中心城市的公共服务设施布局来看,设施总体上向经济发达、交通便利的区域集聚的趋势比较明显。城市公共服务布局不仅在区域划分上存在不合理性,而且在同一个区域内的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也存在不科学性,容易同时引发城市其他公共服务方面的压力。例如学校的布局不合理,在选址上没有考虑交通问题,从而导致学校周边经常出现交通堵塞的现象。例如惠州市惠东县的平山一小和实验学校的地址都选在道路较狭小的人流车流密集的地段。该学校地段经常出现家长接送小孩停车困难,路过的车辆通行困难。甚至导致交通事故时常发生。

然而,城市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不科学会导致城市公共服务供给出现不公平现状、供给资源存在浪费和不足现象。经济发展较差的地区优质的公共服务设施资源严重缺乏,中心城区公共服务设施资源过剩。

2.2.3 公共服务供给方式有待完善

目前惠州市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存在单一化,主要体现在供给主体的单一化和供给主体之间业务沟通屏障化,以及单向性供给和非智能化传统供给方式。具体表现:

(1)供给主体的单一化:当前惠州市的公共服务供给主体主要是XX,XX在服务供给过程中扮演着的单一、垄断的角色。使市场不能发挥其基础性作用。惠州市各公共服务供给部门对各领域的公共服务管理出现垄断化,部门对公共服务的一手包办导致严重的效率低下、资源得不到整合并且合理的利用。

(2)供给主体之间业务沟通屏障化:惠州市的公共服务供给主体主要由XX的各个部门分工负责,如教育公共服务由教育局负责,卫生公共服务由卫生局负责等,各个公共服务供给部门的供给数据也分散在不同部门,期间缺乏沟通和交流,从而也造成了严重的数据孤岛化,引发效率低下的局面。

(3)单向性供给:目前惠州市的供给方向主要是一XX为主导,单方面向公众提供公共服务,这样单向性的供给方式最终导致XX供给的公共服务难以匹配公众实际所需的公共服务。更偏离了以人民为中心,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4)非智能化传统供给方式:根据惠州市政务平台的建设以及在公共服务供给过程中趋向人工操作较多可知,目前由于惠州市城市智能化程度较低,城市在公共服务供给智能化、平台化建设方面应用较少,由此也降低了供给的效率,增加了服务成本。

2.2.4 公共服务供给质量不高

随着惠州市经济的稳定发展,居民的收入水平的提高,公众对城市公共服务的需求呈现出质量高、类型多、个性化需求的新趋势。XX面临着更为复杂的公共服务信息。XX对公共服务工作的改进是XX不可回避、无可推脱的责任。

当前惠州市的公共服务供给仍呈现质量偏低现象,其质量低主要体现为公共服务供给缺乏精准性和科学性。目前,惠州市公共服务供给还是采用老一套粗放型的供给模式,例如在公共服务供给流程上、人员配备上还是在供给项目上都采取粗放式管理。第一,供给流程的不规范导致供给环节中出现问题时应急能力差,权责不清晰,追责困难,纠错环节任务加重、最终导致服务过程漏洞百出、效率低。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是突发传染病,由于缺乏对传染病情况的了解和把控以及具体应急措施和高水准的医疗水平,导致传染病的风险加大;第二,供给人员配备上具有临时性、非专业性。导致服务对象得不到更优质的服务。第三,供给项目上没有对供给内容进行针对性的选择,使公众得不到更普惠的服务。公共服务供给主体没有根据本市的特点,选择更适合本市的公共服务项目,导致公共服务内容与本市公众需求相去甚远。

2.2.5 公共服务供给效率有待提高

公共服务供给效率是反应XX工作效率的重要体现,公共服务供给效率的低下,会引发诸多问题。如XX的公信力的降低和公众的公共服务权利得不到及时的保障。惠州市公共服务呈现效率低下的现象,主要体现在:

(1)公共服务项目办事时间长、手续多、导致公众时间的浪费,引起公众的强烈不满。根据2018年广东省政务服务公众满意度调查中发现,市民认为目前最需要改进的前两大方面工作主要是“提高XX的办理业务的效率”和“减少审批流程和规范审批程序”,这表明,虽然惠州市目前政务服务满意度较高,但是办事效率还有待提高,需进一步加快推进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进一步提高服务效率。

(2)公共资源利用效率低,使公共服务资源浪费,得不到最好的利用。由于惠州市各区县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导致公共服务供给的分布也存在差异性,导致中心区的公共服务资源过剩,欠发达地区的公共服务供给紧缺,从而导致公共服务供给资源的浪费。

(3)公共服务供给不及时,对于紧急需要公共服务者缺乏强有力的保障。尤其是在公共卫生服务中,突发公共卫生重大事件时,公共服务供给的不及时,会加大公共卫生的风险性。

第3章 惠州市城市公共服务供给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1 公共服务供给资金投入不足

反思导致惠州市城市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现象发现,惠州市公共服务供需结构不均衡的原因主要是XX对公共服务供给资金的总体投入不足,具体体现在城市区域间、以及不同类别的公共服务支出上供给资金千差万别。从表3 2011-2018年惠州市地方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支基本情况和表4分县区地方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支基本情况(2018年)所示可知:

从公共服务财政支出来看,尽管XX在公共服务供给投入总体上呈现上升的趋势,但公共服务支出比例占财政总支出比重仍较小,随着公众对公共服务需求的增加并加剧了公共服务供需矛盾可知,如今的公共服务供给总体投入还不够。从表3可知,XX在各类公共服务供给中呈现参差不齐的现状。如在教育和医疗卫生上支出较多,基本上能够满足城市的人均教育和医疗服务需求,而在文化体育和传媒的公共服务、以及交通运输方面总体上支出较少,不能够满足人均文体和交通服务需求,如此不均衡的供给支出不能满足于当代已经解决温饱问题,想要追求更高品质生活的人们的需求。从表4可知,由于XX在各县(区)的公共服务支出各不相同,总体上市直、惠城区、惠阳区、惠东县、博罗县比龙门县、仲恺高新区、大亚湾开发区支出更多,由此引发城市区域间的供需结构失衡。我们可知经济是基础,公共服务的供给资金投入不足是导致供需结构不均衡的最主要因素。资金的投入不足,导致供给不足,公共服务工作难以开展,以至于公众的需求就难以得到满足。从而加剧了公共服务供给结构的不均衡性。

表3 地方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支基本情况

单位:万元

财政支出
项目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
财政总支出22720992740831328291337297224860668509075055401305442151
一般公共服务359289389550469619533973545097598508627126712134
国防40202675446452695355475146343461
公共安全192735210476255884272944346409394029407140416099
教育450302626047727857850388949383101907910685511069211
科学技术529445103155635197644197946218192258472221734
文化体育和传媒355493815842886590728420398150122680127462
社会保障和就业189355219605267709339997400974488266558029551939
医疗卫生180939218197262848326325578129802069962057702521
节能环保67676750202858706689814783984035208355315351
城乡社区事务101684214986238355408887536021466733564818498850
农林水事务191792260628264823276954412833371896344925387259
交通运输7123211674211882117085220659717840889785104973
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3027131024440922973983550379995084643353
商业服务业等事务3169829525218862171862718303403138330497
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2198626906281353516640982400635295153887
粮油物资储备管理等事务7379941992771041519911247852645025378
其他支出252768181360147868123481242721233447161928178042
表4 分县区地方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支基本情况(2018)

单位:万元

地方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
项 目合计市直惠城区惠阳区惠东县博罗县龙门县大亚湾区仲恺区
地方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54421511462401559621626103720478850431350323523359349435
一般公共服务71213414582774820100711106433113004588945915253293
国防3461292665886631625197165
公共安全41609917549414386576845189148706212243571011004
教育1069211182629193828140626167019188278710447689048897
科学技术221734301661201621000197632843640003299273361
文化体育和传媒1274622950810466166602032027807698964349278
社会保障和就业551939138173629236301111015781110334862921033869
医疗卫生702521218380898627910765270143882463712161438035
节能环保31535119259046976427894832126209263133218305
城乡社区事务498850113842386465201830264529342442517032516396
农林水事务387259581263508233521877808865052006237708324
交通运输104973667883408107297987436219669458275
住房保障支出34419471761202933312595125027281463

  3.2 公众对公共服务参与积极性较低

在传统的观念中,公共服务供给的主导力量主要是XX,XX承担着公共服务供给整个流程的工作。而公众一直扮演被供给的角色,他们不参加公共服务的任何过程,只是在最后一步表达自己的意见,有的公共服务供给甚至没有公众信息反馈这一渠道,而只是单方的供给。这样的供给模式降低了公众在政治与社会生活中的主人翁角色与责任感,导致公众缺乏公共精神。

然而,我们可知,公共服务供给的对象是公众,如果对公共服务缺乏广泛、有效的宣传,会使公众对公共服务的参与度低,会影响XX公共服务的开展,既XX提供的公共服务难以匹配公众的实际需求。从而导致供需结构的失衡。使XX财政支出投入总量大,却得不到有效的结果。最终既影响了公众的基本公共服务权利,也影响了公众对XX的工作认可度。例如医疗机构举办免费的妇女乳腺癌健康检查活动,但由于医院没有对公众进行的有效宣传,而只是医院内部或者是一些单位流传信息,导致大部分普通民众未得到基本的卫生公共服务。

  3.3 公共服务供给主体与客体信息不匹配

公共服务供给需要不同要素的统一调整才可以实现公共服务供需结构的平衡,才能使公共服务供给设施布局更科学。除了外部的投入,如财政、人员等的投入还需要加大对公共服务内部的调整。尤其是如今流动人员速度的的加快。供给主体与供给客体缺乏有效的沟通,进而使供给主体对供给客体的实际需求了解度低,最终导致公共服务供给主体与客体信息的不匹配,公共服务供给设施布局不科学。

由于供给主体会根据公众对公共服务的需求度来设置公共服务内容,当公共服务供给方与供给对象沟通不全面、不及时,存在偏差,公共服务供给主体会在供给工作过程中进行一刀切对策,进而会影响公共服务供给的最终效果,具体后果表现为导致一些区县的公共服务供给的过剩,一些县区公共服务的紧缺;一些公共服务需求得到满足,一些公共服务需求得不到满足。

  3.4 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单一

经济计划阶段,XX承担着大部分的公共服务,既加重了XX的工作负担,又影响了公共服务供给的质量和效率。但随着1978年xx同志提出改革开放以及后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提出,XX对于公共服务的市场化也一直处于摸索、学习阶段。也逐渐地在改变过去XX包办公共服务的做法。其中在教育、医疗、交通等公共服务项目尤为突出。在国家公共服务供给逐渐市场化的影响下,惠州市作为中小城市,在公共服务供给市场化方面发展较为缓慢。

我们可知,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单一化主要是因为公共服务主体的单一化。目前惠州市的公共服务大头依旧主要由XX负责,这种寡头垄断甚至完全垄断的局面是影响公共服务供给单一的的主要因素。因此,在公共服务供给客体需求多元化与供给内容多样化以及供给方式复杂化的改革进程中,需要给XX减负,增加供给主体,从而完善供给方式得多元化。

  3.5公共服务队伍服务人员水平不足、信息化程度低

由于社会公众需求的复杂化与权利意识的增强,给公共服务工作者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今,惠州市公共服务供给质量较低,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的公共服务队伍服务人员的专业素养低,水平不足;第二是信息化程度低。

公共服务的服务人员在专项公共服务专业技能上的缺乏和对公共服务工作的态度的重视程度低是导致总体人员水平低下的原因。例如惠州市养老机构的中组成临时性服务团队较多,养老护理服务技能型人才的缺乏,以及护理人员对老年人的护理工作的不耐心,导致养老院频繁出现投诉事件。面对快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XX对城市公共服务的管理正所谓心有余而力不足。目前惠州市的各项公共服务项目主要以线下服务为主。对于惠州市致力于发展智慧城市的目标,如果XX对互联网的利用度不高,会导致公共服务缺乏信息化,科学性。以惠州市的电子政务为例,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技术上达到公共服务一站化已不是一件困难事情,但惠州市不同的公共服务网站仍然存在割裂和重复建设的现象。在城市XX网站上也存在数据更新慢,信息不够公开的现象。以及在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上的官微运营存在严重滞后。

  3.6 缺乏强有力的监督体系

城市公共服务效率低下是由多个要素影响下导致的,其中公共服务供给体系中公共服务绩效评估体系的不完善、公共服务缺乏硬核的监督体系是其重要的内在因素。其中惠州市存在最主要的是公共服务的项目的绩效评估的缺乏和对公共服务工作人员的绩效评估缺乏以及缺乏对公共服务全过程的绩效评估。

公共服务的项目的绩效评估的缺乏会导致供给主体对各类公共服务的供给效果不清晰,从而影响不同供给主体对供给项目选择上产生的重复性和单一性,最后导致供给主体不能准确的知道本地区公众对该项公共服务的真实需求。从而降低供给主体的供给效率。服务工作人员的绩效评估的缺乏会使公共服务供给服务人员在公共服务上产生不专业的、不科学的,态度怠慢供给模式。从而影响服务效率。(3)公共服务全过程的绩效评估的缺乏会导致公共服务供给在供给的各个环节出现断链的时候,难以重新拼接。既不能及时的对供给工作进行全面的审视,容易使公共服务在遇到问题时不能及时发现所在的问题环节,导致纠错环节效率低。从而影响公共服务的全过程。

第4章 惠州市城市公共服务供给的完善措施

  4.1 加大公共服务供给的财政投入

矛盾分析法中提到,解决矛盾首先要解决主要矛盾,而加大XX对公共服务供给财政的投入是解决公共服务供需结构的不均衡性的主要矛盾,也是源头矛盾。因此要加大XX对公共服务财政支出。

加大区县、开发区的公共服务总体财政支出,重点提高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地区的财政支出。如惠州市的龙门县,XX应当增加对龙门县的卫生机构等公共卫生服务责任部门进行财政的拨款,并进行监督。在公共服务短缺地区,尤其是两个新设立的仲恺高新区和大亚湾开发区加大卫生公共服务和文化公共服务的财政支出。为新城市公共卫生服务和文化公共服务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保障当地居民的基本卫生安全,加大新城市文化公共服务精神文明建设。加大各类公共服务项目的投入。主要提高公共服务文化体育项目的投入。包括大力建设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加大面对不同人群的公共服务的支出,尤其是对老年人养老问题以及青少年教育问题的支出。

  4.2 加大公共服务供给的宣传,提升公众参与积极性

公共服务治理新理念应该更加强调以人为本,尊重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通过个性化设计,重视和满足各类人群的差异化需求。以解决公共服务结构供需不均衡的问题。

供给主体通过加大对公共服务供给的宣传,主要通过社交软件、或者XX官网、网络平台等进行大力宣传,并有针对性的宣传。从而激发公众的主动性,提升公众对公共服务的参与度,促进公共服务供给方充分了解各类公众对公共服务的实际需求和对公共服务工作的建议,并及时对公共服务供给工作进行调整。扩大服务人群的覆盖面,促进公共服务供给工作效果达到最大化。其中在公共卫生服务方面应当增加公共卫生服务在社区的宣传海报,对每个社区进行一对一,全方位的公共卫生项目宣传。提高公众对公共卫生项目的了解,以及促使公众对公共服务工作的关注和支持。

  4.3 优化城市公共服务供给设施布局

提高公共服务供给主体与客体信息匹配度,从多个方面对公共服务主体和客体的信息进行调配,调整供需流程,重视公共服务客体的实际需求。优化城市公共服务供给设施的布局,因地制宜地对不同区县公共服务资源进行科学整合。主要通过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建立惠州市公共服务各项目总统筹,促进各县区的公共服务供给资源的信息交流,促使各县区根据供给需求人数调配相应的公共服务。针对公共服务供给贫乏区域进行加大供给,如龙门县、仲恺高新区、大亚湾开发区以及中心城市供给短缺的区域;调整供给过剩区的公共服务资料配置,通过科学利用,优化现存的公共服务资源。如惠城区、惠东县、惠阳区、和中心城市供给过多的区域。统筹公共服务领域的各功能分区,推进各功能分区的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的合理化、科学化。从整体性设计功能区。尤其是学校的选址上,要结合该地段的人流和车流设计调整拥堵的方案。各功能区在布局设计上应当足于城市的整体功能,合理布局,从而更好地提供公共服务。

  4.4 促进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多样化

传统的服务方式不能够适应现在的需求变化,因此要促进公共服务主体的多样化、多元性。除了以XX为公共服务供给的主体外,应培育更多的社区和非XX组织的参与,从而增强供给合力。

发挥社区的作用。以社区为单位,发挥社区最便利、最高效作用。例如建立社区医院,对社区公共服务基础医疗进行推广;建立社区养老院,就近便利解决区域老年人日常生活的问题。建立社区托儿所,解决社区低龄儿童无人看管问题。发挥非XX组织的作用。呼吁非盈利组织的加入,利用非盈利组织的专业性,发挥非盈利组织的作用,改善公共服务供给的质量。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完善多主体监管机制。从制度为促进公共服务多主体的建立提供多重保障。保障XX与非XX组织在城市公共服务方面达成长效稳定的合作。

  4.5 提高服务队伍水平、加强服务信息化

公共服务人员的工作水平和公共服务信息化程度是影响当代公共服务供给质量的重要原由,因此为了改善公共服务供给质量,提高供给效率,应从以下两点出发:

首先要加强公共服务队伍的建设,增加公共服务人员数量,提高各类服务工作与服务人员的匹配度;增加入职和在岗服务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培训次数,通过学习使公共服务队伍更好的服务公众,为公众做指导;增强公共服务人员对公共服务工作的责任感和认同感,全面提高公共服务队伍的水平。利用互联网技术对公共服务项目的支持,完善公共服务信息化平台,如完善XX网站、微博、微信等平台,加强公共服务主客体间互动、沟通,为公共服务主体提供便捷、有效率的服务。从而促进惠州市智慧城市的正真实现。

  4.6 完善公共服务供给绩效评估体系

通过对国外和国内各大城市解决公共服务效率的方法比较分析,并结合惠州市公共服务的现实问题的解决提出了要促进公共服务供给体系的改革。促进公共服务供给体系的改革,主要从顶层设计出发,通过完善公共服务供给绩效评估体系,倒逼XX进一步的调整职能,倒逼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做出改变,具体措施从三个层面完善的公共服务绩效评估体系:

第一个层次是完善公共服务项目的评估体系。根据不同项目公共服务特殊性对不同项目的公共服务设立不同评估内容和评估分数。第二个层次是完善公共服务人员的绩效评估体系。针对不同岗位的公共服务人员进行标准化的评估并设立奖惩制度。第三个层次是完善公共服务全过程的绩效评估体系。对公共服务的不同环节进行阶段性的评估考察并做好真实记录,以及对解决每个环节常出现的问题和应急问题提供的参考意见。通过三手抓,促进公共服务供给绩效评估体系的全面确立。

第5章 结论

近年来,我国提出了要进行结构性改革,促进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为了响应经济结构的调整,我国对公共服务供给结构性改革也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为了满足公众的实际需求,对城市公共服务进行了大部制改革。虽然近年来,惠州市的公共服务发展不断进步,但是由于我市对公共服务的改革措施还刚刚起步,不像国外福利事业和公共服务事业发展这么久远。还需要不断自我检讨,自我完善。

本论文通过多个研究方法对公共服务供给问题进行研究分析,结合国内外大中小城市公共服务的发展问题和措施,针对性的对惠州市公共服务供给问题和完善措施进行研究,通过典型案例对惠州市公共服务现状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了相关的措施。为全国各城市提供有关公共服务供给问题及相关措施的理论,为惠州市XX高效履行职能和治理城市提供参考意见。

本文主要结论如下:

(1)针对城市公共服务供给的公共服务供需结构不均衡问题,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和加大公共服务供给的宣传、提升公众参与公共服务的积极性进行有效调节。

(2)针对供给主体和客体信息不匹配的原因而导致的城市公共服务供给设施布局不科学问题,通过对公共服务供给资源进行科学整合,合理布局。

(3)针对城市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单一化,供给主体单一化的问题,通过激励非XX组织的参与,促进公共服务主体的多元化。

(4)针对由于公共服务队伍服务人员水平不足和公共服务信息化程度低而导致的公共服务供给质量低下问题,通过岗前培训和技能培训提高公共服务人员的服务水平和通过促进互联网与公共服务相结合模式解决质量低问题。

(5)针对城市公共服务效率低下问题,通过完善城市公共服务供给绩效评估体系促使对公共服务项目、公共服务主体以及公共服务全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督,从而提高供给工作的效率。

因为种种现实条件的限制,本论文并没有对公共服务供给现状进行实地考察,导致一些问题的提出和对策的建议不够完善。针对本文不足之处还希望未来有更多对公共服务供给问题有兴趣的研究者去完善,通过凝聚各方力量, 为完善城市公共服务供给问题增添一点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 惠州市发展和改革局.惠州市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报告[Z](2020-2-11).
  • 惠州市统计局.惠州统计年鉴2019[Z](2019-12-13).
  • 广东省人民XX.印发广东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纲要(2009-2020年)的通知[Z](2009-12-11).
  • 广东省省情调查研究中心.2018年广东省政务服务公众满意度调查[Z] (2019-4-26).
  • 任博.从分工到整合:城市公共服务有效供给的内生逻辑与治理路径[J].天津社会科学,2019(5).99-104.
  • 李辉,曹雨婷.城市公共服务供给侧改革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J].中国机构改革与管理,2018(10).23-25.
  • 刘蕾.智慧城市视角下XX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的创新[J].区域治理,2019(32).148-150.
  • 蒋源.辅导式“联合生产”:城市公共服务供给的一个逻辑转换[J].领导科学,2017(26).11-14.
  • 郭小聪,代凯.供需结构失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中的突出问题[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140-147.

[10]刘锦,马晓玲.惠州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长效机制研究[J].惠州学院学报,2017(1).25-30.

[11]齐海丽.社会组织参与城市公共服务供给的X经验及启示[J].学会,2017(9).20-27.

[12]张开云,张兴杰,李倩.地方XX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影响因素与实现路径[J].中国行政管理,2010(1).92-95.

[13]吴克昌,闫心瑶.数字治理驱动与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变革——基于广东省的实践[J].电子政务,2020(1).76-83.

[14]Winters M S,Karim A G,Martawardaya B.Public Service Provision under Conditions of Insufficient Citizen Demand: Insights from the Urban Sanitation Sector in Indonesia[J].World Development,2014(60).31-42.

[15]Tiebout C M.A pure theory of local expenditure[J].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56(5).416-424.

[16]陈振明.公共服务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17]叶响裙.公共服务多元主体供给[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18]刘武.公共服务接受者满意度指数模型研究[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14.

[19]戴相龙,黄达.中华金融辞库[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8.18-19.

[20]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现代经济词典[M].南京:凤凰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21]T.Prosser.The Limits of Competition Law .Markets and Public Services [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5.

[22]钟杨.实证社会科学(第五卷)[C].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国出版社,2018.14-32.

[23]Tatnall,A.Education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volume 19[C].Melbourne: Victoria University Press,2014.549–564.

[24]李书龙,曾志权.惠州市改革实践为全省提供有益经验[N].南方日报,2015-07-08.

[25]于海燕.新居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16.

[26]马力.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地方XX公共服务供给创新研究[D].山东:山东大学,2019.

[27]李鹏成.街道办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研究[D].广东:华南理工大学,2019.

[28]李卓群.城市公共服务精准性供给研究[D].山东:山东大学,2019.

[29]鲁佳彬.我国公共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问题研究[D].吉林:吉林财经大学,2019.

[30]王翠红.地方XX公共服务合同外包研究[D].上海:华东政法大学,2018.

[31]莫申容.基层XX公共服务公众满意度测评研究[D].云南:云南财经大学,2012.

[32]晏荣.X、瑞典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比较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12.

城市公共服务供给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城市公共服务供给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价格 ¥5.50 发布时间 2023年2月12日
已付费?登录刷新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打字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05147.html,

Like (1)
打字小能手的头像打字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3年2月12日
Next 2023年2月12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