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逆向选择问题探究

按照西蒙对人的连续有限比较决策论,认为人的实际行动不可能合于完全理性,决策者是具有有限理性的行政人,不可能预见一切结果,只能在供选择的方案中选出一个“满意的”方案。本研究假设参保居民为有限理性的行政人,在自愿参保原则基础上建立的城乡居民基本

  广东H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逆向选择问题的实证研究

  (一)广东H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运行情况分析

  1.H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发展现状
  H市居保制度建立过程中,其覆盖范围不断扩大,2003年和2007年先后开启了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的试点。为解决三项医保政策同时运行的问题,2009年5月将新农合划入H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管理并在7月实现城乡基本医疗保险管理一体化,为制度的整合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011年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到2012年底,参保的居民城乡居民达253万人,参保率达100%[9]。
  从2014年到2018年间的缴费标准和补偿标准可以看出均呈上涨趋势,并在2018年统一缴费标准,所有参保人员均享受原B档的医保待遇水平,为医保城乡一体化做好铺垫,相对于2014年,2018年财政补贴上涨了150元,个人缴费较于B档也提高了152元。(见表3-1)
  从2014年到2018年我们可以发现住院统筹基金支付标准以及统筹基金的最高赔偿限额也在不断提高,2014年H市医保门诊报销居民医保A档:30%(30元以下)、居民医保B档:60%(60元以下);住院报销比例居民医保A(B)档:一级医院95%,(95%)二级医院70%(85%),三级医院60%(75%);支付最高限额居民医保A档:300元(门诊);居民医保A档:20万元(住院);居民医保B档:600元(门诊);居民医保B档:30万元(住院)。现今居民在惠州市内一、二、三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的报销比例分别为95%、85%、75%,年度支付限额为50万元。据H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透露,H市社会保险覆盖面达到98%以上,基本实现应保尽保。
  2.H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问题分析
  (1)基金可持续性低
  2014年H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261.39万人,基金总收入为123,038.68万元,其中,个人及家庭缴费25600.26万元,占基金收入的20.81%,按照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运行规定,城乡居民医保基金筹集应以个人为主,XX适当加以补助及基金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结余,2014-2016年个人缴费占总收入均不超过30%,并且2016年基金出现亏损,说明H市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也有可能存在逆向选择风险所导致的。(见表3-2)
  (2)参保居民受益低
  从2016年度H市及S市社保公开信息披露可以看出,H市居民享受门诊待遇是低于同省的S市,但享受住院的待遇较高。但一般来说,住院的居民为大病几率较高。这一水平可能会造成逆向选择,健康的居民认为得大病几率非常小,普通门诊享受的待遇又不高,从而产生退保的行为,而相对不健康的居民觉得有利可图留下了,影响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健康运行。(见图3-1)

  (二)研究设计

  按照西蒙对人的连续有限比较决策论,认为人的实际行动不可能合于完全理性,决策者是具有有限理性的行政人,不可能预见一切结果,只能在供选择的方案中选出一个“满意的”方案。本研究假设参保居民为有限理性的行政人,在自愿参保原则基础上建立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制度以及信息不对称和人的有限理性为逆向选择这一机会主义行为提供很大活动空间。为了追求最大利益,利用自身信息优势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后决策自己的行动过程。基于对居民有限理性人的假设,从居民的主体性出发,试图分析已参保居民的次年参保意愿的影响因素。
  1.因变量及测量
  本文主要通过研究已参保的居民次年参保意愿以及对制度的满意程度来判断居民是否存在逆向选择行为。
  2.自变量及测量
  A、将自变量分成六种情况共19个问题来进行测量研究,它们分别是:对居民基本情况的测量主要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职业、家庭人均月收入、家庭规模、文化程度。健康情况包括身体状况、家中是否有长期病患者(慢性病患者)、今年是否有生过大病或受过重伤三个方面。对居民就医情况包括:生病时候大多会选择到什么医疗机构看病、今年的医疗支出总额是多少。政策宣传情况测量主要通过现居住地是否有相关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宣传资料”来衡量。参保、报销情况及测量: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年限、是否有报销过相关费用、参保后对经济方面的影响。居民对政策认知情况测量:是否了解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报销方式、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三)H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调查基本情况及描述性分析

  H市本研究的调查对象为H市居民,参与调查的人多为25—44岁。此次共发放了120份问卷,共回收115份,全部为有效问卷,问卷回收率和有效率分别为95.83%和100%。以下为六种情况的描述分析:
  1.居民基本情况
  (1)性别
  从表3-3可知,性别差异与对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态度影响较小。
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逆向选择问题探究
  (2)年龄
  从图3-2可以看出,被调查方的继续参保意愿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大,说明了逆向选择风险的存在,年级越大健康状况逐渐变差,参保意愿就较强。
  (3)收入
  从图3-3中,年收入与明年继续参保率大概呈“S”型分布,中低收入与高收入人群的参保意愿相对较低,这可能由于城乡居保制度对低收入困人群来说因财政补助的发放,可较大改善生活品质,因此参保意愿强,对于中低收入,个人缴费数目不低,却获益较少,因此参保意愿最低。随着收入的增长参保意愿不断提高,但对于高收入人群而言也是获利相对较少,从而减少参保。
  (4)学历
  根据H市学历分布以及不同学历明年继续参保意愿,可知文化程度在大专及以上的居民参保意愿平均处于较高水平,可能由于文化程度的高低影响了对政策的认知,而由于小学文化水平的居民收集较少,所以不具有讨论意义。
  2.健康情况
  (1)身体状况
  调查中发现,自我感觉身体状况比较好的居民不是百分百继续投保,而自我感觉身体状况较差和非常差的居民的继续投保意愿强烈,说明了逆向选择问题的存在。
  (2)近期病史
  根据图3-7,患过大病的居民仍然有存在不愿继续参保的情况,可反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激励作用不够强,未患过大病的居民继续参保率更高,说明居民对医保制度信心满满。
  3.就医情况
  从居民在医疗方面的支出与明年的参保率来看,支出费用高的参保继续率为100%,说明说明部分参保居民在选择是否继续参保的行为上存在逆向选择现象。
  4.政策宣传情况
  政策宣传强度与居民次年继续参保意愿有着正向的关系,政策推广面越大,对促进居民持续参保有作用,并且表示没接收过政策宣传的居民中40%表示明年不会继续参保。(表3-4)
  5.报销情况
  根据图3-8,是否享受过报销与明年继续参保无明显关联。多数居民认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后在一定程度减轻了经济负担,但效果不显著。(表3-6)
  6.政策认知情况
  在对政策认知上,了解制度和报销方式的居民明年参保意愿更强,不了解制度和报销方式的情况下,不了解报销方式的居民不愿参保的比例更高。(图3-9)
  最后,即使参保人员较多表示明年会继续参保,但只有11.3%居民表示对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十分满意,因此不断改进完善我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是民心所向。

   对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居民逆向选择问题的防范建议

  通过对H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现状以及继续参保行为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和研究,得出:在自愿选择原则下,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逆向选择问题是不可避免的,有制度本身问题也存在着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设立不单是为了更好的保障居民的医保权益,还为我国建立统一的医疗保险制度发挥难以替代的基础作用,为了保证制度稳定持续运行,应对其现存逆向选择问题进行防范和控制,稳定已参保居民的持续参保率,并吸引居民更多参保。

  (一)加强信息宣传,减少信息不对称现象

  首先应加强政策信息宣传。笔者实证调查中发现,整合城乡居民医保之后,存在着许多居民对政策的不熟悉现象,特别是农村居民,对XX的不了解会给居民带来陌生感,加强政策的宣传,能提高居民对居保制度的认知度,从而增加了接受度。实物上可选择社区宣传栏,挂横幅,也可制作政策宣传小册子;网络上可以利用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进行推广。
  其次应加强保险理念宣传。我国保险覆盖率远不及部分发达国家,根源就在于人们对保险的理念没有转换过来,看不清保险的本质。就医疗保险而言,保障的是不确定的疾病风险,居民的侥幸心理不是应对风险最好的解决方式,应树立科学的保险理念,选择保险工具转移风险,并且健康保险观的推广是解决逆向选择行之有效的方式。
  最后应促进医疗机构的信息披露。公开透明药品价格、报销范围、补偿比例等,可以减少患者与医疗机构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医疗机构应定期公布居保基金收支、使用情况,并公布自身信用评级,使广大居民心中有数。

  (二)建立隐形强制参保机制

  在解决逆向选择问题上,强制性手段的实施是必要的,但城乡居民医保是建立在自愿原则基础上的,一下子立法强制会引起居民不必要的抵触情绪,因此采取隐性强制的的参保机制可作为日后强制实行的铺垫。隐性强制的参保机制是在参与水平上对参保者做出一定限制,比如家庭账户制度的建立,该账户的资金与参保者的参保继续率和额度挂钩。另外,还可以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与养老保险制度相关联,把参与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作为领取养老保险金的门槛,这样做可以较好防范老年居民的逆向选择问题并为他们的健康提供了保障。

  (三)科学制定参保激励机制

  作为有限理性人,居民关心能否从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中直接受益,为了增加居民的留存,就需要科学制定参保机制,提高保障水平,增强制度运行效率。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是实行浮动差异缴费水平。H市现行城乡居民缴费水平为定额缴费,并不分档次。为了更好的缓解逆向选择问题,可将缴费水平与上年度当地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结合,再根据不同群体的风险差异,按照健康水平、年龄、职业划分档次。
  二是提高待遇水平。以H市为例,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待遇补偿主要集中在门诊大病和住院,普通门诊占比只是很小一部分。但在现实生活中,广大群众的医疗需求还是得以在普通门诊中解决,因此提高普通门诊待遇,调整报销比例,可以提高制度的吸引力。
  三是建立奖励政策。根据个人账户的缴费年限,对于连续缴费的居民可给与一定缴费优惠或者提高其保险比例,逐年增加,对于中断的居民只能重新计算,以此激励持续参保的进行以及限制退出。

   结语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在未来还会持续运行发展,并且可能处于较长阶段。本研究认为逆向选择作为经济现象虽无法完全消除,通过各种方法降低其发生的风险。针对H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中的逆向选择问题,首先依赖于国家政策的支持引导,提高居民对基本医疗保障、健康理念、疾病风险的认知度。第二可建立缓和的强制参保机制,例如建立个人账户与家庭账户、将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作为申领养老保险的附加条件或制定奖励政策。第三需要XX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让居民自愿加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使得已参保的居民留在制度中;还要继续探寻具有可行性的统一医疗保险制度方案,真正实现相对公平的基本医疗保险的全系统。
  由于本人查阅资料和水平有限,论文的研究分析仍有许多不足之处。第一,广东省H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已经推行了五年,因为诸多方面原因本研究只收集到三年的社保基金数据,无法更好进行数据比对,并且对参保人群的结构也不清楚,无法进一步说明逆向选择问题;第二,对于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居民的逆向选择问题的规避,只是提出了简单的防范建议,大多停留在理论层面,对于如何具体操作没有提出较为明确的可行性措施;第三,对H市城镇居民继续参保意愿问卷设计和调查方法还有不完善地方,问卷收集较少所以存在一定的误差。在后续研究中还需要做出更大的努力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注释

  [1]David M.Dror.,et al.Field based evidence of enhanced health care utilization among persons insured by micro health insurance units in Philippines[J].Health Policy,2005,(73):263-271.
  [2]臧文斌,赵绍阳,刘国恩.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中逆向选择的检验[J].经济学(季刊),2013,12(01):47-70.
  [3]伍林生,刘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监管方的道德风险及对策[J].特区经济,2009(06):137-140.
  [4]砥砺奋进的5年——从“五位一体”看5年成就[J].时事报告大学生版,2017(01):11-24.
  [5]王枝茂.我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整合研究[J].江苏商论,2017(01):85-88.
  [6]王藩.中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逆向选择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9:25.
  [7]顾昕,高梦滔,姚洋.诊断与处方:直面中国医疗体制改革[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53.
  [8]陈仰东.居民医保逆向选择行为的防止[J].中国社会保障,2010,3:21.
  [9]李小红,李运武.整合城乡医保的惠州实践[J].中国医疗保险,2013(06):50-51+54.

  参考文献

  David M.Dror.,et al.Field based evidence of enhanced health care utilization among persons insured by micro health insurance units in Philippines[J].Health Policy,2005,(73):263-271.
  臧文斌,赵绍阳,刘国恩.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中逆向选择的检验[J].经济学(季刊),2013,12(01):47-70.
  伍林生,刘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监管方的道德风险及对策[J].特区经济,2009(06):137-140.
  砥砺奋进的5年——从“五位一体”看5年成就[J].时事报告大学生版,2017(01):11-24.
  王枝茂.我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整合研究[J].江苏商论,2017(01):85-88.
  王藩.中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逆向选择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9:25.
  顾昕,高梦滔,姚洋.诊断与处方:直面中国医疗体制改革[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53.
  陈仰东.居民医保逆向选择行为的防止[J].中国社会保障,2010,3:21.
  李小红,李运武.整合城乡医保的惠州实践[J].中国医疗保险,2013(06):50-51+54.
  王翌秋,王成.城乡医疗保险市场逆向选择行为及其异质性分析[J].金融经济学研究,2016,31(06):105-114.
  崔新民.基本医疗保险中逆向选择的检验[J].当代经济,2016(19):92-93.
  刘俊霞,帅起先,吕国营.灵活就业人员纳入基本医疗保险的逆向选择——基于逆向选择的分析[J].经济问题,2016(01):66-70.
  陈琴.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中的逆向选择成因与对策研究[J].现代商业,2015(03):114-115.
  任燕燕,阚兴旺,宋丹丹.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基于老年基本医疗保险市场的考察[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4,16(04):54-63.
  火建宏.我国医疗保险体系中逆向选择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14.
  吴之远.社会保险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D].复旦大学,2014.
  凌静怡.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逆向选择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
  赵绍阳,臧文斌.偏好异质性视角下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机制研究[J].保险研究,2013(09):120-127.
  陈琦.我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发展面临的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
  郝玉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逆向选择问题的理论分析和经验研究[D].青岛大学,2012.
  董黎明.我国城乡基本医疗保险一体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
  徐伟.制度框架构建视角下的统筹城乡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
  贺暾.社会医疗保险中的逆向选择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08.
  王建.社会医疗保险中的道德风险及其规避研究[D].天津大学,2008.
  张欢.中国社会保险逆向选择问题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6(02):41-49.
  G.Akerlof.The Market for Lemons:Quality Uncertainty and the Market
  Mechanism[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70,8:488-500.
  A.J Culyer.Equity and equality in health and health care[J].Journal of Health
  Economics,1993,4:431-457.
  C.Wilson.The Nature of Equilibrium in Markets with Adverse Selection[J].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1980,11:108-130.
  J.P.Noterman,et al.A prepayment scheme for hospital care in the Masisi district in Zaire:a critical evalution[J].Social science&medicine,1995,7:919-930.
  D.C.Arhin;The health card insurance scheme in Burund:The health card insurance
  scheme in Burundi:a social asset or a non-viable venture?[J].Social science&
  medicine,1994,6:861-870.
  David M.Dror.,et al.Fieldbasedevidence of enhancedhealthcare utilization among
  persons insured by micro health insurance units in Philippines[J].Health
  Policy,2005,7:263-271.
  Hong Wang,et al.Adverseselection in avoluntary Rural Mutual Health Carehealth
  insurance scheme in China[J].Social Science&Medicine,2006,4:1236-1245.
  Bernard van den Berg,et al,Preferences and choices for care and health
  insurance[J].Social Science&Medicine,2008,12:2448–2459.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3256.html,

Like (0)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1年7月22日
Next 2021年7月27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