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摘要: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也跟着稳步增长,垃圾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也在增加,国内外很多城市将面临“垃圾围城”。在全球提倡绿色环保的背景下,生活垃圾分类是必然趋势,实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进一步缓解了城市生活垃圾造成的压力及城市环境问题。本文建立于理论和政策分析的基础上,并参考国内外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经验,分析惠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现状:惠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现行的处理方式大部分主要以混合收集和混合填埋,其中生活垃圾分类的各环节还存在一些问题以及政策落实生活垃圾分类配套工作不够完善。对此,文章提出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及居民分类意识、加强XX方面的监管力度等,为惠州市全面开展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城市 垃圾分类 规范管理

第1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研究背景

在世界经济和社会的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的城市化速度持续加快,巨量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问题越来越突出在人们的幸福生活下,垃圾分类是对固有的废物收集和处理方法的一种变革,也是对废弃物的二次利用率进行一种科学有效分类的管理方式。面对这些废弃物的快速增加和环境条件恶化,如果不采取相应的措施,将污染我们人类的生存环境、空气环境,严重将危及这颗星球上动植物的存亡。怎样科学有效地去管理生活垃圾的分类,最大程度地回收垃圾,减少资源能源的浪费,减少对地球环境资源的破坏以及改善人类生活居住环境条件是世界各国的普遍问题之一。

目前,我的国城市生活垃圾每日的产生量和堆积量不断增加,大部分城市面临着“垃圾围城”的困境,大多数地方都采用埋地和焚化方法进行废物管理,这种传统处理方法的负面影响使我们重新考虑了新的解决方案。近几年,我国XX收集并学习一些西方国家的垃圾管理方法,借鉴和汲取发达国家垃圾分类收集的方法经验,采取生活垃圾分类措施进一步对我国的城市进行分类分拣废物并把有剩余价值加以再用,实现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速度有所减慢的效果。如今,生活垃圾分类在国外城市实行取得良好的反馈,国内北京、上海、广州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备受关注,产生共鸣。从长远可持续发展角度来看,垃圾分类的实施与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同时也是我们身为地球的一份子,保护我们共存环境的有效途径之一。

四年间不断被评为全国文明城市的惠州市,在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有些方面上差强人意,大多数还是用埋地和焚烧处理生活垃圾的传统方式,城市居民的分类意识羸弱、相关体系不健全等原因,间接影响了惠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科学管理方式的推进。综合来看惠州市的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方式还在起步阶段,怎样科学地去探讨一些城市前沿的生活垃圾管理模式,从而完善惠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模式,是一个必然的选择,同时也是个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本文讨论并分析了惠州市的生活垃圾管理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本文主要的研究目的是通过研究惠州市地方XX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过程,来探究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本文主要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分析探讨惠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状况;二是分析探讨惠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问题和成因;三是提出惠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建设性方法。

1.1.2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一是借鉴国内外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管理模式,结合我国公共管理的模式,提出相应的对策,为决策者提供理论参考;二是通过对惠州市城市生活垃圾管理进行研究,探讨垃圾分类文明建设理论,为惠州市长远的垃圾分类管理建设提供理论研究。

(2)现实意义

对惠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问题深入研究,针对现状的问题,提出可持续的发展建议,有利于推动惠州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建设,从而提高生活垃圾可利用率,保护土地资源,减少环境污染,达到节能环保,形成可持续的绿色发展。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近几年,国内学者对于研究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方式、管理模式提出理论观点较多,在公共管理方面相关的研究成果有以下几个:

1、关于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政策的研究

王芮的《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政策研究——以德州市为例》。该文认为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水平能够体现出一个城市XX的能力,在现有的城市管理政策下,XX的执法力度是不够的,相关监督部门力量也是比较单薄,居民不会主动持续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加上XX对城市垃圾的管理欠缺和垃圾处理设施比较老旧等因素,XX必须在确保实施城市垃圾分类和处理政策方面发挥领导作用,协调各个相关部门,并不是单枪匹马上阵,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政策要达到理想化效果,更多相关参与者需要协调并有效参与垃圾分类。

张中华的《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政策工具研究》指出,XX部门仍需要学习、借鉴一些国家地区的相关经验,总结出符合我国城市的开展工作方案,其中XX政策执行是重要的环节。垃圾分类政策制定过程中,XX要根据不同的城市地区当地的经济、社会公众积极等多个方面考虑,进而制定具体的政策工具实施。

杨连杰的《政策工具理论视阈下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研究》论文提出垃圾分类政策工具相关结论。一是政策工具的动态性,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会面对不同的问题类型和其他影响因素,政策工具会是根据不同情况一直调整的。二是政策工具的阶段性,在实现政策目标前,垃圾的分类、运输和处理这三个阶段的问题对垃圾分类政策工具有影响,在问题的不同阶段用整合不同政策的方式是政策工具的阶段特征。三是政策工具的“理想性”,为了有效引导公众,政策工具的实施最终目的不是为了处罚或激励公众,而是对公众自觉垃圾分类行为的培养,形成一个良好氛围环境。

2、关于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法律制度的研究

尹怀香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法律制度研究》。尹怀香学者认为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现行实践存在一些法律法规的问题。一、我国关于垃圾分类回收配套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有两个方面,在污染防治与资源利用方面只有相关的《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循环经济促进法》和《清洁生产促进法》法律法规;而生活垃圾大多数来于厨房垃圾、废旧塑料瓶等,并没有针对制定分类回收相关的实施条例,因此我国关于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二、法律规定过于原则化和权利义务不合理,在我国现行法律条例中,只对城市垃圾分类和垃圾收集原则上规定,并未具体规定细则;公民的义务在现行的法律中弱化了要求,公民的参与性尤为重要。三、制定的收费制度不完善,各个城市的收费标准不同,未能按实际情况来恒定标准线,导致一些城市的生活垃圾处理成本有差距,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垃圾分类的发展。其次,缺乏了相应的监督部门,收取垃圾处理费之后,无法确保费用用于垃圾治理。

胡雷雨在《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法律制度研究》提出,引入城市垃圾分类系统需要包括XX、企业和公众在内的许多个人的参与其中,这应该明确到每个主体的法规职责和个人义务责任。制定科学法律法规,提高对强制性垃圾分类的严格执行能力,完善强制性垃圾分类相关部门的问责机制,避免实施难以实施的具体措施。

马俊秀的《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法律制度研究》,文中认为垃圾回收法律应完善专门性立法和完善垃圾收费制度。一方面补强地方专门性立法,突出当地的特色,可以考虑制定《包装资源回收利用法》,对我国近年网络购物飞速发展带动快递物流行业,所产生大量的快递包装,进一步规范其行为。另一方面,目前垃圾收费标准只有《关于实行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促进垃圾处理产业化的通知》,没有统一性的立法文件及具体细则,地方性法规所提出的收费制度五花八门,有必要从收费标准、收费主体和收费用途几个方面完善垃圾收费制度。

1.2.2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方面已达到一定水平,能为我们提供许多参考经验,对惠州市XX的垃圾分类管理研究提供新的角度思考。

日本是全世界垃圾分类最严格和效果显著的国家之一。从1997年实施《容器包装回收法》,2000年实施《关于支持资源回收社会建设的基本法》和2001年的《食品资源可回收利用法》以来,该法规定了对废弃食品,厨余垃圾及其他废弃物的管理,食物垃圾能被再利用以进行资源的回收。日本XX以各种方式宣传有关生活垃圾分类的公共信息,例如,将简单的科普卡通放到日历上,以使市民容易理解。同时,从幼儿园儿童时期开始的生活垃圾分类教育已经试行很久,并通过课余活动参观废物分类示范区,获得关于废物分类和回收的校外知识,慢慢提高环保意识,垃圾分类制度得以可持续性的发展,同时这也成就了日本在环境保护工作始终在世界名列。

韩国对城市垃圾的管理采取了严厉的制裁措施,并制定了《废物管理法》以进行处罚收费管理,该法制定了详细的废物管理标准和类型。垃圾奖惩举报制度自2000年开始,当地XX明确了奖金的数额和来源,公众有权监督未对家庭垃圾分类的居民,适当分类和回收利用的公众可以领取一些奖励金,并对未分类的居民处以高额罚款。韩国XX保证了垃圾分类后的资源回收利用,也调动了公众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为惠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以及思考思路。

1.3课题研究方法和内容

1.3.1 研究思路

本文对惠州市垃圾管理的现状去研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并在文中分析和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概念和意义。查找国内外文献,对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和说明,研究惠州市生活垃圾分类和分类政策,并基于城市废物分类的重要性来探讨惠州市的垃圾现况,提出惠州市XX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1.3.2 研究内容

本文研究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法、问卷调研法的方法。

(1)文献资料研究法

用目前各种途径能查找阅读的中英文论文、期刊、网页等关于国内外有关垃圾分类资料,同时收集、检索、分析有关于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相关文献资料,系统地了解国家XX和外国XX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研究政策和趋势,并研究、解析,为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2)问卷调查法

根据本文研究需求设计合适的调研问卷,并有针对惠州市的生活垃圾情况创建问卷,分析调查结果的数据,并体现出惠州市垃圾管理的现存问题,为原因的分析和对策的思考提供资料。

第2章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概述

2.1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相关概念

2.1.1城市生活垃圾的定义

城市每日产生的垃圾量增长速度在加快,生活垃圾的定义有多个层面,有根据垃圾成分的不同、垃圾产生的区域不同、垃圾产量的不同,本文探索和讨论的是城市生活垃圾。城市生活垃圾指在法律法规规定或为城市提供服务的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城市生活垃圾,一是指人们在生产作业所产生的废弃物;二是指为人们生活提供城市服务如餐饮行业、酒店、公共交通车站等所产生的固体废物;三是指工业生产作业活动时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在城市划分区域产生的垃圾,依据《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和其他相应的法律法规及垃圾分类处理办法,城市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城市固体废物并进行适当管理,即城市生活垃圾。

2.1.2城市生活垃圾的来源

城市生活垃圾的来源于人们只要进行生产活动或者是提供城市服务活动时就会产生固体废弃物品,垃圾的来源都与人们日常生产活动脱不了干系。大部分来源于生产作业相关的单位固体废弃物和人们每日生活的衣食住行,也有来于城市中的学校,XX机构,公司和机构,购物中心和公共场所,以及建筑废料的部分,也占了很大的比例。

2.1.3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概念

生活垃圾分类指按照规章条例制定的标准对垃圾进行的分类行为活动,它通常涉及一系列活动,这些活动将废物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对其进行分类并按类别进行以将其转化为公共资源。把垃圾的剩余价值挖掘和其可利用性加工再用是垃圾分类的目的,从垃圾分类行为活动实现最大能量回收利用,并尽力充分利用材料,最大程度减少土地资源污染,进而提高人类生存环境和生态环境的适宜性。生活垃圾分类是一个完整而有组织的回收系统,是一种回收废物能源的新方法,在源头控制污染,终端处理回收能源资源,然后转化为提供城市服务活动的有效利用能源。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过程环环相扣,从垃圾产生的源头分类、收集运输分类、到终端分类处理等环节,如果其中的环节无法衔接上,在实现优良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道路上就更为艰难。

依据《生活垃圾分类标志》的标准分几类: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为城市生活垃圾。可回收垃圾指收集回来能够对其再加工或继续使用,主要有纸类、塑料、金属、玻璃等;含有能作为植物丰富养料的生活垃圾是厨余垃圾,餐饮业、饭堂及家庭饭菜产生的蔬果渣、食物残渣等是主要的来源途径;旧电池、废油漆桶、过期药物等对自然环境和人体健康可能会造成危害,需经过特殊处理有害物品的属于有害垃圾;其他垃圾是除了能被上述所收集的不能再次加工或利用的垃圾,包括了一些回收的过程中比较困难和回收后难处理的废物,如工程渣土、废木材料等。

2.2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意义

2.2.1经济意义

垃圾分类行业的市场伴随着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实行逐渐扩大需求,将衍生出一批新型企业,带动相关行业的技术进步,进而推动社会经济增长的一股新力量。

一方面减少土地资源的使用,目前用焚烧、填埋处理垃圾的传统方式占了我国大部分城市的垃圾处理方式,并且垃圾大部分是混合堆放在土地上,通过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整理垃圾中最有用的资源并重新使用它们,减少了焚烧垃圾和填埋垃圾时的土地资源和能源消耗,也节约了新垃圾填埋场需要的土地和建设成本。另一方面减少环境的污染治理成本,焚烧填埋垃圾时,产生的污染气体和流入土壤的污染,导致后期需通过大量资金人力物力成本去整治,通过垃圾分类尽可能的降低了这些污染,并从可降低污染控制成本的来源解决问题。

2.2.2社会意义

一是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实行对当地的经济能够得到刺激。xxxxxxx强调过,绿水青山就是我们眼前最大的财富。然而,我国有大量的塑料袋、泡沫、塑料瓶等各种垃圾侵占了当地的绿水青山,在一些旅游区我们能知道有些区域是需要那些冒着生命危险去清理垃圾的卫生工作者。加强垃圾的管理分类,既可以提高废物的回收率,废物回收的再次利用也能继续发展产生效益,又可以保护青山绿化,贯彻环境保护的理念,实现经济发展可持续的基础。

二是提高我国人民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人民群体是垃圾分类重要的参与群体,通过垃圾分类政策严格的驱动下,公众对垃圾分类产生不一样的看法,公众保护环境和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逐渐培养起来,然后变成习以为常的生活习惯,形成了我国人民良好的综合素质。

2.2.3生态意义

生活垃圾分类的核心就是保护生态环境,最大限度运用资源。生态环境污染很多因素都是人类产生的垃圾造成,把垃圾直接埋置处理,从而土壤资源和地下水直接受到影响;把垃圾投掷海洋埋置,导致海洋的生态多样性和当地周边居民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从而动植物的生存环境条件各处受到了威胁,动植物生态系统达到难以适存,那么人类将面临生存环境的危难。

对于生态环境保护来说,生活垃圾分类是重要的,它能有效的防止有毒物质污染,特别是重金属的环境污染,如不得到妥善的处理,它的存在将污染的不仅是地球上的生物,更是污染了人类自身的生存居住环境,成为了阻挡人类文明与生态文明发展的绊脚石。

第3章 惠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现状

3.1惠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现状

3.1.1惠州市基本概况

有着“半城山色半城湖”的美称并收揽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等称号的惠州市,地理位置在广东省的东南部珠江三角洲区域,粤港澳大湾区东岸。惠州市的行政管辖区域有:惠城区、惠阳区、仲恺高新技术开发区、大亚湾经济开发区、惠东县、博罗县和龙门县,面积大约有1159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483万人。惠州市区的面积和居民生活质量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不断扩大和提高,每日产生生活垃圾的量和速度的问题也伴随而来。

3.1.2惠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的基本情况

目前,惠州市每天的垃圾处理量正在扩大到超过5000多吨,工业危险废物日产量达36.88万吨,有4座垃圾焚烧发电厂和5个垃圾填埋场建成并投入运营,惠州市现行的垃圾收集处理方式大部分还是混合收集和混合填埋。与以往相比较,非危险废物的处理数量减少到5400吨左右,生活垃圾的有机质成分增多,其中餐厨垃圾占生活垃圾总量比重较大,煤炭污染固体物减少,可利用价值的资源转化率提高,饱和的状态开始出现在垃圾处理上。自2013年开始,对城区中心内的居民、机关单位、企事业单位、学校、商贸场所等全面实施生活垃圾分类,依据《惠州市惠城中心区全面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方案》在市区选取3个小区作为生活垃圾分类先行社区。但效果一直并不理想,大量居民无视投放分类垃圾桶,对这种形式的垃圾分类各有看法,居民在前面分类了垃圾,环卫工作人员在中间垃圾收运过程把垃圾混合运走,到垃圾场混合处理,这种处理方式使城市地区的生活垃圾分类变得困难。到2014年在城区中心做了各种宣传工作,发放垃圾袋、送分类垃圾桶到居民家,但持续效果未达到理想化,生活垃圾分类系统的前端分类、中端收运和终端处理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3.1.3惠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的推展历程

惠州市区的垃圾分类回收工作探究在2002年12月开端,首先在惠城中心区人流量大的街道设置垃圾分类果皮箱,步行街、环城西路、下铺路等共安置175个垃圾分类果皮箱。尝试通过将垃圾箱与两个垃圾收集箱一起放置,提高公民的意识并参与垃圾分类和回收,并运用试行方法,监测果皮分类箱能达到怎样的效果。

2004年,惠州市在城区中心范围的街道安放垃圾分类果皮箱,新增数量约224个,并开始将一小部分区域的垃圾分为可回收和不可回收。

2011年9月至2012年底,惠州制定了三步式生活垃圾分类计划。 根据该计划,生活垃圾分类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为试点阶段,首先在高档住宅小区设点管理,根据小区实际情况配套设施,小区物业负责进行该点的垃圾收运。第一阶段的重心偏重于提高居民的垃圾分类认知度与参与度,为后续工作奠定基础。

第二阶段为发展阶段,从2013年初至2015年底,要求惠州市区内所有社区,设置生活垃圾分类点,同时在市辖其他区域设点试行,参照惠城中心区第一阶段的做法实施,目的提高居民的生活垃圾分类意识和参与积极性以及居民垃圾分类自觉程度。

第三阶段为展开式阶段,2016年后,全市的社区、商业、企事业单位、学校以及人流量大的地段等,配备垃圾分类箱,并以市区为中心点,连线到各县区、乡镇,形成一个庞大、良好的垃圾分类、收集网络,以及有废弃电池处置、厨余生活垃圾处置的技术和企业。

2013年11月,惠州市XX下发《惠州市惠城中心区全面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方案》,计划通过全面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建立生活垃圾分类出理系统体系,在2015年之前,达到城市生活垃圾目标无害化处理率接近100%,资源回收率接近30%以上。与2013相比,要在生活垃圾和垃圾焚烧减少总量最少5%以上。

2018年,惠州市生态环境局发布《2017年度惠州市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信息公告》,城市生活垃圾产生总量约204.19万吨,主要用焚烧发电、卫生填埋处置方式,其中焚烧发电约89.45万吨,卫生填埋约114.74万吨,努力做到每天城市生活垃圾无积量。

3.1.4惠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的政策路线

在2018年底,惠州市出台《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三年行动计划》,以“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三化理念贯穿城市生活垃圾分类,首先强制在惠城区、惠阳区、仲恺区、博罗县、惠东县、龙门县的城区范围实施生活垃圾分类,计划在2020年完成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35%以上的目标。根据《三年行动计划》,生活垃圾将进行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组分类类别,同时生活垃圾分类的分类处理设备加快配套,并准备拟定相关要求,推动生活垃圾分类的落实工作。

3.2惠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现状调查

3.2.1问卷分析

本问卷对惠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现状情况,对居民常驻区域进行调查。为了验证文章中完善城市居民的回收机制在他们参与环境方面的高度是否可行,首要考虑的是居民参与的积极性及行为习惯了解等。

问卷对惠州市的大部分区域的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因时间、条件有限,共收回218份问卷。其中男性92人,占总人数42.2%,女性126人,占总人数57.8%。问卷通过设置19个问题,基本对惠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现状有清晰了解。基本情况如下图表所示:

惠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图1-1

惠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图1-2

惠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惠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图1-4

惠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图1-5

惠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图1-6

  一、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知程度水平一般。根据图1-1和1-2调查数据显示,50.46%的居民对垃圾分类知识掌握程度还不够全面,只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仅有5.96%的少数居民对垃圾分类知识非常了解。但在平常生活中,有73.85%的居民会对部分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其中,29.36%的居民会对生活垃圾进行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两类处理,27.06%的居民将收集和出售诸如旧报纸和饮料之类的废物,17.43%的居民会将垃圾分类为厨房和其他两类别,而17.43%的居民就不会。

二、根据图1-3数据得知,居民能通过广泛的途径获得垃圾分类知识。其中最主要的途径来源于电视和网络,占比分别为61.01%和70.64%;有一部分来自报刊和社区的宣传,占了23.85%和33.94%;但还有18.35%的居民能通过其他途径了解垃圾分类知识,如讲座、广告牌、垃圾桶等。

三、居民对公共场合垃圾分类有一定自觉性。图1-4、图1-5数据显示,93.12%的居民在公共场合会根据垃圾桶上的分类信息标示并进行分类,会按标示进行扔垃圾的居民占38.99%以上,但还有6.88%的居民并不理会。同时有58.72%的居民认为垃圾分类是一种环境保护,有无规定都会遵守,剩下的居民还需进一步培养垃圾分类意识。

四、居民所住的社区垃圾处理安排情况良好。根据图1-6数据显示,有53.21%的居民有要求把垃圾集中丢弃到固定的位置,等待集中处理;由XX统一回收处理的社区有9.63%,其中有22.94%由社区自行安排处理,还有13.3%的居民不清楚居住社区采取什么方式处理生活垃圾。

3.2.2问卷小结

从垃圾分类的居民意愿上,大部分的居民对垃圾都有一般的了解,能清楚对自己所在的社区按什么标准分类的居民也不少,并且43.12%的居民对于XX所出台的垃圾分类政策文件只停留在听说阶段,因此本文提出的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文件、规范垃圾属性和积极开展宣传工作,具有一定可行性。

在社区的垃圾收运管理上,有44.04%以上的社区会进行处理,但还存在有6.88%经常不会处理的社区,甚至存在还没置放垃圾分类垃圾桶的社区,社区的生活垃圾管理是居民生活的基本保障,所以建立垃圾收运处理体系以及加强XX监管的力度是很有必要的。

普遍居民认为目前垃圾分类还存在一些问题是公众对垃圾分类的认识较浅、垃圾分类宣传的力度不够、垃圾分类的标准不明确等。居民对于采取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工作、健全制度与加强XX监管、完善处理系统的措施较为赞同。

第4章 惠州市生活垃圾分类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4.1垃圾分类相关政策不完善

自2018年,惠州市出台《惠州市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三年行动计划》起,XX并没有针对这个计划拟定专项的法律政策,只在“三年计划”中提出了在2020年底前将生活垃圾的利用率提高至35%以上,同时,希望形成一批可以复制开展的分类模式,但生活垃圾分类所涉及的范围广泛,生活垃圾分类层层相扣,还需要有相对应的法律法规对其约束管理。目前惠州市出台了只是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大方向的政策,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是多样性、复杂性、琐碎性的,实施落实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惠州市相应的具体实施条例和规定不够完善,对居民的分类行为活动没有细则管理和强制分类的地方性法律法规,垃圾处理相关部门也没有严格的明细要求与责任,导致垃圾分类的过程没有太大的法律责任与社会责任,进而出现了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计划出现落实缓慢的情况。

4.2垃圾分类宣传工作不到位

从问卷调查的数据显示,绝大部分居民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和社区垃圾分类收运后的处理方式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以及关注过惠州市出台的生活垃圾分类文件的居民也是寥寥可数。由于居民普遍对生活垃圾知识了解欠缺以及只有少部分的社区居民按分类扔垃圾,同时对社区生活垃圾的分类标准也不清楚,问卷调查数据显示近61%左右的居民认为垃圾分类的宣传力度不够,公众的垃圾分类就缺乏驱动力和执行力,XX未能有效灵活地运用电视、网络、社区宣传、报刊等多个途径进行宣传,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工作的持续性和强度远远不够。

4.3生活垃圾分类标准不明确

2013年11月,惠州市制定了以干垃圾、湿垃圾、有害垃圾为基础的生活垃圾标准,其中包括了公共部门设施的各种计划;居民家庭将配置“两个垃圾桶三个袋子”,一个干垃圾投放桶、一个湿垃圾投放桶和适当配一个有害垃圾袋;机关、事业单位、学校配置三个分类垃圾桶;公共道路与公共场所配置的是分类果皮箱。这种设施配备无形中消减了居民垃圾分类的积极性。虽然惠州市2018年出台了《惠州市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三年行动计划》,生活垃圾将分为四个大类,但本人在调研时发现还存在一些问题。

通过调查问卷可以看出,将近56%的居民只知道垃圾分为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两类,其次是近12%的人将其分为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仍有近19%的居民不清楚垃圾分类有什么标准,数据还体现了居民在对于垃圾分类标准认识停留在基础的认识。在设施配置的垃圾桶信息标识方面,大部分都能够清晰的标识垃圾分类的选项,仍有近23%的人认为垃圾桶的分类标识不够明确,公共场合的垃圾桶有按“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的分类,还有分“可回收垃圾”、“其他垃圾”的垃圾桶。由此可见,城市居民对垃圾分类的标准不够明确,无法正确引导居民进行正确垃圾分类。城市居民在对于执行垃圾分类时难以判断,生活垃圾分类该什么标准进行投放,这在一定程度上无法合理引导居民进行垃圾分类和后期的回收处理,导致垃圾分类效率低下。

4.4居民垃圾分类意识薄弱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公众所受教育质量不断提高,通过垃圾分类能对环境保护起到一定的作用获得赞同的居民越来越多。但很多时候都是纸上谈兵,因为涉及到部分居民的自身利益时,他们往往会做出否定的答案。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落实的主体中,公众是一个很重要的驱动力,而惠州市辖管几个区县,大部分还是以城乡结合部、农村为主,生活习惯迥异,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就决定了能否自觉进行生活垃圾分类,是影响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能否持续开展进行的因素之一。

目前居民对垃圾的认识还停留在比较基础的原因主要有几个,一是长期以来,居民垃圾分类的行为没有培养起来。根据调查数据所知,不分类直接扔到垃圾桶的居民还有很多,无论是平时的生活垃圾、公共场合扔垃圾,都不会自觉主动的对垃圾分类。二是在垃圾回收的过程中,居民把生活垃圾分类投放,但环卫工人又混淆运走。导致让居民觉得垃圾分类是徒劳无益,居民垃圾分类的意识被弱化。

4.5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不规范

惠州市目前生活垃圾分类还未建设一个稳定运作的系统体系,在这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部分社区存在着垃圾分类投放后,环卫工作人员混合收集、混合运输的问题,居民按不同颜色区分类别的垃圾桶投放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结果在收集运输时,卫生工作者把所有垃圾都倒入车里运走,然后把纸箱、塑料瓶等能换取经济价值的垃圾收集起来,再次送到终端垃圾场进行焚烧填埋处理。有些区域和社区甚至没有设置分类垃圾桶,垃圾也不按时的收集清理。没有完善的生活垃圾收集运输体系,在某种程度上将直接降低居民对生活垃圾分类政策的信任感,以及会让居民觉得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意义在哪,对XX推行城市生活垃圾分类造成一定的阻力。

4.6垃圾终端处理系统不到位

随着城市日常活动产生的垃圾量越来越多,惠州市生活垃圾处理终端正有序推进。各区县的填埋场开始先后整改工作并扩建,提高惠州市的垃圾处理容量和速度,但所建设的填埋厂处理系统还有待提高。目前处理方式都是以焚烧、填埋为主,特别是居民产生的有害垃圾,收运到终端垃圾场该如何处理。要实现 “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并不能对所有的垃圾都进行焚烧、填埋处理。可回收垃圾工厂能分拣出来回收再次利用其资源,厨余垃圾可回收做成堆肥,而处理有害垃圾的工厂就要有一套系统进行化学处理,不然对其进行填埋,会造成多种污染问题。

4.7XX监督监管机制不健全

在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过程,XX承载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了加快“三年计划”的推进,惠州市容环境卫生事务于2018年对大件垃圾、园林绿化垃圾分类制定了《惠城中心区大件垃圾和园林绿化垃圾收运处理工作方案》,大件垃圾和园林垃圾由中标公司负责,第三方公司负责清运堆放点到回收资源利用。但在实际的工作中,XX没有相应的职能部门人员去监管第三方公司的运营情况,因公司的客观性质,会存在重视经济发展、互相推诿等现象。对比我国上海市垃圾分类管理现状分析,上海市的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模式走向成熟,在监督监管这方面,明确了社区、物业等各方的责任和权力,设立相应执法部门,赋予垃圾分类监督员与专业人员监督权利,与执法部门构成监督监管机制,定期对居民指导垃圾分类和查看垃圾分类箱情况,监督机制是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稳定进步的保障。惠州市在生活垃圾设施逐渐配备成熟,XX没有相应的监管机制进行约束居民投放,部分居民仍然会选择无视分类,难以做到强制垃圾分类。

第5章 完善惠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对策

5.1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强制实施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要有法可依,执法必严。惠州市颁布了城市生活垃圾方案,相应的法律法规就要跟上,我国对于城市的垃圾分类制定了有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但城市XX具体化操作规定不多,与国外先进垃圾分类管理模式相比,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可以参考使用当地法律条文来约束家庭垃圾分类的行为,居民分类是支持垃圾分类的动力,关键的环节是中间垃圾收集和运输,终端处理是保障。惠州市XX应加强相关立法工作,探索生活垃圾奖惩制度,相应的基层、社区管理法规,积极寻找出适合惠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管理模式。

5.2积极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工作

惠州市XX可以几个方式加大宣传工作的力度。一是电视、网络途径,从问卷调查数据上来看,这两种途径的比例也是最多。可以加大惠州市本市电视台的广告投放次数,广播电台的播报频率,APP、公众号的文案推广等。二是通过公交站牌、海报、街头标语途径,在人流量大的区域张贴生活垃圾分类相关知识、标语。三是商业广场活动和社区物业宣传等方式,在广场活动讲解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社区物业持续有效地开展居民的垃圾分类收集宣传教育,通过定点发放环保袋、环保日用品给居民,以潜移默化的形式提高对生活垃圾正确分类。四是中小学、高等学校的知识讲座,请环保专家讲解解答垃圾分类对环境的保护以及对我们自身的益处,发挥科学专业性,从而学生获得专业垃圾分类的知识和保护环境的使命感。

5.3规范垃圾属性,提高垃圾分类效率

惠州市在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的标准不够清晰,街道上的分类垃圾设施不统一,惠州要整改或增添符合“四分法”标准的垃圾桶,垃圾分类桶按颜色和标志区分回收,四种不同类别的垃圾采用不同颜色与标识,标识详细标注所回收的垃圾属性。XX相关部门印发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回收指南,明确各种垃圾的属性,提醒居民如何分类以及在分类投放垃圾时要顾及的细节,有害垃圾该如何恰当处理。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指南标准通过自愿者或社区等形式发放给公众,收到该指南对其科学讲解如何正确的对生活垃圾分类,各节点该注意有哪些方面,尤其是有害垃圾要重点讲解,引导公众正确的垃圾分类,进而提高垃圾分类效率。

5.4提高居民垃圾分类意识与积极性

提高居民垃圾分类意识与积极性有几个方面。首先让居民深刻了解垃圾分类的利弊意义,同时在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是起着重要作用。公众垃圾分类有利于改善居住环境,为我们自己创造一个美丽舒适的居住条件出一份力量,减小城市环境压力。其次,学习国外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实践经验,生活垃圾分类教育应从儿童时期开始,并可以在幼儿园普及,中小学生参与相关垃圾的自愿者活动,树立正确的分类意识,增加垃圾分类的社会责任感。最后在居民社区投放方面制定奖惩,在每个社区投放互联网智能垃圾桶,居民根据垃圾的属性类别投放到对应的回收口中,对正确分类投放垃圾的居民返还积分积金等形式奖励,达到一定额度可换取礼品,使居民乐于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形成良好的垃圾分类氛围,从而带动人们的积极性;对不遵守分类投放管理的企事业单位或个人,进行处罚规定,处罚程度视情节而定,主要以经济处罚为主。

5.5建立垃圾收运处理系统体系

城市生活垃圾的中端收运环节具有承上启下作用,是关键的一个环节。惠州市在垃圾分类收运环节,按照统一标准规范分别配备垃圾分类车辆,车辆配置要气密性好、车身颜色标识分类显著,根据各区域各点的垃圾产量制定收运频率,提倡采用专业密封垃圾桶运输,严格垃圾分类专收转运,避免出现垃圾分类后混合收运的问题。

在前端社区居民分类环节,XX实施垃圾收运工作人员可以对没有分类的社区不进行收运,兼备一定的监管职责,对社区在前端生活垃圾分类起到监督作用,中端环节分拣出来的有二次利用资源价值的垃圾卖给资源型利用企业处理,推动终端垃圾处理的循环经济。XX加快垃圾分类收运数字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造,加强生活垃圾分类收运车辆及工作人员管理,对生活垃圾分类车辆行驶路线实时跟踪,垃圾收运工作人员合理分配,采用数字信息化管理收运模式。

5.6推进垃圾终端处理系统建设

惠州市垃圾填埋焚烧目前技术的条件,要加快从填埋焚烧到焚烧发电的转型速度,减少填埋垃圾对环境生态的破坏。一是XX鼓励创建资源化企业,对未来焚烧发电厂的建设严谨选址。二是建设其他垃圾处理厂,其他垃圾没有价值进行二次利用,会堆积占地,设厂专业处理。三是规划已建工厂的转型方向以及提高工厂的每日处理能力,学习先行城市的管理模式,引进科学的垃圾焚烧处理技术,提倡可回收垃圾进行焚烧发电提供工业、商业、市用电上,厨余垃圾回收利用生产工业用油或生物有机肥料,有害垃圾采取化学降解,把污染危害性尽可能降低。四是XX应设垃圾分类中转站,扩大生活垃圾的城市可容量,城市生活垃圾每日产生速度快,前期相应工厂处理能力在发展阶段,设点进行垃圾分类过渡阶段,减缓单一企业每日处理量压力。五是工厂可定期开放参观,由社会、社区、学校等组织形式实地参观,起到公众与工厂相互监督的作用。

5.7XX加强监管生活垃圾分类的力度

为了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政策全面落实,形成有特色的管理模式,XX部门之间应加强合作,在现状体系不完善的情况下,更需要XX加强相关部门的协调工作配合。一方面,参考北京、上海等城市垃圾分类经验,XX设立专项部门,细分部门人员的工作职责,规划负责区域社区的生活垃圾分类项目的相关工作,以及根据每年所负责项目的调整计划和方案。另一方面,XX设立专项执法组及垃圾分类指导员,由XX统一管理,赋予权利与责任,对社区生活垃圾分类进行监督,在选人、用人方面需经过选拔培训再考试流程,严格挑选人员。分配每个社区的指导监督员,需做好本职工作,对不规范分类垃圾的居民和不分类的居民可以回收以及进行垃圾分类知识教育,提其生活垃圾分类意识。同时,XX可以调动基层党员作用,社区的党员辅助分类工作,带动其他的党员群众参与其中工作,了解群众垃圾分类的基础状况,收集和汇报给相关部门单位等。XX的监管力度和监管机制是惠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全面落实的保障。

5.8设立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区域

惠州在设立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区过程中,在辖内区县范围,根据社区的人口居住量、社区的类型,选取几个作为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区域,XX制定考核标准并组织落实,相关企业配合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做出计划方案,严格按照XX制定的标准要求实施,做好分类投放和分类收集环节日常管理工作;在考核方面,XX开展专家评审模式,对试点区域进行考核点评。从而实现“点线面”的生活垃圾分类全面推进,覆盖到示范片区范围至整个城区、县乡。

第6章 结 论

本文在查阅国内外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并通过了问卷调研形式,分析了惠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惠州市的垃圾分类开展历程不长,在推动“三化”理念的落实,还有许多需要考虑的问题和方面。根据惠州市的现况,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一、惠州市出台了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政策计划,但详细可操作的运营监管细则有待改进,XX充分履行职能和加强相应监管力度,完善相关立法工作。

二、城市居民是推进生活垃圾分类落实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惠州市公众的分类意识和积极性方面还可以进一步加强,在促进居民参与生活垃圾分类时,XX综合利用各种新方式来激发公众参与并充分发挥其重要力量。

三、惠州市的中端收运和末端处理需进一步加强管理和完善设备,惠州市目前处理与收运垃圾还是存在着混合收运、混合焚烧、混合填埋的情况,从国内外生活垃圾处理优良的城市学习经验,引进科学有效的技术处理生活垃圾。

当然,本文的分析和观点是建立在问卷调查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惠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目前管理方式的探讨,我个人观点还比较局限,但为了惠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政策能够尽快落实,为政策提出个人的思考分析,积极去探索适合本市的管理模式提出参考建议。

参考文献:

[1]徐林,凌卯亮,卢昱杰.城市居民垃圾分类的影响因素研究[J].公共管理学报,2017,14(01):142-153+160.

[2]顾旺. 我国城市垃圾分类处理问题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5.

[3]刘淼杰. 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法律制度研究[D].湘潭大学,2016.

[4]吕维霞,杜娟.日本垃圾分类管理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55(01):39-53.

[5]张艳芳.城市垃圾分类问题及其法律治理[J].人民论坛,2019(27):120-121.

[6]王婷婷. 公众生活垃圾源头分类行为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5.

[7]吴海亮. 广州市南沙区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

[8]陈红敏.上海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难点与对策[J].科学发展,2018(01):79-86.

[9]杨蓓佳. 论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中的XX义务[D].苏州大学,2013.

[10]蒋文翔. 广州市生活垃圾治理的XX行为研究[D].兰州大学,2015.

[11]张劲松.城市生活垃圾实施强制分类研究[J].理论探索,2017(04):99-104.

[12]Wen, X., Luo, Q., Hu, H. et al. Comparison research on waste classifi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EU, Japan, and the USA. J Mater Cycles Waste Manag 16, 321–334 (2014) doi:10.1007/s10163-013-0190-1.

[13]Nie Yongyou,Wu Yanjing,Zhao Jinbu,Zhao Jun,Chen Xiaojing,Maraseni Tek,Qian Guangren. Is the finer the better for municipal solid waste (MSW) classification in view of recyclable constituents? A comprehensive social,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analysis.[J]. Waste management (New York, N.Y.),2018,79.

调查问卷:

惠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惠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惠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惠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惠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惠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惠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惠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惠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惠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惠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惠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惠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惠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价格 ¥9.90 发布时间 2023年2月13日
已付费?登录刷新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打字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05641.html,

Like (0)
打字小能手的头像打字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3年2月13日
Next 2023年2月13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