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其篇幅短小精炼,却可以精确地表达出作者的丰富的思想感情,其中有的还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小学阶段学习好古诗词不仅可以增添学生的文学积累还可以促进学生多方面素质的发展。小学生在学习古诗词时,不仅可以对其中的字、句得以理

  1绪论

  1.1研究背景

  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更蕴含着优秀而伟大的思想。学习古诗词对学生的语言素养和文化底蕴有着非常的大的帮助,而且能让学生更好的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增加学生的文化自信。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了语文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1]。古诗词中含有着大量的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所以在传承文化方面古诗词起到重要的作用。同时,古诗词的教学也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从2017年国家部编教材的实行,小学六个年级12册共选取优秀古诗文129篇,比原有人教版增加了55篇。
  实际的古诗词教学情况却差强人意,从教师的方面来说,有些教师在对古诗词讲解时只会粗略的介绍古诗词和作者的背景,加上对古诗词中词、字、句的讲解和全诗的基本意思,这些环节就占据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所以学生对诗词的内涵、意境以及蕴含的深刻哲理根本无法理解,学生在学习古诗时只学习了表面根本无法将自己的感悟带入古诗词的情境中,从而使学生感觉到枯燥乏味慢慢的对古诗词失去兴趣。从学生的方面来说,外来文化的大量涌入也受到学生们的追捧从而淡忘了本土的优秀文化,以至于在学习古诗词时小学生会感到陌生,而且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和阅历还比较浅显,有时不能体会到诗人所营造的情境中去,这也会造成古诗词学习起来更为困难。
  由此可见,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古诗词教学还是存在着许多问题,古诗词的教学质量也不容乐观,从而造成学生们只会机械的背诵默写不能真正的领会诗词的深刻内涵,使古诗词的教学效果和学习的效果都不是非常理想。因此,如何使教师把古诗词教学重视起来、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的教学方法如何改进创新、如何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等一系列的问题,值得我们研究和探索。本研究以小学高年级古诗词的教学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从不同的方面提出改进古诗词教学的最佳方法,以提高古诗词的教学质量,从而培养学生在古诗词学习方面的能力,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1.2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研究目的
  本文结合在小学的实习实践和小学古诗词教学相关资料的搜集,对小学高年级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研究。在研究中根据当前小学高年级古诗词教学的实际情况,分析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内外关于古诗词教学的研究现状,以及对小学高年级古诗词教学中所搜集的相关材料进行整理、分析、综合,进而从多个方面提出小学高年级古诗词教学的对策,从而让学生们在古诗词教学中得到充分的发展,以促进学生对古诗词学习的兴趣。
  1.2.2研究意义
  理论意义:本文通过对高年级古诗词教育现象进行研究,不仅能提升高年级古诗词教育的质量和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同时可以为小学阶段培养儿童传统文化提供理论基础。
  实践意义:我们通过对高年级语文课堂上的实际观察、访谈等科学研究方法,进而可以深入了解古诗词教育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为创新和改革古诗词教育方法提供一些理论参考,因此本次研究有着一定的实践意义。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国内研究现状
  本文研究以小学高年级、古诗词、古诗词教学等为关键词检索有关小学高年级古诗词教学活动的研究,发现国内不同学者的关注角度不同。首先,对小学高年级古诗词教学活动意义的进行了分析。徐秀华在2015年《探讨小学语文古诗词人文教育》一文中提出古诗词具有人文性,所以学生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可以提升自己的人文精神,增加自己的文化素养,因此学校应重视古诗词教学中的人文教育的特性,应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2]。张丽在2013年的《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研究》一文中指出了,她通过对课程标准的研究发现,我国小学生在人文精神方面需要提高,但现如今的小学古诗词教学的课堂中缺少了此环节的培养,她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3]。
  其次,对小学高年级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李彦丽在2016年《榆树市实验小学高年段古诗词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一文中提出,小学古诗词教学的教学方法单一、枯燥,是因为学校缺少对教师古诗词方面的培养,同时教师自身古诗词素养缺乏,教师对古诗词的理解比较浅显不够深刻[4]。潘娜在2015年《借助多媒体更好开展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科学的迅猛发展在网络信息时代,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好多媒体资源从而加强古诗词课堂的新颖性[5]。曾小霞在2014年的期刊《小学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她认为小学古诗词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对新课标中古诗词教学目标的理解有误区,将古诗词的教学理解为解词答意不能深入到古诗词的精髓,真正走进古诗词[6]。
  另外有学者对高年级古诗词教学的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进行了探讨。陈晓云在2014年的《小学古诗词教学的学段差异性研究初探》一文中,她认为小学古诗词应分学段教学,小学低段要注重启发意境,小学中段要进行系统的训练,小学高段要注重学生的体验和创造[7]。催逸群在2012年《小学高年级古诗文有效教学策略研究》他对小学高年级古诗词教学策略进行了研究,他认为应该深刻的理解教材,然后将其内容融入课堂,同时开展相关活动,依靠多媒体来进行教学[8]。王春辉在2015年的《浅析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一文中提出了建议,他给出了小学语文教学的具体方法,他认为反复的诵读可以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通过多次诵读和理解加深对情感的印象[9]。根据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到国内学者更加关注古诗词教学方法和古诗词教学质量的提高。
  1.3.2国外的现状
  国外对诗歌和传统文化的传承采取了多种方法。如日本,把柔道和剑道等代表传统文化的体育项目引入到课堂中,以加强对学生传统文化的培养。Maria Frias在2002年BuildingBridges back to the Past:An Interview with Fred D Aguiar中,提到英国诗歌渗透着非常明显的地域特征,诗人们想要促进本地文化得以振兴,得以传承,他们会把这种意愿通过诗歌的形式表达出来。
  通过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小学生的古诗词教学质量的提高是一个需要我们不断研究和探索的过程,因此小学生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将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所关注。国内学者更注重古诗词教学的质量,通过革新教学形式、提升教师自身素养、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来完成教学质量的提升,而外国学者主要是注重诗歌或传统文化对儿童的影响。本研究以以上的论点为基础,更多关注高年级古诗词教学的情况,通过研究国内古诗词教学的相关策略,让学生更加有效地吸收古诗词提高质量,使他们古诗词的学习得到最有效的发展。

  1.4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研究内容
  本文以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课堂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在研究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以及研究意义等。通过实际的观察和访谈对高年级古诗词教学的方法的形式以及重视程度进行了研究调查,从而发现了其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从学生自身、教师、教学方法、新课程标准等方面分析原因。因此提出了改进古诗词教育方法的策略,此策略有助于帮助学生提高对古诗词学习的兴趣,同时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古诗词。
  1.4.2研究方法
  文献法:本文以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古诗词等为关键词,我利用学校图书馆内的相关网站进行文献查阅,同时我还通过报刊、专业书籍、杂志、硕博论文等多种渠道进行大量的材料收集,并且对相关材料进行研究和整理,把握相关研究的最新理念,指导本次研究的展开,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观察法:本文通过观察笔者所在的实习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古诗词教学的实际情况,记录了教师在古诗词教学方面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及学习效果。
  访谈法:本文以对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教师进行访谈,主要访谈内容关于古诗词教学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反思等相关内容。还进行了学生访谈,主要内容关于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学习方式和学习效果。

  2相关概念界定

  2.1古诗词

  诗词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诗按音律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按内容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物诗、军旅诗等[10]。古体诗一般叫做古风,这是因为古诗的写作形式比较自由,不受格律的束缚。从诗句的字数看,有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古诗词的表现手法很多,我国最早流行至今仍常使用的传统表现手法有赋、比、兴三种。古诗词韵律优美、意境深远是我国的文化瑰宝。

  2.2古诗词教学

  古诗词教学其实是一种阅读教学,是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诗词,运用合适的教学方式来进行的一种学习过程。首先我们要先确定什么是阅读,阅读其实是一种心理过程,人们通过印刷或书写的文字从中吸收出那些有带有特殊意义的一种心理过程。由此可见,古诗词教学就是指为了提升学生的古诗次阅读和理解的能力,教师运用一定的教学方法有效地将古诗词的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教师以教材为中介引起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维持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状态、促进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学习质量,使学生身心得到发展的一系列活动。

  3小学高年级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1小学高年级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1.1教学中诵读环节的缺乏
  诵读作为学习古诗词的重要方法,是直接接触诗歌本身的方法,其中伴随着理解和感悟,以及古诗词其自身带有的韵律所反映出的情感体会,可以直接到达学生的内心深处[11]。可以看出,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诵读这个环节,是可以让学生在理解古诗的过程中,最大限度的体会到诗词中的思想感情。但是,还有很多教师没有意识到诵读的重要性,他们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中往往会忽略或是不够重视诵读这个重要的教学方法。例如笔者通过四年级语文古诗词教学课堂中发现,教师引导学生们诵读的这个环节连十分钟都没有用到。古诗里其实是含有独特的韵律美,所以只有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才可以体会到这份美的震撼。
  3.1.2过于注重对诗词的分析和解读
  许多教师在古诗词的教学中一般都是先解释字词的含义、再对古诗的内容进行讲解、最后教师再把中心思想归纳给学生,这就是一堂语文古诗词课堂的常规样貌,但是整个过程几乎就是填鸭式教学,把诗词的美感都埋没了,也没有给学生留下独立思考的空间。学生一节课下来收获到的就是书本上老师给记的密密麻麻的重点,还有就是课后再机械的背诵默写诗词了。学生们往往并不喜欢教师这种过分的剖析和解读,学生自己是拥有丰富的想象力,而且高年级的学生对语言的感知力是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这样的教学方法只会破坏了诗词的整体性。古诗词中的情感、意境、画面本身是一个整体,只有让学生自己深刻的去体会感悟再加上自己的想象,在想象中还要加入自己的情感,让他们学会情与境的融合这样才是真正学会品鉴古诗词。
  3.1.3小学生缺少对古诗词中传统文化的了解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这就使大量外来文化涌入中国,中国的本土文化也开始流失。当今,小学生的周围环境中充斥着许多洋文化,儿童们也非常喜欢和追捧,相反,对于我国的传统文化却很少学习和了解。例如,有些家长从小就不惜花高昂的学费送儿童去外国语学校让儿童学习英语,家长希望儿童可以从小就多掌握一门外语。西方的许多节日也受到儿童们的喜欢和青睐;像日本的动漫、韩国的明星也成为小学高年级学生追捧的对象。这种对传统文化的淡忘,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因为自身对传统文化的不了解所导致的。古诗中含有着大量的优秀传统文化,学生在学习时可以很好的了解我国的历史文化,同时还可以吸收我国文化的精髓。所以作为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去普及我国的传统文化,为学习古诗词打好文化基础。
  3.1.4古诗词教学方法单一
  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教师都会采取一种普遍的教学方法,就是解答诗题,明确诗意,感悟古诗情感。这种固定方法被很多教师采用,虽然这三步骤没有错误但长时间的教学就会使学生对课堂没有了期待,那学生们对古诗怎么还会有真正的、从内心深处迸发的喜欢呢?因此这种传统的讲授法让教学过程变得相对枯燥乏味,慢慢的学生们就失去了对古诗本身的探究的兴趣,而且会开始排斥学习和记忆古诗[12]。在教学的过程中,有些教师只是将诗词逐句逐字翻译,没有能把古诗优美的画面感营造出来,没有充分利用学生们的想象。小学生的逻辑能力比较有限,所以有时遇到古诗词中较为难理解的地方时,教师只有描绘出古诗词中那种唯美的意境,才能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含义[13]。有的教师担心课堂讲授的时间不够,而忽视学生之间的讨论环节和小组合作,有时教师抛出一个问题,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研究探讨,这样的教学方法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热情。

  3.2高年级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分析

  3.2.1教师对古诗词教学重视程度不够
  小学语文教师对于古诗词重视的程度还是比较低,有一些教师认为,只要学生可以正确背诵默写古诗就算是完成了教学任务,还有的教师认为古诗词在当今的社会中应用的范围比较窄,缺乏使用性。笔者对实习学校高年级的语文教师,在古诗词教学的重视程度这一问题进行了询问,有一半以上的教师没有做过关于古诗词方面教学的研究,笔者认为出现此现象的原因,首先是由于网络时代信息共享的发达有许多教师的教案、课件等都是通过从网络上借鉴或是直接全文下载的,缺少了自身的思考与研究。备课时就潦草的完成工作在教学过程中就更不要提创新了,许多教师在古诗课堂上就是照本宣科,这样一来课堂就变得枯燥单一使学生失去对古诗词学习的积极性。其次笔者认为与应试教育有关,分数的重要性大于了兴趣的培养,有些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分数只强调背诵和默写古诗,从而来应付考试。最后,有的教师工作量大除了正常的教学还有其他管理工作,而想要讲好一篇古诗词有需要大量时间查阅许多资料,这也导致了教师备课的不够充分,使得课堂效果不佳。
  3.2.2教师缺少对语文课程标准中古诗词的解读
  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课标(2011年版)》中明确提出了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等为古诗词教学指明了方向。但有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依旧将刻板的分析和注解给予学生,不去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文本,教师不应该代替学生的阅读过程,不要以模板式的解读来替代学生们的体验。还有的教师仍以考试为导向,以单一的默写古诗为主,没有将教学标准与古诗词教学准确结合在一起,这就使学生学习古诗词时虽然知道了字、词和古诗的基本含义,但古诗却从未真正深入到学生的内心,启迪心智,没有办法去领会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这又何谈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还有的教师对中高学段的课程标准认识不明确,笔者通过对实习班级的教师访谈了解到,教师们都明确认为高学段教学应抓住重点词,明白古诗含义。但是高段课堂教学中要不要介绍背景?需要不需要进行归纳学习?虽然教师们都知道课程标准,但在具体的教学操作中,因为对课程标准解读的不够充足,所以会导致把教学目标定的过低,才会出现只以解释字、词为主的现象。
小学高年级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2.3教师自身古诗词素养缺乏
  教师的自身的古诗词素养的积累会直接影响到课堂的教学质量。教师的品析能力和想法会潜移默化中影响到学生。如今,课堂教学的单一化、着重强调背诵默写、一味的灌输各种含义和思想,让学生处在一个较为被动的位置,使学生失去了对古诗词学习的兴趣,这种现象可以反映出教师的讲授能力欠佳和缺乏古诗词素养使得没有新的教学方式。由于小学生还处于维持注意力时间还是比较短暂,教师更应该注意到这一特点,让语文课堂变活,促进学生们的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如果一味的填鸭式的教学会使教学苍白无力。除了教师本身的古诗素养较低,还有的教师是踏上岗位后工作量变得繁重压力不断加大,例如班主任需要组织活动和管理班级、自身的家庭问题等,这些都占据了教师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使得教师没有时间学习古诗文,不能丰富自己古诗文方面的知识储备。
  3.2.4小学生自身对古诗词学习兴趣不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学习知识的动力,如果学生对学习古诗词充满兴趣他们就会愿意花时间去探究和思考。然而,现在有很多学生对古诗词学习兴趣并不高涨,首先是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古诗词早已没有古时候那么盛行。现在学生的生活环节也不同于古诗词中所描绘的景象,古诗词在平时的交流用于和书面表达中出现的频率也比较低。所以很多学生对古诗词是有一种陌生感和距离感,这就加大了学生发现古诗词中独有的魅力的难度。其次,古诗词中的内容比较深奥,对于小学生有时会难以理解,古诗词中的语法结构和字词的用法不同于白话文。例如,《敕勒歌》中风吹草低见牛羊中的见是通现来表达。如果不明白解通假字的运用就很容易将内容理解错,还有的诗句会采用倒装句,有时学生会忘记这些特殊点从而导致解读上的偏差和困惑。最后,古诗词教学的相对枯燥,教师只强调背诵默写这样强制性的教学方式,而且有许多学生根本不愿意背诵古诗,有的学生只喜欢背诵简单短小的古诗,难的古诗就不愿意背。而且高学段的古诗难度较大,让学生产生害怕学习古诗的心理,久而久之学生对古诗词开始排斥;学生自身的主动学习的意识不强,而且缺少传统文化知识的基础,所以学生就不会主动去探究古诗背后深刻含义,也就体会不到真正学习古诗词的乐趣。

  4高年级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改进对策

  4.1更加关注古诗词创作背景的分析

  古诗词的创作时间与现代已经相隔久远,学生要想理解古诗词中蕴含的深刻含义,只依靠课堂教学时不够的。所以,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延伸,教师应让学生们在课前去了解作者以及作者的经历、生活环境和时代背景,尝试去体会作者写作时的心情。学生只有对创作背景进行全面的了解,才能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生在学习古诗前进行了解,如果产生疑问在课上老师要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分析。例如,在教学陆游的《示儿》时,让学生了解诗人的时代背景:政治动荡、国破家亡从而引起诗人的无比愤慨,年仅85岁的高龄依然有着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爱国情怀,在此基础上学生才能更好的被诗词中的语句所鼓舞和感染。因此,古诗词的教学中关注创作背景就好比泉水找到了源头,这样才能对诗词所蕴含的深刻含义理解的更加清晰透彻,学生才能站在作者的角度去思考[14]。

  4.2培养学生对古诗词学习的兴趣

  学习古诗词有利于对我国历史文化的了解,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所以我们应该积极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从家庭方面来说,家长应丰富孩子课外古诗阅读,单纯的阅读可能会无趣,家长可以在挑选课外古诗读物时选择一些图画精美、设计感强、字体清晰带有注音的图书。其次,在阅读时家长与孩子可以进行交流对话分享感受,也可以进行多种形式的阅读,例如分类阅读、伴随着乐曲进行阅读。家长和教师都应该鼓励学生去阅读关于古诗词方面的读物,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古诗词时能更加深入的理解古诗。从教师方面来说,教师一般都是考试考什么,教什么,习题册上有什么题目,课堂上就会讲什么,所以才会出现古诗词教学完全是为了应付家庭作业和考试,这完全就忘记了古诗词加入语文课本的初衷。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对事物的好奇性和喜欢听故事的特性,在教学中穿插一些有趣生动的古代小故事,然后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解读古诗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和独立思考,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加深入的体会古诗词的内涵从而获得学习古诗词中的乐趣。

  4.3改进古诗词的教学方法

  在古诗词教学中使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只会让学生们对学习古诗词失去兴趣。因此,想要培养学生古诗词学习的兴趣,教师就一定要改进教学方法。首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课标(2011年版)》指出,学生才是古诗词教学中的主体。主体地位是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所以教师在上课时应转换学习的主体,让学生成为主体,教师只是对学生进行引导和从旁辅助。教师要尽量避免一味的灌输,教师应该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活动,采取多样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都参与到学习古诗词这以活动中来。例如:可以开展诗词大会,为了激发起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小分组为单位进行比赛,或者教师组织学生观看《诗词大会》通过观看节目来扩充学生们的古诗词储备量,在课堂上老师也可以和学生交流观看心得和感悟。其次,教师在教授古诗词时应注重情境的设置,教师可以在开始前有目的的引入今天要学习的主题,以此引起学生的共鸣[15]。例如,学生在学习《赠汪伦》时,教师可以先放一曲《送别》,让学生在歌曲中回忆自己是否有过送别朋友的经历,这样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学生就可以很好的领会诗人的情感。我们还可以在讲授古诗前呈现一些画面,例如,在教学《江雪》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呈现一些图片,增加学生的直观感受,学生通过对图片上:白雪皑皑、没有人、飞鸟、一位老人在垂钓,教师可能不需要过多的讲解,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学生就已经知道了[16]。

  4.4提升教师自身的文化修养

  作为教师,需要给学生做榜样,所以在教育学生之前应该保证自己具备相应的知识储备,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想要讲好古诗词首先必须知道古诗对儿童有着重要影响,其次中国的古诗词蕴含着许多伟大人物的智慧的结晶,其语言的巧妙,寓意深远,想要深刻的理解其中含义,需要教师有一定的古诗词素养,和很好的理解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日的工作中不断地钻研,积累,然后再一次次的课堂教学中吸取经验总结,教师是学生学习知识道路中的引路人,教师对诗词的热爱,一定会感染到学生从而使学生增加对诗词的兴趣,教师可以经常向学生分享一些古代伟人的小故事或是名言警句,让学生对古人产生崇拜感和敬意,从而拉近学生和古诗的距离,只有自身的素养提高了,这方面的能力也就相应提高了,只有这样我们在教学时才能游刃有余,让学生体会和享受到古诗的美。

  结论

  作为一门具有极强综合性的学科,小学语文古诗将极大的影响儿童的情感、智能等多方面的发展。在对语言进行学习时,他们不仅能掌握相关的词汇,还可以对诸多事物的观点有所领悟,进而实现民族气质的培养以及精神力量的汲取。小学古诗词教学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工程,要想有一个好的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耐心、恒心逐步的完善和强化。小学语文中古诗词学习效果的好坏,直接会影响到学生阅读的能力和文化素养的积累。古诗词的学习对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的提升有着深远的影响。
小学高年级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本文是对小学高年级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观察分析。由此,本文提出要从以下几种教学策略提高小学高年级古诗词的教学:首先教师应该更加注重古诗词创作背景的介绍和分析,其次要改革古诗词的教学方法,好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的兴趣,另外要培养学生对古诗词学习的兴趣和教师要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等。以提高小学高年级古诗词教学的质量,从而促进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
  由于自身的能力和研究条件有限,本研究的讨论还存在一些不足,恳请专家和学者给予批评和指导。还有待本人继续进行深入的学习、研究。关于小学高年级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研究,我们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在学校和家庭的重视下,小学生的古诗词教学质量一定会得到改善,一定会提升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

  致谢

  这篇论文的完成也预示着,我的大学四年的生活也要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不禁感叹时光的飞逝,仿佛昨天的我们才拖着重重的行李来到校园,今天的我们却马上就要步入社会。四年的大学生活,让我彻底的爱上了剑桥学院,心中充满了不舍与回忆,同时我也非常庆幸自己是剑桥学院的一份子。
  在论文完成之际,我要特别感谢我的论文指导教师的热情关怀和悉心指导。在我撰写论文的过程中,指导老师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无论是在论文的选题、构思和资料收集等方面,还是在论文的研究方法以及成文定稿方面,我都得到了孙芳老师悉心细致的教诲和无私的帮助,指导老师用她那深厚的学术素养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感染着我、激励着我,在此表达我真诚地感谢。同时,我要感谢我的家人是你们无私的爱引领这我向前。最后我要感谢论文评审和评议的专家百忙之中为我评审论文。

  参考文献

  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Z]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1.
  徐秀华.探究小学语文古诗词人文教育[J].中国培训.2015,(12):286
  张丽.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3
  李彦丽.榆树市实验小学高年段古诗词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D].延边大学,2016:1-56
  潘娜.借助多媒体更好开展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19).
  曾小霞.小学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4,(36).
  陈晓云.小学古诗词教学的学段差异性研究初探[J].家教世界,2014(3):104-105
  催逸群.小学高年级古诗文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2,(6).
  王春辉.浅析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5,(12).
  方洁.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现存问题与策略研究[D].扬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肖贝.小学语文古诗词诵读教学的现状和对策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5.
  曾粉娥.浅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J].教育科学.2014,(11).
  张道明,王志琪.警惕小学古诗词教学的四种忽视[J].教学与管理.2013,(7).
  吴兴红.语文教学中古诗词教学的课堂审美引导[J].语文建设.2016(12).
  杨菊华.如何运用情境教学在语文诗词教学中进行审美渗入[J].教育教学论坛,2015(23):162-163.
  周翠华.新课标下小学古诗词教学艺术探究[J].语文天地,2013,(12).
  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49).
  韦志成.语文学科教育学[M].湖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0747.html,

Like (0)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1年3月16日
Next 2021年3月16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