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以广东省为例

摘要目的:本文分析广东省1990-2018年之间可得的人口数据变化,研讨不同年龄的变化对广东省经济增长的影响。方法:本文以文献分析法、纵向比较法和模型分析法对1990-2018年之间可得的相关数据进行考察,并且利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引入少年人口比重、劳动年龄人口比重、老年人口比重和总抚养比变量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总抚养比的回归系数为-3.185、少年人口比重的回归系数为-6.64、老年人口比重的回归系数为0.322、劳动人口比重的回归系数为5.891。结论:少年人口比重与经济增长呈负相关关系,劳动人口比重则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关系,老年人口比重与经济增长关系不显著,总抚养比与经济增长呈负相关关系。建议:广东省应该大力发展银发产业,发展老年劳动力、注重开发老龄人才,保障儿童、老人健康安全来减轻抚养负担,加快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促进广东省经济增长。

【关键词】人口年龄结构;少年人口比重;老年人口比重;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1绪论

1.1研究背景

我国在改革和开放以来取得了飞速的进步和巨大的成就,在经济、政治以及文化上都得到迅速的发展。上层建筑取决于经济基础,我国综合国力飞速提高,绝大多数取决于经济的飞跃,而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依靠的是我国优异的人口年龄结构,即我国劳动人口众多,劳动人口众多带来了人口红利,我国劳动力得到充分利用使得我国经济得以飞跃。随着我国经济的飞跃、科技的创新发展、思想的升华,再加上我国于1982年实施计划生育,我国众多年轻人有着“只生一个”、“还年轻不急着要孩子”、“不要孩子”等观念,我国新生儿的出现快速下降,新生人口减少固然可以缓解我国众多的人口带来的压力,但是新生儿作为我国未来的劳动力,也意味着未来我国劳动人口将大幅下降,劳动人口不足,再加上当年的大量劳动人口从中年步入老年,老年负担压力增加,使得我国从成年型的人口年龄结构向老年型迈进,并且是快速地迈进。

根据国际标准划分,假如65岁以上的老人占比高于7%,则属于老年型年龄结构。在2005年,广东省对121.7万人口进行调查,调查中65岁及以上的老人有9万,与总调查人数的比例为7.39%;而0-14岁的儿童占比约为21%,根据国际标准显示,假如0-14岁的儿童数与总人口的比例低于30%,则属于老年型年龄结构,因此广东省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

2016年,为了缓解老年化严重的问题,我国实行全面二孩政策。2017年的开端,广东省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举行会议,对于生育的相关条例进行讨论、通过并实行。2018年广东省开始实施二孩政策,但是,多年来的一胎思想和女性生育思想难以转换过来,广东省2017年和2018年的少年儿童抚养比分别为22.3%、22.6%,虽然有所提高但是仍然低于30%,未来的劳动年龄人口将会大幅下降,广东省坚定地迈向老年型年龄结构。广东省是人口大省,广东省经济的飞跃得益于劳动人口的充足,得益于高储蓄和高投资带来的经济增长,但是随着老年人口抚养比例逐渐增加、少年人口抚养比例逐渐减少,未来劳动人口也随着少儿抚养比例的减少而减少,在时间的推动下广东省的劳动人口逐渐减少,对广东省的经济也产生一定的影响。

1.2研究意义

1.2.1理论意义

本文从理论角度对国内单个省份或整个国家相关的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经济的影响进行整理、归纳和总结,利用相关模型对广东省的人口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对经济产出的影响,对丰富广东省人口年龄结构的研究框架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也拓展了后人进一步研究人口年龄结构影响的视野。不同年龄造成的劳动力供给、消费能力等对广东省的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的影响,本文选题能够有针对性的为广东省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动方向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1.2.2实践意义

(1)对广东省有关人口政策的调整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对广东省的人口相关数据和经济数据进行研讨,利用生产函数模型来研究儿童人口、劳动年龄人口和老年人口对经济产生的正或负的效应,分析广东省经济与人口相关关系以及人口结构转变而导致的劳动力供给和经济发展的问题,了解不同年龄的人口对经济产生的影响并提供人口结构对经济影响的证据,寻找更好更优异的人口年龄结构使之符合经济的发展,从而带动广东省人口政策进行一定的调整,使得人口与经济共同发展,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2)对广东省经济的发展增长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通过分析不同年龄组的结构转变对经济增长产生的不同影响以及影响的高低,找出我省人口结构变化的现状和特点以及经济发展的状况,并且从中得出我省经济的发展与人口结构的关系,在以往的人口年龄结构与经济发展的经验中,寻找人口结构如何对经济产生影响以及产生影响的大小,从中寻找人口与经济共存的最优方法,从而为我省经济的发展提供指导意义,推动经济发展增长。

(3)对广东省人口年龄结构和经济发展模式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充分的劳动人口供给有利于我省经济的发展。我省经济的飞跃大部分原因在于大量的劳动力人口带来的经济产出,随着老年化现象不断扩大,我省劳动力人口也随之下降。在此背景下研究广东省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人口变化的特点和趋势以及在人口变动的过程中对经济的作用,分析相关影响,从而相应的提出在人口变动的这一阶段我省经济的发展方向的建议和做法,不仅要缓解其中出现的问题,也要使得经济不会倒退停滞。从中适当的发展模式,为我省经济的增长提供重要的指导。

1.3研究方法

1.3.1文献分析法

文献分析法是指对搜索的相关资料和新闻材料等进行分析,从而了解情况和掌握相关信息的一种方法。本文对大量的国内外文献进行阅读分析,对人口的相关情况进行归拢以及做出结论,寻找本文研究的切入点,为本研究提供文献支撑。分析当前的人口年龄结构的研究现状,在借鉴学者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广东省具体实际情况,对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以此进行研究。

1.3.2纵向比较法

通过对广东省不同年份的人口年龄结构现状和变化进行分析,通过比较,找出广东省不同年龄的人口变化特点和趋势。

1.3.3模型分析法

通过建立生产函数模型,引入4个变量C、O、W、F分别代表少年、老年、劳动年龄、抚养人数占总人数的比重,比较不同年龄组对经济的影响,从而得知不同的人口年龄结构对广东省经济发展的不同影响。

1.4研究内容和框架

1.4.1主要研究内容

本文结合广东省的具体实际情况,对相关文献进行研讨,以广东省人口年龄结构相关数据为基础,对广东省人口年龄结构对经济的影响进行深入的研究,有利于人口政策的调整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本文的具体研究框架如下:

第一章:绪论。本章主要对文章的研究背景、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研究方法、大致的研究框架和线路图以及可能存在的创新之处和不足进行阐述。

第二章:相关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本章主要对涉及人口年龄结构及其概念、国际标准、影响因素等的相关文献及理论进行整理,探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及引用变量,为后文的分析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第三章:广东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的现状、特点和未来趋势。本章依托历史数据,主要对我省总体的人口变化现状进行描述,得出我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的特点和未来趋势,预测将来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

第四章:广东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本章为本文的核心章节,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模型和最小二乘法方法分别引用总抚养比、少年人口比重、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和老年人口比重对广东省经济增长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并得出实证结论。

第五章:促进经济增长的途径和对策。根据前文实证研究,提出推动我省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和对策。

第六章:总结。本章将在全文的研究基础上,对相关情况进行归拢以及做出全文的结论。

1.4.2研究框架

本文的研究线路图如下(见图1.1):

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以广东省为例

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以广东省为例

  图1.1研究线路图

  1.5可能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1.5.1可能的创新之处

首先,本文在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基于老龄化进程加快、人口红利即将消失、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大背景下,结合广东省相关人口政策和经济政策来研究不同的年龄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其次,国内关于人口年龄结构的研究算多,但是大多数是基于人口红利的背景下,以广东省为研究对象,研究某个特定省份研究还较少,目前关于广东省人口年龄结构的理论研究是不充分的,是相对匮乏的。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广东省人口年龄结构的研究。本文主要通过对不同年龄结构影响广东省的经济进行分析,通过利用函数和引入变量来研究,从而为我省经济发展和人口政策调整提供更好的参考依据。

1.5.2研究的不足

首先,本文因为存在广东省部分年份的数据缺失的情况,故而无法对广东省进行全面的分析。

其次,由于篇幅和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不能对我省的不同地区的人口年龄结构变动深入展开研究。

最后,因本人学识有限,本文提出的建议可能存在不够具体与全面的情况。

2人口年龄结构的相关文献综述

2.1国内外研究现状

20世纪初期,人口转变理论首次出现在西欧,这个理论是从经济发展过程中总结出来的。20世纪初期,工业化和城市化在西欧地区得到发展,技术得以提升,人口死亡数开始下跌,后来婴儿出生率也开始减少。人口转变思想由法国人Landry提出,Warren Thompson在其人口转变思想的基础上进行扩展和运用,使得所有国家都可以运用人口转变的规律[15]。X人Frank Wallace Notestein阐述了人口变化的条件和原因,提出了人口变化的理论。

国外学者对人口转变与经济影响进行了较早的研究,认为经济增长可以通过增加人口而产生[6],人口年龄结构会对人口消费以及劳动供给产生影响从而影响经济。黑田俊夫(1993)认为,亚洲人口转变正在进行,到21世纪亚洲老年人口众多而且老年化进程快,亚洲婴儿出生率的下降使得老年化加重,其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动最终会影响经济的发展[18]。

国内学者对此的研究比国外晚,蔡昉(2004)通过论述劳动人口增加而带来的人口红利揭示人口转变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并且以劳动人口增加带来的储蓄率增加、劳动力供给的增加以及抚养率的减少从而使得经济增加来说明了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对经济的影响[16]。经济学家厉以宁创立了相关指数和模型,发现经济发展越好老年化越严重[36]。王维国、徐勇(2004)等人分析相关数据并建立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得出我国劳动人口减少大部分是因为老年人口的增加, 老年人口增加从而使劳动人口的压力加重,减缓了经济的发展速度[8]。

2.2人口年龄结构含义及指标相关概念界定

人口年龄结构通常用百分比来表示,是指在一定时间和区域内,不同年龄组的人口数与该地区或国家的总人口数之比,又称人口年龄构成。

可根据相关指标将人口划分不同的结构类型。结构类型及标准如下所示(见表2.1):

表2.1年龄结构划分标准

少儿人口比重(0-14岁) 老年人口比重(65岁及以上) 老少比(老年人口/少儿人口)
年轻型 40%以上 4%以下 15%以下
成年型 30%-40% 4%-7% 15%-30%
老年型 30%以下 7%及以上 30%以上

注:资料来源于刘铮主编《人口理论教程》。

2.3人口年龄结构与经济之间的模型的综述

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计量方式来寻找人口变化和经济之间的影响。最常用的为柯布—道格拉斯模型,也有空间计量模型。张晓青(2009)使用的模型分别为空间误差模型SEM、空间滞后模型SLM、空间交叉回归模型SCRM[11]。本文具体介绍常用的柯布—道格拉斯模型和回归分析方法—最小二乘法及其研究现状。

2.3.1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基本的形式为: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以广东省为例,式中Y是工业总产值;A是科技水平;L是劳动力投入,其单位是万人或人;K是资本投入,通常指固定资产净值,单位是亿元或万元,但其需要与投入劳动力的数量单位相匹配,若劳动力用万人为单位,固定资产净值就需要以亿元为单位①。α和β分别是劳动力产出的和资本产出的弹性系数,μ表示随机误差,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以广东省为例

郭国峰和田艳青(2013)通过相关数据,创建双要素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并取对数,在此模型的基础上引入总负担比、少年人口比重、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和老年人口比重,最终结果显示老年人口比重的变化与经济增长无明显关系,少儿比和劳动负担与经济增长呈负效应,劳动力人口的增加则与经济增长呈正效应[2]。王维国(2004)以确定了的固定资产净值建立生产函数,研究老年化与GDP之间所存在的关系,指出我国人口老化使劳动供给减少、老年人口增加,从而降低了经济发展的速度[8]。张晓青(2009)通过构建空间经济计量模型得出劳动年龄人口刺激经济增长,其中年龄范围在15-29岁的影响最为显著[11]。

本文将会根据以上文献,分析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和特点,并且结合计量经济学建立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引入相关变量分析不同的年龄组对我省经济的影响,分析其导致的经济增长或是下降,衡量不同年龄组对经济的正负效应,从而探讨人口年龄结构对经济产生的影响。

2.3.2最小二乘法

最小二乘法是为了找出在函数问题中最优化的解,通过拟合的方法连接各观测点形成估计曲线从而使得观测值的残差平方和最小化。

在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过程中,需要利用最小二乘法来求解。郭国锋(2013)利用Eviews软件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对引入变量的模型进行参数估计,得出除了老年人口比重变量外,其余变量比重对于经济的影响皆是显著的[2]。

2.4本章小结

从以上对相关指标和文献的整理可以看出,我国对于人口变动较为重视,国内外学术界对此研究较为深入,有丰富的理论体系。在相关模型方面,国外学者的研究和运用较深入,国内学者大部分是在其基础上进行模型运用和扩展。而且,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动较发达国家而言,迈向老年型的速度过快、过于剧烈。国内的文献大部分是在人口红利的基础上说明对经济的影响,对于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的研究大概率是在整个中国的背景上,很少涉及特定的某个省或城市。本文对相关学者的文献内容与研究进行分析和梳理,以广东省为例对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影响经济增长进行实证分析,在广东省相关人口数据的支持下,将变量引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利用Eviews软件对其进行最小二乘法,得出其与经济增长的正或负或不显著关系,从而对人口政策的调整和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3广东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3.1广东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的现状

我国改革和开放以来经济飞速地发展,广东省的经济也在改革与开放的基础上得以提升,年龄结构发生了较大的改变。(见表3.1)

表3.1广东省人口年龄结构比重表

年份 少年人口(0—14岁) 劳动年龄人口(15—64岁) 老年人口(65岁及以上)
人数(万人) 比重(%) 人数(万人) 比重(%) 人数(万人) 比重(%)
1982 1802.68 33.61 3267.68 60.93 292.83 5.46
1990 1879.73 29.92 4030.66 64.15 372.58 5.93
2000 2088.56 24.17 6029.96 69.78 523.65 6.05
2005 1960.16 21.32 6552.56 71.27 681.28 7.41
2006 1935.62 20.50 6807.73 72.10 698.71 7.40
2007 1941.56 20.10 6983.83 72.30 734.12 7.60
2008 1949.02 19.70 7162.88 72.40 781.58 7.90
2009 1955.13 19.30 7364.65 72.70 810.42 8.00
2010 1760.40 16.87 7963.03 76.33 708.62 6.79
2011 1775.00 16.90 8016.00 76.30 714.00 6.80
2012 1695.04 16.00 8157.38 77.00 741.58 7.00
2013 1558.28 14.64 8216.10 77.19 869.62 8.17
2014 1649.19 15.38 8187.91 76.35 886.90 8.27
2015 1884.67 17.37 8044.05 74.15 920.28 8.48
2016 1894.67 17.23 8164.05 74.22 940.28 8.55
2017 1922.48 17.21 8283.89 74.17 962.63 8.62
2018 1949.24 17.18 8418.73 74.20 978.03 8.62

注:数据来源于《广东统计年鉴2019》。

从上表可以看出,1990年广东省大概呈现出成年型的年龄结构特征,从1990年到2005年广东省的老年比重从5.93%增加到7.41%,再加上2005年少年比重为21.32%,老少比为34.76%(681.28/1960.16),以上的指标都符合老年化标准,说明2005年广东省已经进入了老年化。2010年广东省的老年人口比重开始下降并低于7%,2010年至2012年的老年人口比重在7%及以下,原因在于1959年下半年的大跃进活动和以工业为主而牺牲农业导致人民饥荒而开始的三年困难时期,使得当时人口因饥饿而大量减少,2010年老年人口因当时三年困难时期的青少年人口减少而减少,在2013年又开始上升,且缓慢稳步的上升。人口年龄结构向老年型转变,会增加劳动人口对老年人的赡养压力,消费方式改变,储蓄能力有所下降,投资减少,进而会影响到经济的发展。

而广东省的少年人口比重却大幅下降,由1990年到2013年,涨幅从30%下降到14.65%,少年人口比重下降较快,其原因是广东省严格执行计划生育。但是由于在于我国放开二胎, 2014年开始婴儿数量增加,儿童比重增加,到2015年稍微快速的上升。如今,少年抚养数量减少,但是压力增加,对小孩的未来投资增加,使得相关消费模式出现改变,社会的资源分配也有所变化,从而对经济产生一定的影响。

从下图(见图3.1)可以看到,三大年龄组人口的比重中,广东省的65岁以上的人口比重和15-64岁人口的比重皆呈上升的趋势,0-14岁人口的比重呈现下降的趋势但是其在2013年也出现稍微的上升趋势。广东省2005年正式由成年型转变为老年型社会,但是由于大量外来人口的进入,劳动人口的数量有所增加,给广东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动力,但是老年人口的增加会影响广东省经济的发展。老年人口没有持续的工资收入,储蓄能力下降,社会的赡养压力加重,进而影响经济的增长。

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以广东省为例

  图3.1广东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化

  从抚养系数看(见表3.2、图3.2),1982年至2013年对于儿童的抚养比例处于下降的趋势,总抚养比曲线也跟着儿童抚养比的曲线呈下降的趋势,而从2014年起二者有所上升。而老年抚养比稍微有所上升,后期总抚养比主要是随着对老人赡养的增加而上升,而抚养儿童的比例增加是因为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的实施。目前,广东省的老年抚养比增加,老年人的增加不利于资本和储蓄的增加,但是少年抚养比减少使得劳动者的抚养压力得到减轻,有利于增加投资和资本,从而有利于经济发展。劳动人口的增加为广东省的经济产出提供丰富的劳动力,但是也加重了就业压力,而儿童抚养比的减少会导致未来老龄化更加严重。

表3.2广东省抚养比重表

年份 少年儿童抚养比(%) 老年人口抚养比(%) 总抚养比(%)
1982 55.16 8.96 64.12
1990 46.64 9.24 55.88
2000 34.64 8.67 43.31
2005 29.91 10.40 40.31
2006 28.43 10.26 38.70
2007 27.80 10.51 38.31
2008 27.21 10.91 38.12
2009 26.55 11.00 37.55
2010 22.15 8.91 31.06
2011 22.14 8.91 31.05
2012 20.78 9.09 29.87
2013 18.97 10.58 29.55
2014 20.14 10.83 30.97
2015 23.43 11.44 34.87
2016 23.21 11.52 34.72
2017 23.21 11.62 34.83
2018 23.15 11.62 34.77

注:数据来源于《广东统计年鉴2019》。

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以广东省为例

  图3.2广东省抚养比变化

  3.2广东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的特点

3.2.1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呈现二增一减的趋势

广东省人口年龄结构呈现二增一减的趋势变动。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广东省劳动和老年人口增加,少年人口减少。从1990-2018年底,少年人口的占比从29.92%下降到17.18%,速度较快,老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从5.93%上升到8.62%,劳动人口的从64.15%上升到74.2%。从1990年到2018年劳动负担的人数占比由55.88%减少到34.77%,其中抚养儿童的占比从46.64%下降到23.15%,赡养老人的占比从9.24%上升到11.62%。

由此可以看出,广东省老年人口比重和劳动人口比重上升、少年人口比重下降。从2005年起广东省的老年人口占比就已经达到了7%以上,老年化正式出现在广东省。老年人口增加,但是劳动年龄人口由于外来人口进入、少年人口大幅下降而有所增加,即使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但是劳动人口的增加对老龄化有所缓解。

3.2.2人口老龄化速度快

广东省人口老龄化速度快。2000-2005年,老人数目占总人数的比例从6.05%上升到7.41%,达到了老年化社会的指标。而在2005-2018年期间老年人口的比重一直都在上升,由7.41%上升到8.62%,除了由于三年困难时期而导致的2010-2012年老年人口下降。1982-1990年这8年间,广东省老龄化从5.46%上升到5.93%,仅增加了0.47%,而1990-2000年仅仅上升了0.12%,但是2000-2005年这5年间增加1.36%,2005-2018年的13年间就上升了1.21%。

由此可见,在2000年左右,广东省的老龄化进程速度加快,这五年间就进入了老年化社会。虽到2018年的速度稍微有所下降,可是和1990年左右相比,老龄化的速度加快。

3.3广东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的未来趋势

从年龄结构来看,老年人口的比重会继续上升,原因是相当一部分劳动年龄人口进入老年标椎,而十几年前因为计划生育以及生育观念的转变导致少年人口逐年下降从而没有充足的少年人口成长为劳动人口,因此,劳动人口进入老年标准多于少年人口进入劳动年龄标准,再加上广东省经济转型升级,不再以廉价劳动力为竞争优势从而减少了外来劳动力的进入,进而预测老年人口数量增加、比重上升。

2016年二孩政策的出现使少年人口比重会稍微上升,虽然因人们生育和生活的观念的有所改变使得婴儿出生的数量上升不大,但是少年人口还是稍有增加,预测未来少年人口比重缓慢上升到一定的程度。

广东省加大创新力度,不断吸引创新型、技术型人才以及外来人才进入,《广东省人口发展规划(2017-2030年)》里提出,要把广东省从人口红利转变为人才红利。廉价劳动力不再是经济发展的一个优势,再加上外省的经济发展,因此广东省吸引外来劳动力的优势下降,外来劳动力减少。华南城市研究会副会长孙不熟曾经向记者分析:珠三角城市会首先感受到劳动力不足的压力。再加上老年人口比重和少年人口比重的上升,劳动力人口比重预测会下降②。

4广东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4.1数据选取及模型建立

本文利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将1990-2018年之间的人口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研讨广东省各年龄段人口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基本的形式为:

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以广东省为例

将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两边取对数,建立如下计量模型:

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以广东省为例

为了分析人口转变对广东经济的影响,首先将变量F总抚养比(即劳动负担比)引入模型,为了分析不同年龄阶段对经济的影响,又分别引入变量C少年人口比重、变量O老年人口比重和变量W 劳动年龄人口比重[2],得到如下模型:

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以广东省为例

其中,Y是经济总产出,单位为亿元;L是劳动力投入,单位为万人;K是资本投入,用消除价格因素影响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表示,单位为亿元;F、C、O、W分别是总抚养比、少年人口比重、老年人口比重、劳动年龄人口比重[2];γ1、γ2、γ3、γ4分别为其对应的变量对经济增长的边际影响参数。

4.2模型估计与检验

利用Eviews软件分别对模型(2)-(5)进行最小二乘法估计,对于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估计中存在序列不平稳问题,本文采用了ADF检验并进行一阶差分消除了相关问题,ADF检验结果如下表(见表4.1)。

表4.1ADF检验结果

变量 P值 平稳性 一阶差分后P值 平稳性
lnY 0.9997 不平稳 0.0241 平稳
lnL 0.0000 平稳 0.0000 平稳
lnK 0.0001 平稳 0.0001 平稳
F 0.0081 平稳 0.0081 平稳
C 0.0022 平稳 0.0022 平稳
O 0.9302 不平稳 0.0184 平稳
W 0.0031 平稳 0.0031 平稳

从检验结果来看,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经济总产出lnY和老年人口比重变量O的P值大于10%的临界值,其存在序列不平稳性,而其余变量皆平稳。对lnY和变量O进行一阶差分后发现其P值分别为0.0241和0.0184均小于10%的临界值,序列平稳。因此在进行一阶差分后再对变量进行最小二乘法估计,估计结果如下图显示(见表4.2)。

表4.2模型(2)-(5)的实证检验结果

模型变量 回归系数 T统计量 P值 调整R2 DW值 F统计量 显著水平
(2) F -3.185 -2.245 0.04 0.933 1.959 70.476 0.00
(3) C -6.640 -1.780 0.10 0.925 1.729 62.298 0.00
(4) O 0.322 0.038 0.97 0.905 1.446 48.454 0.00
(5) W 5.891 2.215 0.04 0.932 1.950 69.880 0.00

从调整的R2都为90%以上、接近于1,可以看出4个模型的拟合良好。而从F统计的数据可以检验出4个模型的显著性显著,并且DW值在1-2之间(DW越接近2,判断无自相关性把握越大)显示各模型不存在自相关性。在置信水平为10%的情况下,除了变量O之外,变量C、W和F都是显著的。

4.3结果分析

从模型(2)估计的结果可以看出,总抚养比的回归系数为-3.185,说明总抚养比和经济增长呈负相关关系。总抚养比每下降1%,经济产出会增长3.185%。总抚养比越低即劳动力负担越低,经济增长显著。总抚养比的下降会通过增加劳动力供给、增加储蓄率、增加投资以及减少劳动者负担等方面来促进经济的增加。

从模型(3)估计的结果可以看出,少年人口比重的回归系数为-6.640,表明少年人口比重和经济增长呈现负相关关系,少年人口比重每下降1%,经济产出会增长6.64%。一方面,少年人口比重的下降说明劳动人口对儿童的抚养压力减少,劳动者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资源参与到劳动中,从而促进劳动者更好的参与社会增加劳动供给;另一方面,少年人口比重减少说明劳动人口的比重增加,生产能力增加从而促进经济增长。但是并不是说明少年人口比重越低越好,少年人口比重越低会影响未来劳动人口的下降,劳动人口供给不足,生产能力下降,对经济的发展产生不良的影响。少年人口应该维持在一个合适的范围之内。

从模型(4)估计的结果可以看出,老年人口比重的回归系数为0.322,说明老年人口比重和经济增长的关系为正相关关系。老年人口比重每上涨1%,经济产出会增长0.322%。但是,变量O老年人口比重的P值大于10%的置信水平,说明老年人口比重对经济增长不显著。

从模型(5)可以看出,劳动人口比重的回归系数为5.891,说明劳动人口比重和经济增长的关系为正相关关系。劳动人口比重每上涨1%,经济产出会增长5.891%。劳动人口越多,社会产出就越多,经济发展越快。广东省的劳动人口增加,抚养儿童和老人的压力减少,使得劳动力投入增多,储蓄、投资增加,从而对经济增长起促进作用。

5促进广东省经济增长的对策建议

5.1发展银发产业

目前,广东省已经进入了老年化社会,老年人口在增加,随着经济的发展、观念的改变,老年人对生活的需求也增大。广东省应该发展银发产业,为越来越多的老年人的生活和精神方面提供各种需求,改善他们的生活、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银发产业是以老年人的各种需求而发展的产业,包括基础需求、特别需求以及更深层次的需求,以老年人为主要顾客、赡养人为潜在顾客。为了有效增加老年人的各种需求,需要发展银发产业;可以吸引老年人及其赡养人进行消费,增加老年人的消费欲望,可以吸引企业进入和劳动入口流入,从而增加产出,促进银发经济发展。

5.1.1XX方面

首先,XX要对民间银发企业的进行鼓励。鼓励私营的银发产业发展,对相关企业进行扶持和优惠,可以对私营的银发企业进行一定的补贴、进行税收优惠或者企业有相关产业的,当该企业进行XX招标时给予招标加分,给予一定的有关产业的创业优惠、经费和相关培训知识等,减少失败或减低失败的代价,吸引企业进入银发市场,增加银发企业的出现,也增加了就业岗位促进外来劳动人口进入,也让银发企业进行合作和竞争,使之不断创新银发市场的有形和无形商品,从而吸引消费、促进经济发展。

其次,XX要出台银发产业的相关政策和加强管理、加大监管力度。为了维护好老人的各种权益和人身财产安全,需要加强XX的监管、加大对相关产业的监管力度和对相关产品质量的进行严格把控,例如对银发旅游业加大监管,减少欺骗消费者的行为和活动,减少其中不合理的活动,对旅游期间买卖的所有商品进行严格的检查等等,进而增加产业的吸引力,促进消费。

然后,XX要加大宣传银发产业。XX加强宣传银发产业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前景和XX的扶持政策,让投资者认识到老年人口的快速增加和银发市场的广阔前景,让他们扔掉老年人消费能力和消费欲望不高的传统观念,改正他们认为银发产业获利空间小、回报时间长、被XX垄断的思想,从而增加各种养老产品和服务的出现,吸引老人消费,拉动需求。

XX对银发产业进行扶持,一定程度上是对老年人生活、精神等方面的扶持,有效地缓解了老年人相关产品和服务供不应求的问题,满足老人的相关需求,使他们的生活更加有保障、生活水平提高。XX对银发产业进行扶持,也可以适当的减少我国失业率,增加就业岗位,提高各专业的就业率,促进各行业发展和生产,是对就业的扶持。就业率上升,经济产出增加,进而促进经济发展。

5.1.2企业方面

香港的老人去内地养老的福利过境推动了更多的香港老人到广东养老,香港地价太高而为了减少成本,香港在广东发展养老机构提供养老服务,港资也进入了银发经济中。企业要认识到银发市场的广阔,认识到银发产业和老人需求的多样性。不仅仅只关注到保健品、护理、医疗和旅游方面,还要关心老年人心理方面的需求。除了本位产业之外,银发产业还有许多的相关的、衍生的产业,企业可以对银发市场的相关产业和衍生产业进行投资发展,与港澳进行合作,推动养老产业的发展,增加相关投资,促进经济增长。

在服装方面,要符合当下老人的审美,不能将老人的衣着种类固定化;在护理服务方面,要有专业人才对老人进行有效、安全的护理,企业可以严格筛选护理人员,对其进行培训,让专业的护理能力在老人里打出一个良好的声誉和品牌;企业也要积极发展各种特殊需求和深层需求,例如:拐杖、轮椅、假牙、老人手机等等;随着各个领域的发展进步,人们对社会各种知识都有所涉及和了解,老人也会有属于自身的投资风险偏好,因此,帮助老人进行投资也有必要,企业可以在此方面进行发展,针对老年人的投资偏好和要求,为他们选择一个合适的方案和给予良好的咨询、建议;对于老人的娱乐方面,不能仅着重于旅游业,也可以适当增加一些适合老人的游戏,让他们能够重新体验童年的乐趣,在精神上达到愉悦。

老人也注重自身的身心健康,在如今经济发达的阶段、在资金充足的前提下,他们很乐意进行适当的消费和投资,由此会促进经济的发展。银发产业及其衍生产业的出现,会增加经济的产出,吸引消费,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5.2发展老年劳动力,注重开发老龄人才

广东省老年人口比重逐年增加,少年人口比重因全面放开二孩而稍有上升,而未来劳动人口数量将会有所下跌,劳动人口的抚养压力增大,相关的储蓄、投资进入了抚养方面,生活方面会有所下降,因此,发展老年劳动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劳动人口的抚养压力,也使得老年人在经济上有所独立可进行消费和投资。

老年人是社会的财富,对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如今延迟退休的政策渐行渐进,可以调动低龄老年人参与社会的发展中来,可以通过他们本身丰富的实践经验弥补人力资源的空缺,可以缓解劳动力下降的压力,也可以让劳动人口减少养老负担。低龄老年人口有着牢固的知识和丰富的工作经验,以及娴熟的技术能力和较为充沛的干劲,同时他们也有着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低龄老年人口完全可以胜任相关的工作。

因此,可以发展老年劳动力,注重开发老龄人才,鼓励老年人通过合适的渠道发展自己、展示自己,展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首先,在XX扶持方面,XX可以在产业上进行扶持,对于有工作意愿的低龄老年人,可以安排较为适合的工作,以其实际能力而不以年龄为基准,对其与普通员工要一视同仁,对招收老年人的企业进行补贴,为老年人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让他们以丰富的经验参与社会的发展;其次,在提升技能方面,积极开展培训会议,加强对老年人的技能、知识和工作素质等的培训,发挥各种人才的作用,支持他们就业创业,使老年人融入社会、参与实践、与社会共同进步和发展;最后,在制度方面,XX要完善老年人才资源开发的相关政策,加强劳动法和老年人劳动相关权益的保障,严格监督企业雇佣老年人的条件和方法,有效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为老年人创造一个和谐友好的工作氛围和环境。

5.3保障儿童、老人健康安全

广东省的少年人口比重一直在下降,少年人口比重低会减少未来的劳动人口,会对经济产生阻碍。为了未来的劳动力充足,少年人口比重不宜过低,因此,我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以增加婴幼儿数量缓解老龄化,保障儿童和老人健康安全以减少劳动人口抚养负担。

首先,XX要进行一定补贴、加强政策干预。在广东省全面开放二胎政策的基础上,积极鼓励家庭生育二孩,对抚养小孩的家庭进行相关补贴,为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的家庭进行奖励,对婴幼儿产品进行减免税收以缓解家庭的抚养压力;完善婴幼儿托管服务、加强对婴幼儿产品及其相关产品的监督,让人们放心购买婴幼儿产品或服务,让政策真正发挥作用,让人们敢生,从而增加少年人口比重、缓解老龄化。

其次,减少儿童死亡率,保障儿童健康安全。广东健康儿童计划行动实施方案目标为儿童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分别低于千分之五和千分之四。广东省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对于孕妇和新生儿方面提高风险防范意思,提高孕妇孕期保健意识,促使安全分娩,减少儿童死亡率。宣传儿童健康知识,加强儿童各种疾病预防和治疗,加强儿童营养保健减少儿童过度肥胖,保障儿童健康问题。

最后,保障老年人生活,进行老年健康行动。要加大宣传力度,引导老年人学习并关注自身健康安全;实行健康安全活动,粤港澳进行医疗科技合作,推进中西医合作交流,提高老年人用药质量和安全,从而减少养老医疗健康负担。

5.4加快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是由广东省的珠三角地区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组成的城市群。珠三角地区与港澳地区合作才可以获得更多发展的机会。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主任陈广汉根据过去的经验表明:粤港澳的合作对广东的改革和开放有着重要的影响,助推广东经济的增长,促进广东经济发展的转变。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可以实现创新提高生产率,建立产业群和贸易城以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吸引劳动人口进入,增加劳动人口供给,从而加快广东省经济发展。

首先,粤港澳地区要实现创新推动发展,进行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港澳两地人口多但是土地面积不足,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强。广东省加强与港澳的创新和科研合作,提高创新研发能力,港澳的劳动力也可流入广东从而增加广东省的劳动供给以及缓解港澳两地人口与土地的问题;鼓励广东企业向港澳两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充分借鉴港澳的创新型企业从而吸收并且实现自身创新。多个地区合作形成群从而提高产业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吸引大量的劳动人口的进入,从而为创新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其次,创建新模式,对粤港澳的合作方式进行探索,推动区域内体制机制创新。粤港澳地区有着深圳、珠海经济特区和港澳两个特别行政区,因此有着政策的便利和优势,各种生产要素得以快速流动,以充分发挥各地区的优势作用。珠海横琴凭借着港珠澳大桥减少了与港澳之间的来往时间和距离,各种合作园、服务基地、度假区等纷纷出现,横琴通过与港澳的合作变化成了一座充满活力和生机的自贸新城,成为了摸索粤港澳协作新方式的示范区。在此范例下,其他地区继续探索合作新模式,推动体制机制创新促进高质量发展。

最后,粤港澳合作要绿色发展,着眼于可持续发展。目前在建的珠海横琴滨海湿地公园不仅探索了合作的新模式,还着重于绿色生态发展,为生物创建了栖息地。粤港澳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会吸引更多的企业来此发展,吸引更多的人才来此定居,从而有更多的劳动者进入市场。强化绿色生态发展给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动力。

6总结

广东省是人口大国,经济的飞跃很大程度依靠的是我国优异的人口结构。在以往的人口变化与经济发展的经验中,通过研讨我们对人口与经济之间的关系有一定的了解,从中找出人口与经济共存的方法,从而推动经济增长。

通过本次研究,了解了广东省人口结构的情况和特点,2005年广东省达到了老年化标准。广东省的少年人口在减少,劳动供给增加,老年人口在增加,呈现二增一减的趋势,总抚养比也不断下降;未来老年人口数量可能会继续上涨,少年人口比重会因放开二孩政策而稍微有所上升,而劳动力人口比重会下降。

本文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衡量不同年龄组对广东省经济增长的影响,发现:第一,劳动人口比重越大,经济增长越快,劳动人口占比每增加1%,经济增长5.891%,二者呈正相关关系;第二,老年人口占比每增加1%,经济增长0.322%,但是在10%的显著水平下不显著,表明老年人口比重不显著影响经济;第三,少年人口比重越小,经济增长越快,少年人口比重每减少1%,经济增长6.64%,表明二者之间呈负相关关系;第四,劳动负担越小,经济增长越快,对儿童和老人的抚养占比每减少1%,经济增长3.185%,表明二者之间呈负相关关系。

根据以上分析,本文从银发产业、老龄人才、儿童老人健康安全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这四个方面提出了促进广东省经济发展的建议。为广东省今后的人口年龄结构变化方向以及经济发展符合人口年龄结构的路径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从而进一步增快我省经济发展的步伐,促进我省经济可持续的增长。

参考文献

[1] 王淑瑶.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J].现代交际,2019(13):50-51.

[2] 郭国峰,田艳青.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以河南省为例[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3,31(01):38-43.

[3] 魏淑清.西部地区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J].宁夏社会科学,2016(03):129-133.

[4] 寇宣奎.九十年代广东人口年龄构成的变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1995(02):88-92.

[5] 张鹏鹏.我国人口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J].知识经济,2017(11):23+25.

[6] 陈燕华. 广东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的经济效应分析[D].暨南大学,2013.

[7] 宋保庆,林筱文.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J].人口与经济,2010(04):11-17.

[8] 王维国,徐勇,李秋影.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经济发展影响的定量分析[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4(06):1-8.

[9] 庄俊义.广东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及其对策思考[J].南方人口,2008(03):20-23+3.

[10] 肖祎平,杨艳琳.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J].人口研究,2017,41(04):33-45.

[11] 张晓青.人口年龄结构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19(05):100-103.

[12] 刘毅,张建梅,程慧.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分析——对广东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证检验[J].经济问题探索,2007(10):177-182..

[13] 韩京清.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9(12):128-131.

[14] 王金营,杨磊.中国人口转变、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的实证[J].人口学刊,2010(05):15-24.

[15] A. Landry. Adolphe Landry on the Demographic Revolution [J].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1987, Vol.13 (4), p.731-740,JSTOR.

[16] 蔡昉.人口转变、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可持续性——兼论充分就业如何促进经济增长[J].人口研究,2004(02):2-9.

[17] 蔡昉.人口转变、人口红利与刘易斯转折点[J].经济研究,2010,45(04):4-13.

[18] 黑田俊夫,安菁春.亚洲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J].人口学刊,1993(04):5-11.

[19] 汪伟.经济增长、人口结构变化与中国高储蓄[J].经济学(季刊),2010,9(01):29-52.

[20] 周文超. 黑龙江省人口年龄结构对居民消费的影响[D].中央民族大学,2012.

[21] 刘越. 内蒙古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D].内蒙古财经大学,2014.

[22] 施娜柯.人口红利与广东经济增长[J].统计与决策,2005(05):76-78.

[23] 车士义,郭琳.结构转变、制度变迁下的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J].人口研究,2011,35(02):3-14.

[24] 李良胜,宾江.珠三角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的数理关系分析[J].调研世界,2012(12):43-47.

[25] 宋毅. 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D].北方民族大学,2018.

[26] 涂心语. 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8.

[27] 刘三林,吴华维,彭穗生.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基于广东1987-2010年数据的分析[J].商业研究,2013(03):132-136.

[28] 姚引妹,袁晴.人口年龄结构转变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长三角地区为例[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02):72-76.

[29] 刘昌平,殷宝明.发展养老产业 助推老龄经济[J].学习与实践,2011(05):25-31.

[30] 杨宏.人口老龄化形势下发展中国老龄产业[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2):60-62+100.

[31] 叶健夫,彭启鹏,黄春红,刘建民,钟作勇.广东流动人口问题研究[J].统计与预测,2003(03):4-10.

[32] 郭友群,潘琦.人口红利效应、广东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J].国际经贸探索,2011,27(01):35-40.

[33] 睢党臣,张婷.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发展银发经济的探讨[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6,39(01):8-13.

[34] 郝福庆,王谈凌,鲍文涵.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思考和政策取向[J].宏观经济管理,2019(02):43-47+61.

[35] 王睿智,刘迪,王元巍.长三角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发展[J].中国商论,2015(17):134-137.

[36]程超. 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劳动力供给的影响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

[37]W. S. Thompson, Recent trends in world population [J]. Sociology, vol.34,p.959-979,1929.

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以广东省为例

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以广东省为例

价格 ¥9.90 发布时间 2023年2月17日
已付费?登录刷新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打字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08064.html,

Like (0)
打字小能手的头像打字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3年2月17日
Next 2023年2月17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