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职业规划评估体系研究

摘要随着大学职业规划教育的普及,现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通过职业规划来做自己的人生规划以及未来的目标的制定等,为大学生更满意的就业,更好地发挥专长以及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更有效地推进职业规划,利用大学生职业规划评价体系的意义重大。

本论文将提出基于高校大学生的职业规划体系、当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发展现状,主要研究的三个层面是大学生本身、职业规划课程的指导老师、大学生未来就业的企业三个不同层面组成的职业规划评价体系,本着各层面既具有相对独立性,又具有客观联系性的思路,采取柯式评估模型和可量化指标进行评估,旨通过反应层、学习层、行为层、成果层等四个层面的评估及各关键指标可量化评估对各主体各层面进行效果评估。本论文不仅仅止于大学生职业规划评估体系设计,为了更加真实还原了实际学习工作中的大学生职业规划体系的效果,另外还通过使用逆向追踪评估的方式,提供大学生对职业规划体系从企业绩效逆向落实到自身目标以及规划的效果评估,并结合大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从而实现了一个对推动大学生职业规划发展有推动作用的评价体系。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规划;评估体系;指标

1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大学生群体日渐庞大,而大学生的质量也是目前迫切需要关注的突出问题。大学生就像大学里生产出来的一个产品,大学可以通过职业规划教育给这个产品赋予他本身的目标以及追求,故对于评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成效对大学生自身的发展、职业规划课程指导老师的课程完善以及大学生未来所在的企业都有重要意义。

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不断发展及完善,但却少见有相应完善的职业规划评价体系。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更多地停留在制定以及实施层面,忽视了反馈层面对整个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重要作用。在现如今人才驱动战略的发展下,社会的关注从人才数量转向人才质量,更加关注个人的发展、企业的效益、社会的幸福指标有机结合起来,因而大学生职业规划评估体系是大学生在计划和执行职业规划的行动中,不断地在实施–评估–完善之间循环,从而不断地完善自身的职业规划,从而使其更加合理地与自身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人生规划及目标。因此,大学职业规划体系的基础上设计出大学生职业规划评估体系不仅可以完善职业规划体系,而且能够让大学生对自身的职业规划有一个新的认识和发展。

大学生职业规划评估是作为大学生对自身职业发展的评定及发展过程中的职业选择的反馈模式,由此使得大学生对自己的专长更加清晰了解,以便能够在学习本专业知识中有一个明确的风向标。此评估体系在大学阶段可以说是扮演着引路人的角色,对于在校期间参加社团活动以及毕业时找实习工作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使得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带着方向感和目标游刃有余,从而知悉哪些经验是从事本行业所必须的,目前自己还欠缺的部分。职业生涯规划的朝阳时期当属大学阶段,会引发对大学生个人的思考以及对于未来职业的方向和职业发展趋势;而多方位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是职业规划评估的功能,一方面可以避免学习的盲从跟风;另一方面是评估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中,职业发展的展望及执行路径渐渐靠近实际情况,在不断的调整中,可以使得大学生在职业探寻和展望中少走弯路,从而达到时间和精力分配的最优;职业规划评估不断地推进大学生向前发展,使其在大学期间甚至未来产生研究学习的动力,为实现各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不断激发自身的潜能。

1.2 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

研究框架: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在当代大学生职业规划体系的基础上,加强大学生对自身职业规划的评估和完善,促进大学生的就业质量。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大学生职业规划评估体系的构建,包括三个层面:大学生个人层面、职业规划指导老师层面、大学生未来就业的企业层面。

研究框架如下:(见图1-1)

大学生职业规划评估体系研究

  图1-1 研究框架图

  本文研究主要分为七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研究背景及意义。该部分主要交代目前大学生职业规划评估体系的背景以及设计职业规划评估体系的意义。

第二部分是研究的创新点。该部分主要论述设计大学生职业规划评估体系的创新点以及该创新点在该评估体系中的应用。

第三部分是研究的理论基础和研究综述。

第四部分是职业规划评估体系设计。

第五部分是职业规划评估体系构建。

第六部分是调查问卷分析。

第七部分是研究结论与展望

研究方法:本文在研究与设计过程中既采用了文献的理论研究,又进行了较多的案例调查,主要运用了以下几种研究的方法:

(1)文献检索法:结合有关对国内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评估体系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分析概述,了解国内外在大学生职业规划评估体系领域的研究成果以及改进方案,运用多学科理论对大学生职业规划评估体系设计进行理论指导。

(2)问卷调查法:设计相关的调查问卷,通过被调查者的问卷回答,分析出对所研究问题有用的数据。本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在一定范围内采取随机抽样的调查方法,了解当代大学生对职业规划评估的态度及情况,了解他们对评估内容的需要以及评估体系设计需要注意的问题。

1.3 创新点

国内外很多学者对职业生涯规划评估体系进行了研究,因此,本文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做了以下两个方面的创新:

1.将大学生职业规划评估体系与柯式评估模型有机结合,深入了解职业规划对大学生的“有效性”,分析影响大学生职业规划有效性大小的影响因素,从中设计出较为合理的评估模型,不断完善大学生职业规划评估体系。

2.利用可量化的指标来评估大学生职业规划的效果,建立切实可行、有效的大学生职业规划评估指标库,在结合每个大学生个性化的基础上设计出一套系统的职业规划评估体系。

2 职业规划评估体系的理论基础和研究综述

2.1 基本理论

职业规划评估体系的基本理论主要包括职业规划的定义、职业规划评估体系的内容以及功能。

2.1.1 职业规划的含义

职业是人们从事的工作所在的行业,它可以维持人们基本的物质需要,作为社会行为的一种表现,使得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得以体现的一种活动方式,它不仅可以作为人们的财务、生活、精神、文化、行为、思想状况的体现,而且也可以体现一个人的社会综合能力表现。

由X的著名学者首先指出来的职业生涯规划,于1908年弗兰克·帕森斯就根据大量年轻人失业的情况,世界上第一个职业咨询机构即波士顿地方就业局,是基于“职业咨询”的概念建立的,而职业指导也逐渐走向标准化、体系化。直到50-60年代左右,在“生涯”的相关概念以被舒伯等人提出以后,职业生涯规划不再被单层面的职业指导所局限,更是指将个体与集体相融合,基于个体的主客观条件对职业生涯的进行判定、研究分析、总结,综合分析与考量个人的爱好、综合素质、性格特点,融合职业倾向和时代特点,使得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得以确定并为之设计出符合目标发展的路径。

2.1.2 内容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重中之重是职业规划评估,大学生职业规划评估体系应从大学生、职业规划指导老师、大学生未来就业的企业三个层面展开,并且每个层面都有其相应的指标并结合可柯式四级评估模型。

2.1.3 功能

(1)职业规划评估根据大学生个体需求和现实的千变万化,将目标与计划在职业发展中不断调整与完善,基于全方位的职业发展做出一个能够实现自我价值的单位选择,不仅是当代大学生的憧憬,而且也是其自我实现人生理想的基础,但此布的迈出对其来说慎之又慎。

(2)职业规划评估对于大学生和企业来说在人岗匹配上占有极大的优势。每个个体、工作都有短板和优势,职业生涯规划的首要环节包括综合分析、明确定位,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方向和职业生涯规划的成败由它决定,故在求职之前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评估,从而对自己有一个准确的自我定位。

2.2 研究综述

职业规划研究主要分为国内以及国外的研究,对此进行国内外研究的综述。

2.2.1 国内研究综述

在二十世纪初职业生涯规划在我国由黄炎培以及部分海归留学生的鼓动下有所前进,但仅限于有关职业知识需求方面的调研和推广,直到二十世纪初在黄炎培、吴延芳、梁启超等人的倡导下才创立了 “中华职业教育社”,其以沟通交流教育与职业教育为主要的,揭示了要达到这样目标的职业教育思想体系,即“没有工作的人尽快有工作,有工作的人要开心的工作”。直到后来邹稻奋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之后的一段时间内,编译了以下基本著作:《职业心理学》、《职业指导》、《职业教育研究》,这几本著作是我们过关职业最早的研究,但随着后来我国实行高校分配制度,从而高校毕业生不需要自己寻找工作致使职业生涯规划陷入停滞阶段。

直到二十世纪末各高校不断扩大招生,由于大学生的迅速暴增,导致毕业后工作压力节节攀升,有部分高校才开始重新关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计划与执行,让职业规划的设计与实践也有了更宽阔的发展空间。国内高校的研究人员逐渐向国外研究学习引入相关的理论并在后期的实践得以运用和发展,形成了一定的理论雏形就我国大学生地职业生涯指导方面。而在这一过程中扮演者至关重要作用的罗双平由于对整个职业生涯做过规范、系统、深入的研究,因此在相关的比较分析概述之后后得出相当一部分成果。

职业规划从西方引入到罗双平开始对此有所研究渐渐发展,我国即使在职业生涯规划方面较晚才开始研究发展,但整个发展方向不可逆转,而且我们也不能照抄照搬西方相关思想,应该在研究、学习接受相关思想文化的同时,必须要对自身的体系制度加以革新和发展,从中探寻出一条符合中国特色的职业生涯道路。

2.2.2 国外研究综述

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的萌芽是在二十世纪中期西方欧X家开始的,而就业指导的概念是X的帕金斯学者最早提出来的。帕金斯作为就业指导理论的吹哨人,他曾在波士顿推广就业指导方面的理论,并为此出版了《选择职业》。

在整个职业规划的发展过程中,X一直走在前列,其学者在就业指导策略和职业规划指导理论领域中一直靠前。20世纪中叶心理学家罗杰斯开始使得职业指导发生了质的变化,由单方面的指导转向多方面的指导,向着人性化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人的价值的体现。

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从萌芽到体系的完善,直到20世纪80年代许多教辅机构生涯规划作为教育培训的极其重要组成部分。最终生涯认知理论考虑到了联系和发展的问题即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这不仅仅考虑了心理因素的影响,还考虑了个人生活的社会环境的影响,故将职业选择视作动态发展的系统。

3 职业规划评估体系设计

3.1 内部环境

对于每个大学生来说职业生涯将陪伴他的一生走下去,无论是在探寻职业阶段还是选择职业的阶段,亦或是正在工作的阶段还是工作结束的阶段,我们每个个体的职业生涯受到各种不同因素的影响而产生不同的效应,总的来说主要受到以下三个可能因素的影响:

(1)个人因素

首先在职业生涯中起着奠基作用的是个人因素,它会对个体的发展趋势产生影响,个人因素包括年龄、教育、健康、性别、自我价值观等一系列因素,而X的一些学者认为个人愉快原则与实事求是原则相融合的结局是职业选择,是个人在性格与冲击撼动的引导下,抉择出其性格与冲动同时满足的职业。

(2)社会因素

对每个个体的职业生涯方向及发展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的是社会因素,在对社会的环境分析归纳以后,通过所在地域的财政、经济、法律建设发展趋势从中探寻各种可发展的机遇,故对职业生涯有深远意义的社会因素主要包含:所处社会层次、地区经济状况、文化氛围、价值观念等,深入分析影响职业发展的社会环境因素不仅可以使我们计划出我们自身切实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也可以使我们在变化莫测的社会环境中逐渐取得职业生涯的新发展。

(3)环境影响

对个人的职业有着或多或少的影响的是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影响人们选择所从事的行业,从而造成人生的发展轨迹的改变,而环境因素又分为地理、行业、企业内部环境等。

3.2 评估体系构成要素

评估体系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评估的主体和客体、评估目标、评估原则、评估体系内部逻辑关系等。

3.2.1 评估主体和客体

(1)大学生职业规划者

(2)职业规划课程的指导老师

(3)大学生未来就业的企业

3.2.2 评估目标

(1)大学生职业规划评估体系是大学生在自我认知的基础上,基于自己的专业以及擅长的方面,对所处社会与市场环境的综合之后,对未来要大道的人生目标及职业所做的全方位的方案策略评估。大学生能够利用职业规划评估体系认清自我,准确定位自己的价值,对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不断进行调整,树立一个切实可行的目标,对自己未来想要从事的行业及职位进行自身精准定位,综合分析自己是否符合要求,从中调整适应,探寻符合自身职业发展的路径。探索自己的潜力并发掘,增强自己的优点,提高市场竞争力。

(2)大学生职业规划评估体系对职业规划指导老师而言,可以通过该体系发现职业规划培训课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不断地改进,加强职业规划指导老师思想意识上的重视,并形成系统的职业规划评估体系。

(3)大学生职业规划评估体系对大学生未来就业的企业而言,能够将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要有机地结合起来,优化高校的人才培养计划,增强大学生对自身在就业企业中的定位,优化企业的人才储备,提高人才招聘的效率,降低企业人才招聘的成本,将企业的人才需求与大学生自身的职业发展需要更加契合的联系起来。

3.2.3 评估原则

(1)客观性:评估体系的评估主客体在进行分析评估的时候,必须要持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的态度,切勿主观臆断,从而真实的反映出职业规划的成效;

(2)实用性:评估不能两极分化,既不能为了所谓的外在美观把职业规划评估体系的评估变成纯理论的科学研究,也不能把问题复杂化导致评估成本、费用和时间负担太重,要使得三者和谐统一。

(3)连续性:只有长远的、持续的评估才能在职业生涯中发挥效用,给大学生、职业规划指导老师、企业带来有益的推动。

(4)相符性:评估要与各个层面的目标相符、与实际相符合、与教学方针相符合、与职业规划者的水平相符合,在研究评估体系之前,对制定的评估方案要细心认真考察,对于评估体系在实际中的顺利操作与运用有重要的影响。

(5)可靠性:评估结果要切实可靠的,切勿具有太大的随机性、特殊性而独树一帜。

3.2.4 评估体系内部逻辑关系

大学生职业规划评估体系研究

  图3-1 评估体系内部逻辑图

  根据评估体系内部逻辑关系(见图3-1),运用柯式评估模型对大学生职业规划的效果进行评估,主要分为四个方面的内容:反应评估、学习评估、行为评估和成果评估。

(1)反应层评估内容是评估参与职业规划培训的大学生对本次职业规划的满意程度,关注职业规划者的反应和感受。本阶段评估主要以使用发放满意度调查表的方式进行。

(2)学习层评估内容是检测在职业规划之后,大学生职业规划者是否在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工作态度等方面得到锻炼提升,分析他们是否学到东西以及真正学到的东西。

(3)行为层评估内容是职业规划指导老师为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后,其行为与意识的改变,符合了本次对大学生职业规划的评估内容。通过对大学生在职业规划后的评估,让他们更能贴合实际、符合自身发展的投入到接下来的学习和工作当中,实现高质量的就业的同时实现自身的价值,更利于职业规划指导老师从中得到有利于大学职业规划体系改进的措施及方案等。

(4)成果层评估内容是从企业宏观去考察,大学生职业规划评估对大学生和企业带来的改变效果。(见表3-1)

3-1柯氏评估模型

评估级别 主要内容 可以询问的问题 衡量方法
反应层评估 参与职业规划培训的大学生对本次职业规划的满意程度 1.您在职业规划培训中印象最深刻的是?

2.您认为职业规划对自己的人生目标是否有指引作用?

3.您认为在职业规划中能否带动您学习的积极性?

4.您对职业规划指导老师有什么看法?

5.您对大学生职业规划有何改进的意见?

6.您是否会持续进行职业规划评估再优化?

1.访谈法

2.问卷调查法

3.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

4.比较评估法

学习层评估检测在职业规划之后,职业规划者(大学生)是否在知识、技能、态度等方面得到提高1.是否有效利用职业规划明确发展方向?

2.是否在职业规划过程中不断提高所需知识、技能?

3.做了职业规划后,是否对自己的人生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行为层评估职业规划指导老师为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后,其行为与意识的改变1.做了职业规划的学生在学习或是实习当中是否有明显的提升?

2.做了职业规划的学生与之前对比目标、积极性是否有变化?

3.做了职业规划的学生是否有意识、有行动的提高某方面的能力或技能?

成果层评估大学生职业规划评估对大学生和企业带来的改变效果1.您是否有根据自身的职业规划去找符合您发展需求的企业?

2.您在企业中是否有结合企业的人才需求和发展计划,评估调整自己的职业规划?

3.您的职业规划是否提高了您的工作效率?

4.您的职业规划是都促进了工作的积极性?

5.您觉得职业规划评估优化对您学习和就业产生了多大的影响?

3.2.5 评估体系构建

大学生职业规划评估体系主要针对三个层面进行分析,分别是职业规划者(大学生)、职业规划指导老师、大学生未来就业的企业,根据不同层面,分析其所在层面的关键评估要素,进而分析每个要素下可量化的关键评估指标。最后,综合各个层面的指标库,得到一个较为完整的大学生职业规划评估体系。(见图3-2)

大学生职业规划评估体系研究

  图3-2评估体系图

  3.2.6 评估体系实施

大学生职业规划评估体系的实施,首先是要确定评估层面,其次根据根据该层面主体的具体情况选择关键的评估要素,进而选择与之相适应的关键的评估指标,根据自身情况反应各指标值,综合计算各指标,汇总后将信息反馈至该层面的主体或是对其有影响的其他层面,从而不断调整优化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质量。(见图3-3)

大学生职业规划评估体系研究

  图3-3评估体系实施流程图

  4 职业规划评估体系的构建

4.1 设计职业规划评估体系

职业规划评估体系主要包括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体系的构建、指标的解释以及方法的选择。

4.1.1 职业规划评估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

(1)可行性:有理有据的大学生职业规划评估体系,而非理想化的体系,否则将不能够适应大学生职业规划。

(2)科学性:在科学理论的引领下的大学生职业评估体系,遵循客观的科学评估的过程,评估采用科学思维方式。

(3)动态性:大学生职业规划评估体系是未来职业规划评估参考的依据,涵盖多种多样的因素,故应设计灵活性强的规划。

(4)实用性:与实际的大学生职业规划相融合,能够评估大学生职业规划有效性的同时不断地优化职业规划,达到其实用的原则。

(5)可量化:大学生职业规划评估体系可将不同评估层面的主要影响因素作为评估指标进行量化分析。

4.1.2 职业规划评估体系的构建

(1)确定关键评估层面

职业规划人(大学生)、职业规划指导老师、大学生未来就业企业

(2)确定关键评估要素(见图4-1)

职业规划人(大学生)关键评估要素:

职业目标评估、职业策略评估、职业路径评估、职业能力评估

职业规划指导老师关键评估要素:

指导老师评估、指导内容评估、指导效果评估

大学生未来就业企业关键评估要素:

工作目标评估、工作稳定性评估、工作效率评估、员工关系评估、工作满意度评估

大学生职业规划评估体系研究

  图4-1关键评估要素总图

  (3)确定关键评估指标

关键评估层面:职业规划人(大学生)

关键评估要素:职业目标、职业路径、职业策略、职业能力

对应关键评估指标:目标清晰度、目标可行度、目标契合度、目标执行度、自我认知度、路径匹配度、需求平衡度、策略合理度、策略灵活度、能力匹配度、能力提高度、能力发展度(见图4-2)

大学生职业规划评估体系研究

  图4-2 职业规划人关键评估要素图

  关键评估层面:职业规划指导老师

关键评估要素:指导老师、指导内容、指导效果

对应关键评估指标:课程交流度、教师专业度、课时安排合理度、课堂活跃度、内容适合度、内容讨论度、课程实施度、学生提高度、规划调整度(见图4-3)

大学生职业规划评估体系研究

  图4-3 职业规划指导老师关键评估要素图

  关键评估层面:大学生未来就业企业

关键评估要素:工作目标、工作稳定性、工作效率、员工关系、工作满意度

对应关键评估指标:目标达成度、目标匹配度、难度适合度、离职率、岗位变换度、工作信心度、任务完成度、投入产出比、相处融洽度、合作契合度、薪酬满意度、发展空间满意度、自我价值体现度(见图4-4)

大学生职业规划评估体系研究

  图4-4 就业企业关键评估要素图

  4.1.3 职业规划评估体系指标的解释

4-1职业规划评估体系指标表

关键评估层面 关键评估要素 关键评估指标 具体内容
职业

规划人

(大学生)

职业目标目标清晰度职业规划中所设定的目标是否清晰、明确?
目标可行度职业规划中所设定的目标是否有实现的可能?
目标契合度职业规划中设定的目标是否能与自身实际相结合?
目标执行度职业规划中所设定的目标是否能够执行?
职业路径自我认知度是否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定位?
路径匹配度所设定的职业发展路径是否符合自身实际情况?
需求平衡度职业规划中的路径是否符合自身发展需求?
职业策略策略合理度职业规划中的策略是否切实可行?
策略灵活度职业规划中的策略是否能适时灵活调整?
职业能力能力匹配度职业规划是否与自身能力相匹配?
能力提高度职业规划是否能促进能力的提高?
能力发展度职业规划是否留有足够的能力发展空间?

续表4-1

职业规划

指导老师

指导老师课程交流度职业规划课程交流是否深入、准确?
课时安排合理度职业规划课程时间安排是否合理?
教师专业度指导老师是否能给出专业的指导意见引导?
课程活跃度职业规划课程是否活跃、轻松?
指导内容内容适合度职业规划课程内容的符合与个人特点的符合程度?
内容讨论度职业规划课程内容讨论的深度和广度?
指导效果课程实施度职业规划可能进行和实施的进度?
学生提高度职业规划课程后学生各方面是否有改变、提高?
规划调整度职业规划课程后,是否根据实际实际情况适时调整规划内容?
大学生未来

就业的企业

工作目标目标达成度工作目标在职业规划目标中的达成程度?
目标匹配度工作目标是否符合职业规划的发展目标?
难度适合度工作目标的难度是否适合自身的实际情况?
工作稳定性离职率是否有离职的意向或行为?
岗位变换度岗位是否经常变换?
工作信心度对所从事工作是否有信心?
工作效率任务完成度工作任务是否能按时、按要求完成?
投入产出比工作投入资源是否与产出成果相匹配?
员工关系相处融洽度与其他员工相处是否愉快?
合作契合度与其他员工工作合作是否顺利?
工作满意度薪酬满意度薪酬是否有达到职业规划的预期薪酬?
发展空间满意度该岗位的发展空间是否符合职业规划的发展需要?
自我价值体现度该岗位是否能感受到自我价值?

4.2 职业规划评估方法的选择

根据职业规划的目的和内容,选择评估的方法,对不同的职业规划评估层面可以采取不同的评估方法。通常情况下,在大学期间制定的职业规划,并明确职业规划的目标和内容、职业发展路径、职业发展策略等等。在制定职业规划的时候就要明确职业规划评估的方法。每经过一个阶段后,依据发展的目标对职业规划进行有效评估。

大学生职业规划评估的方法是大学生对职业规划的反应、对职业规划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估的方法,主要是问卷调查法,职业规划课程结束后,针对职业规划的内容、职业规划指导老师、职业规划过程中的气氛、组织、工作等等进行现场答卷。职业规划者的行为上的改变和工作绩效是否提高的评估方法,主要包括:

考察比较法、访谈法、工作绩效评估法。

5 调查问卷分析

5.1 调查区域及对象的确定

首先确定调查区域为广东药科大学中山校区,调查对象为广东药科大学的学生。目前学校的在校学生约为9000人,包含医药、文理等各个学科,具备一定的综合性。

选择其作为调查区域以及对象的意义和作用:首先,它作为综合性的医药类本科大学,具有本科大学的普遍相似性,例如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资源、学习能力、适应能力等;其次,它所涉及的学科专业范围较广,包括医药、经济、管理、化工、食品、信工等,具有本科大学专业的典型性。基于此,该调查范围及对象作为当代大学生职业规划评估体系的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并对此提出一些有参考性的建议。

5.2 研究调查问卷问题及其假设

此部分内容主要包括:问卷问题设计、问卷结构设计、问卷总体假设。

5.2.1 问卷问题设计

当代大学生职业规划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为了更好的收集到关于当代大学生职业规划的现状调查数据,此次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问卷调查:

第一,大学生的基本情况。

第二,大学生对职业规划培训的态度。

第三,大学生职业规划目标的自身契合度。

第四,大学生职业规划发展的实现度。

第五,大学生职业规划发展的自我提升度。

第六,大学生职业规划对工作的促进度。

5.2.2 问卷结构设计

问卷设计的目的在于了解当代毕业的大学生在就业时的职业规划培训的作用。为了方便调查和填写,问卷题目设计主要以选择题为主,共设计15道题,其中14题单项选择题和1题多选题,为了更加有助于文章的研究和更好的分析数据,问卷共分为两大部分:第一大部分是问卷参与者的基本信息情况,包括性别、所在年级,合计两道题目;第二大部分目的在于了解分析当代大学生对职业规划培训的态度,这一部分主要分为两个小部分,分别是否认为有必要进行职业规划培训和是否进行过职业规划培训,合计2道题目;第三大部分目的在于了解当代大学生职业规划培训对职业发展的促进度、契合度以及发展度。为了方便分析数据,对第二、三部分采用五段法,具体分为“非常不同意”、“比较不同意”、“一般”、“比较同意”、“非常同意”这五个选项。以下是问卷的详细内容(标准问卷见附录一):

第一部分:大学生的基本情况

①您的性别?

②您所在的年级?

第二部分:大学生对职业规划培训的态度。

③您认为职业生涯规划培训是否有必要?

④您是否进行过职业生涯规划培训?

第三部分:大学生职业规划培训对职业发展的促进度、契合度和发展度。

⑤职业规划中所设定的目标很清晰。

⑥职业规划中所设定的目标与自身实际契合。

⑦职业规划所设定的目标会实现。

⑧您非常清楚自己的能力、性格等方面的优势和劣势。

⑨您在职业规划和执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主要有哪些?

⑩职业规划能够促进您的能力提高。

⑪职业规划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

⑫职业规划培训内容与个人需求、特点符合。

⑬职业规划培训后较之前有所提高。

⑭目前所从事的工作符合自己的职业发展。

⑮您对目前的工作很满意。

5.2.3 问卷调查总体假设

假设一:大学生职业规划培训与大学生工作满意度显著相关。

假设二:大学生职业规划培训中目标清晰度、自身契合度、自我认知度、灵活调整度与职业规划培训后的提高度之间存在相关关系。

5.3 调查过程

调查的过程包括:调查的目的、意义、调查前的准备工作、调查方法、调查地点和调查对象。

5.3.1 调查目的

(1)调查当代大学生职业规划的基本情况。

(2)发现影响当代大学生职业规划的主要原因。

(3)为大学生如何提高职业规划成效提供参考。

(4)为大学职业规划教育课程提供借鉴的意义。

5.3.2 调查意义

95后大学生作为新一代的就业主体,具有较高的流动性。人才的流动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可以为企业带来新思想、涌入新血液,提高企业的灵活性等;但另一方面人才的流动对企业造成了较大的压力及负面影响,大学生的流动频率增加了企业的人力资本投入以及企业的工作效率和核心竞争力。因此,本调查对当代大学生实习职业规划评估体系进行研究,层层分析大学生职业规划的影响因素,从中发现针对大学生本身、职业规划指导老师、企业的影响因素,为职业规划指导老师提供针对大学生职业规划建议的分析报告,使学校能够顺应时势,掌握当代大学生的职业发展,提前制定出适合大学生职业发展规划的相关课程;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一个参考,规划自身的职业发展。

5.3.3 调查前准备工作

(1)在中国教育局官网了解到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的相关信息。

(2)深入分析问题,制定出合理的调查问卷。

(3)打印好填写调查问卷的二维码以及打印几份调查问卷的原稿。

5.3.4 调查方法、地点和对象

调查方法:网上问卷调查为主,访谈相关学生为辅。

调查地点:广东药科大学中山校区

调查对象:广东药科大学中山校区学生

5.4问卷分析

本次问卷发放主要通过网上填写的方式来进行调查,样本主要来自于广东中山的广东药科大学。调查过程中共收到问卷111份,其中有效问卷105份,无效问卷6份,有效率为94.5%。

5.5 调查结果分析

为了方便分析数据,对第二、三部分采用五段法,具体分为“非常不同意”、“不同意”、“不确定”、“同意”、“非常同意”这五个选项。

调查对象的性别基本情况如下所示:(见图5-1)

大学生职业规划评估体系研究

  图5-1性别比例图

  从图可以看出,本次调查的有效对象中女生较多,为71人,占比为67.62%,男生较少,为34人,占比32.38%。

调查对象的年级基本情况如下所示:(见图5-2)

大学生职业规划评估体系研究

  图5-2年级分布图

  从图可以看出,本次调查的有效对象中准备毕业的人数较多,即大四的有52人,占比为49.5%,次之大三的人数为20人,占比19.0%,已毕业的人数为19人,占比18.1%,大二的人数为10人,占比9.5%,大一的人数较少,为4人,占比3.8%。

调查对象的对职业规划培训的态度如下所示:(见图5-3)

大学生职业规划评估体系研究

  图5-3职业规划必要性图

  从图可以看出,本次调查的105名有效对象中全部均认为有必要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培训,也可以看出XXX的大学生对职业规划培训的重视有所提高。

调查对象的职业规划培训情况如下所示:(见图5-4)

大学生职业规划评估体系研究

  图5-4职业规划培训情况图

  从图可以看出,本次调查的105名有效对象中有64位同学进行过职业生涯规划培训,约占总人数的60.95%;有41位同学未进行过职业生涯规划培训,约占总人数的39.05%,总体来说,进行过职业规划培训的同学要多于未进行过职业规划培训的同学。

调查对象的职业规划目标清晰度设定情况如下所示:(见图5-5)

大学生职业规划评估体系研究

  图5-5职业规划设定目标清晰度图

  从图可以看出,本次调查的105名有效对象中有12名同学进对自己职业规划的目标非常清晰,有28名同学对自己职业规划的目标比较清晰,有50名同学对自己的职业规划目标清晰度一般,有12名同学对自己的职业规划目标比较不清晰,有3名同学对自己的职业规划目标非常不清晰。从数据上看,对自己职业规划目标非常清晰以及比较清晰的约占38.1%,对自己职业规划目标比较不清晰以及非常不清晰的约占14.29%,可以看到很多同学对自己的职业规划目标不是特别清晰,需要不断的提高。

调查对象的职业规划目标与自身实际契合情况如下所示:(见图5-6)

大学生职业规划评估体系研究

  图5-6目标与自身契合情况图

  从图可以看出,本次调查的105名有效对象中有1名同学所设定的职业规划目标与自身非常不契合,有12名同学所设定的职业规划目标与自身比较不契合,有46名同学所设定的职业规划目标与自身契合度一般,有39名同学所设定的职业规划目标与自身比较契合,有7名同学所设定的职业规划目标与自身非常契合。总体来看,所设定的职业规划目标与自身非常契合以及比较契合的约占43.81%,所设定的职业规划目标与自身非常不契合以及比较不契合的约占12.38%,故大部分同学在设定目标时都会与实际相契合考虑。

调查对象的职业规划目标实现情况如下所示:(见图5-7)

大学生职业规划评估体系研究

  图5-7职业规划目标实现情况图

  从图可以看出,本次调查的105名有效对象中,有2名同学对自己所设定职业规划目标表示非常不可能实现,约占总人数的1.90%;有10名同学对自己职业规划所设定的目标表示比较不可能实现,约占总数的9.52%;有57名同学表示自己职业规划所设定的目标实现的可能性一般,约占总人数的54.29%;有34名同学表示自己职业规划所设定的目标比较可能实现,约占总人数的32.4%;有2名同学表示自己职业规划所设定的目标非常可能实现,约占总人数的1.90%。从总数据来看,大学生对自己职业规划所设定的目标。实现的可能度较大。

调查对象的自我认知情况如下所示:(见图5-8)

大学生职业规划评估体系研究

  图5-8自我认知情况图

  从图可以看出,本次调查的105名有效对象中,有4名同学对自己的能力、性格等方面的优劣势非常不清楚,约占总人数的3.81%;有11名同学对自己能力、性格方面的优劣势比较不清楚,约占总数的10.48%;有44名同学对自己的能力、性格等方面的优劣势的清楚度一般,约占总人数的41.90%;有38名同学对自己的能力、性格等方面的优劣势比较清楚,约占总人数的36.19%;有8名同学对自己的能力、性格方面的优劣势非常清楚,约占总人数的7.62%。从总数据看,当代大学生对自己能力、性格等方面的优劣势较为清楚。

调查对象的职业规划执行中的困难情况如下所示:(见图5-9)

大学生职业规划评估体系研究

  图5-9职业规划和执行中的苦难情况图

  从图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在职业规划和执行的过程中遇到的主要有职业目标不明确、实际技巧和经验不足、专业知识不足、意向岗位竞争力太大、企业要求太高、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以及其他因素,而在105名有效的调查对象当中,职业目标不明确、技巧和经验不足、专业知识不足、意向岗位竞争力太大占比较大,而企业要求太高、没有找到适合自己岗位及其他因素的占比相对较少。其中职业目标不明确排列第三,也可知职业规划对当代大学生的重要性。

调查对象的职业规划对能力提高情况如下所示:(见图5-10)

大学生职业规划评估体系研究

  图5-10职业规划对能力提高情况图

  从图可以看出,在105名有效调查对象当中,有2名同学表示职业规划培训不能够提高自身的能力,约占总人数的1.90%;有2名同学表示职业规划基本没有提高自身的能力,约占总人数的1.90%;有33名同学表示职业规划对自身能力的提高度一般,约占总人数的31.43%;有50名同学表示职业规划对自己自身的能力基本有提高,约占总人数的47.62%;有18名同学表示职业规划对自身能力提高较多,约占总人数的17.14%。从总数据来看,职业规划对自身能力基本有提高,占比最大,可看出职业规划对当代大学生能力的提高程度较大。

调查对象的职业规划调整的灵活情况如下所示:(见图5-11)

大学生职业规划评估体系研究

  图5-11 职业规划灵活调整情况图

  从图可以看出,在105名有效调查对象当中,有1名同学对自己职业规划的情况不能灵活的调整,约占总人数的0.95%;有2名同学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比较不能灵活调整,约占总人数的1.90%;有34名同学表示对自己职业规划的实际情况调整度灵活度一般,约占总人数的32.38%;有53名同学表示对自己职业规划与实际情况能够比较灵活调整,约占50.48%;有15名同学表示自身的职业规划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非常灵活的调整,约占总人数的14.29%。从总数据来看,当代大学生对自身职业规划与实际情况比较灵活调整占比最大,超过一半比例,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对自身职业规划的灵活度较高。

调查对象的职业规划培训内容与需求、特点符合情况如下所示:(见图5-12)

大学生职业规划评估体系研究

  图5-12职业规划与自身需求、特点的符合情况图

  从图可以看出,在105名有效调查对象中,有1名同学表示职业规划培训的内容与个人需求、特点非常不符合,占总人数的0.95%;有3名同学表示其职业规划培训内容与自身需求、特点比较不符合,约占总人数的2.86%;有42名同学表示自身职业规划培训的内容与个人需求、特点的符合度一般,约占总人数的40%;有49名同学表示职业规划培训的内容与个人需求、特点符合比较符合,约占总人数的46.67%;有10名同学表示职业规划培训内容与个人需求、特点非常符合,约占总人数的9.52%。从总数据来看,职业规划培训内容与个人需求、特点比较符合占比最高,接近一半,可以看出职业规划培训的内容与当代大学生的需求和特点较为符合。

调查对象的职业规划培训后的提高情况如下所示:(见图5-13)

大学生职业规划评估体系研究

  图5-13职业规划培训后提高情况图

  从图可以看出,在105名有效调查对象当中,有1名同学认为职业规划培训后并没有提高,约占总人数的0.95%;有2名同学认为职业规划培训后比较没提高,约占总人数的1.90%;有45名同学认为职业规划培训后提高度一般,约占总人数的42.86%;有50名同学认为职业规划培训后基本有提高,约占总人数的47.62%;有7名同学认为职业规划培训后有较大的提高,约占总人数的6.67%。从总数据来看,职业规划培训后基本有提高的人数占比最多,将近一半。可以看出职业规划培训对当代大学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调查对象的所从事工作与自身职业发展的符合情况如下所示:(见图5-14)

大学生职业规划评估体系研究

  图5-14所从事工作与自身发展符合情况图

  从图可以看出,在105名有效调查对象当中,有2名同学认为目前所从事的工作与自身职业发展非常不符合约占总人数的1.90%;有11名同学认为目前所从事的工作与自身职业发展比较不符合,约占总人数的10.48%;有52名同学认为目前所从事的工作与自身职业发展符合度一般,约占总人数的49.52%;有38名同学认为目前所从事的工作与自身职业发展比较符合,占总人数的36.19%;有2名同学认为目前所从事的工作与自身职业发展非常符合,约占总人数的1.90%。从总数据来看,目前所从事工作与自身职业发展符合度一般占比最高,比较符合次之,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目前所从事的工作与自身职业发展比较符合。

调查对象的对目前工作满意情况如下所示:(见图5-15)

大学生职业规划评估体系研究

  图5-15对目前工作满意情况图

  从图可以看出,在105名有效调查对象当中,有2名同学对目前工作非常不满意,约占总人数的1.90%;有14名同学对目前工作比较不满意,约占总人数的13.33%;有59名同学对目前的工作满意度一般,约占总人数的56.19%;有29名同学对目前的工作比较满意,约占27.62%;有1名同学对目前的工作非常满意,约占总人数的0.95%。从总数据来看,对目前工作的满意度一般占比最高,次之是对目前工作比较满意,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对目前的工作满意度是一般。

5.5.1 大学生职业规划培训各个影响因素分析

  表5-1相关性分析表

大学生职业规划评估体系研究

由(见表5-1)相关性分析可知,当代大学生对目前工作的满意度与职业规划中设定的目标的清晰度、职业规划中所设定的目标与自身实际的契合度、职业规划所设定的目标的实现度、对自己能力、性格等方面的优劣势的清晰度、职业规划对自身能力的提高度、职业规划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的灵活度、职业规划培训内容与个人需求、特点的符合度、职业规划培训后的提高度、所从事的工作与自己的职业发展的符合度的相关系数值分别为0.360、0.416、0.501、0.469、0.326、0.323、0.273、0.360、0.676,并且呈现出0.01水平的显著性。因而说明对目前工作的满意度与职业规划所设定的目标的清晰度、职业规划中所设定目标与自身的契合度、职业规划所设定目标的实现度、规划对自身能力的提高度、职业规划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灵活度、职业规划培训内容与个人需求、特点的符合度、职业规划培训后的提高度、所从事工作与自己职业发展的符合度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表明假设一成立,大学生职业规划培训与大学生工作满意度显著相关。

  表5-2相关性分析表

大学生职业规划评估体系研究

由(表5-2)相关性分析可知,职业规划培训后的提高程度与职业规划所设定的目标的清晰度、职业规划中所设定目标与自身实际的契合度、职业规划所设定的目标的实现度、对自己的能力、格等方面优劣势的清晰度、职业规划对能力的提高度、职业规划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的灵活度、职业规划培训内容与个人需求、特点的符合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69、0.475、0.390、0.461、0.526、0.494、0.478,并呈现出0.01水平的显著性。因而说明职业规划培训后的提高程度与职业规划所设定目标的清晰度、职业规划所设定目标与自身实际的契合度、职业规划所设定的目标的实现度、对自己能力、性格等方面优劣势的清晰度、职业规划对能力的提高度、职业规划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的灵活度、职业规划培训内容与个人需求、特点的符合度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表明假设二成立,大学生职业规划培训中目标清晰度、自身契合度、自我认知度、灵活调整度与职业规划培训后的提高度之间存在相关关系。

5.6 建议

基于以上当代大学生职业规划对职业发展的影响分析,为了更好的促进大学生的职业发展以及促进高校的职业规划课程的完善,提高当代大学生就业的满意度。以及自身发展的契合度。针对大学生和高校职业规划培训方面提出以下针对性的建议。

5.6.1大学生方面

首先要对职业规划培训树立正确的认识,需要重视职业规划在职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其次是对自我有一定的认知,对自身的优势、劣势以及潜力方向有一定的认识,再者在设定职业规划目标时,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以及特点、发展潜力去设定目标,并且是有一定实现可能的目标,最后职业规划需要一定的灵活性,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做一些调整,最终不断地促进自身的职业发展,更好地走向社会、适应社会。

5.6.2职业规划培训课程方面

首先,在职业规划培训课程方面需要制定更个性化以及符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的课程,其次在课程的内容以及时间安排上需要通过调查询问学生的一个需求,再进行合理的制定,使课程更加地契合每一个学生,最后在职业规划培训课程方面需要不断地对学生进行后期跟进调查,在跟进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培训课程不断地改善、不断地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6 结束语

由于这个案例分析的案例较少,调查的范围仅限于广东药科大学的部分在校大学生,因此范围比较窄。其次,由于环境、机会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加之本文作者水平有限,这个体系的一些影响因素都是比较粗糙的。最后,从三个不同的层面建立出这个体系的指标库,个人的主观因素还占由一定空间。以上都是该体系的不足之处,在以后的评估中,会考虑扩大体系中指标体系的样本,并结合现实情况对体系进一步的改进,以使得评估的结果更客观、更科学。

参考文献

[1]陈丽.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综合评价模型[D]. 华中师范大学, 2008.

[2]孙丽华. 从职业生涯规划书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J]. 教育与职业, 2008, (29): 97-98.

[3]史纪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及优化[D].南京师范大学, 2012.

[4]胡英, 霍得才. 就业指导老师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作用[J]. 管理观察学, 2010, (19): 185-186.

[5]宣仲良, 杨永娟. 职业生涯规划个体自我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J]. 职业技术教育, 2008, (20): 90-91.

[6] 邢宇.职业规划课程培训对促进大学生职业规划的研究[D]. 山西医科大学, 2011.

[7] 谢伟. 建立高校职业规划体系[J]. 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7, (12): 30-31.

[8] 何波. 中西方大学生职业规划体系构建对比分析及借鉴意义[J]. 青年文学家, 2013, (35): 177-179.

[9] 罗锋. 高校大学生职业规划体系构建[J].职业, 2013, (1): 108.

[10] 傅思雯. 大学生职业规划与指导体系的多元构建[D]. 复旦大学, 2009.

[11] 林雪贞. 构建大学生职业规划体系的新思维[J]. 教育教学论坛, 2012, (29): 192.

[12] 曾红艳.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体系及相关问题研究[J]. 赤子, 2018, (16): 69-70.

[13] 钱璐,李晓星.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实践教学模式探讨[J]. 学生工作, 2014, (12): 228-229.

[14] 景春波.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问题研究[D]. 长春理工大学, 2015.

[15] 顾程. 企业参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研究[D]. 北京化工大学, 2016.

[16] 李慧. 创新发展理念下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8, 1(18): 44-46.

[17]Singh H,Greenhaus J H.The relation between career decision making rategies and person job fit.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2004,64(1):198-221

[18] Germeijs V,Boeck P D.Career indecision:three factors from decision theory.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2003,62(5):11-25

大学生职业规划评估体系研究

大学生职业规划评估体系研究

价格 ¥9.90 发布时间 2023年2月18日
已付费?登录刷新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打字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09274.html,

Like (0)
打字小能手的头像打字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3年2月18日
Next 2023年2月18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