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马东曾经在央视担任过主持人和总导演,近些年以主持人身份进入《奇葩说》,一个纯网络自制的谈话类节目。同一个人,同样担任主持人身份,但是在传统媒体的节目中和网络自媒体平台节目中,马东的语言风格却截然不同,不同于在传统媒体里中规中矩的语言风格,本片论文意在研究马东在网络自媒体平台节目的说话方式语言风格,分析他吸引人的点。
关键词:奇葩说;主持人语言
一、节目概述
(一)《奇葩说》节目介绍
《奇葩说》是一档网络自制的说话类达人秀,号称是一个“严肃的辩论节目”。因其受众群体定位为“90”后的年轻人,所以它的语言风格整体趋向于网络化、大众化;节目以辩论作为载体,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所谓的“奇葩”天马行空的思维进行正能量的传播;由现场观众进行实时投票,将辩论结束后的票数和开始前相比,两次得分差高的队伍获胜。
节目由主持人、导师、嘉宾、观众、主力辩手和后排突袭团构成。节目内容分为三个板块,开头一个小话题引起主持人、导师和嘉宾的头脑风暴,引出每期辩题;第二部分八位主力辩手进行辩论,后排突袭团进行奇袭;第三部分也是整期节目的点睛之笔,两方导师对本场辩论的观点做提炼、总结和升华。
(二)马东在节目中的作用
《奇葩说》作为一档网络语言类辩论节目,在辩场上正反双方的观点很可能随着某方的阐述而呈现一片倒的局面,而作为主持人的马东则要明确把控观点平衡的这个度。
在观看和分析节目过程中发现,当前网络节目主持人的风格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沉稳简约型、纪实故事型、幽默诙谐型等。综合来说,主持人的主持风格和在节目中体现的作用一般是根据节目所需的风格和当期节目主体进行变化形成的。综合《奇葩说》之中的马东的作用来看,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诙谐幽默,随机应变打破尴尬局面
在《奇葩说》节目录制过程中,由于所选嘉宾都是语言相对犀利的人才,因此,主持人如何在出现尴尬局面过程中通过诙谐的方式来实现破局就显得十分重要。在辩题“长生不老到底是不是一件好事”节目里,奇袭环节里马薇薇和蔡康永接连对柏邦妮发起提问,从一开始还能辩上几句到最后被只能重复说“康永老师太厉害了”,这时场面一度陷入尴尬之境,而马东立刻出声打破这个僵局,他通过说出对辩题的理解化解了柏邦妮无言以对的尴尬。这样既缓和了现场氛围也又为大家创造一个新角度去思考这个辩题,而不会产生观点一片倒的局面。
(2)掌控节目节奏,调动节目氛围
语言类的节目中节奏的掌握是至关重要的,辩手在辩论中出现带跑题、阐述方式过于官方学术性语言等时候,马东会第一时间敲响手里的小木鱼及时打断辩手,提醒他注意自己的表达方式。
在“老婆收入高我三倍,还该在一起吗”辩题里,陈铭借用几篇论文来阐明自己观点:“这些论文得出了什么结论,我把它归纳了一下。当女性收入超过家庭总收入百分之五十时,婚姻质量开始下降;女性相对收入越高,婚姻幸福感越低、婚姻互动越少、婚姻冲突和问题越多……”在陈铭照本宣科还没有说完马东立刻以调侃的方式打断“咱们不带这样的啊,咱们玩辩论你这……”,他在暗示陈铭表达观点的方式不对,赶紧换一种通俗易懂大家都能理解的说话方式。所以马东作为主持人经常会以调侃无伤大雅的方式无形中把控着辩论的节奏,也是在拿捏着整体节目的节奏快慢。
(3)以另类的方式传播广告
马东在《奇葩说》之中对自身主持风格的定位远远区别于传统主持人的风格。在对口播广告这一让所有主持人都头疼的环节中,他没有采取和华少一样靠口速赢得观众喜欢的方式,也不像传统主持人一样照本宣科按固定套路进行广告安排,其巧妙的利用语言的多样性将口播广告念出了不同的感受,这种花式口播广告的方式不仅规避了观众对广告的厌恶,甚至一度让观众发出“坐等马东的口播广告”的心声,不再生硬苍白的广告语,加入了符合年轻人口味的潮流词汇,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毫无防备的插入广告。
以节目开头最常见的“狂拽炫酷X炸天的东风标致5008”,正播中的“正经人在不正经场合指定用酒的RIO鸡尾酒”,迎合了时下最火手游“吃鸡”游戏的“一人吃鸡全家光荣的肯德基全家桶”等,这些精心设计过的广告语逐渐的和节目融为一体不再显得突兀,颠覆性的创意广告也受到了观众们的一致好评。
(三)马东语言的特殊性
在新媒体发展的时代,各式各样的网综节层出不穷,创意和不可复制性越来越重要,而《奇葩说》能在众多的网综节目里脱颖而出,被观众记住并形成自身的特色,马东在里面做出了很大贡献,他作为主持人对自身语言的特殊性进行不一样的定位,在节目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由于娱乐节目大多需要观众参与,且语言的交锋往往在一瞬间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使得《奇葩说》自身多了很多动态性和不确定性;马东作为节目主持人,会根据节目的推进和发展来调节自己的语言,在节目推向高潮时,可以感受到他的情绪饱满,语气坚定有力,在节目抒情环节,他的语调明显平缓,节奏适中。
节目里他兼具串联环节、控场、调节气氛等不同身份,导致其语言风格的多样性。在和嘉宾聊天时候的是轻松愉快的但是会有一定的尺度;和导师互侃的时候就像兄弟间互相插科打诨,比起和嘉宾温柔的聊天方式他们会玩笑的互怼,因为他们之间的熟悉和亲密;这么多季下来,场上的很多辩手可以说是马东看着“成长”起来的,就像对着自家小孩一样,有时候说话会出其不意的“扎”你一下或者给你设个陷阱让你往下跳;总结陈词的时候又会以低缓深沉的方式把观点娓娓道来……
他根据节目在不同环节的发展中来调节自身的语言情感和语言表达的深度及方式,这正是其语言的特殊性所在,也是马东区别于其他主持人的特点所在。
二、语言技巧使用的依据
在节目录制过程中,主持人需要根据节目的进程和氛围来实现对节目的整体把控,而主持人在现场对节目的控制能力和语言技巧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对节目的精彩程度有所影响。因此,在明确节目定位的前提下,主持人应该根据受访者的不同以及谈话现场的不同实现对语言技巧的充分使用,确保整体节目的质量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一)节目定位的要求
针对《奇葩说》的节目定位来看,主要从其对内容定位以及对受众定位两个角度来进行分析:
(1)对内容的定位
主要依据节目内容以及节目风格来进行定位的。《奇葩说》虽然对自身的定位为说话类达人秀节目,但是在节目中始终强调“这是一场严肃的辩论节目”,从它的风格来看,《奇葩说》并不能算得上真正意义上的辩论节目,整体风格也不够严肃。
节目的辩论选题大多数不仅仅是时代价值观的体现,也紧紧贴合了社会热点事件,而综合“90”后的年轻化和融入生活感为主的节目风格也奠定了节目的语言基调。
在话题讨论上,其开放性强、角度切入点多变、语言风格幽默,内容的娱乐性和理性相结合,节目语言呈现出个性化的网络特征。从辩论的形式来看,节目组没有采取传统意义上的辩论赛制,而是自创辩论规则,甚至在出现了需要被消音的脏话,这使得节目在整体呈现上更为开放和新颖。
(2)对受众的定位
在节目开始前会出现一段开场白“40岁以上的人群请在90后的陪同下观看”,这就很明确的表示节目对于受众群体是有着精准的定位:90后年轻人。对于大部分90后来说,快节奏、爆炸性、锐利的矛盾等刺激性的信息更容易让他们接受。
《奇葩说》整体节目兼具互联网风格与综艺风格,再加上其整体受众定位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因此,在受众分析到受众定位再到受众转化过程中,都精准的以受众为主,以受众关注的话题作为节目的主要讨论话题,在辩论过程中观众的投票数量也在实时影响着节目的走向。
(二)受话者的不同
马东作为节目的主持人,他身上背负的功能有很多,控场引导节目流程,口播广告、调节节目氛围等,而面对不同的受话者马东所展现的语言技巧也有所不同。
马东:大家都知道,我们每期都会有一个女神出现在我们的现场,但是女神确实没那么多,所以今天就请了一个神。
贾玲:你应该说就请了一个女的。
马东:就请了一个跳大神的,那个我的好朋友,我没有血缘关系的亲妹妹,这个你叫什么来着
贾玲:我叫马玲。
马东:那个我的妹妹贾玲小姐,掌声送给她。
贾玲:谢谢,谢谢。
马东:这个贾玲是瘦了,贾玲以前拍身份证的那个照片都是用航拍的。
贾玲:那脸有960万平方(公里)
马东:要不照不全。
这是马东在第一季节目中介绍嘉宾贾玲的开场词,他面对的是嘉宾,他的职责是在最短时间内让嘉宾快读的融入现场,适应现场的氛围,消除嘉宾的紧张感和陌生感,拉近她和观众之间的距离。这时候他是一位朋友的角色,话语间透露出的是轻松、搞笑,调侃嘉宾的尺度拿捏的也很好,根据嘉宾自身的性格特点抖出包袱制造笑料,但都是在可控范围内不会起到人身攻击引起嘉宾的反感。
辩论的过程中,如果碰到选手互相阐述各自观点的时候举出的一些不恰当的例子,这些例子可能会对观众传达有误思想的时候,马东会很严肃的打断辩论过程,认真的指出不恰当的地方,然后再开始比赛;这时候他像一位老师,传道授业一旦发现学生有出现任何的不对会在第一时间指出并改正。
在辩题结束后,马东和其他两位导师会总结各自的观点,往往在最后的时候他的语言是温和又不失稳重,他更像一个老者,所说的话会从更宏观和广义的角度出发,不似辩手在辩论中提出的狭义或者有很明显指向性的话语,他的话语就像一片汪洋,摸不到实质但是背后所蕴含潜存的道理却像是大海一般的厚重。
(三)谈话场的不同
“谈话场”是节目的主持人在现场表现出来的气氛,它的形成跟现场的来宾、场下的观众还有电视机前观看节目的观众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主持人应该是一位优秀的倾听者,在节目一开始,主持人通常情况下都要在仔细倾听嘉宾的话语之后,从这些话中找到关键的消息,然后把它当成聊天的切人点来引导嘉宾做一个讨论,并且聊天状态是非常自然的。这种方法通常情况下对话题尚未展开,嘉宾和观众尚未全身心投入状态的时候是非常有效果的;比如说《奇葩说》第一季的主持人马东在讲到导演王家卫的时候首先问的就是:“王导不管是走到哪里都戴着一副墨镜,假如说你摘下墨镜其他人岂不是就无法认出你是王家卫了?”这个问题乍一看挺幽默的,起到了制造现场气氛的目的。但又从一个侧面指出了嘉宾真实的一种生活习惯。这一习惯可能又会引伸出嘉宾的性格特点和人生态度等。主持人将这种简单的问题抛给嘉宾,是为了能和嘉宾擦出言语的火花,从而达到制造娱乐气氛的效果。
当嘉宾和现场观众开始在主持人的引导下进入了有序的探讨过程中。这样的环境虽然适合心平气和的谈话,但是从节目的播出效果来看,这种氛围并不能激发广大受众的参与热情。观众之所以锁定一个节目,不是要看嘉宾、现场观众彼此之间互相恭维,而是希望从节目中得到真正有价值的信息和意见,看到观点的碰撞与交锋。这就要求主持人要在恰当的时候制造观点的对立,从而引发嘉宾的争辩。
马东他不只是擅长在嘉宾于嘉宾之间制造分歧,引发嘉宾观点的碰撞,并且还擅长对嘉实之前的观点提出质疑,或者是提出其他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来请嘉宾进行分析。经常收看《奇葩说》节目的观众会发现:只要当嘉宾对辩题或者论点持有不同的意见和看法,并且彼此不愿接受对方的观点时,他们会为自己的观点进行辩解,而这个时候现场的气氛就会因嘉宾之间的争论而迅速升温。在节目进行中,马东善于不断地发掘分歧和制造分歧,引起嘉宾的争辩,提升现场气氛。当嘉宾感到自己的意见受到挑战的时候,他就自然会努力为自己的观点进行解论,而这个时候,火热的现场讨论气氛也就随之而来。
三、语言技巧的使用
在对语言技巧的运用上,《奇葩说》中马东充分的展现出了自身的主持特色,在多元化的语言技巧上根据情景进行有效的切换使用,其主要方式有以下几种:
(一)进入话题的方式
1、开门见山
主持人在开场向观众问好做自我介绍后,三言两语介绍完嘉宾,单刀直入的进入本期的主题。这样的方式好处在于简洁明了的拉开大幕,不啰嗦拖沓,给观众呈现干净利索的感觉。
马东:好、现在开庭,我是奇葩议长马东。
蔡康永:我是奇葩议员蔡康永。
高晓松:我是奇葩政协委员高晓松。
马东:本期女神,万众期待的袁姗姗小姐。
袁姗姗:大家好。
马东:来吧,让我们看看话题是什么。
以第一季《没有爱了,要不要离婚》节目为例,播放完开场小片,主持人和导师自我介绍后,由主持人引出本期嘉宾,然后直奔话题,在结构上非常的明确节奏也很清脆,观众只要听了这些简单的介绍,注意力就会有指向性的马上集中到内容上。这是开门见山方式的优点,但缺点在于它缺少过渡和铺垫,如果嘉宾不够吸引人,如此直白的引出话题使观众无法和话题产生共鸣而对节目缺失了兴趣。
2、侃谈式
和嘉宾以聊天的方式进入话题,从和嘉宾有关的事件作为切入点,互相聊天调侃,一来在聊天过程中拉近和嘉宾的距离,二来借由嘉宾的明星效益,观众对于明星八卦的窥私欲以此来吸引观众眼球,调动现场的气氛,当嘉宾打开话匣子后引出话题。
马东:让我们有请本期嘉宾,阮经天(观众欢呼鼓掌)小天经过上一场的洗礼感受如何。
阮经天:就是千万别太早生孩子,生孩子之前要先想清楚。
马东:为什么会有这么深刻的体会?
蔡康永:是谁怀孕了?
阮经天:没没没没。
马东:两场中间接到了一个短信。
高晓松:只有两个字,你的。
马东:你下次再问,谁的。别人就是,你猜。你们看了谷歌发表新的机器人了吗,我挑了一张照片大家看,特别迅猛,很多东西都已经植入人的体内了,其实这种技术也是好多年就有了,他们一直传说你体内有一个小马达。
阮经天:(惊讶脸)谁?
马东:你。
阮经天:我?咋说?
蔡康永:你是第一次听说有人说你体内藏了个小马达吗?
阮经天:第一次听到。
蔡康永:从来没有身边任何人称赞过你体内藏了个小马达吗?
高晓松:女生,女生称赞过呀,但是你不知道啊。
蔡康永:所以上一个短讯就是,你体内有个小马达,下一句是,你的。
阮经天:这样也可以接回来。
马东:有一道特别烧脑的话题,大家跟我一起想一想,如果知识可以通过性传播,你觉得是好事还是坏事。
马东通过和阮经天聊他作为现场嘉宾对于上一期节目的辩题有何感想进行开场,中途蔡康永和高晓松进行穿插补刀式的调侃起到活跃现场的氛围的作用。当马东说到谷歌发表新的机器人一事的时候,看似和之前说的内容毫不相关但实则是为准备抛出的第一个话题做伏笔,由机器人提到小马达,马东用换意新解的方法言语和语境之间的关系,给“小马达”新创了一个意义,所以最后当马东引出话题“如果知识可以通过性传播,你觉得是好事还是坏事”的时候观众不会出现不舒服或者不自在,反而可以很快的接受话题。
3、抛出问题、引发思考
由主持人提出一个问题,吸引观众进行思考,然后大家一起讨论慢慢进入话题中。一半从主持人的议论起,提问要具体,嘉宾和受众才能迅速进入情况。
《奇葩说》是一个辩论类节目,语言是辩手们“博弈”的武器,而如何使用这个武器则成为至关重要的一点,在“导师破忌谈生死,马东追忆马季”这期节目里,马东在辩论开始前提出一个问题。
“会说话能说话,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米未传媒最近招聘了一些国际员工,但是这些国际员工带给我们一些问题,让我们觉得说话尤其重要,我们把这道题目也带到了今天现场,请三位导师帮我们看一下,这个时候应该怎么说这句话(屏幕播放录像)这个女员工遇到了一个问题,就这个时候该说些什么?”
将问题抛出后,蔡康永高晓松和罗振宇相继提出了自己会说的话,马东看似在问三位导师的回答,但其实也是在问所有的受众,当看完录像后观众在自己心里也会做出一个答案,而这也说明观众的目光是一直跟着主持人节奏走,被节目所吸引。
(二)幽默方法的使用
1、损贬式
既可以是对他人的损贬,也可以把说话者自身当作损贬的对象,以轻松调侃的方式说出自己的缺点或者独特想法。当贬损对象是说话者自身,公开“数落”自己,很多时候也被大家称为“自黑”。这种方式的幽默它不是没有意义的自我贬低,正好相反,通过丑化自己衬托身边的人,形成一种强烈的反差对比。
在奇葩说20160416这期节目中,请来的男神是阮经天,马东在聊天中说到“我们节目组其实请男神是有标准的,大多数情况下是按照颜值标准来请人的。”提到由节目组提供的华人圈里男神颜值排行榜,列举了排名前四的男神。第四位是已经上过节目的赵又廷,第三位是身材健硕的彭于晏,而第二位则是本场的男神嘉宾阮经天,这时无论是观众还是阮经天本人他们的胃口都被吊起来了,大家都想知道颜值排行榜的第一名到底是谁,在最后第一名的照片出现在大屏幕的时候,整场人都沸腾了,欢呼声叫好声直接赶超前面的三位男神,因为最后一张照片放的是马东本人。
排行榜的二三四名男神的确是实至名归,在这种引导下大家对于第一名的期待会更高,但是突然来了一个大反转,马东无论是从颜值还是身材都根本不能算男神,但此时它的照片放出来得到的笑果更好,他自身的形象和真正的男神放在一起一对比,起到一个非常强烈的反差,他以这种“不自量力”的自黑方式很好的制造出了笑点。
2、谐音双关
即同音(近音)字,指的是语音相同但字形、字意不同的字,用同音字或近音字代替本字,使词语达到“言此”而“意彼”的效果。节目里马东在主持中大量运用改变同音字的方法使得句意发生了改变,所表达出的内容也与原先意思相差甚远而达到幽默的效果。
马东和阮经天讨论正在上洗手间的时候碰见了粉丝打招呼会怎么做,阮经天聊完他的经历后,马东也问旁边的蔡康永和高晓松会怎么做,蔡康永回答“那就交个朋友”,这本来是个完全没有任何问题的答案,但是马东突然转向蔡康永,手上的手势模拟男性上洗手间时的动态,语言浮夸的说了一句“你是谁”。马东这一系列的动作潜在的意思是蔡康永被粉丝认出来后一激动转身回应,不小心尿液甩到对方身上。接着马东意味深长的说了一句“那你真的是浇了个朋友啊”。
和蔡康永之前的回答“交个朋友”在语音上并没有任何的不同,但是马东巧用同音字把“交”换成“浇”,在结合身体动作完全扭曲了之前的意思,重新解读出一个“污”的含义,把现场氛围又一次推了上去。
3、故意曲解、顺推成趣
所谓“顺推成趣”的意思是利用语意外延的多义性,用仿拟手法把对方的话“顺推”到荒谬有趣的方面。
马东:我们找到了当年的一张照片(陈小春和郑伊健年轻时候的照片对比)
众人:哇啊。
马东:这是人在人在江湖的时候,是吧
陈小春:这个这个不晓得(指郑伊健的照片)这个不晓得
马东:这边那个不认识。
陈小春:(指自己的照片)就是这个很有偶像包袱的这个是人在江湖,另一个应该不是第一部,好像是在日本。
马东:在日本,人在日本的时候
范湉湉:猛龙过江。
陈小春说自己那张照片是电影人在江湖的剧照,指另一张照片“好像是在日本”的意思是那张的拍摄地应该是在日本,但是马东故意曲解了“在日本”的原意把它顺推到“人在江湖”说成“人在日本”制造笑点,后面范湉湉也说那是人在江湖的续集猛龙过江的照片。
常远在辩题“女生该不该主动追男生”节目中作为辩手出现,他的打扮是女性的服装,长发飘飘、白色蕾丝上衣红色长裙。
马东:欢迎来自开心麻花的常远小姐。半夜走在马路上,碰到一个女的长成这样,你真的是…。常远你为什么做如此打扮?
常远:因为今天有一个小品要配合。
马东:所以就打扮成这样。
艾伦:我给你报个料啊,常远在麻花就没演过男性角色。
常远:演、偶尔演、演的少。
艾伦:哪,就没有,他所有进麻花演的全是女性角色,他是根深蒂固的老本行了。
常远:也算是挑战吧
马东:对观众绝对是挑战。
常远作为一名资深话剧演员,经常男扮女性演反串各种角色,所以在节目里索性就穿了一套女性服装上场。从服装聊到反串的角色,常远所说的“挑战”,意思是反串女性角色是对自我演技的一种挑战,这是是对自我的评价,但是马东故意把它曲解成是对观众观看接受程度的挑战,同样的一个词用另一种方式解读促成了笑点。
4、正话反说
节目中马东邀请常远和艾伦上场将第一个辩题的内容以表演的形式呈现出来。
马东:好的,那我们进入今天的第一个辩论题目,第一个辩论题目就是你们两位(指常远和艾伦)的那种无良的表演吗?
常远:啊对对对。
马东:好,来吧。让我们忍住那个热烈的掌声,一点声音都不出的默默送他们两个走到台上去。(全场默静看着他们上台)你看他们一副默哀的样子
蔡康永:太可怜了吧
马东:来吧,给点掌声吧(全场一片轰动欢呼)
本来演员上场表演台下观众应该是鼓掌示意,但是马东偏偏当着所有人的面告诉大家不要鼓掌不要发出声音让他们自己走上台,场上一片静默的时候被调侃好可怜,然后马东再提出鼓掌示意,因为有之前全场安静的对比,所以当掌声再度响起来的时候,欢呼的效果会远比一开始演员上场就鼓掌来的更加热烈,起到一个强烈的反差效果。
(三)广告的介入方式
马东的口播广告作为《奇葩说》一大亮点而闻名,相比其他节目的主持人刻板生硬的口播,马东可是花了大功夫把口播念出了新高度;无论是无缝衔接法、自黑法还是自恋法等,他通过各式各样的花式口播成功的把广告赞助融合进了节目,让它也“名正言顺”的成为节目的一个环节。
在”两人分手后,对方把十万现金摔到你脸上,要不要捡”话题里,当所有人都阐述了自己观点都,马东开始自黑“其实我是一个特别自尊的人,我是分人的,就是你这十万块钱,看看是谁拍我的。拿十万块钱拍我的人很多,比如说伊利谷粒多燕麦牛奶,每一场都拿十万块拍我,我含笑接住”。他以自黑的形式偷换了概念,把扔钱的“对方”从分手的情侣偷换成节目的赞助商,再不着痕迹的狠狠夸了赞助商赞助力度之大,这种幽默的方式即娱乐了现场也完成了广告赞助的任务。
关于“有一个遥远新发现的星球,你是唯一一个被派去和那个星球上的物种做交流的宇航员,你会带什么礼物去”的话题里,所余人都天马行空的想象着任何一种答案,结果马东以自恋型的花式广告的诙谐幽默的结束了这个话题。
马东:“我觉得如果那个星球上,真的有智慧生物的话,我觉得所有的智慧生物,体现智慧的最高方式,其实就是能不能把自己变成一个逗比;我觉得只有最聪明的人和最聪明的生物,才会义无反顾的把自己变成一个逗比,所以我会给他们带一包MM豆。”
以自恋臭美的方法先把自己夸一遍,然后再带出赞助广告,这种俏皮的方式会让人觉得又爱又恨,假意夸自己,实则是暗打广告。
《奇葩说》中有一期马东让赵又廷评论选手的服装,赵又廷对肖骁的服装风格提出了疑惑,马东立刻接话“批评”他:
马东:“肖骁你这么不会穿衣服,你还不用有范你是不是傻?”
肖骁:“我就是因为不会穿所以这套是有范给我搭的”
马东:“真的吗,太好看了。有一百种方法让你穿出范的时尚购物品牌有范APP,冠名赞助《奇葩说》,谢谢有范。”
节目中,往往很多时候马东在谈话过程中,会很自然的把广告无缝接入聊天里,而且接入的源头有理有据,因为讨论到选手的服装好不好看,所以很自然的带出服装品牌的赞助广告。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经常看似随意接入的广告其实并不随意,而是因为他对自身主持能力的充分把握,而有意设计铺垫的环节,借助“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道理,制造反差效果,把广告赞助念“活”。
(四)衔接语
1、制造悬念
通过制造悬念渲染神秘感进行话论的过渡。在邀请嘉宾环节,主持人不明确点出本期嘉宾是谁,通过一系列的侧面评价引起观众对嘉宾的关注和兴趣。
马东:要说今天来的这个女神,其实是个晚辈。尤其她的歌声和她的形象。
蔡康永:很期待她开口,一开口呢又撑得住她的外形
马东:对对对,非常佩服。我们打个赌好不好,一到十一是内心就是温柔、温顺、羊,然后那个十是妖怪。
蔡康永:好,我压三,偏羊。
金星:我跟她接触过一次,还很正常,所以在五了。
马东:那我就只能压妖怪了,好,我压七,咱们看看,来,欢迎女神。
吴莫愁:你好。
金星:她在沈阳那个地铁上有个小孩看到你的照片被吓哭了。
吴莫愁:真的吗,我觉得是小孩没有见过世面。
蔡康永:小孩是没见过世面啊(笑)
吴莫愁:我再温习一下(被自己照片吓到)我也没见过世面。
马东:康永哥我来重新判断一下,她现在到底是三五还是七。七。
蔡康永:三。
马东:你确定是三啊?
蔡康永:我觉得进了《奇葩说》现场,恐怕妖的那面会出来吧。
马东:好吧,进现场吧。
很明显,在吴莫愁出场前马东他们对观众卖了个关子,只用了简单的两个差异巨大的形容词形容她,在她身上他们评价又像羊又像妖怪,让观众去猜到底这个人是谁,然后自然而然的衔接到下一个话论介绍嘉宾出场。
2、漫聊式
主持人通过说一些无关紧要的话题,在聊天过程中突然恰到好处的引入下一个点。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在语言上往往偏诙谐幽默,在衔接到下一个点上的时候你会突然有种会心一笑的感觉。
马东和嘉宾林心如在讨论关于和男演员演员拍摄吻戏的话题。
马东:演吻戏会要练习吗?比如说来了一个非常帅的男演员,说“林小姐,一会儿咱有吻戏要不咱先练练?”
林心如:暂时没有碰到过这种情况哎。
马东:一会儿在这个节目里面会有一场吻戏,要不咱先练练?(全场笑疯)好吧好吧不再虐林心如小姐了。为什么女神来都要遭此厄运呢,其实一会儿即便如果有一个人在现场跟你有吻戏的话,我也会给你介绍个我们现场最帅的帅哥,就是那边美特斯邦威的周邦威先生。邦威站起来给大家看一下,邦威所在的企业美特斯邦威通过有范冠名赞助了《奇葩说》。
本来大家聊的话题是关于拍吻戏的,但是聊天过程里马东开始从有没有提前试练拍吻戏的经验,到假设如果现场有这么一个机会让你拍吻戏,那自然而然要找一个搭档,马东则非常自然的把“金主爸爸”借以搭档的身份介绍出来,流畅的衔接到下一个广告环节,当观众反应过来的时候都是会心一笑亦或是捧腹大笑。
3、小结说明
主持人简短的一番话语,对上一个环节点做简单的总结归纳,然后简单说明下一个环节的内容。以“你支持婚姻有效期七年吗”节目为例。在播放完论题小片后,节目呈现了正反方在后台讨论对策的剪辑小片,然后画面回到现场。
“这个其实是脑洞题,奇葩星球要颁发新的法律,每段婚姻有效期只有七年,到七就到期,可以续约,你作为议员,支持还是反对这个提案,现场一百位观众面临考验,结过婚的还是没结过婚的,这时候一下就测试出来了。婚姻有效期七年,你支持还是反对红键支持、蓝键反对,请按键。”
马东首先对前面播放的辩题小片内容做一个浓缩版的精华提炼,把关键词和主要题干再次重申,然后简单明了的说明观众投票方法,直接进入了下一个的观众投票环节。
(五)结束语
1、创造意境、触动心灵
事先有策划、设计和准备,运用手段使得话题的结束即出人意料,又切合题旨,使话题的立论和意义,意韵隽永,使人回味无穷。
在“我该不该鼓励他撑下去”这期辩论里,本来辩论话题的本身就是偏悲伤,大家在辩论的过程中不停举的例子无外乎,特别伤心自己的某个亲人去世了或者都在痛苦回忆曾经自己的亲身经历,现场气氛一度低落,大家的思维一度陷入了死循环好像都在比谁更痛苦谁更惨一样,陷入悲伤的情绪里走不出来,当高晓松和蔡康永为各自队伍做完观点陈列后,马东除了简单说了两句对于辩题的看法后,说到“题目好像最终都聚集在“鼓励”两个字上了,但不重要。这个回家了以后该怎么对外婆,和这边该怎么对其他亲人都是个人选择,真正的自由意志是个人选择,而不仅仅是对别人选择的那个尊重。”
然后他也讲述了父亲去世的故事,父亲去世的毫无征兆他连最后一面都没有见上,至此心里有个结,对于父亲的逝世一直耿耿于怀。而在父亲去世大概三年后,他的潜意识里终于放过了自己,也接受这个事实了,他做了一个梦,梦里父亲对他说“我今天才真正的走了,很高兴跟你做一世父子,有缘再聚”。
正是梦里他父亲对他说的这句话,将整个现场的氛围推上了整个节目的最高潮。他和所有的选手一样,也说了自己痛苦的亲身经历,但马东高明的地方在于,他最触动人心的不是失去前夕的纠结,也不是失去那一刻的心碎,而是失去之后的释然,他比选手所说的层面更高了一级,他放过了自己,不再为失去而痛苦,这才是最触动人心的地方。这是他高明的其一。
其二是,他借此将论题的意义提升到更高的层面。
“面对生死这件事,是所有汉文化里的人缺的一课;所有有宗教的民族,关于宗教的一个出发点都是死亡开始,他因死而告诉你怎么生活,或者说他试图给你解释生死。我们儒家文化里孔子叫“不知生焉知死”所以别聊,“六合之外存而不论”所以从那个时候开始我们就回避这个事,不许聊和不许想,甚至你要说了,摸摸木头。这导致我们今天像《奇葩说》这么逗的节目,在聊这个话题的时候是全场最安静的时候,我们都没有逃过我们文化基因里对我们的那个束缚,所以尤其有必要去思考生死,而思考的结果才是最不重要的。
所以今天这是一场辩论吗?这不是,这不过是一个话头,刚才无论举手的人说我的生活里经过这件事,或者说那些没举手没经历过这些事的人和那么多看这期节目的人,如果因此而想这个事,就叫善莫大焉,所以没有结论,也不需要,我们这场比赛就到这告一段落。”
用简单的一段话,不但阐述了中华文化里千百年来对于“死”的看法,更是精明的结合了自身的事例把重点从辩论的结果转移到思考这个问题的过程,他表示这期辩题的立意并不在乎与最后哪方获胜,而在乎观看节目的所有人如果因为节目而去认真思考了这个问题,这个思考的过程才是这期辩题所要呈现出的精华。
2、总结陈词
主持人在最后做概括式总结,让观众对刚才欣赏或参与的节目在返归的过程中产生终结感。以第一季总决赛为例。
“最后《奇葩说》要感谢的人很多,请允许我代表整个节目来感谢大家。我们不用感谢观众,因为经过我们所有人共同的努力,我们给观众呈现了很好看的节目,我们对的起观众。但是我们要感谢我们现场的18位选手和没有进入到现场的所有选手。
同时也得感谢在座的两位团长,和那么多位以桃子姐位代表的女神,因为你们在生活当中都比在台上要精彩,但是你们在台上展现了你们不被别人看到的,或不易被别人看到的那一面,你们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比如有人在微博里被骂的狗血淋头(刘思达)比如有人因为偏激,或者愿意展现偏激而被别人不理解(肖骁)。
我想和大家分享我自己的一句话“被误会是表达者的宿命,我们没有什么可抱怨的,但是应该感谢你们,谢谢你们”。
第一季的《奇葩说》因为选手们独特的言行和表达方式深受一部分观众的喜爱,但也同时的被一部分人所抨击所不理解,马东在节目最后接着感谢的由头,用总结性的话语点出这些问题后,再给予选手们名言以示开解,也从旁说明舞台和生活是两种不同的处境,有的时候舞台展现出东西并不是生活里最真实的状态,它只是让你看到了他所想表现出来的东西而已。
3、暗藏话语、依依惜别
主持人在节目结束的时候说一些煽情的话语。离别是人生最易动情的时候,在节目终了向观众吐露这一情感[易军.审美接受与主持人语言艺术[D].四川师范大学,2014.],能让受众在节目结束之后还会延续这一宝贵情感。
以《奇葩说》第三季最后一集为例。
“比尔盖茨好像说过一句话,他说当我想做一个创造性的工作的时候,我一定会找一个懒人,因为只有懒人会找出最简单的方法去完成一件事情,所以这可能是懒的辩证吧。
谢谢康永哥,谢谢所有来的男神女神,谢谢晓松兄,谢谢所有人对《奇葩说》的宽容和陪伴。如果说《奇葩说》是一个勤劳的节目,有一些人则比《奇葩说》的人还勤劳,那就是《奇葩说》的赞助商(口播节目的所有赞助商)。
我们所有的这些人不管是傻、聪明、勤劳还是懒,我们最应该感谢的是所有观看《奇葩说》的人对我们的宽容;《奇葩说》是一个提倡宽容的节目,所以首先宽容了自己(笑场了)。我们不是一个完美的节目,即便优秀如蔡康永和高晓松也不是完美的人,但是我们是因为宽容而生存下来的;谢谢所有观众对《奇葩说》的宽容,谢谢所有赞助商对《奇葩说》的宽容,你们的宽容会让我们尽快地走进第四季,谢谢大家”。
这一段话里节目名称“奇葩说”出现了8次,在无形之中给观众洗脑这个节目;在最后一段话里“宽容”出现了7次,而《奇葩说》这档以各种奇葩的辩手,五花八门的辩论角度的节目,“宽容”不正是节目最大的核心吗,这是一个看似奇葩但三观极正的节目,只要是三观不偏离的情况下大家怎么说都是没问题的。
连续的四个谢谢透露出马东对蔡康永高晓松以及受众和这个节目的难舍之情,但同时不忘感谢所有赞助商,花式口播广告一直作为节目的亮点存在,从第一集贯穿到最后一集,在这个偏伤感不舍的氛围里突然毫无违和感的嫁接广告,一是让欢乐的情绪和刚才离别的伤感有反差效果,二是再一次的无形中加深观众对这个节目的映像,可以说马东是把语言技巧发挥到了极致。
结语
马东作为前三季《奇葩说》的主持人,在第四季中也担任导师职责,他亦正亦邪的语言表达和诙谐幽默的语言风格也和节目是融为一体,成为节目的一大亮点。他的语言在节目中承担着各种各样的职责,不仅仅给节目增加了很多笑果,也展现出他个人能力和魅力的强大之处。
综合本文整体研究情况来看,在对《奇葩说》节目进行概述的过程中,主要对马东在节目之中的作用及其特殊性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对节目定位、受话者以及谈话场景的不同中,马东对语言技巧的使用依据进行阐述。在文章后半章节,主要分析了节目里马东在进入话题的方式、幽默方法的使用、广告介入的方式以及衔接语和结束语等方面对语言技巧的使用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吴郁.主持人的语言艺术[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曹可凡.王群.节目主持人语言艺术[M].上海人民出版社
[3]徐莉.毕凤飞.主持人口语表达艺术[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4]应天常.节目主持语用学[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5]傅程.节目主持人进入话题和结束话题的方式与技巧[D]
[6]陈薇.主持人汪涵的语用策略研究[D]
[7]刘森林.语用策略[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3_P388_
[8]周群强.会话中的语用策略[D]
[9]杨勇勇.从_奇葩说_谈主持人的控场能力[D]
[10]王奕鸥.综艺娱乐节目主持人现场控制能力的提升技巧[D]
[11]刘祝鳌.电视综艺娱乐节目主持人语言表达技巧研究[D].河南大学,2016.
[12]郑帅.省级电视台地面频道娱乐资讯节目主持人语言特色研究[D].安徽大学,2015.
[13]周白冰.我国内地电视综艺节目主持人语言风格塑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7.
[14]闫晓彤.电视新闻资讯类节目《全球资讯榜》主持人语言风格的多样性[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
[15]衣小岑.娱乐类访谈节目主持人谈话技巧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
[16]易军.审美接受与主持人语言艺术[D].四川师范大学,2014.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