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随着当今中国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以及当下日趋变化的宏观和微观经济环境,其形势越来越复纷乱多样,企业面临着诸多挑战但也不乏机遇。企业财务危机预警越来越受到重视,其原因在于企业在如此行业市场经济的背景下,财务危机滋生发展乃至爆发的可能性越来越大。而又因为近年来我国制造业越来越发展,制造业上市公司拥有资源所占的比例增大,它的发展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影响作用。因此有必要探索适宜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有效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在危机爆发之前发出警告,避免由潜在的风险演变成真实的损失,提高企业防范化解风险的能力。为此,本文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首先从理论上阐述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危机的理论依据;其次,立足于国内现有财务制度中与有关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相关财务分析执行举措及财务政策,为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未来建设加强完善指明整体方向;最后,以制造业为出发点,结合最新财务改革措施,对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进行研究。
关键词: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
一、引 言
(一)此篇研究的相关背景及意义
时至今日的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仍旧还是制造业。我国制造业位居世界第一,其总量与规模仍旧位于世界前列。为了在现如今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化的市场下能实现制造行业良好的发展,就必须清晰地了解掌握企业自身的财务状况,对企业内部暗藏的财务风险进行有效规避、及时止损,因此企业进行财务分析工作是十分有必要性的。在现在乃至以后的经济发展中,我相信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仍旧会是我国持续健康发展的制造业。
但目前除去制造业企业其自身因素以外,企业外部因素也对制造业企业的可持续性健康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仍旧有许多或大或小的问题产生并存在于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财务分析工作中,所以要提出怎样的及时有效的应对策略,使才能使企业的财务分析工作发挥其重要作用,进而发挥了财务危机预警作用,成了时下各制造业企业最急需解决的难题。本文通过对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在经营管理中财务分析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及可能原因,从而提供自己的想法和思路,为今后进一步落实财务危机预警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意义。
(二)此篇研究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制造行业的企业的兴衰演变随之展现,有些企业表面上祥和稳定,但深入研究可能暗藏危机;有些企业危机四伏,看似无力招架,但如果深入研究便能发现有些财务危机是可以被预警的。财务危机预警工作可能会存在很多问题和挑战,但我们必须对企业自身整体财务状况进行一系列客观分析。
国内制造业上市公司想要长期良好发展下去,就必须要重视财务分析,发挥其促进企业运作的积极作用,规避财务危机。在此背景下,本文的主要研究目标是分析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在经营管理中如何进行财务分析以及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达到财务危机预警的目的最终目的,就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怎样才能更好地对财务危机进行预警提出对策和建议。
二、相关理论基础
(一)制造业的含义
制造业是通俗得来讲就是制造产品的行业。就是在经过一系列制造过程后,并且这一过程是在应对市场的相关要求下将相关制造资源,比如能源、资金、技术、人力等,转化为可供人们使用和利用的有关产品的行业。
(二)此篇研究对于财务危机的界定
因为开展财务危机预警研究的主客体的差异,故导致人们对于财务危机的概念并不具体唯一。但关于如何界定财务危机对于此篇研究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因为它是研究的基础,有利于更有针对性地研究,同时也划定范围去做范围内关于财务危机预警的相关研究,概括出财务危机具体所包含的内容,使得财务危机的预警更有针对性和准确性。
在这里,将财务危机的含义界定为,在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使得企业在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各企业实际经营状况与预期目标之间存在不合理差异,或导致企业可能无法正常运行,甚至产生经济损失的可能性,此间的整个阶段都可定义为财务危机。
(三)对于财务危机的特征的简述
1. 财务危机是客观存在的
企业在其经营过程中所有可能遇到的风险都是客观存在的。风险是无法彻底被消除的,因为只要是发生了规模或大或小的资金运动的企业,无论其经营状况是怎样的,企业都是有可能存在财务风险异常的。所以相关的企业管理者只能去控制住并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不断增强自身抵御风险发生的能力。
2.财务危机由长期积累所致
财务危机的出现看似一触即发,在相当短的时间内迅速出现,但这是多方共同影响作用下产生的,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往往并非单一方面出现问题,再加上企业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所以最终造成了财务危机的爆发,它是共同作用下的产物。
3.危机所处的各个环境变化快
各企业在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所面临的处境不是一成不变的,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化。企业与这些处境环环相扣所以某个环节有一丝差错都将有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最终导致企业出现财务危机。
4.财务危机破坏能力强
如若企业陷入财务危机的异常状态而没有及时地采取应对措施,则有可能会面临破产,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都会受到一定的创伤,资金链可能会断裂,而且企业的偿债能力会下降,一旦出现此状况则企业很难摆脱财务危机的状况。
5.财务危机可提前预测并加以控制
通过系统地进行财务分析,财务危机并非是不可预测的,可分析造成因素以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来规避危机的发生。
三、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的案例分析
(一)简析财务分析对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的作用
1.实时监测
为了企业可以获得更多财务状况相关信息,更好地实时监控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必须通过一系列系统的财务分析,掌握企业相关的财务指标及数据并以此为依据来实施企业财务风险预警。如果企业的某些异常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使得企业财务风险状况异常甚至恶化的情况的可能性被检测到出现时,财务部门可以根据财务数据发出预警警示的提前采取应对措施,告知管理部门,使相关管理者能提前采取相关应对策略。
2.诊断异常
所有财务危机的发生是有迹可循的,当监测到企业在某些活动中出现风险征兆时,这时企业可以通过相关分析预警结果而去发现企业潜在的财务危机。就是反向思维即由结果去筛查出促使财务风险发生的原因,并在此过程中发现不足。最后企业要结合其自身发展战略对策,来采取切实有效的防范举措,及时控制风险,规避财务危机。
3.降低风险
财务分析预警能够使企业及时发现可能潜在的财务风险,还能有针对性地分析出导致财务危机的因素,防止危机进一步加深,确保企业能够健康运转。而且企业管理层可以通过危机预警找出的异常点和风险点,吸取经验教训,避免企业再犯一样的错误。
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财务分析是在本企业会计核算和相关报告资料及其他相关资料的依据上,一系列专门的分析技术和方法被采取,以此来进行分析和评价本企业过去和现在的有关筹资活动、投资活动、经营活动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增长能力状况等。最后提供准确的信息或依据去了解本企业过去、评价企业现状、预测企业未来、做出正确决策、管理控制和监督管理。
(二)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运用
T公司是我国一家领先的洗衣机制造商,公司以洗衣机研发制造为主营业务于1997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A股上市。
1.企业的营运能力指标及分析
企业营运资产的效率与效益是企业的营运能力的构成要素。对于企业而言,进行企业营运能力财务分析有以下作用:(1)由于资产的流动性是企业营运能力中最重要的体现,所以进行企业营运能力财务分析能够有效地评价企业资产的流动性;(2)营运能力指标能提供有效的财务信息,对企业资产做合理判断,有助于评价企业资产利用的效益;(3)挖掘企业资产利用的潜力,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企业应重视并增强自身营运能力,原因在于企业的营运能力也是考核企业是否存在财务危机的一个重要方面。
表1: T企业营运能力指标
指标 | 2013年 | 2014年 | 2015年 | 2016年 | 2017年 | |
应收账款周转率 | 11.64 | 13.22 | 14.99 | 13.83 | 13.36 | |
存货周转率 | 7.48 | 11.41 | 14.28 | 9.81 | 8.63 | |
流动资产周转率 | 1.22 | 1.24 | 1 .16 | 1.09 | 1.16 | |
固定资产周转率 | 6.93 | 9.45 | 12.40 | 16.16 | 20.98 | |
总资产周转率 | 0.99 | 1.05 | 1.02 | 0.98 | 1.06 |
根据表1数据我们可以得出:T企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从2013年的11.64%一直上升到2015年的14.99%,而后面两年直线下降。这五年应收账款周转率总体波动下降。而根据企业财务报表可知其应收账款每一年都在变多,故推测有极大的可能性是T企业内部没有指定正确的应收账款信用政策,使得企业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的实施没有发挥应有的效果,最终T企业的坏账增多,降低了应收账款周转率,企业的现金流水平下降。在此,我们认为T企业的相关管理层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才能避免T 企业出现财务危机。从表1的计算数据来看,T企业存货周转率在近五年总体下降,它是衡量一个企业营运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存货周转率这一指标的下降则说明T企业的存货管理水平也相应在下降。T 企业在 2014年的时候,它的固定资产周转率突然大幅度增长,这是因为企业在处置部分固定资产。通过提高营业收入的措施以此来增强资产的利用效率对T企业来说不失为一个好方法,因为根据表1可以看出,T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相对稳定。另一方面,T 公司总资产周转率从2013年的0.99%到2017年的1.06%,总资产周转率总体缓慢上升,体现出 T公司在资产管理方面成绩并不突出,需要加强协调与整合各项资产的管理。综上,T 公司营运水平虽在上升,结果并不突出。关键在于对于应收账款的管理,且T企业需重新采取对信用政策的调整,才能改善管理应收账款,加强对企业自身整体资产的利用效率,规避财务危机。
2.企业的偿债能力指标及分析
企业偿还各种债务的能力被称之为偿债能力。进行偿债能力财务分析有以下意义:(1)只有通过对企业财务的详细了解,才能加强企业的良好发展;(2)揭示企业所承担的财务风险程度,如果企业的负债比重过大,则企业应均衡资产与负债的比例;(3)进行偿债能力分析可以预知企业的筹资前景;(4)偿债能力财务分析能成为企业进行相关理财活动时,的重要参考,能有效得减弱企业在投资时可能遇到的风险。
表2:T企业偿债能力指标
指标 | 2013年 | 2014年 | 2015年 | 2016年 | 2017年 | |
流动比率 | 1.63 | 1.58 | 1.54 | 1.46 | 1.49 | |
速动比率 | 1.46 | 1.48 | 1.45 | 1.31 | 1.34 | |
现金比率 | 34.62 | 49.23 | 36.67 | 35.88 | 12.12 | |
资产负债率 | 50.83 | 54.78 | 58.21 | 63.15 | 61.49 | |
产权比率 | 103.04 | 120.83 | 138.59 | 171.09 | 159.444 |
由表2中T企业各偿债能力指标数据变化看出,它的流动比率指标从2013年的1.63%一直到 2016年的1.46%持续在在降低,虽2017年较2016年上涨0.03%,但总趋势的直线下降的,根据这一趋势可以得出T企业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在下降。因此T企业的无法在短期内将其流动资产及时而且迅速地转变为现金。T企业的速动比率也总体变小,则说明企业速动资产立即变现对流动负债清偿的能力下降,其主要原因同样是因为短期借款的数额巨大。通过财务报表数据可以看出T企业的短期借款数额越来越大,这一举措究其原因可能是T企业为了降低筹资成本,可最后却使得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越来越差。比较表格数据中的现金比率指标还可以看到, 从2013 年的34.62到2014年T公司的现金比率上升幅度大,但从 2015 年开始又下降到正常水平,从2016年到2017年急剧下降,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企业用货币资金偿还债务的能力在下降,且到最后低于平均水平。所以可得,T 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逐渐减弱,因此为了避免出现短期偿债风险,T 公司必须加强对现金的调控能力。一个企业体现其长期偿债能力的重要指标是资产负债率,表格中T公司的资产负债率由 50.83%逐渐上升最后达到61.49%,总体呈不断上升趋势,可以得出T企业债权人的债权得到合理保障的程度一直在下降这个结论。总的来说,T企业它的偿债风险在不断加大,偿债能力在不断减弱,所以要谨防财务危机。
3.企业的盈利能力指标及分析
在一定时期内获得利润的能力被称为企业的盈利能力。其能力的强弱与否则通过利润率来体现,如果利润率越大,则可以说明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否则反之。所以通过企业的盈利能力的强弱来判定该企业营业业绩的好坏与否。
企业进行盈利能力相关财务分析能起到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方面,反映和衡量企业经营业绩可以通过盈利能力的相关指标来起到作用。它表现在:盈利指标的数字和企业盈利正相关;另一方面我们可以挖掘出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主要方法是进行盈利能力分析。如果盈利能力有下降趋势,企业管理者们就应该引起重视,并找出造成企业盈利下降的原因。
表3:T企业盈利能力指标
指标 | 2013年 | 2014年 | 2015年 | 2016年 | 2017年 | ||
销售净利率 | 5.44 | 7.32 | 8.02 | 8.22 | 7.99 | ||
总资产净利率 | 5.39 | 7.68 | 8.19 | 8.09 | 8.49 | ||
净资产收益率 | 10.57 | 15.77 | 17.94 | 19.64 | 21.38 | ||
主营业务利润率 | 24.35 | 25.26 | 26.03 | 25.25 | 24.64 |
比较表3中的指标数据可以得出,T 公司在2014年销售净利率上升,并且当年其总资产净利率和净资产收益率也一样呈上升趋势。从公式上来说,若要改善企业的盈利水平,可致力于提高企业的总资产净利率,总资产净利率作为杜邦分析的重要指标,受到销售净利率和企业总资产周转率的共同影响。同时,净资产报酬率作为杜邦体系的核心指标,是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综合性指标,低的净资产收益率会给处在观望阶段的投资者留下不利的印象[6]。企业在财务危机预警中一定不能遗漏的一个重要方面,那就是盈利能力。
4.企业的成长能力指标及分析
企业未来生产经营活动的发展趋势和发展潜能是企业的成长能力,也可以称为企业发展能力。企业应该追求健康的、可持续的增长,企业管理者要对资本进行有效运营,将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尽可能提高利润。
只有进行成长能力财务分析,才能做到传统财务分析的补充并完善,得到有水平的财务信息;进行企业的成长能力分析能为预测分析与价值评估做准备,能促使财务分析工作顺利开展;进行成长能力分析是企业相关利益者的决策需求,它能够使财务分析工作变得更有意义。
表4:T企业成长能力指标
指标 | 2013年 | 2014年 | 2015年 | 2016年 | 2017年 | ||
销售收入增长率 | 26.49 | 23.79 | 21.54 | 24.39 | 30.91 | ||
总资产增长率 | 9.74 | 23.36 | 25.94 | 31.81 | 12.99 | ||
净利润增长率 | 25.32 | 66.57 | 33.17 | 27.50 | 27.23 | ||
净资产增长率 | 6.68 | 13.46 | 16.39 | 16.22 | 18.09 |
T公司销售增长率 2013年至 2017 年浮动较大,但总体呈上升趋势。这可能是新业务的产生导致有效市场力的形成。在2013年到2017年间,T企业的总资产增长率由9.74%上升到2016年的31.81%,涨幅较大,虽2017年回落但仍然呈上涨趋势。2014年T 公司的净利润增长率和净利润增长率大幅上升,这主要是得益于T公司进行了资源整合,有效得减少了固定费用支出,从而利润创收。作为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危机考核的一项重要因素,T公司的净资产增长率该指标增长率上升。总体来说,T公司的成长能力比较不强,同时企业盈利能力略有上升,T企业成长能力不强,但也没有出现负增长现象,故T企业近期内企业发展现状良好,不会出现有财务危机。
(三)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存在的问题
由以上分析可得出T公司存在的问题有:(1)T公司五年内应收账款周转率波动下降,又由企业财务报表知其应收账款逐年增加,故极大可能性是T公司内部没有采取恰当的应收账款信用政策,使得企业应收账款内部控制没有发挥良好的效果,最终企业坏账增多,现金流水平下降;(2)同时T公司总资产周转率上升缓慢,在资产管理水平方面成绩平平;(3)T公司流动比率指标总体下降,企业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在下降,无法在短期内将其流动资产及时而且迅速地转变为现金;(4)T企业的速动比率也总体变小,企业速动资产立即变现对流动负债清偿的能力下降,而由财务报表数据可以看出T企业的短期借款数额越来越大,这一举措究其原因可能是T企业为了降低筹资成本,可最后却使得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越来越差。(5)企业用货币资金偿还债务的能力在下降,且到最后低于平均水平。所以可得,T 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逐渐减弱,因此为了避免出现短期偿债风险,T 公司必须加强对现金的调控能力。
总的来说,在财务危机预警机制中,制造业上市公司相关信用政策的调整并不受足够重视,应收账款的管理需要改善,对企业自身整体资产的利用效率也需提高。同时,极为重要的就是很多公司相关部门中并没有财务危机预警等相关组织机构,也无安排相关专业工作人员负责财务危机预警,只有传统财务部及会计流程,并没有树立财务危机意识。进行财务危机预警的基础是要做好财务分析工作,而财务分析并不是简单的做账。财务分析是全面客观的分析,是在参照企业各部门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为企业管理者提供有效信息从而帮助管理者更好地作出决策,从而合理规避财务危机。
四、制造业上市公司应该怎样推行财务危机预警
(一)加大财务危机预警的理论和方法
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管理层要深层得了解财务分析,应积极主动协调各部门员工,同时加大对财务分析的投入,努力提高财务分析信息的质量,推动财务分析工作的顺利完成。T最首要的是还要设立专门的财务预警部门,聘请高专业水平的财务分析人员,提升财务分析在制造业企业的地位,为更好更快地进行财务危机预警的研究奠定基石。
(二)加强企业员工防范财务危机的意识
企业管理部门、财务部门要树立财务危机防范意思,切不可忽视懈怠。企业要对员工加强宣传相关知识,时刻保持对可能存在的危机的防范意识。
(三)强制和主动相结合
为了提高财务分析人员的自我修养和工作素质企业还可以设置奖罚机制,有奖有罚使得进一步加强员工的积极性。通过财务危机预警到位与否对制定相关人员的奖惩机制,加强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强制与主动相结合。
(四)加强培训以提升会计人员的专业敏感性
在招聘财务人员时,选择最优人才,并且后期要对企业相关会计工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加强继续教育。
(五)监督机制
企业的数据库会变得越来越庞大随着企业经营的日益发展完善,分析的数量和难度也会逐步上升。与此同时,企业要以财务分析体系为基础,建立包含企业文化、管理理念和企业目标的财务分析制度,不断为此注入新活力。在新的较为完备的财务制度建立以后,当出现漏洞时要及时进行修补,不断优化升级企业财务分析制度。要用针对性地去判断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机制符合企业实际情况和规划蓝图,保证财务危机预警得以实施。
(六)对症下药
对于发现或反映的问题,企业应及时采取措施积极应对,才能保证财务危机预警得以实施。对于应收账款的管理, T企业需重新采取对信用政策的调整,才能改善管理应收账款,加强对企业自身整体资产的利用效率,规避财务危机。同时必须加强对现金的调控能力,降低偿债风险,提高偿债能力,使T企业债权人的债权得到合理保障,谨防财务危机。
五、结 论
本文立足于当下经济局势,界定财务危机,研究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并就T公司为例,对其财务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其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合理规避财务危机、进行财务危机预警。在我看来,进行财务危机预警的最基本前提是做好财务分析,思想上要树立财务危机意识,行动上要切实发挥企业的财务分析工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占据的关键性作用。在经济形势发生变化时,要做好财务分析工作,预警并规避财务危机。
参考文献
[1]孙沛. 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9.
[2]郭晶. 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预警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5.
[3]赵晓风.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机制分析[J].纳税,2018(05):86.
[4]刘鹏. 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实证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6.
[5]陈思龙.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探析——以制造业为例[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5(12):90-91.
[6]武芳芳. A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9.
[7]申咪. 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研究[D].北京印刷学院,2019.
[8]刘耶玲. 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预警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8.
[9]王思佳. X公司财务风险预警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9.
[10]张咏梅,穆文娟.基于生存分析的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J].财会月刊,2015(18):41-45.
[11]黄震,王月.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的建立及其防范措施[J].现代经济信息,2017(21):147-148.
[12]宋晓娜,贾莉莉.基于DPSR-云模型的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研究[J].财会月刊,2018(16):118-123.
[13]李炎. 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与防范[D].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2018.
[14]任潮.浅谈财务危机预警理论[J].时代金融,2018(24):154+158.
[15]Cees Diks,Cars Hommes,Juanxi Wang. Critical slowing down as an early warning signal for financial crises?[J]. ,2019,57(4).
致 谢
经过这一阶段的努力,我的毕业论文终于完成了,在这段充满奋斗的历程中,带给我的学生生涯无限的激情和收获。在大学阶段,我在学习上和思想上都受益匪浅,这除了自身的努力外,与各位学校领导、老师、同学等的关心、支持和鼓励是分不开的。
在本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我要感谢导师张红云老师。在此过程中,她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从选题到开题报告,从写作提纲到一遍又一遍地指出每稿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严格把关,循循善诱,在此我想表达我的衷心感谢。与此同时,我还要感谢在我学习期间给我极大关心和支持的各位老师以及我的家人、同学和朋友。
完成毕业论文是一次再次系统学习的过程,毕业论文的完成,同样也意味着新的历程的开始。在此后的学习和工作生涯中,我将铭记我是一名广工商学子,把广工商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由于我的学术水平有限,所写论文难免有不足之处,感谢各位老师和同学的批评和指正。
附 录
T公司财务报表摘要:
报告日期 | 2017-12-31 | 2016-12-31 | 2015-12-31 | 2014-12-31 | 2013-12-31 |
利润表摘要 | |||||
营业收入
(万元) | 2,138,470 | 1,633,491 | 1,313,163 | 1,080,422 | 872,796 |
营业成本
(万元) | 1,598,289 | 1,211,121 | 964,639 | 800,749 | 654,962 |
营业利润
(万元) | 204,887 | 155,403 | 121,030 | 90,841 | 52,144 |
利润总额
(万元) | 206,469 | 158,443 | 122,542 | 93,400 | 54,862 |
所得税费用(万元) | 35,627 | 24,165 | 17,230 | 14,318 | 7,386 |
净利润
(万元) |
170,842 | 134,278 | 105,312 | 79,083 | 47,476 |
基本每股收益 | 2.38 | 1.86 | 1.45 | 1.10 | 0.65 |
资产负债表摘要 | |||||
货币资金(万元) | 158,826 | 427,208 | 304,284 | 305,991 | 161,737 |
应收账款(万元) | 173,672 | 146,565 | 89,608 | 85,634 | 77,774 |
存货(万元) | 198,077 | 172,484 | 74,541 | 60,562 | 79,814 |
流动资产合计(万元) | 1,956,497 | 1,732,787 | 1,275,248 | 979,484 | 761,634 |
固定资产净额(万元) | 102,967 | 97,086 | 101,953 | 106,582 | 119,424 |
资产总计(万元) | 2,133,842 | 1,888,599 | 1,432,766 | 1,137,679 | 922,253 |
流动负债合计(万元) | 1,310,336 | 1,190,612 | 829,811 | 621,618 | 467,196 |
非流动负债合计(万元) | 1,676 | 2,077 | 4,182 | 1,592 | 1,624 |
负债合计(万元) | 1,312,012 | 1,192,689 | 833,993 | 623,210 | 468,820 |
所有者权益合计(万元) | 821,830 | 695,910 | 598,773 | 514,470 | 453,433 |
现金流量表摘要 | |||||
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万元) | 417,169 | 279,269 | 151,674 | 155,820 | 129,31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万元) | 201,575 | 389,607 | 359,870 | 165,711 | 90,488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万元) | -414,071 | -225,944 | -204,477 | -150,540 | -44,915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万元) | -58,758 | -28,074 | -28,669 | -19,329 | -18,972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万元) | -275,420 | 137,900 | 127,595 | -4,147 | 26,508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万元) | 141,749 | 417,169 | 279,269 | 151,674 | 155,820 |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11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