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问题研究

财务报告是投资者了解一个企业的经营状况并作出投资与否的重要信息,但是很多上市公司的利润操纵的行为普遍存在,这就需要投资者和其他使用信息的人具有能够识别利润操纵的能力,能够在财务报告中得到真实的企业的信息。
利润操纵是指在一定环境下,包括管理

  第1章绪论

  1.1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研究的背景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国证券市场迅速发展,它经历了由小规模到大规模的转变,在对国民经济发展所做的贡献当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据上交所和深交所网站公布数据,“截止2013年,我国上市的企业已经达到了2491家,市值总计为21.8112万亿元”。由此可见,上市企业的任何行为都会对我国人民经济的稳健成长产生重要作用。但现在国内,我国证券市场不断暴露出上市公司通过操纵利润,损害投资者利益的重大案件,这引起了社会的高度重视,造成了极大的不良影响。从“绿大地财务xxxx案”到“万福生科财务xxxx案”,说明“企业进行财务操纵的形势愈演愈烈,其操纵利润的方法也日益增多“。因此,为了保障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解决企业的利润操纵情况有很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分析一些企业为什么要利润操纵,原因还是因为金钱和利益的诱惑。这些商家在市场占有的股份和地位对其企业非常重要,所以对这些商家而言,投资的风险是有的,但是背后的利益更有诱惑力,这也是吸引他们进行利润操控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因。他们就有“博弈”的冲动和理由,进而实施利润操纵行为也就不奇怪了。企业通过虚假财务报告来提供盈利表象以谋取不当利益,就会使会计信息失去公允性和真实性,从而导致对投资者造成误导,继而做出错误的决定,让投资者的利益遭到减值。新会计准则虽然对普通的利润操纵产生了一定的遏制作用,规范了证券市场,但总体来说,会计的灵活性加大,以致于出现了新的利润操纵手段和现象。比如:通过不恰当地使用公允价值、债务重组、借款费用粉饰利润等方式进行利润操控。
  1.1.2研究的意义
  利润是上市公司的生命,它居于企业财务指标中的核也位置,可以送样说,有利润的企业就会吸引更多的市场关注,获得更多投资者的青睐;否则就会被市场所淘汰。但是,这种评价方式也对公司造成了压力,公司为了达到利益的指标,开始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误导信息使用者,可以中谋取不正当利益。一般有亏损的上市公司或继续获取利涧的公司很容易进行利润操控,这些公司有的已经连续亏损两年,面临被摘牌的风险,有的是企业经营管理者为了满足雇佣契约所规定的一些酬劳标准而使公司的利润数据达到一定水平,或者是为了再融资筹集资金而粉饰利涧。然而,这些行为都严重扰乱了证券市场的的秩序,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和国家税收损失,使公司股东与具体经营管理者之间的信任被动摇,个人投资者和金融投资部口对企业投资的风险加大,股价非正常性地波动,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报表的真实性产生疑虑,这使财务报表使用者不能从公司的信息中正确认识公司的实际价值,以致造成管理和决策失误。
  为了更全面的理解利润操纵这一现象,也为了促进证券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中国可以借鉴现有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分析了中国上市公司的利润操纵手段,主要在于准确识别利润操纵行为,新会计法的对该影响的分析,并针对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关的遏制建议,旨在为进一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提出一些参考性建议,确保中国证券市场健康发展。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
  目前,海外关于利润操纵的研究集中在盈余管理上。最近的研究模式基于琼斯模型和修改模型,提出新的检测盈余管理和索引机制,非法操纵的研究较为罕见,这些发现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很多便利。国外学者主要研究有:
  Patricia M.Dechow等人类比了目前存在的识别模型,得到目前多数模型能够符合上市公司需要,其中业绩较好的公司提出的无盈余管理行为被否定,并证实Jones模型最理想。(1995年)
  Messod D.Beneish利用指标的选取,完成了probit模型的建立,实现了计量分析利润操纵公司,指标主要有应收账款、资产质量、销售增长等等,利用上述指标,向前期指标转化,从而实现对不同指标造成的差异的最大程度的规避,在稳定性分析过程中,操作被揭露前,模型能够识别50的利润操纵企业。该作者也引用了识别模型。(1999年)
  De-Wai Chou等针对盈余管理以及反向杠杆收购对股价的影响进行研究,通过Jones模型可知收购前收入不正常的比例最大值实际上为盈余管理与最低部分收购1年后在股票收益率上存在15-25%的差异。此外,公司收购前,对反向杠杆收购及流动资产比重都能够进行调整,且产生正相关关系。两者间关系为负相关。(2009年)
  1.2.2国内研究现状
  目前我国国内研究利润操纵主要以会计准则为基础,进行利润操纵性质的界定,并提出相关机制以及政策等内容。李延喜等,利用贝叶斯分类识别法,选择14个指标对上市公司进行识别,得出针对利润操纵中影响最大的指标共计5个。配对样本选择中,以违规公司行业资产规模为参考,对照组选择时应选择行业小于5%公司。(2007年)
  姚宏和其他有关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研究主要运用主成分分析,其原因包括四种动机。(2007年)
  唐东生通过研究,得到利润操纵的动机、识别及主要手段,指标主要包括应收账款周转率、资产质量、销售毛利率变动、销售额增长指标等等,也是辨别利润操作模型建立的根本。(2009年)
  张晗针对各会计操作的要领中企业合并的利润操纵影响报表的情况,并提出对策。会计处理为购买法时企业能够利用操纵成本费用等进行操纵,权益结合法的应用中,实际上操纵利润是操纵虚增合并的利润。(2009年)

  1.3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主要研究内容
  对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概念和基本形式进行了研究;通过大量的阅读资料,并且查找到企业进行利润操纵的原因:企业领导者为了追求成绩而操纵利润、企业想要少交或多交所得税而操纵利润、避免连续三年亏损被迫退市以及企业为了获得良好的外在形象;给出了在当前形势下控制利润操纵的一些有效建议;结合案例进行论述。
  1.3.2主要研究方法
  本文论述了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危害和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本文在理论基础上,研究了文献、调查、经验总结和比较的方法。

  第2章利润操纵的理论概述

  2.1利润操纵的基本概念

  一般而言,公司采用会计政策或其他手段,通过利润和成本的增加或减少,人为提高或降低利润是利润的操纵。
  利润操纵现在有两个概念,第一个概念是公司高管强调自身能力或公司市场效益最大化的目标,会计政策的选择,来达到调节企业利润的目的。
  第二个概念是关于公司的管理,为了实现一定的目的,或灵活性漏水的会计准则,甚至违反法律法规对企业财务利润或利润操纵利润操纵。
  不管是盈余管理还是利润操纵都给证券市场带来很多非理性的因素。在企业管理中只有使用各种手段才会达到想要让企业的对外财务报告达到所需要的一定的盈利水平,进行有目的性的干预才能给企业的管理局面带来经济或者政治上的利益的行为,这样的行为直接导致了会计信息的失真,这种行为可能会破坏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在很多企业中都能体现出来,而且在某些特殊的项目上,如上市、增发配股或者面临亏损得这样的影响下就会特别突出,为了达到利益,即使在面临社会谴责和法律制裁的风险时,上市公司也会改变利润数据。

  2.2利润操纵的基本形式

  2.2.1虚增利润
  利润的增加是利润操纵的最基本形式。因此,通过一项金融任务或几项金融任务,存在一种虚假繁荣的假象,它给人一种虚假的繁荣感,以及一种短期或潜在的好处,如改动公司的股权价值和上涨管理层薪酬,压低债务成本,增长政治资本管理水平。
  2.2.2虚减利润
  这种做法人为降低了利润水平,这在国民经济中或大企业的垄断中表现得更加明显。利润下降一般不应该移到今年的年度成本,从而逃避税收,减少政治成本,同时可以推卸责任,每年损失的概率下降后,而形成稳定的大众形象和经营状况。
  2.2.3平衡利润
  平衡利润是指人为减少企业年度盈利波动性的可能性。即减少报告中的盈利水平高,在一年的盈利水平,使盈利水平较低的一年中报告的盈利水平较高,因此,利润平滑可以被视为着眼于长期利润操纵。通过降低企业盈利能力的波动性,通过潜在的盈余平滑可以得到,可以降低外部市场的风险程度,有利于提高股权价值,降低债务成本。此外,管理层的薪酬是基于企业盈利水平计算,超过最高标准的补偿计划规定,在今年企业利润水平,通过盈余管理未来收益的平滑部分递延期,也可以提高自己的整体薪酬水平。
  2.2.4冲销利润
  冲销利润,也称为清洗利润。通常发生在公司更换制度或变更法人时。为明确或者推卸责任,新的法定代表人应当将累计存货、呆帐、长期投资减值、闲置固定资产、资产和利润一次性处理。

  2.3利润操纵的危害

  2.3.1造成国有资产和国家税收的流失
  许多公司虚报利润以求享受我国优惠政策或财政补助。在不真实的会计信息掩护下,一些公司通过转让国有股和其他方式的减少,分裂和侵吞国有资产,造成国有资产的巨大损失。此外,很多企业为了逃税,常常开增值税发票,发票上的金额少,伪造会计凭证、支付成本的价格进行的,避免增值税,又以目前的盈利,缴纳企业所得税,从而减少逃税,化公为私。
  2.3.2误导投资者,造成经济损失
  利用掩盖的利润操纵数据来掩盖其业绩、价格扭曲公司的表现,可能误导投资者作出决策,经济损失可能会导致政策制定者。由于市场价格受信息和供给变化的影响,如果产生扰动信息或供给变动因子,则会影响市场价格。投资者通常根据他们的财务报表来投资公司。该公司的利润操纵干扰了信息的生产,导致投资者做出了错误的决定,导致了交易员的损失。
  2.3.3破坏资本市场秩序,导致信用危机
  众所周知,诚实信用原则是一个企业在股票市场交易的基本原则,而利润操纵由信贷危机引起的,将在很大程度上削弱投资者的信心,严重损害了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投资者对企业财务信息的判断决定了企业的质量好坏,而虚假的收益信息必然会导致投资者对证券市场的不信任。当利润控制事件在市场中频繁发生时,投资者对市场的信任将受到重大打击,这不利于证券市场的未来发展。

  第3章企业进行利润操纵的原因分析

  3.1企业领导者为追求政绩而操纵利润

  多半企业与经营所有权分离。投资者不直接操控企业,而是委托有能力者管理。投资者的成绩是基于其经营业绩,这是基于一定的财务指标。同样,因为利润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的主要标准,如利润计划、投资回报率、销售利润率是管理者业绩的标准,所以他们对自己的提升,想要得到更多的酬劳,不可避免地会对企业进行利润操纵。

  3.2企业为了少交或多交所得税而操纵利润

  所得税按会计利润调整,经税收标准调整后,将利润调整为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再乘以对应税率。所得税是企业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企业不可以在税收规划的基础上违背法律法规,来减少企业负担。然而,一些企业采取操纵利润的手段,以避免逃税,逃税和延期纳税。但还有一个现象,是企业为了维护自己的社会形象,使企业的发展有一个良好的社会形象,使利润操纵利润增加,缴纳所得税,但往往这部分所得税和XX税收返还的形式返还给企业。

  3.3避免连续三年亏损被迫退市

  中国证券法规定,上市公司应当在下列情形之一的情况下终止其在证券交易所的股份:“(一)公司不按照规定公开其财务状况,或者对财务会计报告作虚假记载,且拒绝纠正;(二)公司最近三年连续亏损,在其后一个年度内未能恢复盈利。”
  企业获得上市资格相对较难,这是一个非常难得的资源,企业股票上市后再遭退市,对股东来说是很大的损失,同时也会造成资源的浪费。由于持续亏损,企业或许会变成一种“壳”资源。我国证券市场上市额度有限,不少颇具潜力、业绩不错的公司因不少条件限制没办法沿着正规途径上市,“壳”资源就变成其开展收购的目标,利用对“壳”资源进行资产的重新分配,就可以通过借壳上市。若上市企业被收购,企业以前的股东就会丢掉控制权,之前的管理层的权力一定会受到限制。若“借壳上市”的企业与多个地区有关,本地XX也不想他们努力获得的额度被其他人接手。因此,上市企业的管理层、董事会、主管机构以及当地XX等均会全力争取上市企业不被退市。若一般的经营无法保证上市企业走出困境,涉及到利益的人一定会使用利润操纵的手段来扭转形势,因此就算公开财务报告被相关会计工作者给予保留意见,也不同意存在持续三年亏损而被动退市的事情发生。

  3.4企业为了获得良好的外在形象

  企业上市对其起到的非常重要的作用是能够使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该企业,不少企业在上市之前非常低调,但是上市以后就吸引了证券市场上不少投资者的注意力,企业知名度很大程度上升高。这相当于给企业增加了人气,对今后产品的销售以及市场的扩展都非常有帮助,一般和上市的形象保持一致。若上市企业获利能力有限或者负盈利,企业的股票将会分配到“垃圾股”之中,企业的形象也受其影响。股东和经营者他们的名声同样会因之变化。正是因为如此,管理层同样会进行利润操控。

  第4章云南绿大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案例分析

  4.1案情介绍

  云南绿大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2200)(简称“绿大地”)也就是是云南河口绿大地实业有限公司,创立于1996年6月,2001年3月以集体变动方式设立为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12月21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成为海内绿化苗木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
  2011年3月17日,云南省公安厅直属公安局将涉嫌欺诈发行股票罪将公司控股股东、董事长何学葵逮捕,羁押在看守所。《证券市场周刊》得到的司法机关资料显示,何学葵管理绿大地时,多次在上市公司上市前后财务欺诈,并通过注册和购买35个分公司,先后夸大资产和收入。在被监管机构审查后,这份报告在短期内发表,表面上有5度的改变。

  4.2绿大地生物科技上市筹备期利润操纵手段和动机

  4.2.1绿大地生物科技上市筹备期利润操纵手段
  (1)虚增资产
  依据司法鉴定中心的司法鉴字(2011)第07号《司法会计鉴定意见书》(下称“司法鉴定”)证实,绿大地确实存在以下几种情况。
  虚增一:2005年4月,绿大地购置马龙县马鸣地皮四宗,共计三千五百亩,金额为三千三百六十万元,虚增土地成本三千一百六十万元。
  虚增二:2007年1至3月,绿大地对马鸣乡土地改良价值虚增两千一百二十四万元。
  虚增三:绿大地在招股说明书中表明2004年至2007年1-6月累计收入为六万两千二百一十九点五九万元,虚增收入两千九百六十一点二九万元。
  (2)虚构收入
  上市前的2004-2007年6月,绿色地球使用假合同,财务信息,虚假的苗木交易销售,制造虚假会计信息,或通过公司的实际控制将返回t等内幕交易,夸大收入达到二百九十六万(万元)
  (3)关联方交易
  据统计绿大地曾经指示员工注册过35家关联公司。这些关联公司有的是绿大地收购过来的公司,如鑫景园艺;有的是在员工不知情的情况下,用他们的身份证去注册的公司。
  绿大地通过使用货币周期来伪造其需要的会计数据。一般的经营方式是将资金从土地、工程等项目中转移,然后从关联公司的账户中转移资金,然后再转到绿大地上。董事长何学葵称,起先,他建立这些公司,目的只是为了避开与花农的现金及白条子交易。这些关联公司最初还有一些生意往来,可是到了后来,这些关联公司只开设一个账户供绿大地公司走账,专为其伪造收入使用。
我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问题研究
  4.2.2绿大地生物科技上市筹备期利润操纵动机
  通过上市得到丰厚的经济回报是绿大地铤而走险的本质原因。绿大地在上市筹备期为了能够顺利上市,通过虚增收入虚增资产,虚构收入等作假手段,在行业内市场总体需求趋缓的现状下,证明自己在行业内营业收入持续增长。是以,在绿大地准备上市期间,利润的操控集中在销售收入不断增长和相关成本费用保持稳定的思路上。

  4.3绿大地生物科技上市后利润操纵手段和动机

  4.3.1绿大地生物科技上市后利润操纵手段
  利用虚增业绩成功上市的绿大地,在上市后还通过伪造合同等方法来虚增业绩。据公诉机关指控,2007年至2009年间,绿大地通过伪造合同和会计资料,虚增资产共计两亿八千八百万元。
  (1)频繁更换业绩
  绿大地2009年10月披露第三季报时还预估2009年度净利润同比上涨20%-50%,到了2010年1月第二次发布又改为下降30%以内,第三次发布的2009年度业绩快报还显示年度净利润有6212万元。在绿大地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后,绿大地2009年度的净利润也第四次被更改为-12796万元,一个月后第五次出台的年报被改为-15123万元。
  (2)频繁更换事务所
  绿大地自上市以来,3年时间就更换了3家审计机构(见下页频繁更换事务所表)、3任财务总监,每次都在年报披露之前,问题就是双方对如何编报年报存在分歧。由于企业内部监管结构失衡,企业审计的委托人是公司的管理层,审计机构明显处于被动的地位。所以,当企业财务总监或审计机构发现公司年报存在利润操纵时,不是与企业同流合污就是坚持原则离开。
  频繁更换事务所表
  相关资料:单位:万元
  年份事务所名称审计费用审计意见上年变更原因
  2008中和正信30无保留意见鹏城会计师事务所工作安排
  2009中审亚太50保留意见中和正信与天健光华合并
  2010中准50无法表示意见中审亚太的工作安排
  2011山东正源和信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60保留意见聘期到期
  4.3.2绿大地生物科技上市后利润操纵动机
  第一天的交易中,该公司股票从16.49到45.82元的价格飙升。公司高管也获得超额回报,其董事长何学葵上市当天身价一亿元,然后随着股价在2009年再次上升,也进入了胡润富豪榜,绿大地也成为a股市场龙头企业。上市后产生的巨额收入是相当可观的,因此公司的利润就会被操纵,以便能够避免摘牌的情况下产生可观的收入。

  第5章遏制企业操纵利润的建议分析

  5.1增强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独立性

  进一步增强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独立性。会计准则委员会对其成员应该有一定的规范性,应当增加具有一定专业水平的会计师协会,减少XX官员,增强准则制定机构的独立性。只有增加了机构的独立性,才能公平公正的照顾各方利益。同样,根据相关利益标准,人们制定监督、检查和监督标准的过程,并可能影响标准的评估,以防止对自身有利的情况发生。完善会计准则的制定程序。在制定准则前,要对经济环境对准则的影响进行研究,对准则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尽量做到预判,并采取相应措施。

  5.2规范XX行为

  将上市公司的数量与利润等指标与XX官员业绩脱钩一直是近年来改革的一项重点工作。但时至今日,简单地以经济增长指标作为政绩的评价依据,甚至将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或扭亏为盈情况作为考核的标准的情况却依然存在。因而,要切断地方XX与上市公司、企业之间存在的利益关系,减少XX部门内部人员通过不正当的手段获取公司利润,操控收益。具体措施如下:
  (1)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充分实现XX和企业的分离。XX不应参与上市公司的具体业务活动,应保持中立。
  (2)把诚信纳入地区、部门考核的政绩指标体系,反对地方保护。
  (3)进一步强化证券监管组织工作,各监管部门应加强协作,形成监管合力。
我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问题研究

  5.3增加操纵成本,加大处罚力度

  我国法律对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处罚存在着处罚力度较小、处罚规定模糊、一般利润操纵不够成刑事处罚等特点。因此,缺乏有效的震慑作用。例如万福生科财务数据xxxx一案3年合计虚增营业利润约1亿1298万元。万福生科被责令改正违法行为,罚款30万元。显然,相对于数亿元的融资,30万元的罚款犹如沧海一粟,根本无法刺痛xxxx者的神经,资本市场也很难发挥震慑作用。因此,必须提高各责任主体的利润操纵成本,
  第一,对注册会计师审查力度的加强,想办法加大上市公司的审查力度,提高发现利润操纵的可能性,同时对注册会计师的监管以及处罚力度也要有所加大。第二,是对那些发现存在利润操纵的公司,以协助欺诈的会计公司,以及对利润操纵的刑事责任的调查。第三,增加“证券法”等处罚的利润操纵,使利润操纵案例验证将大量的赔偿负担,从而实现上市公司的管理当局和会计人员的威慑效应。第四,提高民事诉讼效率,提高公司利润操纵的间接成本。第五是对地方XX的管制,若发现有地方XX参与上市公司操纵利润中,要对XX部门进行严惩。

  5.4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5.4.1改善结构
  只有完善的产权制度,加强股东参与监督的动机和能力,实现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才能保证股东与公司管理层之间形成较完备的契约关系。我国上市公司股权高度集中,公司实质上由控股股东所把持,这不利于在股东间形成制约,控股股东的权力很容易被滥用,以达到利润操纵的目的。因此,解决一股独大,提高股权融资成本,通过这样的方法才能减少公司对利润的操控。具体的做法有以下两个方面:
  (1)我们将降低国有股份的比例,提高法国股票的比重;
  (2)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机构投资者的增长也可以缓解股权过度集中和股市过度分散的问题,从而使结构得以优化。
  5.4.2加强监事会的监督作用
  监事会的主要职能是专门监督公司财务报告的真实、可靠,但一股独大使监事会很难履行其监督的职能,应作改进如下:
  (1)解决监事会的问题。很明显,监事会的监督和雇员监事的比例应被指定,以保障各方利益的平衡
  (2)加强监事会职权。
  (3)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应当追究责任。
  5.4.3完善董事会结构,挖掘独立董事的治理潜力
  从许多的事实可以看出,独立的董事会制度对于公司的长远发展来讲意义是十分重大的,尤其是对于公司的经营者还有高级管理者的监督审查作用,这很大程度上保护了中小投资企业的发展。所以应在董事会中加入一个新的职位,那就是独立董事。独立董事负责对职业经理人的雇佣契约商定、重大关联交易等可能涉及利润操纵问题的重大事项发表意见。但是如果没有一定的规章制度作为保障,那么这就是空谈没有任何的用武之地。因此,为了能够让董事会发挥自己作用,不仅仅只是一个职位,就必要要根据我国的国情,我国上市公司自己的特点而设计一套制度。可以通过四个方面来提出具体的安排:
  (1)通过确立法律强制的要求达到一定规模的上市公司必须要确立一个能够有实际工作能力的董事会制度,并具有其权威领导作用。
  (2)设立专业管理层,由独立董事的实践和独立董事的执业水平来确立。
  (3)由独立董事、独立董事和独立董事选举产生的独立董事、独立董事和独立董事的明确权力和义务,由公告董事会公布,也应包括独立董事。
  (4)为有效保证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其报酬发放可由证监会等独立机构完成。
  5.4.4建立完善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发管理层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首先,以经营管理能力作为向导,以实现竞争性为原则。为了改变企业管理者的管理结构,应注重管理的能力。一方面可以从组织的内部进行选拔提优,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外部的人才市场进行优秀人才的引进,雇佣优秀的人才,专业的人才担当企业的管理者。另一方面就是内部奖励制度。首先要重视经理人的专业能力,对公司经营管理层的薪金一部分要实行股票期权,这有助于公司内部的管理层比起工资更着重关注企业的长期发展情况,这样就能有效的抑制企业管理者的跳槽或一些短期的工作行为,也阻止了企业管理层掩饰会计报表,获取利润。最后一个方面就是在设定企业内部的奖罚制度的同时,也要考虑到企业的短期收益和长期发展的一个动态平衡,特别要管住的是企业的利润和非利润指标,同时应该把那些决定着企业发展前景的领导人、企业人力资源等相关指标纳入到对管理层考核的指标体系当中。

  第6章结论

  规范上市企业行为避免及治理利润xxxx,其根本在于监管法制。通过道德建设、公众及媒体监督等手段虽然都能起到一定的管理控制作用,但并不能替代法制在企业利润xxxx上的主导地位。因而监管机构应该针对国内证券市场实际情况,借鉴国外成熟金融市场,学习管理监督经验,系统地完善健全我国相关法制法规,并切实落实维护市场投资者的利益,实施必要的补偿赔偿机制,通过加大上市企业虚假融资代价,提高xxxx成本,保证实现证券市场自身优化资源配置作用,并深入稳定市场秩序,促进国民经济水平稳健上升。

  参考文献

  [1]都伟杰.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动机及手段分析[J].现代商业,2014(3).
  [2]李瑞青,白洁.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研究[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1)
  [3]程之议.浅析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18)
  [4]张俊生,张琳.特殊普通合伙制让审计师更稳健了吗?–来自中国会计师事务所转制的经验证据[J].会计与经济研究.2014(04)
  [5]刘行健,王开田.会计师事务所转制对审计质量有影响吗?[J].会计研究.2014(04)
  [6]周中胜.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与审计收费[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4(02)
  [7]鲍金柱,冯研.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4(03)
  [8]崔江涛.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其思考[J].中国总会计师.2014(01)
  [9]谌小红,邹德军.共同经营会计核算探讨[J].财会月刊.2014(01)
  [10]王更峰.2014年企业会计准则修订变化亮点与企业应对的浅思[J].会计师.2014(08)
  [11]王梦环.我国合营安排会计准则与IFRS11的比较[J].现代商贸工业.2014(08)
  [12]崔明娟.论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成本法和权益法[J].现代经济信息.2014(07)
  [13]陈博,林泓睿.论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进程[J].商业经济.2014(04)
  [14]徐新博,杨守杰上市公司利润操纵问题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4(8):240.
  [15]程雷,熊礼慧,崔兵.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研究综述[J].特区经济,2017,03:89-91.
  [16]傅祺炜.中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行为的改进SVM识别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6.
  [17]何薪燃.浅谈上市公司利润操纵问题[J].财经界(学术版),2016,12:124.
  [18]陈雪.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动因及防治研究[J].知识经济,2016,21:88-89.
  [19]李福书.我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问题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
  [20]禹鹏.上市公司关联交易与利润操纵研究[D].云南大学,2015.
  [21]胡燕云,毛芳,程诗英.上市公司利润操纵之信号分析[J].科技创业月刊,2014,09:66-68.
  [22]韩斯琦.浅析上市公司利润操纵识别与防范[J].北方经贸,2015,04:172-173.
  [23]万云杰.上市公司利润操纵分析与对策[J].中国市场,2015,29:196-197.
  [24]汤丽媛.浅析上市公司利润操纵问题[J].科技视界,2014,25:153.
  [25]邓毅灵.浅议中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问题及其防范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4,11:32-33.

  致谢

  在这短短的四年的本科学习生涯中,时光飞逝,两年中的点点滴滴依稀浮现在眼前。在这四年时间里,感谢遇到了这么多让我成长的老师、同学以及实习中遇到的热心的同事,正是在他们的细致的关心以及热情的帮助下,我才能很好的进入本科的学习阶段,并很好的适应。成长到今天,我才能完整的完成这次的本科毕业论文的设计。感谢我的指导老师,感谢过去的日子里您对我的学习予以的谆谆教诲和辛勤培养以及无私关怀。老师治学严谨,为人正直,在学习和科研过程中,时刻提醒我要本着严谨的态度完成每项任务。在生活方面,也为我提供为人处事的标榜,指引我如何做人、做事。
  感谢百忙之中评阅论文和参加答辩的各位老师、专家,谢谢您们的辛勤工作。
  再次向所有关心我、支持我、帮助我的师长、亲人、朋友致以最真挚的谢意!谢谢你们!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1179.html,

Like (0)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1年4月9日
Next 2021年4月10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