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绪论
平面设计是属于二维设计的形态,而印刷工艺又主要是在可看作二维形态的纸面上进行,所以印刷工艺在平面设计这一设计分类中应用的最为广泛,也是先到传播媒介中最为普及和广泛的载体。
平面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作品的实现,在商业化的今天,作品的实现只依靠书写或手绘已经不可能,大多数作品的实现要依靠印刷技术。而在另一方面,印刷工艺若不经过设计与作品进行连接,它就仅仅只能作为一种技术存在,没有设计,印刷工艺不能实现其价值。所以平面设计与印刷工艺存在某种程度上的共生关系。
影响平面设计的因素有很多,印刷工艺就是其要素之一。二者看起来似乎界限分明,一个属于艺术设计的范畴也属于工程技术的范畴。但是,由于现代平面设计基本上都是特指为满足机械化印刷生产所做的设计,其目的是信息的传达和传播。印刷工艺则是实现这一目的的表现手段之一,是一种媒介有非常密切的联系,本文旨在研究印刷工程每一阶段中的工艺与平面设计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制约的关系,充分利用好这一媒介手段,促进平面设计的创新与发展。
二、相关概念
(一)印刷的概念
印刷是将文字、图画、照片等原稿经制版、施墨、加压等工序,使油墨转移到纸张、织品、皮革等材料表面上,批量复制原稿内容的技术。印刷有多种形式分为:传统胶印,丝网印刷,数码印刷等。
印刷工艺也可说是视觉、触觉信息印刷复制的全部过程,包括印前、印刷、印後加工和发送等。是一门集;摄影,美术,工艺,化学,电子,电脑软体、文字处理和美术设计、编辑、分色、制版、印刷、印後成型加工按需求批量复制美术、文字、图像的技术硬体科技,再加环保的考量的复杂和考验超强的一门技术。
印刷,作为一种图象与文字复制的技术,其社会意义在于它在复制文字与图象的同时记录和传播着相应的历史文化,因此,最早出现印刷技术的国家必然是人类文明的古国。印刷作为一门用来复制的实用技术是中国人发明的,我们所熟知的印章即是它的早期雏形。印章在我国历史上出现的很早,约在殷代即已经有大量由金属、石、陶、骨等制作的印章。早期的印章多为阴文,即文字凹于印面,后来又出现了阳文印章,即文字凸出于印面,印章在历史上主要的使用功能是作为记号或标记的证明,尚不是以复制为主要目的工艺形式,但是简单的印章中包含了复制技术中凸版及凹版的深刻原理,对于印刷技术的发明在印的观念上以十分重要的启迪。
90年代,随着专业领域计算机硬件及软件的高速发展,在印刷产业技术发达的国家及地区,商业印刷的作业流程逐步实现更加完善的数字化。尤其在印前领域,而彩色桌面出版系统(DTP)的出现给当代印刷业带来了又一次革命。在计算机的控制下,扫描、数码照相机、直接制版、数码打样、数字印刷机等设备实现了数字式联合作业。
(二)平面设计的概念
平面设计(graphic design),原称装潢设计,也称作视觉传达设计,是以“视觉”作为沟通和表现的方式,完成的作品。平面设计的常见用途包括标识(商标和品牌)、出版物(杂志,报纸和书籍)、平面广告,海报,广告牌,网站图形元素、标志和产品包装。例如,产品包装可能包括的商标或其他的艺术作品、编排文本和纯粹的设计元素,如风格统一的图像,形状和颜色。组合是平面设计的最重要的特性之一,尤其是当产品使用预先存在的材料或多种元素。
平面设计除了在视觉上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因此在平面设计中,不单单注重表面视觉上的美观,而应该考虑信息的传达,平面设计主要是有以下几个基本要素构成的:
A、创意:是平面设计的第一要素,没有好的创意,就没有好的作品,创意中要考虑观众、传播媒体、文化背景三个条件。
B、构图:构图就是要解决图形、色彩和文字三者之间的空间关系,做到新颖,合理和统一。
C、色彩:好的平面设计作品在画面色彩的运用上注意调和、对比、平衡、节奏与韵律。
不管是报刊广告、邮寄广告、还是我们比较经常看到的广告招贴等,都是有这些要素通过巧妙的安排、配置、组合而成的。
平面设计的历史从古老的拉斯考克山洞(Lascaux)开始,横跨到现代银座的眩目霓虹灯。在这段长远的历史中,以及二十世纪视觉传达的快速发展过程里,广告艺术、平面设计和美术之间偶尔会有界限模糊的情况。但这些项目彼此都共享同样的要素、理论、原则、应用方式和语言,有时候也分享相同的服务对象。
三、印刷工艺对平面设计的影响
按印刷类作品服务对象来划分,可以将其分为出版印刷、广告印刷、包装印刷和特种印刷四个大类,可知印刷涉及的范围广泛,平面设计师在设计时要考虑所涉及对象的特点及在作品实现时的方式,这样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印刷作品的制作加工工艺十分复杂,如印前的出片制版、打样,印后的覆膜、上光、烫箔、压型、装订粘合等,之间设计的工艺流程、加工设备、加工材料繁多,每个步骤都设计效果产生影响,所以在设计时应考虑如何让作品更完美地按照设计师自己的意图实现出来。还有最后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无法对印刷成品进行修改,当设计作品变成印刷成品后在发现错误和问题,几乎都是无法修改和挽回,即使有时可以利用一些补救措施,但最终的作品质量肯定会受到影响,随之而来的是制作成本的提高。
印刷工艺中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如果能得到设计师的充分运用,将平面设计与现代最新的印刷工艺结合起来,设计师自己的想法可以得到极大的扩展并且能够更加符合自己的设计意图。印刷工艺的改进对平面设计的影响可以从历史上明显的看出,在工艺方面,印刷术从雕版印刷、活字印刷、照相排版、电子分色制版到现在的桌面出版系统,并且在现代工艺的演进更为快速,设计师如果跟不上印刷技术的步伐,那么设计出来的产品也不能很好地与时代接轨;在新材料方面,最突出的一次变化是蔡伦发明的蔡侯纸引起的印刷术甚至是文化的革命,很难预测在不久的未来又有什么新的承印物或者新类型的油墨带来另一场革命,这些变化设计师比客户敏感,设计师应该更能把握技术前沿的脉搏为客户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在新技术方面,可能出现新的印刷设备或者新的印刷技术,如果现代的设计师只具备传统设计师的基本能力,不能够熟练的运用电脑,那么他的发展潜力是很小的。
一个完整的印刷品,从在平面设计时设计素材的收集整理,到最后的运用印刷工艺印刷成品,设计与工艺的关系得到体现;一件精美的印刷品都是科学、艺术和技术的结晶,更是平面设计的创意设计和印刷工艺的实现二者的完美结合。
四、设计中应考虑的印刷工艺四大要素
(一)印刷类型
产品设计时,首先应该考虑到的是所设计出来的产品将采用哪种印刷类型。不同印刷类型的工艺特点是完全不同的。以四大印刷方式为例,凸印产品轮廓清晰,胶印表现层次丰富而细腻凹印则线条分明,精细美观,笔触有力,墨色鲜艳,丝印墨层厚实有浮凸感,柔印产品简明的色块、线条给人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不同的印刷类型有自己特定的设计要求,必须在设计时进行对应的考虑。

对于胶印产品的设计而言,要注意这些要点即可:图片的分辨率是否足够;陷印值是否适合;规矩线裁切线等是否齐全;尽量避免设计大幅面的满版实地色块;图文与纸张纤维的方向关系,充分考虑到后加工的要求对于细小的文字,尽量避免四色叠加,以免增加不必要的印刷难度等。有的材料不仅伸缩性大,油墨附着性也很差。因此设计图案时,在不影响设计效果的情况下要尽量避免多色套印。对于背封袋,其正面图案要根据成品尺寸做适量内出血,以防止制成袋后正面图案显得太小,同时要考虑上下左右是否需要无接缝。光点位置设置是否符合裁切制袋需要等。
丝网印刷原稿原则上和其它印刷方法所用原稿没有很大差异,但在具体的制版、印刷实践中,其要求就有不同之处,这主要是由于丝网印刷特性所决定的。特别是由于丝网印刷墨层厚实、色泽鲜艳,柔印印品在设计时,应当避免如下方面:避免设计太小的文字及太细的线条;避免两色或多色的线条及文字套印;避免设计细小的反白文字及线条图软件中设计文字或线条;避免沿印刷滚筒水平方向设计宽而长的实地和渐变;除非特殊要求,避免将大面积实地与网点及细小文字做在同一版面所以在选择原稿及制版时要充分考虑丝网印刷的特殊效果。另外,丝网印刷所用原稿图文线条、网点精度要求也和普通印刷方法所用原稿要求有所不同。在丝网印刷制版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网线,以求达到充分再现原稿的目的。丝网印刷比较适于表现文字及线条明快的单色成套色原稿,同样适于表现反差较大,层次清晰的彩色原稿。通过丝网印刷的特殊效果,使得复制品具有丰富的表现力,通过丰富厚实的墨层和色调的明暗对比,充分表达原稿内容的质感以及立体效果。
(二)材料选用
产品设计时,所使用的包装材料必须与产品市场定位相符,要达到用最低的成本实现最佳包装效果的目的。在选择材料时,一方面要考虑材料的品种,一方面要考虑到材料的规格问题。不同的印刷材料品种,其印刷适性差异较大,甚至完全不同,对产品的实际表现效果也千差万别。在新材料使用方面较为成功的例子之一就是河北中旺集团的一碗香方便面包装,大胆突破设计材料,借鉴小食品包装设计风格,使用透明油墨在镀铝膜上印刷,其鲜明的颜色一经上市就很快成为众多同类产品中“引人注目”的焦点,给方便面包装设计提供了一种全新思路,在市场上取得了良好的促销效果。
对于材料的规格,也是影响产品成本的一个重要方面。举例来说,由于不同业务的包装商标印刷需要不同品种和规格的纸张,往往需要储备几十个不同品种和厚度的纸张。如单面铜版纸、单面胶版纸、单面铜版卡纸、涂胶纸、铸涂玻璃粉卡纸、白版纸、金版纸、铝箔纸、牛皮白版纸等,常见的厚度是80g、90g、250g、300g。350g、400g、450g等。设计产品时,必须考虑到用料规格的问题,以避免因为材料规格的选用不当而产生额外的成本。以书刊印刷用纸为例,图书杂志的封面、插页和衬页,封面200页以内一般用100~150g纸,200页以上用120~180g纸;插页用80~150g纸;衬页根据书的厚薄一般在80~150g之间选用。同一品种的纸,克数越重,价格越高,正文纸的克重增加,书脊厚度也随之加厚,有时还须调整封面纸的克重与开数,从而会产生一连串的连带关系,往往增加了纸张成本。
三颜色与分辨率
颜色选择时,需要考虑到印刷的实际再现效果,比如尽量不使用紫色系中的颜色电脑显示器中显示给客户的颜色或者客户心目中所期望的颜色效果,容易造成有关颜色的质量事故。如果确需印出理想的紫色系颜色,用专色来印包装主色调,既可以提高包装图案、颜色的亮度,建议设计时使用桃红油墨进行叠加,要么用专色印刷。如果所设计的产品处于销售过程中的新上市实验阶段降低包装主色调颜色一旦同包装市场流行色不符合而造成的滞销风险分辨率的设置必须根据设计和印刷工艺的要求,特别是印刷所用的承印材料(多为纸张)等多种因素来确定,并不是任何图片都一定要调到最高分辨率。如报纸印刷的网线比精美画册要低,它们对图像文件的分辨率的要求也不一样。如果产品主色调颜色用专色印刷,在销售过程中可根据市场需要随时调换包装主色调颜色)胶版纸印刷的彩色或黑白报纸印刷网线为60-100线,设计分辨率在120-200dpi;一般采用胶版纸、画报纸、铜版纸、卡纸、白板印刷的彩色图片,如书封、画报、产品广告等,印刷网线达150线,设计分辨率为300dpi;高档书籍、精美画册、高档广告印刷品,采用高档铜版纸印刷,印刷网线可达175线以上,设计分辨率为350dpi;精品珍品图书或特殊有价证券、特殊纸币等,设计分辨率可用400dpi。
四排版方案
排版方案包装商标印刷与书刊印刷显著不同的特征是一版一图多拼联。主要从以下方面加以考虑。①印后加工的难易程度。拼联又多且纸张变形,就会严重影响套准,难以补救。②异型商标。商标标贴一般不会很大,对于需要模切的薄纸异型商标,拼联不要过多,否则会因为模切版制作的精度问题,影响模切质量。③印刷数量。如果印刷数量不大,就不要把拼联搞得过多。因为版面过大而印刷数量很少,模切版费用高,必然加大单标成本。④纸张开数。包装用纸的尺寸与纸张尺寸相吻合,所以印刷用纸很标准,不存在浪费问题。包装商标则不然,由于受到单标尺寸的影响,不可能准确地拼联成八开、四开、对开印刷。排版时要注意纸张的方向,如瓶装酒商标,由于它是机械化贴标,速度快,纸张背面自动涂胶遇湿后,瞬间变形弯曲,纸张的弯曲方向要与自动贴标机相匹配,否则在自动流水线上无法进行生产。因此,为要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纸张横竖丝在拼联排版时,一定要首先考虑,以防生产出来的商标由于不符合客户横竖丝的要求而造成整批产品报废,所以是否采取插拼、横竖拼、套拼、一刀冲、抽刀等拼联方式,是以尽量节约印刷用纸为原则,如果开本选用不合理,将使边料增加,纸张的有效利用面积减少。一个稿件如果后加工工序比较多,就要慎重考虑不能把印刷版面搞得很大,否则由于印刷车间温湿度控制不好容易造成纸张伸缩,压凸就很难套印准确,致使本应一次烫铝压凸不得已就要烫印数次。短行较多的书,如横排的诗集,用32开本,其切口及订口有很多空白,用纸较多。假如用狭长形的36开本,可以节约纸张。如果开本太小,折数和光边材料损耗也较多。为了便于印装,尽量不用或少用不规则的开本,这样可降低印装成本。
总结
总的来说为了实现从我们的作品”到新的产品成功跨越,印前设计人员就必须深入学习印刷工艺的有关知识在以上所讨论的工艺问题上做好参数的选择和设定,设计师必须根据客户需要为客户提供一个合理的排版方案。如柔印中所设计产品市场前景看好,产品包装一次印量很大,可以使用竖向多排列单元图案,通过增加版滚筒的周长来提高印刷效率等方法,我们必须将熟练应用到具体的产品设计中去,才能成功实现印刷批量工业化生产的要求,并不断引导和降低生产成本,为顾客创造更多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王煜《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印刷工艺因素》天津工业大学2011年
[2]刘建国;平面设计中的自动形式[J];美苑;2013年02期
[3]张文汉;黄家兴;;结构系统形开超平面设计的几种方法研究[A];2012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4]康启来;贴花纸印刷工艺漫活[N];中国包装报;2013年
[5]罗树宝;古代的双色套印技术[N];中国包装报;2013年
[6]塑料彩印软包装印刷工艺问答_(上)[N];中国包装报;2013年
[7]陈素青;施工平面设计探讨[N];广东建设报;2013年
[8]何忠;现代绘画艺术中的设计意识[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9]文澜;平面设计人员应了解印刷工艺(一)[J];电子出版;2013年07期
[10]孙全喜;;《印艺说——平面设计》[J];印刷技术;2013年27期
[11]PDF工作流程《印艺说—平面设计》(连载三)[J];广告人;2013年02期
[12]印刷工业出版社最新可供数码设计类书目[J];数码印刷;2012年05期
[13]张华;;出版专业平面设计制作类课程教学现状及改进探讨[J];出版与印刷;2010年04期
[14]平面设计与印刷生产的矛盾和互动[J];印刷杂志;2007年08期
[15]代璐;;浅析包装设计对消费者的影响[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年14期
[16]邓普君;袁宇霞;王瑜;;印刷工艺对覆膜质量的影响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包装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17]陈永常;;现代印刷工艺条件下的纸张印刷适性与印刷品质量[A];中国造纸学报2013年增刊——中国造纸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18]蔡吉飞;;设备与工艺互动是印刷技术发展的根本动力[A];第2届北京印刷技术与印刷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致谢
本论文是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指导老师的治学严谨,为人诚恳,学识渊博,为我提供了一种良好的精神气氛。我从老师身上学到了很多自己平时都没有接触过的知识和学习方法,他在学习上给予我许多的帮助,在此,我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谢意。
在论文完成之际,我要特别感谢我的指导老师的悉心指导。在我撰写论文的过程中,老师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无论是在论文的选题、构思和资料的收集方面,还是在论文的研究方法以及成文定稿方面,我都得到了老师悉心细致的教诲和无私的帮助在此表示真诚地感谢和深深的谢意。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也得到许多同学的宝贵建议,在此一并致以诚挚的谢意,感谢所有关心、支持、帮助过我的良师益友。
最后,向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对本文进行评审并提出宝贵意见的各位老师表示衷心地感谢!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1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