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烦恼人生》是中国当代作家池莉的中篇小说,小说对以印家厚为代表的平凡市民的生存状况作出了详尽描述,不仅透过印家厚的困境人生揭示生活的本貌,还将人在生存困境面前较为乐观的应对姿态呈现出来,并对人生存的意义作了初步的探讨。通过对印家厚的生存困境的解读,以及对其应对方式的分析梳理,让人反观自身的生存状况,对人生存的意义有所思考和启示。
关键词: 《烦恼人生》 生存困境 应对方式 生存意义
池莉,1957年生于湖北仙桃,当代著名女作家,其中篇小说《烦恼人生》发表于《上海文学》1987年第8期。池莉在《烦恼人生》中将创作视角投向社会底层的“小市民”印家厚身上,将他生活中的烦恼均匀分布在一天中的每个时间点,而那些关乎衣食住行的生存困境,又一定程度地在一代代人身上重现,因此读者容易与主人公发生共鸣,并激活人们对自身生活的体验。“而池莉在谈到《烦恼人生》的创作体会时也说到:‘我只希望切切实实地与读者一道咀嚼我们的生活,认识我们的生活。’”[1]她将生活之本貌揭示出来,让生存着的生命个体思考自身生存的意义。小说主人公印家厚生活中面临着方方面面的困窘、辛酸与纠葛,他的经历是每一代普通人多多少少都会遭遇的,具有一定程度上的不可避免性。而小说在引起读者共鸣以及激活个体生存体验的同时,更使人们对自身的生存状况和意义形成更深层的认知。
一、《烦恼人生》中人面临的生存困境
《烦恼人生》作为“新写实”小说产生的标志出现在文学界和评论界,其“密切关注凡俗、琐屑而又无奈的生存状态,以‘零度情感’叙说生活的冷峻与沉重,揭示人生的本相与原态”[2],似乎可说这篇小说的注重点只在于生活本身。在小说中,主人公印家厚一天忙得像个陀螺,麻烦和困难源源不断。“早晨是从半夜开始的”[3],从半夜儿子摔下床开始,一天的奔忙生活就拉开序幕,为了生活,为了工作,家庭关系、经济状况、单位工作上需要解决的烦琐林林总总,无暇喘息,直至深夜。读来眼前呈现出了一个为生存所累而依旧勇敢奔跑着向前的形象,在印家厚的人生历程中,他已经历过这样困境重重的一天,或许还将继续经历着,印家厚的这种困境人生,大多数普通平凡的市民亦或多或少的有所经历或在经历着,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他是大众生存本相的一个缩影。作品除了人生存之沧桑外,细节处却不失生活之温情,所刻画的是印家厚的烦恼人生,亦是芸芸众生者的生活困顿。
(一)经济困境
衣食住行是人生存的刚需,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需求,而经济水平的高下决定着衣食、住房的质量和出行的效率。小说中对印家厚生活的描写,由经济困境引起的问题、烦恼居多,而其中受经济影响最显著的便是住房拥挤的问题。作品开篇儿子半夜摔下床,妻子下床找儿子,将房间里的家什撞翻,跌跌撞撞抱成一团,给儿子包扎伤口的空地也并不是现成的,而是将地上的家什归拢,才整理出了一小块儿空地。面对如此狭小拥塞的小房间,印家厚无奈之余还不得不忍受妻子滔滔不绝的牢骚。作为一个工人,他无法去对付当初承诺分房给他却没兑现的厂长;作为一个丈夫,他也只能默默忍受妻子多年的抱怨;作为一位父亲,他只能通过给儿子包扎伤口缓解内疚感。清晨起床时的洗漱、如厕过程更是透露出生活之艰难,房屋拥挤,十几户人家共用一个仅有两个水池的公共卫生间,清早是大家赶着上班的时间,大家都需要排队洗漱,印家厚的前头排着五六个人,便只能先用脸盆占队;厕所又是满员,四个退休老头悠然占着蹲位,印家厚也只能干着急,等到腿软;回到卫生间,已有妇女跨过他的脸盆先刷牙,他不顾一切挤到水池前洗漱而被说“没教养”;小说结尾妻子抽泣着说起将面临拆房的不幸,经济不景气,要面临的住房问题无疑是压在印家厚身上的一大重担。
其次,出行不便,上班路途遥远,从家里往工厂需要乘四站公交再坐一班轮渡,所以每天早晨必须赶上六点五十分的轮渡才能准时八点到岗,加之在上公共汽车前后还各有十几分钟路程,舟车劳顿,说是跋山涉水亦不为过。又因起晚了点,险些迟到,如此紧张忙乱的清早节奏,对一个中年人来说都已十分艰辛,却连儿子也得跟着受这种累,带儿子赶月票,挤公车、乘轮渡、火急火燎地出门,经济不甚宽裕,出行狼狈不已。
再次,印家厚夫妻两人的收入都不高,夫妻俩的饮食较拮据随意。印家厚的早餐,经常是蹲在路边吃凉面,草草解决,对此还叮嘱儿子瞒住自己的妻子,怕妻子担心;午餐食堂的榨菜肉丝卖完了,他不敢买六角钱的菜,而买了一角五分钱的炒小白菜加辣萝卜条,蹲在地上狼吞虎咽地吃着,却吃出了半截子青虫;晚饭妻子吃的是他和儿子吃得差不多之后的剩汤剩菜。只有在儿子的饮食上不那么马虎,每日供给水果和牛奶,为了儿子才舍得咬牙买上半斤瘦肉。就连想要带妻子吃一次西餐,都只能寄希望于奖金。
最后,逢双方父亲生日,想要送好点的礼物却囊中羞涩,心有余而力不足,送不起茅台,最后只能托人买别的酒。
经济困境像盘踞在他生命中的一座大山,他无处可躲,只能硬着头皮去尽力解决一个个困难,像走在生活的平衡木上,“他和老婆摇摇晃晃在平衡木上保持平衡。”[3]
(二)婚姻家庭与爱情困境
《烦恼人生》中经历着各种人生烦恼的印家厚,对自己家里那位粗粗糙糙,整天蓬松着头发的邋遢妻子不无遗憾,同时又克制着自己对年轻女性的喜欢。池莉小说中有很多描写婚姻家庭和爱情的笔墨,婚姻家庭是立足于柴米油盐的琐屑中的爱,“这是一处别无彼岸的现实此岸,其中婚姻不可能是孤岛或城堡,而刚好是社会秩序、社会链条中坚韧有效的一环。”[4]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它代表着现实生活;而爱情,更多的代表的是精神上的理想主义追求。
在面对徒弟雅丽的真情告白时,印家厚有过片刻的动摇:头嗡嗡直响,平庸枯燥的家庭生活场面在脑中旋转,平日的烦恼琐事都漂浮在眼前,他也和其他男人一样,在心里盘问了自己一个问题,“有个情人不是挺好的吗?”但是他还是做出了理智的选择,这选择并不单纯是理智使然,而是心底里属于爱情的那一部分,已被关于初恋女友的那份记忆所占据。肖晓芬的出现使他想起初恋女友聂玲,想起那份心底的忧伤。“他明白了自己的心是永远属于那失去了的初恋姑娘的,只有她才能真正激动他。除她之外,所有女人他都能镇静地理智对待”[3],所以初见肖晓芬印家厚心情是激动的,但在肖晓芬报出姓名后他冷静了许多:眼前这个女人与自己刻骨铭心记得的那个初恋姑娘毫不相干,但因为两人太相像,他愿意多待一会儿,过程中虽有过一瞬间的失神,但清醒后还是逃离了。作为一个普通平凡的钢铁厂工人,在本就充满烦恼的生活中,困境像家常便饭般存在的日子里,浪漫主义的爱情无疑是可望不可及的奢侈。
而对于妻子日常的抱怨、因儿子摔下床扯到房子问题的喋喋不休、鸡窝发式和憔悴的脸,印家厚内心是苦涩的,经济条件引起的夫妻分歧时常发生,所以在面对雅丽追求时,他在心里将两个女人作了对比,“他承认自己的老婆不可与雅丽同日而语,雅丽是高出一个层次的女性;他也承认自己乐于在厂里加班加点与雅丽的存在不无关系。”[3]然而,妻子虽然邋遢而憔悴,可是,“这世界上就只有她一个人在送你和等你回来”[3],虽然婚姻里有苦涩和无奈,但是平庸枯燥之外同样也有朴实的爱和温暖。小说中有个细节是妻子吃饭时一边翻看杂志,这个习惯多年来都在维持着,可见妻子内在亦有一种潜质,只是生活剥夺了她的光芒和优雅,留下的是为家人创造的藏匿于一日三餐中的爱和温情。
如果用“网”与“梦”来概括印家厚的感情脉络,那么妻子便是他“网”中的爱人,聂玲是他“梦”中的爱人,这两者在他的内心中冲突,印家厚曾有过片刻在肖晓芬与雅丽投射出的“梦”中停留,但这“梦”终归不是埋藏在心里的那个“梦”,理智又让他回到“网”中安分地生活,“网”与“梦”——世俗之爱与浪漫之爱,他的回归世俗,回归婚姻,“并非完全因为某种外在压力和道德感的作用,而是他从烦恼的现实人生中体悟到比爱情更实在的生存内涵。”[1]
(三)工作困境
除去路途奔波的时间、吃饭睡觉的时间,工作在印家厚的一天中占据的时间是最多的。在厂里,作为一名工人,他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日夜加班加点地工作,掌握一手好技术又积极的印家厚是厂里的骨干力量。“没有人比他干得更苦的了,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他比同事更负责、辛苦,干的活更多,不管是从能力方面去评判,还是他们工人内部“轮流坐庄”的惯例,一等奖本该是实至名归,可是正巧厂里明确规定严禁评奖搞“轮流坐庄”,大家为了避嫌,将他评了个最末等。优秀如此却没得到认可,他非但落空了拿一等奖金贴补家用的希望,默默地忍痛搁置用奖金带妻子吃西餐、给儿子买玩具的心愿;还在暗流汹涌的职场中受人栽赃,被暗地里打小报告,陷入百口难辨的境地,因此不得不接受工会硬塞的吃力不讨好的任务。对于这些工作上的困顿局面和种种不公,他有委屈也只能自己默默承受。
二、《烦恼人生》中人对困境的应对方式
《烦恼人生》中的印家厚被种种生存困境置于无可奈何的境地,他的烦恼无处不在、无孔不入,时时陷入举步维艰的困境中。但是池莉写烦恼的最终目的,并不仅仅只是想揭示和呈现人的生存烦恼,而是意在化解生存之困境,并使人的精神得到升华,思考如何才能在现实中生活得更好,透过印家厚对种种困境的态度,体现一种不畏困境的、智慧的生存哲学。所以在小说中,人总是以一种较为积极的精神状态去面对困境,努力维持着在“生活”这一架独木桥上的平衡。印家厚作为一个普通人、一个工作人员、一位丈夫、一位父亲,平凡大众中的一员,沧海一粟般过着平凡的生活,虽然他的平凡日子里状况百出,烦恼连连,但他却没有被平庸和琐屑所打倒,“因为他不想把这种尴尬和困境看作是生存的悲剧,”[5]而是表现出了一种对困境生活的认可,以其自己的处世态度获得心灵上的慰藉和平衡,主要体现忍与和的心理态度、现实与理想上的情感寄托以及“困境人生终会有所改观”的信念坚守上。
(一)心理态度
“在池莉展示的生存难题、生活环境对人的困囿面前,印家厚们选择了知足忍耐、顺应现实、安于贫命的生活态度。”[6]印家厚常常为“烦恼”弄得无可奈何,由于经济水平无法达到宽裕的程度,他的烦恼来源最主要的还是物质上的得不到满足,为住房、奖金、三餐、送礼等过日子所必需的现实问题所困扰。但他并没有因这种种而颓败,也没有就此而怨天尤人,而是以一种豁达顺应的、忍与和的心理态度,不断地调节、“中和”自己生活上的困境,以得失互补、福祸相替转换的方式“中和”烦恼,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慰藉。比如他将三等奖金5元钱派在了“大用场”——一位不认识的车间老大结婚“表示”了两元钱,为非洲饥民捐款一元钱,参与“救救熊猫”募捐花了两元钱,他以这种福祸转换的方式去消释三等奖的耻辱,可以看作是“中和”自己烦恼心情的良方。而对于感情上的困扰,面对雅丽的年轻漂亮,妻子的邋遢,他认识到“老婆就是老婆,人不可能十全十美”,况且老婆陪妹妹去相亲,还有人把他老婆误认为未嫁姑娘,印家厚觉得这是件可喜可贺的事情,可以说这种“比上不足,不下有余”的心理亦是印家厚顺应现实的态度的真实写照。
在印家厚的身上,同时还体现了他常常是以“解决能解决的,忍受不能解决的”这么一种心理态度去面对困境的,对于那些无法以“中和”的方式调节的生存现状,他以其对困境极度的忍耐力独自忍受下来,这是一种不为生活所打倒的毅力,一种直面生存的非凡勇气。比如在厂长承诺给印家厚分房这件事上,虽说当初印家厚本就是厂里够资格分到房子的工人之一,但时隔17年依旧没得到兑现,只能一家人蜗居在妻子找来的拥挤的“猪狗窝”里,面对妻子的不满和絮絮叨叨,他没有与妻子进行正面争吵,而是忍受着妻子的鄙薄,逮着时机了再采取转移话题的方式使妻子的抱怨得以消停,可是他无法因这个未兑现的承诺同样地去对付厂长,只得像个吃了黄连的哑巴般默默忍受着分房不公带给他的艰难和辛酸;早上上公共洗手间遭到四个占着蹲位的退休老头的戏弄,他在厕所外边憋到呼吸一声比一声粗,厕所里头的邻居却点着烟,合着眼悠着,心下知道邻居是不好得罪的,他忍住了极想爆粗口的冲动;上班途中在公汽上,因为公汽急转弯,印家厚为了护着儿子弯腰拱肩,用力往后撑,一个姑娘误会他是流氓,引得一车人的大笑,面对大家的取笑,姑娘破口大骂,还朝他喷唾沫,印家厚回头看了眼,还是忍,忍住了朝姑娘动拳的想法,握紧的拳手又松开了;送儿子去幼儿园,忍受着阿姨们对雷雷这种“临时户口”的满腹牢骚,一个劲地陪笑解释;单位评奖不公,将本该一等奖的他评了最末等,发表意见时似乎有人因此窃笑,他忍,忍住因悲愤而想爆出的话和举动;最后还因为被同事打小报告而不得已接下工会硬塞的吃力不讨好的任务——组织和日本的友好访华团联欢,默默忍受下这一番冤屈和因此带来的棘手任务。对印家厚以及现实中依然存在着的一代代印家厚们来说,忍受生活接受现实也是维持生活朝前继续的一个选择,即便这是一个出于无奈之下的选择。
在忍与和的顺应现实的心理下,印家厚逐渐磨灭了自己的个性求得与现实生活的暂时和谐,在他的身上,呈现出了一种“不屈不挠”的活法、一种积极的生存面貌。
(二)情感寄托
在池莉的笔下,爱情和婚姻是两种不同形态的爱,爱情往往带有一种形而上的纯洁浪漫色彩,而婚姻更多的是形而下的、充满烟火气的柴米油盐“过日子”的味道,爱情或许会浪漫到天花乱坠,婚姻则受制于现实。常言凡事都有正反两面,利弊共存,工人印家厚在一地鸡毛的人生里,前前后后出现了四个女人,虽然与她们有所关联的烦恼很多,但依然有许多美好的部分足以慰藉被生活打磨到几近沧桑的内心,使他在日复一日的琐屑生活里精神有所归属,有所寄托。
不可否认,妻子虽然粗粗糙糙、泼泼辣辣,没有半点身份架子,但是她是在生活中实实在在朝夕相对地陪伴着他的女人,在柴米油盐中衍生出的是平凡且实在的烟火温情,“《烦恼人生》中的的夫妻关系从表面看来是琐碎、无聊、乏味,甚至是丑陋的,但从一些细枝末节处读者又可体会到一股无可取代的、相濡以沫的夫妻之情,它是暖暖的、踏踏实实的。”[7]印家厚奔波了一天,下班回到家,妻子给他递过一杯温开水,给他扔一条湿毛巾,他感受着毛巾上太阳和香皂的气息,陶醉其中,妻子的细致照顾,使他内心暗暗感慨,“这难道不是最幸福的时刻?他的家!他的老婆!尽管是憔悴、爱和他扯横皮的老婆!此刻,花前月下的爱情,精神上微妙的沟通等等远远离开了这个饥饿困顿的人。”[3]这份幸福来自他的妻子,来自夫妻两人于平凡日子里同甘共苦的相守,是激励印家厚勇敢面对困难重重的生活的一份力量。
而其他三个女性——聂玲、雅丽、肖晓芬则在精神上对他有所慰藉。初恋情人聂玲在他的内心深处占了一个无人可取代的位置,曾经与她在心灵上有所共鸣,精神上有所契合,而人到中年为养家糊口奔波的印家厚,对初恋情人的一丝怀念,不仅仅只是因为过去的感情在他内心留下刻骨铭心的印象,更是他对青年时期满怀理想和蓬勃朝气的过去的自己的一份怀念。幼儿园老师肖晓芬则不过是因为与他的初恋情人长得太相像而泛起他心里的波澜,与其说肖晓芬对他的精神有所碰撞,不如说她像是一个影子,初恋的影子,勾起印家厚对初恋的记忆,想起初恋的美好。而他的徒弟雅丽——一个热情大胆的年轻女性,虽然他理智地回绝了她的表白,但从他愿意多加班与雅丽的存在不无关系这点看来,雅丽或多或少地让他精神上有所寄托。
正是这些与心相通的情感,使他精神上有依托、现实中有牵挂,穿过层层烦琐为他传递着温暖。
(三)信念坚守
印家厚的生存环境向我们传达着生存的真实,一种无奈的真实,而他最勇敢之处便是能够接受生活的遗憾,接受不完美的幸福,又每次都能在挫败后调整好状态重新出发,为解决、改变生活现状而奔波。年轻时的印家厚也是充满才气的,透过他的好友江南下的来信,可以知道年轻时的印家厚能歌善舞、多才多艺、性情宽厚,得到漂亮女知青聂玲的青睐,留存在好友的印象与推测里,他是个一定会过得比较好的人,可实际他与别人也没有什么不同,步入中年肩负家庭责任的印家厚的生活里也有一地鸡毛等着处理,所关心的不再是吹拉弹唱,而是细小到火柴盒涨到几分钱一盒,单位分房方案自己排到哪个环节,通过单位评奖能得多少奖金来贴补家用,以及每日的菜市价格这样的生活问题,虽被这般诸多现实问题所负累,但他始终没有丢失对生活的信心。困境重重的生活正如印家厚所坐轮渡上的一位年轻诗人作的名为《生活》的诗那样,内容只有一个字:网。“网”是错综复杂的,一个字便将他们现实生活各种问题交织在一处的乱象透露出来;而印家厚所和的一首同名诗恰好可见他对眼前的困境人生保有的信念,内容同样也只有一个字:梦。这与他在入睡前的一番思考有所呼应,在入睡前,想起自己在轮渡说出的一字诗:“梦”,对于砸向他的种种现实生计问题,现实目标的接连受挫,他对自己说:“‘你现在所经历的这一切都是梦,你在做一个很长的梦,醒来之后其实不是这样的。’”[3]生活艰难依然相信有梦存在,这是他生活中的一点诗意,一份支撑着他屹立不倒的信念,既然不能主宰生活中的一切,便竭尽全力一步一步地去解决,凭自己的努力终将改变现状。在这种信念的支撑下,面对即将拆房的困窘他相信拼命想办法总能解决;面对妻子的抽泣,他以“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来安慰她;面对带妻子吃西餐这个落空的计划,虽然内心还是会怕自己做不到,但他依然想要继续竭尽全力去实现,而不是就此放弃。一路失望却从未曾绝望,纵使“磕磕撞撞”依然跑向前方,这正是印家厚无畏、坚强的对生活永葆希望的信念坚守,同样也正因为有这份信念的支撑和激励,才拥有了为改变现状而努力的无限动力。
三、从《烦恼人生》中人的生存状况看生存的意义
池莉在《烦恼人生》中将笔尖直抵底层人物的沉浮和小市民们不为社会所关心的沧桑里,印家厚的烦恼具有普遍性,他的生存状况凸显了生存的艰辛。在一系列不如人意的现实生存困境面前,印家厚不停地“中和”烦恼、忍耐烦恼,知足且心怀希望,以达观的人生态度求得精神慰藉,维持着生活朝正轨方向前行。
作者在描写中展现了细腻的情感和艺术功力外,“重要的一点还在于:池莉对我们自身存在的生存欲望的肯定。她把生活‘还原’成为本来的面目,就是要让生活本身显示生存的意义。”[8]包括印家厚在内的处于“生活”这个大圈子中的个体生命,无论多么渺小而平凡、生活困窘或宽裕、烦恼琐碎多或少,他们的生存也都有着其生存之意义。
尽管印家厚的人生中需要面对如此多的经济困窘导致的困境、情感上的困境、工作上的不公待遇,但他的生存意义也是不容忽视的。
(一)个人层面
在平凡的生活面前,由于客观物质条件的限制,造成了印家厚接二连三的人生烦恼,对于所遭遇的住房拥塞、评奖不公、送礼无法遂心、随众募捐等一系列现实问题,他默默地顺应或抗衡着,他的积极的态度正是其实现自我意义的途径,这些现实问题在困扰他的同时,亦是对他心智的打磨、对他处世的历练,使作为平凡个体的他在挫败中得以成长。印家厚在接受、克服困境的过程中愈渐圆滑沉稳,虽然抛弃不少年轻时的才气和追求,但在追求实际生计中亦使自身保持着努力进取的状态,因而在他的身上,始终存有一股尽其所能去支撑一切困境以使自己和家庭在潦倒中保持平衡的坚韧意志力。人生就像打怪升级,人活着就是需要通过解决困难锻造自己,困境为乐观者造就坚韧的人格,也可使悲观者一蹶不振。而在印家厚的“打怪升级”这个生活过程中,他毋庸置疑属于被造就中的乐观者,他在为解决生存困境而努力的同时实现自我的成长、成熟,这正是其个人生存意义之所在。
(二)家庭层面
印家厚是家庭的主心骨、顶梁柱,虽然他能为家人创造的物质财富极其有限,但他依然有着他作为一个父亲、一位丈夫而存在于家庭中的意义。他尽全力解决家庭的物质需要,虽然多有力不从心之处;他靠他的工资养家糊口,虽然生活水平较低下;可是当家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他便是那座安稳的靠山、那条安全的避风港。
首先,对儿子而言,他的守护陪伴就是作为父亲的印家厚存在的意义。作为一个父亲,他不辞辛劳地带着儿子跑月票,即使会面临因此而挤不上车的风险,但依然承担起作为父亲的责任,坚持送儿子去上学。午饭后去关心在幼儿园中的儿子的情况,在发现儿子被关了“禁闭”时,并非直接对儿子进行指责,而是在了解事情的原委后耐心地教育儿子,在这里有个从印家厚的视角出发的细节尤其温暖,他注意到了儿子因调皮而被关“禁闭”时的神情:“泪珠子停在儿子脸蛋中央,膝盖上的绷带拖在腿后跟上。”[3]他的出现将儿子从独自被关“禁闭”的孤独和委屈中解救出来,在儿子的心中无疑是英雄般的存在。
而作为一位丈夫,印家厚是妻子的精神支柱,他们夫妻俩在困境生活里有着朴实的温暖。当收到所住的拥塞房子也将拆除的消息,妻子怕他难过而拖到睡觉前才说,她以为她的丈夫不知道,而印家厚也同样地因顾及她的情绪而未敢对她提及,这般顾及彼此的感情,是使两人得以相互扶持面对生活面对现实的基础。当妻子抽泣着告诉他拆房的坏消息,他也是一筹莫展,却还是一边安慰着妻子,一边寻思着该如何解决接下去的住房问题,在妻子的面前,印家厚承担的是一个男人、一个丈夫的责任,于妻子而言,是不可缺少的可依靠的坚实臂膀。
不管是孩子的成长途中,还是在妻子的精神慰藉上,作为父亲和丈夫,在家庭中这两个角色是不可或缺的,长久的守护和陪伴,既是他的责任,更是他为人父为人夫之最大的意义和价值。
(三)社会层面
在社会这一大圈子中,每个人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每个个体都在为社会生活的有序进行而努力,因此每个人既然生存着,都确有其对社会的意义所在。在单位,印家厚是一位技术优良的工人,在自己的岗位上勤勤恳恳、恪尽职守,甚至经常留下加班,在工作中认真负责,不仅仅只是为了在付出的过程中使自己的生活体验得以充实,亦不仅仅只是为使自己有一个奋斗的方向,更是作为社会作为集体中的一份微小力量的他努力为集体和社会尽心尽力的体现,在这个层面上讲,他的每一份付出,都为单位带来收益,而单位的发展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可以说,人生存的社会意义在于能够在社会生活中发挥自己的价值。常言道世事“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印家厚虽生存状况不甚舒心,工作上出的力与工资收入不成正比,还遭受工厂的制度不公,但他依然勇敢前行,虽不能尽善尽美,但要于心无愧,所以无论一个人能为社会做的事情多么微小,如印家厚般,且生存且付出即是意义。
四、结语
《烦恼人生》将真实的平凡“人生”呈现出来,印家厚遇到的生活困境、工作困境、经济困境,都是现实生活中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遇到的烦恼。从印家厚的生存状况,以及延展到人的生存意义这一层面上的思考,我们可以明白,印家厚的生活,也是一代代普通人各自的生活,从中我们既看到人生存之不易,也从印家厚对待生存困境的理智中思索人生存的意义,并由此而得到启发,作为依赖于社会、存在于社会中而不是孤立而活的普通市民之一员,遇到烦恼是常态,即使无法当即从中脱身出来,但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未尝不能求得与生活、与现实的平衡。这也正是小说引起许多读者产生共鸣之处,池莉在揭示生活中各方各面存在“不堪”的同时,也透过印家厚应对困境的处世态度向我们传达了一种坚韧的生存哲学,使人们对人生困境形成恰当的认知。虽然她只是将描写基点放在人的生存问题上,将工人的生活极细致地表现出来,而没有对人性进行更深入挖掘及作出超越性的回答,但从她对印家厚的生存哲学和处世态度的反映上可见其本人对这种平凡人的生存、平庸的生活是持有认可态度的。
参考文献
[1]刘川鄂.小市民,名作家:池莉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108,108.
[2] 李阳春,杨爽.叩问人生价值 感受人生烦恼[J].理论与创作,2006,(2).
[3] 池莉.烦恼人生[M].广州:花城出版社,2016.1,5,33,25,8,52,59,28.
[4] 戴锦华.池莉:神圣的烦恼人生[J].文艺评论,1995(6).
[5]郝美玲.池莉《烦恼人生》中的“烦恼”[J].大众文艺(理论),2008,(3).
[6] 谷瑞丽.池莉小说中的生命本真状态[J].齐鲁学刊,2005(4).
[7]王海燕.“零度情感”质疑——《烦恼人生》再解读[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4).
[8]王卫.论池莉小说中所折射出的生存的意义[J].语文学刊,2002(4).
致谢
一晃又到毕业时节,随着毕业论文的完成进入尾声,我的大学生活也将画上句号。在论文顺利完成之际,我的心情百感交集。本论文的顺利完成,离不开我的指导老师、班主任、父亲母亲、同学和室友的帮助,我在此对你们表示深深的谢意!
首先要感谢我的指导老师,从论文的选题到题纲的确立,从资料收集到论文的撰写,从初稿到定稿的不断修改完善,我得到了您悉心的指教和帮助,没有您不辞辛劳的指导,就没有这篇论文的顺利完成,在此对您表示诚挚的谢意。
接着要感谢我的班主任老师,您给予了我生活上的关心和学习上的鼓励,同时,您那严谨的治学态度是我以后工作的榜样,在此对您表示衷心的感谢。
还要感谢我的父亲母亲,养育之恩大过天,感谢你们这二十三年来的辛苦养育,在这段成长过程中,你们给予我的支持和鼓励,是支撑我不断向前的最大动力。
最后感谢我的同学和室友,在生活上互相陪伴,在学习上互相帮助、共同进步,使我收获了珍贵的友谊,也让我学会了与人和谐相处,希望往后依然能与你们分享喜乐,共渡难关。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将带着对你们真诚的感谢,继续努力,永不停歇。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16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