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文选题的理由(意义)
全球化的迅速扩大和深化正现实地出现在我们面前。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导力量。如何在新形势下抓住发展机遇,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充分利用全球科技资源,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与和谐进步,是我们面临的新挑战。
众所周知,科技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源泉,世界各国都大力推进科技进步。科技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影响着国家整体的科技发展及产业环境,同时,一国的科技政策应该根据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和各国国情做相应的调整,以便更好的服务于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中印同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同样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在经历了多年西方殖民者的侵略后,于20世纪四十年代末建立了独立的xxx,建国后都走上了一条独立自主发展经济的道路。几乎在同样的一片废墟上开始了经济建设,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两国的经济和综合实力得到了迅猛发展,都已成为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和影响的大国。
因此,我认为,对比研究两国的科技政策,找出各自的优缺点,学人之长,补己之短,该研究成果对于指导我国科技政策的制定,促进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1、国内研究现状:
就国内印度科技政策研究现状来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①关于印度总体科技发展情况介绍的研究。此类文献较多。常青编著的《印度科学技术概况》总体上介绍了近年来印度科技的发展情况,从科技管理部门的机构设置介绍到近年来印度XX花大力气着重发展的科技领域,以及所取得的成绩;张双鼓,薛克翘,张敏秋编著的《印度科技与教育发展》主要从科技与教育互相影响的方面,介绍了印度的科学事业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成绩;欣荣的《印度的科技政策》从印度科技发展的概况到科研组织结构再到印度科技发展的五个阶段都有所涉及;
②印度科技政策与他国的对比研究。段建平的《中印科技政策比较研究》通过对比中印在科技发展指导思想、科技人才培养、科研管理体制等方面的科技政策,分析各自优缺点;郑士贵《日本和印度科技政策的比较分析》通过分析比较,主要探讨了国家在科技政策制定中的作用;戈珏的《中印科技政策发展对比》通过对比两国科技政策的发展历程,对我国制定科技政策提出建议;蔡小勇的《日、韩、印三国科技战略的演进及启示》通过对比不同阶段三国的科技战略演变,对我国的科技政策制定提出了建议;
③关于印度科技政策演变。欣荣的《印度的科技政策》中把印度科技政策演变按照时间顺序分为5个阶段;赵建军的《印度科技政策与科技发展—兼对中印国家创新能力比较》中对印度科技政策的演变也做了概述;
④关于印度科技政策整体特点的研究。黄一坤等的《印度科技政策的特点与启示》中对印度科技政策的特点有详细论述;周圣葵的《印度的科技发展战略决策及其成效》对印度的科技发展战略及特点有详细研究;
⑤关于印度科技某一优势领域的研究。戴永红编著的《印度软件企业国际化研究》从微观的企业层面分析印度软件业取得辉煌的原因,并对我国软件业发展提出建议;赵恒著的《印度核政策的分析报告》对印度半个多世纪以来的核政策做了动态的考察;
另外还有一些关于国际科技合作政策方面和科学政策学方面的研究。如国际科技合作政策与战略研究课题组所编著的《国际科技合作政策与战略》中研究世界主要国家国际科技合作的作用及发展趋势,并向中国提出国际科技合作的政策建议。刘立所著作的《科学政策学研究》中对科学政策学的概念方法以及创新系统论都有自己论述。
2、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的印度科技政策研究,囿于资料限制,所获不多,有如下几类:
1、印度的科技政策研究。Angela Saini所著的《不可忽视的印度:崛起中的超级科技强权》(Can not be ignored:the rise of Indi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super power);拉斐奇·多萨尼(Rafiq Dossani)所著的《印度来了,经济强国如何重新定义全球贸易》(India Arriving:How This Economic Powerhouse Is Redefining Global Business)。
2、印度某一科技领域的研究。D·K·德赛N·T·帕泰尔所编著的《农业科技的运营与管理》(The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卡恩(B H Khan)所著的《非传统能源》(Non-Conventional Energy Resources);
三、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本论文主要研究印度的科技政策演变过程,及其在这个过程中对创新性的发展。并研究了其对我国制定科技政策的启示。
四、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本文拟采用文献综合方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方法对印度科技政策进行研究。
1、文献综合研究方法:在本论文的撰写过程中,通过查阅大量与选题相关的资料,对资料进行必要的整理与补充,对现有的各种论述进行综合分析,汲取与本文相关的科学观点作为本文论述的理论支撑。
2、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方法来具体分析印度科技政策的发展。将所要研究的问题置于具体的历史环境中,力图从整体上加以全面把握。

本文按照史论结合、先分析再综合的逻辑顺序,既注重理论分析的深度,又兼顾梳理史实的全面准确,并严格遵从历史与逻辑相结合,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原则,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对印度科技政策进行研究。
五、本题目的创新之处和可预期的创造性成果
本论文有较强的针对性,从科技政策如何促进科技创新以及在建设社会主义创新型社会中的作用的角度来分析和研究印度的科技政策,在学术理论价值和实际应用层面而言,本选题都有一定的新颖性。
理论层次:论文对印度科技政策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刻的分析,分析了印度在科技发展的各个阶段中科技政策的内容、特点和促进科技创新的效用。特别强调科技政策在构建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性,这是以往许多论文所没有出现的。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角度对科技政策的发展进行研究,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探索。
实践层次:本文选取了印度这样一个与我国有着很多相似之处的国家作为科技政策研究的对象。印度近年来在科技发展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当然与印度国家制定的科技政策是分不开的;同时,印度在科技发展领域也曾因战略重点的偏向引起了不少问题。回顾印度的科技政策,有得有失,尽管有着问题的存在,但具体分析印度科技政策的演变对我国制定和实施科技政策仍有很多借鉴意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完善合理的科技政策对创新型国家的形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本论文的研究,得出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几点有益启示。
六、论文工作量、年度研究计划、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相应的解决办法
七、与本题目有关的研究工作积累和已取得的研究工作成绩
八、已具备的研究条件,尚缺少的研究条件和拟解决的途径
九、主要参考文献
1、印度科技与教育发展:张双鼓,薛克翘,张敏秋著.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中外科技政策评论: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编.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12
3、当代中国的科技文化变革:段治文著.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9
4、科技政策的理论与方法研究:王卉珏著.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10
5、印度科学技术概况:常青主编.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6、印度文化传统研究——比较文化的视野:尚会鹏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0
7、印度计划委员会:《十五计划》第10章
8、黄军英.印度科技发展政策与计划管窥[J].社会对科学的影响,2003,(4).
9、赵建军.印度科技政策与科技发展—兼对中印国家创新能力比较[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4,(10).
10、印度软件企业国际化研究:戴永红著.四川:巴蜀书社,2008
11、国际科技合作政策与战略:国际科技合作政策与战略研究课题组著.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12、印度核政策的分析报告:赵恒著.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
14、世界报告2006中国与印度:世界观察研究所著.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
15、龙象共舞—对中国和印度两个复兴大国的比较研究:左学金主编.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
16、列国志—印度:孙士海、葛维钧著.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17、新科技革命与当代中国的科教兴国战略:赵常伟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18、科技政策学研究:刘立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19、独立后的印度:林承节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0、新科技革命与中国现代化:黄顺基著.广州:广州教育出版社,2007
21、农业科技的运营与管理:D·K·德赛N·T·帕泰尔(印度)著.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1989
22、印度科学技术:文富德著.四川:巴蜀书社,2004
十、论文大体框架:
印度科技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
第1章绪论
1.1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选题背景
1.1.2研究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内研究现状
1.2.2国外研究现状
1.3研究方法
1.4研究意义
第2章印度科技政策研究的理论基础
2.1基本概念的界定
2.1.1科技政策的概念
2.1.2科技政策的内容
2.1.3科技创新的概念
2.1.4国家创新体系的含义
2.2印度科技政策研究的时期划分
2.3印度科技政策制定的主要部门
第3章印度科技政策研究
3.1印度概况及其科技简史
3.1.1国家概况
3.1.2科技简史
3.2面向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时期(20世纪50-60年代)
3.2.1面向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时期科技政策制定的历史背景
3.2.2面向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时期科技政策的主要措施及特点
3.2.3面向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时期科技政策的创新型研究
3.3面向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时期(20世纪70-90年代)
3.3.1面向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时期科技政策制定的历史背景
3.3.2面向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时期科技政策的主要措施及特点
3.3.3面向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时期科技政策的创新型研究
3.4逐步形成科技能力和竞争力时期(20世纪90年代以来)
3.4.1逐步形成科技能力和竞争力时期科技政策制定的历史背景
3.4.2逐步形成科技能力和竞争力时期科技政策的主要措施及特点
3.4.3逐步形成科技能力和竞争力时期科技政策的创新型研究
第4章印度科技政策对我国科技政策的启示
4.1印度科技政策的特点及趋势
4.2印度科技政策对我国建设创新型社会的启示
4.2.1必须通过立法保持科技政策的权威性和持续性
4.2.2重视发挥科学家在科技政策制定中的作用
4.2.3高度重视基础科学研究
4.2.4科学计划必须多方面结合、统筹安排
4.2.5科技政策要“以人为本”
4.2.6进一步加强“重大专项”研究
结束语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1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