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许多作品中有兵器描写。通过论述兵器在民间与作品中的影响,作品中兵器种类,兵器描写方法,兵器与作品的关系,兵器的文化意义。表明兵器是作品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兵器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希望重视作品中的兵器。本文主要讨论小说、史书、诗歌、影视、诗词等类型作品中出现的单兵兵器。
关键词:作品兵器 形象 意义
引言
中国兵器源远流长,兵器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我们去重视!兵器制造工艺是中国工匠精神的体现,需要我们去传承!作品可以分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几类,我们可以把史书,传记,图画,影视等也称为作品。图画作品中也有许多关于兵器、军事的内容。兵器从古代就有,中国兵器不单是为了战斗,兵器有时也是个人身份地位的象征。
兵器文化也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兵器在各类作品中的作用、影响,需要我们去研究!以便于更好的掌握中国兵器文化在作品中的作用!希望能清楚理解兵器在作品中的影响与手法,更好地理解兵器在作品中的影响,增强中国作品创作(兵器文化)的文化自信。
一、兵器在作品与文化中
(一)兵器在诗词作品中
通过诗词作品中兵器的描写,可以窥探当时国防,历史,军事,征战。也可以解读作者的思想感情。兵器在许多诗词作品中常有出现。比如诗词作品《赤壁》中的“折戟”通过兵器“戟”联想到历史故事。故事是通过兵器想起来的。在诗词类作品中兵器是一个重要意像,可以起到借物明志,或借物抒情,或以小见大的作用。
关于“兵器”的诗句有许多,比如“吴钩霜雪明” 、“男儿何不带吴钩”这些诗词作品中出现的兵器“吴钩”是吴国军队装备的一种兵器,是诗词作品中经常提到的物品,因为这种兵器在诗词作品中特别有名,成为征战沙场,报效国家的象征。兵器吴钩在这里即是兵器,也是代表男子报国杀敌的热血之情。
兵器与征战之情往往都是联系在一起的。与征战有关的诗词作品有很多,从中可以了解到作者的思想感情。比如辛弃疾的诗词作品中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把报国的热情都熔铸在兵器宝剑里。表达出了人物的雄心壮志。剑,是兵器,作品中出现了兵器元素。爱好兵器的人,通常也热爱军队,热衷于沙场征战。生活于宋代的作者深深的从军报国情节表露无疑。辛弃疾生活的时代是宋朝,北方金兵威胁着大宋,侵占着宋地。从诗词作品中可以体会到作者强烈的从军报国情怀。透过诗词作品中出现的兵器可以解读到作者的思想情怀。
(二)兵器在影视作品中
兵器在影视作品中层出不穷,尤其在武侠类作品中,兵器是必不可少的元素,甚至是武侠类作品的核心组成之一。影视作品《风云》中就出现了许多神兵利器,断浪的火麟剑是断家祖传的神兵,火麟剑可是有来头的,据作品中火麒麟是一头凶猛异常神兽,全身冒着烈火。断家先祖在和火麒麟作战之时得到一块麒麟甲片,并把麒麟甲片镶嵌在宝剑之上。故得名曰火麟剑。据作品中描写,火麟剑通身赤红,如火焰燃烧一般,剑身发出火热的气息。火麟剑剑生邪恶,当火麟剑传到南麟剑首断帅时曾经遗失,后来断浪在凌云窟中找回。断浪以火麟剑大战步惊云的绝世好剑,是作品中的精彩内容。
影视作品中的出现的兵器,有冷兵器,当然也包括现当代的热兵器,这些军事题材的作品广受人们喜爱,其中一个原因也是道具(兵器)的严谨与重视。比如影视作品《士兵突击》中出现的枪械。当时我军机械化步兵使用81式突击步枪。特种部队装备95式突击步枪,境外毒犯手持M16突击步枪……在作品中都有真实的反映。
《我的团长我的团》是一部优秀的抗战类影视作品,作品中出现的兵器都基本符合历史的真实,作品中的兵器描写很严谨。剧中出现了汤普森冲锋枪、M1卡宾枪、中正式步枪、马克沁重机枪……这些兵器在作品中描写是符合历史真实的,没有出现那种兵器穿越的情况!这也是作品创造中对历史事实的尊重,对伟大反法西斯战争的尊重!
中国作品源于中国文化,植根于中国文化。《七剑下天山》是一部经典的武侠类影视作品,作品中的由龙剑,锋利无比象征着进攻,作品中人物楚昭南为人和武功招式都十分凌厉。青干剑奇钝无比,象征防守,青干剑持有者杨云骢为人忠厚稳重。莫问剑剑长又有弹性,代表的是智慧,傅青主使用莫问剑,他就是七剑中的领袖人物。每把兵器都与作品中人物的特征有关联。
兵器是武侠文化里的一种符号,比如剑就号称“百兵之君”,兵器在影视作品常代表某种性格或意蕴。这说明影视作品中兵器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三)兵器在民间文化中
孩子们用木板竹片削成的各种兵器,做成木刀竹剑拿在手上扮演武林大侠。拿着木头做成的模型枪,扛在肩上扮演士兵……兵器是儿童最初英雄梦的寄托。可见兵器在人们心中有着深远的影响。
民间的兵器爱好者人数众多,作品中的兵器描写,兵器的内容,深深地影响着欣赏者。作品中的兵器对民间文化也有很大的影响,兵器形象在作品需要谨慎对待,使兵器在作品中符合相关形象。
兵器在民间文化中很有影响力,生活中的许多事物都有兵器的影子,包括现代一些男士的服饰就有一些印有兵器图案的,相信民间有许多兵器爱好者。民间有许多孩子受到兵器文化的影响,孩童时期都幻想着拥有一把神兵利器,用兵器主持正义,行走江湖。兵器在许多儿童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民间兴起经久不衰的兵器热潮。
兵器在民间影响深远,表现在方方面面。民间宗教文化中就有许多兵器元素,寺庙中的雕塑、神像、壁画等可以发现形形色色的兵器。佛教寺庙中的韦陀护法,一般手持金刚杵,四大天王通常配备利剑、宝伞、琵琶、宝珠。道教寺庙更是出现了很多兵器,道教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就身背宝剑。寺庙门上的门神画相秦琼、尉迟恭都是手持金锏、钢鞭。这些都体现了兵器在民间文化中的影响。
兵器在民间文化中有着深远的影响。兵器又是一个国家安全的依靠、一个民族强盛的标志。
二、作品中的兵器类型
我们经常说“十八般兵器”,中国兵器当然不止十八种,至少得有上百种。如果加上各种传说中的兵器、想象中的兵器和各种可归为兵器的器物,那兵器种类就更多了。从古代的冷兵器到现当代的热兵器许多有在各类作品上出现过,是作品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兵器是战斗的器具,在打斗中杀伤对手是兵器的功能。后来中国兵器文化发展并丰富起来,就发展出了带有礼仪性质的兵器。随着各类作品出现,现当代兵器也出现在作品中。当现实兵器的种类和功能不够满足作品描写的需要了,各种奇幻无比的神话法宝兵器就在作品中出现了。接下来对作品中的兵器进行简单分类。
(一)古代现实兵器
实战兵器。作为真实战斗使用的器物,实战兵器在各类作品中出现最多,大多数战争类或武打类题材作品中都有实战兵器的描述。《封神榜》描写商周之战,商周军队多用盾牌长矛。虽然是神话类作品,但商周时期的战争中以盾牌长矛作为实战兵器应该是真实的。《三国演义》描写的内容虽然有很多是虚构的,但作品中出现过箭、标枪等兵器,在三国时期战争中军队也确实是使用弓箭 、标枪等做为实战兵器的。许多作品中描写兵器的如弓箭,长矛等多属于古代实战兵器。说起作品中的古代实战兵器,剑是最具代表性的。在武侠类作品中有许多关于剑的描写。剑有“百兵之君”之称,剑在我国文化中具有巨大的影响。比如中国青铜剑,中国古代著名的青铜剑多在春秋战国时期东南部的诸侯国出现,著名的宝剑主要出产在吴、越、楚这几个诸侯国。作品《将邪神剑》虽是艺术加工的作品,但是春秋战国时期吴国以青铜剑为实战兵器确实是符合历史事实的。
在以吴越为主题的作品中常有出现越吴宝剑,如《卧薪尝胆》、《勾践》等作品中就有出现越王剑。大名鼎鼎的越王勾践剑是在历史上是有过真实存在的兵器。那把号称“天下第一剑”的越王勾践剑就在楚国墓中被人给挖出来了。证明了勾践复国为题的作品中勾践卧薪尝胆,铸剑复国,里面描写的勾践剑确实是有历史根源的。
作品《水浒传》中经常有出现朴刀这种兵器,李逵、林冲等人都用过朴刀。李逵去劫法场救宋江,用的就是朴刀。其实宋朝民间所说的朴刀就是那种可以吊在裤腰带上的刀,是宋代一种实战兵器。配一把朴刀,拿一根棍棒,这是当时英雄好汉们行走江湖的兵器标配。
礼仪兵器。兵器本身有作战功能,一些兵器还具有礼仪功能,这些兵器也可以称做礼仪兵器。比如剑是“百兵之君”,佩戴着剑就有君子的意味,那剑在这里也可以作为礼仪兵器。古代有儒生配剑去见太守,太守的门下要他放下配剑方可,但是儒生却宁可退去也不肯放下配剑。从这里我们知道古人是很崇拜佩剑的,配剑做为兵器不单单只是战斗之用,兵器除了防身,也带有礼仪功能。《初学记》记载“古者天子二十而冠,带剑。[1]诸侯三十而冠,带剑,大夫四十而冠,带剑。[2]隶人不得冠,庶人有事得带剑,无事不得带剑。”[3]这里表明兵器也代表着佩戴者的身份,佩戴兵器也是有礼仪规范的。秦汉时在礼制上剑的佩戴要求甚至高于冠。影视作品《亮剑》中楚云飞佩戴着勃朗宁手枪。这种手枪虽然也有一定的杀伤力,但是威力太小,又做工精致。主要是作为军官佩戴的礼仪手枪,用来彰显身份。作品中楚云飞身为国民党军官,佩戴勃朗宁手枪这种精美的兵器,刚好彰显他的身份。作品中这种勃朗宁手枪也可以归类为礼仪兵器。
中国古代就出现了礼仪兵器,根据资料推测,清朝乾隆是崇尚武功又酷爱兵器的皇帝,所以清朝就制作了许多精美的皇家兵器。乾隆帝就下旨打造了几批皇帝专用的宝刀宝剑,这些兵器是皇帝神武的象征,做为帝王礼仪之用。作品中出现的礼仪兵器,一些是做为象征权威的物品。影视作品《锦衣卫》中描写的锦衣卫的兵器是绣春刀。“身着飞鱼服,腰别绣春刀”就是锦衣卫的经典造型,锦衣卫作为朝廷官员,佩戴绣春刀是身份的象征,这里兵器也是作为礼仪之用。
《史记》中记载周武王姬战胜了纣王,领兵攻入朝歌。找到商纣王的尸首,用钺砍下商纣王的头颅。这里的钺是古代一种重兵器,外形像斧但是比斧更大。原本钺是实战兵器,但是后来发现由于钺太过沉重了,很少有人能用得好。由于钺十分沉重又威力巨大,有天子之威,所以更多是为作象天子统治权威的礼仪兵器。
(二)神话法宝兵器
一旦现实兵器不够作品创作者描写之用,那在现实的兵器或器具上加上形象就出现了神话法宝兵器,比如刀枪棍棒之类的古代现实兵器加上作者的想象,有一些是结合是宗教文化的内容,就出现了神话法宝兵器。甚至是锅盆瓢罐等一些日常用具在作品中都可能变成厉害的法宝兵器。
《西游记》中托塔天王李靖的法宝兵器是玲珑宝塔。这个玲珑宝可是仙家神器,只需念咒语就可将妖魔鬼怪收入塔中。孙悟空的法宝兵器是如意金箍棒,作品中描写如意金箍棒是东海定海神针,能变大缩小,重量达到一万三千五百斤!太上老君也拥有很多法宝兵器,紫金葫芦念谁的姓名,一答应就被收入紫金葫芦中,一俩时辰便化为浓水,可谓十分神奇。捆金绳其实就是太上老君的腰带,捆金绳可捆住三界许多仙魔妖怪。神通广大的孙悟空也曾被捆仙绳制住。敢情在神话作品中一件普通物品也具有神奇的力量!作品《西游记》中还有件法宝兵器叫金刚琢,有特别有意思。金刚琢本是太上老君的防身兵器,后来青牛偷走了金刚琢,青牛怪就以这个法宝套走孙悟空的金箍棒、哪吒的乾坤圈、风火轮等兵器,连众天神天将的法宝兵器一同收走,这些神话类法宝兵器威力无穷,奇幻无比。
《封神榜》中出现的神话类法宝兵器就更多了,打绳鞭由姜子牙使用,可打封神榜上的神。殷洪拥有阴阳镜,用阴面对着敌人晃一晃,敌人就昏死过去,用阳面对敌人晃一晃,敌人即可苏醒过来。可谓神奇无比。还有殷郊的法宝翻天印,这个翻天印拍人脑门,拍中敌人即可致人死亡,作品中有好几个被翻天印拍死而被封神的。金蛟剪是作品中有名的法宝兵器,后来金蛟剪传到三霄娘娘手上,金蛟剪威力无穷,由两条蛟龙炼化而成,是一件杀伤力巨大的法宝兵器。《封神榜》里的描写的混元金斗也是三霄娘娘的法宝兵器,混元金斗一出场就有阐教门人尽受灾这个说法,可谓威力无穷。《封神榜》中描述的法宝兵器许多能克制各路大神。这类法宝兵器描写得十分奇幻,令人无比好奇!
通天教主拥有的法宝兵器是诛仙剑,是截教至高法宝兵器,可以说是威力巨大。《封神榜》中的诛仙剑构筑成的诛仙剑阵更是玄妙无比、杀机万重。这个法宝兵器既然叫诛仙剑,那自然是连大罗金仙都可以诛杀得了。在作品中用诛仙剑布的诛仙阵凶险万重,就是大罗金仙进入会被消灭……这些神话法宝兵器在作品中的出现,许多是作者结合宗教与想象创造出来的。是这类神话类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现代军事兵器
现当代军事类作品中,描写的兵器也是型号繁多。作品中的现代兵器大多出自现实的军事装备。结合作品人物特点和剧情需要进行搭配,又多依据现实中的兵器实际情况来描写。现当代军事类作品中出现的兵器一般都是现实的军事兵器,从中也可以感受到国防科技成果的魅力。本文列举几种作品中出现频率高的国产枪械为代表。这些兵器是军事类作品的灵魂所在。
95式突击步枪。是现当代军事类作品中经常出现的兵器。95式突击步枪是中国解放军现役步枪。具有猛烈的射击火力和精准的射击精度。影视作品《士兵突击》中A大队中校袁朗使用95式突击步枪在靶场打出二十五发全部上靶的成绩,令人敬佩不已。通过兵器表现出人物的优秀、能力、气质。一把突击步枪就把一个精锐的特种兵的形象烘托出来。
军事类作品中频繁出现的狙击兵器。代表性的有85式狙击步枪。影视作品《士兵突击》中狙击手成才用的兵器就是85式狙击步枪。成才用85式狙击步枪成功在演习中狙杀掉多名特种部队A大队成员。也因为成才擅使狙击步枪,在军中得以晋升士官,风光无限。这是通过兵器表现成才这个人物优秀的射击能力。军事类作品中经常出现的狙击兵器还有88式狙击步枪。《我是特种兵》中的狙击手何晨光就是使用88式狙击步枪。在《士兵突击》中88式狙击步枪也有过亮相。88狙是我军优秀的狙击步枪,也是军事类作品中的明星兵器。
作品《我的团长我的团》中出现的兵器型号繁多。剧中出现的汤普森冲锋枪是一种火力强大枪械,最能反映出战争类作品中人物的英勇,在作品中汤普森冲锋枪出现次数很多,是二战类作品中的明星兵器。中正式步枪是中国二战时期制式步枪,射击精度高,在作品《我的团长我的团》中就有出现中正式步枪。作品中还出现了毛瑟手枪,这种手枪在中国也叫驳壳枪,是中国抗战中装备最广泛的手枪,为我国抗击侵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影视作品《我的团长我的团》中就有描写团长龙文章使用毛瑟手枪射击的情节。毛瑟手枪在作品《亮剑》中也有现当多的亮相,作品中李云龙就配备了毛瑟手枪。这些兵器是战争类作品中的不可或缺的部分。
现当代的军事兵器数量种类繁多,这些影视作品中经常出现的现当代军事兵器基本上都是源自现实中的军事装备。这些现当代兵器在军事类作品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是战争类、军事类作品的灵魂与标志。
三、作品中的兵器描写
(一)神秘化
有许多作品在兵器的描写时,都有带有神秘化的倾向,要么兵器本身描写神秘化,或者兵器制造过程描写神秘化。
《吴越春秋》中干将铸剑的时侯莫邪剪头发和手指甲投入炉中,宝剑才终于铸造成功。兵器的铸造过程显得十分神秘。在一些三国类作品中关羽的青龙偃月刀也是典型的神秘化描写。传说刀匠要挑选月圆之夜来打造青龙偃月刀。宝刀竣工之时,天空还会滴青龙之血。所以,宝刀得名青龙偃月刀。《将邪神剑》中,铸剑之时,干将所说“天神降临,众神围观”。莫邪说过“宝器之化,须待人气而后成,方得鬼神之助,以克全工”。莫邪以身殉炉,血肉助剑,人物同熔。宝剑终于铸成,人死而剑生,莫邪临死前愿干将剑成之后终身相携,以慰剑魂。兵器描写神秘化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作品《西游记》为了突出兵器的威力,也对兵器进行了神秘化描写。孙悟空的如意金箍棒是东海定海神针,猪八戒的九齿钉耙是太上老君打造的、沙和尚的降妖杖是玉皇大帝御赐的……
作品中兵器描写的神秘化倾向与兵器崇拜有关,也是为了突出兵器的厉害。作品《风云》中步惊云的绝世好剑是由女娲娘娘补天时留下的黑寒奇石提炼的奇铁锻造而成的。聂风的雪饮狂刀是由一颗命叫“白露”的奇石提炼铸造成的。“天罪”是一把兵器,归怀空所有。后来传到怀灭手上,“天罪”是兵器中的凶兽,“天罪”一旦出鞘就肯定要夺命见血,兵器在这里就仿佛是一头嗜血的猛兽!《风云》中“天罪”的使用者一定要有强大的内力来驾驭兵器,功力不足时“天罪”会反噬其主,伤及自身。《风云》系列中兵器的描写明显带有神秘化,可谓是十分玄幻。
(二)象征化
在作品中,兵器描写往往带有象征意味,这令兵器在作品中具有更丰富的涵义。
以兵器象征人物身份。在《三国演义》中描写刘备使用的兵器是双股剑。作品中设计刘备用剑,这其实与剑的文化有关。剑是“百兵之君”,象征着刘备“大汉正统刘皇叔”的身份。
以兵器象征男女爱情。用兵器象征爱情的方法在作品中被反复运用。《风云》中绝世好剑需要男女至真至热之血才能开锋。《神雕侠侣》中小龙女曾以随身的淑女剑为定礼赠与郭芙,祝与杨过的君子剑配成一对。《将邪神剑》中干将剑与莫邪剑最后化做一对龙凤,永远相依,生死相随了。作品中的兵器可以寄托男女之情,这是以兵器象征爱情。
以兵器象征敬重之意。作品《亮剑》中楚云飞把勃朗宁手枪做为礼物赠送给李云龙。李云龙也把战场上缴获的一把日本军官刀赠送给楚云飞。虽然楚云飞与李云龙分属国共两大阵营,但却是相互敬重的对手。楚云飞为了表达对英雄的敬重之意,通过赠送兵器表达出来。在这部作品中兵器勃朗宁手枪与军刀象征着李云龙和楚云飞两位英雄互相敬重之意。
以兵器象征君王仁道。杜甫的诗句:“朝士兼戎服,君王按湛卢。”诗词作品中常有提到湛卢剑。湛卢剑是兵器,但是在作品中往往也象征着君王仁道。湛卢剑就是君王仁道之剑。湛卢剑有这么一个典故,湛卢剑铸成之后,原本是属于越王的,后来吴国打败了越国,越王无奈只能把湛卢剑献给吴王,但是吴王暴虐不仁,湛卢剑就飞到楚王那里去了。从此,湛卢剑就成了象征君王仁道的符号。
(三)拟人化
在一些作品中兵器描写带有拟人化,兵器仿佛具有了人的思想一般。一件物品竟然也具有人性特征。
作品《亮剑》中楚云飞在见李云龙时,楚云飞拿出两把手枪,对李云龙介绍说这手枪是一对的,一把是公枪一把是母枪。手枪本是兵器,在作品中竟然有公母之分?《越绝书》中太阿剑能感受到楚王的王气,帮助楚王击退敌人。这里表达了宝剑只有在王者手中才能发挥威力的观念。使用者有王气,故太阿剑能发挥威力!一把兵器竟然也可以感受到王气,兵器具有人的思想,这是兵器拟人化描写。《吴越春秋》中吴王阖闾曾经下达王命,让人铸造金钩来献,有人杀掉两个儿子来铸造金钩,当是献上来的金钩和吴王的金钩都差不多,难以分辨有何不同,于是向钩说道:“吴鸿,扈稽,我在于此,王不知汝之神也”。刚说完,两把金钩就飞到父亲的胸前。
《将邪神剑》中,莫邪投身入炉,人死而剑生,莫邪的魂魄依附于宝剑上。所以莫邪剑有人的灵性,跟干将心灵相通,吴王阖闾命令莫邪剑绕柱三匝。宝剑随即绕着柱子飞了三圈。以证其灵。作品《风云》中,步惊云的绝世好剑在感受到主人有危险时可以自动出来相救。后来宝剑被无名带走,步惊云可以跟宝剑人剑相通,人与剑互相可以感应得到。《风云》中兵器“天罪”与使用者亦有心灵感应的表现。怀灭决战帝释天,在怀灭行将被杀之时,兵器“天罪”竟自动出鞘护主!仿佛兵器有人性一般。
(四)夸张化
许多作品中,会出现许多夸张化描写的兵器,兵器的功能夸张或者重量描写夸张,这是作品创作需要。
作品《血滴子》中有描写的兵器血滴子,这种兵器是外形一个套笼,由一条铁链牵引着,套笼里面布满钢刀,把套笼套在敌人头上然后通过铁链牵引,套笼内的钢刀切下敌人的脑袋,几十步外就可以取人首级。精准无比,取人脑袋就像摘瓜一样简单。可谓是十分恐怖。按照常理来看,人的脑袋由皮筋骨链接着身体,是很坚韧的,几十步外使用铁链牵引的钢刀笼子套在敌人头上,要想把人的头部跟躯体分离并不容易,况且还要准确地套在敌人头上,这个难度也是太大,清朝时期又没有兵器制导装置。作品中描写的这种兵器,明显就是夸张化描写。但是作品因为要突出雍正时期的那种恐怖氛围,所以刻意创作了这么一种十分夸张的兵器。
在作品中,描写英雄使用的兵器都特别重,一把兵器随随便便就几百斤了,每当看到作品中描写的这些兵器都让我们无比惊讶,作品中一般重量越大的兵器,杀伤力也越大。当然,像作品中重达几百斤的兵器那就是夸张化描写了。隋唐英雄类作品中描写的隋唐时期各路英雄,个个惊为天人,英雄为什么一个个都这么厉害呢?我们会发现作品中描写英雄使用的兵器的都非常重,十分夸张!比如,隋唐英雄类作品《说唐全传》中所描写的天下第一条好汉李元霸,兵器是擂鼓瓮金锤,一个四百斤,一对就是八百斤!根据现代研究,唐朝时期的一斤相当于现在的六百多克,按这个计算,作品中李元霸的兵器擂鼓瓮金锤有八百斤重,通过计算就是现在的一千多斤,那就是举重运动员也举不起来!天下第三条好汉裴元庆的兵器是八棱梅花亮银锤,倒是比李元霸的擂鼓瓮金锤要轻点,每个是三百斤!在作品中兵器夸张化描写比比皆是。
作品中兵器这样的描写,显然是兵器描写夸张化。但是兵器的夸张化也是为了作品创作需要,如果描写李元霸只是写他的兵器是使一对几十斤重的铁锤,那便难以创造出那种大鹏金翅鸟转世、天下第一好汉的形象。
(五)匹配化
在作品中,人物形象往往跟兵器匹配,人物只有跟兵器匹配化,才能创作出合适的人物形象。一提到人物就必然出现跟人物匹配的兵器,这样兵器往往就成了人物的特定符号。
“手持方天戟,胯下赤兔马”。这是作品中吕布的人物形象!作品中的人物配上匹配人物的兵器,人物跟兵器已然“合二为一”。《三国演义》中的方天画戟、赤兔马已经成为吕布的符号!方天画戟复杂拉风,吕布武艺高强,方天画戟自然是跟吕布十分匹配了。如果方天画戟跟武艺平凡,以统领大局为主的刘备搭配那就不合适了。《水浒传》中的花荣是神箭手,使用的兵器是弓箭,人物的技能特征与弓箭正好匹配。如果写李逵搭配弓箭那就不合适了。影视作品《士兵突击》中成才使用85式狙击步枪,狙击步枪百步穿杨、精准无比,正对应了成才为人精明的特点。伍六一性格豪爽耿直,他使用的是火力猛烈、以连发为主的81式班用机枪。《风云》中的人物武林神话无名,正气凛然,以苍生为己任,其配剑是正道神兵英雄剑,剑身散发着正义的光芒。奸诈邪恶的断浪的配带的是剑身赤红、炙热无比的火麟剑,剑身泛着一股邪气!
作品《说唐》中,天下第一好汉李元霸乃大鹏金翅鸟转世,兵器是一对大金锤,一个四百斤,两个就是八百斤,像两个大水缸一样。一对八百斤的大锤配上大鹏金翅鸟转世的身份,最是恰当不过。岳老三是《天龙八部》中的人物,用的兵器叫鳄嘴剪。作品中鳄嘴剪是一把外形像鳄鱼嘴巴的大剪刀。兵器如名。岳老三外号是“南海鳄神”,这个兵器就是为他个人量身打造的,可谓是人物跟兵器匹配,兵器的名与形与使用者匹配可以说达到极致了!云中鹤也是《天龙八部》中人物,使用的兵器是一对手爪型的钢爪,看起来就好像个鸡爪子,这个兵器也是够奇特的。作者为云中鹤设计出这么一个奇特兵器,也是为了跟这个人物匹配。云中鹤身材非常瘦高,仿佛竹竿一样。怪人匹配奇特兵器,更能凸显人物的奇特。拂尘,是武侠类作品里一种很常见的兵器,作品中描写道士或道姑形象的人物,拂尘就是这类人物的兵器。《神雕侠侣》中的李莫愁是一个道姑,使用的兵器就是拂尘,用拂尘做兵器正好匹配了她的身份以及武功路数。《笑傲江湖》中阴阳怪气的人物东方不败使用绣花针做兵器,如果写任我行用绣花针做兵器,那就不合适了。《神雕侠侣》中小龙女修炼的武功是玉女剑法,使用的兵器是淑女剑。剑的优雅与小龙女的飘逸相得益彰。设想一下假如小龙女是用一把开山大斧,那画面简直不忍直视!
《风云》中绝世好剑跟步惊云搭配,步惊云冷静果断,绝世好剑气魄摄人。绝世好剑正是匹配步惊云的兵器。若当初跟步惊云争夺绝世好剑的“小丑类人物”剑贪得了绝世好剑,那简直无法想象。作品中性格自私自利,贪生怕死的拜剑山庄少庄主傲天也绝配不上绝世好剑。《风云》中的雄霸曾经说过,任何神兵宝物一定要王者得之,其他跳梁小丑拿了只会折损自身能耐,并不能发挥威力。雄霸说得是有道理的,兵器要跟人物匹配才能创造出合适的人物形象。
“手持如意金箍棒,齐天大圣闹天宫”。两句话描绘出孙悟空的形象与事迹。在作品中人物与兵器的匹配是很重要的,只有人物与兵器匹配,人物才能成就伟大的事迹。所以要大闹天宫,孙悟空必须配如意金箍棒。人物与兵器的匹配化描写,创作出的兵器已经成为人物的符号。
四、兵器与作品的关系
(一)兵器构成故事
在一些作品中,有很多是由兵器构成的故事情节。兵器在这些故事情节中是一个重要意象或道具。
兵器作为故事道具,如《三国演义》吕布“辕门射戟”中的方天画戟。吕布命属下把方天画戟插于辕门之上,一箭射中戟上小枝,化解了纪灵对刘备的进攻。有时兵器作为故事情节线索。如曹操用七星宝刀刺杀董卓。虽然在正要刺杀时被董卓发现,但曹操以献七星宝刀为由得以蒙混逃脱。有时兵器作为故事核心。如《倚天屠龙记》这部武侠作品就是典型的因兵器而引起武林纷争,整部作品围绕着倚天剑、屠龙刀作为故事核心展开。《风云》中铁狂徒为了铸成天劫战甲不惜牺牲无数无辜生命进而引发怀空的复仇。绝世好剑诞生而引发武林豪杰对绝世好剑的争夺,这些内容都是以兵器作为故事核心来展开的。作品围绕一些兵器,可以创造出故事内容,这种是典型的兵器构成故事的模式。
有时作品就直接对兵器进行了大量的描写,兵器直接构成了作品篇幅。武侠作品《神雕侠侣》中对玄铁剑进行描写:“玄铁剑的剑锋是钝的,剑尖是圆的,像是个半球……”、“杨过的这把玄铁剑重达八八六十四斤,剑身黑中透红,整把剑都是由玄铁制成的。这种玄铁可是天下稀有东西,可谓是金属至宝,要找到一丁点玄铁也是很难的。普通的兵器在铸造时只要加入一丁半点玄铁,普通钢材就可以打造成为神兵利器,伊可西知道这把玄铁剑是稀有物品。说什么也要抢到这把玄铁剑,于是使用金龙鞭向玄铁剑卷了过去……”
兵器的威力强大,正所谓“宝剑配英雄”,英雄同使用的兵器又有着传奇经历,这是兵器构成故事情节。《三国演义》中的“三英战吕布”,吕布同方天画戟名扬天下!《西游记》“大圣闹天宫”中孙悟空和金箍棒神魔莫挡!《风云》中“七神兵屠龙”,步惊云持绝世好剑勇斗神龙!《士兵突击》在军事演习中成才用85式狙击步枪“击毙”精锐的A大队成员。
作品中的兵器本身往往也会有一段故事,如《风云》中断正贤刺中火麒麟取下麒麟片而铸成火麟剑。聂风误入麟云窟遭遇火麒麟而拾回祖传神兵雪饮刀。步惊云跳入剑池,舍身引剑,终获绝世好剑。《神雕侠侣》中杨过手臂被砍断,却得神雕的指引,无意间得到玄铁剑。还有的兵器是世代相传的,如《倚天屠龙记》中灭绝师太的倚天剑乃郭靖黄蓉所铸,峨眉派开山祖师郭襄传下。这是对作品叙事中人物获得兵器模式的部分总结。这种人物获兵器的故事模式在各类作品很中常见,尤其是武侠作品大量采用这种模式。在这种模式的作品中,兵器是故事情节的重要道具,正因为有了这些兵器描写,构成了故事内容。
(二)兵器成就结局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办事当然要找个趁手的兵器。对于报仇这种重要事情,报仇者肯定知道兵器是至关重要的。使用兵器报仇类型的作品中,报仇者肯定是费了很大功夫才寻找到理想的兵器,虽然报仇的结果还是有可能失败,但是兵器的确对报仇事件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越绝书》:“阖闾以鱼肠之剑刺吴王僚”[4]说的是阖闾派刺客专诸用鱼肠剑刺杀吴王僚的事情。“专诸刺王僚”这个故事中出现了鱼肠剑。鱼肠剑应该是一种锋利的短剑,便于隐蔽,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特工兵器。鱼肠剑短小精悍,可以藏在鱼腹中,所以称为鱼肠剑。吴王僚身着护身甲,难以刺杀。刺客专诸特别寻找锋利的鱼肠剑,藏在鱼腹之中,借给吴王僚上鱼的机会,在鱼腹中拔出鱼肠剑刺杀了吴王僚。锋利的兵器成就了成功刺杀的结局!鱼肠剑刺王僚这事也成为戏曲作品上的经典,而兵器鱼肠剑之名也随着流传千古,鱼肠剑也被称为勇绝之剑。
影视作品《我的兄弟叫顺溜》中男主角顺溜缴获了一杆狙击步枪。经过刻苦练习,最后成功使用狙击步枪狙杀日本将军。“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徐夫人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以试之,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5]这是《史记》中描述荆轲刺秦王在准备刺杀兵器,在这里可是重点描写。要刺杀秦王,当然要用一把最锋利的兵器,还要淬毒以确保能一击毙命。借给秦王献图的机会,图穷匕见。《搜神记》中干将和莫邪铸剑,铸成一把雄剑和一把雌剑,仅将雌剑献给楚王。楚王大怒,把干将杀掉了。干将的儿子根据父亲遗言在松树下找到了干将所铸的雄剑,用雄剑向楚王报仇。这种用兵器报仇的模式在各类作品中得到广泛借鉴。
(三)兵器内容精彩
比武打斗、兵器比拼。是作品创作者武艺想象与兵器描写的结合,往往也是作品中的精彩部分。在《三国演义》中的“三英战吕布”,吕布方天画戟使得出神入化,方天画戟大战雌雄双股剑、青龙偃月刀、丈八蛇矛。这是作品中精彩的兵器对决。虎牢关前,吕布手持方天画戟,公孙瓒挥舞着槊正对战吕布。双方打了几回合,公孙瓒逐渐不敌吕布,公孙赞开始败退。吕布在追公孙赞的时候,张飞拿着丈八蛇矛冲了出来,大叫:“三姓家奴休走!燕人张飞在此!”吕布随即与张飞战到一起。方天画戟对上丈八蛇矛,大战几十回合过后,看起来张飞是打不赢吕布了。关羽看见了,骑马手持青龙偃月刀上来夹攻吕布。三人大战了三十合,吕布果然神勇无敌,方天画戟威力无比,关羽张飞加一起还战不倒吕布。刘备拔出他的雌雄双股剑,骑着马也冲进来助战。这三个人围住吕布,打得是难解难分,战况可谓万分激烈。各路人马,个个都看呆了。三打一,吕布看情况不妙,用方天画戟向刘备刺过去,刘备及时躲开了。吕布乘机便突破围攻,倒拖方天画戟,骑马冲了出去。人物使用兵器对战,这是作品里精彩的内容。
三国作品中,赵云杀死夏侯恩抢走青釭剑于是十分精彩。《三国演义》刘玄德携民渡江 赵子龙单骑救主:正走之间,见一将手提铁枪,背着一口剑,引十数骑跃马而来。赵云更不打话,直取那将。交马只一合,把那将一枪刺倒,从骑皆走。原来那将乃曹操随身背剑之将夏侯恩也。曹操有宝剑二口:一名“倚天”,一名“青釭”,倚天剑自佩之,青釭剑令夏侯恩佩之。[6]那青釭剑砍铁如泥,锋利无比。当时夏侯恩自恃勇力,背着曹操的青釭剑,只顾引人抢夺掳掠。[7]不想撞着赵云,被他一枪刺死,夺了那口剑,看靶上有金嵌“青釭”二字,方知是宝剑也。[8]在这里兵器打斗实是作品的精彩内容。
影视作品《将邪神剑》中出现许多宝剑。公子姬光登基为王,号称阖闾。登基之日庆忌携带宝剑前来挑战。阖闾手持紫铜剑应战。剑来剑往,庆忌十分勇猛,手中的兵器更是锋利无比。只见阖闾手持紫铜剑横劈竖砍,但是紫铜剑碰到庆忌的剑都处于下风。庆忌用手中的宝剑一阵劈砍,很快把阖闾逼到墙边,两人在用宝剑对战之时,阖闾问道:“你哪里弄来这么一把剑?”庆忌答道:“没有这把剑我也不会来找你,这把剑聚铜成铁,又名恶金。今天你的这把紫铜剑就要一折两断了”。说罢,就用恶金剑朝阖闾砍去,阖闾用紫铜剑奋力抵挡和反攻……兵器对战,可谓是作品精彩部分。
军事题材类的作品中,现代兵器的比拼也是十分精彩。影视作品《士兵突击》中,成才手持85式狙击步枪,通过瞄准镜,发现隐藏在草丛中的“敌方”A大队。此前成才已经使用这把狙击步枪击毙多名敌人了,成才心中想:“自己使用85式狙击步枪已经枪法如神,这个肯定是十拿九稳了”,正当成才要扣动扳机时,对方的95式突击步枪响了,对方使用95式突击步枪,瞬间开枪射击,击中成才……
武侠类作品也有许多精彩的兵器打斗内容,比如作品《风云》中剑晨手持英雄剑对抗断浪的火麟剑,在拜剑山庄的剑池上正邪兵器相碰。聂风使用雪饮狂刀对抗怀空的”兵中凶兽”天罪,神兵对绝,精彩无比。《神雕侠侣》中杨过使用玄铁剑与金轮法王战得难解难分。《倚天屠龙记》里灭绝师太凭借倚天剑的锋利削断金花婆婆的珊瑚杖,令其落慌而逃。张无忌依靠屠龙刀力抗波斯使者的圣火令而不落下风……这些兵器比拼的内容实乃作品精彩部分。
(四)兵器影响命运
作品中常以兵器为线索,兵器往往跟人物的命运发展有着重要的联系,《风云》中步惊云的绝世好剑被无名夺去,无名要步惊云放弃复仇,在寺院修身养性。以剥夺兵器的方式改变步惊云的命运,如若步惊云的兵器就这样失去,那命运肯定会造成改变。只是步惊云凭借自身努力最后取回自己的兵器绝世好剑,完成了复仇的使命,人物命运再次因为兵器而改变。《倚天屠龙记》中谢逊为夺屠龙刀伤人无数,躲在冰火岛上认真参悟屠龙刀的秘密,典型的兵器影响命运。《士兵突击》中成才善使狙击步枪,高超的枪法让成才得以担任班长,转为士官。作品中成才因为善使兵器,军旅生涯前期如鱼得水,在军中风光无限,被称为枪王!
得到兵器可对人物命运发展起到关键的影响!得神兵相助,如虎添翼。《神雕侠侣》中杨过得到玄铁剑并领悟高深武功,在玄铁剑的帮助下武艺变得极其高强,力挫金轮法王等高手。后来杨过行侠仗义,玄铁剑的巨大作用令杨过成为一代大侠,位列“五绝”之一。《倚天屠龙记》中,号称“武林至尊,宝刀屠龙”的屠龙刀,刀中藏有兵法,明教中人朱元璋得到这把屠龙刀,依靠刀中所藏的兵法驱逐元兵,当了皇帝……。
既然兵器跟人物命运有着密切的关联,那失去兵器也很可能意味着人物的失败甚至身亡。《三国演义》中吕布之败:“布少憩门楼,不觉睡着在椅上。宋宪赶退左右,先盗其画戟,便与魏续一齐动手,将吕布绳缠索绑,紧紧缚住……[9]宋宪在城上掷下吕布画戟来,大开城门,曹兵一拥而入。”[10]吕布武艺高强,如果有方天画戟在手上,何至于被活捉!三国中还有另一位大将也是因为失去兵器而导致失败的。曹操的大将典韦虽然勇猛无比,但是因为双戟被盗走,兵器不在身边而不敌敌军,最后典韦被杀。影视作品《封神榜》中广寒仙子的法宝兵器四海瓶也因被武王取走而不敌孔宣。可见兵器对于人物命运的影响。
五、兵器的文化意义
(一)兵器是民族文化组成部分
日本兵器(以日本刀为代表),很有文化讲究,日本的兵器世代相传,日本刀匠工艺代代传承,日本刀代表尚武精神。日本铸刀工艺被奉为大和文化精髓。在西方,西洋兵器(以西洋剑为例子)也有许多文化内涵,西洋剑象征着男子汉。中国兵器(以中国剑为代表)更是博大精深,中国“十八般兵器”的说法,中国兵器中的剑有君子的意味。宝剑在民族文化中就有了很多文化涵义。中国剑代表着君子,有着正直、勇敢涵义。民族的兵器文化涵义相比外国豪不逊色!
以中国吴越宝剑为代表的宝剑传说更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湛卢、鱼肠、太阿、干将、莫邪等上古宝剑传说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些宝剑的记载多出现在古书之中。有些宝剑是真实存在的,而有些宝剑应该是人们想象的,但是这些宝剑都是有文化涵义的,湛卢象征着仁道,鱼肠象征着勇敢,太阿象征着王者,这些兵器象征着中华民族崇尚“仁道、勇敢、王者”的文化。
兵器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更体现在日常生活中,比如中国人民热爱的练习“太极剑”,那中国太极剑就是民族武术文化的一个标志。所以有必要重视中国兵器文化,我们生活在民族文化氛围中,兵器对民族文化影响深远。我们要重视民族的兵器文化!
(二)兵器是历史文化组成部分
中国文学兵器文化源远流长,兵器起源可以追随到史前石器时代,原始社会部落之间的战斗使兵器开始诞生。春秋战国时期是青铜兵器鼎盛时期,许多作品提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兵器,流传着那个时候的兵器传说。比如传说春秋战国时期的干将莫邪剑之说。这些传说在历史上是广泛流传,说明兵器文化是春秋战国历史文化的组成部分。
人类的历史一直伴随着战争,战争跟兵器是分不开的,所以兵器也一直跟随着人类的发展而发展。最早的兵器应该诞生于石器时代,那个时侯,兵器可以是石头、木棍。这个时期是石木兵器时代。由于部落战斗的发生,双方就会想着怎么样制造兵器,改进兵器。拥有更好兵器的一方能更占优势,于是兵器就开始影响历史了。
进入青铜时期,青铜取代了石器,兵器也随之进入了青铜时代。青铜兵器的发展在商周时期进入高峰。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常年混战,战争时代催生了多种兵器,如青铜钺、青铜矛、青铜剑等。吴、越、楚几个南方诸侯国就以铸造青铜剑闻名于历史,在影视作品《勾践》中就有关于春秋战国青铜兵器的描写。作品中越王手持的青铜剑就是那个时代典型的兵器。一提高中国青铜宝剑,就人让联想到春秋战国这段历史,兵器已然是历史文化的组成部分。
春秋战国时期钢铁兵器开始出现。钢铁兵器在当时可以说是世界先进水平的兵器,我国考古就曾经出土过春秋时期的铁剑。作品《将邪神剑》中干将拿着炼成的钢铁对欧冶子说到:“这东西比铜要硬,我管叫它钢。用钢铸几把好剑”,欧冶子说道:“五峰之铁,六合之金,咱们吴国有了钢,天下真的要变了”。到汉代钢铁兵器逐步普及,历史进入了钢铁兵器时代。汉朝钢铁兵器有名的有环首刀,环首刀威力巨大,是汉代骑兵的制式兵器。通过汉代环首刀的研究,了解汉代的国防科研成果。
五代到宋代火药兵器开始出现。宋朝时期的飞火枪等火药兵器纷纷登场。这些火药兵器可以看作是现代军事兵器的始祖。到了清朝,火药兵器已经十分发达,八旗军队已经装备许多热兵器。现存于博物馆的兵器就有乾隆皇帝的御用火枪,为历史文化研究提供了兵器层面的参考。
近代枪械开始装备军队,有一种兵器在历史上十分有名,就是“汉阳造”步枪。清朝后期“汉阳造”步枪开始登上历史的舞台,在反映辛亥革命的影视剧作品《辛亥革命》中“汉阳造”步枪有大量登场。这种“汉阳造”步枪在许多作品中有出现,这是一种对历史文化产生影响的兵器。
新中国开始,我国便积极引进兵器,积极研发兵器,以单兵枪械为例子,从苏联引进生产的56式半自动步枪,到八十年代我国自行设计装备的81式突击步枪,再到世纪之交,我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95式突击步枪。影视作品《士兵突击》、《我是特种兵》 中95式突击步枪就常有出现。现如今我国的枪械发展取得长足进步,95式步枪成为我国步枪发展迈入新时期的符号。兵器研发取得的成就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对待兵器态度。
兵器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辉煌的一部兵器史。兵器为作品创作提供了丰富的题材与灵感。兵器也是人民勇敢、智慧的结晶,是我国历史文化的组成部分。
(三)兵器是地区文化组成部分
春秋战国时期吴越地区的人以勇武善战闻名于历史。《汉书》称:“越人之俗,好相攻击”。好兵尚武,勇武刚毅,吴越地区人民有这种尚武的精神。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吴国、越国三个诸侯国战争不断。吴国依仗着精良的兵器和强大的军队,多次攻入楚地。吴越两国国君又争强好斗的性格正催生了许多神兵利器,于是根据吴越地区文化也诞生了许多作品。兵器就成为这个地区文化的一部分。吴越两国为了战胜对方又纷纷制造厉害的兵器。以青铜剑为例,剑是短兵,适合近距离作战。而吴越楚诸国,河流众多,不利车战,所以做为短兵器的宝剑就十分适合作战使用,由此吴越地区就诞生了许多宝剑。作品《将邪神剑》中吴王阖闾所说:“姑苏内外,河渠纵横,不能行车,不能骑马,如我不铸宝剑,难御强敌呀!”。正是吴越地区的真实写照。
吴越地区兵器制造业发达,可用于铸造兵器的矿产又丰富,影视作品《将邪神剑》中干将的所说:“采五峰之铁精,聚六合之金华。凿吴山之石,取会稽之铜,千锤百炼而得。”吴越发达的兵器工业又催生出灿烂的兵器文明。吴越地区就有干将莫邪铸剑的传说。这些兵器文化深深的影响着作品创作。毋庸置疑,优质的兵器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吴国打败了越、楚等诸侯国,称霸中原!吴国如此赫赫武功,自然离不开强大的军队与先进的兵器。兵器是吴越地区文化重要组成部分。
吴王剑并不止一把,吴国君王的宝剑都可以统称为吴王剑。春秋战国时期吴国地处江南,河流广布,作战以短兵相接为主,所以吴国宝剑无数,而吴王又尚武好战,相传吴王阖闾、吴王夫差都是威猛过人的勇士。勇士配神兵。王室的兵器像吴王阖闾剑、吴王僚剑、吴王夫差剑都是赫赫有名的绝世神兵!吴王剑在以吴越为主题的作品中多有出现。我们可以知道,吴越地区,常年征战,军队对兵器要数量与质量要求比较高,对兵器制作很重视,国王本人又酷爱兵器,所以在春秋战国时期吴越地区兵器制造工艺高超,兵器发展催生了地区的兵器文化。吴越兵器文化又为作品创作提供题材与内容。通过作品可了解吴越地区的兵器文化。
在古代兵器发达的地区,兵器是当时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地区文化的精华。古代兵器与地区文化关系密切。中国吴越地区兵器文化浓厚,影响深远,也证明兵器是地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六、结语
兵器以其强大的攻击能力运用于战斗中,作者加上艺术发挥让兵器在作品中有了各种形象。即便是现实的作战兵器,在作品中也常常得到神秘化、拟人化的描写。[11]作品中的兵器以各种形象出现与人们的兵器崇拜、宗教信仰和民间文化有关。作品中兵器描写的目的有时不仅仅只是兵器,还在于通过兵器与使用者之间的联系来塑造人物形象或设计情节。作品中的兵器描写还经常起着故事的线索功能,或者是构成作品故事的必要元素。通过分析作品中兵器的类型,兵器在作品中的形象以及兵器的历史,证明兵器在作品中有着重要影响。
兵器在作品中的描写表达的是民族对兵器的情怀和思想。太阿剑在王者手上才能发挥威力,湛卢剑要仁道之君方可得之。这表达的是民族文化中的王者、仁道。在科技快速发展的当代,作品中不少功能神奇、威力巨大的神兵利器已变为现实,从《风云》中无名的飞剑到现代战争中的导弹,《封神榜》中殷郊的“翻天印”到现代的手榴弹 ,罗宣的火鸦到现代军队的燃烧弹。《赤壁》中有过亮相的诸葛连弩,到现代的冲锋枪和突击步枪。科技的进步十分迅速,令人兴奋,作品中许多神奇的兵器正依靠现代科技在逐步实现。兵器文化也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作品是文化的载体。作品源于文化又植根于文化。作品也必将反作用于文化。作品中兵器种类、兵器形象、兵器描写特征都与作品息息相关。兵器做为作品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要去重视,去研究的。
兵器不单通过作品影响人们,兵器在日常生活,宗教信仰,历史研究,地区文化中都有一定地位,兵器在民族文化中也占据着重要地位。我国兵器历史内容、文化内涵在作品中都有展现。我们既要了解作品中描写的兵器,理解它涵义,也要了解到我国兵器发展历史,还有我国兵器文化的博大精深。希望我国的兵器文化更加繁荣,希望兵器文化在作品中得到更高的体现!XXX青年对中国兵器文化更加自信!
参考文献
张新月 方超. 春秋战国剑文化之管窥[J]. 武术研究, 2018(6):3-3.关明新. 龙泉宝剑——中国宝剑文化的承载者[J]. 文艺争鸣, 2010(06):129-131.甑斋.重释“繁阳之金”——兼议古人佩剑的人文内涵[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02(03):43-46.高卫哲 李思琪. 春秋战国时期剑术活动考略[J]. 兰台世界, 2012(18):10-11.霍松林.《燕丹子》成书的时代及在我国小说发展史上的地位[J]. 文学遗产, 1982(04):16-25.马瑞芳. 智勇双全、深明大义的完美名将——谈《三国演义》中的赵子龙[J]. 中学生阅读(初中版), 2006(12):28-31.卢纯福.龙泉宝剑传统工艺的承袭和创新[J]. 文艺研究, 2009(04):157-158.柳士镇. 略论《三国演义》的语言面貌[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2003(06):104-117.马德. 张飞劝酒与吕布禁酒[J]. 意林, 2015(6):1-1.罗贯中.《三国演义》节选之赵子龙单骑救主[J]. 青春期健康, 2015(2):2-2.王凌.中国古代小说的兵器书写[J]. 西安工业大学学报, 2018(06):118-124.
致谢
本文是在刘健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完成的。指导老师严谨的精神、渊博的知识,
在论文写作之中给了我许多支持与帮助。在我写论文期间,指导老师多次指导写作方法,介绍我从一些相关作品中寻找写作灵感,多次矫正我的失误,为我论文写作付出了巨大的心血。我庆幸有这么一位优秀的指导老师。老师在我论文写作中给的指导和传授的知识,令我受益终生,我必将记住指导老师传授的知识技能,在今后写作中不断进步。在这里感谢我的指导老师!
同时感谢论文中引用作品的作者。引用的内容给了我很多启发,让我有了构筑内容的思路。再次向尊敬的老师和所有传授我知识的老师表达谢意!谢谢老师!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16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