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奥尔夫教学法的小学音乐课程教学设计研究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奥尔夫教学法产生于上世纪的德国,创始人为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它是针对儿童音乐教育而创建、发展的教学法,是当前世界范围内,最为先进和广泛传播的儿童音乐教学体系。奥尔夫教学法在音乐歌唱的基础上,融入了舞蹈、表演、语言及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奥尔夫教学法”产生于上世纪的德国,创始人为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它是针对儿童音乐教育而创建、发展的教学法,是当前世界范围内,最为先进和广泛传播的儿童音乐教学体系。奥尔夫教学法在音乐歌唱的基础上,融入了舞蹈、表演、语言及美术、动作等元素。并注重对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合作性的培养,及全面人格的发展,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快乐,在快乐中进行创造。
  奥尔夫教学法在国外已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传入我国也已有十几年。在小学课程中,音乐课是所有课程中比较有艺术气息且活跃程度比较高的一门课程。但是,我国当前的音乐教学却缺少这样的氛围和气息,与的要求和标准相差非常大。虽然素质教育进行了很多年,人们对素质教育有了一定的认识和重视,但仍然对音乐课不够重视,认为在小学只要学习好语文、英语、数学就可以了,音乐是一门辅助科目,甚至可有可无;在音乐教学过程中,绝大多数老师仍然沿袭只进行唱歌的这一单一模式,对于奥尔夫教学法知之甚少,甚至根本不知道,应用的更是寥寥无几。在这种单调、枯燥的音乐教学模式中,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根本得到不呈现和发挥,逐渐失去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对音乐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甚少,农村表现的更为突出。由于受到资金、师资、思想、设施等条件限制,孩子们的音乐教学几乎处于空白状态,在城市的状态可能好一些,但与国外先进音乐教学理念、方法相比,仍然存在非常大的差距。因此,用奥尔夫教学法来改善、提升我国的音乐教育教学水平已迫在眉睫。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选取了冀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课本中《小红帽》一课的教学内容,进行了基于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教学设计研究,创设符合实际需要的情境,开展教学活动。
教学法

  1.2研究内容与目的

  奥尔夫教学法强调教学内容上的针对性,并以教学对象为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求选择那些对儿童具有较强吸引力的内容,如:童谣、民歌、谚语等,将这些元素纳入课堂音乐教学当中。
  在奥尔夫的音乐教育理论中,基本的理念有:即兴性、参与性、人本化、本土性、初始化、全员性。
  基于这些原理和特性,把奥尔夫教学法渗透到小学音乐教学中,与现有的小学音乐课程相结合,注重学生学习音乐的主体性、主动性、个性和创造性。打破以往的教师教学生学的单一模式。
  在奥尔夫音乐教育理论中,即兴性是其最为关键和核心的部分。他主张让孩子自己根据自己的想法去创造音乐。这种自己寻找、自己思索、自己创造的音乐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和参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乐于展现自己的想法和作品,从中得到乐趣和成就感,在锻炼、提升他们的水平和能力的同时,也造就了不断学习的动力,激发了不断创新的潜力。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如果要提升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实效,提高学生音乐综合素养,就必须得拥有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理念,并进一步探索出在新课程条件下进行音乐课堂教学的模式、方法,特别针对小学生的有效教学策略,促进小学音乐教学的改善和提升。
  把奥尔法教学法使用到小学音乐课堂中,目的是让音乐能够更加的深入人心,学习内容也更加的生动有趣,而学生也渐渐回归自我,和音乐融为一体,开发出自己对音乐的新的理解。这样,课堂的教学效果会事半功倍,一节课下来,教师和学生都能够身心愉悦,意犹未尽。并且把音乐延伸到生活之中,与家人和朋友共同分享课上学到的内容。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动态
  由于语言和文字的限制,我从百度百科、维基百科搜取到了国外关于“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文献资料,百度百科中提到:“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创建人是卡尔•奥尔夫,它作为一个创新型的音乐教学体系,完全改变了以往音乐教学的模式和形态,给音乐教学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和全新的教育思想,并影响、改变了世界范围内的音乐教育、教学。维基百科记载了2000年7-12月在芬兰的Orivesi、德国的Traurnwalchen与Minchen以及X的Rochester举行由奥尔夫基金会与X奥尔夫学会合办“奥尔夫音乐教育国际会议”,会议以“反省过去,展望将来”、“终生的奥尔夫音乐教育”为理念,高度强调音乐教育的地位,它强调的教师和学生一定要直接参与到音乐活动中去,从而获得感性的体验和反馈,并以引导、鼓励的方式促进学生创造性的发挥,以充分展现学生的音乐潜力,在这个过程中,不断重视并培养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志趣,以及加强学生对学习的认识、态度等方面的塑造。他认为这些重视并强调的方面,是音乐学习的基础和关键,这些观点深刻的影响着世界音乐教学。澳大利亚的McMillanRos发表了《音乐的乐趣:中年级小学生亲身参与音乐主动性创作》、《音乐作为一种世界性语言:为音乐专家和非音乐的小学教师的活动》等文章,为如何在中小年级中应用奥尔夫教育法提供了宝贵建议。
  奥尔夫教学法在世界音乐教学领域得到广泛认可和欢迎。特别是其所提倡的音乐教学促进学生人格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形式要灵活多样、以学生为根本等思想和做法,都得到了国际音乐界的高度好评和广泛推广,更得到了世界各国儿童的喜爱。
  (2)国内研究动态
  奥尔夫认为,音乐教学的本质内涵是以感性的方式,促使人的本性回归,这也是其音乐教学的指导思想。我们从这种思想可以看出,它与我国的音乐教学的目的和本质有着本质上的差异。卡尔奥尔夫的音乐教学思想和教学体系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初便引入到我国,极大的促进了我国在音乐教学方面的变革,并与国际先进的、科学的、不断进步的音乐教学学习、并轨,这有利于我国整个音乐教育、教学的改革。
  目前,我国对类似论题的研究还是比较多的。闰凤在《浅析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小学音乐教学的影响及教学建议》(2013)中提出:小学生的艺术修养可以通过音乐教学的方式积极构建和培养。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独特的教学思想、原则和方法对小学音乐教育意义重大,如果我们能够把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应用于我国的小学音乐课堂中,在提升教学品质和小学生的音乐素养方面,都会发挥出重要的推动作用。陈美如在《论奥尔夫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2014)提出:奥尔夫教育法就是指在音乐教学中,让学生接触音乐实践,理解音乐、感知音乐,而不是单纯的学习唱歌和乐器演奏,要让学生通过参与,自然的获得。从教学过程的愉悦性和思维性来看,奥尔夫教学法让学生学音乐是很受用的,这种教学法既能够提升小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还有利于他们音乐素质的培养。江苏省扬州市邢江区蒋王小学的李萍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的运用研究》(2013)中提到,奥尔夫教学法其实就是强调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主张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掌握学习内容,它展示了“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对学生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锁婷婷在《奥尔夫教学法实施现状调查研究》中指出,奥尔夫教学法是适合我国小学音乐教育的教学方式,我们应当把奥尔夫教学法充分地运用到实际的音乐教学中,改变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艺术细胞,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教师也应该明白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学生的音乐才能需要教师去挖掘和开发出来,教师应当给予学生这样的机会。
  我国音乐教育原先的模式是单纯地教唱歌。教材也主要是以一首一首的歌曲出现的,后来有了少量变化。学生主要是模仿着现成的音乐艺术作品,很被动。教师也是认真地追求着“出成果”,严厉地对待学生,学生自然会感到一股莫名的压力。由于在音乐方面人的先天素质客观上有着很大差异,就我国原有的课程要求来说,总会有一部分学生离教学要求甚远,于是他们自然对音乐“敬而远之”,教师也束手无策。对此,奥尔夫的教学理念和体系应该能使我们从中得到很多启示。
  此外,还要使学生真正活跃起来,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音乐教学活动中来,奥尔夫也一直强调这个原则。但是,我国的音乐教学在这方面却相去甚远,教师都会在课堂上积极引导、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真正“动”起来,这样就能够很好的活跃氛围,形成良好的互动,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在音乐教学中这种效果更加明显,学生在教师的韵律性的指引下,进行积极互动,就像在做游戏一样,学生在这样的快乐活动中,不断受到音乐节奏的鼓舞,更加主动的学习、接受听辨、音高、协调等方面的练习。所以,这是一种复合能力的锻炼和培养,能够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与我国所提倡的素质教育相一致,能够很好的改善我国当前的以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价值。

  1.4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小学音乐课程标准、音乐教学理论、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方案设计研究,收集有关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相关情报资料。
  2、调查法:通过访谈、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了解目前小学生学习音乐的状况。问卷调查的对象主要是二年级小学生,实地访谈的对象主要是小学音乐课的教师。
  3、实验法:通过课堂实践,

  第2章奥尔夫教学法的概述

  2.1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产生与发展

  上世纪二十年代初,随着欧洲的“人本主义”和“回归自然”新思潮的兴起和发展,奥尔夫的音乐教育思想随着这种思潮,以及自己的研究、创新,继而产生了自己的理念和体系。他受到新思潮的影响和启发,特别是年轻人赤着双脚,伴随着吉它唱歌、跳舞,表现了歌与舞的结合,这对奥尔夫很大的震动和启迪,又受到欧洲古典音乐的启发,他觉得音乐的发展与进步需要在这些方面进行改造和创新。在1924年,他和朋友军物共同创办了一所融音乐、舞蹈和体操于一体的综合性的学校,以交音乐和动作有机的结合为探求和研究目标,在这时期所编写的教材,对于以后奥尔夫音乐学校的音乐教学,具有一定的引导价值。
  奥尔夫与他的朋友创建的军特学校,为其音乐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会和条件。特别是与电台、电视台的合作中,展示了其所教育的儿童风采,并将基本的理念和做法在这个过程中也得到体现,受到广泛的关注,并得到儿童们的普遍欢迎。这种与音乐舞蹈相结合的教育,及受到的关注与欢迎,更加激发了他对儿童音乐教育进行创新、创造的热情。他在上世纪的五十年代,先后出版了五卷有关儿童音乐教学的教材,从而形成了其独特音乐教育的框架体系,也为其音乐教学理念和体系的发展、成熟,并在世界儿童音乐教育领域的影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的教材、教法等,首先得到了国内的认可和推行,随着奥尔夫研究所的成立,其教育的理念、方法、模式等,都被广泛采纳并应用到世界各国的儿童音乐教育中,世界各地的教师利用学术交流或在职培训的方式,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研究,也培养并提升各国的教师水平,使得奥尔夫教学法迅速在世界各国流传开来,并与当地实际相结合,创新了其它形式。在我国,X专家林雄德先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曾与奥尔夫进行过面对面的学术交流;上海音乐学院廖乃雄教授也在上世纪的八十年代,与与奥尔夫会面三次,学习交流儿童音乐教育理念。奥尔夫教学法在国际上已得到广泛的认可和赞同,并且这个教育体系已被运用到特殊教育和康复治疗方面。

  2.2奥尔夫教学法的内涵

  1、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基本思想原则
  (1)奥尔夫认为培养人的本性、造就人的个性、发掘人的创造性是音乐教育的根本目的。通过人们的亲身参与,自发地、自然地获得。每个人都能够在没有压力和强迫的情况下,在愉悦、快乐的情绪中,进行音乐的学习和练习。在奥尔夫思想中,音乐是使人获得情感宣泄的手段、渠道,特别是孩子们,对音乐具有本能的反应,音乐就是儿童的生活。他认为,音乐教育最重要的功能不是教给人以音乐知识和技能,而是将人们内在的音乐潜能引导出来,呼唤出来。音乐教育在学校的重要性,甚至超过音乐本身,培养音乐的听众就是在培养一个社会。
  (2)音乐(声乐、器乐),语言(包括朗诵),舞蹈(包括动作、表演)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在音乐与动作的教学当中,突出节奏型的乐器。人必须作为演奏者参与到音乐表演中;借助短小精悍的音乐题材,结合动作、舞蹈、语言等表现形式,让人回归自然,让人亲自去唱、去跳、去奏、去表演。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提倡参与性和自娱性,声乐、器乐、朗诵、舞蹈等各个方面结合起来,使音乐教学活动不再单一,而是更加的丰富多彩。
  (3)元素性的音乐,人人均可参加进来并最受儿童欢迎的于儿童音乐教育。
  “元素性”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其含意非常深刻和广泛,其的意思是:“基本的、原始的、最初的”等等。因此,“元素性音乐”,也可以称为基本的音乐、原始的音乐。对于这个概念,奥尔夫也作过解释,他将其解释为:就是原始元素的、基本素材的、适用于起点的。因此,可以理解为原始的音乐、初始的乐器和基本的词语和原始的动作等。而原始的音乐又是与语言、舞蹈相结合的,是人们作为参与者和表演者进行的,因而,奥尔夫音乐教学并不是将学习者都打造为音乐家,而是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培养并完善他们的人格。
  2、奥尔夫教学法的主要特点
  (1)完整、独特的体系
  ①系统性,奥尔夫音乐教学既包含教学方法、教学原理、教学原则、也包含了教学的具体运用,如:教材的编写和使用、教师的能力素质提升、教学实践和操作等等,是一个完备的体系,具有较完整的系统性。它不但以人的音乐天性为核心,还以音乐最原始、最关键的元素为基础,与此同时,还对音乐的艺术性提出了非常严格甚至苛刻的要求。它在注重简单节奏的同时,又强调韵律、配乐、和声、曲式,对这些方面同样非常严格。它在以乐器为重点的同时,又重视与声乐的结合,体现了它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②独特性,该系统的显著特点是以原始的音乐元素为起点,并富于综合性,与以往的教学方法和其它教学体系有明显的不同,体现出其强烈的独特性。
  ③灵活性,奥尔夫的音乐教学具有非常大的灵活,摆脱了传统教学的束缚。它的教学完全甩开教学大纲,也没有年级的界限,在教学时不需要一首接一首的歌唱,只需要依音乐语言的特点进行依次递进便可。并且,它的即兴性使得教材具有更大的灵活性,每年都有不同的教材,同一年的学生不同班所用教材也可以完全不同,上的课也可以完全不同,内容是不会重复的。因此,在德国的各个学校中,运用的音乐教材和教学内容是不同的。在世界各地运用这一系统的音乐教学,也会各不相同。
  ④包容性,从本质而言,奥尔夫教学系统可以归纳为一种特别的教学思想,,这种思想没有各种限制,也不排斥其它的教学方法,具有极大的包容性,既开放、又吸收,将不同的教学方法都包容进来,它的存在和发展也是非常丰富和迅猛的,并且永无止境。
  ⑤艺术性,对音乐教学的整个过程和环节,以及各个方面,奥尔夫教学体系都规定了严格的要求,力求将艺术性表现在各个方面和过程中,无论教师的教学过程,乐器的演奏、制作,到每个具体的动作,都要求具有相当的艺术性。在其教材中有一首非常简单的儿歌,虽然只有四小节,但是,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无论在音色、音准上,还是在乐曲结构、和声、配器上,都有其独到的艺术标准和价值。
  (2)元素性
  奥尔夫将其音乐称作“元素性的音乐”,并且比喻成“原始性”、“野生物”。这种元素在其音乐教育体系中表现为:
  ①_x0001_以节奏为根本,奥尔夫将节奏作为音乐的根本元素,认为它是比旋律更为原始的元素,同一种节奏可以在不同的歌曲中出现,但旋律是做不到的。
  训练节奏的步骤:
  从体感入手,把体内的节奏诱发出来。
  单层次的训练:模仿、问答、节奏补充…。
  多层次的训练:卡农、多声部节奏。
  用节奏为旋律作伴奏。
  ②以朗颂作为基础和入门,奥尔夫坚持将语言作为音乐的根本,并十分重视。如:在“叫人名”游戏中,将两个不同音节数的孩子的名字提供出来,然后让他们各自呼唤对方的名字,可以分为多组进行,这样可以形成多声呼唤。也可以进行简单儿童和数韵的朗诵。朗诵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韵律性:在汉语中去声比西方语言更有韵律性,可以将其直接引入到音乐中)。
  节奏性:汉语也具有较强的节奏性,如果汉语再配以单词、词组,并加上故事、童话,会显现出更强的旋律和节奏。
  ③重视体感,在自然、个性的基础上,充分发发掘人体对音乐的感受。如:根据自己的心跳行走,在运动中达到与音乐的协调统一,使之富有节奏感。
  他还指出,人的躯体本身就是最好的的器乐,在拍手、跺脚、打响指等动作中,不仅有节奏中,还能够体现出优美的音色。
  不强调理论、概念、名词、术语。如把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二分音符分别称作“走”、“跑”、“拖”。
  走走│跑跑走│拖─│拖─┃。
  强调学生要用自由创腔和走唱相结合,排斥传统的理性的方式。
  形体动作的音乐感
  学生的形体动作需要既展现其个性、又要自然,并富有变化性。如:唱歌时既要有身体的动作,又要表出自己的特点和个性,更要自然,是自己思想、情感的真情流露,而不是僵硬的、做作的动作。因此,不能强调过份的统一性,无论男生、女生,都要自然、富有变化,不能让人感到是勉强的、机械的没有个性的。如:在“走”上,奥尔夫强调要走出不一样的感觉,既要与音乐相一致,又符合情感的需求。
  在拍手方面,也有很多种的拍法,如:半掌拍、全掌拍、五指拍、轻拍、重拍等,多种拍法。而从中得到的音效和音色也是不同的,不同的组合会变幻出多种风格。因此,所有的形体动作都要展现出其应有的音乐性。
  (3)综合性
  奥尔夫认为;音乐决不是一种单纯的艺术,它和语言、舞蹈、等有着天然的联系。音乐的原始形态,就是这样的综合体。音乐在儿童身上表现出来的自然形态,也正是这样三者密不可分。在奥尔夫的音乐教育体系里,朗诵、游戏、律动、奏乐、歌唱、表演舞蹈等都融合在一起,形成十分鲜明的特色。
  (4)创造性
  ①增强教师的亲和力,发挥学生的自由性。如:当老师在教室里弹奏时,要使学生有亲切感,而不是压制、强迫。学生可以在地毯上唱歌、跳舞、伴奏等,充分发挥学生的自由性,使他们的音乐天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②尊重儿童的个性自由,突出创新能力。如:在让儿童四肢着地时,可以要求他们以不同的姿势来展现自己,但不能与他人一样。再如:在课堂上让学生按照音乐的要求来活动,根据自己的个性及判决,作出不同的动作,然后不断协调,向统一性渐进。这既是一种有组织的活动,也是个性自由的发挥,更是有纪律要求的演出,它是以学生的自由个性为基础,以学生的感性、领悟为前提,不断发展其创造性的一个过程。
  ③教师要起到引领、导向和鼓励的作用。音乐教学中,不能只讲、只问,更要求教师要做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而且还要积极引领学生进行自主的思考和创新,并鼓励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动口、动脚,去做、去唱、去跳,去演奏、游戏和练习。甚至学生自己去设计音乐的节奏和相关的动作,使他们在音乐中学习音乐。
  ④演奏的即兴性,展现激情性。在奥尔夫的观点里,即兴性是最为迷人、最为本质的音乐表现形式。乐谱使得音乐演奏和表演受到了限制,并且推动了激情,就像打印机一样,印出相同的东西,没有变化,更缺失自我,只能成为任其摆布的木偶。因此,他一般不用乐谱,只是与学生约定好基本的东西,然后学生便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激情和个人理解进行演奏,激发他们创作的天性,使音乐学习成为儿童自己的内在需求。
  5、运用简洁的和声系统及多声结构,促使学生不断探索曲式。
  奥尔夫所使用的教材也有音阶,这些音阶是最基本的五声音阶;调性用的是最普通的大、小调性;运用的旋律手法也是最为基础的重复手法;在音乐结构上,采用的是两个短乐,相互比较、重复交替的结构,既ABA的形式,增进的形式便是回旋曲式。对这种形式的体验,可以让学生走花样的方式来进行。学生在音乐的引导下,先是走成圆形,而后走为方形,再走为圆形,也就是所谓的ABA曲式。

  第3章基于奥尔夫教学法的教学设计

  3.1教学内容分析

  3.1.1主要教学内容
  我选择的教学内容是冀教版小学音乐课本二年级的歌曲《小红帽》,《小红帽》这首儿童歌曲来自巴西。其一个段体大调式通过2/4拍,六个乐句构成。六乐句中除第五乐句巧妙地运用了第一乐句的后半句加以变化外,一、三乐句基本相同,二、四、六乐句基本相同,其旋律开始都是doremifa,人们对此印象非常深刻,使整个曲调既统一,又有对比。旋律中音阶式的级进进行与分解和弦式进行穿插运用,使曲调流畅、活跃,与第一人称的歌词相配合,将小红帽的故事讲解出来。
  3.1.2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学会分辨乐句,按乐句换气,练习清晰的咬字吐字,用轻巧的声音演唱歌曲。这首歌曲的旋律简单,琅琅上口,均以doremifa的级进式旋律开始,其给人留下的印象非常深刻,增强了曲调的协调性以及统一性。整首歌曲共有6个乐句,重复小节也比较多。
  教学难点:歌曲中音准、节奏,及歌曲情绪的掌握,引导学生对歌曲进行二次创编。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学生演唱时的音准,这也是学唱一首歌曲的基础,如遇发音不准的情况,要及时的进行矫正。2/4拍强弱对比强烈,也是学生们很容易掌握节拍。节奏的掌握也要恰到好处,让学生掌握好节奏的快慢,也是学习歌曲的一个重要的环节。体会歌曲的故事情景,这首歌曲是由格林童话故事小红帽改编而成,故事内容简单易懂,寓意深刻,深得孩子们的喜欢。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容易身临其境,会把小红帽这个小女孩当成自己学习的榜样,甚至把自己就想象成小红帽,也希望自己能够成为这样一个勇敢善良有爱心的孩子。我会引导学生用欢快活泼的歌声来表现音乐情绪、歌曲内容。
  歌曲演唱情绪的掌握,对于小学生来说还是有些困难的,这就需要教师耐心的讲解和正确的引导,使学生在演唱歌曲声情并茂,感人至深。

  3.2学习者分析

  3.2.1学生一般特征分析
  学生在学习中占有主要地位。学生之间有很多相同之处,当然也有诸多不同之处。教师教学更加有成效,学生学习更加有效果是教学设计的任务。所以要深刻认识学习者的特点之后,再设计教学活动。
  小学生的特点是好奇心强,喜欢活动,有较强的模仿能力,身心发展不成熟,可以对其塑造,他们喜欢活泼的,贴近日常的歌曲,而且其具有探索精神。学生通过直觉体验得到经验,由于其喜欢活动,热爱模仿,其不依据过去的经验,因此,学生的联想和创造能力较强。而且儿童普遍具有灵性,其会全身心的投入到特定的活动中去,让学生在玩中体验,玩中创造。
  学生在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其不能较长时间有意识的进行关注,又因为学生首次对可能性问题接触,其认识上会有困难,因此要利用多种方式组合的方式。在日常的授课中,要注意学习环境的营造,使其活泼轻松,采用多种方式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的投入到活动中,让他们通过体验高效的学习,让他们更加热爱学习,使得其学习效果提高。
  3.2.2学生学习起点水平分析
  对比两个阶段的同学,一个是小学一年级,一个是小学二年级,小学二年级其具有更加广阔的生活范围,能够认识更多的问题,其具有更强的体验感受以及创新能力。但是其具备儿童特征,他们对事物好奇,形象思维是主导,其模仿和联想能力强。他们的体验感受和创新能力也有了进一步增强。
  经过一年的音乐学习,二年级学生对学习音乐有了一定的认识并有自己的见解,已经了有一定的音乐知识基础,对不同的节奏和旋律有了一定的感知。学生已经掌握了doremifa的级进式旋律,结合键盘能认识音名从c1到c2在高音谱表上的位置。能够听辨出二拍子的歌曲。二年级的音乐是一个过渡时期,在这个阶段,要求学习的乐理知识比较多,学生开始视唱曲谱,这也是为今后的学习做准备。
  二年级学生都非常喜欢上音乐课,大部分学生都能够认真听讲,有一小部分学生上课不认真,没有学习兴趣,我利用低年级学生的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同时利用儿童灵巧形体,在多媒体课件的辅助下,采用歌、舞、图片、相结合的综合手段,进行音乐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教学中主要以“游戏、律动、情境表演”等形式,帮助学生很快地融入到歌曲的意境中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引导他们用真挚的情感自然地声音演唱歌曲,培养和挖掘他们心灵中美好的情感,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

  3.3教学目标设定

  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计划评价的核心。学习者可以通过直接或者间接的方式得到目标,学习者可以快速的投入到学习中,并且为学习评价做好准备,将有益于教学、学习和评估活动。经过认真仔细的研究教材,并结合学生的认知实际水平,确定了本堂课的教学目标:
  3.3.1技能目标
  这首歌曲简短有趣,节奏欢快活泼,非常适合二年级的学生学习。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指导学生用急吸缓呼的方法按句换气,这样使每句歌词之间的衔接更加的顺畅,演唱起来也含不费力,能够气息均匀的演唱完整首歌曲。要反复练习清晰的咬字吐字,既可以保障发音的准确性,又可以让听众感受到歌曲的美妙。在歌曲演唱教学中,要指导学生用轻巧并富有表现力的声音演唱歌曲,要体现出儿童歌曲的演唱特点,正确的发声方法,既保护了儿童稚嫩的嗓子,又使歌曲听起来充满童真,动听有趣。
  3.3.2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以情景为中心”,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围绕着情感线展开,让学生在变换的情景中获得感情的体验。、
  歌曲的学习并不单单只是学会唱一首歌,那样会有些枯燥,在歌曲的教学中,我加入了一些简单的小律动,孩子们既能够在音乐课堂上动起来,也使歌曲更加的丰富多彩。奥尔夫教学法提倡以人为本、寓教于乐的教育理念,让每个学生都发自内心的乐于学习音乐,并主动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
  奥尔夫教学将投入非常多的精力在打击乐器上。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其一般不涉及钢琴,小提琴等这种乐器,往往借助打击乐器教学。而我根据农村小学有限的教学条件和特点,采取带领学生自制打击乐器的方法,使学生们领悟到自己动手的乐趣。并且用自制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也会使歌曲演绎的更加的全面。
  在学习原歌曲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自己创编新歌词,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自己尝试创编新作品,鼓励学生运用各种音乐技能对歌曲进行“二度创作”。
  3.3.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小红帽》的过程中,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从而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亲情教育及安全教育。
  歌曲中,小红帽去给生病的外婆送糕点,说明小红帽是一个重视亲情,尊敬老人的好孩子,教育我们的学生也要向小红帽一样要关心长辈,尊敬长辈。而歌曲中的“大灰狼“则象征着生活中遇到的陌生人,通过对歌曲的学习,要教育孩子们遇到陌生人要警惕,不要轻易接受陌生人的东西,遇见坏人要机智勇敢,做一个会保护自己的小孩。
  小红帽这首歌就像一把钥匙一样,开启了我们心灵的大门,使我们受到了真、善、美的熏陶,歌曲里的小红帽是个关心,孝敬老人和勇敢的好孩子,希望同学们能以她为榜样。

  3.4教学策略的确定

  在分析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习者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奥尔夫教学法的学习特征,在基于奥尔夫教学法的学习活动中制定了以下教学策略。
  3.4.1情境激发策略
  让学生更加喜欢学习,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愉快。奥尔夫教学其核心在于融合音乐、舞蹈、声势、言语故事。让学生处在游戏的氛围中,慢慢体会音乐,体育,艺术产生的美感。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节奏训练,符合学生的天性,从而学生更加热爱学习音乐课。通过观察奥尔夫在课堂中的表现,比如在奥尔夫的课堂里,在进行节奏练习的时候,可以用孩子们喜欢的动物作为道具,还有凭着轻纱慢舞来感受音乐轻柔的一系列游戏。孩子们非常活跃,一会跑,一会演奏乐器,但是在游戏中,其对很多音乐元素进行了掌握。重要的不是这,而是在多种多样的活动过程中,每个孩子可以充分的放松自己,能够充分的展现自己,其过程没有对错之分,没有优劣,每个人都是主角。
  教育环境是孩子的启蒙老师,离开生活环境的教育是苍白空洞的。同样,如果学习音乐与他们的实际生活脱节,这样的音乐活动就不可能发挥音乐教育应有的教育功能。只有把握学生实际生活中的现象、细节,结合学生接受音乐教育的能力和特点,结合音乐教育实际需要向学生进行教育,才能有效地发挥音乐教育特有的教育功能,逐步完成音乐教育促进学生发展的任务。
  选择合适的题材是音乐创新的关键,题材要在孩子们的生活中提取,不能脱离实际。老师们要摸索音乐教育的规律以及特点,对教材选择上仔细筛选,认真的备课,分析出如何培养孩子的能力,将教学和生活环境,学习活动联系起来,学生就可以提升自身的音乐能力。学生获得音乐能力之后,将教材和生活联系在一起,引导学生感受和领悟音乐的情绪情感和教育内涵,这样可以提升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
  音乐在教学活动中,可以生活中的细节联系在一起。我们不应该将一月教学内容和生活割裂开,而仅仅停留在课堂上,我们可以将其融入到生活中去,将其融入到每个细节中,能够让孩子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在生活中贯穿音乐活动,要贴近音乐教学内容。
  3.4.2坚持学生主体性策略
  以学生为主体,增强学生创造与表现的能力。表现性和创造性是音乐课综合教学的重要特征。奥尔夫教学法打破了以往传统课堂上的“我教你学”的死板模式,而是把课堂交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音乐课综合教学其主要的表现形式是节奏感。奥尔夫教学法中其对下面几个方面非常关注,一方面是节奏,另一方面是声势,最后一方面是形体律动,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应该自己去体验,将不一样的艺术形式创造出来。奥尔夫其还有观点认为:“从即兴开始的教育才是真正体现创造性的教育。”这种即兴发挥的教学方式能够提升学生的创作能力,使得学生表现越来越好。
  3.4.3激励创新策略
  通过协作和沟通,综合发展学生的能力,其主要包含音艺体三个方面。奥尔夫教学的优势在于能够综合和全面的教学,其目的不是传授某首歌曲,而是让学生能够在创作上拥有热情,让学生在其中获得丰富审美体验、增强自信心。学生处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能够将自己放松,挖掘出自身的潜能。与此同时,能够让学生相互合作,共同完成目标。在互相评价阶段,教师要做好把控工作,让学生发现其他同学身上的优势,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第4章基于奥尔夫教学法的教学过程实施

  4.1奥尔夫教学法导入阶段

  4.1.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低年级的学生对童话故事充满了好奇,我决定借助多媒体课件,吸引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课件呈现出的动画、图片和音乐,能够瞬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能够很快的进入到老师创设的情境之中,身临其境。这首歌曲是由同名故事《小红帽》改编而成。如果将故事和歌曲相结合,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效果是相当好的。结合多媒体,播放并讲述小红帽的童话故事,有趣的故事加上音乐和动画的衬托更加的丰富多彩。故事结束后,由童话故事很自然的引入到歌曲学唱的教学环节,这也为以后学唱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1.2师生问好
  语言是人类用来表达与交流思想的工具,是与生俱来的能力,是最基础的。利用语言作为培养节奏感的起步,无需经过专门的训练与技能技巧的准备,从而使孩子们感到非常熟悉、亲切;自然在学习中就减少了心理障碍,学起来轻松自如。例如师生问好可以用唱歌的方式,用一个八度内的音阶即兴创造出简单易哼的旋律打招呼,如:
  老师:|1234|5—||
  同学们好!
  学生:|6565|5432|1—||
  您好您好!老师您好!
  这样的问好形式相比以前的师生互相说话问好,显得活泼有趣,学生们也觉得很新奇,非常乐于尝试,和老师配合起来也非常有默契,有利于师生关系和音乐教学的顺利进行。

  4.2歌曲学习阶段

  4.2.1学习歌词和旋律
  《小红帽》作为一首深受大家喜欢的儿童歌曲,是典型的2/4拍,六乐句结构,大调式。其中,除了第五乐句是在第一乐句的基础上进行修改,第一乐句和第三乐句、第二、第四和第六乐句的结构都差不多,一开始都是do、re、mi、fa的级进式旋律,既可以达到整首曲调统一中不乏对比,又可以让人们更容易记住。可以说,这首歌总体上调子顺畅,欢快,歌词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词曲结合相得益彰,给大家讲述着“小红帽”的故事。
  首先带领学生倾听《小红帽》的不同乐句,根据乐曲的不同乐句来感受不同人物的形象特征。
  这个环节是本堂课的重点内容,也是比较难把握的一个环节。考虑到小学生天真,活泼,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等特点,我将一些简单的律动加入到歌词的学习中,使枯燥的歌词教学变得有趣味性,而且能够利用动作加深学生对歌词的记忆。
  歌曲内容如下:
  4.2.2注意各乐句情感变化
  结合教材分析中歌曲的特点,根据六个乐句不同的情绪变化,让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分析每句歌词的不同情绪,自己总结出特点及规律进行有效记忆。
  (1)、我独自走在郊外的小路上(独立但有些许胆怯)
  (2)、我把糕点带给外婆尝一尝(喜悦、温暖)
  (3)、她家住在又远又僻静的地方,我要当心附近是否有大灰狼(担心路上的安全,忧虑)
  (4)、当太阳下山岗,我要赶回家(迫切归家的心情)
  (5)、同妈妈一同进入甜蜜梦乡。(美好、温情)这些分析帮助学生提高歌曲的表现力。从而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亲情教育及安全教育。教育学生重视亲情,懂得尊敬老人是应有的美德,遇见坏人要机智勇敢。
  这个部分是本课的教学难点之一,在歌曲的演唱中,适当的情感加入使歌曲更加的丰富多彩,优美动听。二年级的学生们在情感的把握上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这就需要音乐教师耐心的引导,细心的讲解,用学生们更容易接受的方式引导学生们在演唱歌曲的同时,加入自己的真情实感。

  4.3小组合作学习阶段

  4.3.1自制打击乐器伴奏
  用自制打击乐器进行伴奏。在歌曲熟悉的基础上老师给出一种伴奏音型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伴奏,丰富所学的歌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为主动。
  奥尔夫教学与其他教学方式有所不同,它基本上不使用钢琴、小提琴等乐器而是利用打击乐器。这类乐器又因是否有固定音高而分成两种,比如三角铁、鼓等等。为什么要利用打击乐器呢?首先是因为打击乐器最容易弹出节奏感,而这恰恰顺应了奥尔夫将节奏看成最重要的要求。其次,打击乐器发出的音色比较鲜明,给人以幻想,这样也能更好地满足小孩的好奇心。最后,打击乐器对技术的要求相对更低,表演者比较容易学会。对于孩子们来说,他们也更容易接受。在现实生活中,打击乐器被广泛地使用。比如,人们可以把他们拿来排练歌曲,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让小朋友们交换乐器,让他们接触和学会多种乐器。又如,在朗诵、舞蹈等节目中使用打击乐器配乐,增加舞台效果。
  而在研究中,孩子们可以自己动手制作一些简单的打击乐器,譬如用空易拉罐装上小石子,可以发出和沙锤一样的“沙沙”声。用不锈钢勺子敲打玻璃瓶,发出的声音可以和三角铁媲美!而这样的活动,使学生更好的手脑并用,使他们的创造能力更上一层楼。
  4.3.2歌曲二次创编
  根据歌曲内容进行学生创编新歌词,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对歌曲进行“二度创作”。调动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积极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引导学生用真挚的情感表演出歌曲的意境,用自然、真实的感情演唱歌曲。培养和挖掘他们心中美好的情感,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例如:“我独自走在郊外的小路上”,“可以改编成我独自走在放学的小路上”等等。我会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利用集体的智慧让学生得到提高和锻炼。
  即兴创作是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中最重要,也是最得人心的地方。奥尔夫曾经指出,对于孩子们来说,自己去寻找,去创造音乐是最重要的。而他创造的教学法也把即兴创作表演当成教学中的重中之重,要求孩子们必须自己来参加音乐活动,通过自身的感受,掌握本领,表现自我,从而提高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这种做法,不仅实实在在地提高了学生们创造音乐的能力,也是XXX对创新的要求。

  4.4教学评价阶段

  4.4.1分组汇报评价总结
  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主题作品,然后通过各个成员之间相互点评,指出别人的优点和缺点,取其精华,从而达到一起成长,一起进步的目的。在各组互评后,再由老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并对各组的创编情况进行总结。
  学生乃学习之主体,教学评价的内容应该针对学生对教学活动的认可程度,比如学生是否愿意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主动参与进来的学生数量是多少。只有学生主动参与进来,教学活动才算是成功的,学生也才能掌握更多的知识并从中得到满足,反之则是失败的教学。
  老师虽然是重要的评价主体,但不再具有唯一性。学生已然成为重要的评价主体。这样才能使评价“侧重于关注学生的表现和过程,关注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学生作为评价主体,可以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4.5课题延伸阶段

  奥尔夫曾经说过,在音乐教育中,音乐不过是一种方式,教育的目的仍是培养人才。音乐教育可以教会人们很多东西,比如,它可以促进人们的感官功能,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净化人们的心灵,甚至提升人们的创造力等等。因此,音乐教学结束后,并不代表着这一课就结束了,为了加深学生对本次教学的印象和巩固歌曲的学习,在课程结束后我会根据本次课的教学内容留下两个讨论作为课题延伸:
  (1)讨论一:你们觉得小红帽是个怎样的小女孩?她都具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这可以启发学生思考、总结并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想法。还可以检验他们对歌曲内容的领悟程度,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是否也接受了德育教育和安全教育。
  (2)讨论二:课下可以和小伙伴或者爸爸妈妈,哥哥姐姐一起,在歌曲的基础上创编各种不同的新歌词,并和他们一起演唱,共同体验创新的乐趣。
  这可以把课堂延伸到生活中,学生可以和同学家人一起分享自己所学到的音乐知识和歌曲,这样也可以增进和朋友和家人之间的感情,在共同协作中领悟音乐的美丽和创作的乐趣。

  第5章结论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适合学生的发展特点,也是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所以,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我们要坚持并不断完善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同学们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的音乐细胞,同时,由于学生是自发的喜欢,也可以减轻老师的负担,提高老师的教学能力。因此,如果能够真正将该教学方法运用到教学中来,对老师,对学生都是很有帮助的。
  通过音乐课堂的教学实践,奥尔夫教学法在实际教学应用中,不仅仅大大充实了教学的内容,让教学过程变得更有趣,更有意义,也让学生自发地喜欢上了音乐课,从而能够主动地去学习,去掌握相关知识,并且去展示自己,这不仅仅是音乐教学最重要的目的,也是创XXX对老师、对学生的要求。
  通过情境激发、激励创新、坚持学生主体性等教学策略,学生不但能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并且在学习歌曲的基础上能够对歌曲进行二次创编。奥尔夫教学法可以更有效的使教学内容有乐趣、有创造性,并真正具有音乐性。

  参考文献:

  [1]彭文丹.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奥尔夫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z].企业家天地,2010-03
  [2]杜江琴.浅谈奥尔夫教学法在中学音乐课中的运用[z].黄河之声,2008-23
  [3]乐玫.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我国农村中小学音乐课中的运用[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1999-02.第20卷第1期.
  [4]区海婴.在游戏中学习音乐——奥尔夫教学法实践课例[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6.
  [5]李莘.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z].今日科苑,2010-08.
  [6]闰凤.浅析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小学音乐教学的影响及教学建议[J].才智,2013(16)
  [7]陈美如.论奥尔夫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D].江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4
  [8]张素格.浅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A),2010-11
  [9]刘彦婷.基于奥尔夫教学法的幼儿音体艺综合教学实施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2015-5
  [10]李萍.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的运用研究[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3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172.html,

Like (0)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18年12月23日
Next 2018年12月25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