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转型的几点启示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催生了一批以阿里金融等为代表的类似金融公司和业务的互联网金融企业,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给传统金融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国内外互联网金融的主要模式有第三方支付、理财产品销售、网络数据贷款、P2P借贷、众筹、网络银行等,

  一、序言

  目前我国的网民数量高达6.43亿,互联网的渗透率已经达到48.3%,近年来,互联网作为一种全新的科学技术,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时代,人们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被互联网时代特有的新概念不断更新。2012年,国内掀起了金融创新的热潮,这一年被业界成为互联网金融元年,涌现许多互联网金融业务:如阿里金融、P2P网贷平台、第三方支付等,在此发展过程中我国的互联网金融模式逐渐成形。到2013年,互联网金融进一步发展,诞生了阿里小贷平台、腾讯基金战略、京东供应链金融,等等。至此,商业银行也强烈地感到危机,积极参与到互联网金融中来,如建行、工行自建电商平台,平安银行深耕线上供应链金融服务,等等。
  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科技的大幅发展,尤其是移动支付、社交网络、云计算和网络搜索引擎等,将对我国的传统金融模式产生根本上的影响。这对于各类金融机构或希望进军金融业的企业而言,互联网金融无疑是下一个蓝海。通过思考互联网金融的本质及其相对优势、通过比较互联网金融发展与传统商业银行的优劣处,在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及其带给商业银行的诸多影响,尤其是冲击的情况下,站在商业银行发展的角度应获取诸多启示,并反思如何变革和创新,即是本文要研究的命题。

  二、互联网金融简介

  互联网金融是指以支付、社交网络、搜索引擎以及云计算等互联网技术为依托,从而实现交易支付、资金融通以及信息中介等业务的一种新兴金融。互联网金融并不仅仅是金融业与互联网的简单结合,而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精神相结合的一个新兴领域。互联网金融的特点可以归纳为成本低、效率高、覆盖广、发展快、管理弱、风险大等六点。目前我国主要的互联网金融模式大致有以下四种:首先,各大电商依托自身的平台为其客户提供信贷类业务。其次,P2P(peer-to-peer)模式,即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小额借贷交易,该模式更多是的提供中介服务,为资金的需求方与供给方牵线搭桥,包括以P2P网贷为代表的互联网创新理财方式。再次,传统金融业务借助互联网渠道为客户提供服务,比如网银。最后,借助互联网的渠道,以交互式手段,紧密结合传统营销渠道和网络营销渠道,建立开放共享的互联网金融平台。

  三、互联网金融给银行带来的影响

  (一)商业银行的收入受到冲击

  一方面,网贷影响商业银行利差收入。网贷深受小微企业以及草根阶层的欢迎,其发展越来越快,规模越来越大,未来可能真正触动银行的核心利益。另一方面第三方支付服务内容的丰富使得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受到影响。随着第三方支付企业获得的业务牌照越来越多,将更好的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从而和商业银行形成激烈竞争。

  (二)商业银行传统的经营模式受到冲击

  一方面,商业银行需要加快自身的互联网经营进程。互联网金融不仅仅是将金融业务简单的互联网化,而是需要将二者结合进行创新,商业银行不能将对互联网金融的理解仅仅停留在网点的替代上,而需要意识到这是一种思维上的创新。另一方面,目前互联网金融机构强调交互式营销并十分注重客户体验,同时还为客户提供各种灵活性金融产品,以满足客户需求,商业银行在这方面急需加强完善。

  (三)商业银行面临金融中介角色弱化的冲击

  商业银行作为经营支付、存款、贷款、汇兑等金融业务的一个信用中介金融机构,其主要职能是媒介资金的融通,但目前,第三方支付、网贷平台等互联网金融开始对商业银行的中介职能发起强有力的冲击,使商业银行金融中介的角色出现逐步弱化的趋势。一方面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交易支付渠道发生改变。第三方支付和移动支付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灵活支付模式,给客户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和良好的支付体验,从而对商业银行的传统支付产生了明显的替代作用。另一方面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互联网金融机构的信息获取成本和交易成本大大降低,导致商业银行融资中介服务的需求被分流。

  四、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转型的启示

  尽管互联网金融飞速的发展,给传统商业银行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和挑战,但是商业银行依然是最主要的金融机构,是进行金融业务最主要的渠道,而且商业银行较大的经营规模和较完备的风险防范也是其自身的优势,只要商业银行重视互联网对金融市场格局带来的改变,通过转型来提升自己、完善自己,便能很好的融入到互联网金融的大浪潮中去,成为互联网金融时代的最大赢家。
谈谈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转型的几点启示

  (一)完善“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模式,精确定位各类客户的价值诉求

  商业银行需要关注服务过程中的方便、快捷和客户体验,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资金借贷双方的直接交易,创新开发服务客户的模式,根据客户类别提供最便利、最优质的服务。

  (二)建立一站式金融服务平台,加强与战略合作伙伴的深度合作

  在互联网时代,第三方支付企业、社交网络不仅是商业银行的竞争对手,同时也是商业银行的战略合作伙伴。商业银行为了增加客户黏性,一方面可以与战略伙伴合作,建立一站式金融服务平台,从而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另一方面则可以整合上下游资源,打通业务流程链条,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三)开发大数据平台,进军电商平台

  电子商务发展迅猛,而银行在电子商务交易中的作用正在弱化,由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屏蔽,银行无法获得最需要的客户信息,处于电子商务交易的末端。银行想要在互联网金融市场大展拳脚,就必须掌握数据来源,形成大数据。

  (四)加强风险管理,加强网络客户的信息分析和整合能力

  在目前社会信用意识还较为薄弱的情形下,商业银行对网络客户的消费行为类型、个人诚信与道德等非结构化数据的分析能力还有所欠缺,从风险管理的角度出发,商业银行必须加强培育大数据时代的核心风控能力,加强网络客户的信息分析和整合能力。

  (五)以战略转型为理念,打造智慧银行

  面对互联网金融企业迅猛发展所带来的冲击和挑战,传统商业银行需要积极转变发展思维,摆脱传统理念的束缚,与第三方机构、软件和数据库开发企业积极合作,充分利用银行经营管理经验和互联网技术,提升客户体验,将智慧银行的构建贯穿前中后台,以便于为客户提供更人性、更优质、更便利的服务。

  五、结论

  近十年来,互联网在我国迅速普及,在此基础上,我国传统金融业受到互联网领域的不断洗礼。我们可以看到传统金融业务在积极地吸收、消化、融合互联网技术。目前商业银行业务办理中互联网技术的应用随处可见,例如银行的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产品。互联网技术与金融业的融合,必将提高我国金融业的效率、降低金融业的运营成本,促进金融市场的发展。虽然从现阶段的发展来看,互联网金融的仍存在一些技术、产品和监管制度方面的制约,但是笔者相信互联网金融产业未来必将是一个高增长、高增加值的产业,由其发展所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可估量。本文研究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希望能引起更多的人关注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冲击,从而进一步促进我国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雪静.众筹融资模式的发展探析[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13(06)
  [2]袁博,李永刚,张逸龙.互联网金融发展对中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3(12)
  [3]曹飞燕.互联网金融时代商业银行变革方向[J].新金融.2013(11)
  [4]于宏凯.互联网金融发展、影响与监管问题的思考[J].内蒙古金融研究.2013(09)
  [5]于润鸿.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分析[J].管理观察.2013(25)
  [6]谢清河.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3(49)
  [7]邱勋.互联网基金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其应对策略——以余额宝为例[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13(04)
  [8]黄海龙.基于以电商平台为核心的互联网金融研究[J].上海金融.2013(08)
  [9]梁璋,沈凡.国有商业银行如何应对互联网金融模式带来的挑战[J].新金融.2013(07)
  [10]宫晓林.互联网金融模式及对传统银行业的影响[J].南方金融.2013(05)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1909.html,

Like (0)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1年5月14日
Next 2021年5月15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