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民生 科学发展 和谐卫生 ——从医疗改革看如何改善民生,科

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是和谐社会所要实现的目标。加强医疗卫生改革,切实解决广大群众看病难,治病难的问题,真正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难题,才会够真正改善民生、科学发展、和谐卫生。针对目前我国医

  引言

  医疗卫生改革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随着人们医疗需求的提高,人们的医疗需求与医疗市场服务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想要真正在医疗方面改善民生,实现医疗与百姓生活的科学发展,做到和谐卫生,就要尽快在农村和城市,建立一套完善的医疗覆盖体系,努力提高疾病的预防与治疗、建立适当的机制来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效率。

  一、目前我国医疗卫生改革的现状分析

  中国医疗卫生改革应经走过三十年的历程,从1980年代的“给政策不给钱”到2007年至今“医改进入最后冲刺”,共经历了六个阶段。我国医改不断取得进步,从XX不给钱到今天的XX承担基本医疗,都体现不断改善民生,以人为本的政策。[中国国情——中国网
  ]2005年,发表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为构建社会之一和谐社会做贡献》的专题报告,有利于统一思想,统一行动;有利于进一步研究和实施卫生改革与发展目标的具体措施。
  当前,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一定的成就,xxxx多次强调加强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推进农村合作医疗,努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突出问题,并制定了一系列相应的方针、政策和措施。在xxxx的支持下,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用“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来看,我国的医疗卫生体系还存在不全面,不协调的问题。

  二、通过医疗卫生改革改善民生

  医疗卫生的改革就是要实现以人为本,改善民生,切实解决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使百姓真正感受到当家作主的地位,感受到XX的关怀。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医疗机构的运行机制出现市场化倾向,公益性逐渐消失,医疗机构成为了“暴利机构”。医院不再秉承“治病救人”的天职,而是一切向钱看齐,导致百姓看病的难与贵。医院成为了“有钱人的场所”,百姓有病不能医。针对这种现象,医改就要充分发挥XX的监督、整治作用,为了防止市场失灵,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XX在医疗卫生改革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医疗政策的相关归口部门多而且边界不清晰,这就更加需要XX的监督和指导,以此来保障人民的利益。
  基层医疗人才队伍建设水平低下,在农村或是偏远山村,基层的医疗机构的医疗水平得不到广大群众的认可,人才队伍总量不足而且素质不高。医疗卫生改革迫切需要把人才队伍建设放在首位,通过政策引导,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队伍在总量上得到补充,素质上得到提高,待遇上得到改善,满足广大基层群众的就医需要,这样,既可以提高医疗人才队伍建设水平,又能改善民生。
  目前,我国公民的疾病预防和医疗卫生教育水平低下,只有掌握基本的疾病预防和卫生知识,才可以使公民掌握更多应急措施,以及健康和康复常识。但是当前,健康教育水平在我国很多地方都很低,而且学校也缺少相应的教育课程。对此,医疗改革就需要加大宣传,使社会加强对健康教育的关注。
  通过医疗卫生改革,可以满足大家的医疗需求,增强公众自身的健康知识,给予低收入、弱势群体医疗保障,让大家真正感受到“以人为本”的医疗改革带来的好处,真正改善民生。

  三、医疗卫生改革实现科学发展

  当前,卫生部门存在对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规律研究不深,把握不准的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于如何发展医疗卫生事业,不能够从国民经济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和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的全局角度推动医疗事业的发展,在工作中存在认识不深刻,反映不敏感,决策不果断的思想,不能实现科学指导。因此卫生部分需要深入,认真的研究我国医疗卫生的现状,从宏观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充分认识卫生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还要提高创新的能力,根据新形势做出适应的决策,提高应对复杂情况的能力,协调经济、社会、民生各方面的发展,实现科学的指导,引导医疗卫生事业科学发展。
  全球经济一体化,我们进入信息社会,医疗行业也应尽快建立医疗资源的共享机制,让先进的医疗信息和技术能够实现共享,但是,目前我国的医疗信息对于一些中小医疗机构、农村医疗来说还是处于封闭状态,共享医疗信息也是科学发展的一方面。同时,我们还应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避免医疗卫生体系中治疗方案和预算资金无效,科学制定预算费用。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充分使用社区医疗中心,使患者能够就近看病,减少重复医疗设施的浪费,降低医疗成本。而且中国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建立广泛社区卫生服务建设,降低老年人的往返成本,将有助于增加其对医疗服务的利用。[陈冬冬,潘志刚,医疗体制改革中的几点思考,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05,4:308-309]加强社区服务的专业性,连接周边和大城市的医疗设施,可以改善医疗基础设施,实现科学发展。
改善民生 科学发展 和谐卫生 ——从医疗改革看如何改善民生,科
  医疗卫生事业可以实现与国家科技创新为主导的产业结构调节相一致,如果,医疗事业能够配合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就会为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做出贡献。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需要生命科学领域的创新,创新出新的药品,就能扩大人们就医的选择性,可以在不影响经济发展的前提下,控制医疗卫生成本,降低药品的价格、改革药品收入加成机制,降低大型医疗设备的价格,提高医疗劳务价格,使患者有更多选择的空间,抵制医院对药物的垄断,实现药品价格的科学发展。

  四、医疗卫生改革实现和谐卫生

  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协调城乡医疗卫生事业,也是我国医疗卫生改革的重要内容。新医改方案确立了“让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目标,并正式实施。
  建立农村医疗救助卫生服务,基于我国目前的医疗体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适合农村的医疗服务配送机构。低收入及弱势群众的医疗费用大部分由XX的财政支出,而少部分可以让有支付能力的群众担负。而且XX还出台优惠政策,让更多优秀的医疗工作者到偏远地方从业,保障农村医疗条件的改善。xxxxxxxx指出:要把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作为深化城市医疗服务体系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对于城镇中的低收入者和弱势群体,XX也建立一个救助卫生服务网络。但是城镇医疗救助卫生服务网络每年都会为城镇服务的覆盖水平设立上限,让有能力的人参与低水平的医疗成本分担,这样既有利于激励个人积极性又能够控制花费。针对农村、城市的发展机制,制定相应的医疗措施,使农村、城市协调发展,实现和谐卫生。
  目前,我国医疗服务机构中90%是公立机构,这样庞大的公立医院与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承担是不协调的,XX无法投入大量资金维持公立医院的发展,也是其内部运行出现了不和谐的音符,渐渐走向赢利的一面。想要实现和谐卫生,就要改变这种不合理的设置,协调医院与政治、经济的关系。
  总而言之,医疗卫生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措施,经过我国三十多年来对于医疗卫生改革的研究,我们的医疗卫生改革已经取得一定的成绩,要想通过医疗卫生改革来实现民生改善,科学发展,和谐卫生,就需要改善公立医疗机构公益性确实,人才资源不足,卫生资源总体不足,医疗信息不畅通,资金不足等问题,真正使医疗卫生改革实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冬冬,潘志刚,医疗体制改革中的几点思考[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05,4:308-309
  2.张进,医疗体制改革的出路[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5,13
  3.世界银行,审视中国农村卫生工作面临的挑战[J].中国农村卫生简报系列,2004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2079.html,

Like (0)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1年5月22日
Next 2021年5月25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