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 容 摘 要
随着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环境的负面新闻层出不穷,如森林资源的锐减导致水土流失、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水位上升、城镇和工人受到地区沙漠化的威胁等等。低碳生活,理性消费成为了人们追求的新时尚。保护环境、有益健康的绿色消费模式正是满足当前时代的发展,符合人们对大健康的要求。正是在这样严峻背景之下,中国人类社会开始考虑是否走持续发展道路。绿色消费成为了实现绿色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人类在追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消费方式。以绿色生产促进绿色消费,不断丰富人们的物质与精神文明生活,精神文化的力量引导和推动绿色生活方式的形成。
近年来,国外的绿色消费理论正不断被国内消费人群所接受,认为传统的消费模式是能够对资源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一些企业开始转变自己的经营战略和理念,调整自己的绿色营销策略。但是由于企业接触的绿色理论知识太少,企业的营销战略组合不够完善,影响了我国企业绿色营销的发展。本文在整合大量书籍和学术论文的的情况下,观察绿色消费的发展趋势和对未来社会的发展前景,对绿色消费的发展提出可靠建议。同时,本文还应对进行绿色消费问题作出系统的分析,撰写分析绿色消费发展的因素,从而提出企业绿色营销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绿色消费;发展趋势;营销策略
一、绪论
(一)选题的依据
社会再生产中起关键作用的环节是消费,而消费更是日常人们的基本行为。但是这并不是意味着人类可以无节制地,肆无忌惮地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消费。传统的消费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的经济发展,甚至可能对人类的发展造成损害。而现如今人们的消费需求也是多样的,绿色消费的发展是一种必然的趋势。绿色消费也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因而能够促进社会文明的进步。由于对大自然的消费过度,人类对环境资源依赖性过高,造成生态破坏。在发展的过程中,人类对资源的消费过度,对资源的过度开采等,让国家和人民意识到保护环境义不容辞。资源的锐减和环境带来的一系列破坏给了人民重大的警示。这表明需要倡导合适、对环境友好的消费方式,让人类与环境两相平衡、共同发展。既需要做到优化产业结构,也需要降低人们对生态破坏的负面影响[1]。这时的绿色消费提出和宣传是很有必要的。
(二)绿色消费的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当前绿色产品品种不多,宣传绿色产品时有些信息存在不确定性。此时可以通过调查消费者的需求与所需购买的绿色商品的次数,分析出绿色消费产品与消费者二者之间的关系。绿色消费产品的购买情况,间接可以完成营销学的相关理论。由于消费者价值观、态度、情感等心理因素的影响,各种消费方式也会不同。而绿色消费的影响因素也主要集中在以上心理因素中,观察心理因素对消费者的购买需求,加快绿色消费的进程。本文通过分析消费者的绿色需求、消费者满意度研究绿色消费的发展意向,期望能更加靠近绿色消费模式的快速发展。
2.现实意义
绿色消费是一种理性的、文明的消费。中国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也在日益增加。这表明消费确实是在增长的,消费也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因此加速绿色消费的发展是很有必要的[2]。坚持绿色消费,从长期来看绿色消费是可以占主导地位的。当然,这必然少不了XX的政策支持等带头作用,为绿色消费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在我国经济平缓发展,自然环境资源稀缺,生态环境压力大的情况下,绿色消费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这样的背景下,本课题对绿色消费在社会上的发展趋势做出分析,从而对可持续消费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具有现实意义的解决策略,同时为国家、为社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营销策略。
(三)绿色消费国内研究综述
1.绿色消费国外发展现状研究
在全球范围内,人们对环境退化及其有害影响的认识正在迅速增强。全世界已经走到一起朝着保护环境的方向努力。早在1992年,可持续发展理论就被确定为是21世纪的人类共同发展理论的思考。消费者对他们的消费模式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谨慎,组织可以通过向他们提供绿色产品、品牌来利用这种谨慎获得竞争优势。Tapan Kumar Panda,Anil Kumar等人认为,可持续性意识水平的提高会影响客户环保购买行为。随着人们的环保意识的提高,绿色消费的发展也到了一定的水平[3]。
1994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可持续消费的政策因素》[4]中,强调并明确了绿色消费的观念和界限:在积极为人们提供商品和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和生活质量水平的同时,也不能忘了要尽可能地避免采用有害材料等作为商品的原材料。
Millissa F.Y. Cheung,W.M.等人认为消费者的环境意识或者价值强烈影响着对环境和生态效益。通过了解绿色产品信息和购买行为的之间的关系得出了:绿色商品相关信息的不同会影响购买者的消费行为。但是这时依然没有缓和消费者对环境问题的态度以及其购买行为之间的关系[5]。
国际研究表明,消费者对环境的担忧导致他们逐渐改变购买行为,重新甄选购买产品的信息。HojjatMobrezi,BehnazKhoshtinat二人得出,绿色采购是指在购买时,将环境因素添加到价格和性能等标准中,最终目标是减少环境对采购的影响,提高资源效率[6]。所以说消费者购买绿色产品的意愿随着环境问题的增加而增加。绿色购买是属于应用性和发展性的。
绿色消费的发展是顺应时代发展的,是必然的。同时,绿色消费的发展得到大众的支持和赞扬。
2.绿色消费国内发展现状研究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消费的方式开始转变了。一种公平的、适度、绿色、人本的科学消费价值观冉冉升起。它不仅使得人们发展更加全面,还加强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但仍然有些地区发展慢。大多地区为了能够快速发展经济,采取一些偏激的行为,如先污染后治理的手段去发展,这样只会给环境带来更重的负担。环境的污染,资源的短缺不能一如既往地支撑国家的发展,绿色生产的实施成为了关键。而消费是促进绿色生产的重要手段。张阳认为,促进绿色消费是当务之急的事。我国的绿色消费大多还只是体现在一些小方面,占据国家经济的一小部分[7]。这说明我国的绿色消费还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
2016年,我国首次出台了推动绿色的专项文件,《意见》中明确表示绿色消费是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消费行为。马维晨表示,绿色消费规模会日益扩大[8]。
xxxx报告中,xxxxxxx这样描述绿色生活方式:它是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倡导健康文明、倡导简约适度和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9]。绿色生活方式能加快社会的发展进程。
综上所述,绿色消费的发展能够促进绿色生产,环境问题的恶化给了人们带来了警示,同时消费者是支持这种模式的,对绿色消费呈现出上升的趋势,未来绿色消费的发展前景是越来越好的。笔者认为,消费模式的发展虽然有阻碍,甚至可能被抵触,但是不管是何种发展,必然都是顺应时代潮流的。
(四)研究方法
1.文献调查法
查阅和收集绿色消费网络数据,包括国内外的绿色数据资料文献,获得有利信息,整理绿色消费相关研究资料,建立模型,为研究做准备。
2.系统思维法
科学、全面统筹考虑各方面的影响,查找出问题,并提出措施。
课题研究手段主要是信息检索、网络、数据库等,搜集资料、数据等生成图表,完善论文。
二、绿色消费理论基础
(一)绿色消费的基本概念
1.绿色消费的基本概念
中国消费者协会对绿色消费作出以下含义:从消费的内容来说,绿色消费是对人体身心健康有益的,购买绿色产品有利于进行环保健康的生活;从消费的观念来说,树立绿色消费观念,培养节约资源的消费习惯,可以形成良好的消费环境和氛围;从消费的过程来说,购买绿色产品使用和丢弃时,要进行垃圾分类,不要胡乱扔掉,以免造成环境污染。
绿色,象征着健康、安全,给人一种新的希望。现如今社会生产的能力大大提高了,企业都想着大量研发新产品,需要用到许多的能源。但是资源的稀缺让国家和企业纷纷调整了政策和战略。绿色消费的提出减缓了对环境的压力,它更是一种理性的、值得提倡的消费。人们若是具备绿色消费的知识或者意识,那么他们就会有绿色消费的欲望,以此形成启动效应刺激消费。这样可以让更多的人来为绿色消费的发展作出努力。
2.绿色消费观念
绿色消费是满足生态发展的需要的。它有以下这三个意义:一是要大家在倡导绿色消费的时候,呼吁消费者多购买绿色产品。二是在引导消费者转变传统的消费观念的时候,要尊重自然、注重环保、节约资源。三是要对垃圾进行有效的分类,不要污染环境。其具体特点如下:
首先,绿色消费是肯定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的,但反对高奢侈的消费和不理智的消费。对个人来说,人们要做到理智的、健康的消费;对社会来说,绿色消费还要满足后代子孙的发展要求。
最后,绿色消费观体现出生态消费的理念,对传统的消费观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人们在追求属于自己的消费权利的同时,还要承担相应的自然、社会责任。绿色消费观念强调人们在追求自己的消费权利的同时,也要对社会、自然环境承担相应的责任,并明确自己的职责,树立生态消费观念。这在现代人的高度文明和承担社会的、自然的生态责任中有所表现。
(二)绿色消费的基本理论
1.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一词起源于西方,由于人类社会对大自然不断地索取,这称为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此模式最终的发展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在20世纪50年代,随着许多环境破坏事件的多次出现,人们不得不考虑走上可持续的发展道路。20世纪60-90年代,人们更加关注环境被破坏事件和可持续发展带来的效果,可持续发展逐渐被接受。中国xxx提出的生态文明思想其实就是进一步巩固了可持续的发展。可持续的发展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使其融合,一起发展。
可持续不仅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也不会危及到人类后代子孙需要的发展。一方面,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看,绿色消费要求人们正确处理自身与自然的关系,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在消费时,知道节约,不浪费资源,并进行循环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让有限的资源发挥无线的作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来看,绿色消费要求当代人的消费活动不能威胁后代人的生存发展,自己的消费活动不能危害他人的利益。如果人人都只从自己的额利益出发,自私地肆意消耗社会资源,而不顾及甚至危害他人的利益,可能会导致社会矛盾的层出不穷,严重影响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人类又同时在繁衍后代,若当代人只想着满足自己的欲望和需求,不顾后代人的需要,不断索取自然资源,导致资源枯竭,会严重影响后代人的发展,甚至可能造成人类灭绝。
2.“生态人”假设理论
什么是生态人呢?在以前的观念中,我们都是“经济人”,是片面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而忽视生态环境,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仅理解为消费者与被消费者的关系。随着人类活动脚步的加快,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受到了极大的破坏和威胁,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核心思想的“经济人”理论具有局限性,已不符合社会的发展。因而有学者提出社会中的人应当是具有经济、社会、生态各方面属性的“生态人”。“生态人”要求人不仅需要满足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也要满足生态需要和社会需要。
“生态人”是站在整体的角度来思考问题的,不仅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也要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追求经济持续发展、自然生态平衡、社会和谐三者综合效益最大化[10]。“生态人”是绿色消费建立的前提性假设,XX以“生态人”的身份思考和处理相关事务,会秉持对生态负责的态度,并承担在绿色消费中的义务和责任,经营者以“生态人”的思维生产和销售产品,就会坚持绿色原则,并认可自身违反绿色消费相关法律的责任。消费者以“生态人”的身份消费,就会考虑自身消费行为对环境的影响,坚持适度消费,杜绝奢侈、过度消费。
3.消费者责任理论
消费者有消费自由权,但这种自由并不是绝对的自由,不能危害他人和社会乃至大自然的权益。一方面,消费者应当为自身的消费行为承担责任。消费者运用恰当的消费方式去消费物质的和精神上的商品,可以提高自己的素质和科学技术文化水平。不仅可以提高人力资本,还可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反之,若消费者盲目购买商品,从而会导致生活水平、文化素质的下降。另一方面,消费者应当为自身消费行为向他人、社会乃至生态环境承担后果。消费者对生态环境负有责任,有保护生态环境的义务。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要符合绿色消费的精神,做到支持绿色产品,抵制污染自然、不健康的产品,反对破坏环境的消费方式。消费者在购买、使用、丢弃商品时,要做到对购买的产品负责,尽可能不要造成社会的负担。在选择产品时,考虑是否环保的问题,这样可以使企业和社会更符合健康、持续地发展。
三、绿色消费的现状分析
(一)绿色消费的现状分析
由于我国整体消费水平不高,人们受到的绿色消费知识不多,环保意识较弱。现如今,追求环保、可持续的发展已然成为了一种趋势。随着对环境负面作用小的绿色产品的兴起,许多投资者和消费者都积极认可这一类产品。绿色消费模式的发展和普及是有利于提高我国整体的消费水平。我国中、低层次收入水平的居民占大多数,绿色消费需求小。低层次收入水平的消费群体影响了绿色消费的发展。
虽然绿色消费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但是国家仍没有制定统一的标准,消费者在购买绿色消费产品的过程中可能会存在诸多的不确定性因素。
据阿里研究院的《2019年绿色消费趋势发展报告》显示,绿色消费正在逐年增速,尤其是在五、六城市快速发展。随着这两年的发展,绿色渗透率正在不断地增速,绿色产品也在不断地生产并投入市场。
图3- 1
图3- 2
尽管现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消费市场中的产品也在丰富化,人们有了更多的消费选择。即便如此,我国依然是处于较低层次的消费水平。XX对人们群众开展的绿色消费讲座、讨论会等活动太少,普及的地区不多,力度不足。消费者对绿色商品持保留意见,单单只是靠市场的自发发挥不了太大的作用。这么一来,短时间之内是不可能是的绿色消费形成一定的规模。这时,便要求XX发挥宏观作用,要大力宣传绿色消费和积极鼓励消费者参与绿色消费。
表3-12018年绿色情况调查
所占比率 | 绿色消费情况内容 |
53.8% | 积极购买绿色商品 |
18.5% | 认为国内绿色产品的质量和技术水平低于西方国家 |
37.9% | 表示自己购买过绿色食品、建材等绿色产品 |
15.2% | 觉得绿色产品品种少,还不足以有需求购买 |
(二)绿色消费的发展趋势
1.XXX以来居民消费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XXX进入XXX后,人们消费产品的能力提升了。与此同时,居民消费的规模愈加扩大,结构也在升级,这使得环境也变得愈加好了。由于“十四五”消费高质量奠定了基础。第一,在2013年至2018年的这段时间里,中国人均消费支出由13221元上涨至19853元,年平均增速9%左右;社会消费零售总额由234380亿元上涨至380987亿元,年平均增速10%左右。这表明,消费的规模正在迅速扩大。第二,城镇和农村的恩格尔系数下降,2013年至2018年间,系数由30.1%和34.1%降到了27.7%和30.1%。这表明人们接近富足的标准,消费结构在升级。第三,近年来,市场的监管能力加强,消费流通的环境变得越来越好。第四,随着社会保障的完善,人们的收入也不断提高,高收入和低收入的差距不断缩小。在受教育方面也得到了提高,居民消费能力也不断提升。
图3- 3七大品类“绿色消费”商品品牌占比情况
消费者的绿色意识在逐步提高,市场上的绿色产品的结构、规模等也在不断地变化变大。据报告显示,有31%的消费者是购买绿色家居家装,这表明绿色产品已经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了。
科技经济进步的同时,人们不再满足于物质的需求,开始追求精神上的需求和提升自身的生活品质。市场的消费需求逐渐转变为追求健康、有益环境,对此,绿色消费成为了市场上的发展趋势。绿色消费的发展不仅只是改变了消费者的传统的消费观念,也影响了企业的发展。企业要发展,必须改变企业的发展战略。因此产生了绿色营销。绿色营销这一发展战略的提出,能够更好地引导消费者,促进消费的增长。
2.消费需求逐渐成熟
按照目前的形势来看,广大人们的消费心理是趋于成熟的。他们都开始注重绿色的、环保的、健康的、安全的产品。虽然盲目消费和不理智的消费行为依然存在,但是适当地引导规范,普及正确的消费观念是可以减少的。人们逐渐理智消费,甚至是因为优惠搞促销的活动也开始减少了。消费者的需求开始变化,不再只是满足于安全、生存的需求,还有心理上的需求。绿色消费模式正是符合人们的要求。
(三)绿色消费的市场前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的品质要求更高了。注重生活品质的同时,人们也开始留意对环境有益的产品。消费者绿色需求旺盛,市场上的绿色消费品会投入的越多。2016年,阿里巴巴平台消费人数增至6500万人,甚至更高,呈现出高速发展的状态。消费者绿色购买数量和人数的大幅度增加,引起了社会的关注。企业面对这样的机遇,需要抓住机会面对此次商机,研发更多的绿色环保产品,调整企业内部经营战略。
四、绿色消费存在的问题
(一)绿色消费发展存在的问题
1.消费者的绿色消费观念和环保意识薄弱
通过以上的分析得出,绿色消费产品等投入的市场还不够。人们的消费意识正逐步转为绿色消费的意识,但是依然不够深入意识。大部分人们在消费的时候只考虑了产品的质量和价格等问题,往往忽略了产品的制作或使用对环境的影响。
2015年的一项关于绿色消费的调查报告显示:有86.7%的人认为环境已经遭到极大的破坏和污染,需要及时进行治理;71.3%的人认为购买绿色产品利大于弊。但是依然有部分的人的环保意识不强,认为自己既不会污染环境也不会购买更多的绿色产品。尽管现在在一些五六线城市中,绿色渗透率正在不断地上升,但是依然有不少的人们还是觉得传统的商品比绿色产品要好。更不用说产品的忠诚消费群体。
2.居民消费水平层次低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但依然存在很大的差距。高收入水平的群体会十分关注生活质量的提高,从而会购买绿色消费产品的大多是高收入群体。中低收入水平基本稳定,因此成为最稳定、主要的部分群体。绿色消费深受这部分群体的影响,但是这部分群体属于温饱型消费群体,对于绿色产品有着带观望的态度,需要加强这部分群体的绿色消费意识。国民消费水平增加,消费需求大,人们为了提高生活质量,会有意识地去接触新鲜的事物,绿色产品的到来,满足他们的欲望。同时,为了保证消费者、企业的利益,XX要建立绿色产业和绿色产品的管理机构[11]。
3.绿色产品开发不足
绿色环保类产品开发难度大,成本高,风险大,销售利润不确定,与原本的非绿色产品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和竞争,这就造成了许多的企业没有足够的成本和动力去支持绿色产品的生产。我国在绿色产品开发方面存在技术的落后,研发能力低。再加上资源严重不足,产品研发需要的材料不足支撑产品的开发和生存。一般来说,生产绿色产品的成本很高,那么绿色产品的价格也会随之变高,这就要求消费者的收入能够支付得起[12]。即便是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收入水平的提高,部分人们还是不能够负担得起昂贵的绿色产品,更愿意去购买一些低价格的消费品。
五、绿色消费的影响因素和实施措施
(一)绿色消费的影响因素
1.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的不同会发生不同的消费购买行为,消费方式是生活方式的主要内容或主要方面。总的来说,人们的生活方式被物质生活资料所制约着。
2.价值观
价值观的不同会带来相似或者不同的消费行为。中国和西方的文化背景截然不同,两方的价值观也自然不相同。西方的价值观比较倾向于人是自然的主宰,自然是对人类服务的。但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人与自然相协调,往往注重的是集体的利益,而不是个人利益。中国的价值观体现出了一种集体主义的价值观。
3.态度
大多数的研究将环境态度视为重要的一个因素,积极的环境态度可以让人们对于环境的保护行为等有着重要的预测作用。在中国,虽然大部分的居民对于绿色产品和自然环境都秉持着支持的态度,但是依然没有正在地落实到自身的行为上。当然,一些绿色产品也会受到消费者的情境因素的影响而不被普遍购买。
4.知识
绿色知识是普及群众的教育知识,绿色知识对消费行为分有三种情况:第一,直接影响。X相关研究报道,环境知识直接影响消费者的一般绿色消费,但是在一些环境清洁剂、无氟产品等购买上无影响。第二,间接影响。多数研究发现绿色健康环保知识对购买者的购买行为有正向影响。第三,没有营销。绿色环境知识对消费者消费行为无影响。
5.情境因素
情境因素是一种会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外在因素。许多学者如Hines等的研究结果表明情境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对消费行为起到积极或者消极作用的。
6.社会人口统计特征
社会人口统计人数与绿色购买行为没有确切的关系,但是在一些研究当中,绿色行为不同是与性别有关,即女性消费绿色消费的群体会高于男性消费群体。
(二)绿色消费解决措施
社会要做到绿色消费的推动发展,是离不开XX、企业、消费者的。唯有通过这三者的力量,绿色消费的发展才会更加深入人心、被大众更加容易接受。
1.XX引导规范绿色消费
首先,XX应该尽快出台相关的法律,并把绿色消费融入发绿色环境。法律可以作为规范绿色消费市场秩序的基础;其次,给予政策支持,对一些绿色经济的产业,XX可以对其进行扶持,对一些绿色技术,XX可以为其投资等等,为发展绿色消费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再次,对精准扶贫加大力度,提供人们的生活水平,为绿色消费的发展进行有力的经济支持;最后,XX要起到引领绿色低碳消费习惯的带头作用,要以身作则,树立绿色消费的好榜样。
2.企业调整营销手段,培养绿色市场
企业是绿色产品的生产者和供给者,对于绿色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在制作产品的过程中,企业又是污染制造者。为避免成为污染的制造者,企业要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对技术进行创新,多使用环境友好的绿色资源或者高新的技术,形成绿色循环,减少污染,并运用到生产中去。第二,是开展绿色营销,企业需要对产品的销售进行转变,推广绿色产品,让消费者对绿色产品产生购买的欲望。第三,要了解消费者需要的是什么,不需要什么,企业的定位市场是哪些群体。企业要抓住“痛点”,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去有目的地制造产品、促进绿色消费的增长。
3.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参与绿色消费
顾客是消费的主体。若消费者转变自己的消费观念,认可绿色消费并参与其中,那么才真正意义上的做到了绿色消费的发展[13]。因为具备了相关观念知识的时候,消费者才会开始有意识地去选择对环境、对人体有益身心健康的产品。这样可以让企业知道消费者的需求,认为绿色产品是符合当代潮流,企业在这样的形势下生产绿色产品,做到了绿色传递需求,形成了一个绿色循环圈子。
六、绿色消费的营销策略
既然要倡导绿色消费,那么企业和国家就要起到带头的作用,积极践行国家的方针和法规。企业和国家需要一些绿色消费的策略当做理论,为实践做准备。
(一)政企联合宣传绿色教育,加强公众环保意识
让绿色消费观念、思想深入消费者的心中,这便是站在消费者这一角度出发的根本措施。XX要起到承担市民进行绿色教育的责任,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同的地区和人们就要采取不同的解决措施,对其进行教育、培训。这能够提高全民的环保知识,增强他们自身的绿色消费意识。而企业也要配合XX,与XX一起成立相关绿色组织,如“国际绿十字会”。两者共同承担推广绿色知识和绿色教育的责任等工作。此外,XX和企业还可以通过通知或媒体来倡导观众增强绿色消费意识,转变他们的观念,让他们意识到绿色消费是一种经济价值,这样可以刺激观众和消费者购买绿色产品的需求,增强企业更多地投入生产绿色产品的信心。
(二)改变企业生产经营观念,培养绿色企业文化
企业需要深入“绿色”知识到各个层面,应将其视作“经营理念”并将之投入到经营活动中。中国大多企业调整的绿色营销战略还不够成熟,甚至为了眼前带来的利润盲目窃喜。企业应该将绿色经营理念深入生产活动中,把绿色环保意识深入到各个领域。企业还可以建立环境管理新体系,主动自觉进行经营活动。同时,企业内部的员工也需要加强环保意识,使得各员工意识到绿色生产对社会的重要性,对于积极投入生产绿色产品工作的员工,进行表彰和奖励。同时,企业还可以提高企业投资回报率(ROL),优化资源配置。
(三)提高企业绿色竞争优势,树立企业绿色形象
良好的企业形象可以赢得大多数消费者的青睐。企业树立绿色形象,对外宣传绿色知识更有说服力。优秀绿色形象可以更好地对应企业确立的消费市场,能够带来与其他企业没有的竞争优势。企业在执行绿色营销计划时,可以适当漏出自己的不足等,加深信服力度。企业在企业内部树立自己的绿色形象,再逐渐扩大自己的活动范围,能够获得宣传绿色形象的机会。
(四)调整并实施企业的绿色营销组合策略
绿色消费发展过程中,企业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企业必须在国家范围和规定内重新调整自己的营销策略。以此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去购买更多的绿色产品,刺激消费增长,同时也要避免病毒式营销,信息需要准确。
1.绿色产品策略
产品在生产到最终被消费者丢弃这一过程中,都应该要符合“4S”的要求。所谓“4S”是指:满意、安全、社会接受和自然持续。绿色产品的研发有一定的空间优势,企业要抓住机会及时研发、生产绿色产品。企业仍需大力筹资,提高自身科学技术能力,利用新能源和新设备机器生产无污染、易降解的绿色产品。绿色产品力求可回收再生、节能降耗,这样能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产品投入生产后,还应该考虑是否可以安全使用和使用后的废气是否污染环境等。
2.绿色价格策略
合理的定价是产品能快速售出的重要途径,制定产品的价格显得尤为重要。商家在为商品进行定价时要考虑绿色产品的知识、劳动和物质的投入等。企业树立“环境有偿使用”思想观念,多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作出合理的定价。
3.绿色渠道策略
绿色渠道,其核心是传播。企业借助大众传媒投放产品广告,在媒体上发布消费者感兴趣的绿色产品信息。让消费者选择自己接受的沟通方式去咨询信息,而不是企业自己单方面的投放广告,应该做到双方得以交流,增加软文的编辑和可以访问的流媒体等。
保持绿色渠道的畅通是关键。企业选择绿色渠道,要选出让消费者信服的中间商,这能促进顾客的忠诚程度,维持自己的形象。运用健康、环保的物质标志产品并设立于专柜或店铺,供消费者购买。企业要建立流畅的销售网络平台,减少野鸡平台的出现,及时更新产品信息,让消费者购买支付畅通。企业努力创建B2C模式,还应设置和简化供应配送系统及环节,这有利于企业形成竞争优势,出售更多的产品可以提高市场占有率。
4.绿色促销策略
企业应该培养优秀的营销团队来策划活动,进行促销,服务顾客。在营销的过程中,商家要尽量把自己的产品与企业、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并且,要提升企业自身能力,重视绿色公关,多做相关公益活动,树立良好形象。
5.完善绿色销售服务
优秀的绿色营销服务在商品营销过程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它是消费者和市场进行交易的重要部分。消费者在购买绿色商品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权利,应该被告知产品最后的处理情况,不盲目丢弃。
七、结论
绿色消费是在传统消费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符合时代发展的。消费者对绿色消费这一模式的发展持越来越接受的态度,市场上的绿色产品品种在增加。企业面对这一情况,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需要抓住机会去经营。企业要快速研发绿色产品,拓展绿色市场。这就要求企业转变和调整企业经营战略,实施绿色营销策略,服务顾客。本文在阐述绿色消费相关信息的同时,进一步强调了绿色消费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是本文在创新性这一方面上存在不足,望未来更加努力。
绿色消费被大众愈加接纳,企业就越应该抓住商机,生产绿色产品,研发产品,形成竞争优势。XX也应该根据相关的政策,引导消费群众,在各地普及绿色消费意识,多开展有关环保意识的相关讲座。消费者更要积极学习绿色消费理论知识,主动购买对环境有益的绿色产品。消费者在产品的购买到丢弃整个过程中,要符合对环境有利的规定,做到不乱丢弃,要分类处理。绿色消费的发展离不开国家、企业、消费者三方合作发展,在三者的支持下,绿色发展才能持续生存下去。
参考文献
高键.生活方式对消费行为的绿色转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7.宁圆圆.促进绿色消费的税收政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7.Tapan Kumar Panda,Anil Kumar,Suresh Jakhar,.etal.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model onconsumers’ altruism,greenpurchase intention, green brand loyalty and evangelism[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19.罗琪.当代大学生消费观问题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7.Millissa F.Y. Cheung,W.M. To. An extended model of value-attitude-behavior to explain Chineseconsumers’green purchasebehavior[J].Journal of Retailing and Consumer Services,2019,50.Hojjat Mobrezi,Behnaz Khoshtinat. Investigating the Factors Affecting Female Consumers’ Willingness toward Green Purchase Based on the Model of Planned Behavior[J]. Procedia Economics and Finance,2016,36.张阳.浅谈我国绿色消费发展趋势及营销策略[J].中国外资,2014(04):210-211.马维晨,邓徐.我国绿色消费的政策措施研究[J].环境保护,2017,45(06):56-59.张三元.绿色发展与绿色生活方式的构建[J].山东社会科学,2018(03):18-24.郑琴.我国绿色消费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7.吕佩恩,赖洁瑜,谭红叶.基于可食用餐具绿色营销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时代金融,2018.王莉.浅谈我国新时期绿色消费问题[J].现代商业,2017(23):179-180.湛泳,汪莹.绿色消费研究综述[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2(06):46-48.朱玉.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阈下我国绿色消费研究[D].齐鲁工业大学,2017.商琳.基于女性消费行为研究的服装品牌绿色营销探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8.叶胥,龙燕妮,毛中根.“十四五”时期我国居民消费发展:趋势、要点与建议[J].经济研究参考,2019(17):45-52.金美伶.浅析绿色消费的发展趋势及营销策略[J].当代经济,2014(13):38-39.
致 谢
这篇论文是在赵春艳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完成的。老师的严格要求和态度让我认真地对待论文。我在搜集了许多的资料的情况下,整理了许多的有用的信息和数据资料,最后汇总成了这篇文论。老师对待我们既严谨又亲切的态度,给我们留下了认真的印象。让我无论是在工作的时候,还是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对待一件事的用心,方能成功。无论是在选题的时候,还是开题报告等等,我都有遇到一些这样又那样的问题,但是在老师的指导下,总能解决。所以,在此再次向老师说一声:老师,谢谢您!
同时,感谢大学中认识的老师,例如富吉祥老师。他让我学到了许多的专业知识,学会了用专业的知识去解决许多遇到的问题,弥补了我知识上的匮乏。当然还有班上的同学们,在我学习的期间都给予了我帮助和关爱。因此我想借此机会向我的老师、同学们致谢,认识你们是我的幸运,也是我的财富,无论是师生之情,还是同窗之情,都将作为我人生道路上的一笔不可磨灭的、无价的财富。
感谢我的老师、同学,在我撰写论文的过程中给了我非常多的意见和帮助。但是我学术水平确实有限,撰写的文章多有不足,希望各位老师和学友们批评与指正,谢谢!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小徐,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22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