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流行演唱中的情感表现——以《至少还有你》为例

摘要

情感是一首作品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更是一首优秀作品的灵魂。歌唱者在演唱时能够很好的表达歌曲中所赋有的情感那就等于赋予了这首作品生命力。反之,没有情感的作品是没有生命的、空洞的,甚至是机器化的。歌唱者在演唱时,结合高水准的声乐技巧以及丰富的情感去表达作品时才能够完整的完成一首让听众动容的作品。歌唱者在表达情感的途径时,不仅要去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还要从作品中的内容,旋律,咬字,气息的运用等方面去把握。不同的歌唱者在演唱同一首作品时又是不一样的感觉,正因为每一个人都是个独立的个体,拥有着独立的思想。本文将论述流行演唱的情感表现,深刻分析作品《至少还有你》中的情感表达途径以及情感把握,并且举例分析。

关键词:流行演唱;情感表现;咬字;气息

一、绪论

人的情感是丰富多彩的,优秀的作品中,情感的渲染更是赋予了作品生命力,情感作为曲目的灵魂核心,歌唱者更是要与听众有心灵上的沟通,做到演唱时打动人心,直击听众心灵。歌唱者在演唱的过程中,情感表现影响着作品演出效果,但每一位歌唱者都不可能完美的诠释每一首作品所需要表现的情感,因为情感在音乐世界里它是无限的。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歌唱者去提升自我的情感审美体验,去学习和比较他人的艺术作品来感染自己,用好的声乐技巧结合自身的情感体验来诠释一首属于自己的作品。

著名的法国歌唱家亨利·费尔迪南·曼什坦曾说过:“情感是歌曲的灵魂,只有当声音和情感一样完美时,歌曲才可以 被称为艺术”。由此看来,声音的技巧和情感的表现是相辅相成的,两者相互依赖,只有技巧的声音是干涩的,乏味的,无聊的。但只有情感的声音又没有技巧的支撑,所展现出来的力量又是薄弱的。所以只有当两者相互结合,相互依赖的同时才能够到达歌曲的最高境界。

情感把控也是演唱者需要去掌握的,过多的情感和技巧则让人觉得“油腻”,上大学第一门课时,老师告诉我流行演唱最接近说话唱歌要想说话一样,要有情感要有段落,点到为止。一味的追求技巧和过度的渲染情感会让听众听起来有压力,甚至觉得你在卖弄技巧,炫耀声音。

歌词是曲目打开情感大门的钥匙,在演唱过程中,做到咬字吐字清晰才能够真正将情感传送到听者的心里,若唱的含糊不清,势必将作品大打折扣,尽管唱的再洪亮,也是徒然。情感把握又是有需要声音的控制,气息的吸入与呼出,字头与字尾的强与弱,气口的区别,都贯穿着整一首作品。所以优秀的歌唱者需要做到声情并茂,以情带声。

二、 流行音乐演唱中情感把握的重要性分析

(一)理解歌曲是情感表达的前提

歌唱者想要在演唱时完美的诠释作品,那必须要去理解作者在创作时的思想情感,并且一点一点的去挖掘蕴藏在里面的含义。去了解创作者的个性,作曲风格以及歌曲的背景故事,歌词的意义,所产生的旋律,将要进行的段落。在这些前提下,拿到曲谱时逐字逐句的理解歌词的含义,一个小结一个段落的去剖析作者在此所蕴藏的魅力,试着将自己置身处地反复朗诵,要试着去做到身临其境,仿佛这个故事由你而生,作者在谱写每一个音符时都给予了强烈的思想感情,这时候就需要歌唱者认真的去发掘去体会。若只是拿到曲谱之后,盲目的在琴键上学习音调,尽管做到了每个小结的节奏音准不出错也是没有用的,因为这样只是机器化的完成作业,演唱时歌曲是没有生命的,更别说旋律让听者觉得动听。做到以上的要求为前提,歌唱者才有可能准确地表达曲目核心情感,让听者听起这首歌曲是有血有肉,活灵活现的。

例如在歌唱者在演唱林忆莲的《至少还有你》时,了解这首歌的中心思想,是两个相爱的人不离不弃的告白,歌词意境表达真实有力,质朴而不失优雅,歌曲旋律温暖细腻,在演唱时,歌唱者要用心去表达词曲的情感,要唱的温柔的,真诚的,就像曲中那句“如果全世界我也可以放弃,至少还有你值得我去珍惜,而你在这里值得我去真心”那样的坚定有力。所以,歌唱者在演唱时应该去发掘作者在创作时的赋予歌曲的魅力,因为理解歌曲是情感表达的前提。

(二)情感表现力对流行演唱的意义

情感表现力也是一种不能没有的技巧,“以情带声”一词就很好的概括了情感表现力在流行演唱是的重要意义,同时也占据了重要位置。 再娴熟的声乐技巧都是为了表现“情”之所在,“情”主导整首作品,它是整首作品的心脏,那么“表现力”则是作品的脉搏,声乐技巧则是作品的支架,三者缺一不可。作者在谱写作品的时候将自身的“喜怒哀乐,爱恨情愁”等层出不穷的情感写在曲里,不同的演唱者对曲目的中心思想理解的也是不一样的,因为不同的歌唱者拥有不同的演唱风格与独特的个性,但演唱者要注意曲目的核心思想一定不能够变,变的是的表现力,和自身对曲目的理解,表现出来的东西是特有的。这就是情感表现力的魅力所在。好的情感表现力能让歌唱者获得如雷轰顶的掌声,能给听众带来的感官效果是动人的。无动于衷的表现力和毫无情感色彩的演唱势必会让听众“一走了之”,甚至会让听众觉得歌唱者不尊重音乐,这样的演出效果必定是失败的。所以优秀的歌唱者在演出前一定会将作品反复斟酌,仔细推敲,甚至烂熟于心才上台,那么这样的演出效果则是会让听众产生共鸣,觉得“余音绕梁,耐人寻味”的。

(三)情感是歌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人类作为高级动物拥有着七情六欲,人的“喜怒哀乐,爱恨情愁, 悲欢离合”等情感都源自于我们的生活,情感让我们的生活变得五彩斑斓。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又是情感的寄托,艺术家通过谱写曲目来记载生活的甜酸苦辣,歌唱者通过富含情感的“唱”让听众的情感得以慰藉,并且能够在感官上获得情感体验。人开心的时候会听音乐,不开心也会听音乐,正因为在音乐世界里充满着无穷无尽的情感,有千千万万种可能。所以歌曲中的情感是万万不能缺失的,它是歌唱者和听众之间的桥梁,使得歌唱者在演唱时能够与听众产生共鸣的重要工具。作曲家利用旋律 、节奏、调性 、速度等要素加以情感作为调味剂使得曲子包含生命力,不同的歌唱者又能赋予曲目不一样的生命,在此之前,歌唱者又是如何表达情感的呢?接下来我们将分析由林夕作词,Davy Chan作曲,林忆莲所唱的这首《至少还有你》中所表达的情感途径。

三、结合《至少还有你》分析歌曲情感的表达途径

歌唱者在唱之前除了要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之外,还要去专研原唱者的演唱技巧,以及其表达的情感与技巧所结合的表达途径有哪些。在流行演唱中,情感表达的基础就是读字,清晰的咬字吐字可以让我们的音质变的更好。前文说到,歌词是曲目打开情感大门的钥匙,歌曲的旋律和段落是曲子的框架,那么咬字的技巧以及气息的运用就成了歌唱者需要去掌握的演唱技巧,通过成熟的技巧结合情感才是歌曲情感的正确的表达途径。接下来我们试分析曲目《至少还有你》中咬字与气息的运用:

(一)分析该曲目的歌词咬字

该曲目的重点音在字尾音i,n上,多以“及(ji),你(ni),气(qi),意(yi)几个字为重点字,在我们进行声乐训练的时候可以多练韵母“i”音。咬字的时候,由于“i”音是闭口音,咬字时要集中,前鼻音要居多。在声音状态集中的时候,注意下巴不要紧,集中的同时注意放松下巴,气息带动字尾出来。作为一首抒情情歌,句间连线的地方也非常的多,所以要注意字尾音的落点跟气息,是否“叹”完了,是否收干净了。

该曲目还应该注意部分重音咬字,例如:“怕”,“抱”,“看”,“肯”,等字。在咬这些着重音的时候应该放松一些,不应该刻意的去发音,在咬“怕”字的时候,气息发出的同时,双唇轻轻地发出“pa”音,笑肌抬起,打开嘴巴抬上腭,口型夸张但是腔体无需张的太多。若发音太过用力,容易导致喷麦的现象,同理其他几字也是如此,力度要均匀,自然流畅。

该曲目的歌词内容,所创造出来的歌曲背景十分的贴近我们的生活,歌词诚恳真挚,旋律温馨明亮,我们在唱之前要多读几遍歌词,每个字都咬清晰了,再融入情感进行演唱。

(二)分析该曲目咬字的字头与字尾

字头字尾其实就是一个发声归韵的过程,字头是音的开头,也是音的声母。在咬字的时候,我们要求字头要清晰干净,并且做到“快,准,恨,轻,短”。字头的质量好坏影响着整个字听觉效果,所以我们要去做到将声音发出来时,干净利落。字尾是韵母回归的部分,需要通过灵活的调动唇、舌、齿等发声器官以及调整音量。做到“字头清,字尾轻”来进行字与字头之间的衔接。

例如曲中: “我怕来不及,我要抱着你,直到感觉你的皱纹,有了岁月的痕迹,直到肯定你是真的,直到不能呼吸,为了你我愿意”。以首字字头为支点,从而淡化其他歌词字头,句尾归韵的时候闭口音(i,n)采用yi的尾音加以归韵。所有的句末除了“纹”是由n音结束,其它都是由字尾音i回归。在演唱时要声音位置要集中,特别要注重前鼻音,整首歌词的字头字尾都是相呼应的,所以在唱起来的时候感觉很押韵,多以o音过度到字尾i,n音,所以该曲目一定要注重字尾的回归是清晰,落点是否准确的。若此曲的重点音i,n音收的不够清晰又或者延续的不够明确的话,就会让人听起来没有结束感。

虽然此曲的重点音在字尾回归的i音上,但是也不能忽略了字头,每个字的开头音不能唱的含糊不清,“我怕来不及”中的“我”字是全曲第一个字,音在比较低的音区,在唱的时候气息要沉到点上,声音位置要集中,同样的“直到感觉你的皱纹”中的“直”音也是属于低音区,共鸣腔体要集中在胸腔上。

“如果全世界我也可以放弃,至少还有你值得我去珍惜,而你在这里,就是生命的奇迹”整首曲子的高潮部分,这段歌词重点也是在字尾i音上,在咬字的时候,声音位置要靠前,多些唇齿音,切记咬的太死。

(三)分析该曲目咬字与气息的分析

在流行演唱中,一首温柔浪漫的抒情歌曲,少不了大量的气息去控制句子之间的连线,若唱的断断续续,听起来没有感情,清晰的咬字吐字与气息密不可分。演唱的过程中,也应该相对应的放松,并且积极地控制控制气息与机能。气息是字的血脉,它支撑着每一个字的生命,低音需要饱和的气息作为铺垫,高音需要强有力的气息作为基础,大量有力的气息可以减轻嗓子的疲劳在演唱流行抒情歌曲的时候,气息应该相对平稳,柔和,合理的控制自己的气息。

在歌曲《至少还有你》中,A段钢琴伴奏伴奏时调整心态以及气息,舒缓的唱,气息要沉入丹田,特别是A段的所有字头音,音区比较低,字尾音气息要舒缓发出,气息带动字音并且唱够拍子。B段副歌要注意咬字的力度,松弛有力,气息要饱满,坚定有力,代入情感到歌词当中,用坚定不移的心去演唱这一段的中心思想。C段是歌曲最高潮部分的一段,也是旋律连线最多的,歌唱者演唱时,气息要充沛,要有气势,特别要注意气息跟着重音的咬字。歌唱者应当做到,声段气不断,气断声不断的效果,在C段句末要有足够的气息量和爆发力。给听众听觉上的冲击。c段结束回归B段时,演唱时用富有情感的诉说方式来唱,用柔缓到停顿的陈述方式一字一句唱出,再到B结束段用气息全力推出,结尾时“在哪里”重复两遍,气息不能段,但声音音量要收小,气息要沉落。

四、结合《至少还有你》分析各例的咬字气息与情感的把握

林忆莲(原唱),1966年4月26日,中国香港女歌手,1985年,发行首张个人专辑《林忆莲》,开始歌手生涯。

姚贝娜,1981年9月26日,中国内地女歌手,2014年2月16日翻唱电视剧《大丈夫》主题曲《至少还有你》。

林俊杰,1981年3月26日,新加坡知名男歌手,华语乐坛颇具影响力歌手之一,参加综艺歌唱节目《梦想的声音》第二季中,重新进行编曲《至少还有你》,风格摇滚。

通过三位歌手资料可以了解到,林忆莲与姚贝娜,林俊杰为不同年代,不同地区的歌手,三位风格迥异的歌手,在演唱同一首歌曲时,从自我立场上表达肯定是各有千秋的,毫无疑问,在听觉感官上也有着不一样的效果,并且在歌唱技巧方面,情感表达方面也有着截然不同的效果,上述文章已经分析过林忆莲(原唱)的版本,接下来我将分析林俊杰,姚贝娜版本的《至少还有你》。

(一)分析各例的咬字区别

在A段演唱时,姚贝娜运用了她擅长的气声来演唱,用气息来包住声音,每个咬字都是“呢喃”的,音量很小,像在耳朵说话一般,在唱“直到肯定你是真的”中的“你”,她的鼻音加重,“动也不能动”的动字,也是加强了ong的发音。林俊杰在A段的咬字明显跟姚贝娜的截然不同,林俊杰更多的是话语试发音,但同样的他们都加强了字尾的韵母发音。到了B段两位歌手都采用了激进的演唱方式,咬字坚定有力,注重着重音的发音,但相对的,林俊杰在唱A段时,咬字并没有刻意的咬,而是有些许模糊的效果。

(二)分析各例的气息与气口的区别

姚贝娜在唱这首歌的时候,唱法多变让人感觉耳目一新,A段逐句语气加重,用强有力的气息支撑了B段副歌,听起来充满力量,游刃有余。气口上基本一句一换,而在B段“全世界我也可以放弃,至少还有你值得我去珍惜”的这句句式中,姚贝娜换气点在“至还有你”后面,前面气息不断,下面的句式也是采用了同样的换气点。

而林俊杰摇滚版本的《至少还有你》气息上,字与气息进行了巧妙的运用,让人听起来歌曲富含感染力及张力,高音气息像是源源不断,B段部分咬字和气息配合的听起来十分的有穿透力。气口上也和两位女歌手相似,不同的在于,他以一个男性角度去诠释这首歌曲,对爱情忠贞不渝。

(三)综合各例总结该曲目的气息与咬字

综上所述,三位歌手在唱这首歌曲的时候都会去注重重音字,例如:“怕,看,抱,肯,放弃,珍惜,奇迹”等字词。综上所述得知,该曲目的气息和咬字是需要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的,若想要把歌曲唱的好听,每一个字都必须要做到“字正腔圆”同时也要与气息巧妙结合。气息不仅仅是情感的调控器,并且是声音动力的来源。气息量得大小影响着每一个字的发声,没有了气息我们听起来就会很“白”,所以,带着气息唱歌是流行演唱的基础。

五、流行演唱中情感把握的有效方式

(一)了解歌曲的内涵与背景故事,以《至少还有你》为例

林忆莲,香港史上艺术成就最高的女歌手之一,擅长抒情疗伤风格的歌曲,音乐走向以旋律动听,歌词感性为主。嗓音温暖细腻,唱腔自然不做作,她的作品好似一壶好茶,要细细的品味,会让人感觉她的声音多样悦耳,耐人寻味。

《至少还有你》这部作品是林忆莲2000年发行的专辑《林忆莲’S》中收录的一首作品,是林忆莲在维京唱片公司发行的第一张专辑,起初,沉寂已久的林忆莲觉得这首歌对于当时她的其他作品来说,她觉得“太土”,后来,在合作对象姚谦的一再坚持和作词人林夕几度改稿下,林忆莲将这首歌曲钉在了千禧年的金库中,成为21世纪最为流行的情歌之一。

歌词内容真诚且坚定,铺陈生活中的一些琐事,不管是从歌词上还是旋律上都是递进上升的过程,特别是高潮部分,充分的表达了作者的所有思想感情,你掌心的痣我还记得在哪里,全世界我都放弃了至少还有你可以让我珍惜,我们好不容易在一起却因为时间太快而不能够将你好好地将你看仔细,又害怕时间太慢,日夜担心会失去你而恨不得一夜之间白头,永不分离。这首歌的歌词温暖人心,通俗易懂,贴近我们的生活。这首歌不仅可以表达对爱情的忠贞不渝,也可以表达对家人的爱,闺蜜友好的关系。

(二)掌握演唱时的情感状态与段落之间的关系

《至少还有你》这首歌曲具有强烈的抒情性,旋律听似平平无奇,实则波涛汹涌,A段主歌缓慢叙述性强,到了B段的情感状态逐渐加深,C乐段让人听起来更是激动人心,演唱者在演唱时更是需要融入曲境界中,真正体悟到了歌词内容的演唱者,会将情感层层递进,使得情绪到达顶峰。

(三)曲目在处理乐句时的情感把握

在歌曲《至少还有你》中,A段气息应当保持缓和的状态,合理安排好换气点,控制乐句的完整性,整体乐句音域较窄,处于低声部,给听者有一种平缓的感受。歌词一开始就勾勒出浪漫的意境,钢琴加电吉他的简单铺垫更是让人听起来干净纯粹。到了B乐段的乐句部分,需要唱出诚挚的情感与内心迫不及待的想要表达的爱意。C乐段大弦乐伴奏,乐句的节奏使用了大幅点,与三连音的节奏型,拉宽了音乐的感觉,并将全曲带向高潮,演唱者的情绪要有激进的变化。

六、结 论

由上文得知,在流行演唱中,情感表达与情感把握两者密不可分,演唱的目的是表达内心想法,是将情感传递他人的途径,歌唱者除了要有好听的嗓音之外,还需要有成熟的声乐技巧,以及丰富的情感表达。只有技巧没有情感的歌唱是失败的,只有情感没有技巧的歌唱又是无用的,当两者相辅相成,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够让听者有共鸣。作为一名学习流行演唱的学生,我们应该多去积累丰富的声学知识,去积淀生活的经验,让艺术融入生活,与生活互动,感受音乐带来的美好。熟练的掌握一首歌,必须要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以及作者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多去学习声乐技巧,了解自己的音色加以塑造。真正的去做到,“以声传情,以情动人”让每一位听众,都能产生共鸣,感受到情感的传递。

参考文献

[1]李得盛,浅谈流行演唱中情感的重要性[J].北方音乐,2015(5):68- 68.

[2]费南雪,论流行声乐演唱中情感把握的重要性[J].黄河之声,2013(6): 90- 91.

[3]齐帅,论流行演唱中的情感表现[J].北方文学(中旬刊),2013(3):107

[4]袁思涵,浅谈流行音乐演唱中的情感控制

[5]徐剑钊,作品《鱼》的演唱技巧及情感表达[A].北方音乐,NO.16,2017

[6]柏林,情感控制在流行音乐演唱中的运用与技巧浅析[A]1007-0125(2016)09_0099_01.

浅谈流行演唱中的情感表现——以《至少还有你》为例

浅谈流行演唱中的情感表现——以《至少还有你》为例

价格 ¥5.50 发布时间 2023年3月29日
已付费?登录刷新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打字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23387.html,

Like (0)
打字小能手的头像打字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3年3月29日
Next 2023年3月29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