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声乐是一门歌唱艺术,如果要想充分展现出其中的艺术魅力,对于演唱者来讲就要投入情感。如果一个演唱者只有演唱的技巧,只有天生的好嗓子,没有投入情感的话也不会令观众感动和陶醉。对于音乐表演来讲其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要让观众感动,当观众听到演唱者的表演后能够为之动容,能够产生共鸣,这才是真正的艺术。所以深刻的理解作品的背景,体验作品的情感,对于一个优秀的演唱者来讲非常的重要。本文拟就此问题予以探讨,以充分认知声乐延长中情感表现的重要性。
关键词:情感表达;声乐演唱;重要性
前 言
对于声乐和情感的关系来讲,通常在声乐中情感是通过歌声来传达的,所以对于一个演唱者的歌声来讲,不仅仅是在传达声音,同时也是在传达情感。按照这个说法可以看出歌唱最终的目的是传达情感,表达情感。如果要想使声乐艺术完美地表现就必须要求演唱者既具备专业的演唱技巧的同时也要具备情感的投入,这样表现出来的歌曲才能够以情感人,以情动人。
一、情感表达的重要性
声乐表演者首先要不断的练习演唱的技巧,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声音条件,在表演之前需要掌握整首乐曲的情感基调,然后在表演的过程中结合自己的表演准确的掌控作品所包含的情感,从而将情感通过曲子传达出来。对于作品的情感准确掌控之后,应该结合自身的情感和演唱的技巧从而将作品的情感有效的表达。
(一)准确把握歌词中的语言
1.感受诗情
通常一首歌的歌词都具有一定的诗意,并且一首好的歌曲中歌词都会展现出一定的意境,所以如果要想在作品中充分的表达情感就需要演唱者要进入到这个意境之中,利用自身的经验以及想象力去感受意境中的情感,最终在充分的感受到作品其中的情感前提下,再结合专业的演唱技巧,然后将歌曲的内在情感传达给观众。
2.把握歌词语调的感情色彩
一般情况下对于歌词中所蕴含的情绪都需要通过音调和语调的变化来诠释,而对于歌词来讲可以传递的是悲伤的情感,也可以传递的是欢乐的情感,也可以传递的是失落的情感,对于不同的情感来讲都要利用不同的演唱技巧和语调等来展现。如《兰花花》这首陕北的民歌中,主要是表现兰花花和杨战士两个人之间真挚而又非常热烈的情感,所以在这个歌曲的第三段中,在每一句歌词的句尾都通过重音的技巧进行了处理,而在演唱者进行演唱的过程中为了突出其中的情感要利用滑音、波音以及倚音等演唱的方式来表达。
(二)复合情感诉求
1.旋律上的情感表达法
对于一个优秀的演唱者而言,在表演之前首先要做的就是充分的理解乐曲中的歌词所蕴含的情感和意境,并且要对每个音符和每一句乐句进行详细的分析,从而理解作曲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在深刻的理解了创造者的构思之后,在表演的过程中才能够更加细腻的演唱出整个作品的核心思想。总的来说就是需要演唱者要熟悉和理解作品的旋律,通过对于乐曲旋律的理解从而表达作品的情感。
通常在声乐表演中都是带有前奏的,对于每首声乐乐曲来讲前奏是整个作品情感的开始,所起到的作用是情感的铺垫作用,并且伴随着前奏能够将表演者带入到整个乐曲的意境中,让演唱者进入到表演前的最佳状态,从而将歌曲的情感在对应的氛围下顺其自然的表达出来。专业的演唱者在前奏的部分要做的事情包括调整自己的状态,让自己进入到歌曲演唱中,并且要清晰的了解整个作品的情感基调,能够在前奏的部分调整好自己的情绪,为开始演唱释放情感做准备。除此之外对于一个经过专业训练的演唱者来讲,在一听到前奏开始就能够迅速的在脑海中形成这首曲目的情感基调,会在心里和脑海中不断的重复整个曲目,会回想整个作品在哪部分内容应该情感达到高潮等这些内容,从而能够真正的做到声情并茂的演出。前奏除了对于演唱者非常重要之外,前奏也可以影响观众,前奏是整个作品的一部分,通过前奏就可以让观众感受到整个曲子的情感基调,能够将观众带入到整个情感的氛围中去,在结合演唱者的演唱,就能够拉近观众和演唱者心里的距离。观众和演唱者是利用“共情”沟通的,当演唱者打动了观众,让观众产生和演唱者相同的情绪,那么就完成了情感沟通和交流的过程。需要提出的是,不同水平的演唱者对于作品的情感表达方式是不一样的,优秀的演唱者应该提升自己的感悟能力,不断的提升自己情感表达的方式,才能够将作品中每个音符、每一句歌词、每个旋律中的情感充分的表达出来,才能够让观众动容。
2.音色上的情感表达法
通过音色的变化来表达作品的情感也是演唱者常用的方法之一,演唱者根据不同的音色变化来传达出作品不同的情感,从而增强演唱的效果。在表演声乐作品时演唱者必须要根据作品的情感基调以及情绪的变化从而找到适合的音色来传达。例如欢快的情感通常需要演唱者要采用明亮的音色,而对于悲伤的情感来讲通常要选择舒缓的方式来表现。在表演的过程中演唱者需要掌握作品的情感基调,然后在结合自身的体会,感受其中情感的变化,以及乐曲结构和逻辑的变化,其次演唱者需要了解乐曲创作的背景,了解创作者的情感、态度以及创作时的思维从而理解这个作品的情感,对于乐曲中存在的意境,演唱者可以将自身融入到作品的意境中,充分的感受作品的情感以及内在的文化。从而选择适合所需要的音色来演绎作品。
(三)结合自身,形成自己的风格
通常情况下,每首乐曲的情感基调都是不同的,有的是强烈的,有的是深情的,有的是悲伤的,有的是欢快的、对于演唱者来讲,对于一首歌曲的情感基调的把控都是通过歌曲的歌词意境来体验的。只有体会了乐曲的情感基调,才能够在表演的过程中把控情感的表达。例如《大漠之夜》这个合唱曲目,这个曲目主要是表现在漫长的沙漠中,骆驼忍着饥渴、忍着风沙,在黑夜中不断的前行,主要是歌颂骆驼的坚韧执着的精神。整首歌曲的情感基调是非常的深沉内敛,在前奏的部分采用的是二小度和音以及两个八度间上下迂回的方式,主要的作用起到情绪铺垫的作用,而到在乐曲的前半段主要是描述沙漠的夜色,到了中间的部分,情绪逐渐的上升,所以为了提升表演效果,烘托气氛,钢琴织体慢慢的变厚,并且通过左手八度稳健有力的演奏来向观众传达沙漠中的骆驼无怨无悔、坚韧的精神。进入到第三部分时,为了突出主题,旋律采用的在三度叠置及悠扬起伏的方式,并且伴随着男高音八度的出现以及和弦的不断变化,增强了歌曲整体的情感。对于这个曲目的表演则需要演唱者深刻理解歌曲中每一段情感的变化以及整首歌曲的情感基调,再利用演唱技巧配合伴奏旋律所创作的气氛结合自身的感悟从而传达出歌曲的内在情感。
二、演唱时的掌握
对于声乐来讲,在我国古代中就已经存在,例如传统的戏剧、昆剧等等都是声乐演唱的手法,对于声乐的唱法来讲有很多种,但是都是以表演的形式展现给观众,尤其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中西的文化有了更深入的融合,在音乐的形式上也有了很大的创新,融入了很多西方的音乐,并且也出现了多种形式的作品,在音乐形式上有新歌剧演唱、新民歌、学堂乐歌等等,在声乐的演唱种类和题材上也逐渐拥有了多元化的特征,但是对于演唱技巧来讲,发展的越来越规范化,其中的发声技巧也成了演唱技巧的其中一部分,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声乐按照音色的变化以及音域的变化可以分为高音、低音、中音等,其中的美声最早是来源于西方,在欧洲的意大利流传到中国以及世界各个地区,西方美声包括罗伦萨早期的歌剧、童声合唱、阉人歌手、假女高音等形式,后期经过不断的发展美声唱法逐渐具有了科学的性质。对于声乐技演唱技巧而言决定了声乐技术的上层建筑,通常对于一首歌而言,声乐技巧越复杂代表着这首歌曲演唱的难度就越高,需要的声音演唱技巧也就越多,但是对于一首歌曲完美的展现来讲,不仅仅需要非常专业的技巧,同时也需要情感的融入,只有当声乐演唱技巧和情感完美的融合之后才能够将歌曲完美的展现,才能够不脱离音乐所包含的内在的艺术。
(一)科学、正确的发声方法
人们通常说话的时候就通过声带的振动发声,所以人们通常情况下讲话的声音和唱歌相比声音都比较小,对于声带振动发出的声音我们通常称之为是“基音”,而对于声乐演唱来讲通常是以声带为主,然后带动头腔或者是胸腔产生共鸣后发出美妙的歌声,通常下通过共鸣产生的声音都非常的明亮、圆润、丰满,所谓的共鸣就是声波形成一种声音,而这种声波传达到头、胸、鼻等部位从而引起共振产生共鸣,从而将声音放大。人体的共鸣器官通常有头、胸、喉咙等等。不同的共鸣体所发出的声音不同,例如胸腔共鸣的特点是声音非常的嘹亮,通常人们形容一个唱功丹田有力那么就是在说胸腔共鸣,胸腔多是勇于传达一些沉重、深沉的情绪。而鼻腔共鸣是声音在鼻腔内振动,这种声音通常都比较明亮,通常一个歌手在产生鼻腔共鸣的时候声音不会发闷,并且声音比较有力,适合欢乐情绪表达。口腔是人鼻腔以及胸腔的链接部位是非常重要的,对于人来讲不管什么样作品都需要通过口腔来进行表达。对于一个作品来讲通常不仅仅只用到一个共鸣器官,需要多个共鸣器官来转换和配合,而不同器官之间的转换是否流畅就需要演唱者要具备一定的演唱技巧,气息要够用,足够的平稳这样才能够传达出协调而统一的声音,才能够将声乐的美感传达给观众。
(二)音色的变化、节奏的把握
对于声音色彩掌控后也能够帮助演唱者在声乐表演中进行情感表达。对于表演中的感染力可以通过专业的唱法起到增强的作用,例如音色对比的方法可以让演唱者体会到音乐内在的情绪上的变化,能够让演唱者感受到每首歌曲中应该选择的演唱方法,但是在音色对比体验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的是音色变化的要求,不要太过于脱离自己原本的音色,因为太过于脱离自身的音色往往起不到增强感染力的作用,不能够突显出演唱者所要表达的情感。音色和节奏的变化可以帮助演唱者起到强化情感的作用,但是需要正确的掌握,这样才能够让观众听到歌曲中所存在的感染力,才能够在听觉上打动观众。
(三)速度变化的控制与掌握
演唱者的速度对于情感的表达也有一定的影响,对于一首歌曲来讲不同的速度,不同的节奏所传达出来的情感也是不同的,例如大家所熟知的《摇篮曲》这个曲子算是一首催眠曲,适合在宝妈们想要哄孩子入睡的时候播放,为了能够起到舒缓的作用,所以这个歌曲是一个速度比较缓慢的曲子,但是演唱时一旦换成快速的急促的速度就会失去这个曲子原本所蕴含的意义,就影响了最终情感的表达。所以对于声乐表演来讲速度也是影响情感的其中一个因素。
三、情感演唱与表达的统一
(一)情感表达是技巧的最终目的
每一首歌曲完美的诠释都离不开其中演唱者所具备的演唱技巧,有的人常说说唱歌曲就是一种说话方式的体现,其实这种说法并不准确,对于说唱歌曲和说话来讲两者有很大的区别,说唱歌曲中所包含的演唱技巧是需要演唱者长期的训练后才能够达到最终的效果的,而对于说话来讲,通常在先天的环境中就可以学会,对于大部分的人来讲不需要太多的技巧。对于声乐表演来讲和说唱是一样的,演唱者在表演之前需要不断的调整自己的状态,同时需要平日里不断的训练才能够将自己的情感和发声器官完美的结合,在平时我们呼吸的方式都是非常缓慢的,而且非常的平稳,但是对于演唱来讲则在吸气的过程比较深,而且呼出的过程比较快,如果没有受过专业的训练的演唱者来讲,在表演的声乐的过程中就会造成呼吸不平稳,在气息上也非常让观众发现破绽。除此之外,对于我们日常讲话来讲声音的音量就可以保证我们正常的沟通,所以也不需要各个器官的共鸣,而声乐表演则不同,在一首歌曲中,通常对于高音的部分通常要演唱者能够做到头腔共鸣,从而达到高音的效果。这些都是常见的演唱技巧,对于这些演唱技巧来讲在声乐表演中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对于一个作品完美的诠释仅依靠演唱技巧是没有办法实现的,需要演唱者要加入自身的情感,要将这些演唱技巧转化为可以感染观众的表演动作,这样才能够表现出作品的内涵。例如在作品《家》中,其中有一段内容为“家像那太阳,远远地暖,家像那月儿高高的挂”,演唱者除了要运用专业的演唱技巧之外同时也要将思乡的情感融入到歌曲之中,通过演唱者的动作以及声音传达给观众,从而让观众深深的感受到思念家乡的情怀。
综上所述对于声乐表演来讲演唱技巧是必备的,但是情感也是必须品,需要将二者完美的结合,才能够起到增强感染力的效果,才能够触动观众的心灵,让观众感动。
(二)技巧是情感的途径
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达可以通过不同的技巧来起到增强的作用,例如舞台上演这种的动作以及面部表情等等都可以起到增强的效果。在《毛诗序》中有这样一句话:“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就话的意思告诉我们,如果一个演唱者的歌声或者是语言不能够将作品的情感充分的表达出来,那么就可以通过肢体动作来表现,而在舞台上可以通过舞蹈等形式表现出来,肢体语言的艺术魅力能够更好的传达出内在的情感。在声乐表演中肢体动作是不可缺少的一种表现手法,也是舞台表演中的关键。
声乐中的情感表达是演唱者通过自己身对于作品的理解以及分析、感受后通过演唱技巧以及不同的音色等传达给观众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演唱者对于作品的二次创作的过程,对于二次创作的作品呈现给观众的过程中会采用不同的表情以及动作等等从而传达作品的情感,对于情感的表达来讲可以起到以下两个作用。
一是可以起到渲染和烘托气氛的作用。有情感的演唱可以让整个舞台更充满魅力,更加容易感染观众,如果歌唱的过程中只是为了表现演唱的技巧,没有情感的投入就失去了音乐的色彩,例如在《杨白劳》这个经典的民间故事表达的过程中,如果只在乎歌曲的演唱方式,不理会作品的内在情感,不去表现喜儿和爹爹的复杂而悲伤的心理变化,那么就失去了民族歌剧表演的意义,只有将情感融入到表演的过程中,才能够将歌曲的情感色彩传达给观众,才能够让观众感受到歌剧中人物的心理特征。
二是起到信息传递的作用。演唱者在声乐表演的过程中通常会融入自身对于作品感受后的情感,从而通过语言将情感传达给观众,让观众了解到作品中的中心思想和内涵。例如作品《故乡》,在这个歌曲中主要的中心思想是为了体现出对于侵略者的痛恨之情,并且也伴随着侵略者的入侵失去亲人,失去家乡的悲痛之情,所以在演唱的过程中,要将传达出两种情感,一种是憎恨之情,一种是悲痛之情,如果单纯的表达悲痛的思想之情,并不能够让观众感受到创作者的真实的意图,作者陆华柏在这个作品中也突出了对于侵略者的痛恨之情。所以由此可以看出真实的情感的表达非常的重要,只有将真实的情感表现出来,才能传递出正确的信息,才能够将作品赋予更多的艺术价值。所以对于演唱者来讲对于情感的处理要注意,同时也要深刻的感受作品的内涵,才能将作品的真实感受传达给观众。
结语
声乐也是人类情感表达的重要方式之一,现如今人们逐渐的注重精神上的解放,心理压力的释放,所以声乐中情感的表达也符合人类现代的审美要求,符合现代人类文明和进步的特征。为了能够保证演唱者在声乐的表演中注重情情感表达,除了要深入生活丰富自身的体验外,同时也要将自身置身于歌词的情境之中,充分的体会和感悟歌曲内在的情感,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去体会创作者的创作思维,从而去精准的把握整个作品的情感基调,将自身的理解和作品的情感融合到一起,从而展现出完美演唱效果,让观众为之动容。
参考文献
[1]安洁茹.民族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达和个性体现[J].大众文艺,2020(06):128-129.
[2]王宗银.试论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达[J].黄河之声,2020(04):33.
[3]窦梦醒.对声乐演唱中情感表达的探讨[J].黄河之声,2020(03):19.
[4]王珊.情感体验视角下的声乐演唱探究[J].当代音乐,2020(02):109-110.
[5]蒋永强.乡村幼儿园教育小学化问题的成因及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20(05):21.
[6]罗玉琪.试析声乐歌曲演唱的情感处理[J].艺术评鉴,2020(02):41-43.
[7]石淑琴.浅析幼儿园到小学衔接问题[J].课程教育研究,2020(04):1-2.
[8]薛佳瑜.试析声乐教学中演唱的情感表达[J].黄河之声,2019(24):63.
[9]支慧.声乐演唱中歌唱技巧与情感表达[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36(01):162-163.
[10]范桂霞.民族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达与个性体现分析[J].黄河之声,2020(01):82-83.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打字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250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