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企业所得税是国家对企业的硬性规定,其目的在于企业的纳税义务层面。企业所缴纳的所得税是按照经营所得产生的,所得税涵盖了如:产品销售利润、投资获得增益、资产转让后变现、房租租赁以及劳动收入等。在我国现行的会计与税收管理办法对增益的处理存在差别,在这期间衍生出了所得税会计。两者涵盖内容不同而产生差别,如原则依据不同、服务对象不同等。企业所得税作为我国当前最常见的税收种类,要严格遵循企业所得税运行中的调控与监察职能,从根本上推动社会经济体系的发展,对国家财政收入层面做出进一步保障。企业按一定比例缴纳所得税税额时往往与企业特定时段的增益和资金的分派相关。为了使所得税在企业中起到正确导向的运用,企业应严格按照最新规定做出税务的缴纳。本文将以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为探究主体,对企业所得税会计的运营内容做出分析。通过数据整合自己资源获取了解企业运营时对税前会计增益(或亏损)和应纳税所得(或亏损)间是否严格遵循会计准则。进一步对税务相关机关执法力度、企业所得税征收、漏洞的补充做出强化,达到从根本上推进税收收入,这将是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宝山钢铁;企业所得税;案例探究
1绪论
1.1选题意义
企业所得税已经发展成为中国税制结构中使用较为频繁税种,为了推进社会经济的多元化发展,针对企业所得税监察与调控必不可少,这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国家的权益。企业在纳税时往往需要按比例投放资金、分派资金的走向。为了明确资金分派的内容,企业应严格遵循有关规定进行税务的调控,如税前或税后中需扣除部分。本文将以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为调研主体,进一步分析其所得税会计处理中的流程。明确企业在运作中对税前会计增益(或亏损)和应纳税所得(或亏损)的相关计算及处理方式。当前中国队税务机关执法层面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对企业所得税征收、漏洞的补充等进行深入监管,如何使所得税收入稳步增长成为企业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可以明确的是,所得税必须完全依照中国税收规定,将应税作为运行核心,充分利用会计技术以及相关资料进行整合分析,从而找出和处理会计所得与应税所得中出现的问题,对税款缴纳要遵循会计理论与相关办法。所以对所得税政策的贯彻实施与监察是保证应税收益结果真实性的前提。企业要及时获取并遵循最新规定对税额做出调整,从根本上对企业做出正确引导作用。
1.2文献综述
1.2.1国外文献综述
全球范围内的所有企业所得税税率均有下降趋势,很大比例的西方国家对当地(即在本国注册成立)跨国企业将自身应税所得业务转移向国外以应对该调控。全球范围内有部分国家未对企业所得税做出规定,而也有一部分国家规定其企业所得税为企业增益的三分之一。
巴哈马:巴哈马不设立企业所得税制度,要求跨国公司在交易完成后支付的实际税率在5%至15%之间。
百慕大:百慕大不设立公司所得税制度。跨国公司完成交易后的实际税率平均为12%左右。
开曼群岛:要求跨国公司最终对其在开曼群岛注册的业务过程产生的增益支付约13%的税率。
马来西亚:马来西亚当地公司平均纳税率为19%,跨国公司纳税率约为17%左右。
印度:印度XX规定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4%,跨国企业实际支付的税率为17%;当地企业缴付22%
瑞典:瑞典企业所得税为28%,与X相比较低。当地企业的实际税率为10%,跨国企业实际税率为18%。
瑞士:瑞士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1%,当地企业的实际税率为17%,跨国企业实际税率为19%。
加拿大:加拿大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6%,由于当地的税收减免政策,跨国公司税率仅21%,本土企业税率为14%。
澳大利亚:澳大利亚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0%,经当地税收减免政策后,当地企业及跨国企业实际税率中位为22%.
法国:法国将企业的基准税率订为35%。经税收政策减免后,当地企业实际税率中位数为25%,跨国企业实际税率为23%。
X:X规定跨国企业所得税为35%。经税收政策减免后,当地企业税率中位数为23%,跨国企业税率为28%。
德国:XX规定德国当地企业和跨国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7%,但其实际税率中位数分别为16%和24%。
英国:XX规定英国跨国企业和当地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0%。经税收政策减免后,当地企业总税收负担达到了20%左右,其中跨国企业税收负担则为24%左右。
日本:日本XX规定企业所得税标准为40%,当地企业实际税率可达37%,而大型海外企业实际税率为38%,这些数值均位居世界前列。
国外学者David Hillson(2015)在探究中指出,税收的预期往往无法达到预计标准,许多因素的共同调控造成了税务工作中的阻碍。税务机关部门存在低素质人员,或在其执法阶段过为宽泛,对政策法规不及时了解都能影响税收。
澳洲学者Michael Carmody(2014)经过系统的探究后表示,企业税务最终审核出现问题以及纳税金额的改变往往与政策法规的变动、企业调控是否严格遵循规定等都有较强的相关关系。都会对纳税做出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增加税收风险系数。
1.2.2国内文献综述
我国学者杨文杰(2019)在探究企业所得税的征收时发现,在企业所得税管理中,经济效益的升级是企业或团体组织、以至于国家XX机关都要注意的问题,对税收管理经验的累积以及不断的学习都能强化企业或组织的专业知识,使其自身能力满足职业技能需求,可以更加全面的为企业解决潜在问题。企业要求内部的财务人员提高对企业所得税的敏感程度,要充分配合税务部门的工作,企业要清楚其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在企业运营过程中,财务部门应将审计之前嵌入到所得税缴纳中,并灵活运用,进一步支持国家对企业所得税的调控,从根本上推进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简秀梅(2019)当前,由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国民经济质的飞跃。我国现行的企业所得税法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变化和调整,这不仅给企业带来了挑战,更带来了机会。企业应该充分学习并掌握现行的税法政策,积极主动地为企业创造更大的收益。
李一佳(2019)统一税率会明显减少企业纳税负担和经营成本,提升企业的税后经济效益,强化了企业的创新力,强化了企业生产经营的实力,提高了企业人力资源整体素质,促进企业在竞争环境中的适应能力,保证国内各方面产业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
1.2.3 文献评价
国外税收征管实践,大数据和信息化建设对我国的税收管理提供了有意义的借鉴,特别是信息交换深度的和广度。理论方面来看,国外学者在纳税遵从、信息不对称等方面对税收管理进行研究。在信息不对称理论方面,主要以博弈为基础来分析。风险管理的研究以理论分析为主,缺乏针对税务机关具体情况提出的框架。国外学者在对风险管理方面,以理论研究为主,缺乏税局实践的总结和归纳。国外税制与中国税制不同,对于企业所得税的管理难点和重点也不同,税种风险管理上无借鉴意义。
国内的税收征管理论和实践,认为税务机关应该科学合理采取征管手段来管理企业所得税。但是缺少一套便捷高效的管理体系的方法。纳税风险评估方法具有一定实用性,但其仍局限于传统的评估方法,没有进一步引用新的理论和技术。企业管理方面,国内研究主要还是倾向于对税收优惠的落实执行上,认为税务机关应该优化服务,让企业的税收优惠可以应享尽享。也有学者认为税务机关应该加强企业管理,但却未能提出切实可行的办法。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及思路
企业所得税涵盖了中国范畴的内资企业以及运营企业在销售生产中按收入所得进行缴税的过程。本文首先对文中即将运用到的一下企业所得税方面的理论和专家学者的研究进行了介绍,以此作为文章的理论基础。通过案例企业中的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的企业所得税会计案例进行具体的分析,并提出目前公司在企业所得税纳税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形成对公司改进企业所得税法和流程的有效改进措施,并且提出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1.3.2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利用文献探究法对中国以及外国的资料做出合理的整合与分析,对文献内容进一步研读,将会计学、财务管理、企业管理等专业内容融入到文献阅读中,在查找相关理论的同时要注意其与实际的融合,似的本次论文内容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2)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不但对企业所得税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出企业所得税在我国企业运用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的方法,还应理论联系我国实际相结合的方法。
(3)案例分析法
在对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中企业所得税会计示例中融入案例分析模型,做出进一步的探究与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1.4 企业所得税的相关概述
1.4.1 企业所得税的概念
企业所得税在企业层面涵盖了中国内资企业以及经营单位运营时的增益征收的税种。
纳税人范围远远超过企业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纳税人主要指的是具备独立经济核算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内资企业以及社会性质的组织,涵盖了以下方面: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联营企业;股份制企业;有生产经营收入和其他所得的组织机构。企业所得税的收取主要来源于纳税人在经营过程中的增益。其中涵盖了销售货物增益、付出劳动增益、转让财产变现、利息分红增益、租赁增益、版权或专利权使用费增益、捐赠产出增益及其他类型增益层面。
在中国队企业所得税规定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居民企业类型及非居民企业类型)和其他具备增益来源的社会组织以自身生产销售收益为缴税对象进行所得税的收取。企业所得税纳税人作为中国公民,要求其严格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的规定对所得税进行缴纳。其中规定中指出,由个人独资的企业或合伙性质的企业无需遵循该条例。
当前中国现行的所得税层面的核算方法涵盖以下几部分,即应付税款法、纳税影响会计法、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其中纳税影响会计法又可进行深入的细分,即递延法以及利润表债务法。在这其中应付税款法操作最为便捷,且其含义通俗易懂,但弊端是无法对企业会计记账时有关的会计基础做出较为全面的展现,同时无法对所得税费用真实程度做出保障。利润表债务法所有较大的约束性,利润表债务发只考虑利润表这单一维度的层面对会计与税法进行分析,并对两者的差距做出衡量。利润表债务法无法做到与全面收益观结合,在利用债务表模型对增益的分析并不全面。递延法模型在分析转销时间产生的不同时非常便捷。但是该模型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较大漏洞。国家对税法或税率进行调控后,企业的资产负债数据中对递延税所涉及的所有款项与实际企业对所得税做出的预期存在较大的偏离。综上所述,中国学者及其科研团队更偏向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使用,而非利润表债务法,这种推荐的原因分析如下:(1)对比两者存在的差异后可知,其中资产负债表债务模型更能全面对数据做出体现,而且资产负债表债务模型在企业实际应用中的适用范围更大;(2)资产负债表债务模型对企业所得税的全部流程,即增益产生到缴纳税务的状态,有着较为直观的表现,资产负债表债务模型对会计相关审核也较为关键。
1.4.2 企业所得税的特征
我国共计有四大税种,其中企业所得税是目前我国占比较大的税种。企业在日常运营或生产销售中所产生的增益总和称为企业所得税,企业所得税所涉及的渠道包括:产品销售环节、房屋租赁资金产生、劳动产出以及资产转让中的变现等,企业所得税也包括了企业间进行投资的增益。其中企业所得税、增值税、消费税共同形成中国的三大税种,当前中国现行的体制标准为直接税与间接税协同使用的双主体模型,这种模型的演变源自于中国国情较为特殊,在西方发达国家XX主要的税收来源中为法律法规中施行的直接税,即个人所得税与企业所得税的税收总和,由于当前全球范围内资本环境发展与市场经济都进行了改革,未来对于税收中,企业所得税所具备的主导能力随发展而增强。中国范畴内的企业所得税主要来自于企业自身以及社会性质经济机构,针对合伙企业和个人独资企业并无明确要求。对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进行分析,中国范围内居民企业的甄别标准主要是:第一,实行注册所在地标准;第二,实际管理机构所在地标准。中国境内所获取的增益及境外获取的增益共同组成了居民企业纳税标准,如果出现性质为非居民企业,则非居民企业的税务缴纳原则应为:境内增益征税以及境内组织占地相关增益征税。目前,中国对企业所得税缴纳范畴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居民管辖权,与此同时,也对增益获取地管辖权有进一步的体现,也就是属地兼属人原则。纳税人对税务的缴纳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应纳税额所得额=利润总额+纳税调整额-纳税调整减少额
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
目前我国对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经营业务除外)的界定标准较为特殊,企业目前所依据的会计基础大多都为“权责发生制”,这种权责发生制会计基础很大程度的对会计信息具备的特征–“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做出很好的展现。企业在对所缴纳的所得税进行判定时,需要严格按照“权责发生制”涉及的标准执行,对所属节点的增益与超出进行准确的记录,只有保证其正确性原则,才能对所属节点的“应纳税所得额”做出正确的映射。除此之外,企业运营中应纳税所得额计算要求对纳税调整项目充分分析后进行审核,其中,纳税调整项目涵盖调增项目和调减项目两个板块。调增项目在实际应用中主要涉及罚款与滞纳金的交付等,调减项目主要指免税收入、不征税收入和减征税等板块的调整。
中国对于企业所得税的调控往往维持在25%,XX针对拥有高新科技的企业在企业所得税层面往往有特殊照顾,目前我国高新科技性质的企业所得税率基本在15%左右,对于符合国家制定标准的微型规模企业,其中,微型规模的标准为企业资产总额不超过三千万的公司,其利润总额累积不多余三十万,企业员工数量在一百人以内,商业性质的企业要求其全部资产不超过一千万,利润总额累积未达到三十万,企业员工数量在八十人以内,对于满足以上标准的企业国家将所得税率标准定为20%,已经被认定为微小企业的公司如果其年利润总额无法达到十万元,可以在原本定制的应纳税所得额基础上减少50%,作为该企业的征税标准,通过计算可知,该规模的企业实际税率只为10%。
国家针对扣除项目企业所得税也做出了相应的调控标准,要求在薪资标准条例中按照企业支付金额的实际数据为计税标准,其中,企业内部员工获得的福利以及企业员工用于深造资金、员工工费的扣除限额比率都做出了非常明确的规定。在保险费层面涵盖的内容来说,五险一金、企业财险、特殊工种保险的扣除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其中,企业员工家庭险和个人购买的商业保险不在扣除范围内。按照企业经营的标准类型对具体佣金进行专项扣除。即赞助成本、股份所得分配、财产减值、银行等正规机构以外的利息所得等。
国家在对企业所得税其他调控中显示,其中要求扣除企业研发项目中的研发经费需加计50%,企业内部残疾员工薪资加计100%进行扣除,公共工程建设、环境保护治理、节能减排过程中所取得的首次费用生产运营增益施行三免三减半原则。企业在资源节约建设中的增益按90%减计,参与安全环保相关设备的企业遵循购入价的10%减计后,缴纳费用。国家在对有关软件企业、设计企业、集成电路企业的税收缴纳中,也提供了很多特殊照顾原则。
2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现状及企业所得税中存在的问题
2.1 宝山钢铁公司简介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为“宝钢股份”)是目前中国范围内规模最大、最具现代化的钢铁企业。宝钢股份始终秉承着诚信、创造、管控、技能等多层面发展原则,使企业成为国际钢铁市场中世界性质的钢铁联合企业。在发布的《世界钢铁业指南》中显示,宝钢股份在世界钢铁行业竞争力榜单中占据第三的位置,这也是国家将钢铁企业的发展重点放在宝钢股份的原因之一。宝钢股份不断的在生产中完善技术知识,保证其钢铁产出具备较高的附加值。在汽车行业、造船行业、开采行业、家用电器、食品饮品包装中都涉及到钢铁的运用,充分体现了钢铁在高级别建设中的应用,目前宝钢股份在保证满足中国市场的钢材供应的基础上,已经成功向日本、韩国、欧美等几十个国家进行输出。
2.1.1 宝山钢铁公司的相关财务指标
表1 宝钢公司相关财务指标(单位:亿元) | |||||
相关财务指标 | 2018年 | 2017年 | 2016年 | 2015年 | 2014年 |
营业收入 | 3048 | 2891 | 2462 | 1638 | 1874 |
营业成本 | 2591 | 2484 | 2182 | 1493 | 1689 |
毛利润 | 441 | 388 | 273 | 141 | 180 |
营业利润 | 281.8 | 249.2 | 119.2 | 17.59 | 76.41 |
净利润 | 206.3 | 179.9 | 89.94 | 10.85 | 57.94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 | 456.1 | 330.8 | 224 | 211.8 | 282.8 |
加权平均净产收益率(%) | 12.70% | 12.24% | 7.68% | 0.90% | 5.16% |
研发投入 | 70.31 | 42.07 | ﹣ | ﹣ | ﹣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 | 2.30% | 1.40% | ﹣ | ﹣ | ﹣ |
根据上表所显示内容不难发现,以企业经营产生的财务数据为探究主体,企业近年来发展都较为顺利,企业整体增益都呈现上升趋势。报告中可以看出,企业业务范围主要面向对国际以及国内客户在汽车行业、造船行业、食品加工产业、日常生活用品行业的材料提供。从数据中可以发现,2018年度企业收入总额为3048亿,与上一年比较增长了5.4%。之所以会有这种增益的出现,主要源于企业固有业务中需求量的不断上涨,在报告期内,2017年企业运营成本为2891亿,与上一年比较增长幅度为17.4%。企业产生运营成本的增长在于固有业务量的长期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运营成本,企业2018年度毛利润为441亿,与上一年比较增长幅度为13.66%。经调查,企业2018年度经营过程衍生的现金流量为456.1亿,与上一年比较增长幅度为37.88%,由于企业的利润途径有所增加,2018年度的企业净向利润与日产增益都起到了正向推进作用。
2.1.2 宝山钢铁公司关于业务招待费、广宣费的情况
将实际情况与我国税法进行融合,不难看出实际扣除情况中招待费与广宣费都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出入,因其各自具备扣除标准,并且这种扣除标准与私我的实际营业增益都息息相关。在企业运营中常常对企业相关的招待费与广宣费进行提高其扣除限额,具体表现在企业中就是企业销售部门要具备其单独审核能力。企业将产品与服务售出等相关审核交由销售部门,由销售部门对第三渠道做出销售,这种流程的目的在于对实际销售做出有一次累加。这种企业运营中的模式不对企业现今的增益总数据做出影响,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招待费与广宣费的最高扣除标准,限制了缴税的数量。以下表2为宝山钢铁有限公司 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度实际销售收入和相关支出费用的具体情况。
表2 宝钢公司业务招待费用及广宣费用情况(单位:亿元) | |||||
2018年 | 2017年 | 2016年 | 2015年 | 2014年 | |
营业收入 | 3048 | 2891 | 2462 | 1638 | 1874 |
业务招待费 | 13.93 | 13.31 | 11.7 | 10.57 | 11 |
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 | 21 | 20.35 | 17.58 | 10.96 | 11 |
2.2 宝山钢铁公司企业所得税中存在的问题
2.2.1 应纳所得额的核算比较混乱
我国企业在针对税前利润(利润表中所展现的利润总额一栏)是应纳税所得额的相关计算的前提。其中企业利润总额的计算公式要充分考虑到项目增益、成本消耗、企业运营外其他资金来源以及营业税金等方面,在企业税收标准中涉及层面较为广泛,这一问题导致企业会计在账务审核层面往往会出现失误。我国的大多数企业在进行企业纳税调整项目时,无法做到全面准确的计算,这也导致了企业最终收入项目无法的得到精准的核算,这种能力的缺失导致很多企业出现隐瞒收入的现象。
在这方面宝山钢铁公司出现了费用列支渠道来源失误的问题,企业在运营中忽视了相关原则的重要性,在性质差异明显的费用范畴以及税前、税后列支顺序等层面均出现虚假记录的现象。在对纳税人权益进行损害的层面做出分析,企业处理纳税人的权益亏损时,并没有做到有效的弥补,其操作规范也不符合规定,其中在责任划分中出现的推诿现象较为严重,这种问题的发生也就直接导致了纳税人的权益亏损得不到有效弥补,企业不遵循协议中的规定进行弥补损失,其中存在企业单方面对约定范畴外亏损补充做出更改。经过调查发现宝钢企业在实际工作时,对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层面并没有做出明确的范畴细化,时间性差异可以由一部分本期转回部分做出调控,从而满足应纳税所得额,为了便捷处理,企业往往将时间性差异与永久性差异进行统一处理,这种较为笼统的处理办法导致本期所得税在计算中存在一定的误差。由于这种误差的存在,导致所得税在征收过程中与较多的环节都有直接联系。由此可见,加强税收征收管理部门的管控力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审核所得税中间流程做出严密的监察,从根本上规避以虚报成本、降低收入或推迟收入时间的现象发生。目前,中国现行的《公司法》《证券法》自己法律法规中所涉及的企业退市规制相关条例中,针对我国公司企业、退市、股票调控、配股制度与债券售出都进行了较为明确的规定。在法律法规中对企业在增益能力的指标管控尤为严格。从以上阐述不难看出,目前中国资本市场环境的监察层面,针对增益能力标准有明文规定。这种局面下中国企业财务日常工作,表现出长期性质的,对于利润表中经营成果一栏流于形式,且过分看重,这就导致了对衡量资产负债表中体现偿还能力和资金链结构得不到明确的现象。由于中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飞速,在于轨迹接轨层面会计准则常常受到国际通用规则的影响,资产负债表在中国企业运行中得到广泛应用。目前;我国的会计和税务有关法律法规仍存在在权利与范围层面交互的现象。
2.2.2 对费用的确认和列支方面存在错误
企业对会计进行审核时,忽视了其自身的相关性以及配比原则,对企业成本、费用范畴、费用列支等较为模糊。由于对成本和费用的划分标准并不严格,企业内部成本收到人为干涉;中国存在一部分企业对资金的税前税后列支顺序做出颠倒,其中,研发费用范畴的界定出现问题,企业开发阶段产生的资本性质的成本遵循税法规定,要求按照实际的150%做出扣除。
成本、费用范畴划分问题。当前企业会计制度着重于成本和产出费用的细化,出现成本、费用项目人为干涉。企业在技术开发的支出全部计入政策性亏损;业务费、广告费也计入企业成本中。
(2)税前税后列支顺序定义不标准。工程构筑中出现的贷款利息被录入管理费用或财务费用;购入固定资产被归类为费用中,把固定资产拆分后录入费用;资产损失过程不通过税务机关,而是归属于营业外支出;补贴收入不属于计税所得额的一种,可以直接划分到资本公积或增益公积内;税务机关未审批合格的,如税前列支三项费用(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技术开发费) 均有涉及。
(3)企业日常中广告费与商标版权支出。要求适当对广告费与商标使用费做出变通。控股股东对当期广告费用做出投入,标准定位销售额的一定占比,控股股东作为商标所有权,应收取该部分费用;我国上市公司需要对商标使用费进行指出,当期广告费用也包含在内。第一种利润与当期利润相比降低,后一种利润与当期利润相比出现较高的现象。
2.2.3 隐瞒企业的实际收入情况
对企业所得税标准进行审核时,对企业当前收入做出瞒报。
(1)企业设立预收账款,并销售产品,产品发出后不计入销售增益中,以挂账形式存在。
(2)废品、边角料不计入在内。主要针对工业性质企业生产出现的金属边角料、次等品、二次包装物等。以上几种通常为现金收入,直接交付给个体经营者。纳税人将这些收入用于自身发展或员工福利基金。
(3)返利销售模式。由于企业鱼龙混杂营销方式多有不同,返利销售模式已经成为企业占领市场的手段之一,企业经营产品与市场价格相比较低,可以从根本上达到占领市场的目的,这种手段成为营销策略的一部分。一旦商家对现金、实物进行接收,这部分现金无法计入账单内,这就形成了账外经营的衍生。
(4)目前我国零售及服务企业,并不是对于每单业务都保证开具票据,往往票据金额少于实际金额,一部分企业分票面金额为了对收入进行展示,在一些零售业购入货物时,其销售不计入账内,这种操作导致了企业资金存在其他循环。瞒报实际收入,为了达到少缴税款的目的,这也成为了所得税会计合计时误差的原因。在这里宝山钢铁公司的隐瞒实际这一状况要及时解决,避免更大的漏洞产生。
3 宝山钢铁公司对企业所得税的对策
3.1 加强相关人员的教育
(1)对企业会计人员业务素养与综合素养的提高势在必行。要求进入企业的会计人员必须掌握其职能需要的专业技能,这种能力的具备是后续工作开展的保障。企业内部会计人员相关专业知识以及计算机网络信息知识的储备,成为了是否能使财务会计效能达到最大发挥的基础,要求企业内部会计人员要满足自身职位职能的基本需要,为了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养,提出以下建议:
①自身技能的学习,为养成综合技能型人才。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导致对从业人员的要求升高,除自身专业技能外,还要求对其他相关能力的储备,是企业在市场中更具备竞争力;
②企业设立专门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机构,对员工进行进一步培养;
③会计电算化中加强员工实际操作水平。财务专业的相关学习要在理论基础熟知的同时,加强对实践的结合,由于计算机网络的不断发展,员工应将自身职能技术化,对企业员工电算化的培养是重中之重;
④树立正确的企业价值观。企业文化氛围的优化有利于员工的素养培训,使企业员工更具有凝聚力,使员工间存在良性竞争循环,从根本上发挥其最大的工作效能;
3.2 健全内部控制的机制体制
企业现行的针对内部的规制存在一定漏洞。在规定中对流程控制和奖励标准的体现并不全面,企业内部财务部门存在矛盾。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企业组织架构的健全十分重要,企业要对内部岗位职能范畴做出明确划分,对资产的记录与保存做出重视,要求企业严格遵循国家货币资金管理条例,明确钱、账、物三者间的人员及责任划,为了起到监察作用,要对三者关系进行制约,从根本上使资金安全完整。对职位职能范畴进行细化与实施,例如不相容职位进行分离等,进一步强化企业内部控制,构筑完善的工作流程体系,职位与经济业务往来相关时,应严格按照流程对内部实施管控流程,使其达到有据可依。
企业内部环境的优化和控制活动在一定程度增加了企业所得税计算时的精准度。第一,企业内部要加强对内部控制的提倡,对内部控制管理观念进行树立;第二,针对企业内部各部门职位层面,人员的调配要体现内部控制的牵制原则,从根本上规避岗位中员工所处时间过长导致的徇私舞弊现象,为了更好的管理,企业对内部轮岗制度的实施必不可少。最后,企业自身对内部监察系统的完备是重中之重。
3.3 按要求扣除所列支费用
在对以上增益的差别进行分析之外,针对明确会计和税法的资金层面也存在严重不符的现象。会计部门对资金的明确需要严格遵守其使用的会计基础,在使用方法中企业通常利用“权责发生制”进行日常账目的记录,从根本上对收益与成本分配做出明确了解,一定程度的规避了利润波动幅度对其数据的影响。对比于会计层面的处置方法,税法层面与费用支出在数值上仍不能相同。例如:企业中对研发费用相关数据的分析。企业项目处于研发层面时,会计所做的处置方式与税法达成统一;其分歧产生于企业科研项目的开发阶段,企业项目的研发阶段产生的支出本质上应为资本性质,企业要求会计在审理时对该层面的支出严格录入资产的入账中;税法层面对这一费用的处理则是:除了遵循企业实际资本性质的支出需要扣除外,要额外扣除 50%的费用。会计与税法对于企业项目中产生的研发费用处置存在根本性差距,这一差距衍生出了“纳税调减项目”。 在费用列支相关问题层面,要求企业对会计与税法从根本上产生的差距做出合理分析;企业需要对两者存在的不同规定严格遵守并在具体实例中进行解决;以会计作为最后调整的基准,在对会计数据产出后,进行下一步的税法处理。
结论
中国对于企业所得税会计审核流程仍存在一些漏洞,如:应纳所得额审核混乱、费用的明确以及列支层面存在失误、企业实际收入不真实的情况、对暂时性差异的界定范畴不明确、所得税汇算缴纳后没有及时做出账务处理、偷、漏、避税等违法行为时有发生。这些问题的出现都延缓了我国所得税发展的脚步,对于这些问题出现的具体原因,做出针对性解决和处理,最后总结出最具适用性的所得税处理准则。其中在方法层面涵盖了:进一步探究所得税会计核算理论与办法、遵循会计法律法规确认收入、按规定扣除所列支费用。
企业的会计人员的会计专业知识和计算机网络信息知识的胜任能力是发挥财务会计作用的首要条件,这就意味着作为企业的会计人员必须具备足以完成其工作范围内应具备的财会及计算机网络信息相关的综合知识,必须具备基本的技能和专业能力。对于宝山钢铁来说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要加强相关人员的教育,提高会计人员业务素质和会计核算水平。企业内部固有财务规制存在漏洞,对环节与奖励架构的范畴并不明确,企业财务部门合作存在滞后性,导致出现很多对企业不利的影响,因此要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的机制体制,最后一定要按要求扣除所列支费用,以免因为不规范操作对公司造成不利影响。宝山钢铁要发展在企业所税管理方面一定要解决的这几个问题。
本文的局限性:本文中涉及的意见提出,针对实际情况仍需要进一步的深入和细分;本文运用规范探究模型,对企业运营中的问题停留过于表层,要补充在探究中的数据资源,完善理论基础与实际情况。本文仍存在较为片面等问题,期待各位老师对问题的指出。
参考文献:
[1] Arachi ,G.Santoro,ATax Enforcement for SMEsilessons from the TtanlianExperiences[J].Journal of Tax Research,5(2):225-243
[2] Jon Homstra.Risk-based Tax Audits Approaches and Country Experiences[G].World Bank,2010:93-99.
[3] 杨文杰.企业所得税的征收管理与经济效益审计[J].纳税,2019,13(31):25.
[4] 简秀梅.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9(10):171-172.
[5] 李一佳.所得税税率调整对企业收益影响探讨[J].纳税,2019,13(29):18.
[6] 於增辉.新企业所得税法在实施中产生的积极影响分析[J].现代营销(经营版),2019(10):189.
[7] 闵志慧,景俊维.企业所得税法与会计准则的收入差异研究[J].山西农经,2019(02):151.
[8] 周琴.企业所得税会计核算问题探讨[J].商场现代化,2019(07):161-162.
[9] 任伟.新旧企业所得税率浅析[J].纳税,2018,12(36):15.
[10] 曹钦白. 改革开放40年的中国税收[N]. 中国财经报,2018-11-27(006).
[11] 王珊珊.新所得税法下企业的税务处理[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8(07):35-36.
[12] 刘之茵.所得税会计方法的变化对企业所得税的纳税影响[J].商业会计,2018(08):35-37.
[13] 蒋苏娅.试论企业所得税及所得税会计[J].现代商业,2018(11):140-142.
[14] 王浩.论企业所得税改革对上市公司收入分配格局的影响[J].会计师,2017(13):5-7
[15] 王健.上市公司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现状与问题研究[J].知识经济,2017(01):139+141.
[16] 张小麦.企业所得税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纳税,2017(22):14.
[17] 陈小燕.浅谈企业所得税会计核算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纳税,2017(35):14.
附录一 资产负债表
宝钢公司2014年-2018年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 | 2018年 | 2017年 | 2016年 | 2015年 | 2014年 |
流动资产 | |||||
货币资金 | 169.6亿 | 178.6亿 | 140.2亿 | 78.17亿 | 121.0亿 |
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 | 418.3亿 | 439.4亿 | 327.1亿 | 173.5亿 | 192.7亿 |
预付款项 | 63.28亿 | 80.18亿 | 111.6亿 | 41.60亿 | 29.24亿 |
其他应收款合计 | 31.76亿 | 27.60亿 | 22.56亿 | 15.14亿 | 16.39亿 |
其他流动资产 | 77.68亿 | 153.7亿 | 210.9亿 | 80.33亿 | 44.99亿 |
流动资产合计 | 1201亿 | 1333亿 | 1368亿 | 699.0亿 | 743.9亿 |
非流动资产 | |||||
非流动资产合计 | 2151亿 | 2169亿 | 2223亿 | 1642亿 | 1543亿 |
资产总计 | 3351亿 | 3502亿 | 3591亿 | 2341亿 | 2287亿 |
流动负债 | |||||
短期借款 | 383.2亿 | 602.8亿 | 520.8亿 | 271.1亿 | 314.8亿 |
向中央银行借款 | — | — | — | 1.307亿 | — |
吸收存款及同业存放 | 88.02亿 | 84.71亿 | 93.16亿 | 100.1亿 | 79.72亿 |
拆入资金 | — | 4.000亿 | — | 1.980亿 | —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 | 62.96万 | 3.719亿 | 3516万 | 360.9万 | — |
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 | 459.3亿 | 396.7亿 | 519.7亿 | 258.2亿 | 253.3亿 |
预收款项 | 198.5亿 | 237.4亿 | 273.0亿 | 124.7亿 | 115.2亿 |
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 | 1.421亿 | 1.306亿 | 1.523亿 | — | 1.695亿 |
应付职工薪酬 | 26.83亿 | 23.66亿 | 18.77亿 | 16.72亿 | 17.43亿 |
应交税费 | 44.31亿 | 46.99亿 | 35.64亿 | 16.98亿 | 21.62亿 |
其他应付款合计 | 18.97亿 | 26.08亿 | 38.84亿 | 24.83亿 | 14.35亿 |
其中:应付利息 | 3.594亿 | 5.821亿 | 5.594亿 | 1.996亿 | 2.813亿 |
应付股利 | 66.03万 | 5067万 | 3518万 | 62.58万 | 1218万 |
其他应付款 | 15.36亿 | 19.75亿 | 32.89亿 | 22.83亿 | 11.42亿 |
流动负债合计 | 1333亿 | 1632亿 | 1703亿 | 918.6亿 | 892.5亿 |
非流动负债 | |||||
长期借款 | 56.10亿 | 4.134亿 | 9.587亿 | 91.11亿 | 99.36亿 |
应付债券 | 30.00亿 | 85.53亿 | 210.5亿 | 87.47亿 | 30.24亿 |
长期应付款 | 9.275亿 | 9.743亿 | 40.18亿 | 8259万 | 8929万 |
长期应付职工薪酬 | 11.25亿 | 7.810亿 | 3.633亿 | 3.283亿 | 1.621亿 |
专项应付款 | — | 2.619亿 | 2.619亿 | 2.929亿 | 2.879亿 |
预计负债 | — | 199.0万 | 419.6万 | — | — |
递延收益 | 10.89亿 | 11.17亿 | 11.57亿 | 10.93亿 | 12.69亿 |
递延所得税负债 | 8.408亿 | 7.148亿 | 6.934亿 | 4.547亿 | 4.231亿 |
其他非流动负债 | — | — | 31.57万 | 713.5万 | 190.2万 |
非流动负债合计 | 125.9亿 | 125.6亿 | 285.1亿 | 201.2亿 | 151.9亿 |
负债合计 | 1459亿 | 1758亿 | 1988亿 | 1120亿 | 1044亿 |
附录二 利润表
宝钢公司2014年-2018年利润表
利润表 | 2018年 | 2017年 | 2016年 | 2015年 | 2014年 |
营业总收入 | 3052亿 | 2895亿 | 2464亿 | 1641亿 | 1878亿 |
营业收入 | 3048亿 | 2891亿 | 2462亿 | 1638亿 | 1874亿 |
利息收入 | 4.108亿 | 3.927亿 | 2.391亿 | 3.216亿 | 3.716亿 |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 | 1458万 | 1215万 | 1256万 | 601.9万 | 380.4万 |
营业总成本 | 2819亿 | 2680亿 | 2357亿 | 1634亿 | 1806亿 |
营业成本 | 2591亿 | 2484亿 | 2182亿 | 1493亿 | 1689亿 |
利息支出 | 1.696亿 | 1.748亿 | 1.955亿 | 2.662亿 | 2.568亿 |
手续费及佣金支出 | 388.2万 | 404.4万 | 226.0万 | 107.3万 | 62.21万 |
研发费用 | 70.31亿 | 42.07亿 | — | — | — |
营业税金及附加 | 16.23亿 | 18.80亿 | 6.537亿 | 4.662亿 | 4.705亿 |
销售费用 | 34.93亿 | 33.66亿 | 29.28亿 | 21.53亿 | 22.00亿 |
管理费用 | 59.27亿 | 54.25亿 | 91.55亿 | 72.87亿 | 77.28亿 |
财务费用 | 43.66亿 | 33.70亿 | 39.77亿 | 23.93亿 | 4.877亿 |
资产减值损失 | 2.314亿 | 11.25亿 | 5.568亿 | 15.78亿 | 4.751亿 |
其他经营收益 | |||||
加: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 1.897亿 | -1.841亿 | 1.028亿 | 565.8万 | 2335万 |
投资收益 | 41.23亿 | 30.42亿 | 10.75亿 | 10.38亿 | 3.789亿 |
其中: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 | 13.59亿 | 6.726亿 | 316.2万 | 7802万 | 1.549亿 |
营业利润 | 281.8亿 | 249.2亿 | 119.2亿 | 17.59亿 | 76.41亿 |
加:营业外收入 | 3.116亿 | 2.745亿 | 5.081亿 | 6.682亿 | 11.81亿 |
其中: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 | — | 1.766亿 | 6062万 | 9459万 | 4.687亿 |
减:营业外支出 | 6.788亿 | 11.64亿 | 5.381亿 | 6.645亿 | 5.436亿 |
其中:非流动资产处置净损失 | — | 10.23亿 | 4.741亿 | 6.387亿 | 4.227亿 |
利润总额 | 278.2亿 | 240.4亿 | 118.9亿 | 17.63亿 | 82.78亿 |
减:所得税费用 | 45.38亿 | 36.32亿 | 25.50亿 | 11.17亿 | 21.87亿 |
净利润 | 232.8亿 | 204.0亿 | 93.39亿 | 6.456亿 | 60.91亿 |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打字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25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