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助学贷款经济行为过程中,大学生存在诸多的风险,例如大学生毕业后的还贷能力风险;因诚信意识不强产生的信用风险;因对国家政策不了解产生的政策风险;因风险分担机制没有发挥足够的有效性造成的风险;因对未来职业发展不确定性存在的教育投资风险。因此,需要完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及其法律体系,在高校内加强诚信教育机制的建立与实施,丰富资助体系的多元化发展,多策并用做到控制与防范大学生助学贷款风险。
关键词:大学生助学贷款;风险控制;风险防范
引言
大学生助学贷款是xx、xxx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用金融手段完善我国普通高校资助政策体系,加大对普通高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力度所采取的一项重大措施。就国家现在的发展形势来看是较为重视教育的发展,在发展教育工作中党和国家特别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国家助学贷款自1999年开始实施到2019年底,在此21年间,国家开发银行助学贷款人数及贷款额度呈上升趋势,2019年新增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数为426.9万人,国家助学贷款发放高达309.8亿元,较上年分别增长6.14%、7.79%,创历史新高。助学贷款对于大学生来说作为一种经济行为,也使得没有稳定收入来源的大学生必然面临许多风险。因而,社会各方面的有效措施显得尤为重要,这样有益于引导大学生认识风险和了解风险的目的,从而达到防范风险与控制风险的宗旨。
1 大学生助学贷款的概述
1.1 大学生助学贷款的内涵
国家助学贷款是由XX主导、XX贴息、财政和高校共同给予银行一定风险补偿金,银行、教育行政部门与高校共同操作的专门帮助高校贫困家庭学生的银行贷款。该项政策表明,学生在借贷时不需要办理借贷担保或者抵押,但借贷合同要求需承诺按期还款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由于借贷学生家庭经济困难,不足以支持学杂费及在校的各项费用,这时学生可通过学校向银行申请助学贷款完成学业,并在学生毕业后分期偿还所有借贷款。若在毕业后学生不能及时工作或因各种因素影响不能够偿还助学贷款,便可在毕业后三年内只支付利息不偿还本金。但在之后还需按时还完贷款。国家助学贷款是助学贷款的贷款形式之一,还包括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高校利用国家财政资金对学生办理的无息借款;一般性商业助学贷款。此中,资助力度最大的是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助学贷款也是助学贷款的主要内容。
1.2 大学生助学贷款的目的
xx、xxx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顺利入学,上得起大学、接受职业教育,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是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优化教育结构,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的有效手段;是切实履行公共财政职能,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必然要求。2018年教育部指出建立多元混合自主体系,发挥社会各界的力量,为教育事业做出贡献,这样的资助体系让我国基本实现了一个伟大的基础性目标,我国资助体系的基础目标是不再让任何一个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2019年我国教育部司指出,要完善资助体系,提高资助工作的质量,要扩大国家助学金在各高校的覆盖面,并提高补助资金额度。以上均表明我国助学贷款政策的不断完善发展。因此,我国高等学校贫困大学生的助学贷款政策体系已基本完成,在我国高校资助体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2 大学生助学贷款还贷现状
2.1 大学生助学贷款情况
近五年来,在我国相关XX部门及各金融机构的努力和支持下,我国大学生助学贷款的情况在不断的改善,贷款的贷款额及贷款人数在不断持续上升。根据表1数据显示,2014年的贷款人数和贷款额分别为277.81万人、166.99亿元。2015年和2016年依然呈上升趋势,各年的贷款人数为332.57万人、378.21万人,贷款额分别为219.86亿元263.21亿。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更让人值得关注的是,2018年再创新高,贷款学生人数提高到了446.94万人,共发放国家助学贷款325.54亿元,占高校资助资金总额的28.30%,让人更是欣慰的是,比2017年增加41.34亿元。此外,2014-2018年国家财政(包括中央XX和地方XX)为国家助学贷款贴息额共计142.81亿元。
表1 2014-2018年国家助学贷款发展情况统计计量单位:亿元
年份 | 贷款额(亿元) | 贷款人数(万人) | 财政贴息额(亿元) | |||
2014 | 166.99 | 277.81 | 28.76 | |||
2015 | 219.86 | 332.57 | 26.09 | |||
2016 | 263.21 | 378.21 | 26.45 | |||
2017 | 284.20 | 409.16 | 29.31 | |||
2018 | 325.54 | 446.94 | 32.20 | |||
总计 | 1259.80 | 1844.69 | 142.81 |
数据来源:依据2014-2018年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数据整理
2.2 国家助学贷款还款现状
虽然我国国家助学贷款规模的发展速度一直呈上升趋势,贷款额和贷款人数在逐年增长。但是,在国家助学贷款还款的过程中仍出现还款率低的问题。国家助学贷款帮助许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圆了大学梦,使学生们有更好的发展平台开,近几年来我国的资助力度有所加大,帮助了许多家庭困难的学生接受高等教育,但仍存在一些不好的现象。有学生为了拿到国家助学款资助金而谎报家庭收入,弄虚作假表现出家庭贫困等现象,而他们这样的行为剥夺了真正家庭贫困学生的学费减免、困难补助的机会,该类学生可能会因为错过了这个机会而上不了大学。这些骗贷的行为,也致使后来的贫困大学生之路更加艰难。随着还贷高峰期的到来,大学生拖欠贷款、迟迟不还的情况频频曝光。一些毕业生因为就业难、工资低等多重原因无力还贷,也存在恶意欠款现象,部分学生诚信的缺失随之凸显出来。以江西萍乡农商行为例,2019年8月18日,江西萍乡农商银行发布了一则催收助学贷款的通知,其中公布了141名大学毕业生的姓名、住址等信息,拖欠金额最低为3.47元,最多为11890.96元。一部分学生在收到催收通知后还了钱,但仍有学生恶意拖欠贷款,还款时间拖长则成为一部分无法收回的坏账。该类现象在各地区经常发生,这就说明了我国助学贷款的还贷现状并不明朗。还款率偏低会给XX及社会造成更大的资金压力;若还款率升高或还款率为100%则会减少XX的压力。国家的发展和金融行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运作,应提高资金的利用率,降低违约率的发生。
3 大学生助学贷款存在的风险分析
由于大学生在借贷助学经济行为中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例如大学生自身未来就业前景期望值与助学贷款结果相背离,或者信用损失及不了解助学贷款政策等可能,将会导致大学生面临各种风险,例如接受教育的投资风险和还贷能力风险,不能按时还本付息造成的信用风险、政策制度风险、法律风险等。
3.1 法律风险
每个国家都是以法律条文的形式来制约社会秩序的发展和明确XX各项任务的内容和职责,想要提高工作的有效性和国家的权威性,就必须把国家助学贷款的工作上升至法律层面,提升到该层面有利于提高助学贷款问题的解决。就目前来看,虽然国家已经对助学贷款制定了贷款核销和风险补偿政策等优惠政策,但是在最后银行进行核销的时候还是自己的利润,而对于国家助学贷款的坏账,尽管国家已经出台了相关的免责条款,但这仍会对银行方面产生一些不好的影响,更加严重影响商业银行的经营利润。
若大学生进行助学贷款从而给自己带来了信用损失风险甚至经济损失的风险,在贷款期间若大学生违反或者达不到合同的要求而发生了经济纠纷,这些都是大学生要面临的法律风险。国家助学贷款是一个关系社会多方面的重要关注点,需要XX,学校,银行和学生个人及担保人的共同努力。目前我国大学生违约现象仍存在,需要社会各方的努力,建立健全失信惩罚机制,保证我国助学贷款政策健康发展,实行“法律约束”切实提高法律约束力,做到有法可依,推到助学贷款政策的有效发展和做好大学生助学贷款业务风险控制的有效防范。
3.2 信用风险
信用贷款为助学贷款的特点,在助学贷款的过程中表现为无担保和无抵押,学生在校期间的学杂费和住宿费,均由国家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向符合条件的家庭发放。虽助学贷款制度在不断改善,大学生还款状态也在有所改善,但仍有大学生归还贷款的情况不容乐观。追究其原因,除了还款能力不足外,学生还款意识不强,存在恶意逾期现象。
在涉及助学贷款的商业银行中,银行会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助学贷款的发放,商业银行一般是以盈利性、流动性、安全性作为经营目的来运转,助学贷款的发放要求必须按照银行资金运作的规律去实施,因此将会给银行带来经营风险,因为助学贷款涉及面较广、学生贷款相对于普通贷款的数额较小、并且工作量较大等特点,这样会使在助学贷款工作过程中的交易成本、管理成本和机会成本上升,并且会影响追偿成本和违约成本。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要求是诚实守信,市场经济行为的规范化也同样要求做到诚实守信,西方发达国家极其重视信用交流,他们认为,人民可以没钱,但绝对不可以丢失信用。目前,随着相关金融行业开展信用业务,人民也逐渐理解和接受信用、诚实等观念。在现在社会的发展中,个人征信系统已成为非常重要的基本信息,大学生助学贷款的信用必然也包括在内。而在未来的发展中还会逐步地完善,随着社会发展的需求发展。因此,大学生在助学贷款过程若有不良行为影响到个人信用,则会形成一项信用风险,将对学生在今后的个人发展中产生不好的后果。
3.3 教育投资风险
贫寒家庭的孩子想实现自我价值可选择接受助学贷款投资高等教育,大学生可通过知识充实自我,利用知识的力量来改变未来的生活。这种行为则是一种投资行为,在更好的学习环境中增长知识积累人脉,其最终目标是以个人收入的形式表现出来。从经济学角度来看,投资中的收益和风险成正比例关系,投资的收益和风险如影随形,谁也离不开谁,收益以风险为代价,风险用收益来补偿。正所谓“高风险,高收益;低风险,低收益”。而在教育中一部分投资是不能得到收益的,过高的教育不一定产生相应高的收益。投资就是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下注,高收益低风险的投资越来越受人关注,从而使更多的投资者介入其中风险增加。按照经济学的规律大学生助学贷款避免不了面临着许多风险,随着社会制度的完善,国家对教育的重视,更多的学生能享受接受教育的过程。
3.4 还贷能力风险
据现状分析,借助助学贷款完成学业的大学生普遍还贷能力并不强,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3.4.1 学习能力风险
接受助学贷款的大学生在校期间若遇退学处理,按照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相关规定,官方可有权终止贷款协议并在终止后大学生必须偿还之前获得的资助款项。所以,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能力极为重要,也是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学习的一个重要的过程。若在校期间学生的学习思想为被动的,老师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不利于学业的顺利完成。有的学生以为花着当下没有负担的钱就可以浑浑噩噩地生活,对学习也毫不关心,没有做到知识的有效积累,在毕业实习时面对一些实践工作时无从下手,最终会被企业或者单位所淘汰。大学生学习能力的强弱直接决定着大学生的成绩甚至就业,大学生接受助学贷款后对自我的学习管理是否有信心,让自己成为一个专业的人才。大学生学习能力强则毕业后的还贷能力风险也会降低,反之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差及思想觉悟弱的话,那毕业后的还贷能力确实是个严重的问题。
3.4.2 工作能力风险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企业与单位对大学生的工作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一部分大学生由于消极心态没有较明朗的学习目标,导致学习的专业知识不扎实,学习方式不科学,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工作能力差和就业质量不佳。在现在的社会发展中,能者居上,弱者淘汰,就是这么残酷。学生的工作能力决定着工作性质及工作的起点。所在位置就业起点低,报酬达不到预先的要求,学生不能满足生存需求及没有偿还助学贷款的能力,从而产生还贷风险。
3.5 政策制度风险
政策制度与时俱进,会随着时间、条件的改变而改变,随着社会不同的发展需求,制度也会不断的改变完善,助学贷款政策同样如此。中国有句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xx在我国发展过程中也指出:“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走向反面。”这也就说明了大学生的就业受到制度的约束。就目前来看,大学生助学贷款的政策性风险主要分为两个方面:政策变化风险和贷款逾期风险。学生拖欠助学贷款资金将会导致银行无法收回资金而形成坏账,若银行的这部分助学贷款坏账不及时处理的话就会形成不良的资产,则会影响银行对经济的支持能力等。所以,我国XX的各项针对性政策对银行来说确实存在极大的风险性。
3.5.1 贷款逾期风险
如今,许多学生因为在之前申请助学贷款的过程中,因为个人原因而留下了不良的信用记录,大部分学生都是源于对政策的不了解而造成了逾期不还利息等情况的发生。一些学生只在乎款项是否打入学校作为费用,而忽略了助学贷款政策的一些具体要求,造成逾期还贷。一部分学生毕业后不能及时就业而影响了还贷的进度,国家根据学生的一些特殊情况,为这一部分学生专门设立了宽限期,在该宽限期内,学生不用偿还本金,只需要支付贷款额度的相应利息即可,这样极大的减轻了学生的压力。但是由于一部分学生对政策的不了解,他们会认为宽限期是不用偿还本金也不用支付利息。因此,对出现逾期还款等现象,学生应更多加关注学习国家下发的助学贷款的相关政策文件,做到积极对待助学贷款的各事项。
3.5.2 政策变化风险
政策的出台无疑是为了完善制度,制度需不断的完善与修改,我国的助学贷款制度会更加贴合民意,这里所指的制度是指国家根据宏观经济调控,在该形势下对银行存款利率的调整。然而,我国助学贷款实行的是固定的利率,贷款时限不同利率也不同。若银行贷款利率趋于下调,则大学生不能享受利率下调带来的益处,反而增加了学生还贷的压力;若银行利率趋于上调,就会使贷款学生少支付一部分的利息费用。因而,政策的变化对大学生贷款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就银行而言,各项政策的变化都会严重影响助学贷款收回的工作进程,若学生一直拖欠助学贷款,那银行方面会加大回收资金的成本,使银行在管理成本方面将会增加。在助学贷款实施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手续不可马虎,各项政策的变化都会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本来助学贷款的贷后管理成本已经很高了,政策的变化会加大来资金回收的风险。
4 大学生助学贷款的风险防范措施
4.1 完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及法律体系,从体制上防范和控制风险
国家助学贷款作为国家的一项政策性任务,与金融行业的合作体现出商业化的进程,这样的关系存在一定的矛盾和缺陷的:助学贷款的利率较为单一,并且还款期长;因为经济的发展不平衡,贷款的发放也存在不平衡的状态。这些在实践中暴露出来的缺陷是影响助学贷款政策的实施,增加大学生助学贷款风险。
4.1.1 完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
我国应加强完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根据实际出发,合理调整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实施制度。就目前看来,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就是我国的基本国情,虽然人民都过上了幸福的日子,但仍有一些优秀的学生因为家庭困难而上不了心仪的大学,使他们荒废了学业,一部分学生成为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因此,我国应完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帮助该类家庭走出困境。首先,应加长还贷的期限,减轻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及还贷负担,降低违约率的发生。这样学生才有精力去专心工作赚钱还贷,而不是毕业后面临巨额的还贷压力。其次,应结合科技的发展,使还款方式更加的多元化,还款方式的多元化偏便捷化,以往的还贷方式程序较多而且复杂,使大学生将过多的时间浪费在还款方式上,一部分学生嫌麻烦干脆直接作逾期处理,这样不利于还款工作的科学化实施。所以我国XX应积极与各大银行的网上银行进行沟通与合作,开通大学生助学贷款还款的便捷渠道,还可以与微信、支付宝等各类软件进行合作,使大学生的还款工作能顺利进行。最后,可以为大学生提供多种灵活的贷款方案,不管是国家助学贷款、私人资助,还是团体资助等资助形式都有利于资助工作的开展实施。资助方式的多样化能使资助工作更有加利于学生的发展,也有利于稳定社会的秩序。
4.1.2 完善国家助学贷款法律体系
建立健全助学贷款法律法规,法律具有权威性和强制性,在法律法规实施的过程中,我国要更加注重加大法律法规的实施力度,这样才能降低助学贷款的各项潜在风险,我国助学贷款政策任务才能顺利进行。特别是对于大学生逾期不还的情况,更应该建立严格的法律条款来进行约束。建立健全我国助学贷款法律法规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借鉴国外助学贷款法律的经验,结合我国国情进行经验总结,制定出符合我国情况的助学贷款法律法规;要明确借款学生的责任,初入大学的学生已年满18周岁,该学生既有权选择享受该项权力,又有责任和义务去享受权力的过程,因为对我国公民来说,权力与义务是相并行的;明确贷款担保人的连带责任;明确国家政策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国家政策有中央财政发出,要尊重其权威性;明确银行收款权力。对于恶意逾期不还贷的大学生进行相应的惩罚。首先,考虑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国家已经给予毕业生相应的还款宽限期,如果大学生在规定的宽限期后仍不进行还款操作,则视为逾期不还,对于逾期不还二年内的大学生,银行有权进行助学贷款利息上调,学生应无条件接受;若大学生恶意逾期二年以上,银行应进行追踪了解,在必要的时候对恶意欠款的大学生进行起诉,并拉入征信黑名单,保护银行自身的权益,最后,在学生还完助学贷款之后,对有过逾期的大学生进行网上助学贷款法律知识教育学习。因此,完善国家助学贷款法律体系有助于大学生遵守法律法规,让涉及助学贷款的各方去相信法律、信奉法律,增强对法律的信任感、认同感;法律是对他们来说既是保护也是责任,这样有利于提高助学贷款政策的实施,让助学贷款学生了解到国家政策的益处,也要让学生遵守法律、服从法律、维护法律。
4.2 改善有效的诚信教育机制,从根源上防范和控制风险
大学生违约率偏高是影响我国助学贷款的最大问题,很多贷款不能按时收回,学生违约的原因有很多,但最主要的是缺乏完善的个人信用体系,改善诚信教育机制是解决我国助学贷款违约率偏高的有效方法。让大学生了解贷款的各种风险,达到降低风险率的目的。
4.2.1 发挥高校的主导作用
大学生三观养成与学校的教育有关,高校是大学生生活和交流的场所。所以学校应当发挥对大学生的主导作用,提高学生的诚信意识让学生学会防范和控制风险。每个人的行为和思想并不能一致,科学的风险意识和防范措施也不能自发产生。因此,建立有效的诚信教育机制显得尤为重要,助学贷款有益于大学生本身,得让学生在助学贷款过程中认识风险、了解风险、防范和控制风险。调查表明,能从课堂中学到有用的防范风险的知识在高校仅有10%的大学生,这就说明了一个问题,大学生的风险防范意识较为匮乏,在日常教育工作中风险教育较为缺乏。
加强大学生风险意识教育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首先,学校应把诚信教育贯穿在日常教学中,加强学校思想教育课程的设置,从根源入手,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培训良好的道德风气,加强大学生树立科学积极的风险意识。诚信就像张白纸,一旦沾上了污点,就再也不干净了。当代大学生需担负起发扬民族精神的艰巨使命,做到把诚信作为立身处世的根本准则和人生道德的基本要求。因此,对于当代大学生必不可少的是加强道德修养,养成诚信的好品质。其次,在高校成立大学生防范指导办公室,让有疑问的大学生有处询问并且学习,该指导办公室能更加有效指导学生防范和控制各种情况下遇到的风险。教师应以身作则,发挥了教育工作者的人格魅力,感染在校大学生,为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最后,学校应加强诚信氛围的营造,学校更要提倡诚信的理念,以学校优质的教育环境影响学生的发展,坚决杜绝失信行为的发生,利用学校制度的威信,发挥教师及学校领导的表率作用,做好诚信的标杆。
4.2.2 积极开展风险防范实践活动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把实践活动和诚信理论结合起来,才能让学生真正领悟到诚信的重要性。诚信教育最有效的途径是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开展风险防范实践活动,大力宣传防范和控制风险的意识;让大学生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快速养成防范意识,实践活动生动有趣,更能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使大学生能掌握风险防范的各种措施方式。所以,学校开展的实践活动尤为重要。班内可通过举行以诚信为主题的主题班会,鼓励积极发言进行交流,会后让学生写下自己的感想,加深大学生的思想觉悟;也可举办内容丰富的室外活动,让学生都参与其中,真实的感受以下主题活动的意义;学校可组织大型演讲活动,让曾经失信的毕业生进行经验分享,使诚信意识更加贴近生活化。各种各样的活动都能使学生了解诚信、遵守诚信、发扬诚信等作用,开展风险防范活动能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修养,把诚信意识转化为内需。
4.2.3 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
在大一新生入学报道时,学校应及时建立大学生个人信用档案,这有利于学生思想意识的形成。在拿到入学通知书的第一天,通知书中应有基本信息调查表,该调查表基于学生个人诚信档案的建立。包括学生的基本情况、信用说明、个人诚信承诺书等。把学生的基本信息记录在诚信档案中,有利于增强学生诚信意识,在未来的大学生活中能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学校特别要进行每学年一次的诚信评选活动,对记录良好的同学进行鼓励表扬,并给予学习用具作为奖励,对班级的学生作为正面的引导;对信用记录差的同学进行批评教育,并给予一定的惩罚,比如取消信用记录较差同学的奖助学金的评选、优秀干部的评选等,这样才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诚信意识、使学生更加重视诚信的重要性,也有利于学生培养良好的诚信习惯。并且,在学校开展的各种奖学金及优秀学生评选的过程中,应把诚信档案作为选拔的第一道关卡,只有树立良好的道德意识才能成为国家需要的人才。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极为重要,这样能潜移默化的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树立正确的诚信观。
4.3 完善多元化资助体系与风险分担机制,从主体上分散风险
4.3.1 完善多元化资助体系
为了帮助大学生能够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顺利毕业完成学业,并且加快完善学校学生资助工作多元化进程,我国教育部政策表明极力支持多种资助并行。如今,我国各大高等院校的资助多种多样,学校的资助呈现多元化的趋势,绝大部分院校的资助体系包括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学院奖学金、勤工助学金、社会资助、各种临时补助等多种资助,我们都知道,为了分散风险我们不会选择把鸡蛋都放进同一个篮子里,为了避免这种全盘皆输的局面,分散大学生助学贷款的风险性,国家资助体系选择了多元化的趋势发展,这样就可以最大程度上减少损失。但是,由于社会资源分配不均的情况,我国资助资源仅限集中于少数人,很难发挥资助体系的最大效用。因此,在该项政策实施的过程中,应加强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中心,各种资助依托的形式进行科学合理的学生资助体系。由于客观因素的存在,各地区各高校的费用水平不一致,导致学生仍存在担忧的心理,因而应合理调整助学贷款额度标准,应根据个体差异进行额度高低调整,让学生再无后顾之忧。倡导各界人士及各行业发挥最大的力量,增加资助体系的多元化,这样做助力于缓和国家XX的压力,能把该项政策的风险分散到最大值。
4.3.2 完善助学贷款风险分担机制
在国家助学贷款这项经济活动中,一般涉及到的各项因素一共有五个方面,其中包括有XX、高校、银行、学生及担保人,这五方在资助体系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收益风险论中的风险分担原则为:“谁受益,谁分担。”当然,组成资助体系的这五个因素都担负着不同的风险义务。首先,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使我国高精尖人才缺乏,XX从中获得优秀的人力资源,促进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同时考虑到高等教育的社会公共性,XX理应成为助学贷款风险分担的主体。其次,对于高校来说,助学政策的施行有助于高校扩大招生规模,并且有利于高校培育更多优秀的人才,减轻社会的人才紧缺压力;并且高校学生学费拖欠前的现象也会随之减少所以,高校有义务督促学生还贷行为。再次,对于银行来说,也应成为国家助学贷款的风险主要承担者。对于银行的基本业务来说,每一笔贷款都是具有风险性的,而国家助学贷款是银行业务范围内之一,也是国家资助体系的手段之一。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的素质和信用水平不断的提升,我国的助学贷款发展的越来越好,这样有利于学校和银行的友好合作;银行从助学贷款中可获得利润,宣传了正面的银行形象,有利于开发银行潜在的客户。放长远目光看来,对银行利大于弊。从次,国家助学贷款直接受益者为学生本人,申请的助学贷款和各项有利的助学政策有助于学生完成学业,其中的利息是非常低的,不仅减轻了家庭的经济压力和心理压力,而且使他们有机会获得更高的个人成就。这就表明学生在助学贷款中是最大的受益者。直接受益者应当负有直接责任,学生在助学贷款合同中和未来的负贷生活中负有直接的责任。最后,学生的担保人是助学贷款经济活动中间接的受益者,担保人一般为学校的父母。我国宪法规定父母有义务抚养子女上学,因此,学生的担保人需承担高等教育风险,若当大学生恶意或因各种因素不履行还款义务时,则担保人在其中将会承担连带法律责任。总而言之,当学生决定接受助学贷款时就会面临着高等教育的各项风险,在该政策实施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建立有效的诚信教育机制,更要完善多元化资助体制与风险分担机制,多策并用做到防范和控制大学生助学贷款风险。
5 结论
大学生助学贷款是一项伟大而复杂的社会公益性经济活动,国家助学贷款最大的目标是让家庭困难的学生拥有上学的机会。因此,社会各方都应认真做好XX落实的各项相关任务,做好大学生资助工作的开展,有利于展示党和国家XX一切为人民服务的良好形象,这也体现出国家党和XX对我国大学生和学生家长的重视和关心;同时也是我国在发展过程中提倡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体现出我国XX促进教育公平、教育公正的基本要求;最后,该政策有益于我国高等教育走上正轨并且做到健康可持续发展,且有益于稳定社会秩序的稳定和人才市场的需求。在今后的教育事业及市场经济发展中,资助政策体系将会面临不同的挑战,确保符合社会发展的潮流;该项事业没有终点,助学贷款需进一步的完善,使助学贷款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人性化,最终实现资助政策体系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满琪芳.高校大学生助学贷款风险因素分析[J/OL].现代交际,2020(01)[2019-11-27].
[2] 郭娜,魏嵩宸.高校助学贷款风险因素分析及风险防范措施[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9(05):7-8.
[3] 杨婷婷.高校助学贷款与信用档案建设[J].现代营销(信息版),2019(05):150.
[4] 韩英.高校助学贷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9(25):88-89.
[5] 于基伯. 大学生的国家助学贷款过度需求及其违约风险防范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9.
[6] 李浩然,胡琳琳.我国大学生助学贷款机制优化研究[J].河北金融,2018(12):24-27.
[7] 郑远芹.高校国家助学贷款业务风险管理策略[J].河南教育(高教),2018(07):52-55.
[8] 王青阳. 论我国大学生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完善[D].内蒙古大学,2018.
[9] 祁彩静.我国高校助学贷款的制度困境及国外经验启示[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11):9-10.
[10] 薛鹏.大学生助学贷款制度现状与对策分析[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28(11):24-25.
[11] 全国林.大学生助学贷款风险的防范与控制[J].教育与职业,2011(33):41-43.
[12] 朱慧新,唐果.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执行梗阻探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1(24):3-5.
[13] 乔娇,汪洋,王洪亮.国家助学贷款执行难的政策制度方面的原因剖析[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1(11):89-90.
[14] 罗娜.高校大学生助学贷款的风险防范与管理[J].知识经济,2009(03):75+72.
[15] 桂富强,龚萍萍.银行、高校、学生间的国家助学贷款博弈分析[J].财经科学,2008(04):77-84.
[16] 李文长,刘亚荣.国家助学贷款的现状及政策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5(05):36-41.
[17]Shinpei Sano. The effect of student loans on college enrollment: Evidence from municipality panel data in Japan[J]. Japan & The World Economy,2019,52.
[18]Robert Kelchen. An empirical examination of the Bennett hypothesis in law school prices[J]. 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view,2019,73.
[19]Gray Kelsey,Kaji Amy H,Wolfe Mary,Calhoun Kristine,Amersi Farin,Donahue Timothy,Smith Brian R,Salcedo Edgardo S,Murayama Kenric,de Virgilio Christian. Influence of Student Loan Debt on General Surgery Resident Career and Lifestyle Decision-Making.[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Surgeons,2019.
致谢:
五年寒窗,所收获的不仅仅是愈加丰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在阅读、实践中所培养的思维方式、表达方式和广阔的视野。很庆幸这五年来我遇到如此多的良师益友,无论在学习上、生活上、还是思想上,都给予我无私的帮忙和热心的照顾,让我在一个充满温馨的环境中度过五年的大学时光。
感激老师的悉心指导,在研究过程中多次询问我研究的进程,并为我指点迷津,帮助我开拓思路;也特别感谢财务会计学院的各位老师严谨教学、踏踏实实的精神。“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是我少年时喜欢的诗句。就用这句话作为这篇论文的一个结尾,也是一段生活的结束。期望自我能够继续少年时的梦想,永不放弃。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310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