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重庆江北国际机场是西南地区重要的机场,是国家大型枢纽机场,处于“一带一路”的交汇点。在“一带一路”的战略下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同时也为重庆江北国际机场的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通过分析重庆江北国际机场的条件,为其在“一带一路”战略下的发展提供策略,提升重庆江北机场发展动力,促进重庆江北机场在当前时代背景下,获得更大的发展市场,增强盈利性。本文主要研究方法采用五力分析法和SWOT分析法,以此掌握江北机场市场情况以及发展优劣势,利于策略的提出。针对江北机场目前存在的不足,主要提出以下发展策略:加大基础设施扩建、提高航空运输服务能力、鼓励机场“走出去”、配合XX做好各项具体工作等等,为重庆江北国际机场未来发展提供助力。
关键词:“一带一路”;江北国际机场;发展策略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随着XX的主观调控,增强了我国航空运营业的市场化进程,较多的民营地方性航空开始崛起,航空运输行业的竞争压力逐渐加剧。我国西部地区存在较多大型航空机场,其中昆明机场在运用新的运营方式后,提升了业务量和盈利能力,西安机场因为地理位置优势,并重视发展中转业务,提升了西安机场的市场竞争力。重庆江北机场在机场规模上与西安机场和昆明机场存在一定的差距,但由于其地理位置以及随着旅游行业大力发展,重庆江北机场旅客量逐年攀升。重庆江北机场在发展过程当中不断拓展国内外航线,其航线覆盖率提升了重庆江北机场的市场竞争能力,促进了重庆江北机场的发展潜力。但重庆江北机场在快速发展过程当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中转旅客较少、非航运业务严重下滑等等,这些问题制约了重庆江北机场发展,并且在发展过程当中,西部地区其他大型航空以及高铁网络线逐渐覆盖,将会将旅客进行分流,影响重庆江北机场的发展。基于此,重庆江北机场在今后发展过程当中,需要以自身实际情况为导向,明确自身发展定位,并集中分析市场环境,从而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策略,降低由于定位原因导致重庆江北机场业务量下滑的情况,并以此增强重庆江北机场的市场竞争力。
1.1.2 研究意义
随着我国产业的不断升级,日益成为全球经济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人民收入的不断提高,消费需求的不断增长,人们对于航空运输的依赖性加强,均会在出行时,使用航空进行运输,并且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影响国内各省市的经济,因此研究重庆江北机场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发展情况,对于提升重庆江北机场的市场竞争力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
Brage(1996)通过研究马尔默机场,对乘客选择乘机出行而非其他交通方式出行的原因进行了研究,通过该研究为支线机场发展提供指导性思路;Ventola(2010)研究了博洛尼亚机场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对其采取的发展战略和竞争策略进行了总结,其采取的多种交通方式协同发展、产业结构整合等措施,对其他支线机场的发展有着指导意义;Moelle(2010)探索了各种因素对支线机场发展速度的影响,发现货邮吞吐在其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1.2.2国内研究现状
张家(2014)梳理了战略的历史,战略在早期属于军事用语范畴,将战略管理与企业相融合是巴纳德学者,从而初步形成企业战略管理。张旭(2016)在巴纳德学者的企业战略管理基础上,将战略细分社会、物质以及人等结构,并研究以上三个维度的在战略管理当中的影响因素,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得出制约企业发展的决策因素,并对决策具体效果展开论述。孟素(2014)提出企业发展策略是企业长期发展的指导性思维,在具体研究过程当中,运用SWOT分析法展开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提出防御性、增长性、扭转型等策略。徐昭敏(2017)研究到增长型战略又可以分为横向一体化战略、纵向一体化战略和多样化战略。李尔(2017)指出企业公司层战略需要详细调研和前瞻性思考,如果对SWOT矩阵进行了错误的分析,可能导致战略错误,进而严重影响企业的整体发展,并列举了三株口服液、秦池酒业等企业的兴衰史作为反面案例进行分析。付洁磊(2016)从理论上阐明了民航机场管理战略优化的一般步骤,通过对机场的市场环境以及战略的落实和实施过程展开分析,在市场环境分析过程当中,主要运用波特五力分析法、加入企业内部资源分析。刘晓华(2018)提到战略选择以SWOT分析为重心,在增长型战略、扭转型战略、多元化经营战略、防御型战略中做出选择,以此为基础指导更细化的竞争战略,战略实施可以从资产管理的市场规模扩张、日常运营管理、高级金融人才储备等各个维度展开。
综述小结:国内外针对机场发展策略研究较少,但对于企业发展策略研究较多,通过对国内外学者研究文献进行归纳总结发现,当前学者针对企业发展策略,在研究方法当中,较多采用五力分析法或SWOT分析法,以此更全面的了解当前企业发展现状和优缺点,并且外国学者提出,机场的发展,不能仅限于客运,还需要拓展货运,以此增强机场的盈利性。通过对学者研究文献的归纳总结,提升研究的理论基础,对于构建研究框架具有较大的帮助。
1.3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文献资料法是指本文通过搜集和阅读文献掌握了相关的机场发展和战略管理理论知识,在研究现状中对目前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以现有研究成果为基础奠定了论文的写作框架,为下文进行案例分析打下理论基础。
(2)案例分析法
案例分析法是指本文以重庆江北机场为研究对象,以江北机场的实际情况为基础进行波特五力分析法、SWOT分析,体现出理论分析工具与具体企业结合的特点,丰富了民用机场的发展策略研究。
2 重庆江北机场的发展
2.1 重庆江北机场的发展历程
重庆江北机场,前生是白市驿机场,白市驿机场在发展初期属于直邮货运机场,在基础设施方面,跑道长2200米,候车厅有892平米,以及一系列的员工配套设施。白市驿机场在1982年进行升级改造,修建新的候机楼,总建筑面积达到3100平方米,其中包括候机厅4个、迎宾厅一个,行李提取厅一个。
重庆江北机场在2000年10月份在扩建工作完成,增设平行滑行到一条,长度2800米,并将基础配套设施进行再拓展。重庆江北机场在2004年12月份,将扩建的二期工程投入使用,其中t2b候车楼面积达到7万平方米,机坪达到17万平方米,停车场达到3.7万平方米,完成配套工程19个。重庆江北机场在2010年12月份,将扩建了三期工程投入使用,新建第二跑道3600米,Tra航站楼占地8.5万平方米,停车坪34万平方米,货运库房2万平方米,并将配套设施进行再升级。
重庆江北机场在2017年8月份,将扩建的t3a航站楼投入使用,内含第三跑道长度3800米、航站楼53万平方米、换乘枢纽35万平方米、停机坪90万平方米、货运站10万平方米、货运代理库房4万平方米、辅助生产配套设施30万平方米,并将配套设施进一步健全。
2.2重庆江北机场发展现状
重庆江北机场发展多年,已取得一定的发展成效,以下是重庆江北机场客运航站楼部分设计参数:
表1 重庆江北机场客运航站楼部分设计参数
航站楼 | 类型 | 设计容量(万人次) | 总建筑面积(平方米) |
T1 | 国际及港澳台 | 100 | 18000 |
T2B | 国内 | 700 | 84000 |
T2A | 国内 | 3000 | 86000 |
T3A | — | 4500 | 530000 |
重庆江北机场属于国内大型国际机场,在发展过程当中,无论是客运市场还是货运市场,均保持较高的增长率,重庆江北机场在2018年旅客吞吐量为4159.5万人次,2018年货运吞吐量为38.2万吨,其中旅客吞吐量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7.4%,货运吞吐量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4.3%,在增长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后发现,货运增长率低于客运增长率,主要原因在于目前重庆江北机场重点发展客运市场,而货运市场在基础设施 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发展不足。
表2 重庆江北机场2013-2018年客货吞吐量数据
年份 | 旅客吞吐量(万人次) | 年增长率 | 货邮吞吐量(万吨) | 年增长率 |
2013 | 2527.20 | 14.58 | 28.01 | 4.28 |
2014 | 2926.44 | 15.8 | 30.23 | 7.92 |
2015 | 3240.22 | 10.72 | 31.88 | 5.44 |
2016 | 3588.88 | 10.76 | 36.11 | 13.27 |
2017 | 3871.52 | 7.9 | 36.62 | 1.4 |
2018 | 4159.50 | 7.4 | 38.2 | 4.3 |
通过上表可知,重庆江北机场在旅游吞吐量当中,一直保持增长趋势,并且呈现增长率放缓的趋势,这主要原因在于重庆江北机场受限于地理环境,旅客市场逐渐饱和,导致增长率放缓,其中货邮吞吐量当中增长率相对不稳定,这说明重庆江北机场在货邮市场优势不明显。
2.3重庆江北发展存在的问题
2.3.1基础设施不健全
当前重庆江北机场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出具规模,但江北国际机场机场基地航空不足,其自身建立的基地航空大多属于地方化的航空,缺乏大份额的航空引导,导致江北国际机场中转服务相对不足,影响江北机场长远发展。航空基地的建设属于发展基础,当前江北国际机场在航空建设无法满足当前市场需求,并且随着“一带一路”的深化,基础设施缺陷会得到进一步扩大,因此重庆江北国际机场需要对现有基础设施进行统筹规划,增强基础设施在市场当中的适配性,提升重庆江北机场综合竞争力。
2.3.2航空运输能力薄弱
航空运输能力是机场发展的基础,在航空运输过程当中,除了受到设备的影响之外,还受到航空权力的限制,江北机场属于地方性机场,导致江北机场在发展的过程当中,缺乏一定的市场联动性。航线数量较少,航权利用率从较低,导致重庆江北机场在发展过程当中存在限制,不利于江北国际机场的长远发展。江北国际机场需要拓展航线,促进更多停靠点,让江北机场发展成航运中转站,促进重庆江北机场的影响力。
2.3.3缺乏发展人才
人才是发展的重点,企业的发展,归根结底就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重庆江北机场面临一带一路战略发展关键词,缺乏对应的人才,造成这种原因主要因为以下两点:首先国内地方性航空增多,国内航空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增长,衍生人才引进难。其次,江北国际机场在发展过程当中,注重人才的培养,但人才培养无法满足当前一带一路战略人才需求,导致缺乏相应的发展竞争力,影响重庆江北机场“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效果。
2.3.4政策把握不准确
航空产业发展容易受到政策的影响,重庆针对本土航空发展,均颁布相应的政策,促进重庆本土机场快速发展,积极与“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对接。但重庆江北机场在发展过程当中,对政策把握不准确,与XX部门沟通效应不足,导致重庆江北机场与XX签订协议受限,这不仅影响重庆江北机场的发展动力,还会衍生一系列的发展奉献。当前金融机构均推出“一带一路”发展基金,解决机场在发展过程当中的资金难题,重庆江北机场参与度不足,不能很好的利用政策补贴资金,并且重庆江北机场在发展过程当中与政策的联动性较差,并没有积极参与到XX组织的活动当中,导致发展机会流失,影响江北机场的长远发展。
2.4本章小结
重庆江北机场在发展过程当中,针对客运市场而言,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随着旅客市场的拓展,目前航站楼存在4个,总体设计容量数量达到8300万人次,在旅游吞吐量方面虽然增速放缓,但依旧保持高速增长当中,但是随着当地和周边旅客的饱和,重庆江北机场保持高速增长,就需要进一步提升重庆江北机场的中转服务能力。而重庆江北机场目前市场发展当中,货邮吞吐量发展不稳定,主要原因在于基础设施的不完善,制约了重庆江北机场的货邮吞吐量的增长情况。
3. 重庆江北机场波特五力分析和SWOT分析
3.1重庆江北机场波特五力分析
3.1.1现有行业竞争者
(1)重庆万州五桥机场
重庆万州五桥机场虽然为通用机场,与重庆江北机场在发展上重心不同,但是随着重庆万州五桥机场的后续发展,开拓更多的航线以及国际航线后,会在一定程度上抢占重庆江北机场的市场份额,虽然目前万州五桥机场在吞吐量仅有65万人次,但两者均属于重庆地域机场,在后续发展过程当中,会将原有的客货运市场进行分流,影响江北机场的发展能力。
(2)广州白云国际机场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在国内属于大型的国际机场,无论是国内的旅客还是国外的旅游均保持较高的增长率,虽然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与重庆江北机场在地域上存在一定的差距,但从国际旅游层面而言,两者属于竞争关系,将两个大型的国际机场进行比较,有利于明确重庆江北机场在发展当中的薄弱点。通过两者比较后发现,在客运市场当中,江北机场存在一定的优势,但在货运市场当中,白云机场拥有更完善的基础设施,在货邮吞吐量方面保持快速增长,远超江北机场,因此重庆江北机场在今后的发展过程当中,需要重点发展货邮市场,增强江北机场的综合竞争力。
3.1.2 潜在竞争者的竞争能力
重庆江北机场在潜在竞争者当中,主要是武隆仙女山机场和重庆江南机场,虽然以上机场在发展规模方面与重庆江北机场有一定的差距,但是武隆仙女山机场和重庆江南机场在发展过程当中,更明确自身的发展战略,充分利用政策和旅游市场的优势,依靠低成本优势,将旅游衍生的旅游资源进行分流,将客源整体市场规模分散,必然会导致江北国际机场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国内游客资源总数下降,影响江北机场的长远发展。
3.1.3 替代者的竞争能力
航空运输的替代者通常是指公路运输、铁路运输和水路运输。就重庆地区运输市场来看,重庆地区水路运输主要为大宗货运,与民航货运形成互补。长途水路客运己被航空运输和铁路运输所取代,水运方式对航空运输方式影响甚微。
直线距离在300公里以内,公路运输相较于民航运输有较强竞争力,300公里以上与民航运输相比竞争力不足。结合重庆江北机场目前航线分布情况来看,考虑到航空公司实际运营成本,重庆江北机场目前较少运营直线距离400公里以内的商业客货航线,公路运输与民航运输正好实现互补。
高铁与机场的发展呈现相互促进作用,同时也是相互竞争关系,旅客在短途选择方面更偏向于高铁,在长途选择方面偏向于飞机出行,因此高铁与机场属于竞争关系,但将旅客市场细分之后,两者又可以形成合作关系,在旅游市场当中可以形成互补,而在货邮市场当中,两者可以更好的合作,需要快运的快运选择空运模式,对于时间没有要求的,可以选择采用铁路运输,从而缓解货运压力。
3.1.4 买方的议价能力
从航空业务来看,机场服务的购买方主要是航空公司、货运代理人和通用航空企业。民航局虽然发布并施行了新的《民用机场收费标准调整方案》,提高了航空业务收费标准。但作为中小型机场,为引进更多的航空公司争开更多航线,机场仍会在收费标准上限范围内,给需求方一定折扣。重庆江北机场在与航空公司和货运代理人进行价格谈判时,常处在下风,航空公司和货运代理人有更强的议价能力。随着重庆江北机场近几年航班量的增量幅度加大,机场停机位、特种设备等资源对通用航空的保障己显得力不从心。而通用航空给机场带来的收入有限,机场在民航局允许的范围内对通用航空的起降费、资源使用费等服务收费价格进行了上浮,以限制通用航空对机场资源的长时间占用。加之重庆地区周边机场保障资源都较为紧张,通用航空企业选择余地较小,议价能力弱。
重庆江北机场在买方总的议价能力方面偏弱,虽然重庆作为旅游城市,当地的旅游市场规模较大,但是在重庆当地小型机场较多,买方可选择范围交广,因此存在一定的议价优势,降低了重庆江北机场的议价能力。
3.1.5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对于机场日常运行保障和扩展建设来说,重庆江北机场的供应商主要是民航设施设备提供商、航空专业服务供应商和民航建设施工提供商。由于机场设施大多属于特种设备,机务维修、航空加油等航空服务专业性较高,民航建设施工也有技术壁垒,需要供应商特定资质。也就意味着供应商的数量有限,机场选择范围狭窄。供应商之间竞争不充分,对机场的议价能力较强。
对于机场旅客服务和非航业务来说,重庆江北机场的供应商主要是餐饮、酒店、休闲、娱乐等服务提供商,市场充分竞争。加之重庆江北机场本身的垄断性,以及旅客吞吐量快速增长,服务提供商的议价能力并不高。
供应商总体的议价能力方面,由于机场供应商属于高技术产业,存在一定的进入门槛,属于半垄断行业,这种市场发展模式,降低了重庆江北机场对于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3.1.6 小结
重庆江北机场提出一种可行策略时首先应该确认并评价这五种力量并通过其策略对这五种作用力施加影响。如果能通过这五种力量来影响机场的竞争优势,那它就能从根本上改善或削弱其吸引力。增强自身的竞争实力与地位,从而保持良好的盈利状态,在竞争中获得主动权。
3.2重庆江北机场SWOT分析
3.2.1优势分析
(1)人口优势
航空运输得益于旅游产业的产业和人口,重庆江北机场依托重庆市常驻人口的福利,拥有较强的发展潜力。重庆市是旅游大省,除了丰富的旅游景点资源之外,其本地特色餐饮也为重庆市输送了大批的旅游,而重庆市身处西北,较多的长途旅游均会抛弃自驾游的方式,转而选择航空运输,这为重庆江北机场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潜在用户群体,助力重庆江北机场大力发展。
(2)服务质量优势
江北机场自通航以来,旅客地面服务满意度和航空公司满意度在我国中小机场中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荣获2017年民用机场服务质量评价优秀机场。为方便旅客出行,近年来机场公司努力创建“干净机场”、“绿色机场”和“文化机场”,实现旅客值机、登机流程的绿色覆盖。增设了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区,对问询柜台、休息座椅、到达走廊进行艺术改造,凸显文化基因。给过往旅客带来更加清新雅致的视觉感受,留下美好深刻的印象。除此之外,机场公司致力于推进“微笑服务”,优化值机和登机流程,提升旅客服务软实力,持续改善旅客的出行体验。在当前机场发展过程当中,旅游较为看重价格和服务质量,重庆江北机场发展规模巨大,成本较高,因此大型机场需要提升自身的服务质量,通过服务质量吸引更多更多旅客的选择,并且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可以在营销侧重点方面进行调整,通过重点突出重庆江北机场的服务质量,促进重庆江北机场未来发展动力。
3.2.2 劣势分析
(1)地理位置劣势
由于重庆位于西南腹地,江北国际机场缺乏与周边城市的连接,高铁、城际铁路等都有待发展。导致重庆在发展跨区和跨境航线当中,存在一定的天然劣势,并且随着国内外航线的布局发展,重庆江北机场的地理劣势进一步明显。重庆江北机场属于国际大型航空机场,在国际上面排名较为前列,但是受限于地理原因,国际旅客总量较少,相较于北上广深国际机场发展而言,在旅客资源方面存在一定的劣势,并且在国际航线发展过程当中,重庆江北机场属于内陆地区,不利于重庆江北机场的航线拓展。
(2)中转服务不足
重庆江北机场在发展重心方面属于客运型机场,受限于基础设施,同时在航空引导方面存在劣势,导致重庆江北机场在发展中转业务时受限。中检业务发展存在受限,影响重庆江北机场长期发展,导致江北机场缺少对应客源,不利于江北机场长期发展。
(3)“一带一路”战略落实不足
航空运输较为依赖政策发展,随着“一带一路”的发展,为重庆江北机场提供了潜在动力,但从目前来看,虽然“一带一路”对于国内经济发展起直接促进作用,但具体落实到重庆江北机场当中,效果不够明显,江北机场对于“一带一路”发展存在认知误区,无法科学合理的对接,致使江北机场延误发展良机。重庆江北机场应该重视“一带一路”对于航空业的促进作用,改变发展战略,提升自身的竞争实力。
3.2.3 机会分析
(1)“一带一路”助力重庆江北机场发展
重庆江北机场属于地方性机场,其具体位于重庆,重庆属于一带一路发展交汇点,并且重庆江北机场属于西部地区大型重点机场,一带一路战略发展为重庆江北机场迎来发展机遇,促进重庆江北机场服务升级改造,健全配套设施,提升市场地位,并与国际大型机场看齐。重庆在旅游市场带动下,逐渐成为西部地区当中经济发展强市,而机场业务又对当地经济起直接促进作用。重庆江北机场属于一带一路交汇点,在国内运输行业当中承担连接东西南北职责,同时重庆江北机场不断完善自身基础设施,已然成为国内优秀的枢纽中心,在一带一路战略带动下,重庆江北机场的成长能力得以提升,竞争能力得以增强。
(2)重庆旅游热度
国内旅游市场火爆,2012年重庆重视旅游市场开发,大力推动旅游市场发展,并积极进行景区改造升级,目前重庆存在多个精品景区,其中包括,四面山、桃花源、金佛山、黑山谷、龙缸等;市级以上著名度假区重庆拥有15个,并且仙女山度假区成为国家级度假区;重庆市目前世界遗产景区存在三个,金佛山也在发展过程当中成功列入世界自然遗产;重庆市目前存在236个A级景区,与2012年相比,a级景区增加106个,存在8个5a级景区;重庆市还拥有622家旅行社,与2012年相比,旅行社数量增加144家;存在95家旅行社能够提供出境旅游。重庆市存在210家星级饭店,28家五星级饭店,36个温泉旅游景点,并在发展过程当中获得世界温泉之都的称号,当前重庆市旅游行业发展逐渐完善,旅游热度对于机场起直接促进作用,旅游热度越高的地域,往往更能够吸引旅客前往,目前在国内机场发展过程当中,主要得益于商务和旅游市场的发展,游客占据机场客运运输的30%以上,因此江北机场的发展会受到旅游热度的重大影响。
3.2.4 威胁分析
(1)候机楼实体商业受网购冲击明显
电子商务的崛起,改变了公众的消费观,导致实体店受到较大冲击。重庆江北机场内存在多家实体店,受到电子商务的影响均存在退出意识,不利于重庆江北机场的长期发展和经营业绩提升,导致重庆江北机场实体业务稳定性较差。重庆江北机场为应对电子商务的冲击,开展一系列促销活动,提升便捷支付,缓解和应对电子商务发展带来的压力和冲击。江北机场受电子商务影响较少的商业体,包括餐饮和娱乐方面,重庆江北机场经引领这些行业进行服务升级,降低电子商务的影响力和冲击力。
(2)周边机场竞争加剧
在潜在竞争和现有竞争者当中分析了目前重庆江北机场的竞争情况,在重庆本土较多的小型民航开始布局筹划,加上原有的重庆万州五桥机场和黔江武陵山机场,均加剧了竞争环境,将旅客市场进行瓜分。并且小型机场为了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均采取一定的低成本战略,导致重庆江北机场国内航线竞争丧失规模优势。而在国际航线当中,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可实现五大洲通达,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不论是在航线网络布局,还是在中转服务保障上都己经成为了行业内的领先者,对从国内前往东南亚和南亚的旅客来说,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成为最佳的首选地。
3.2.5 小结
重庆江北机场想要获得长期的发展,在制定战略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内部资源和外部环境之间的联系与关系。SWOT分析法能够利用系统的思想将看似独立的因素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使得企业战略计划的制定更加全面而科学,
4重庆江北机场发展策略
4.1 加大基础设施扩建
一带一路的发展属于政策性战略发展,对于沿线国家经济发展起直接促进作用,因此各国均注重一带一路战略配套设施部署工作,从而最大值发挥一带一路对于经济的推力作用。重庆江北机场发展同样如此,重庆江北机场属于一带一路交汇城市,增强了重庆江北机场的业务量,重庆江北机场应对一带一路发展机遇。首先重庆江北机场需要加强基础配套设施完善工作,在布局上进行集中筹划,融入或加入一带一路发展机遇当中,保证重庆江北机场的服务运营和运输能力。其次,针对国际型机场与国内型机场在基础设施要求上存在差异性,重庆江北机场需要提升基础设备的优势,拓展和增强重庆江北机场的服务能力,并与其他国家的空管进行积极对接,促进基础设施再完善。最后,重庆江北机场需要针对集疏运体系进行完善和优化,完善重庆本地货物运输路线,增强重庆江北机场货物容纳能力,保证货物运输时效性,促进服务升级,业务规范发展。
4.2提高航空运输服务能力
要想富,先修路,不仅是一句口号,同时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一带一路发展为重庆江北机场迎来发展机遇,在发展过程当中需要提升交通运输能力,增强自身的服务水平和运输品质,提升自身发展与一带一路战略的契合程度,将自身优势得以发挥。重庆江北机场在与一带一路战略对接过程当中,首先,需要增强自身对于航空权利的商讨和谈判能力,为重庆江北机场空中走廊覆盖提供基础,同时这也是重庆江北机场未来发展重心和XX支持项目。其次,空中路线走廊需要进一步贯彻落实,增强重庆江北机场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航线覆盖率,提升国际航线的数量,增强自身国际航线交通枢纽能力。最后,重庆江北机场需要扩大航线投入,利用国内的政策优势,提升重庆江北机场在国际航线当中的影响力,增强自身业务的发展动力,并在发展过程当中与航空枢纽形成合力,构建航空联盟,发挥机场的协同作用,有利于提升重庆江北机场国际影响力和增强重庆江北机场盈利能力。
4.3 鼓励机场“走出去”
一带一路战略发展主要为促进各国的经济增长和贸易往来,增强中国与沿线国家的互信力度,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重庆江北机场作为一带一路战略的参与者,在总体规划上需要重视和完善,走出去战略。首先,重庆江北机场需要提升员工的整体素质,与国际优秀航空公司进行结合学习,增强自身的营运和管理能力,提升重庆江北机场的发展水平。比如在实际发展过程当中,需要重点发展航空租赁业务,通过发展租赁业务,能够提升航空设备的完善性,为重庆江北机场未来发展提供保障。目前我国机场发展呈现多元化局面,在西部地区机场发展当中,年均存在12%的吞吐量增长,而东部地区年均增长率仅为5%,并且西部地区在货运市场发展过程当中,盈利能力逐渐超越客运,融资租赁业务也取得快速发展。2016年我国共有2130多架飞机,其中1/3来源于融资租赁模式,同时也隐身,专门从事租赁行业的企业。其次,在发展过程当中,需要与国外民航形成联营模式,增强重庆江北机场,参与到国际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当中,提升重庆江北机场资本运营能力,拓展重庆江北机场盈利业务范畴。在与国际联营发展过程当中,学习优秀机场的发展经验,并提升重庆江北机场的国际影响力,推动重庆江北机场国际市场快速增长。重庆江北机场需积极部署走出去战略,努力学习国外先进机场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健全人才培训工作,积极参与研讨会,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和员工素养。
4.4配合XX做好各项具体工作
一带一路战略发展属于XX主导行为,重庆江北机场在参与一带一路战略规划当中,需要增强自身与XX的配合度,满足一带一路机场发展规章制度。首先,重庆江北机场在发展过程当中,需要与XX部门签订相应的协议规范,以此明确重庆江北机场在一带一路战略发展过程当中的业务事项。在协议规范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加大投资基础设施工作、提升重庆江北机场采购和运输能力、增强重庆江北机场协调和交流力度等等。重庆江北机场在与XX合作过程当中,需要多角度多方位融合协调,借助XX的扶持引导作用,强化重庆江北机场核心竞争能力。在发展过程当中,重庆江北机场还需提升机场,与XX的信息沟通能力,建立公共信息数据库,便于XX和重庆江北机场更能协调开展工作。其次,XX在机场发展过程当中,除去政策引导之外,还存在XX补贴资金,重庆江北机场在一带一路发展过程当中,需要提高XX补贴资金的运用能力,增强自身的投融资能力,降低资金风险。最后,重庆江北机场需积极参与XX组织活动,比如亚洲投资银行建设与丝绸之路基金会建设、金砖银行建设等,结合贷款、授信、金融租赁等方式来提升业务的效率。还要做好企业内部的组织工作。
5 总结
重庆作为西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在交通方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重庆将承担着连接国外和国内的重要责任。重庆江北国际机场位于“一带一路”的节点,不仅连接着国内的东西、南北,同时将国内与国外的交通连接起来。在重大发展机遇面前,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将会面临着众多问题,其自身发展不足将成为发展中的重要问题。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在重要的发展机遇面前应该提升自身的实力,首先要加强自身的基础建设,提升自身的硬实力,其次重庆江北国际机场需要提升其服务能力,提高运输能力,与国际空间相结合,充分配合国家XX的动作,从而在“一带一路”战略下更好地发挥作用,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敖平.发展战略[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7.
[2] 张毓.资源共享平台共建河北航空有限公司旅游联盟成立[J]. 空运商务, 2017(4).
[3] 刘晓华.民航战略手段——大数据[J]. 空运商务,2018(1).
[4] 肖芸.我国高速铁路和航空客运竞争优势分析[J]. 改革与战略,2018(5).
[5] 张旭,栾维新,蔡权德.国家政策与民用航空战略构建[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
[6] 刘尧.春秋航空的低成本竞争战略研究[D].西北大学,2015.
[7] 赵巍.仁川机场的国际化发展道路[J].民航资源网,2016(1):12-13.
[8] 李娜,李璐,王火根.基于SWOT分析的春秋航空公司战略管理研究[J].科技广场,2015(12):174-179.
[9] 徐昭敏.东方航空公司战略转型中的营销策略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
[10] BRAGE M,ROLIEN J.Sturup Airport A Study of Passengers Valuations and Behavior Concerning Access Ground Transport and Airport Facilities[J].THESIS,1996(87):34
[11]VENTOLAN.Defining a New frame work for a Regional Airport in an Unstable Business Envirornment:The Bologna Airport Experience[J].Jounal of Airport Management,2010,4(3):216-225.
[12] Moeller D,LEDER S,WHITTMANN J,et al.ompact Analysis on THroughput on air Fleet Resources Using Simulation[J].The Society for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International,2010.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打字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32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