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黄自,是中国20世纪前半期著名的教育家、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具有爱国和民主的情感。声乐教育和唱歌中经常把黄自的艺术歌曲运用到其中,十分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这首《玫瑰三愿》。黄自创作的艺术作品不只具备中国写意的特点,还具有浓厚的西方浪漫主义颜色,其真切的旋律设计和杰出的作曲手法,使其具有不一般的艺术美。通过对黄自创作特点的分析并总结,了解他的创作背景,研究他的艺术内涵,结合自己的歌唱经验,分析自己的歌曲风格,提出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黄自;《玫瑰三愿》;艺术歌曲;演唱风格
第1 章 绪 论
1.1国内外研究现状
自从对这部作品开始有了浓厚的兴趣之后,我就查阅了很多相关文献,中国第一个艺术曲《长江之洞》诞生已有百年,这一时期中国艺术家在创作手法、理论研究和唱歌表达等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在近几年中,中国艺术歌曲的开展与传播受到的关注越来越多,作为专业的音乐学习者和歌手,我也在思考如何让更多的人喜欢中国艺术歌曲。其中严谨的创作手法与中国文化特色的完美结合,加上民族元素可以使大众的接受度提高,将中国艺术歌曲的推广的范围越来越大。
1.2研究内容及方法
研究内容:本研究分为五个部分:在绪论部分,首先是国内外学者对黄自艺术歌曲的研究动态进行论述,提出了研究目的和意义,其次介绍黄自人物的生平和创作,阐述艺术曲《玫瑰三愿》的创作背景。第三,通过音乐形式分析、抒情和节奏的结合,分析艺术歌曲《玫瑰三愿》。第四,研究歌曲演唱时对呼吸的支撑、掌握节奏、发音、音色的处理、强度对比、感情分析。
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通过了解黄自及其艺术歌曲的研究现状,就可以了解到专家学者的相关研究,并通过整理和加工,为我的毕业论文撰写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逻辑分析法:将研究所取得的黄自及其艺术歌曲的资料进行剖析并加以整理,结合先行研究成果,通过演绎推理和归纳法进行分析(3)实践研究方法:结合自己的歌唱实践经验,总结黄自的具体歌唱技巧。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黄自的艺术歌谣常用于声乐教育和唱歌,其中最具代表性,黄自创作的艺术歌曲《玫瑰三愿》具备着含蓄和写意的特点,在西方也有很强的浪漫色彩,他有着精练的旋律设计和出色的作曲技巧,有着独特的艺术美。19世纪初,欧洲出现了以诗歌为歌词,以音乐为歌唱的独唱,被称为艺术之歌,这种声乐体裁的歌词是著名的诗人的诗歌,在音乐部分,他们可以表现出诗歌的形象,与歌词完美结合,艺术颂可以将诗歌的意象表现出来。20世纪初,一些外国音乐家运用了西方先进的创作手法,并运用了中国特色创作了艺术歌曲,之后在中国风靡起来。艺术家所运用的是一种具有创作手法和艺术价值的声乐体裁,需要演唱者的伴奏与互相补充,并且创造出完整的音乐作品和丰富的音乐形象。20世纪20年代初,艺术歌曲开始在中国风靡流传起来,许多优秀的作品在30年代中涌现,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黄自先生的艺术作品,他的《玫瑰三愿》便是中国艺术曲中最优秀的作品之一。黄自先生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音乐人才,为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第 2 章 黄自艺术歌曲《玫瑰三愿》的创作背景
《玫瑰三愿》这首耳熟能详的艺术歌曲是黄自于1932年淞沪之战后,由著名词作家龙沐勋字榆生填词的。笔者在国立音乐学院执教时期,偶然见看到了学校里的玫瑰花无人照看开始凋谢,生出了寂寞之情,于是他写下了《玫瑰三愿》这首驰名于中外的艺术歌曲。 这首歌生动地形容了一个手无缚鸡之力却勇敢地反抗命运、憧憬着美好的未来,实质上也写出了黄子先生与龙七先生经历松湖之战之后的心情。黄自先生在X学习音乐,回国后于国立音专培养了许许多多优异的音乐人才,为中国创作了大量宝贵的音乐财富,甚至包括许多西方体裁的音乐作品,题材广泛,为中国音乐发展打开了世界的大门。黄自先生创作大量优秀的艺术作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就有这首艺术歌曲《玫瑰三愿》,将《玫瑰三愿》的歌曲内容及内涵加以分析来看,《玫瑰三愿》从各个角度都具备了很高的艺术价值,《玫瑰三愿》是黄自先生于国立音专任教时创作的声乐作品。在歌曲中,黄自先生通过细腻生动的描写刻画,生动地表现了一个弱势群体对命运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渴望,表达了在战争时期想掌控自身命运的渴望,整首曲子在艺术处理、旋律以及歌词都具有着很高的钻研探讨和参考价值。
第 3 章 黄自艺术歌曲《玫瑰三愿》的艺术特征
3.1《玫瑰三愿》的曲式结构分析
这首歌由前奏曲和两个对比段和结语组成,前奏曲由四个部分组成,虽然很清楚地表现出了调性,但《玫瑰三愿》打破了这个惯例,第一段奏曲使用了4级7和音,无限的张力在一开头就表现了出来,使人感到不安和矛盾。
黄自的《玫瑰三愿》是由两个部分构成的结构,整曲由三个不同的部分组成,那就是绪论部分(1-4句),A段(5-13句)和B段(14-28句),一般在艺术歌谣创作过程中,作为周和县的模式开始绪论部分,但并没有使用这种创作方式,《玫瑰三愿》的引进从E大调开始,充分利用中国民歌的艺术特色,充分利用音色加强了描述,第一节中,运用了调式的Ⅳ级音构成七和弦,通过和声处理方式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开始的感情色调让人处于朦胧状态,该部分详见谱例1:
谱例1:
《玫瑰三愿》的A部分是叙述部分,这时音乐随着优美的旋律而慢慢展开,也有一点悲伤,A部分观察了玫瑰盛开的场面,生动地展现了玫瑰绽放的美丽面貌,玫瑰绽放的美景也很突出,第一句话中用p表示“玫瑰花”的强度,第二句中用mp表示,是以第一句为基础进行深入处理,从A节的最后一句话变成了9拍,使旋律延长,让人们对玫瑰的盛开的美景有了无限的回忆。
《玫瑰三愿》的B节描写了玫瑰的三个愿望,使用平行的三句结构,逐渐恢复到C小调,它直接表达了玫瑰的愿望,某种热情在整首曲子里表现的淋漓尽致。在第一句中,它的旋律更简单,更委婉。第二个愿望是第一个愿望的进展,第三个愿望是通过三个平行使歌曲达到高潮,在这一部分的旋律充满了热情,充分体现了这么一个美丽的主题,让人对生活的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3.2《玫瑰三愿》的和声结构分析
黄自先生的作品创作手法突出,和声是整曲的骨架,对这种技术的运用进行分析,有助于理解《玫瑰三愿》中的音色。由于在X学习的经历,黄自先生在西方学到了很多先进的理论性知识,这为他的和声理论知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的作品对我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具备着十分重大的意义。在他的创作里,三和弦作为西方作曲的最基本的和弦也是黄自先生最常使用的和弦。除了三和弦之外,还有许多七和弦,十一和弦,十三和弦,音响效果都与第三和弦有很大的不同,它们也能烘托出玫瑰的形象,成为加深音乐氛围的重要因素,带来新鲜感,也为和声提提供了动力。因此,黄自先生和声色彩的变化,用和声效果表达内心的情感,为了可以更清晰、更直观地研究《玫瑰三愿》的和声,黄自先生在原谱的基础上重新组合,在乐谱上使用用固定的和弦标记法进行标记,使和声的变化和发展更加明晰、具体。
黄自先生的这一首《玫瑰三愿》推动了抒情艺术作品的发展,整首歌曲曲目较为短小,但不论是从歌词或是旋律方面,都结合的相当完美。和声以及伴奏织体通过黄自先生丰富的专业知识,中西合璧使得这首歌著名中外。
第 4 章 黄自艺术歌曲《玫瑰三愿》的演唱风格
4.1气息的运用
在演唱这首艺术歌谣时,发掘歌曲自身独特的表现手法和感情,强度较低,虽然这首艺术歌曲的篇幅不长,有四小节,但依然要符合歌曲氛围的要利用连贯性和氛围来表现作品,当演唱者表演这首作品时,一定要将自身带入歌曲之中,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同时也要注意演唱时的发音技巧,放松身心并注意口腔的状态不能松懈。歌词“玫瑰花,玫瑰花”时注意感情的变化,使得歌曲被驱动,节拍由6/8变为9/8,“栏”这个词有轻微的波动。嗓子在唱歌的时候要有打哈欠的状态,要保持嘴动的状态,统一发声的位置。唱玫瑰的三个愿望时,要将这期间的关系处理好,用呼吸控制,从强弱到弱,“红”这个词跳了一个八度,唱歌时要做好呼吸和力量的准备,统一姿势,保证声音的流动,最后一句话的“好”字音高较低,气息不容易下去,这时就要运用较多地胸腔了,此时我们要用心灵来表达歌曲想要表达的情感。
4.2咬字吐字
唱歌甚至说话时,我们都要注意“字正腔圆”。所以唱歌的时候,我们不仅要注意运用歌唱技巧,而且要理解发音的意思,第一句话是玫瑰和玫瑰在绿色的栏杆下腐烂,唱歌的时候要注意发音,嘴里要留一定的空间。在唱“玫瑰花玫瑰花,烂开在碧栏杆下”这句时,不仅要注意唱“瑰”字时不要推出去,还要注意不要让“玫”字太唱的太刻板。在唱这首艺术歌曲时,很多演唱者会陷入困境。他们想要表达歌曲的感情往往会出现力不从心的感觉,所以在演唱这个地方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共鸣与感情的变化,让嘴里留下足够的空间放松身心注意喉头的位置。
4.3演唱时音色处理及音乐线条
演唱者在唱歌的时候,音色和力量的控制会对整个作品的情绪产生很大的影响,音色的变化在画面上有所不同,演唱者可以通过音量的变化来体现歌曲所要表达的情绪,通过调整口腔以及喉头位置来改变想要发出的音色,发声的位置如胸、咽、鼻腔、口腔和头腔都需要注意,来达到所唱作品最好状态。如果想要使声音更加明丽,声音越亮越华丽,那么演唱者的头腔共鸣就要多一些。在唱歌的过程中,通过调节各唱腔的共振比例,可以改变我们想要的音色,假声还有一种独特的音色,因为假声太多会感到虚弱和软弱,呼吸不足。所以演唱者们将假声混入,配合真实的声音来调节音调。事实上,歌手们要对这部作品的感情进行深入的理解,控制唱歌的音色和强度,首先我们要了解歌词中含蓄的情感,第二,作曲家要注意乐谱上的音乐术语表情符号、力量符号等。第三,演唱者在理解上面的两个方面后,通过第二次创作调整音色,用感情来表达出这首艺术歌曲。
结 论
黄自先生所创作的艺术歌曲《玫瑰三愿》大大的推进了钻研我国艺术歌曲的发展进程,是我们中华现代艺术歌曲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黄自先生是一位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的艺术家,他把自己的情感融入作品,从而创作出来了一部部优秀的艺术作品,使人真真切切的体会到了每首作品想要表达的情绪感情,也体现出了当时环境下的状况,发人深省。通过对《玫瑰三愿》演唱风格方面的研究,也让作者对唱法的速度、节奏、音色、强度、发音、伴奏的和谐、呼吸控制等有更深入的认识,从而纠正了唱的时候容易犯的错误,例如感情表达错误,节奏不正确、呼吸不正确等,以后将会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艺术素养,并努力提高自己的声乐演唱技巧和作品分析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震亚.中国作曲技法的衍变[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
[2] 余笃刚.声乐语言艺术[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0.
[3] 朱敬修.音乐作品分析[M].河南: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
[4] 石惟正.声乐学基础[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5] 邹长海.声乐艺术心理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
[6] 赵梅伯.唱歌的艺术[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
[7] (意)P.M.马腊费迪奥.卡鲁索的发声方法[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
[8] (奥)阿诺德·勋伯格.勋伯格和声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5.
[9]张楚. 艺术歌曲《玫瑰三愿》的演唱分析[J]. 黄河之声, 2019(02):58-58.
[10]王慧忠. 艺术歌曲《玫瑰三愿》的情感处理与演唱技巧分析[J].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1):4-4.
致 谢
在本次论文设计中,衷心感谢我的导师xx老师对我的精心指导。从论文的选题,构思到最后定稿的每一个环节都给予耐心的指引。老师严谨的教学态度,渊博的知识,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都将使我终生受益。
这四年中,也受到了众多老师的关心与帮助,在此,向各位老师致以衷心的感谢。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374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