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地域佛教文化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摘 要本文主要针对宗教文化对旅游业的重要作用进行探讨,主要探讨不同地域下佛教文化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选取了我国重要的佛教文化旅游胜地,杭州灵隐寺与三亚南山寺来进行对比说明,杭州灵隐寺为传统佛教旅游景点,开发成熟,文化基础深厚,三亚南山风景文化区作为新的佛教旅游景区,是一个集多功能为一体的旅游景区,在这两地,不同的佛教文化对旅游业发展产生了不同的影响,通过对两地进行SWOT分析,主要分析佛教文化方面,进而对比出灵隐寺在佛教文化气息比南山寺更浓厚,而南山寺的景区功能比灵隐寺更为全面,也从多个方面分析了两地的差异,比如:地域差异,宗教文化差异,来访游客旅游方式差异,旅游产品差异,宣传方式差异,对当地居民生活影响的差异;来针对这些不同的差异对两寺提出适当的建议。

关键词:佛教文化;不同地域;重要贡献;宗教发展;各自差异

引言

从古至今宗教在世界上都具有不小的影响力,最早宗教的传播需要信仰者从一个地区到另一个地区来进行,这种行为也被规划在旅游活动当中,所以宗教与旅游一直都是密不可分的,它们是相辅相成的,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中国不断受到西方文明的冲击,导致对一些东方文明产生了负面影响,西方学者反思后,逐渐开始关注传统的中国文化,宗教便是研究东方文明的一个重要线索,致使宗教旅游得要的进一步的发展,而不同地区的宗教又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目前我国的宗教旅游开发过程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如何结合当地的特殊环境来发展宗教旅游是一大难题。

1 宗教旅游对旅游业的影响

1.1 宗教旅游定义

宗教旅游最主要的动机是宗教朝觐,这使得宗教旅游具有很强的复杂性,致使学术届对于宗教旅游的定义还存在几种不同的理解,在此,我们选择哲学作为研究宗教旅游的定义,可以更加准确的把握住宗教旅游的规定性,宗教旅游也是以宗教信仰作为最核心的旅游活动,所以宗教旅游充分体验出了旅游的宗教性,中国的宗教旅游学者对于宗教旅游的定义主要分为两种:即张桥贵等学者提出的凡是以宗教旅游资源作为旅游吸引物从而展开的旅游活动就是宗教旅游,与孙天胜所提出的宗教信徒以宗教目的而展开的宗教活动才能称为宗教旅游。

1.2 我国的宗教旅游资源

我国宗教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就目前而言就有数量众多的旅游资源已经开发和开放成为宗教旅游景区,每年的游客数量也十分可观,根据对国家旅游局公布的全国国家5A和4A级旅游景区的统计,全国宗教旅游景点景区共计272项,占总数的22.1%,这个比重已经是相当高的了。

根据国家宗教事务局的统计数据,我国现有佛教寺院1.3万余座,在各种宗教建筑中,佛教寺院是数量最多的,在这些佛教寺院中,西藏又是所占有的喇嘛寺院是比重最高的,这也能说明,佛教在我国的影响力非比寻常,其所产生的文化和思想已经深入人心,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潜移默化的改变,同时佛教也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中又结合了许多中国特色的习俗和规定,在历史中几经推广,受到众多当权者的青睐,这也使得佛教旅游成为目前我国宗教旅游中占比最高的一项,根据xxx新闻办公室的调查,截止到2018年,中国的信教公众已近2亿,另外大学生也是宗教旅游的潜在游客,根据王黎芳在年轻群体中的调查显示,我国各地区、各学校的大学生人群中有明确的宗教信仰的人数占总人数的5%-20%该比例是高于全国调查信仰宗教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的,赵宗宝等人也进行过调查,67.78%的大学生认为“宗教可以使人向善”,这些数据都表示了我国的宗教旅游资源还有很大的挖掘潜力,未来的宗教旅游在旅游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发展前景值得期待。

1.3 我国主要的宗教旅游胜地

目前我国的著名寺庙:嵩山少林寺、宝鸡市法门寺、西宁塔尔寺、拉萨布达拉宫、大昭寺、扎什伦布寺、洛阳白马寺、杭州灵隐寺、雍和宫、拉扑楞寺。

著名道观:北京白云观、青羊宫、紫霄宫、武汉长春观、啬色园黄大仙寺、芮城县永乐宫、天津天后宫、解州关帝庙、太清宫、天师洞道观、中岳庙、楼观台道观、碧霞祠、西安市万寿八仙宫。

著名教堂:圣·索菲亚教堂、广州石室圣心大教堂、余山圣母大教堂、东堂、徐家汇天主堂、西开教堂、洪家楼天主教堂、西什库教堂、圣弥厄尔教堂、香港圣约翰大教堂、茨中教堂、呼和浩特天主教堂。

著名石窟:莫高窟、洛阳市龙门石窟、大同市云冈石窟、重庆大足石刻、麦积山石窟、炳林寺、须弥山石窟、柏孜克里克千佛洞、万安禅院石窟、响堂山石窟、衢州龙游石窟、南京市栖霞山千佛岩、武威天梯山石窟。

著名经幢有:河北赵州陀罗尼经幢、上海松江唐经幢、无锡惠山寺经幢、五台山佛光寺经幢、杭州凤凰山焚天寺经幢、湖南常德铁经幢、云南大理国经幢、福建漳州塔口庵经幢、灵隐寺两石塔两经幢、浙江杭州虎跑寺经幢、浙江海宁惠力寺经幢、大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浙江杭州龙兴寺经幢、浙江金华法隆寺经幢。

在这众多的宗教旅游目的地当中,佛教寺庙旅游地的游客数量最多,最为热门,其中灵隐寺是游客关注、点击榜上排名最高的,在投票榜排名仅次于第一名的拉萨布达拉宫,这也侧面说明了佛教在在中国各类宗教中的地位显赫,最为深入人心,为发展宗教旅游提供了数据支持。

2 杭州灵隐寺旅游发展现状

2.1 灵隐寺发展概述

杭州灵隐寺发展佛教的历史已经非常悠久了,从东晋时期佛教便开始在杭州散播开来,而在五代十国时期,佛教在杭州得到大力发展,这得益于战争的残酷使得众多的百姓需要精神上的安慰,而这时佛教的教义具有很强的社会基础性,得到了广大劳动人民的推崇,另一个大发展的时期则在南宋,因为在南宋时期的江南经济富饶,物产丰富,而灵隐寺凭借地理优势,大肆发展佛教的传播,也稳固了在佛教寺院当中的地位,自此之后灵隐寺的名声便越发显赫;灵隐寺位于西湖景区,而西湖区是杭州城市中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全省的政治文化中心,随着长三角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杭州市是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节点,能够吸引大量国内外游客来访游玩,灵隐寺的游客数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杭州的游客数量。

以下表格为2011-2018年杭州市旅游人数及其增长情况(数据来源杭州市统计局官网):

1 2011-2018年杭州市旅游人数及其增长情况表 计量单位:万人次

年份 国际旅游入境人数 增长率 接待国内旅游者 增长率
2011 306.31 11.10% 7181 9.12%
2012 331.12 8.10% 8237 14.71%
2013 316.00 -4.57% 9409 14.23%
2014 326.13 3.21% 10606 12.72%
2015 341.56 4.73% 12040 13.52%
2016 363.23 6.34% 13696 13.75%
2017 402.23 10.74% 15884 15.98%
2018 420.51 4.54% 17983 13.21%

从表1我们可以看出杭州国际旅游入境人数基本保持逐年增长的趋势,并且杭州每年接待国内旅游者的人数增长率都十分可观,杭州正在不断向国际化旅游城市迈进。

2.2 灵隐寺宗教文化概述

杭州灵隐寺自东晋咸和元年(326年)创建以来,至今已有约 1700年的历史,在这悠长的历史中产生了许多传说故事,其中最为出名的当然是济公了,济公从历史的实际人物“道济”经过民间的加工传颂成为“济公”,所以济公这个人物形象寄托了底层人民的希望,也反映了佛教理念在民间一直受到推崇,是典型的将情感寄托于人物形象上的代表,经典的佛教朴素人物形象,鼓励民众向往真善美,同时也能为灵隐寺提供宣传作用,而另一个著名的将佛教理念寄托于其的景物便是三生石,三生石后来也被叫做姻缘石,是人们对于坚贞不渝的爱情或友情的寄托,是典型的将情感依托于物品上的代表,作为景点更能为景区吸引更多的游客来此参观,三生石阐述了佛教的因果轮回学说,灵隐寺的佛教理念在这些传说故事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自佛教传入中国后,许多的传统都和中国文化进行了融合,佛教教导僧人们每逢食时,统诸弟子人间乞食,不择净秽贵贱,平等行化;但是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一直都是对乞讨视为耻辱,僧人进行乞讨不能得到百姓的认可,所以僧人慢慢从乞讨转变成了自耕自食的生活方式,为了传播佛教理念,灵隐寺自2009年起,在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即佛诞日时,寺内便会举办托钵行脚的慈善活动,所得的全部善款都捐助给了社会慈善公益事业,这也是灵隐寺在传统佛教文化中结合现代的环境进行的一些佛教文化传播,既能体现灵隐寺一直秉持着的众生平等的佛教理念,又可以为灵隐寺赢得更多的社会声誉,提高灵隐寺在众多佛教寺院中的影响力。

佛教与中华传统文化的融合,既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性做出的巨大贡献,又有助于佛教更广的传播和更好的发展,灵隐寺在近些年也不断在加强佛教文化的建设,努力开创佛教中国化的新境界,比如开展禅茶文化、书法艺术、传统花艺、素食养生、国学课堂、棋禅文化等,对杭州附近的城市传递了更多的佛教文化。

腊八节既是佛教节日,也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它不仅是中华文化和佛教文化的融合,也是佛教中国化的表现,腊八节的由来相传是释迦摩尼在菩提树下冥想48天,直到腊月初八凌晨才幡然醒悟,从而得到无上大道,所以腊八节在佛教中是非常重大的节日,灵隐寺在腊八节这一天都会将腊八粥施舍给民众,以此来展现佛教的慈悲和感恩之心。

2.3 杭州灵隐寺宗教文化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

优势:(1)地理优势,灵隐寺位于西湖风景区,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杭州作为一个悠久的城市,从古至今都是文人骚客经常光顾之处,也一直是一个旅游城市;政策优势,杭州位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中心位置,国家的重要战略地,可以吸引大量的国内外游客来访,加上杭州一向都非常注重发展市内的旅游业,高度重视城市建设要与环境一同发展;(2)历史优势,杭州也是体现和传播吴越文化的重要城市之一,国内闻名的七大古都之一,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文化之邦”的美誉,市内佛教文化气息浓厚;(3)资源优势,人口非常集中,经济很发达,旅游资源丰富,交通十分便利;这些条件都为灵隐寺发展佛教旅游提供了便利。

劣势:(1)旅游产品单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传统的景点,逐渐失去兴趣,希望去到新颖的景点旅游,享受XXX对景点带来的改变,而灵隐寺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景点,必将受到XXX旅游者所带来的冲击,如果无法做出创新,将会逐渐失去对年轻旅游群体的吸引力;(2)商业化冲击,灵隐寺周边都是发达地区,这也导致了过度商业化,对自然环境和佛教文化氛围产生冲突,显得景区过于生硬,让游客难以融入。

机会:(1)待发掘资源众多,中国作为世界旅游资源第一大国,又拥有世界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同时宗教资源也数不胜数,并且这些资源中还有大量未开发成旅游景点,具有很强的开发潜力,因此中国宗教旅游业的发展前景将会非常辉煌;(2)政策支持,近些年杭州市XX为了不断加快杭州旅游业发展实施了一系列的措施,国家也颁布了众多文件,2018年11月,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2019年5月,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了《长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进一步扩大了长三角区域旅游市场的规模,提高了旅游市场的管理水平,这些政策势必会为杭州带来更多的人才和游客,同时促进杭州的经济发展。

威胁:(1)竞争激烈,灵隐寺周边就有大量的著名景点,比如同在杭州的千岛湖景区,苏州的园林,嘉兴的乌镇和西塘,还有舟山的普陀山,这些景点都会分摊灵隐寺的旅游资源,产生激烈的行业竞争,同时也会对宗教旅游景点发出质疑;(2)迷信活动,宗教旅游景点会举办一些宗教活动,宗教必定伴随着迷信,这就会对民众产生不良影响,从而也影响了社会对宗教旅游的评价。

3 海南南山寺旅游发展现状

3.1 南山寺发展概述

三亚南山寺位于海南三亚市以西40公里的南山文化旅游区内的“佛教文化公园”内,占地400亩,其中南山寺占地面积90多亩,四周被群山包围,最高处的海拔有1700多米,寺内房间共有300多间,寺院最初创建在元代,在清朝时期又经过了几次修建,慈溪也为寺院题笔写字,并且在民国时期也进行过扩张,南山寺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面朝大海,背靠群山,非常适合游客到此参观。

下表为三亚南山寺建成过程:

2 三亚南山寺建造过程表

年份 措施
1993年 拟定南山寺兴建
1994年 “南山海上观音”列入规划
1995年 南山寺确定选址
1996年 国务宗教局正式批准了“海上观音”项目
1998年 南山寺落成并对外开放
1998年 金玉观音入住南山
1999年 海上观音正式动工
2000年 圆通宝殿主体工程完工
2005年 海上观音工程完工并举行开光大典
2009年 三十三观音堂完工并对外开放
2009年 密法归华堂完工并对外开放
2014年 天竺圣迹佛陀馆落成

从上表可以看出,三亚南山寺建成历史并不悠久,说明三亚南山寺的发展前景非常可观,具有深厚的发展潜力。

以下表格2011-2018年三亚市旅游人数及其增长情况(数据来源三亚市统计局官网):

3 2011-2018年三亚市旅游人数及其增长情况表 计量单位:万人次

年份 国际旅游入境人数 增长率 接待国内旅游者 增长率
2011 52.80 27.20% 1021 15.63%
2012 48.14 -8.83% 1102 7.93%
2013 48.19 0.10% 1228 11.43%
2014 38.86 -19.36% 1353 10.18%
2015 35.82 -7.82% 1496 10.57%
2016 44.89 25.32% 1652 10.43%
2017 69.28 54.33% 1831 10.84%
2018 71.62 3.38% 2100 14.69%

从表3可以看出,三亚国际旅游入境人数从2015年开始就逐年增长,每年的接待国内旅游者人数则是从2010年开始就逐年增长,而且增长率基本保持稳定,并且比对表1发现三亚的国际旅游入境人数占总接待旅游者的占比要比杭州的国际旅游入境人数占比要高,即三亚南山寺的国际游客占比要比杭州灵隐寺高。

3.2 南山寺宗教文化概述

近半个世纪,海南岛在国家政策和发展传统文化,挖掘文化旅游,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许多当代的佛寺园林不断的在建造,而三亚南山寺就是其中最具有代表的佛寺;并且在2010年时成立了南山佛教文化研究中心,加强佛教文化在海南岛的影响力,结合海南的旅游文化,使寺庙和旅游结合在一起,产生新的旅游项目。

佛教有“东海蓬莱,南海观音”之说;而处在中国南海的海南岛就一直被当作了佛教圣地之一,海南的佛教文化传入时间也非常遥远,大约在唐代的时候,佛教便传入了海南,公元748年,鉴真在第五次东渡日本时,遇到了台风,从而被风浪吹到了古振州,也就是现在的三亚,并在此修建佛寺,于是海南岛的佛教文化得到了更深的传播和理解。

但是相比于三亚的自然资源来说,历史人文资源还是显得太单薄,对游客的吸引力还不够,体现了三亚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发展的不均衡的局面,所以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时,三亚便加快佛教文化和旅游业的结合,在三亚建造了南山寺,海上观音,南山佛教文化苑,使得海南的旅游文化得到了补充和壮大,丰富了三亚的旅游形式,推动了海南岛的建设、加深了海南岛的文化底蕴。

3.3 三亚南山寺宗教文化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

优势:(1)地理优势,三亚南山寺距离三亚市区存在一定的距离,这反而使得南山寺显得更加肃静,对佛教文化有更好的宣传作用,并且南山寺周围群山围绕,空气质量居于全国首位,森林覆盖率高达到百分之97%,左右均有山丘环抱;(2)稳定的客源,海南三亚一直都是我国重要的旅游城市,避寒胜地,通过表3可以推断出三亚的游客访问量保持乐观;(3)景区的功能多样,南山寺是新型的旅游景点,发展模式新颖,可以很好的融入新兴元素,成为一个综合性多功能的景区,吸引更多不同年龄层,不受宗教信仰限制的游客,同时也能针对更多的旅游市场进行发展,而不仅仅是宗教旅游市场。

劣势:(1)环境压力,景区内自然保护区众多,使得旅游开发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在开发的力度上需要作出很大的取舍,需要考量的条件很多,增加了景区开发的难度;(2)文化气息单薄,景区数量较少,存在时间较短,在塑造景区的佛教文化氛围上面还有待提高;(3)宣传力度不足,南山寺所处的位置主要的吸引力还是靠地理环境的优势,在佛教景点的宣传上面还不到位,也没有产生独特的佛教旅游产品,使得景区在宣传方面还存在很多难题。

机会:(1)政策支持,海南省编制了《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鼓励海南大力发展旅游业,佛教旅游在海南的发展,得到了海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的支持,并且三亚南山寺也是新中国建立后第一个由国家宗教局批准兴建的佛教道场;(2)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导致许多人都对回归自然和优美宁静的环境产生向往,而南山寺就是结合了这两个特点,可以迎合XXX的需求。

威胁:(1)景点发展不平衡,南山寺处在南山佛教文化园,园中后修建的南海观音反而比大殿更有名气,对南山寺在园区中的领头地位产生了一定的挑战;(2)景区开发带来的负效应,宗教景点会对周边地区的文化产生冲击,由于人流量的增加,也会使得环境保护变得更加困难,名胜古迹可能会遭到破坏;(3)天气因素,南山寺所处的地区,全年降水量较高,相对潮湿,台风天数较多,对于景区设备和建筑的破坏性较大,需要的维修保养力度要求高,增加了景区所需的资金投入量。

4 杭州灵隐寺和三亚南山寺佛教旅游发展异同点

共同点:杭州灵隐寺和三亚南山寺都是以佛教文化为基础的传统旅游项目,都会举办一些禅修活动等,对于环境保护的投入都很大,占地面积都很广,都具有很浓厚的佛教文化氛围,并且都有很强的区域旅游合作性,与周边旅游景点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异同点:杭州灵隐寺和三亚南山寺的主要旅游发展差异表现在地域差异,宗教文化差异,来访游客占比差异,来访游客旅游方式差异,宣传方式差异,对当地居民生活影响差异,旅游动机差异。

4.1 地域差异

杭州灵隐寺:佛教在中国是从西藏传入我国西北部地区,再向东传播,所以当时人口较多的江南地区就很适合佛教文化的输入;杭州灵隐寺地处自古繁华的江南,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带,四季分明,春温秋爽,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并且处在长三角城市群的重要战略位置,是我国人口最密集的区域之一,旅游市场需求量非常大。

三亚南山寺:海南由于古时交通不便利,从而导致经济和人口都不足,致使佛教的传入过程并没有那么的顺利;三亚南山寺地处海南岛的最南端的三亚,属于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全年气温差较小,全年降水较多,是著名的避寒度假胜地,空气质量高,自然环境优美,也是我国的自由贸易试验区之一。

4.2 宗教文化差异

杭州灵隐寺:从灵隐寺的宗教文化概述和南山寺的宗教文化概述对比来看,灵隐寺相比于南山寺的历史人文资源更为雄厚,在自然资源和宗教资源共同发展的方面,灵隐寺的宗教文化优势更大一些,灵隐寺的悠久历史和重要的地理位置使得灵隐寺在举行佛教活动和传播佛教文化的过程中没有间断过,从而在众多的佛教寺院中地位首屈一指;灵隐寺发展佛教文化的历史非常悠久,并且在经受了各个朝代的变迁,依然经久不衰,适应时代,在文化的融合性上作出了改变,与许多的宗教文化都进行过竞争,形成了交互,从而取长补短,产生了现在的佛教文化,它所蕴含的宗教文化是深入人心的,是非常具有中国代表性的佛教文化,在景区的不断发展过程中,灵隐寺的商业化也越来越严重,根据蒋艳的调查显示,多数游客都认为景区的商业气息很浓厚,并且多次来寺的游客表示,商业气息比以往更加浓厚了,这也导致了景区采取了多重收费,使游客产生反感,在景区的布局上,灵隐寺处于中心位置,游客从两个入口都可以很快到达灵隐寺,景区的最深处是飞来峰,这也体现出了在灵隐寺的佛教文化对于飞来峰的重视从而影响了景区的布局。

三亚南山寺:南山寺的宗教发展理念比较新颖,在传统的思想上进行创新,融入XXX的元素,使其所含的宗教文化可以对于年轻人产生更大的吸引力,这种新颖的宗教文化具有很强的包容性,也使得景区功能性更加齐全,宗教功能和旅游功能的共同发展过程中,南山寺的旅游功能过度开发也会存在使南山文化旅游区过度商业化的风险,这种风险也体现在景区的门票价格上,相比灵隐寺的门票价格,南山文化旅游区的价格是其两倍,但在每年的旺季和不同年龄的人群都有相应的打折措施,适应了当代人喜欢打折的心理状况,这也说明了南山寺的宗教理念在结合当代人群喜好上面做的更好,而从景区的布局上面来看,旅游区中最为出名的南山寺和海上观音处于景区的两个最深处,从而给与游客历经长途才能到达佛家重地的感受,这也是南山寺所表现出来的宗教文化。

4.3 来访游客占比差异

根据杭州统计局官网和三亚统计局官网制作表4和表5如下所示:

4 2016-2019年杭州市各年龄人口数量及占比 计量单位:万人次

年份 0-17岁 占比 18-34岁 占比 35-59岁 占比 60岁以上 占比
2016 112.12 15.50% 171.29 23.67% 287.72 39.77% 152.43 21.07%
2017 117.75 16.00% 169.56 23.04% 289.24 39.30% 159.45 21.66%
2018 125.90 16.70% 168.44 22.34% 292.50 38.80% 167.04 22.16%
2019 132.82 17.16% 170.07 21.97% 296.76 38.34% 174.45 22.54%

杭州灵隐寺:根据表1的数据来看,从2011年开始,入境游客占总游客数量的比重逐年下降,说明灵隐寺在国内游客的选择中还是居于高位的,但是在对入境游客而言则吸引力相对不足,再对比表4和表5中的两市各年龄人口统计可以得知,杭州市在35-59岁和60岁以上人口的占比高于三亚市该年龄层的人口占比,说明了杭州市的老龄化更加严重,可以推断出杭州市更受中老年游客的喜爱。

5 2016-2019年三亚市各年龄人口数量及占比 计量单位:万人次

年份 0-17岁 占比 18-34岁 占比 35-59岁 占比 60岁以上 占比
2016 14.21 24.59% 17.90 30.98% 19.53 33.80% 6.14 10.62%
2017 14.30 24.56% 17.72 30.43% 19.81 34.02% 6.40 10.99%
2018 14.82 25.02% 17.48 29.52% 20.27 34.23% 6.65 11.23%
2019 15.30 24.89% 18.05 29.37% 21.32 34.69% 6.80 11.06%

三亚南山寺:根据表3数据来看,三亚南山寺入境游客数量由于相比杭州灵隐寺总体量要少,所以浮动较大,但是总体而言,占比都是要比杭州灵隐寺的入境游客占总游客数量的比重要高的,三亚南山寺对于入境游客的吸引力会大一些,同样也根据表4和表5数据推断出三亚市更受年轻游客的喜爱。

4.4 来访游客旅游方式差异

杭州灵隐寺:杭州灵隐寺处在北传佛教的路径上,致使中国大部分地区的游客都能轻松的到达,而且位于长三角的中心位置,游客可以选择的出行方式非常多,铁路和高铁还有飞机出行是游客选择最多的几种出行方式,其中,由于长三角地区人口非常密集,并且人们生活水平较高,自主旅游和随团旅游还有自驾车旅游的比重差不多。

三亚南山寺:古时的海南岛是非常难登陆的地区,当时科技发展落后,导致了海南岛人言稀少,而到了现代,到达海南岛的主要方式也是坐飞机,况且入境游客比重也较高,所以大部分游客来访都是选择飞机出行的,但还是有少部分的沿海游客会选择游船出行的方式来到三亚南山寺,也因为这个原因,其中自助旅游和随团旅游的比重远高于自驾车旅游。

4.5 旅游产品差异

杭州灵隐寺:杭州灵隐寺的历史地位相对较高,存在时间长,所蕴含的佛教文化经过了长时间的打磨,已经和中华传统文化进行了充分的融合,所以它的旅游产品都具有很强的历史文化气息,它所推出的旅游产品一般都会偏向于体验形的产品,也因为地处杭州,所以客流量庞大,灵隐寺的对外宣传会得到很好的推动作用,灵隐寺也会不定期的开展聚集性的宗教活动来吸引游客的到来。

三亚南山寺:三亚南山寺属于当代佛教寺院,结合了许多新兴事物,将现代人更感兴趣的因素加入到了旅游产品中,更会受到年轻人的青睐,并且和附近别的旅游景点合作,来共同推出一些旅游产品,更加偏向于纪念性质的旅游产品,三亚南山寺的宗教活动更多的偏向于国际化,现代化。

4.6 宣传方式差异

杭州灵隐寺:杭州灵隐寺一方面在历史中具有很高的地位,众多的皇帝在当朝期间都到访过,加上灵隐寺拥有许多的传说故事,吸引了不少的周边居民,在当地非常出名,在新中国成立后,1985年游本昌老师主演的《济公》热播使得灵隐寺在全国人民心中烙下了印记,可以说灵隐寺的宣传结合历史文化和当代人群的喜好做的非常出色,在众多的佛教寺院中都享有盛名,这也增加了灵隐寺在宣传方面上的口头传播,灵隐寺的宣传是多方面的,受众也是非常广的,不管什么年龄段都可以宣传到位,也因为灵隐寺的名声,已经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就对人们产生吸引力,从而对寺院进行宣传。

三亚南山寺:三亚南山寺的宣传更多的依靠的是XX的政策,加上它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另外广为人知的《西游记》中观音菩萨便是在南海,借助这个契机,三亚南山寺在文化上也是有很大的发展性的,三亚南山寺的知名度受限也与古代海南的人口数量有限并且交通限制很大,南山寺的宣传方式主要是依靠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结合当地的佛教文化来以此推广,并且借助于来访三亚的游客多数为为长途旅行,对游客进行佛教文化熏染,让其返回时还能为三亚南山寺进行宣传。

4.7 灵隐寺和南山寺对当地的居民生活影响差异

杭州灵隐寺:杭州灵隐寺由于存在历史比较悠久,较近的周边的居民早已搬离,对当地的居民负面影响并不是很大,灵隐寺在佛教方面的传播影响十分深远,吸引了一大批来此参观拜佛的居民在附近城市定居,杭州附近的居民多多少少都被佛教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了。

三亚南山寺:三亚南山文化旅游区的建造对当地的经济一定是带来了好处的,也会带来更多的工作岗位,而且三亚南山文化旅游区距离市区距离较远,历代海南人口都较少,所以佛教文化并没有对当地的居民产生太多影响,这也使得三亚南山文化旅游区对当地居民的思想文化并不会产生太多的影响。

5 对今后我国宗教旅游发展建议

从上面的杭州灵隐寺和三亚南山寺的分析和对比来看,我国的佛教旅游发展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近些年受到互联网的冲击,宗教旅游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首先是权衡商业化和宗教旅游之间的一些取舍,过度商业化就会使宗教旅游变质,从而导致影响游客的游玩体验,而放弃商业化,在这个信息时代,宗教旅游也是无法发展下去的,宗教旅游的发展应该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的,杭州灵隐寺需要扩大对海外市场的宣传,使更多的入境游客能够体验佛教旅游带来的不同感受,而三亚南山寺则需要借助三亚这种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来加强对国内游客的吸引力,结合当地的政策来推动展开各具特色的一些宗教活动来吸引游客,寺内也应该适当的融入一些现代化的元素,加大对于宗教文化的保护力度,扩大宗教旅游的影响力。

结论

本文介绍了佛教旅游在我国旅游中起到的作用,在传播过程中和旅游业相辅相成,其中以杭州灵隐寺和三亚南山寺为例,介绍了它们的建成过程和所蕴含的内在文化,两地佛教又存在细微的差别,所采用的宣传方式、对当地居民的生活影响和来访游客产生的旅游动机也有细微的差别,佛教在中国的传播过程当中会掺杂当地的一些民风民俗或者适应一些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佛教之所以在我国能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它的包容性非常的强,可以结合许多的思想,从而形成一种新的佛教文化。

中华民族之所以团结性这么强,佛教文化在其中的作用也是非常明显的,佛教文化在中国的普及度也是十分可观的,从而使得佛教在旅游业中的作用也更加突出,最开始的旅游便是从迁徙和思想传播中进行的,佛教促进了旅游的产生,佛教旅游也使得佛教传播更为广泛,佛教旅游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在旅游业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玲,牛艳茹. 宗教文化对旅游业的影响[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01)

[2] 包大明. 宗教文化与旅游业发展[J]. 商场现代化,2007(05)

[3] 李凌燕. 浅析宗教文化在旅游业发展中的利用和开发[J]. 贵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01)

[4] 陈敏. 都市佛教兴起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对苏州市J村的一项宗教活动调研[J]. 黑龙江史志,2010(07)

[5] 段召阳. 浅析佛教对泰国旅游业的影响[J].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12)

[6] 冷维娟. 浅谈藏传佛教对藏区旅游业的影响[J]. 美与时代(上),2014(12)

[7] 文静. 佛教旅游地文化生态旅游开发策略研究——以九华山为例[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0(03)

[8] 汤馨怡,奚悦. 南京市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 江苏科技信息,2016(13)

[9] 闫雨. 借力“一带一路”,打造文化大同——以佛教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为例[J].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3

[10] 严梦娇. 扬州佛教旅游景区的游客动机研究[D]. 扬州大学,2018

[11] 冯波. 五台山佛教文化旅游产品结构优化策略研究[D]. 山西大学,2018

[12] 傅航. 三亚南山文化旅游区可持续发展研究[D].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2019

不同地域佛教文化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不同地域佛教文化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价格 ¥5.50 发布时间 2023年5月12日
已付费?登录刷新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打字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37557.html,

Like (0)
打字小能手的头像打字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3年5月12日
Next 2023年5月12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